CN115277309A -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7309A
CN115277309A CN202210887692.0A CN202210887692A CN115277309A CN 115277309 A CN115277309 A CN 115277309A CN 202210887692 A CN202210887692 A CN 202210887692A CN 115277309 A CN115277309 A CN 115277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f node
node device
umr
forwarding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76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远阳
余勇昌
王江龙
王雪荣
杨顺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876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773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77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73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6Notations for structuring of protocol data, e.g.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其中,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包括:针对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配置默认媒体访问控制路由UMR,并向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发送UMR对应的路由信息;若获取到用户报文,则向第二叶子节点设备转发用户报文,以使第二叶子节点设备通过查找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用户报文进行转发,用户报文在转发时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本公开通过配置UMR路由并在用户报文中携带虚拟局域网标识,能够降低报文转发过程中所需的硬件资源需求、性能开销以及通信开销。

Description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报文转发方法、报文转发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通信业务的发展需求,传统城域网架构发生了转型,采用了新型的叶脊(Spine-Leaf)网络架构。此外,随着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城域网中的MSE(MultiService Edge,多业务边缘)设备,不断进行了集中池化部署。
相关技术中,在新型的叶脊网络架构下,EVPN(Ethernet Virtual PrivateNetwork,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根据AC(Access Circuit,接入链路)接口划分BD(BridgeDomain,桥接域),在AC物理接口中存在多个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子接口或者子接口的VLAN是一个范围时,用户报文的转发需要依赖于大量的报文复制处理以及报文广播处理,使得相关设备性能开销以及通信开销较大。此外,相关技术中用户报文在转发过程中还依赖于具体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路由进行转发,使得叶子节点设备需要学习大量MAC路由,从而导致对硬件资源需求量过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报文转发方法、报文转发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报文转发时对硬件资源需求量过大且性能开销及通信开销较大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应用于第一叶子节点设备,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位于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的访问侧,所述EVPN还包括第二叶子节点设备,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位于所述EVPN的服务侧,所述方法包括:针对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配置默认媒体访问控制路由UMR,并向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发送所述UMR对应的路由信息;若获取到用户报文,则向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转发所述用户报文,以使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通过查找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用户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用户报文在转发时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报文通过接入链路AC接口从光线路终端OLT获取。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发送所述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包括: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向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发送所述UMR对应的路由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另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应用于第二叶子节点设备,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位于EVPN的服务侧,所述EVPN还包括第一叶子节点设备,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位于EVPN的访问侧,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发送的UMR对应的路由信息,所述UMR由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针对VPLS配置;若接收到由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转发的用户报文,则通过查找所述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用户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用户报文在转发时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查找所述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用户报文进行转发,包括:通过查找所述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向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转发所述用户报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报文通过AC接口向所述BRAS进行转发。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应用于第一叶子节点设备,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位于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的访问侧,所述EVPN还包括第二叶子节点设备,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位于所述EVPN的服务侧,所述装置包括:路由信息转发模块,用于针对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配置默认媒体访问控制路由UMR,并向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发送所述UMR对应的路由信息;第一报文转发模块,用于若获取到用户报文,则向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转发所述用户报文,以使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通过查找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用户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用户报文在转发时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另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应用于第二叶子节点设备,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位于EVPN的服务侧,所述EVPN还包括第一叶子节点设备,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位于EVPN的访问侧,所述装置包括:路由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发送的UMR对应的路由信息,所述UMR由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针对VPLS配置;第二报文转发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由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转发的用户报文,则通过查找所述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用户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用户报文在转发时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报文转发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报文转发方法。