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0435A - 水龙头喷头对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水龙头喷头对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0435A
CN115210435A CN202180018486.XA CN202180018486A CN115210435A CN 115210435 A CN115210435 A CN 115210435A CN 202180018486 A CN202180018486 A CN 202180018486A CN 115210435 A CN115210435 A CN 115210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ucet
alignment
spray head
faucet body
alignment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84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W.特雷西
O.罗梅罗
E.本斯特德
J.范莱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ectrum Brand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pectrum Brand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732,88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053670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ctrum Brands Inc filed Critical Spectrum Brand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210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04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 E03C1/04Water-basin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sh-basins or baths
    • E03C1/0404Constructional or functional features of the spou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 E03C1/04Water-basin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sh-basins or baths
    • E03C2001/0415Water-basin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sh-basins or baths having an extendable water outle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龙头,包括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该水龙头喷头能够从邻近水龙头主体的缩回位置和远离水龙头主体的伸出位置移动。在缩回位置,所述水龙头喷头具有至少一个与水龙头主体对准的位置。所述水龙头包括对准联接件。所述对准联接件包括分别连接至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的第一对准元件和第二对准元件,以使喷头与水龙头主体对准。所述水龙头包括配置成保持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彼此紧邻的保持联接件。所述保持联接件包括分别连接至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的第一保持元件和第二保持元件。所述保持联接件与对准联接件分开,并且所述第一保持元件或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是磁体。

Description

水龙头喷头对准系统
相关申请引用
本申请于2021年1月8日作为PCT国际专利申请提交,并要求于2020年1月2日提交的第16/732,880号美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流体分配装置(尤其是水龙头)能够在建筑物的许多不同房间中找到,包括但不限于浴室和厨房。许多典型的厨房水龙头利用允许将喷头从水龙头主体分离并脱开的下拉功能。这允许用户操纵喷头。在用户使用完喷头时,喷头通常利用拉回系统(例如水管上的重物)以允许喷头朝与水龙头主体对接的位置缩回。
水龙头通常被设计成具有与特定用户的风格或特定房间/住所的风格相匹配的美学外观。例如,水龙头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饰面、形状等,以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装饰特定的房间。一些水龙头设计有不对称的喷头,以在喷头与水龙头主体对接时实现水龙头的特定风格外观。但是,这在将水龙头喷头与水龙头主体重新对接时产生了问题。如果利用典型的拉回系统,那么可以按多种方式将不对称喷头与水龙头主体对接,其中大多数方式是与水龙头主体不对准的位置。这导致水龙头的外观不理想,并且破坏了水龙头的最初设计要达到的美学外观。此外,不论水龙头是不对称的还是对称的,适当地对接和保持的喷头都是所期望的。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流体分配装置。在一种可能的配置中,以非限制性的例子举例来说,下拉式龙头具有保持联接件,以保持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在对接状态下彼此紧邻。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水龙头。该水龙头包括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该水龙头喷头能够从邻近水龙头主体的缩回位置和远离水龙头主体的伸出位置移动。在缩回位置,所述水龙头喷头具有至少一个与水龙头主体对准的位置。所述水龙头包括对准联接件。该对准联接件包括连接至水龙头主体的第一对准元件和连接至水龙头喷头的第二对准元件。所述对准联接件包括突起和锥形凹槽。所述突起或所述锥形凹槽中的至少一个能够相对于另一个移动,并且所述锥形凹槽将所述突起导引到锥形凹槽的变窄部分,以将水龙头喷头导引到所述至少一个对准位置。所述水龙头包括配置成保持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彼此紧邻的保持联接件。该保持联接件包括连接至水龙头主体的第一保持元件和连接至水龙头喷头的第二保持元件。所述保持联接件与对准联接件分开,并且所述第一保持元件或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是磁体。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水龙头。该水龙头包括具有出口的水龙头主体和位于水龙头主体内并穿过该出口的软管。所述软管可在水龙头主体内移动。所述水龙头包括连接至软管并能够在伸出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水龙头喷头。在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喷头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间隔开,在处于缩回位置时,所述喷头紧邻该出口。所述水龙头包括对准联接件,该对准联接件包括连接至水龙头主体的第一对准元件和连接至水龙头喷头的第二对准元件。所述对准联接件将水龙头喷头与水龙头主体对准。所述水龙头包括配置成保持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彼此紧邻的保持联接件。该保持联接件包括连接至水龙头主体并邻近第一对准元件的第一保持元件、以及至少部分地由第二对准元件定位在水龙头喷头中的第二保持元件。所述第一保持元件或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是磁体。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水龙头。该水龙头包括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该水龙头喷头可置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处并且可与该出口分开。所述水龙头喷头具有至少一个与水龙头主体对准的位置。所述水龙头包括配置成保持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彼此紧邻的保持联接件。该保持联接件包括连接至水龙头主体的出口的第一保持元件。该第一保持元件包括配置成有助于减少第一保持元件与出口之间的相对运动的固定构造。所述保持联接件包括通过凸缘置于水龙头喷头内的第二保持元件。在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彼此紧邻时,所述凸缘位于第一保持元件与第二保持元件之间。所述第一保持元件或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是磁体。
在下面的说明中将阐述多个附加方面。这些方面可能涉及各种特征和特征的组合。应理解,上文的总体说明和下文的详细说明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非构成对于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所依据的广泛的发明概念的限制。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因此并非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附图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并且应与以下详细说明中的解释结合使用。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水龙头的透视图,其中喷头处于对准位置。
图2示出了图1的水龙头的透视图,其中喷头处于伸出的未对准的位置,并且不带有水管。
图3示出了图1的水龙头的透视示意图,其中喷头处于伸出的未对准位置。
图4示出了图1的水龙头的透视示意图,其中喷头处于伸出的未对准位置。
图5示出了图1的水龙头的透视示意图,其中喷头处于对准位置。
图6示出了图1的水龙头的侧视横截面图,其中喷头处于对准位置。
图7示出了图1的水龙头的水龙头主体和第一对准元件的侧视横截面图。
图8示出了图1的水龙头的喷头和第二对准元件的透视图。
图9示出了图8的喷头和第二对准元件的透视局部分解图。
图10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例的包括第一对准元件和第二对准元件的对准联接件的透视局部分解图。
图11示出了图10的对准联接件处于完全接合位置时的透视图。
图12示出了图10的第一对准元件的透视图。
图13示出了图10的第一对准元件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0的第一对准元件的侧视横截面图。
图15示出了图10的第二对准元件的透视图。
图16示出了图10的第二对准元件的侧视图。
图17示出了图10的第二对准元件的侧视横截面图。
图18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例的第二对准元件的透视图。
图19示出了图10的对准联接件的对准构造的接口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图10的对准联接件的对准构造的接口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21示出了图10的对准联接件的对准构造的接口的另一个示意图,其中该对准联接件处于与喷头的对准位置对应的完全接合位置。
图22示出了图1的水龙头的喷头的透视分解图。
图23示出了图10的对准联接件的第二对准元件附接至水管时的透视图。
图24示出了图23的第二对准元件的侧视横截面图。
图25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例的第一对准元件的透视图。
图26示出了图25的第一对准元件的前视图。
