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22002A - 二维码生成方法、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二维码生成方法、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22002A CN115222002A CN202210831987.6A CN202210831987A CN115222002A CN 115222002 A CN115222002 A CN 115222002A CN 202210831987 A CN202210831987 A CN 202210831987A CN 115222002 A CN115222002 A CN 1152220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device
- dimensional code
- information
- electronic equipment
-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061225 Arco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n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n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wireless interrogation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3—Location-dependent; Proximity-depend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7—Risk-dependent, e.g. selecting a security level depending on risk profi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haracter Discr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二维码生成方法包括:第二电子设备获取第一信息;第二电子设备生成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目标二维码;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二维码作为互联网时代移动设备上一种流行的编码方式,二维码具备编码密度高、信息容量大,译码可靠性高,编码范围广,成本低易制作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授权登录、iot设备绑定等横跨线上线下的场景。然而,二维码在为大众线上线下的生活提供便捷体验的同时,暴露出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目前,二维码泄漏的问题,目前往往有以下两种常见解决方案:
1.定时刷新:二维码定时自动刷新,刷新后原有的二维码失效,这样就算获取到了二维码过了时效也无法使用。
2.禁止截屏:在应用内禁止在二维码界面截屏,防止二维码被截屏传播。
但以上解决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性定时刷新的频率往往会非常频繁,如果刷新需要请求服务器,将会给服务器带来极大的压力,使得服务器资源成本上升。即使二维码通过纯本地算法生成,频繁定时刷新也会带来额外耗电的问题。
2.禁止截屏往往常见于某一类权限管控没那么严格的系统,应用可以获取相关权限来禁止截屏。然而经过实测对于其他权限管控很严格的系统三方应用无法获得足够的权限来禁止截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泄露二维码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生成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目标二维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维码扫描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扫描并解析第二电子设备生成的目标二维码,得到所述目标二维码携带的第一信息;
在所述第一信息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二维码的扫描有效;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维码生成装置,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目标二维码。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二维码扫描装置,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扫描并解析第二电子设备生成的目标二维码,得到所述目标二维码携带的第一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二维码的扫描有效;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生成二维码时融合扫描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生成设备的位置信息,扫码设备扫描二维码后根据其携带的扫描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生成设备的位置信息判定扫描是否有效,进而阻止二维码被泄漏后被陌生人成功扫描利用,从而解决泄露二维码带来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生成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扫描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一的原理图;
图4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二的原理图;
图5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扫描方法及生成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
步骤11,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步骤12,生成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目标二维码。
可选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理解为:扫描端设备、扫码端设备等;第二电子设备可以理解为:被扫端设备、生成端设备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生成二维码时融合扫描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生成设备的位置信息,扫码设备扫描二维码后根据其携带的扫描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生成设备的位置信息判定扫描是否有效,进而解决二维码被泄漏后被陌生人成功扫描利用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该实施例通过在生成的二维码中携带第二电子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实现扫码时提取相关地理位置信息来进行扫码端与被扫端地理距离的评估,进而判断是否为特定位置的扫码;进而阻止不是特定位置时的远程扫码。即使二维码被泄漏,依然无法被陌生人远程扫描利用;从而解决泄露二维码带来的安全风险。
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定位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扫码端与被扫端设备之间的位置接近程度识别特定位置扫码场景,保障特定位置扫码的安全。即使二维码泄漏,他人也无法远程扫描利用;且整个过程对原有的扫码交互体验无改变,用户全程无感知,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该实施例在生成二维码时融合扫码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当于针对扫码端生成了唯一与之关联的二维码,从而对扫码的设备进行了限定,只有指定的设备能成功扫描生成的二维码,从根本上解决了二维码泄漏后被陌生设备扫描利用的问题。相应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手机号码。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近场通信NFC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NFC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NFC发送的第一响应,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手机号码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手机号码。例如,被扫端让用户输入扫码端的手机号码来生成与该手机号码唯一绑定的二维码,扫码端扫码时获取本机手机号并与解码得到的手机号码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则判定扫码成功;匹配失败则判定扫码失败。
作为又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向云端设备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所述第二响应携带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
该实施例针对面对面扫码场景中,通过基于扫码者设备的标识信息实时生成一对一的二维码,扫码时将根据设备匹配结果判断是否是对应的第一电子设备发起的扫码,进而阻止二维码被泄漏后被陌生人成功扫描利用。
综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生成二维码时融合扫描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生成设备的位置信息,扫码设备扫描二维码后根据其携带的扫描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生成设备的位置信息判定扫描是否有效,进而阻止二维码被泄漏后被陌生人成功扫描利用,从而解决泄露二维码带来的安全风险。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二维码扫描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步骤21,扫描并解析第二电子设备生成的目标二维码,得到所述目标二维码携带的第一信息;
步骤22在所述第一信息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二维码的扫描有效;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理解为:扫描端设备、扫码端设备等;第二电子设备可以理解为:被扫端设备、生成端设备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生成二维码时融合扫描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生成设备的位置信息,扫码设备扫描二维码后根据其携带的扫描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生成设备的位置信息判定扫描是否有效,进而解决二维码被泄漏后被陌生人成功扫描利用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该实施例通过在生成的二维码中携带第二电子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实现扫码时提取相关地理位置信息来进行扫码端与被扫端地理距离的评估,进而判断是否为特定位置的扫码;进而在不是特定位置时的远程扫码的情况下,即使二维码被泄漏,依然无法被陌生人远程扫描利用;从而解决泄露二维码带来的安全风险。
