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8521A -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 Google Patents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8521A
CN115218521A CN202110299839.XA CN202110299839A CN115218521A CN 115218521 A CN115218521 A CN 115218521A CN 202110299839 A CN202110299839 A CN 202110299839A CN 115218521 A CN115218521 A CN 1152185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medium channel
communicated
condenser
work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98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鸿瑞
李华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5218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85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08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using ej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using expan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属于动力、供热与热泵技术领域。扩压管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连通,供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连通,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Description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供热与热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需求和冷需求,为人类生活与生产当中所常见,热需求和冷需求是由相应的装置按照一定的工作流程来提供,实现流程的合理化和装置的简单化意义重大。在制冷与热泵技术领域,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能够简单、主动、高效地实现温差和能差的有效利用,实现了工作流程上的合理化;从构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的部件来看,升压部件、降压部件和换热部件是必不可少的核心和基本部件;科技人员想方设法实现部件的简单化,以降低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的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进一步提升其推广应用的范围,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本发明以保持或有效提高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的性能指数为基本前提,以有效降低其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为根本目的,提出了主要由扩压管实现升压和由膨胀增速机实现降压的相变型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主要由扩压管实现升压和由膨胀增速机实现降压的相变型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具体发明内容分项阐述如下:
1.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第二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机所组成;扩压管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连通,供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连通,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喷管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连通,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2.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增速机所组成;扩压管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连通,供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连通,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3.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第二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增速机所组成;扩压管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连通,供热器还有气态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与蒸发器连通,供热器还有液态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喷管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连通,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4.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和第二扩压管所组成;扩压管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连通,供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与蒸发器连通,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扩压管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连通,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5.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和升压泵所组成;扩压管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连通,供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与蒸发器连通,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连通,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6.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第二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和第二扩压管所组成;扩压管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连通,供热器还有气态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与蒸发器连通,供热器还有液态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喷管与蒸发器连通,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扩压管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连通,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7.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第二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和升压泵所组成;扩压管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连通,供热器还有气态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与蒸发器连通,供热器还有液态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喷管与蒸发器连通,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连通,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8.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第二扩压管和回热器所组成;扩压管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连通,供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和喷管与蒸发器连通,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扩压管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和膨胀增速机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连通,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9.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升压泵和回热器所组成;扩压管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连通,供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和喷管与蒸发器连通,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和膨胀增速机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连通,供热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10.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2-5项所述的任一一款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回热器,将扩压管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连通调整为扩压管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供热器连通,将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和膨胀增速机与冷凝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11.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2-7项所述的任一一款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回热器,将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扩压管连通,将供热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供热器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和喷管与蒸发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12.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第2-9项所述的任一一款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扩压管,将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扩压管连通,新增扩压管再有循环工质通道经供热器与扩压管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1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2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3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4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5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6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7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8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9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0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10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11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第12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中,1-扩压管,2-喷管,3-第二喷管,4-供热器,5-蒸发器,6-冷凝器,7-膨胀机,8-膨胀增速机,9-第二扩压管,10-升压泵,11-回热器;A-新增扩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说明的是,在结构和流程的表述上,非必要情况下不重复进行;对显而易见的流程不作表述。