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9592A - 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69592A
CN115269592A CN202210843402.2A CN202210843402A CN115269592A CN 115269592 A CN115269592 A CN 115269592A CN 202210843402 A CN202210843402 A CN 202210843402A CN 115269592 A CN115269592 A CN 115269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ory
standard
issuing
side platform
upd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434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志荣
马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onghua Botai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Yangtz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onghua Bo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onghua Bo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onghua Bo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434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695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69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95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 G06F16/2246Trees, e.g. B+tre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据资产管理领域,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边侧平台获取数据资产目录更新后的目录体系标准;基于预设的协同机制将所述目录体系标准下发至所述边侧平台;基于所述目录体系标准对所述边侧平台的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基于所述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所述边侧平台的目录实例挂接关系更新。本申请具有向边侧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资产目录,便于中心平台对数据资产的统一管理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资产管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资产是指由个人或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以物理或电子的方式记录的数据资源。
由于企业的数据资源过多,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使用数据资产目录进行数据资产管理。数据资产目录是树形目录结构,针对平台的数据资源和数据资产进行统一管理的功能,可对平台中的数据资源,数据资产及衍生资产等进行分类归纳管理。
但在一个企业实体内部,往往有一个数据中心和多个边侧数据系统。每个单位,分别基于自身的实际问题开展工作。由于每个边侧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标准不一,数据资产管理与使用标准不一,导致每个边侧平台的数据资产目录不能统一,非常不利于中心平台对企业数据资产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
发明内容
为了向边侧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资产目录,便于中心平台对数据资产的统一管理,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边侧平台获取数据资产目录更新后的目录体系标准;
基于预设的协同机制将所述目录体系标准下发至所述边侧平台;
基于所述目录体系标准对所述边侧平台的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
基于所述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所述边侧平台的目录实例挂接关系更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边侧平台的数据特征制定数据资产目录的目录体系标准,并将目录体系标准发送至边侧平台,以便边侧平台根据目录体系标准更新统一的本地数据目录,同时根据更新后的本地数据目录更新目录实例挂接关系,方便中心平台根据统一的目录进行数据资产管理。
可选的,所述基于中心平台获取数据资产目录更新后的目录体系标准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中心平台获取各个边侧平台的自定义标准;
对所述自定义标准进行审核;
若审核通过,则基于所述自定义标准更新数据资产目录的目录体系标准,并获取所述目录体系标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集多个边侧平台的自定义标准,能够兼容所有边侧平台的实际需求,从而便于构建一套兼容性高的目录体系标准。
可选的,所述协同机制包括所述中心平台与所述边侧平台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支持的通讯协议,所述目录体系标准包括标准信息和版本信息,所述标准信息包括标准类型和标准内容,所述版本信息包括版本号以及目录更新过程中的变更过程信息,所述基于预设的协同机制将所述目录体系标准下发至边侧平台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目录体系标准获取标准信息和版本信息;
基于所述标准信息获取目录标准和元模型标准,基于所述版本信息获取变更过程信息;
将所述目录标准和所述原模型标准进行转化为预设格式的标准文件,将所述变更过程信息转化为预设形式的变更文件;