具体的,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情况下,步骤2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解析得到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
换言之,在所述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判定扫描有效;或者,在所述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判定扫描无效。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扫码端与被扫端设备之间的位置接近程度识别特定位置场景,保障特定位置扫码的安全。即使二维码泄漏,他人也无法远程扫描利用;且整个过程对原有的扫码交互体验无改变,用户全程无感知。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该实施例在生成二维码时融合扫码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当于针对扫码端生成了唯一与之关联的二维码,从而对扫码的设备进行了限定,只有指定的设备能成功扫描生成的二维码,从根本上解决了二维码泄漏后被陌生设备扫描利用的问题。具体的,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情况下,步骤2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解析得到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实际标识信息进行比对;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解析得到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实际标识信息相同;
换言之,在所述目标二维码携带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实际标识信息相同的情况下,判定扫描有效;或者,在所述目标二维码携带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实际标识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判定扫描无效。
该实施例针对面对面扫码场景中,通过基于扫码者设备的标识信息实时生成一对一的二维码,扫码时将根据设备匹配结果判断是否是对应的第一电子设备发起的扫码,进而阻止二维码被泄漏后被陌生人成功扫描利用。
具体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手机号码。
综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生成二维码时融合扫描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生成设备的位置信息,扫码设备扫描二维码后根据其携带的扫描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生成设备的位置信息判定扫描是否有效,进而阻止二维码被泄漏后被陌生人成功扫描利用,从而解决泄露二维码带来的安全风险。
为了更清楚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扫描方法及生成方法,下面结合两个示例进行说明。
示例一,通过在生成的二维码中携带地理位置信息,实现扫码时提取相关地理位置来进行扫码端与被扫端地理位置距离的评估,进而判断是否特定位置扫码。如图3所示,其中被扫端相当于第二电子设备,扫码端相当于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被扫端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
通过设备的定位获取到被扫端设备的经纬度(x1,y1);其中,x1表示经度,y1表示维度。
步骤102:根据被扫端的位置信息动态调整原始编码内容。
将步骤101获取到的经纬度追加到待生成二维码的原始内容中生成新的json文本。假设原始编码内容为http://domain.com.cn/index.html?params,则追加经纬度后的待编码内容为:
ctx={"origin_content":"http://domain.com.cn/index.html?params","lng":"x1","lat":"y1"},其中origin_content字段表示原始的编码内容,lng字段表示被扫端设备的经度,lat字段表示被扫端设备的纬度。
步骤103:利用步骤102处理后的待编码内容进行编码生成对应二维码。
步骤104:扫码端扫码并解析二维码。
扫码端设备扫描步骤103生成的二维码并解析:通过解码得到原始内容ctx,进一步解析到被扫端设备的经纬度为(ctx.lng,ctx.lat)=(x1,y1)。
步骤105:扫码端计算与被扫端设备之间的距离。
计算扫码端设备与被扫端设备的距离:先通过定位获取扫码端设备本机的经纬度(x2,y2),结合步骤104解析得到的被扫端设备的经纬度(x1,y1),通过距离计算公式计算出距离d=r*Arcos[cos(y1)*cos(y2)*cos(x1-x2)+sin(y1)*sin(y2)](注:r表示地球半径,大约为6371公里)。
步骤106:根据两端距离接近程度判定扫码是否合法。
扫码端评估位置接近程度:假设认定扫码的距离接近程度为20米,如果d<=0.02则判定位置接近,扫码端判定扫码有效;否则判定扫码无效。
示例二,通过控制被扫端设备生成与扫码端设备存在直接关联关系、一对一的二维码,在此基础上对于特定的二维码将可以限定扫描的设备,能够自动屏蔽不匹配的设备的扫码。如图4所示,其中被扫端相当于第二电子设备,扫码端相当于第一电子设备,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201:生成二维码时进行设备感应引导;
被扫码端设备打开二维码页面,如果本机未开启nfc则提示引导开启,确认开启后再引导扫码端设备开启nfc并靠近被扫端设备。被扫码端需要感应到扫码端才能生成二维码,因此借助nfc来实现。
步骤202:扫码端与被扫端设备通过nfc建立通信连接。
扫码端设备与被扫端设备通过nfc相互感应之后建立起可以通信的连接。
步骤203:被扫端向扫码端发起获取设备标识信息的指令。
被扫端与扫码端建立起nfc连接后,被扫端将立刻向扫码端通过nfc发起获取设备标识信息的指令。
步骤204:扫码端响应指令获取本机设备标识并发送给被扫端。
扫码端设备接收到获取设备标识指令后,通过一定的规则生成加密的设备标识target_device_token,然后通过nfc发送给被扫端设备。
步骤205:被扫端对待生成二维码的原始编码内容进行处理。
被扫端通过步骤204获取到扫码端的设备标识target_device_token后,假设待生成二维码的原始编码内容是http://domain.com.cn/index.html?params,则将原始编码内容进行调整成一个json结构的文本:
ctx={“origin_content”:”http://domain.com.cn/index.html?params”,”target”:”target_device_token”}
其中origin_content字段表示原始的编码内容,target字段则表示扫码端的设备标识。
步骤206:被扫端设备上生成二维码;
被扫端将步骤205调整后的json文本ctx编码生成对应的二维码。
步骤207:扫码端扫描被扫端的二维码并进行解析。
扫码端扫描步骤206生成的二维码后解码得到原始内容为ctx,进一步从中解析获取到绑定的目标扫码端设备标识为ctx.target=target_device_token。
步骤208:扫码端与二维码对应的目标扫码设备进行设备标识匹配;
扫码端以与步骤204中一致的规则生成本机的设备标识local_device_token,然后与步骤207中解析到的二维码的目标设备标识进行匹配,如果local_device_token!=target_device_token,则判定非目标设备扫码,提示扫码失败。如果local_device_token=target_device_token,则判定目标设备扫码,扫码成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扫描方法或二维码生成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二维码扫描装置或二维码生成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二维码扫描装置或二维码生成装置执行二维码扫描方法或二维码生成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扫描装置或二维码生成装置。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二维码生成装置600,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生成模块502,用于生成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目标二维码。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定位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手机号码。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近场通信NFC建立通信连接;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NFC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NFC发送的第一响应,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手机号码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手机号码。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云端设备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所述第二响应携带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生成二维码时融合扫描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生成设备的位置信息,扫码设备扫描二维码后根据其携带的扫描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生成设备的位置信息判定扫描是否有效,进而阻止二维码被泄漏后被陌生人成功扫描利用,从而解决泄露二维码带来的安全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生成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二维码生成方法的装置,则上述二维码生成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二维码扫描装置500,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解析模块601,用于扫描并解析第二电子设备生成的目标二维码,得到所述目标二维码携带的第一信息;
确定模块602,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二维码的扫描有效;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解析得到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