图27示出了图25的第一对准元件的透视侧视横截面图。
图28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例的第二对准元件的透视图。
图29示出了图28的第二对准元件的前视图。
图30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例的第二对准元件、水管配件和阀门部件的透视图。
图31示出了与图30的第二对准元件和水管配件分开的阀门部件的透视图。
图32示出了图31的阀门部件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33示出了图30的第二对准元件、水管配件和阀门部件的分解图。
图34示出了图30的第二对准元件和水管配件的侧视图。
图35示出了沿着图34的线35-35截取的第二对准元件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36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例的密封组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7示出了图36的密封组件的一部分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38示出了图36的密封组件的一部分的分解图。
图39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例的密封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0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水龙头的透视图,其中喷头处于对准位置。
图41示出了图40的水龙头的透视图,其中喷头处于伸出的未对准的位置,并且不带有水管。
图42示出了图40的水龙头的透视示意性截面图,其中喷头处于伸出的未对准位置。
图43示出了图40的水龙头的另一个透视示意性截面图,其中喷头处于伸出的未对准位置。
图44示出了图40的水龙头的透视示意性截面图,其中喷头处于对准位置。
图45示出了图40的水龙头的侧视横截面图,其中喷头处于对准位置。
图46示出了图40的水龙头的水龙头主体的侧视横截面图。
图47示出了图40的水龙头的喷头和第二对准元件的透视图。
图48示出了图47的喷头和第二对准元件的透视局部分解图。
图49示出了图40的水龙头的第一对准元件的透视图。
图50示出了图40的水龙头的第二对准元件和水管配件的透视图。
图51示出了图40的水龙头的第二对准元件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52示出了图40的水龙头的喷头和喷头对准止挡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多个实施例,其中,在多个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和组件。对这些实施例的参照并非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此外,本说明书中阐述的任何实例都不是限制性的,而仅用于说明所附权利要求的许多可能的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
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对准联接件和保持联接件的水龙头。该对准联接件确保水龙头的喷头可靠地返回到对准位置,并且保持联接件保持水龙头喷头紧邻水龙头主体。
所述对准联接件还便于喷头在水龙头主体内可靠地完全对接。所述对准联接件包括位于水龙头主体中并邻近喷头的对准元件,这些对准元件彼此接口以提供对准运动。在一些实例中,至少一个对准元件至少部分地围绕水龙头的水管布置。在另一个实例中,所述对准元件包括对准构造,该对准构造包括对应的突起和凹槽(例如V形槽),从而在凹槽接收突起时,它将突起导引到凹槽的变窄部分,从而将喷头与水龙头主体对准。通过促进喷头的可靠对准和缩回,所述对准联接件在不使用时保持水龙头的美观,并进一步优化了针对特定用途的定位。
所述保持联接件还便于将喷头可靠地保持邻近水龙头主体。这可以通过使用至少一个磁体和磁性吸引材料(例如钢材)来实现。在一些实例中,所述保持联接件包括两个配置成彼此不接触的被吸引部件。
图1示出了水龙头100,该水龙头100包括水龙头主体102和能够从水龙头主体102的水龙头主体出口106分离的水龙头喷头104。如图1所示,喷头104与水龙头主体102对接。喷头104可以从水龙头主体102移开,从而允许用户在使用期间操纵喷头104。这是通过附接至喷头104并位于水龙头主体102内的具有额外长度的水管(在图6中示意性示出)来实现的。
水龙头100配置成将来自水源的水从喷头104的喷头出口112分配出去。此外,水龙头100配置成可通过传统方法(例如手柄)和/或通过手势或语音来控制(即,开/关、水量和水温)。虽然水龙头100可以是下拉式厨房水龙头,但是本公开也包括其它类型的水龙头,包括但不限于拉出式水龙头。虽然将出于示例的目的相对于厨房水龙头来论述本公开,但是在本文中说明的系统可以在任何类型的下拉式水龙头和/或拉出式水龙头中实现,包括侧面辅助喷射龙头。在一些实例中,水龙头100是淋浴器中的莲蓬头。在一些实例中,水龙头100是配置成从中分配流体的任何流体分配装置。
水龙头主体102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尺寸,以提供具有不同美感的各种不同外观。如图所示,水龙头主体102包括位于出口106与水龙头主体102的相对端之间的弓形颈部108。水龙头主体102可以安装在多种不同的位置,例如但不限于工作台面、墙壁、天花板等。在一些实例中,水龙头主体102被固定到一个位置,例如厨房的水槽附近。
如上文所述,喷头104是可分离的,因此它可以从水龙头主体102脱开,以允许用户操纵,以对准喷头104。喷头104可以包括位于其上的用户输入装置110,以允许用户切换在喷头出口112处排出的水的特性。在一些实例中,用户输入装置110的操作可有助于位于喷头104内的阀门(参见图22)的切换。用户输入装置110可以切换排出的水的特性,例如但不限于体积和/或温度。在一些实例中,用户输入装置110是按钮、触敏表面等之一。
喷头104的外部轮廓103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尺寸,以提供水龙头100的各种不同的美学形态。在一些实例中,喷头104可以配置成具有与水龙头主体102的外部轮廓105相配合的外部轮廓103。在一些实例中,喷头104是大体上不对称的。在其它实例中,喷头104是大体上对称的。
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喷头104在与水龙头主体102对接时具有对准位置。对准位置是喷头104每次与水龙头主体102对接时自动返回的位置。根据水龙头100的美观要求以及水龙头100的特定用途,该对准位置可以是多种不同的位置。在所描绘的实例中,喷头104具有不对称的外部轮廓,并且具有对准位置,该对准位置将水龙头主体102(具体而言是颈部108)的外部轮廓与喷头104的外部轮廓对准。这能实现水龙头100(包括水龙头主体102和喷头104)的一致的外部轮廓。此外,如图所示,在处于对准位置时,用户输入装置110布置成面向水龙头主体102,以保持水龙头100的前面的整洁美观。在一些实例中,在处于对准位置时,用户输入装置110面向左侧、右侧或远离水龙头主体102。
在一些实例中,喷头104可以包括重物(未示出)以改变喷头104的重心,从而迫使喷头104到达对准位置。在一些实例中,所述重物可以位于喷头104的特定侧,从而该重物通过重力作用自然地旋转喷头104,使得在处于对准位置时该重物位于喷头104的下侧。这可以通过将重物置于喷头出口112附近并偏离喷头104的纵向轴线来实现。
图2-5示出了在对接期间喷头104向对准位置的移动。这种对准是由对准联接件114促进的,该对准联接件114包括第一对准元件116和第二对准元件118。第一对准元件116或第二对准元件118中的至少一个可相对于另一个移动。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118能够相对于第一对准元件116移动。
第一对准元件116和第二对准元件118可以位于水龙头100上的多种不同位置。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116位于水龙头主体102内,第二对准元件118位于喷头104附近。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118附接至喷头104。在其它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118位于水龙头100的水管(未示出)周围。在其它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118附接至水龙头100的水管。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116和第二对准元件118一体地形成在水龙头主体102和喷头104中。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116和第二对准元件118是与水龙头主体102和喷头104分开的部件。
图2示出了从水龙头主体102分离的喷头104。虽然在典型情况下水管(未示出)会连接至喷头104并布设在水龙头主体102的出口106内,但是出于示图的目的省略了水管。出口106允许通向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水龙头主体102内的路径122,使得水管可以通向水源。
图3示出了与水龙头主体102的出口106部分地对接的喷头104。为了示图的目的,示出了水龙头主体102的横截面立体图。喷头104被示为沿着其纵向轴线向用户输入装置110面向水龙头100的一侧的方向旋转。在这个特定实例中,这样的位置被认为是喷头104的未对准位置。喷头104可以包括多个未对准位置。在一些实例中,在喷头104与水龙头主体102接触时喷头104不处于对准位置的每个位置都被认为是未对准位置。
如图所示,第一对准元件116和第二对准元件118被示为彼此接口,以开始由对准联接件114的构造引起的对准运动。在喷头104例如被回拉装置(例如重物、弹簧、卷轴等)拉得更靠近出口106时,喷头104通过对准联接件114朝对准位置自动旋转。如图4所示,由于对准联接件114的第一对准元件116和第二对准元件118的接口作用,喷头104进一步旋转从而更靠近对准位置。图5示出了处于对准位置并与水龙头主体102完全对接的喷头104。
图6示出了水龙头100在喷头104处于对准位置时的横截面图。图6还示出了附接至喷头104并位于水龙头主体102的通道122内的水管124。水管124可通过多种方式附接至喷头,包括附接至第二对准元件118。如图所示,对准联接件114的第一对准元件116包括舌部126,该舌部126与软管124接口,并从路径122的下部内表面120提升软管124。在一些实例中,舌部126配置成控制水管124相对于水平面H进入路径122的角度θ。角度θ可以根据水龙头100的取向和构造而变。在一些实例中,角度θ相对于水平面H在大约30度和60度之间。在一些实例中,角度θ相对于水平面H为45度。
水管124可以是多种不同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包括但不限于尼龙编织软管、金属编织软管、柔性软管、涂层软管等。
图7示出了位于水龙头主体102的出口106内的第一对准元件116的侧视图。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116位于水龙头的颈部108的一部分内。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116固定在水龙头主体102的出口106内。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116通过紧固件固定至水龙头主体102,所述紧固件例如是但不限于至少一个螺钉、螺栓、粘合剂和/或类似物。如上文所述,第一对准元件116可以与水龙头主体102一体形成。在其它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116通过压入配合固定至水龙头主体102。在其它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116通过铜焊、焊接等方式固定至水龙头主体102。
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116包括水龙头主体对准部分128、突起132和环131。在一些实例中,水龙头主体对准部分128有助于第一对准元件116在水龙头主体102的出口106内的正确对准。水龙头主体对准部分128可有助于水龙头100的正确组装,使得在组装水龙头100时第一对准元件116更易在出口106处被正确定向,以便于实现期望的喷头104的对准。在一些实例中,水龙头主体对准部分128是突起和凹部之一。水龙头主体对准部分128可与水龙头主体102的对应突起或凹部130接合。