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扩压管、喷管、第二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机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7连通,膨胀机7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喷管3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扩压管1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供热器4之后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并冷凝或部分冷凝,供热器4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喷管2降压增速之后进入蒸发器5;进入蒸发器5的循环工质吸热并汽化,蒸发器5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膨胀机7降压作功,之后进入第二喷管3降压增速;第二喷管3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冷凝器6放热并部分冷凝,之后进入扩压管1升压升温并降速;膨胀机7输出的功对外提供,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2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扩压管、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增速机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扩压管1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供热器4之后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并冷凝或部分冷凝,供热器4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喷管2降压增速之后进入蒸发器5;进入蒸发器5的循环工质吸热并汽化,蒸发器5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膨胀增速机8降压作功并增速;膨胀增速机8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冷凝器6放热并部分冷凝,之后进入扩压管1升压升温并降速;膨胀增速机8输出的功对外提供,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3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扩压管、喷管、第二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增速机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气态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供热器4还有液态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喷管3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扩压管1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供热器4之后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并部分冷凝,之后分成两路——蒸汽流经喷管2降压增速之后进入蒸发器5,液体流经第二喷管3降压增速之后进入蒸发器5;进入蒸发器5的循环工质吸热并汽化,蒸发器5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膨胀增速机8降压作功并增速;膨胀增速机8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冷凝器6放热并部分冷凝,之后进入扩压管1升压升温并降速;膨胀增速机8输出的功对外提供,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4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扩压管、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和第二扩压管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扩压管9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扩压管1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供热器4之后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并冷凝,供热器4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喷管2降压增速之后进入蒸发器5,冷凝器6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第二扩压管9降速升压之后进入蒸发器5;进入蒸发器5的循环工质吸热并汽化,蒸发器5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膨胀增速机8降压作功并增速;膨胀增速机8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冷凝器6放热并部分冷凝,之后分成两路——蒸汽进入扩压管1升压升温并降速,液体进入第二扩压管9降速升压;膨胀增速机8输出的功对外提供,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5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扩压管、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和升压泵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0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扩压管1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供热器4之后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并冷凝,供热器4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喷管2降压增速之后进入蒸发器5,冷凝器6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升压泵10升压进入蒸发器5;进入蒸发器5的循环工质吸热并汽化,蒸发器5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膨胀增速机8降压作功并增速;膨胀增速机8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冷凝器6放热并部分冷凝,之后分成两路——蒸汽进入扩压管1升压升温并降速,液体进入升压泵10并升压;膨胀增速机8输出的功对外提供,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6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扩压管、喷管、第二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和第二扩压管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气态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供热器4还有液态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喷管3与蒸发器5连通,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扩压管9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扩压管1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供热器4之后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并部分冷凝,之后分成两路——蒸汽流经喷管2降压增速之后进入蒸发器5,液体流经第二喷管3降压增速之后进入蒸发器5;冷凝器6排放的液体流经第二扩压管9降速升压,之后进入蒸发器5;蒸发器5的循环工质吸热并汽化,蒸发器5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膨胀增速机8降压作功并增速;膨胀增速机8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冷凝器6放热并部分冷凝,之后分成两路——蒸汽进入扩压管1升压升温并降速,液体进入第二扩压管9降速升压;膨胀增速机8输出的功对外提供,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7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扩压管、喷管、第二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和升压泵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气态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供热器4还有液态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喷管3与蒸发器5连通,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0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扩压管1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供热器4之后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并部分冷凝,之后分成两路——蒸汽流经喷管2降压增速之后进入蒸发器5,液体流经第二喷管3降压增速之后进入蒸发器5;冷凝器6排放的液体流经升压泵10并升压,之后进入蒸发器5;蒸发器5的循环工质吸热并汽化,蒸发器5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膨胀增速机8降压作功并增速;膨胀增速机8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冷凝器6放热并部分冷凝,之后分成两路——蒸汽进入扩压管1升压升温并降速,液体进入升压泵10升压;膨胀增速机8输出的功对外提供,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8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扩压管、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升压泵和回热器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1和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0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1和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扩压管1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供热器4之后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并冷凝,供热器4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回热器11放热和流经喷管2降压增速之后进入蒸发器5,冷凝器6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升压泵10升压进入蒸发器5;进入蒸发器5的循环工质吸热并汽化,蒸发器5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回热器11吸热和流经膨胀增速机8降压作功并增速;膨胀增速机8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冷凝器6放热并部分冷凝,之后分成两路——蒸汽进入扩压管1升压升温并降速,液体进入升压泵10并升压;膨胀增速机8输出的功对外提供,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9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2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回热器,将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调整为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1与供热器4连通,将蒸发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调整为蒸发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1和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
(2)流程上,与在图2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扩压管1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回热器11并放热,之后进入供热器4;蒸发器5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回热器11并吸热,之后进入膨胀增速机8降压作功并增速,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10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5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回热器,将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调整为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1与供热器4连通,将蒸发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调整为蒸发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1和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
(2)流程上,与在图5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扩压管1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回热器11并放热,之后进入供热器4;蒸发器5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回热器11并吸热,之后进入膨胀增速机8降压作功并增速,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11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5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回热器,将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调整为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1与扩压管1连通,将供热器4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调整为供热器4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1和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
(2)流程上,与在图5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冷凝器6排放的气态循环工质流经回热器11并吸热,之后进入扩压管1升压升温并降速;供热器4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回热器11并放热,流经喷管2降压增速,之后进入蒸发器5,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图12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5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扩压管,将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调整为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扩压管A连通,新增扩压管A再有循环工质通道经供热器4与扩压管1连通。