基于预设的协同机制将所述标准文件和所述变更文件发送至边侧平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目录体系标准进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基于预设的协同机制将所述目录体系标准下发至边侧平台包括以下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目录体系标准下发至所述边侧平台的标准下发历史;
获取所述边侧平台的反馈信息,基于所述反馈信息获取标准下发状态;
记录所述标准下发历史以及所述标准下发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标准下发历史进行记录,方便后续查询;对标准下发状态进行记录,能够实时了解目录体系标准是否下发成功。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边侧平台的反馈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边侧平台是否成功接收到所述目录体系标准,获取所述边侧平台生成的反馈信息;
若所述边侧平台未接收到所述目录体系标准,则生成下发失败的反馈信息;
若所述边侧平台接收到所述目录体系标准,则生成下发成功的反馈信息。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反馈信息获取标准下发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获取标准下发状态;
若获取到下发失败的反馈信息,则确定标准下发状态为下发失败,并触发重发机制,进行所述目录体系标准的重发;
若获取到下发成功的反馈信息,则确定标准下发状态为下发成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标准下发失败,能够及时重发,比较方便。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录体系标准对所述边侧平台的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目录体系标准中的标准信息和版本信息;
基于所述标准信息和所述版本信息对边侧平台的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
保存更新后的所述本地数据目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本地数据目录进行保存,方便后续形成统一的目录体系,便于管理。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所述边侧平台的目录实例挂接关系更新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变更过程信息确定目录变更类型,所述目录变更类型包括目录节点的改名、添加、移动和删除;
基于所述目录变更类型更新目录实例挂接关系;
保存更新后的目录实例挂接关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数据资产进行对应的目录挂接,方便中心平台统一管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系统,包括获取模块、下发模块、目录更新模块和挂接更新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基于中心平台获取数据资产目录更新后的目录体系标准;
所述下发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协同机制将所述目录体系标准下发至边侧平台;
所述目录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录体系标准对所述边侧平台的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
所述挂接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所述边侧平台的目录实例挂接关系更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边侧平台的数据特征制定数据资产目录的目录体系标准,并将目录体系标准发送至边侧平台,以便边侧平台根据目录体系标准更新统一的本地数据目录,同时根据更新后的本地数据目录更新目录实例挂接关系,方便中心平台根据统一的目录进行数据资产管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采用了上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通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便计算机程序的可读及存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中步骤S201-步骤S203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中步骤S301-步骤S304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中步骤S401-步骤S403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中步骤S501-步骤S503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中步骤S601-步骤S603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中步骤S701-步骤S703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中步骤S801-步骤S803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参照图1,包括以下步骤:
S101、基于边侧平台获取数据资产目录更新后的目录体系标准;
S102、基于预设的协同机制将目录体系标准下发至边侧平台;
S103、基于目录体系标准对边侧平台的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
S104、基于本地数据目录进行边侧平台的目录实例挂接关系更新。
从边侧平台获取到更新后的自定义标准,中心平台根据自定义标准制定目录体系标准,并通过预设的协同机制向边侧平台下发目录体系标准,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协同机制包括中心平台与边侧平台之间的通讯连接方式和通讯协议,根据中心平台以及边侧平台之间的唯一协同机制能够将目录体系标准进行保密发送。在获取目录体系标准后,边侧平台能够按照统一的目录体系标准来对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并根据本地数据目录更新目录实例挂接关系,便于中心平台获取到边侧平台的所有数据资产进行统一管理。
其中,S101,数据资产目录的目录体系标准是通过各个边侧平台的反馈来审核制定的,参照图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基于中心平台获取各个边侧平台的自定义标准;