如图所示,第一对准元件116还包括对准构造,该对准构造包括位于路径122的顶部侧121并从第一对准元件116的环131的顶部侧延伸的突起132。如将在本文中更详细地说明的,突起132配置成在对接期间与第二对准元件118接口,以将喷头104移动至对准位置。在一些实例中,突起132位于第一对准元件116的与舌部126相对的一侧。
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116还包括位于水龙头主体102的出口106处的环131。在一些实例中,环131位于水龙头主体102内,以环绕路径122。在一些实例中,突起132从环131沿径向直接向内延伸,并且舌部126从环131沿轴向延伸。在一些实例中,环131还包括水龙头主体对准部分128。
图8示出了安装到喷头104上的第二对准元件118。图9示出了与喷头104的内腔134间隔开的第二对准元件118。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118固定至喷头104,以防止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118安装在喷头104附近。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118围绕水管124的端部布置,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118安装到软管124上。
第二对准元件118包括对准构造,该对准构造包括位于第二对准元件118的外围的凹槽136。如将在本文中进一步详细论述的,凹槽136配置成在对接期间与第一对准元件116的突起132接口,以将喷头104朝对准位置移动。第二对准元件118还包括围绕其外表面沿周向布置的对中元件138。对中元件138配置成在对接期间与水龙头主体102的出口106接口,以帮助使喷头104居中。在一些实例中,对中元件138配置成与第一对准元件116的一部分接口。在一些实例中,对中元件138是翅片,该翅片的最窄侧配置成首先与水龙头主体102/第一对准元件116接口。
图10示出了对准联接件114在第一对准元件116和第二对准元件118位于完全接合位置时的透视图。图11示出了部分分解的对准联接件114,并且第一对准元件116和第二对准元件118被示为彼此间隔开。如图所示,第二对准元件118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外部轮廓形状,而第一对准元件116具有用于将第二对准元件118的外部轮廓收纳在其中的互补的形状,例如圆形凹部(例如环131)。在一些实例中,关系可以颠倒,第一对准元件116可以具有圆柱形形状,而第二对准元件118具有互补的形状。第一对准元件116或第二对准元件118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几何轮廓,不限于圆柱形和相应的互补形状,这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116和第二对准元件118的完全接合位置与喷头104的对准位置对应。在一些实例中,在处于完全接合位置时,第二对准元件118的纵向轴线S和第一对准元件116的环131的中心轴线B大致对准。在所示的实例中,在对准联接件114处于完全接合位置时,第一对准元件116的突起132被接收并置于第二对准元件118的凹槽136内。如图所示,第二对准元件118配置成位于第一对准元件116的至少一部分内。在一些实例中,在处于完全接合位置时,第二对准元件118位于第一对准元件116的环131内。
图12和13示出了第一对准元件116的透视图。图14示出了侧视横截面图。如图所示,第一对准元件116包括环131,其中突起132从环131径向向内延伸。第一对准元件116还包括舌部126,该舌部126大致向远离环131的轴向方向延伸。此外,第一对准元件116包括位于环131的下侧的水龙头主体对准部分128。在所示的实例中,水龙头主体对准部分128是突起。
在一些实例中,环131仅仅是部分环,并且配置成仅仅部分地围绕水龙头主体102的出口106的路径122。此外,突起132可以在环131上的任何一点从环131径向向内延伸。例如,突起132可以从环131的任何一侧或底部向内延伸,而不仅仅是从顶部,如图所示。此外,环131可以包括布置在其上的多个其它对准构造,例如但不限于附加的突起和/或凹槽。
如图14所示,舌部126可以包括壁140,所述壁140至少部分地限定倾斜部分142。如上文所述,舌部126(具体而言是壁140)向远离环131的大致轴向方向延伸。虽然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116包括舌部126,但是第一对准元件不一定必须包括舌部126。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116仅包括对准构造,例如突起132。
第一对准元件116可以由多种不同的材料构成,包括但不限于金属(例如铝)和塑料(例如Rulon、Derlin或其它类似的PTFE塑料)。
图15-17示出了第二对准元件118。图15示出了透视图,图16示出了侧视图,图17示出了侧视横截面图。
第二对准元件118包括第一端144和第二端146。第一端144配置成在第二端146之前插入到水龙头主体102中。在一些实例中,第一端144配置成在开口147处接收水管124。在一些实例中,第二端146配置成附接至喷头104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118包括位于第二对准元件118的相对侧的一对凹槽136。在一些实例中,仅利用单个凹槽136用于对准。每个凹槽136包括一对壁148,这对壁共同限定凹槽136的边界。在一些实例中,凹槽136具有由在朝向第二端146的方向上从第一端144朝彼此延伸的壁148限定的锥形形状。在一些实例中,凹槽136的锥形形状是V形的。在一些实例中,壁148从第一端144沿大致的轴向方向朝彼此延伸。在一些实例中,壁148在部分地处于轴向方向且部分地处于周向方向的方向上朝彼此延伸。凹槽136构造成使得在紧邻第一端144处所述壁148被分开一段距离,以限定凹槽136的最宽部分。随着壁148向第二端146延伸,壁148逐渐使凹槽136变窄,直到它们彼此相交。在壁148的相交点附近,凹槽136具有最窄宽度,并限定凹穴150。
图17示出了第二对准元件118的横截面图。如图所示,第二对准元件118限定沿纵向穿过第二对准元件118的通道152。第一端144处的开口147是通道152的第一开口,第二端146处的开口154是通道152的第二开口。所述通道配置成在第一端144的开口147内接收水管124。所述通道还配置成在第二端146的开口154处连接至喷头104。在一些实例中,通道152可以包括螺纹、凹部、一系列突起和/或其它类似的附接结构,以帮助将水管124和喷头104附接到其上。在所示的实例中,通道152包括用于附接水管124的内螺纹156、以及位于邻近第二端146的开口154处的一系列凹部158,所述凹部158用于接收喷头104的连接部分的相应突起。在一些实例中,凹部158允许喷头104与第二对准元件118之间的卡口连接。图18示出了第二对准元件218的另一个实例,该第二对准元件218在第二端246处利用内螺纹258附接至喷头104。
像第一对准元件116一样,第二对准元件118也可以由多种不同的材料构成,包括但不限于金属(例如铝)和塑料(例如Rulon、Derlin或其它类似的PTFE塑料)。
图19-21示出了在喷头104的对接期间对准联接件114的第一对准元件116和第二对准元件118的示例性接口的一系列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第一对准元件116的突起132。第二对准元件118的凹槽136被示为接近突起132,如虚线箭头所示。所示的实例代表喷头104被重新对接至具有突起132的固定水龙头主体102。
如图20所示,在凹槽136的壁148与突起132接口时,由于凹槽136的锥形特性,壁148沿着固定突起132向使凹穴150更靠近突起132的方向滑动。由于第二对准元件118固定至喷头104并且凹槽136由此固定至喷头104,因此当壁148在突起132上滑动时,喷头104被旋转并移动得更靠近对准位置。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118可以固定至水管124,并且水管124固定至喷头104。因此,在水管124被第二对准元件118旋转时,水管124旋转喷头104。
如图21所示,在壁148已经沿着突起132滑动至使突起132变得位于凹穴150内的位置时,喷头104处于对准位置并对接,由此对准联接件114处于完全接合位置。由于凹槽136和/或突起132的形状,这种移动是自动完成的。
如上文所述,凹槽136和突起132的关系可以颠倒,从而突起132位于第二对准元件118上,而凹槽136位于第一对准元件116上。在这样的实例中,在喷头104对接时,喷头104的突起132会在凹槽136内移动,并且喷头104因其锥形的V形构造而自动地将自身置于凹槽的凹穴150中。在处于凹穴150中时,喷头104会处于对准位置。
图22示出了喷头104的透视分解图。如图所示,喷头104包括外壳160和位于外壳160内的阀门162。在一些实例中,阀门162配置成在水从喷头出口112排出时改变水的特性。用户输入装置110配置成控制阀门162的操作。如图所示,阀门162包括附接部分166,该附接部分166包括多个突起168。附接部分166配置成连接至第二对准元件118的第二端146。突起168配置成被接收在第二对准元件118的凹槽158内,以允许喷头104与第二对准元件118之间的卡口附接。
图23和24示出了连接至第二对准元件118的第一端144的水管124。如图所示,第二对准元件118围绕水管124的一部分布置。如图24所示,水管124包括连接在第二对准元件118的通道152内的配件170。在一些实例中,配件170与第二对准元件118的螺纹156配合。
图25-27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对准元件316。图28-29示出了配置成与第一对准元件316接口以形成对准联接的第二对准元件318。第一对准元件316和第二对准元件318配置成具有与上述的第一对准元件116和第二对准元件118基本上类似的功能特性。如上文所述,第一对准元件316和第二对准元件318也由与第一对准元件116和第二对准元件118类似的材料构成。
第一对准元件316配置成位于水龙头主体102内。第一对准元件316包括一对围绕通道319的斜面348。通道319配置成接收水管124。斜面348配置成帮助定位第二对准元件318的突起332。斜面348配置成远离第一对准元件316的开口317延伸,并且在凹穴350处彼此相交。这样的构造允许第二对准元件318的突起332与斜面348接口并沿着斜面348移动,最终自动置于凹穴350处。当突起332位于凹穴350内时,喷头104处于对准位置。
如图28和29所示,第二对准元件318具有锥形外表面321,以易于插入到第一对准元件316的开口317中。像上述的第二对准元件118一样,第二对准元件318配置成围绕水管124布置。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318位于喷头104附近。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318连接至喷头104。
第二对准元件318包括对中元件338,该对中元件338的功能与上述对中元件138的功能类似,并有助于喷头104相对于水龙头主体102的定位。如图所示,突起332从外表面321沿径向延伸。在一些实例中,突起332是销状的。
图30示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实例的第二对准元件418。如上文所述,第二对准元件418配置成与类似于第一对准元件116的第一对准元件接口。因此,第二对准元件418配置成具有与上述的第二对准元件118、218和318基本上相似的功能特性。如上文所述,第二对准元件418由与第一对准元件116和第二对准元件118类似的材料构成。
像上述的第二对准元件118、218、318一样,第二对准元件418配置成位于水管124周围,具体而言是连接至水管配件419。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418位于喷头104附近。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418连接至喷头104。
请继续参考图30,第二对准元件418在第一端460连接至水管配件419,并且在第二端462连接至阀门部件470。图31和32示出了与第二对准元件418分开的阀门部件470。
在一些实例中,阀门部件470是位于喷头104内的与阀门162类似的阀门的一部分。在一些实例中,阀门部件470使水从第二对准元件418通过并流出喷头104。在一些实例中,以阀门部件470作为其一部分的阀门配置成在水从喷头出口112排出时改变水的特性。在一些实例中,以阀门部件470作为其一部分的阀门配置成在水从喷头出口112排出时不改变水的特性。