(2)流程上,与在图5所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工作流程相比,增加或有变化的流程是这样进行的——冷凝器6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新增扩压管A升压升温并降速,流经供热器4并放热,之后进入扩压管1升压升温并降速,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本发明技术可以实现的效果——本发明所提出的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具有如下效果和优势:
(1)给出了利用高温热能实现热动联供的新技术。
(2)扩压管实现升压,大幅度降低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制造难度和成本。
(3)膨胀增速机实现降压,灵活有效降低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的制造难度和成本。
(4)简单部件替代复杂部件,有利于保持或提高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的性能指数。
(5)复杂部件被简单部件替代并得到简化,有利于提高动态部件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6)给出多个具体技术方案,应对不同的实际状况,有较宽的适用范围。
(7)扩展了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技术,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温差利用和能差利用,扩展其应用范围。

Claims (12)

1.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第二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机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膨胀机(7)连通,膨胀机(7)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喷管(3)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2.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增速机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3.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第二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增速机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气态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供热器(4)还有液态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喷管(3)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4.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和第二扩压管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扩压管(9)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5.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和升压泵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0)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6.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第二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和第二扩压管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气态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供热器(4)还有液态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喷管(3)与蒸发器(5)连通,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扩压管(9)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7.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第二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和升压泵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气态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供热器(4)还有液态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喷管(3)与蒸发器(5)连通,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0)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8.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第二扩压管和回热器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1)和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扩压管(9)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1)和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9.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主要由扩压管、喷管、供热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增速机、升压泵和回热器所组成;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供热器(4)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1)和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升压泵(10)与蒸发器(5)连通,蒸发器(5)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1)和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冷凝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供热器(4)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10.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2-5所述的任一一款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回热器,将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与供热器(4)连通调整为扩压管(1)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1)与供热器(4)连通,将蒸发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经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调整为蒸发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1)和膨胀增速机(8)与冷凝器(6)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11.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2-7所述的任一一款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回热器,将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调整为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1)与扩压管(1)连通,将供热器(4)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调整为供热器(4)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11)和喷管(2)与蒸发器(5)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12.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2-9所述的任一一款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中,增加新增扩压管,将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扩压管(1)连通调整为冷凝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扩压管(A)连通,新增扩压管(A)再有循环工质通道经供热器(4)与扩压管(1)连通,形成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202110299839.XA 2020-03-16 2021-03-14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Pending CN1152185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68195 2020-03-16
CN202010226819 2020-03-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8521A true CN115218521A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04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9839.XA Pending CN115218521A (zh) 2020-03-16 2021-03-14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1852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5346A (zh) * 2007-08-23 2008-01-16 广东西屋康达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磁悬浮压缩膨胀机组
CN202630243U (zh) * 2012-03-27 2012-12-26 中南大学 家用和商用空调回气增压节能装置
CN103670626A (zh) * 2013-12-27 2014-03-26 天津大学 内燃机二级膨胀喷射式余热回收系统
CN104729136A (zh) * 2015-03-02 2015-06-24 无锡雪浪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制冷方法及其制冷循环系统
CN106403372A (zh) * 2016-02-25 2017-02-15 李华玉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06766352A (zh) * 2016-11-12 2017-05-31 浙江理工大学 热/功联合驱动的蒸汽喷射式制冷装置及其制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5346A (zh) * 2007-08-23 2008-01-16 广东西屋康达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磁悬浮压缩膨胀机组
CN202630243U (zh) * 2012-03-27 2012-12-26 中南大学 家用和商用空调回气增压节能装置
CN103670626A (zh) * 2013-12-27 2014-03-26 天津大学 内燃机二级膨胀喷射式余热回收系统
CN104729136A (zh) * 2015-03-02 2015-06-24 无锡雪浪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制冷方法及其制冷循环系统
CN106403372A (zh) * 2016-02-25 2017-02-15 李华玉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06766352A (zh) * 2016-11-12 2017-05-31 浙江理工大学 热/功联合驱动的蒸汽喷射式制冷装置及其制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53753A (zh)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0966786A (zh)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0953745A (zh)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5218521A (zh)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5218522A (zh)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5218515A (zh)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5218512A (zh) 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5218510A (zh)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5218520A (zh)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5355627A (zh)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0762870A (zh) 气体压缩式热泵
CN115218513A (zh) 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1721025B (zh)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5218514A (zh) 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1721019B (zh) 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5200246A (zh)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1721023B (zh)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1721024B (zh)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1721017B (zh) 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5218517A (zh) 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5218516A (zh) 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3310244A (zh) 内燃机型联合循环热泵装置
CN113417758A (zh) 内燃机型联合循环热动联供装置
CN115218511A (zh) 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3357042A (zh) 内燃机型联合循环热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