S202、对自定义标准进行审核;
S203、若审核通过,则基于自定义标准更新数据资产目录的目录体系标准,并获取目录体系标准。
具体地,边侧平台首先根据基础的标准管理制度自定义各自领域的标准,例如,A平台的数据资产大体上包括a、b、c、d四种数据类型,所有数据资产均可涵盖在这四种数据类型中,则A平台的自定义标准应当至少包括a、b、c、d四个标准类型。其余所有边侧平台的自定义标准同理。
边侧平台在制定自定义标准的同时,还需要同步更新自定义标准的版本号,同样通过预设的协同机制将自定义标准以及对应的版本号发送至中心平台。中心平台接收接收节点范围内的边侧平台的自定义标准后,生成接收消息,并反馈至对应的边侧平台,表示已经成功接收,并将接收到的自定义标准存储在中心标准接收模块中。同时,中心平台对自定义标准接收的历史进行记录并保存,例如,可对接收时间、平台节点(边侧平台名称)、标准类型、标准名称、版本号等进行记录。
接收节点范围表示只接受各个边节点(边侧平台)的自定义标准,在系统的节点信息管理功能中有节点类型标识,也即标识边,其余边侧平台的自定义标准不纳入审核。
此时,中心平台的中心管理员对中心标准接收模块中的自定义标准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则将该自定义标准列入中心标准管理序列中。当所有边侧平台的自定义标准审核完毕后,根据中心标准管理序列中的所有自定义标准更新原目录体系标准,并再次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即可得到更新后的目录体系标准。
S102,本实施例中的目录体系标准包括标准信息、版本信息和标准下发范围,其中,标准信息包括标准类型和标准内容,标准类型包括目录标准和元模型标准等,标准内容规定了目录标准以及元模型标准的具体内容,版本信息包括版本号和变更过程信息,具体的变更过程信息举例包括:旧名称更新为新名称的信息,旧节点路径更新为新节点路径的信息等。标准下发范围是指根据实际需求,更新后的目录体系标准下发的目标对象,可以在节点范围内人工选择,一般情况下,默认为全部节点,也即中心平台关联的所有边侧平台。
参照图3,基于预设的协同机制将目录体系标准下发至边侧平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基于目录体系标准获取标准信息和版本信息;
S302、基于标准信息获取目录标准和元模型标准,基于版本信息获取变更过程信息;
S303、将目录标准和原模型标准进行转化为预设格式的标准文件,将变更过程信息转化为预设形式的变更文件;
S304、基于预设的协同机制将标准文件和变更文件发送至边侧平台。
具体地,目录体系标准的标准信息中,给出了目录标准和元模型标准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目录标准针对目录结构,元模型标准针对模拟化表格。一般来讲,一个模拟化表格管理一份数据资产,元模型是对上述模拟化表格结构的描述,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元模型是一类模拟化表格的结构模型,通过元模型可以直接获取同类数据资产的模拟化表格,能够快速创建该类模拟化表格。目录是对模拟化表格的管理目录,在目录结构中,应当至少包括各个边侧平台的节点,继而方便对每个边侧平台的数据资产进行管理。而目录标准则是对目录的规划形成的标准,目录可以有多种,例如人员目录、设备目录等,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将人员目录以及设备目录等目录构建成需要的目录结构。
更具体地,在中心平台向边侧平台下发目录标准时,目录结构以父子关系为核心,将各项目录转换成行方式存放在数据库表中,同样地,元模型也存放在数据库表中。目录的初始版本和元模型标准等数据项从数据库表导出成xml格式,以xml格式传送数据表数据,也即边侧平台接收到的实际上是xml文件,文件中逐级展示目录结构,例如,1.人员目录节点;2.设备目录节点等。边侧平台在接收到目录标准后,通过解析上述的xml格式的文件,即可得到更新后的目录结构。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变更过程信息是以集合形式体现,类似数据库的维护日志,例如,变更过程信息为对旧数据资产目录A的每一个操作构成的集合OA:{Oa1,Oa2..Oan},an代表进行的n项变更,A目录经过OA集合的操作,变成新版本的目录A’。在将目录标准进行下发的同时将变更过程信息发送至边侧平台,即将集合OA下发到边侧平台,并作用到目标目录A1(即边侧平台的本地数据目录,应当与旧数据资产目录A相同),那么目标目录也会更新为新版本A1’(和A’相同)。
参照图4,基于预设的协同机制将目录体系标准下发至边侧平台包括以下步骤:
S401、获取目录体系标准下发至边侧平台的标准下发历史;
S402、获取边侧平台的反馈信息,基于反馈信息获取标准下发状态;
S403、记录标准下发历史以及标准下发状态。
具体地,中心平台根据预先设置的协同机制将目录体系标准发送至边侧平台的同时,记录每次标准下发的历史记录作为标准下发历史,包括下发时间、平台节点、标准名称和标准类型等。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中心平台在下发标准后,接收边侧平台的反馈信息,以此来判断边侧平台是否接收到目录体系标准,得到标准下发状态。对标准下发历史和标准下发状态均进行记录。
参照图5,接收边侧平台的反馈信息,基于反馈信息获取标准下发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01、判断边侧平台是否成功接收到目录体系标准,获取边侧平台生成的反馈信息;
S502、若边侧平台未接收到目录体系标准,则生成下发失败的反馈信息;
S503、若边侧平台接收到目录体系标准,则生成下发成功的反馈信息。
在获取反馈信息后,通过反馈信息来获取标准下发状态,参照图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601、根据反馈信息获取标准下发状态;
S602、若获取到下发失败的反馈信息,则确定标准下发状态为下发失败,并触发重发机制,进行目录体系标准的重发;
S603、若获取到下发成功的反馈信息,则确定标准下发状态为下发成功。
若获取到下发失败的标准下发状态,则触发重发机制,重发机制支持自动重发和手动重发两种方式,其中,自动重发是自动依据重发参数设置进行重发,重发参数包括重发尝试次数和重发间隔。若自动重复再次失败,则生成报警消息通知管理员手动重发,手动重发是由管理员手工操作执行。
其中,S103,在获取到目录体系标准后,边侧平台基于目录体系标准对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参照图7,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701、获取目录体系标准中的标准信息;
S702、基于标准信息对边侧平台的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
S703、保存更新后的本地数据目录。