第二对准元件418在第二端462连接至阀门部件470。在一些实例中,第二端462连接在阀门部件470上方。在一些实例中,第二端462连接在阀门部件470内。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418通过螺纹连接至阀门部件470。在其它实例中,阀门部件包括与上述突起168类似的突起,以允许第二对准元件418与阀门部件470之间的卡口型连接。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二端462通过螺纹连接到阀门部件470上,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对准止动元件472,该第二对准止动元件472配置成与邻近阀门部件470的附接部分466布置的喷头止挡件474配合。
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418的第二端462包括不止一个第二对准止动元件472。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止动元件472可以是突起和凹部之一。在一些实例中,喷头止挡件474可以是第二对准元件418的第二对准止挡件472的突起和凹部中的另一个。
在配合在一起时,止挡件472、474防止第二对准元件418和阀门部件470的不正确组装。这样,止挡件472、474确保第二对准元件418和阀门部件470的一致组装,因为第二对准元件止挡件472使第二对准元件418相对于阀门部件470向第一方向F1的旋转降至最低点。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止挡件472和喷头止挡件474旋转地对准第二对准元件418和阀门部件470。在一些实例中,阀门部件470以防止阀门部件470与喷头104的外壳160之间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至喷头104。因此,若在第二对准元件418与第一对准元件(例如第一对准元件116)相互作用时第二对准元件418与阀门部件470正确对准,则第二对准元件418始终正确地将喷头104与水龙头主体104对准。
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止挡件472和喷头止挡件474防止第二对准元件418与阀门部件470过紧。
图33示出了水管配件419、第二对准元件418和阀门部件470的分解图。如图所示,第二对准元件418包括位于其中的密封组件475。密封组件475包括保持座476、套环477、第一密封件478、第二密封件479、密封件保持座480、弹簧481和弹簧笼482。
密封组件475配置成有助于将水管配件419的球形部分417密封在第二对准元件418内。允许水管配件419相对于第二对准元件418移动。具体而言,水管配件419的球形部分417配置成与第二对准元件418形成球窝接头状连接。
在一个实例中,在第二对准元件418连接至喷头104时,与第二对准元件418的球窝接头状连接便于喷头104相对于水管124轻松旋转。在所示的实例中,随着喷头104内的水压提高,密封组件475提高水管配件419上的密封力。随着水压降低,密封组件475降低水管配件419上的密封力。利用喷头104内部的装置(例如阀门、限流器等),能够操纵喷头104内的水压,这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在所示的实例中,当水从喷头104分配时,水管配件419上的密封力增大,而当水不从喷头104分配时,密封力减小。但是,在一些实例中,当水从喷头104分配时,水管配件419上的密封力减小,而当水不从喷头104分配时,密封力增大。
图34示出了配合在一起的第二对准元件418和水管配件419的侧视图。图35示出了沿着图34中的线35-35截取的第二对准元件418和水管配件419的横截面图。
水管配件419的球形部分417位于第二对准元件418的第一端内,从而水管配件419的配件内部通道415与第二对准元件418的内部通道483连通。
保持座476配置成位于第二对准元件418的主内腔486内。在一些实例中,保持座476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到主内腔486中。保持座476配置成有助于将第一密封件478、第二密封件479、密封件保持座480、弹簧481和弹簧笼482轴向定位在主内腔486内。在一些实例中,保持座476包括具有第一端492和第二端493的内部密封室491。弹簧481在内部密封室491内位于内部密封室491的第一端492和第二端493之间。在一些实例中,弹簧481位于内部密封室491的第一端492与第一密封件478之间。第二密封件479和密封件保持座480在主内腔486内邻近内部密封室491的第二端493布置。
密封组件475的套环477围绕水管配件419的球形部分417的第一端484。在一些实例中,套环477具有锥形孔口485,以便于球形部分417穿过其中插入。在一些实例中,套环477可以是橡胶密封件。在一些实例中,套环477可以作为第二对准元件418与水管配件419之间的衬套。
第一密封件478位于水管配件419的球形部分417周围,紧邻密封件保持座480和套环477。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密封件478位于第二对准元件418的主内腔486内。在一些实例中,主内腔486容纳保持座476、第一密封件478、第二密封件479、密封件保持座480、弹簧481和弹簧笼482。在一些实例中,主内腔486沿其长度具有一致的直径,以便于密封组件475在第二对准元件418内的安装。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密封件478是橡胶密封件。
第二密封件479围绕水管配件419的球形部分417的第二端487布置。具体而言,第二密封件479限定孔口490,该孔口490的尺寸和形状使其适于接收球形部分417的第二端487。第二密封件479紧邻密封件保持座480和弹簧笼482布置。第二密封件479被密封件保持座480旋转地捕获,并且配置成被在第一轴向侧488接收的力压缩,该第一轴向侧488与面向密封件保持座480的第二轴向侧489相对。随着在第一轴向侧488接收的力发生波动,第二密封件479沿着密封组件475的纵向轴线X轴向移动。在一些实例中,当在轴向侧488没有受到力时,第二密封件479不与主内腔486接触。在一些实例中,当在轴向侧488受到力时,第二密封件479的孔口490朝球形部分417的第一端484行进,从而因水管配件419的球形部分417的球形构造而在球形部分417周围形成更紧密的密封。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密封件479是橡胶密封件。
密封件保持座480配置成与第二密封件479互锁和配合,以防止密封件保持座480与第二密封件479之间的相对旋转。在一些实例中,密封件保持座480由与第二密封件479不同的材料制成。在一些实例中,密封件保持座480是刚性材料,例如塑料。
如上文所述,弹簧481位于保持座476的内部密封室491内。弹簧481位于密封室491的第一端492与第二密封件479之间。在一些实例中,弹簧481也围绕弹簧笼482的笼部494布置,并且与弹簧笼482的凸缘495接触。在一些实例中,弹簧481配置成在第二密封件479的第一轴向侧488施加预定的力。如图所示,弹簧481是压缩弹簧。弹簧481可以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弹簧,例如螺旋弹簧、波形弹簧、锥形弹簧、碟形弹簧等。
弹簧笼482配置成可移动地位于内部密封室491内。弹簧笼482包括笼部494和凸缘495。在一些实例中,密封组件475不包括弹簧笼482。在一些实例中,弹簧笼482由刚性材料构成。
笼部494位于弹簧481内,并允许水沿轴向和径向流过笼部494并在密封室491内自由流动。在所示的实例中,笼部494是圆柱形的,并且包括多个狭槽497,以允许水沿径向流过。在一些实例中,仅允许水沿轴向流过笼部。在一些实例中,笼部494和凸缘495是独立的部件。在一些实例中,笼部和凸缘495是一体地形成的。
凸缘495位于弹簧481与第二密封件479之间。凸缘495是大致圆形的,并从密封室491向第二密封件479分配力。在一些实例中,密封组件475仅包括凸缘495,而不包括笼部494。在一些实例中,凸缘495是垫圈。
图36和37示出了密封组件475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38示出了密封组件475的一部分的分解图。如图所示,第二密封件479和密封件保持座480彼此互锁,以防止它们之间的相对旋转。在所示的实例中,密封件保持座480包括由第二密封件479的多个凹部499接收的多个突起498。密封件保持座480和第二密封件479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彼此互锁,这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图39是密封组件475的示意图。水用箭头W表示。在一些实例中,密封室491内的水压在弹簧笼482上施加力,从而通过凸缘495在第二密封件479上施加力。密封室491内的加压水W在第二密封件479上施加力,从而使第二密封件479朝第一密封件478沿轴向移动。加压水W在第二密封件479上施加的力是弹簧481施加在第二密封件479上的预定量的力之外的力。第二密封件479朝第一密封件478的移动紧固水管配件419的球形部分417的第二端487周围的孔口490的连接,从而自动增强水管配件419周围的密封。随着密封腔491内的水压降低,施加在第二密封件479上的力减小,从而允许第二密封件479移离第一密封件478,由此松开水管配件419的球形部分417的第二端487周围的孔口490的连接,并自动减弱水管配件419周围的密封。在一些实例中,施加在第二密封件479上的最小力是由弹簧481施加的力。这发生在密封室491内没有加压水W施加力的时候。在一些实例中,由于与低流动水量相关联的低水压,低流动水量可能仅在密封室491内施加少量的力。弹簧481确保总是有最小的力施加在第二密封件479上,从而即使在低流动水量条件下,也能在水管配件419周围形成最低要求的密封。在所示的实例中,水W通过配件内部通道415进入密封室491。如果喷头104正在分配水,那么加压水W会通过密封组件475进入密封室491并从喷头104流出,从而增强水管配件491周围的密封。如果没有从喷头104分配水,那么水W不会通过密封组件475,并且密封室491内存在最小水压。
图40示出了水龙头500,该水龙头100包括水龙头主体502和能够从水龙头主体502的水龙头主体出口506分离的水龙头喷头504。水龙头500(尤其是喷头504和水龙头主体502)与上述的水龙头100基本上类似(尤其是喷头104和水龙头主体102)。如图40所示,在缩回位置,喷头504与水龙头主体502对接并紧邻水龙头主体502。在伸出位置,喷头504可移离水龙头主体502,从而允许用户在使用期间操纵喷头504。
虽然水龙头500可以是下拉式厨房水龙头,但是本公开也包括其它类型的水龙头,包括但不限于拉出式水龙头。虽然将出于示例的目的相对于厨房水龙头来论述本公开,但是在本文中说明的系统可以在任何类型的下拉式水龙头和/或拉出式水龙头中实现,包括侧面辅助喷射龙头。在一些实例中,水龙头500是淋浴器中的莲蓬头。在一些实例中,水龙头500是配置成从中分配流体的任何流体分配装置。
如上文所述,喷头504是可分离的,因此它可以从水龙头主体502脱开,以允许用户操纵,以对准喷头504。在一些实例中,用户输入装置510的操作可有助于位于喷头504内的阀门的切换。用户输入装置510可以切换排出的水的特性,例如但不限于体积和/或温度。在一些实例中,用户输入装置510是按钮、触敏表面等之一。
喷头504在与水龙头主体502对接时具有至少一个对准位置。喷头504可以具有多个对准位置。在一些实例中,喷头504具有两个围绕喷头504的长轴彼此相隔大约180度的对准位置。对准位置是在喷头504与水龙头主体502对接时喷头504自动返回的位置。根据水龙头500的美观要求以及水龙头500的特定用途,该对准位置可以是多种不同的位置。在所示的实例中,在处于对准位置时,用户输入装置510面向水龙头主体502。在一些实例中,在处于对准位置时,用户输入装置510面向左侧、右侧或远离水龙头主体502。
图41-44示出了喷头504被导引至对准位置时的运动的一个实例。这种对准是由对准联接件514促进的,该对准联接件114包括第一对准元件516和第二对准元件518。对准联接件514基本上类似于上述的对准联接件。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518能够相对于第一对准元件516移动。
第一对准元件516和第二对准元件518可以位于水龙头500上的多种不同位置。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516连接至水龙头主体502,第二对准元件518连接至喷头504。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518位于水龙头500的水管(未示出)周围。在其它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518附接至水龙头500的水管。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516和第二对准元件518一体地形成在水龙头主体502和喷头504中。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516和第二对准元件518是与水龙头主体502和喷头504分开的部件。