比对模块,用于将解析得到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实际标识信息进行比对;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解析得到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实际标识信息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生成二维码时融合扫描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生成设备的位置信息,扫码设备扫描二维码后根据其携带的扫描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生成设备的位置信息判定扫描是否有效,进而阻止二维码被泄漏后被陌生人成功扫描利用,从而解决泄露二维码带来的安全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扫描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二维码扫描方法的装置,则上述二维码扫描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二维码扫描装置或二维码生成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或芯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为除终端之外的其他设备。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还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二维码扫描装置或二维码生成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码扫描装置或二维码生成装置能够实现图1至图4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存储器702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7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例如该电子设备700为第一电子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上述二维码扫描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例如该电子设备700为第二电子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上述二维码生成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8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8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801、网络模块802、音频输出单元803、输入单元804、传感器805、显示单元806、用户输入单元807、接口单元808、存储器809、以及处理器8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8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810,用于扫描并解析第二电子设备生成的目标二维码,得到所述目标二维码携带的第一信息;在所述第一信息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二维码的扫描有效;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或者,处理器810,用于获取第一信息;生成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目标二维码;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生成二维码时融合扫描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生成设备的位置信息,扫码设备扫描二维码后根据其携带的扫描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生成设备的位置信息判定扫描是否有效,进而阻止二维码被泄漏后被陌生人成功扫描利用,从而解决泄露二维码带来的安全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是能够执行上述二维码扫描或生成方法的电子设备,则上述二维码扫描或生成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电子设备,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8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8041和麦克风8042,图形处理器8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806可包括显示面板8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8061。用户输入单元807包括触控面板8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8072中的至少一种。触控面板8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8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8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存储器8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8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的第一存储区和存储数据的第二存储区,其中,第一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809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器x09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809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8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810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涉及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的操作,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信号,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8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二维码扫描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或上述二维码生成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二维码扫描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或上述二维码生成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二维码扫描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或上述二维码生成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6)
1.一种二维码生成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生成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目标二维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定位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手机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近场通信NFC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NFC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NFC发送的第一响应,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或者,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手机号码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手机号码;
或者,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向云端设备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所述第二响应携带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
5.一种二维码扫描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描并解析第二电子设备生成的目标二维码,得到所述目标二维码携带的第一信息;
在所述第一信息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二维码的扫描有效;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信息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二维码的扫描有效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解析得到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信息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二维码的扫描有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解析得到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实际标识信息进行比对;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解析得到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实际标识信息相同。
8.一种二维码生成装置,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目标二维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的定位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手机号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近场通信NFC建立通信连接;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NFC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指令,所述第一指令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NFC发送的第一响应,所述第一响应携带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