具体地,边侧平台获取标准信息,具体包括标准类型、标准内容,根据标准类型和标准内容对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由上述可知,不同的标准类型(目录标准和元模型标准等)以xml格式下发,边侧平台解析xml文本,并更新对应的目录标准及元模型标准,进一步来讲,是更新标准数据库中的模拟化表格,从而在本地标准管理中更新本地数据目录,具体包括目录和元模型等。
本地数据目录的树状结构以及目录节点可以按照预设排序显示,
其中,S104,基于本地数据目录进行边侧平台的目录实例挂接关系更新,参照图8,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801、基于变更过程信息确定目录变更类型,目录变更类型包括目录节点的改名、添加、移动和删除;
S802、基于目录变更类型更新目录实例挂接关系;
S803、保存更新后的目录实例挂接关系。
具体地,通过变更过程信息可以确定目录变更类型,一般情况下,目录变更类型包括目录节点的改名、添加、移动和删除,针对不同的目录变更类型,处理方法如下:
若只改变目录节点的名称,下挂的目录实例,即数据资产不受影响,更改目录节点名称在目录体系中进行修改,修改后保存成新版本,再发布。修改过程要保存变更信息,即旧名称和新名称,新版本地数据目录发布后触发挂接关系更新,实例挂接关系根据变更信息即刻更新成新的挂接关系;
若移动目录节点路径,把某节点从原位置移动到新位置,下挂的目录实例,即数据资产的挂接关系同样不受影响,移动的目录节点路径在目录体系中进行修改,修改过程要保存变更信息,即保存旧路径和新路径,新版本地数据目录发布后触发挂接关系更新,挂接关系表根据变更信息即刻更新成新的挂接关系;
若增加目录节点,那么新的目录节点上也没有挂接任何数据资产,不受影响,更具体地,对于增加目录节点的更新,需要在该目录节点上重新挂接数据资产的目录实例,挂接要求如下:实体类型的实例批量挂接到指定的目录结构中的目录节点下,只可以挂接到目录结构最末一级的目录节点,亦可带原有目录挂接。
挂接方式可以采用自动挂接或者手动挂接,如果数据资产携带有标准目录里的已定义目录路径,那么这个资产可以自动关联到目录结构中。比如数据资产需挂接的目标路径为a/b/c/d,那么在导入数据资产定义时(此时资产携带目标路径a/b/c/d),顺着目录结构往下走到d节点,那么可以将资产挂接到d节点。
同时,在挂接中检测实例名称是否在同实体类型中已有重名的存在,如有则发出信息提示边侧平台用户,同实体类型间的实例,有重名不允许保存,修改后无重名,才能保存。但不同实体类型间的实例,允许有重名的存在;
若删除旧目录节点时,就会对下挂的数据资产产生影响,此时,对于旧目录体系中已删除的某个目录节点,该目录节点挂接的数据资产自动删除挂接关系,被删除的数据资产放回回收站,若有需要,则手动重新在新的目录体系中进行挂接,删除了挂接关系的数据资产被放回回收站,类似windows的回收站。需要重新利用这些数据资产时,用户从回收站检索需要重新挂接的数据资产,然后将数据资产移动到目标目录下。不需要的数据资产可以从回收站清理掉,放回回收站里的数据资产都尽可能保留原来的目录结构,以便于用户使用。
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挂接实例进行更新,
例如:1、更改挂接实例的名称
在目录关联模块中,更改实例名称,再保存,更新挂接关系。
2、更改挂接实例的挂接节点
在目录关联模块中,更改实例的挂接节点,再保存。更新实例挂接关系表,原有挂接关系更新成新的挂接关系。
3、删除挂接实例
在目录关联模块中,删除挂接实例,再保存。更新实例挂接关系,则原有挂接关系删除。
上述目录关联模块具体可以为电脑终端,根据更新后的本地数据目录进行目录挂接关系的更新。
边侧平台的资产在本地数据目录中挂接后进行保存,即时生效。对已挂接好的实例修改保存后,可以在本地数据目录中查询并浏览。
同时,边侧平台还可以按照预设的协同机制,将开放的数据资源和数据资产设置好,中心平台可以根据协同机制主动获取,便于数据资产目录的统一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的实施原理为:结合边侧平台的数据特征制定数据资产目录的目录体系标准,并将目录体系标准发送至边侧平台,以便边侧平台根据目录体系标准更新统一的本地数据目录,同时根据更新后的本地数据目录更新目录实例挂接关系,方便中心平台根据统一的目录进行数据资产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系统,在执行程序时,采用上述的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包括获取模块、下发模块、目录更新模块和挂接更新模块,获取模块用于基于边侧平台获取数据资产目录更新后的目录体系标准;下发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协同机制将目录体系标准下发至边侧平台;目录更新模块用于基于目录体系标准对边侧平台的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挂接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本地数据目录进行边侧平台的目录实例挂接关系更新。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的实施原理为:获取模块结合边侧平台的数据特征制定数据资产目录的目录体系标准,下发模块将目录体系标准发送至边侧平台,目录更新模块通过边侧平台根据目录体系标准更新统一的本地数据目录,同时挂接更新模块根据更新后的本地数据目录更新目录实例挂接关系,方便中心平台根据统一的目录进行数据资产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
其中,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件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元器件。
其中,通过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将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且,被加载并执行于处理器上,以方便上述方法的存储及应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边侧平台获取数据资产目录更新后的目录体系标准;
基于预设的协同机制将所述目录体系标准下发至所述边侧平台;
基于所述目录体系标准对所述边侧平台的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
基于所述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所述边侧平台的目录实例挂接关系更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边侧平台获取数据资产目录更新后的目录体系标准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中心平台获取各个边侧平台的自定义标准;
对所述自定义标准进行审核;