喷头504被保持联接件515保持紧邻水龙头主体502。在一些实例中,对准联接件514对准喷头504,保持联接件515将喷头504保持在对准位置。在一些实例中,保持联接件515包括连接至水龙头主体502的第一保持元件517以及连接至水龙头喷头504的第二保持元件519。在一些实例中,保持联接件515是与对准联接件514分开的。在其它实例中,第一保持元件517或第二保持元件519中的至少一个是磁体。
图45示出了水龙头500在喷头504处于对准位置时的横截面图。图45还示出了可移动地附接至喷头504并位于水龙头主体502内的水管配件524。水管配件524可以附接至位于水龙头主体502内并可在其中移动的水管。
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516在水龙头主体502内位于邻近出口506的位置。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一保持元件517位于水龙头主体502内,第二对准元件518至少部分地位于喷头504内。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二保持元件519在喷头504内位于邻近第二对准元件518的位置。
水龙头500被示为包括喷头504中的阀门562。在一些实例中,阀门562可以连接至用户输入装置510,并可由用户输入510操作。
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516包括环531和舌部526,该舌部526从环531沿轴向延伸,并邻近水龙头主体502的出口506。在一些实例中,环531包括在水龙头主体502的出口506内从其径向向内延伸的突起532。在所示的实例中,突起532位于第一对准元件516的底部侧;但是,突起532也可以位于多种位置,这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第一保持元件517位于邻近水龙头主体502的出口506的位置。在一些实例中,第一保持元件517包括与水龙头主体502上的对应凹部509配合的突起507,以减少水龙头主体502与第一保持元件517之间的相对运动。第一保持元件517可以具有能够与水龙头主体502的突起配合的凹部,这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在一些实例中,第一保持元件517通过紧固件固定至水龙头主体502,所述紧固件例如是但不限于至少一个螺钉、螺栓、粘合剂和/或类似物。
请仍然参考图45,其中示出了拧入喷头504中的第二对准元件518。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518位于水管配件524周围。第二对准元件518包括对准构造,该对准构造包括位于第二对准元件518的外围的凹槽536。凹槽536配置成与第一对准元件516的突起532接口,以将喷头504导向对准位置。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518具有多个凹槽536,每个凹槽536配置成与第一对准元件516的突起532接口,以将喷头504导向多个对准位置。
第二保持元件519位于喷头504中,并被第二对准元件518部分地固定在喷头504内。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二保持元件519借由凸缘525置于喷头504内。如图所示,在水龙头主体502和水龙头喷头504彼此紧邻时,凸缘525位于第一保持元件517与第二保持元件519之间。凸缘525可以是各种形状(例如厚度),以调节第一保持元件517和第二保持元件519的尺寸、强度和位置的可变性。在一些实例中,在水龙头主体502和水龙头喷头504彼此紧邻时,第二保持元件519部分地位于水龙头主体502内的第一保持元件517中。第一保持元件517和第二保持元件519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定位,以使水龙头主体502和水龙头喷头504保持彼此紧邻,这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二保持元件519是磁体。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磁体是钕磁体。在一些实例中,第二保持元件519覆有涂层,例如环氧树脂。在一些实例中,该涂层为第二保持元件519提供了至少一定程度的耐腐蚀性。
在一些实例中,第二保持元件519被紧固件部分地保持在喷头504中的适当位置,所述紧固件例如是但不限于至少一个螺钉、螺栓、粘合剂和/或类似物。在一些实例中,第二保持元件519是用环氧树脂粘合到喷头504中的。
在一些实例中,第二保持元件519不是完整的环。在一些实例中,第二保持元件519包括多个部件。第二保持元件519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形状、尺寸和材料,这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第二保持元件519和第一保持元件517相互吸引以保持喷头504。第二保持元件519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二对准元件518与定位环521之间。在一些实例中,定位在第二保持元件519与定位环521之间设有缓冲件523,该缓冲件523至少部分地防止第二对准元件518与定位环521之间的硬接触。在一些实例中,第二保持元件519是脆性磁体,缓冲件523减少了第二保持元件519与定位环521之间的硬接触。缓冲件523可以由多种材料构成,例如是但不限于橡胶、泡沫带或其它类似材料。
在一些实例中,定位环521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将第二保持元件519定位在喷头504内。在一些实例中,定位环521具有配置成与第二保持元件519接口的整体缓冲件。在一些实例中,定位环521被拧入到喷头504中。在一些实例中,定位环521是金属的。在一些实例中,定位环521是塑料材料。
图46示出了位于水龙头主体502内的第一对准元件516和第一保持元件517。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516或第一保持元件517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位于出口506与颈部508的顶点之间。
在一些实例中,第一保持元件517固定在水龙头主体502的出口506内。第一保持元件517可以与水龙头主体502是一体的。在一些实例中,第一保持元件517与第一对准元件516是一体的。在其它实例中,第一保持元件517通过压入配合固定至水龙头主体502。在其它实例中,第一保持元件517通过铜焊、焊接等方式固定至水龙头主体502。在一些实例中,第一保持元件517至少部分地将第一对准元件516固定在水龙头主体502中。如所描述的实例中所示,第一对准元件516位于第一保持元件517内,并与之接合。在一些实例中,第一保持元件517是附接至水龙头主体502中的金属环。在一些实例中,第一保持元件517是焊接到水龙头主体502中的不锈钢环。在一些实例中,第一保持元件517是焊接到水龙头主体502中的2205磁性级不锈钢环。在一些实例中,第一保持元件517是芯件,该芯件不是完整的环。在一些实例中,第一保持元件517包括多个部件。第一保持元件517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形状、尺寸和材料,这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516是至少部分地由塑料构成的。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516至少部分地夹在出口506内的第一保持元件517后面。
图47示出了安装到喷头504上的第二对准元件518。图48示出了与喷头504间隔开的第二对准元件518、第二保持元件519、缓冲件523和定位环521。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518固定至喷头504,以防止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518安装在喷头504附近。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518围绕水管配件524的端部布置。在一些实例中,喷头504包括盖522。
在所示的实例中,附接至第二对准元件518的凸缘525有助于将第二保持元件519固定在喷头504内。在一些实例中,凸缘525是与第二对准元件518分开的。在一些实例中,凸缘525作为第一保持元件517与第二保持元件519之间的缓冲件。
图49示出了第一对准元件516的透视图。如图所示,第一对准元件516包括环531,其中突起532从环131径向向内延伸。第一对准元件516还包括带有倾斜部分542的舌部526,该倾斜部分542大致向远离环531的轴向方向延伸。舌部526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导引附接至喷头504的水管。在一些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516包括从环531径向向内延伸的辅助对准突起533,以帮助对准喷头504。在另一些实例中,第一对准元件516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535,以将第一对准元件516置于水龙头主体502内的第一保持元件517的后面。在所示的实例中,紧固件535是一对夹子。
图50示出了第二对准元件518的透视图。第二对准元件518是大致圆柱形的。如上文所述,第二对准元件518基本上类似于上述的对准元件。第二对准元件518包括对准构造,该对准构造包括位于第二对准元件518外围的至少一个锥形凹槽536。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518包括一对位于第二对准元件518外围的相对侧(即,分开大约180度)的凹槽536。根据对准位置的期望数量和位置,可以考虑使用由多种不同的间隔分开的多种不同数量的凹槽,这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凹槽536是V形的,并且配置成与第一对准元件516的突起532接口和接触,以将喷头504向凹槽536的较窄部分移动,使得喷头504在对接期间移动至对准位置。在喷头504与水龙头主体502脱开并间隔开时,凹槽536和突起532彼此不接触。凹槽536具有在导引突起532的大致轴向方向上朝彼此延伸的壁537。在一些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518包括螺纹539,以与喷头504配合。在一些实例中,凸缘525位于凹槽536与螺纹539之间的第二对准元件518上。
图51示出了第二对准元件518的另一个透视图。第二对准元件518包括第一端544和第二端546。第一端544配置成与第一对准元件516接口,第二端546配置成与水龙头喷头504的一部分配合。如图52所示,第二端546被示为包括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548,该对准止挡件548配置成与水龙头喷头504的对应喷头对准止挡件550配合。对准止挡件548、550以与上述对准元件基本上相似的方式工作。对准止挡件548、550有助于第二对准元件518和喷头504的正确组装,并且对准止挡件548、550还有助于减少第二对准元件518被从喷头504上移除(例如拧掉)的机会。
对准止挡件548和喷头对准止挡件550包括至少一个突起。在一些实例中,如图51所示,对准止挡件548可以是突起和凹陷之一。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二对准元件518的第二端546包括不止一个对准止挡件。在一些实例中,喷头对准止挡件550可以是第二对准元件518的对准止挡件548的突起和凹陷中的另一个。
对准止挡件548包括弹簧加载的凸片552和旋转止挡件554,所述凸片552和旋转止挡件554配置成减少第二对准元件516在第二对准元件518与水龙头喷头504之间向第一方向F1和相反的第二方向F2的相对轴向旋转。当配合在一起时,弹簧加载的凸片552在喷头对准止挡件550上方弯曲,并且旋转止挡件554与喷头对准止挡件550的相对侧接合,以减少喷头504与第二对准元件518之间的相对旋转。因此,在第二对准元件518与喷头504正确对准时,第二对准元件518与第一对准元件516配合工作,以始终如一地将喷头504与水龙头主体502正确对准。
本公开的实例反映在下面列出的实例以及包含在本文中的权利要求中。