或者,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手机号码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手机号码;
或者,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云端设备发送第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云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所述第二响应携带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的生物特征。
12.一种二维码扫描装置,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扫描并解析第二电子设备生成的目标二维码,得到所述目标二维码携带的第一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二维码的扫描有效;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解析得到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2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
比对模块,用于将解析得到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实际标识信息进行比对;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解析得到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实际标识信息相同。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二维码生成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二维码扫描方法的步骤。
1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二维码生成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二维码扫描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31987.6A CN115222002A (zh) | 2022-07-14 | 2022-07-14 | 二维码生成方法、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PCT/CN2023/105389 WO2024012301A1 (zh) | 2022-07-14 | 2023-06-30 | 二维码生成方法、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31987.6A CN115222002A (zh) | 2022-07-14 | 2022-07-14 | 二维码生成方法、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22002A true CN115222002A (zh) | 2022-10-21 |
Family
ID=83611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31987.6A Pending CN115222002A (zh) | 2022-07-14 | 2022-07-14 | 二维码生成方法、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22002A (zh) |
WO (1) | WO2024012301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12301A1 (zh) * | 2022-07-14 | 2024-01-1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二维码生成方法、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JP7453458B1 (ja) | 2023-09-06 | 2024-03-19 | PayPay株式会社 | サービス提供装置、サービス提供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46892B (zh) * | 2013-07-29 | 2016-09-07 | 广州市沃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签到方法、移动终端及签到服务器 |
KR101729987B1 (ko) * | 2015-01-13 | 2017-05-11 | 홍승은 | 온·오프라인 모바일 지불결제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
CN106096552A (zh) * | 2016-06-14 | 2016-11-09 | 杭州亘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指纹打卡机的指纹匹配方法、指纹打卡系统 |
CN108335099A (zh) * | 2018-03-25 | 2018-07-27 | 湛江正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移动支付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3780025A (zh) * | 2021-07-30 | 2021-12-10 | 深圳思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管控拓商来源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储存介质 |
CN115222002A (zh) * | 2022-07-14 | 2022-10-2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二维码生成方法、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2022
- 2022-07-14 CN CN202210831987.6A patent/CN115222002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6-30 WO PCT/CN2023/105389 patent/WO2024012301A1/zh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12301A1 (zh) * | 2022-07-14 | 2024-01-1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二维码生成方法、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JP7453458B1 (ja) | 2023-09-06 | 2024-03-19 | PayPay株式会社 | サービス提供装置、サービス提供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012301A1 (zh) | 2024-0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222002A (zh) | 二维码生成方法、扫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10313338B2 (en) |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a single-use password including biometric image information | |
US881324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 |
US1009119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ng user by us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 |
CN110768968A (zh) | 基于可验证声明的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
CN108683667B (zh) | 账户保护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 |
CN105099673A (zh) | 一种授权方法、请求授权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266469B (zh) | 一种基于web脚本数据流运算的远程在线电子签章方法 | |
CN103745151A (zh) | 一种二维码与动态密码相结合的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 |
CN108399540B (zh) | 基于移动终端的扫码支付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9561059B (zh) | 一种账号登录方法及其系统、终端、存储介质 | |
CN102801724A (zh) | 一种图形图像与动态密码相结合的身份认证方法 | |
US11416598B2 (en) | Authentication and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for authentication | |
CN109660494A (zh) | 电子合同的签署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
CN104767616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
Rassan et al. | Securing mobile cloud computing using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MCBA) | |
Li et al. | Data hiding in iris image for privacy protection | |
WO2017211201A1 (zh) | 数据的传输方法、数据发送端、数据接收端及系统 | |
US20230267463A1 (en) | Authenticating a transaction | |
KR101305901B1 (ko) | 인증 방법 및 시스템 | |
US20180124034A1 (en) | Image based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o authenticate user identity | |
WO2013014328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facilitating locking and unlocking of secure functionality through object recognition | |
CN115765976B (zh) | 验证码加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965335B (zh) | 防止恶意访问登录接口的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 |
CN108063665B (zh) | 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