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报文转发过程中,在无需改变网络架构的基础下,实现了对报文转发过程的优化,具备有很好的兼容性。一方面,通过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为VPLS配置了UMR(UnknownMAC Route,默认媒体访问控制路由),并将该UMR所对应的路由信息转发给第二叶子节点设备,使得叶子节点设备无需额外学习大量的MAC路由,对设备容量以及设备性能要求较低,能够减轻报文转发所需的硬件资源需求,降低设备性能开销;另一方面,通过在用户报文中携带虚拟局域网标识,能够避免报文转发过程中由于无法区分VLAN导致需要进行大量的广播报文复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网络广播域,降低了设备性能开销和通信开销。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报文转发所运行的系统架构;
图2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应用于第一叶子节点设备的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报文转发时叶子节点设备间的交互实例图;
图4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应用于第二叶子节点设备的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SRv6应用场景下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图6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应用于第一叶子节点设备的报文转发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应用于第二叶子节点设备的报文转发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报文转发方法的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本说明书中使用用语“一个”、“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相关技术中,服务侧的叶子节点设备作为地区用户接入的汇总,设备上的MAC数量可能达到百万级,在进行报文转发过程中,需要学习大量MAC路由,容易超出设备性能容量,对硬件资源需求量过大。此外,OLT(Optical Line Termination,光线路终端)以及UP(UserPlane,用户面)接入叶子节点设备时,由于前期OLT的VLAN未做规划,叶子节点设备上存在EVPN AC包含大段的VLAN范围,这些VLAN会把需要广播的用户报文复制多分,这样不仅增加了相关设备的性能开销以及通信开销,还会影响到OLT等终端业务的使用。
鉴于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应用于叶子节点设备的报文转发方法以及报文转发装置,可以适用于EVPN VPLS业务场景。
首先对该报文方法和报文转发装置运行环境的系统架构进行说明。参考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第一叶子节点设备110、第二叶子节点设备120、OLT 130、BRAS140。其中,第一叶子节点设备110可以是位于EVPN访问侧的叶子节点设备,如A-leaf节点设备,可以配置UMR路由,并向第二叶子节点设备转发UMR路由、用户报文等信息;第二叶子节点设备120可以是位于EVPN服务侧的叶子节点设备,如S-leaf节点设备,可以接收由第一叶子节点设备所发送的UMR路由、用户报文等信息,能够将用户报文转发给BRAS 140;OLT 130属于接入网的业务节点侧设备,可用于完成接入网的业务接入,将用户报文转发给第一叶子节点设备110;BRAS 140是一种面向宽带网络的新型接入网关,作为宽带接入网与骨干网之间的桥梁,提供基本的接入手段和宽带接入网的管理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A-leaf节点设备与S-leaf节点设备均是叶脊网络架构下的叶子节点设备,二者在网络中的部署位置有所不同,A-leaf节点设备部署于EVPN网络的访问侧,S-leaf节点设备部署于EVPN网络的服务侧。为了确保网络能够正常接入,A-leaf节点设备可以是成对部署的,S-leaf节点设备也可以是成对部署的,A-leaf节点设备与S-leaf节点设备之间可通过RR(Route Reflector,路由反射器)或VRR(Virtual Route Reflector,虚拟路由反射器)建立连接。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应用于第一叶子节点设备的报文转发方法,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位于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的访问侧,EVPN还包括第二叶子节点设备,第二叶子节点设备位于EVPN的服务侧,如图2所示,该应用于第一叶子节点设备的报文转发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10至步骤S220:
步骤S210,针对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配置默认媒体访问控制路由UMR,并向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发送UMR对应的路由信息;
步骤S220,若获取到用户报文,则向第二叶子节点设备转发用户报文,以使第二叶子节点设备通过查找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用户报文进行转发,用户报文在转发时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
上述报文转发过程,在无需改变网络架构的基础下,实现了对报文转发过程的优化,具备有很好的兼容性。一方面,通过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为VPLS配置了UMR,并将该UMR所对应的路由信息转发给第二叶子节点设备,使得叶子节点设备无需额外学习大量的MAC路由,对设备容量以及设备性能要求较低,能够减轻报文转发所需的硬件资源需求,降低设备性能开销;另一方面,通过在用户报文中携带虚拟局域网标识,能够避免报文转发过程中由于无法区分VLAN导致需要进行大量的广播报文复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网络广播域,降低了设备性能开销和通信开销。
下面分别对图2中的每个步骤进行具体说明。
步骤S210,针对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配置默认媒体访问控制路由UMR,并向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发送UMR对应的路由信息。
VPLS是分组交换网提供的一项业务,可以为用户提供专用的局域网互联服务。
第一叶子节点设备在配置路由时可以为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上的VPLS配置一条UMR路由。其中第一叶子节点设备可以向第二叶子节点设备或RR/VRR设备之间发布UMR路由,以便向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同步UMR所对应的路由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叶子节点设备在向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发送UMR对应的路由信息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通过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向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发送UMR对应的路由信息。
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以及第二叶子节点设备之间可以通过BGP协议实现UMR所对应的路由信息的同步,在该过程中RR设备无感知用户MAC,从而避免第二叶子节点设备需要学习大量的MAC路由导致MAC路由表项压力过大,进而减少对硬件资源的占用。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A-leaf节点设备可将配置好的一条默认媒体访问控制路由UMR发送给S-leaf节点设备,以供S-leaf节点设备进行使用。