在实例1中,一种水龙头包括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该水龙头主体包括位于水龙头主体内的出口处的第一对准元件,该水龙头喷头可位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处。所述水龙头喷头包括第二对准元件,所述水龙头喷头具有相对于水龙头主体的对准位置和多个不对准位置。所述第一对准元件和所述第二对准元件形成对准联接件,该对准联接件包括突起和锥形凹槽,其中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个是可移动的,并且其中,在突起位于锥形凹槽的最窄部分处时,水龙头喷头处于对准位置。
在实例2中,对实例1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突起配置成与锥形凹槽的壁面接口,以对准水龙头喷头。
在实例3中,对实例1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一对准元件包括环和舌部,该舌部从环沿轴向延伸,其中所述环包括在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内从其径向向内延伸的突起。
在实例4中,对实例1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一对准元件包括舌状表面,其中该舌状表面在水龙头主体内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延伸,并且其中该舌状表面高出水龙头主体的下表面。
在实例5中,对实例1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是大致圆柱形的,并且锥形凹槽具有在第二对准元件的外表面上沿大致轴向方向朝彼此延伸的壁,以形成V形槽。
在实例6中,对实例1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对准联接件包括至少一个对中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对中元件配置成使水龙头喷头在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内居中。
在实例7中,对实例1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对中元件是位于第二对准元件外围的多个对中元件。
在实例8中,对实例1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水龙头主体包括带有出口的弧形颈部,其中在水龙头喷头处于对准位置时,产生弧形侧面轮廓,并且其中在水龙头喷头处于多个未对准位置时,弧形侧面轮廓被中断。
在实例9中,对实例1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在第一对准元件和第二对准元件彼此接触时,所述对准联接件被联接,并且其中在第一对准元件和第二对准元件彼此不接触时,所述对准联接件被脱开,其中在脱开时,水龙头喷头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间隔开。
在实例10中,实例1的水龙头被修改成还包括连接至水龙头喷头的水管,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固定在水管周围,其中所述水管包括与其连通的回拉构造,并且其中该回拉构造将水龙头喷头拉向水龙头主体的出口。
在实例11中,对实例10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回拉构造是附接在水管上的重物。
在实例12中,对实例1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对准联接件与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是一体的。
在实例13中,对实例1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对准联接件安装到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上。
在实例14中,一种水龙头包括水龙头主体;能够相对于水龙头主体移动的水龙头喷头;安装在水龙头主体内的第一对准元件,该第一对准元件具有第一对准构造,该第一对准构造包括突起和锥形凹槽之一;以及安装到水龙头喷头上的第二对准元件,该第二对准元件具有第二对准构造,该第二对准构造包括突起和锥形凹槽中的另一个。所述突起配置成与锥形凹槽的壁接口,以对准水龙头喷头。
在实例15中,对实例14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一对准元件包括环和舌部,该舌部从环沿轴向延伸,其中所述环包括从其径向向内延伸的突起。
在实例16中,对实例14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一对准元件包括舌状表面,其中该舌状表面在水龙头主体内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延伸,并且其中该舌状表面高出水龙头主体的下表面。
在实例17中,对实例14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是大致圆柱形的,并且锥形凹槽具有在第二对准元件的外表面上沿大致轴向方向朝彼此延伸的壁,以形成V形槽。
在实例18中,对实例14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包括多个对中元件,其中所述多个对中元件配置成使水龙头喷头在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内居中,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对中元件位于第二对准元件的外围处。
在实例19中,一种用于水龙头的对准联接件包括可置于水龙头主体内的第一对准元件,该第一对准元件具有第一对准构造,该第一对准构造包括突起和锥形凹槽中的一个,并且第二对准元件能够相对于第一对准元件移动,该第二对准元件具有第二对准构造,该第二对准构造包括突起和锥形凹槽中的另一个。所述锥形凹槽包括朝彼此延伸的壁,并且所述壁将突起导引至锥形凹槽的最窄部分。
在实例20中,对实例19的对准联接件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一对准元件包括环和舌部,该舌部从环沿沿轴向延伸,其中所述环包括从其径向向内延伸的突起。
在实例21中,对实例20的对准联接件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一对准元件包括水龙头主体对准部分,该水龙头主体对准部分是突起和凹部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水龙头主体对准部分可与水龙头主体的相应突起和凹部接合,以对准水龙头主体内的第一对准元件。
在实例22中,对实例19的对准联接件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一对准元件可位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处。
在实例23中,对实例19的对准联接件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是大致圆柱形的,并且所述锥形凹槽具有在第二对准元件的外表面上沿大致轴向方向朝彼此延伸的壁,以形成V形槽。
在实例24中,对实例19的对准联接件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可邻近喷头布置。
在实例25中,对实例19的对准联接件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连接至喷头。
在实例26中,对实例25的对准联接件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是大致圆柱形的,并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配置成与第一对准元件接口,第二端配置成与喷头的一部分配合。第二端具有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该对准止挡件配置成与喷头的喷头对准止挡件配合,以防止喷头与第二对准元件之间沿第一方向的旋转,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和所述喷头对准止挡件包括至少一个突起。
在实例27中,对实例26的对准联接件进行了修改,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和所述喷头对准止挡件彼此配合时,以及在所述第一对准部件的突起位于所述锥形凹槽的最窄部分内时,喷头和水龙头主体处于对准位置,其中所述水龙头主体包括弧形颈部,并且其中在喷头处于与水龙头主体对准的位置时,产生弧形侧面轮廓。
在实例28中,对实例26的对准联接件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喷头包括具有附接部分的阀门部件,该附接部分配置成连接至第二对准元件的第二端,其中所述喷头对准止挡件邻近该附接部分布置。
在实例29中,对实例28的对准联接件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附接部分包括其上的螺纹,该螺纹配置成被接收在第二对准元件的第二端内,以允许喷头和第二对准元件之间的螺纹附接。
在实例30中,对实例26的对准联接件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喷头对准止挡件被布置在喷头的阀门的阀门部件上,其中所述阀门被通过位于喷头上的用户输入装置控制。
在实例31中,一种流体分配装置包括主体;能够相对于该主体移动的喷头;位于所述主体内并在配件处连接至喷头的水管,所述配件具有位于喷头内的球形部分;以及位于喷头内并且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配件的球形部分布置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限定内部密封室的保持座,该内部密封室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所述配件的球形部分周围的第一密封件;具有布置在所述配件的球形部分周围的开口的第二密封件;布置在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之间的密封件保持座,该密封件保持座与第二密封件互锁,以减少第二密封件与密封件保持座之间的相对旋转;以及位于内部密封室内的弹簧,其中所述弹簧位于密封室的第一端与第二密封件之间。
在实例32中,实例31的流体分配装置被修改成还包括位于内部密封室中的弹簧笼,该弹簧笼具有第二密封凸缘和流动部分,其中所述第二密封凸缘与第二密封件和弹簧接触,并且所述流动部分被弹簧围绕,其中所述流动部分具有多孔构造。
在实例33中,对实例32的流体分配装置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弹簧笼的流动部分是圆柱形的。
在实例34中,对实例31的流体分配装置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密封件保持座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与多个突起和凹部互锁。
在实例35中,对实例31的流体分配装置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保持座、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密封件保持座被置于喷头的主体凹部内。
在实例36中,对实例31的流体分配装置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密封件保持座不位于内部密封室内。
在实例37中,对实例31的流体分配装置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二密封件可围绕配件的球形部分的端部压缩。
在实例38中,对实例37的流体分配装置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二密封件在面向内部密封室的一侧是可压缩的。
在实例39中,对实例37的流体分配装置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二密封件可被水压压缩。
在实例40中,一种流体分配装置包括主体;能够相对于该主体移动的喷头;位于所述主体内并在配件处连接至喷头的水管,所述配件具有位于喷头内的球形部分;以及位于喷头内并且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配件的球形部分布置的密封组件,其中在喷头分配水时,所述密封组件自动增大配件周围的密封力。