若审核通过,则基于所述自定义标准更新数据资产目录的目录体系标准,并获取所述目录体系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机制包括所述中心平台与所述边侧平台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支持的通讯协议,所述目录体系标准包括标准信息和版本信息,所述标准信息包括标准类型和标准内容,所述版本信息包括版本号以及目录更新过程中的变更过程信息,所述基于预设的协同机制将所述目录体系标准下发至边侧平台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目录体系标准获取标准信息和版本信息;
基于所述标准信息获取目录标准和元模型标准,基于所述版本信息获取变更过程信息;
将所述目录标准和所述原模型标准进行转化为预设格式的标准文件,将所述变更过程信息转化为预设形式的变更文件;
基于预设的协同机制将所述标准文件和所述变更文件发送至边侧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协同机制将所述目录体系标准下发至边侧平台包括以下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目录体系标准下发至所述边侧平台的标准下发历史;
获取所述边侧平台的反馈信息,基于所述反馈信息获取标准下发状态;
记录所述标准下发历史以及所述标准下发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边侧平台的反馈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边侧平台是否成功接收到所述目录体系标准,获取所述边侧平台生成的反馈信息;
若所述边侧平台未接收到所述目录体系标准,则生成下发失败的反馈信息;
若所述边侧平台接收到所述目录体系标准,则生成下发成功的反馈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反馈信息获取标准下发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获取标准下发状态;
若获取到下发失败的反馈信息,则确定标准下发状态为下发失败,并触发重发机制,进行所述目录体系标准的重发;
若获取到下发成功的反馈信息,则确定标准下发状态为下发成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录体系标准对所述边侧平台的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目录体系标准中的标准信息和版本信息;
基于所述标准信息和所述版本信息对边侧平台的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
保存更新后的所述本地数据目录。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所述边侧平台的目录实例挂接关系更新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变更过程信息确定目录变更类型,所述目录变更类型包括目录节点的改名、添加、移动和删除;
基于所述目录变更类型更新目录实例挂接关系;
保存更新后的目录实例挂接关系。
9.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下发模块、目录更新模块和挂接更新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基于中心平台获取数据资产目录更新后的目录体系标准;
所述下发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协同机制将所述目录体系标准下发至边侧平台;
所述目录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录体系标准对所述边侧平台的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更新;
所述挂接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本地数据目录进行所述边侧平台的目录实例挂接关系更新。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采用了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843402.2A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52695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3402.2A CN115269592A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43402.2A CN115269592A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9592A true CN115269592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67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43402.2A Pending CN115269592A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6959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39389B1 (en) * 2015-09-29 2020-11-17 BuyerQues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and managing hosted catalogs in a procurement system
CN112579609A (zh) * 2020-12-25 2021-03-30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资产目录实现数据标准化管理与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2597132A (zh) * 2020-12-25 2021-04-02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分散逻辑统一的数据资产目录汇聚系统
CN112860653A (zh) * 2019-11-12 2021-05-28 中科曙光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4189516A (zh) * 2021-11-23 2022-03-15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边云数据协同方法及系统