步骤S220,若获取到用户报文,则向第二叶子节点设备转发用户报文,以使第二叶子节点设备通过查找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用户报文进行转发,用户报文在转发时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
用户报文可以通过AC接口从光线路终端OLT获取。该用户报文可以在转发的时候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MAC头部)等信息。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A-leaf节点设备可以通过接入链路接口(AC接口)从光线路终端OLT获取用户报文,用户报文在转发的过程中可以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以及媒体访问控制头部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图3示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种报文转发时叶子节点设备间的交互实例图,其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的范围只是示例性的说明,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这里的业务净荷指的是传输转发的用户数据部分。由于VPLS需要根据媒体访问控制头部进行转发,因而这里可以将用户报文携带媒体访问控制头部信息以便于用户报文的转发处理。虚拟局域网标识可用于对虚拟局域网进行区分。示例性的,VLAN 10的报文数据在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与第二叶子节点设备转发时,可携带VLAN 10信息。
此外,第一叶子节点设备可以对从AC侧进来的用户报文中的虚拟局域网标识不做其他额外的处理,直接进行转发。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应用于第二叶子节点设备的报文转发方法,第二叶子节点设备位于EVPN的服务侧,EVPN还包括第一叶子节点设备,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位于EVPN的访问侧,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410至步骤S420:
步骤S410,获取第一叶子节点设备发送的UMR对应的路由信息,UMR由第一叶子节点设备针对VPLS配置;
步骤S420,若接收到由第一叶子节点设备转发的用户报文,则通过查找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用户报文进行转发,用户报文在转发时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
上述报文转发过程,在无需改变网络架构的基础下,实现了对报文转发过程的优化,具备有很好的兼容性。一方面,通过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为VPLS配置了UMR,并将该UMR所对应的路由信息转发给第二叶子节点设备,使得叶子节点设备无需额外学习大量的MAC路由,对设备容量以及设备性能要求较低,能够减轻报文转发所需的硬件资源需求,降低设备性能开销;另一方面,通过在用户报文中携带虚拟局域网标识,能够避免报文转发过程中由于无法区分VLAN导致需要进行大量的广播报文复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网络广播域,降低了设备性能开销和通信开销。
下面分别对图4中的每个步骤进行具体说明。
步骤S410,获取第一叶子节点设备发送的UMR对应的路由信息,UMR由第一叶子节点设备针对VPLS配置。
VPLS是分组交换网提供的一项业务,可以为用户提供专用的局域网互联服务。UMR可以是第一叶子节点设备针对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上的VPLS所配置的路由。
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可以从第一叶子节点设备或RR设备获取由第一叶子节点所发布的UMR所对应的路由信息。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在获取UMR路由时,可通过与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之间通过BGP协议实现UMR所对应的路由信息的同步。在该过程中,RR设备无感知用户MAC,能够避免第二叶子节点设备需要学习大量的MAC路由导致MAC路由表项压力过大,进而减少对硬件资源的占用。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S-leaf节点设备可以从A-leaf节点设备获取到配置好的一条默认媒体访问控制路由UMR。
步骤S420,若接收到由第一叶子节点设备转发的用户报文,则通过查找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用户报文进行转发,用户报文在转发时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用户报文在转发的过程中可以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以及媒体访问控制头部等信息。
这里的业务净荷指的是传输转发的用户数据部分。由于VPLS需要根据媒体访问控制头部进行转发,因而这里可以将用户报文携带媒体访问控制头部信息以便于用户报文的转发处理。虚拟局域网标识可用于对虚拟局域网进行区分。示例性的,VLAN 10的报文数据在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与第二叶子节点设备转发时,可携带VLAN 10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通过查找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用户报文进行转发,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通过查找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向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转发用户报文。
如图3所示,S-leaf节点设备可以将用户报文数据转发给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以便将用户接入核心网络。
上述过程通过结合UMR路由向BRAS设备转发用户报文,能够减少网络广播报文的复制,进而减少UMR路由接入BRAS设备的性能开销与通信开销。
用户报文可以通过AC接口向BRAS进行转发。该用户报文可以在转发的时候可以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等信息。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S-leaf节点设备可以通过接入链路接口(AC接口)向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转发携带有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的用户报文。
此外,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对出AC侧方向的用户报文进行转发时,可以针对用户报文中所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查找对应的虚拟局域网进行用户报文转发,其他不做广播处理,以减少网络广播报文复制。
上述报文转发方法,可应用于网络中部署EVPN业务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SRv6(Segment Routing IPv6,基于IPv6的段路由)、SR(Segement Routing,段路由)、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等应用场景。
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SRv6应用场景下的网络拓扑结构图,一个光线路终端OLT可负责多个用户终端的报文数据的转发,一个用户的报文数据可以通过光线路终端OLT的同一个端口进行转发,也可以通过光线路终端OLT的不同端口进行转发。A-leaf节点设备在获取到携带有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的用户报文后,可通过路由反射器RR或虚拟路由反射器VRR将用户报文转发给S-leaf节点设备,需要说明的是,A-leaf节点设备在用户报文转发之前,可以向S-leaf节点设备通告默认媒体访问控制路由UMR。S-leaf节点设备在接收到用户报文后,可以根据用户报文中所携带的虚拟局域网标识以及默认媒体访问控制路由UMR将用户报文转发至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中可以对应多个用户面UP池。
在图5中,将EVPN VPLS的默认媒体访问控制路由UMR和转发面携带虚拟局域网标识二者相结合,通过控制面的单条路由实现多个虚拟局域网标识报文转发的一一对应,减少了网络广播域。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应用于第一叶子节点设备的报文转发装置,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位于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的访问侧,EVPN还包括第二叶子节点设备,第二叶子节点设备位于EVPN的服务侧,如图6所示,该报文转发装置600可以包括:
路由信息转发模块610,用于针对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配置默认媒体访问控制路由UMR,并向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发送UMR对应的路由信息;