在实例41中,对实例40的流体分配装置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限定内部密封室的保持座,该内部密封室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位于所述配件的球形部分周围的第一密封件;具有布置在所述配件的球形部分周围的开口的第二密封件;布置在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之间的密封件保持座,该密封件保持座与第二密封件互锁,以减少第二密封件与密封件保持座之间的相对旋转;以及位于内部密封室内的弹簧,其中所述弹簧位于内部密封室的第一端与第二密封件之间。
在实例42中,一种操作流体分配装置的方法包括提供主体和能够相对于主体移动的喷头;提供位于所述主体内并在配件处连接至喷头的水管,所述配件具有位于喷头内的球形部分;以及提供位于喷头内并且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配件的球形部分布置的密封组件;在喷头分配水时,使用密封组件自动增大配件周围的密封力;而在喷头不分配水时,使用密封组件自动减小配件周围的密封力。
在实例43中,一种水龙头包括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该水龙头喷头能够从靠近水龙头主体的缩回位置和远离水龙头主体的伸出位置移动。在缩回位置,所述水龙头喷头具有与水龙头主体对准的位置。所述水龙头包括对准联接件。该对准联接件包括连接至水龙头主体的第一对准元件和连接至水龙头喷头的第二对准元件。所述对准联接件包括突起和锥形凹槽。所述突起或所述锥形凹槽中的至少一个能够相对于另一个移动,并且所述锥形凹槽将所述突起导引到锥形凹槽的变窄部分,以将水龙头喷头导引到所述对准位置。所述水龙头包括配置成保持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彼此紧邻的保持联接件。该保持联接件包括连接至水龙头主体的第一保持元件和连接至水龙头喷头的第二保持元件。所述保持联接件与对准联接件分开,并且所述第一保持元件或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是磁体。
在实例44中,对实例43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至少部分地将第二保持元件固定在水龙头喷头中。
在实例45中,对实例43的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元件至少部分地将第一对准元件固定在水龙头主体中。
在实例46中,对实例43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水龙头喷头中的第二保持元件是磁体。
在实例47中,对实例43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一对准元件包括环和舌部,该舌部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处从至少部分地位于水龙头主体内的环沿轴向延伸,其中所述环包括在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内从其径向向内延伸的突起,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是大致圆柱形的,并且其中所述锥形凹槽具有在第二对准元件的外表面上沿大致轴向方向朝彼此延伸的壁,以形成V形槽。
在实例48中,对实例43的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元件是焊接到水龙头主体中的不锈钢环。
在实例49中,对实例43的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磁体是带有覆层的钕磁体。
在实例50中,对实例48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磁体通过环氧树脂固定在水龙头喷头中。
在实例51中,对实例48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磁体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二对准元件与缓冲件之间。
在实例52中,对实例43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磁体在第二对准元件与定位环之间至少部分地位于水龙头喷头内。
在实例53中,实例52的水龙头被修改成还包括位于磁体与定位环之间的缓冲件。
在实例54中,对实例43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在第一对准元件和第二对准元件彼此接触时,所述对准联接件被联接,并且其中在第一对准元件和第二对准元件彼此不接触时,所述对准联接件被脱开,其中在脱开时,水龙头喷头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间隔开。
在实例55中,实例43的水龙头被修改成还包括连接至水龙头喷头的水管,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和所述第二保持元件布置在水管周围。
在实例56中,对实例43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是大致圆柱形的,并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配置成与第一对准元件接口,第二端配置成与水龙头喷头的一部分配合,第二端具有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该对准止挡件配置成与水龙头喷头的喷头对准止挡件配合,以减少水龙头喷头与第二对准元件之间沿第一方向的旋转,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和所述喷头对准止挡件包括至少一个突起。
在实例57中,对实例56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包括弹簧加载的凸片,该凸片配置成与喷头对准止挡件接触。
在实例58中,对实例57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包括旋转止挡件,其中所述弹簧加载的凸片和所述旋转止挡件配置成减少第二对准元件与水龙头喷头之间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相对旋转。
在实例59中,对实例43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水龙头喷头相对于水龙头主体有多个不对准位置。
在实例60中,对实例43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一对准元件至少部分地位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与水龙头主体的弧形颈部的顶点之间。
在实例61中,对实例43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一保持件邻近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布置。
在实例62中,一种水龙头包括具有出口的水龙头主体和位于水龙头主体内并穿过该出口的软管。所述软管可在水龙头主体内移动。所述水龙头包括连接至软管并能够在伸出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水龙头喷头。在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喷头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间隔开,在处于缩回位置时,所述喷头紧邻该出口。所述水龙头包括对准联接件,该对准联接件包括连接至水龙头主体的第一对准元件;以及连接至水龙头喷头的第二对准元件。所述对准联接件将水龙头喷头与水龙头主体对准。所述水龙头包括配置成保持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彼此紧邻的保持联接件。该保持联接件包括连接至水龙头主体并邻近第一对准元件的第一保持元件、以及至少部分地由第二对准元件定位在水龙头喷头中的第二保持元件。所述第一保持元件或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是磁体。
在实例62中,对实例61的水龙头进行了修改,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是大致圆柱形的,并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配置成与第一对准元件接口,第二端配置成与水龙头喷头的一部分配合,第二端具有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该止挡件配置成与水龙头喷头的喷头对准止挡件配合,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和所述喷头对准止挡件包括至少一个突起,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包括弹簧加载的凸片和旋转止挡件,所述凸片和旋转止挡件配置成减少第二对准元件与水龙头喷头之间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相对旋转。
在实例63中,一种水龙头包括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该水龙头喷头可位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处,并且可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分离。所述水龙头喷头具有与水龙头主体对准的位置。所述水龙头包括配置成保持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彼此紧邻的保持联接件。该保持联接件包括连接至水龙头主体的出口的第一保持元件。该第一保持元件包括配置成有助于减少第一保持元件与出口之间的相对运动的固定构造。所述保持联接件包括通过凸缘置于水龙头喷头内的第二保持元件。在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彼此紧邻时,所述凸缘位于第一保持元件与第二保持元件之间。所述第一保持元件或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是磁体。
在实例64中,实例63的水龙头被修改成还包括对准联接件,该对准联接件包括:连接至水龙头主体的第一对准元件和连接至水龙头喷头的第二对准元件,其中所述对准联接件包括突起和锥形凹槽,其中所述突起或所述锥形凹槽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个是可移动的,并且其中所述锥形凹槽将所述突起导引至锥形凹槽的变窄部分,以将水龙头喷头导引至对准位置。
上文说明的各种实施例只是通过示例性方式提供的,并且不应解读为限制所附的权利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认识到,可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而无需遵循本文所示和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和应用,并且这并未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真实精神和范围。

Claims (23)

1.一种水龙头,包括:
水龙头主体;
能够从邻近水龙头主体的缩回位置移动至远离水龙头主体的伸出位置的水龙头喷头,其中,在缩回位置,所述水龙头喷头具有至少一个与水龙头主体对准的位置;
对准联接件,其包括:
连接至水龙头主体的第一对准元件;以及
连接至水龙头喷头的第二对准元件;
其中所述对准联接件包括突起和锥形凹槽,其中所述突起或所述锥形凹槽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个是可移动的,并且其中所述锥形凹槽将所述突起导引至锥形凹槽的变窄部分,以将水龙头喷头导引至所述至少一个对准位置;以及
配置成使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保持彼此紧邻的保持联接件,该保持联接件包括:
连接至水龙头主体的第一保持元件;以及
连接至水龙头喷头的第二保持元件;