CN114253922A (zh) * 2021-12-20 2022-03-29 北方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目录管理方法、资源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39389B1 (en) * 2015-09-29 2020-11-17 BuyerQues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and managing hosted catalogs in a procurement system
CN112860653A (zh) * 2019-11-12 2021-05-28 中科曙光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2579609A (zh) * 2020-12-25 2021-03-30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资产目录实现数据标准化管理与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2597132A (zh) * 2020-12-25 2021-04-02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分散逻辑统一的数据资产目录汇聚系统
CN114189516A (zh) * 2021-11-23 2022-03-15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边云数据协同方法及系统
CN114253922A (zh) * 2021-12-20 2022-03-29 北方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目录管理方法、资源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87564B2 (ja) 統合型データベース結合システム
US7577911B2 (en) Integrated deployment of software projects
CN105512244A (zh) 基于消息队列实现数据库事务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2011000462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athering and organizing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an entity
US11475386B2 (en) Electronic message management program coordinating defined activity and controlled recipient/respondents through a unique id
GB2372843A (en) Integrative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US10127019B2 (en) System to coordinate source code module changes
CN102323940A (zh) 基于数据库的配置台实现方法、配置台及系统
CN108156030B (zh) 一种配置策略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1046822B (zh) 数据节点的集中管理
CN11675671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CN105844171B (zh) 用来进行档案同步控制的方法与装置
CN115269592A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资产目录下发方法及系统
CN101729286A (zh) 修改代理端管理信息库中变量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099803B (zh) 一种erp系统的增量部署方法及系统
CN106547763A (zh) 数据库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US20050198229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template-based network element management
KR20020070274A (ko) 메세지 대기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031998B2 (en) Analytics enablement objects
CN110515611B (zh) 一种文书编号的生成方法
US906975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document pedigrees
AU2009349406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f outsourced part,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larm
JP2020064417A (ja)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764744B (zh) 一种面向erp系统的接口服务设计方法
US20060069757A1 (en) Automated PCN downloa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ou Zhirong

Inventor after: Tang Zhengyang

Inventor after: Song Jinghui

Inventor after: Huang Zhenghai

Inventor after: Ma Yu

Inventor before: Zhou Zhirong

Inventor before: Ma Y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8

Address after: 1105, Floor 11, Building 3, Zijin Digital Park,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Donghua Botai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INA YANGTZE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1105, Floor 11, Building 3, Zijin Digital Park,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Donghua Botai Technology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