第一报文转发模块620,用于若获取到用户报文,则向第二叶子节点设备转发用户报文,以使第二叶子节点设备通过查找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用户报文进行转发,用户报文在转发时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用户报文通过接入链路AC接口从光线路终端OLT获取。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路由信息转发模块610,可以被配置为: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向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发送UMR对应的路由信息。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应用于第二叶子节点设备的报文转发装置,第二叶子节点设备位于EVPN的服务侧,EVPN还包括第一叶子节点设备,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位于EVPN的访问侧,如图7所示,该报文转发装置700可以包括:
路由信息获取模块710,用于获取第一叶子节点设备发送的UMR对应的路由信息,UMR由第一叶子节点设备针对VPLS配置;
第二报文转发模块720,用于若接收到由第一叶子节点设备转发的用户报文,则通过查找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用户报文进行转发,用户报文在转发时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报文转发模块720,可以被配置为:通过查找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向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转发用户报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用户报文通过AC接口向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进行转发。
上述报文转发装置600与报文转发装置700中各部分的具体细节在方法部分实施方式中已经详细说明,未披露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实施方式内容,因而不再赘述。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报文转发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电子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该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电子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报文转发方法的电子设备。下面参照图8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800。图8显示的电子设备8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800可以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8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8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8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820和处理单元810)的总线830和显示单元840。
存储单元820存储有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被处理单元810执行,使得处理单元8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处理单元810可以执行图1、图2、图4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
存储单元8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8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8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823。
存储单元8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825的程序/实用工具824,这样的程序模块82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8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8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9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8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8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8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8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8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8所示,网络适配器860通过总线830与电子设备8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8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8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叶子节点设备,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位于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的访问侧,所述EVPN还包括第二叶子节点设备,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位于所述EVPN的服务侧,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配置默认媒体访问控制路由UMR,并向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发送所述UMR对应的路由信息;
若获取到用户报文,则向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转发所述用户报文,以使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通过查找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用户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用户报文在转发时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报文通过接入链路AC接口从光线路终端OLT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发送所述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包括:
通过边界网关协议BGP向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发送所述UMR对应的路由信息。
4.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叶子节点设备,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位于EVPN的服务侧,所述EVPN还包括第一叶子节点设备,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位于EVPN的访问侧,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发送的UMR对应的路由信息,所述UMR由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针对VPLS配置;
若接收到由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转发的用户报文,则通过查找所述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用户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用户报文在转发时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查找所述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用户报文进行转发,包括:
通过查找所述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向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转发所述用户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报文通过AC接口向所述BRAS进行转发。
7.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叶子节点设备,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位于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EVPN的访问侧,所述EVPN还包括第二叶子节点设备,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位于所述EVPN的服务侧,所述装置包括:
路由信息转发模块,用于针对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配置默认媒体访问控制路由UMR,并向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发送所述UMR对应的路由信息;
第一报文转发模块,用于若获取到用户报文,则向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转发所述用户报文,以使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通过查找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用户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用户报文在转发时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
8.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叶子节点设备,所述第二叶子节点设备位于EVPN的服务侧,所述EVPN还包括第一叶子节点设备,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位于EVPN的访问侧,所述装置包括:
路由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发送的UMR对应的路由信息,所述UMR由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针对VPLS配置;
第二报文转发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由所述第一叶子节点设备转发的用户报文,则通过查找所述UMR对应的路由信息将所述用户报文进行转发,所述用户报文在转发时携带业务净荷、虚拟局域网标识、媒体访问控制头部。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887692.0A 2022-07-26 2022-07-26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2773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7692.0A CN115277309A (zh) 2022-07-26 2022-07-26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7692.0A CN115277309A (zh) 2022-07-26 2022-07-26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7309A true CN115277309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70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7692.0A Pending CN115277309A (zh) 2022-07-26 2022-07-26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7730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3825A (zh) * 2013-02-01 2014-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叠加网络中通告mac地址可达性的方法、节点设备及发送方法
CN112866119A (zh) * 2020-12-30 2021-05-28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可扩展局域网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21834A (zh) * 2021-11-24 2022-03-2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4629848A (zh) * 2022-03-15 2022-06-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的控制方法、系统和控制面设备
WO2022121466A1 (zh) * 2020-12-07 2022-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虚拟专用网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3825A (zh) * 2013-02-01 2014-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叠加网络中通告mac地址可达性的方法、节点设备及发送方法
WO2022121466A1 (zh) * 2020-12-07 2022-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虚拟专用网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66119A (zh) * 2020-12-30 2021-05-28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可扩展局域网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21834A (zh) * 2021-11-24 2022-03-2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4629848A (zh) * 2022-03-15 2022-06-14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的控制方法、系统和控制面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尹远阳 等: "面向新型城域网的UMR技术方案研究与应用", 电信科学, vol. 38, no. 2, pages 149 - 15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65590B (zh) 网络基础设施系统、路由网络业务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EP3096490B1 (en) Method for realizing network virtualization and relate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00213B1 (en) Synchronizing VPLS gateway MAC addresses
EP3782336B1 (en) Multi-vrf universal device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for fabric edge devices
CN107733795B (zh) 以太网虚拟私有网络evpn与公网互通方法及其装置
RU2528149C1 (ru) Способ коммутации туннеля и система сервисов многопротокольной коммутации по меткам
US11296997B2 (en) SDN-based VPN traffic scheduling method and SDN-based VPN traffic scheduling system
WO2021077995A1 (zh) 网络切片共享上联口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2647328A (zh) 一种标签分配方法、设备与系统
CN109379292A (zh) 一种组播方法、虚拟交换机、sdn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US20230224236A1 (en) Rout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6016340A (zh) 用于路由实现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2075846A1 (zh) 域划分时报文的广播方法及装置
CN115665026A (zh) 一种集群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15277309A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1988221B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2671811B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和设备
CN115811499A (zh) 指定转发者df选举的方法及设备
EP3817295A1 (en) Layer-2 private wire network system and configuration method
CN113923162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51948B (zh) 一种vpc分布式网元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2910771A (zh)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3388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104539B (zh) 分段ngmvpn中的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4093306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