其中所述保持联接件是与所述对准联接件分开的,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元件或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是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至少部分地将所述第二保持元件固定在水龙头喷头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元件至少部分地将所述第一对准元件固定在水龙头主体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水龙头喷头中的第二保持元件是磁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第一对准元件包括环和舌部,该舌部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处从至少部分地位于水龙头主体内的环沿轴向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环包括在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内从其径向向内延伸的突起,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是大致圆柱形的,并且其中所述锥形凹槽具有在第二对准元件的外表面上沿大致轴向方向朝彼此延伸的壁,以形成V形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元件是焊接到水龙头主体中的不锈钢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磁体是带有覆层的钕磁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磁体在水龙头喷头中被环氧树脂保持就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磁体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二对准元件与缓冲件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磁体在第二对准元件与定位环之间至少部分地位于水龙头喷头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缓冲件位于磁体与定位环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中在第一对准元件和第二对准元件彼此接触时,所述对准联接件被联接,并且其中在第一对准元件和第二对准元件彼此不接触时,所述对准联接件被脱开,其中在脱开时,水龙头喷头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间隔开。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还包括连接至水龙头喷头的水管,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和所述第二保持元件布置在水管周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是大致圆柱形的,并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配置成与第一对准元件接口,第二端配置成与水龙头喷头的一部分配合,第二端具有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该对准止挡件配置成与水龙头喷头的喷头对准止挡件配合,以减少水龙头喷头与第二对准元件之间沿第一方向的旋转,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和所述喷头对准止挡件包括至少一个突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包括弹簧加载的凸片,该凸片配置成与喷头对准止挡件接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包括旋转止挡件,其中所述弹簧加载的凸片和所述旋转止挡件配置成减少第二对准元件与水龙头喷头之间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相对旋转。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水龙头喷头相对于水龙头主体有多个不对准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第一对准元件至少部分地位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与水龙头主体的弧形颈部的顶点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元件邻近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布置。
20.一种水龙头,包括:
具有出口的水龙头主体;
位于水龙头主体内并穿过该出口的软管,其中所述软管能够在水龙头主体内移动;
连接至所述软管并且能够在伸出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水龙头喷头,其中在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喷头与水龙头主体的出口间隔开,并且其中在处于缩回位置时,所述喷头紧邻所述出口;
对准联接件,其包括:
连接至水龙头主体的第一对准元件;以及
连接至水龙头喷头的第二对准元件;
其中所述对准联接件将水龙头喷头与水龙头主体对准;以及
配置成使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保持彼此紧邻的保持联接件,该保持联接件包括:
连接至水龙头主体并邻近第一对准元件的第一保持元件;以及
至少部分地被第二对准元件置于水龙头喷头中的第二保持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元件或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是磁体。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水龙头,其中所述第二对准元件是大致圆柱形的,并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配置成与第一对准元件接口,第二端配置成与水龙头喷头的一部分配合,第二端具有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该止挡件配置成与水龙头喷头的喷头对准止挡件配合,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和所述喷头对准止挡件包括至少一个突起,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对准止挡件包括弹簧加载的凸片和旋转止挡件,所述凸片和旋转止挡件配置成减少第二对准元件与水龙头喷头之间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相对旋转。
22.一种水龙头,包括:
水龙头主体;
可布置在水龙头主体的出口处并且能够与之分离的水龙头喷头,该水龙头喷头具有至少一个与水龙头主体对准的位置;
配置成使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保持彼此紧邻的保持联接件,该保持联接件包括:
连接至水龙头主体的出口的第一保持元件,该第一保持元件包括固定构造,以帮助减少第一保持元件与出口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
通过凸缘置于水龙头喷头内的第二保持元件,其中在水龙头主体和水龙头喷头彼此紧邻时,所述凸缘位于第一保持元件与第二保持元件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元件或所述第二保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是磁体。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水龙头,还包括对准联接件,该对准联接件包括:
连接至水龙头主体的第一对准元件;以及
连接至水龙头喷头的第二对准元件;
其中所述对准联接件包括突起和锥形凹槽,其中所述突起或所述锥形凹槽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个是能够移动的,并且其中所述锥形凹槽将所述突起导引至锥形凹槽的变窄部分,以将水龙头喷头导引至所述至少一个对准位置。
CN202180018486.XA 2020-01-02 2021-01-08 水龙头喷头对准系统 Pending CN1152104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732,880 US11053670B2 (en) 2018-08-23 2020-01-02 Faucet spray head alignment system
PCT/US2021/012766 WO2021138701A1 (en) 2020-01-02 2021-01-08 Faucet spray head alignment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0435A true CN115210435A (zh) 2022-10-18

Family

ID=76686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8486.XA Pending CN115210435A (zh) 2020-01-02 2021-01-08 水龙头喷头对准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10435A (zh)
CA (1) CA3163396A1 (zh)
MX (1) MX2022008280A (zh)
TW (1) TW202142763A (zh)
WO (1) WO20211387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120827A1 (en) * 2020-06-03 2021-12-03 Spectrum Brands, Inc. Slow close spray head fauc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6143B (zh) * 2016-04-08 2019-04-16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导向复位的抽拉出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2763A (zh) 2021-11-16
CA3163396A1 (en) 2021-07-08
MX2022008280A (es) 2022-09-21
WO2021138701A1 (en) 2021-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59374B2 (en) Faucet spray head alignment system
CN112639227B (zh) 水龙头喷头对准系统
US11686074B2 (en) Pulldown kitchen faucet with spring spout
US10132064B2 (en) Faucet spray head magnetic docking systems
US20200063407A1 (en) Pull-out faucet with magnetic docking system
US10907329B2 (en) Pull-out faucet with magnetic docking system
EP2352695B1 (en) A dispensing valve arrangement for a container
US8800075B2 (en) Spring loaded docking mechanism
US11338306B2 (en) Showerhead
US10486957B2 (en) Beverage dispensing system with disposable liner and faucet
CN115210435A (zh) 水龙头喷头对准系统
US20210245178A1 (en) Pause assembly for showerheads
US20240159027A1 (en) Faucet spray head alignment system
US20220297151A1 (en) Quick connect shower head
EP4053349A1 (en) Slow close mechanism for faucet
US11306845B2 (en) Snap-on faucet handle
WO2022251204A1 (en) Spout diver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