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9503A - 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9503A
CN115209503A CN202210981961.XA CN202210981961A CN115209503A CN 115209503 A CN115209503 A CN 115209503A CN 202210981961 A CN202210981961 A CN 202210981961A CN 115209503 A CN115209503 A CN 115209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preset
determining
quality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819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819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95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9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950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4174 priority patent/WO202403707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6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reducing network powe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实现了在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第一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变差时,就会提前接入第二网络,使得在第一网络信号差时及时切换到了第二网络,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网络以及终端技术的发展,目前许多电子设备(如手机等)不仅支持利用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网络进行无线通信,还支持利用移动蜂窝网络(简称蜂窝网络)进行无线通信。
一般情况下,电子设备会遵循Wi-Fi优先原则(Wi-Fi First)选择Wi-Fi尽力而为模式(Best Effort)接入网络。也就是说,只要有WI-FI信号,就会优先连接WI-FI网络;而只有当Wi-Fi网络无法接入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才会切换到蜂窝网络。但是,Wi-Fi网络可以接入并不意味着Wi-Fi信号质量好,因此,基于Wi-Fi优先原则,势必会造成在WI-FI信号差时不能及时切换到蜂窝网络的窘境,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及时实现网络间的切换,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包括:
电子设备根据当前接入的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对所述第一网络进行网速探测,连续两次网速探测之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实现了在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第一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变差时,就会提前接入第二网络,使得在第一网络信号差时及时切换到了第二网络,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以下可被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装置,包括确定模块、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接入的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网络进行网速探测,连续两次网速探测之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长阈值,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Wi-Fi网络切换至蜂窝网络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蜂窝网络切换至Wi-Fi网络的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网络间切换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可以理解,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电路、模块、单元等相互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100:电子设备根据当前接入的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第一网络为Wi-Fi网络,步骤100可以包括:
判断出往返时间(RTT,Round-Trip Time)大于预先设置的RTT时长阈值,且Wi-Fi发射功率(Tx Power)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发射功率阈值,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其中,RTT表示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RTT越大,代表往返时间越长,也就意味着网络延时越长。Wi-Fi Tx Power越小,电子设备接入本小区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电平就越小,也就意味着网络信号越差。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第一网络为Wi-Fi网络,步骤100可以包括:
判断出RTT大于预先设置的RTT时长阈值,且吞吐量(Throughput)小于预先设置的吞吐量阈值,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其中,吞吐量表示的是路由器每秒能处理的数据量,Wi-Fi Throughput越小,将导致网络速率越低。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第一网络为Wi-Fi网络,步骤100可以包括:
判断出RTT大于预先设置的RTT时长阈值、Wi-Fi Tx Power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发射功率阈值,且Throughput小于预先设置的吞吐量阈值,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第一网络为蜂窝网络(Cellular Network),也称移动网络(Mobile Network),步骤100可以包括:
判断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小于预先设置的RSSI阈值,且蜂窝发射功率(Tx Power)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二发射功率阈值,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其中,RSSI反映了当前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和干扰程度,RSSI越小,意味着接收信号越弱。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第一网络为蜂窝网络,步骤100可以包括:
判断出RSSI小于预先设置的RSSI阈值,且空闲信道评估(CCA,Clear ChannelAssessment)水平(Level)小于预先设置的评估阈值,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其中,CCA Level越小,意味着可用信道越少,也就是网络即将出现拥塞。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第一网络为蜂窝网络,步骤100可以包括:
判断出RSSI小于预先设置的RSSI阈值、蜂窝Tx Power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二发射功率阈值,且CCA Level小于预先设置的评估阈值,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列举的体现网络质量的参数,如Tx Power、Throughput、RTT、Http等参数,仅仅是一些实现示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影响网络质量的参数不限于以上参数,在实际评估中可以选择其他参数来评估网络质量。
步骤101:对第一网络进行网速探测,连续两次网速探测之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电子设备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网速探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网络信号质量探测、Ping、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System)信息探测等探测方式。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实现了在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第一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变差时,就会提前接入第二网络,使得在第一网络信号差时及时切换到了第二网络,提升了用户体验。以蜂窝网络和Wi-Fi网络切换机制为例,可以只要有Wi-Fi信号,优先连接Wi-Fi网络;而当Wi-Fi信号变差时,就切换至蜂窝网络,这样在遇到Wi-Fi信号差的情况下,由于及时切换到了蜂窝网络,也不会影响用户体验。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Wi-Fi网络切换至蜂窝网络的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200:判断Wi-Fi发射功率是否小于第一发射功率阈值,如果Wi-Fi发射功率小于第一发射功率阈值,进入步骤201;如果Wi-Fi发射功率不小于第一发射功率阈值,进入步骤203。
步骤201:判断吞吐量是否小于吞吐量阈值,如果吞吐量小于吞吐量阈值,进入步骤202;如果吞吐量不小于吞吐量阈值,进入步骤203。
步骤202:判断RTT是否大于第一时长阈值,如果RTT大于第一时长阈值,进入步骤204;如果RTT不大于第一时长阈值,进入步骤203。
步骤203:经过预设第一时间间隔△t11后返回步骤200,继续检测WIFI信号。
步骤204:Http网络探测网络信号质量。
步骤205:连续两次Http网络探测之间的时间差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时长阈值,如果时间差大于预先设置的时长阈值,进入步骤206;如果时间差不大于预先设置的时长阈值,返回步骤203。
步骤206:电子设备从Wi-Fi网络切换到蜂窝网络。
通过图2所示的Wi-Fi网络切换至蜂窝网络的第一实施例,实现了在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Wi-Fi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变差时,就会提前接入蜂窝网络,使得在Wi-Fi网络信号差时及时切换到了蜂窝网络,提升了用户体验。比如:对于出门打车的场景,手机连接的Wi-Fi信号变差,就会及时切换到蜂窝网络,保证了能够刷新出打车信息;再如:对于在家打游戏的场景,当出现游戏卡顿时,是不会再继续连接Wi-Fi网络的,而是会切换至蜂窝网络打游戏,保证了用户体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蜂窝网络切换至Wi-Fi网络的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300:判断蜂窝发射功率是否小于第二发射功率阈值,如果蜂窝发射功率小于第二发射功率阈值,进入步骤301;如果蜂窝发射功率不小于第二发射功率阈值,进入步骤303。
步骤301:判断RSSI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RSSI阈值,如果RSSI小于预先设置的RSSI阈值,进入步骤302;如果RSSI不小于预先设置的RSSI阈值,进入步骤303。
步骤302:判断CCA Level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评估阈值,如果CCA Level小于预先设置的评估阈值,进入步骤304;如果CCA不小于预先设置的评估阈值,进入步骤303。
步骤303:经过预设第一时间间隔△t11后返回步骤300,继续检测蜂窝信号。
步骤304:Http网络探测网络信号质量。
步骤305:连续两次Http网络探测之间的时间差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时长阈值,如果时间差大于预先设置的时长阈值,进入步骤306;如果时间差不大于预先设置的时长阈值,返回步骤303。
步骤306:电子设备从蜂窝网络切换到Wi-Fi网络。
通过图3所示的蜂窝网络切换至Wi-Fi网络的第一实施例,实现了在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蜂窝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变差时,就会提前接入Wi-Fi网络,使得在蜂窝网络信号差时及时切换到了Wi-Fi网络,提升了用户体验。比如:在进家后,由于家里面某些位置的蜂窝网络信号不佳,比如卫生间等,手机连接的蜂窝信号变差,就会及时切换到Wi-Fi网络,保证了用户对网络的使用体验。
从图2、图3所示实施例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i-Fi网络和蜂窝网络间切换的方法,在切网之前,会对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网络的网络状态进行评估和判断,以确定出最终是否需要进行网络切换。
以图2所示的Wi-Fi网络切换至蜂窝网络的第一实施例为例,是先针对当前接入的Wi-Fi网络信号质量进行评估后,再判断是否触发切换到蜂窝网络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针对Wi-Fi网络信号质量进行了评估,但是没有对蜂窝网络信号进行评估,这样,存在蜂窝网络信号比Wi-Fi网络还要差的可能性,此时若从信号质量差的Wi-Fi网络切换到蜂窝网络,还是会造成电子设备处于所接网络信号差的环境。同样,对于图3所示的从蜂窝网络切换Wi-Fi网络的第一实施例,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
如图4所示,在电子设备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400:对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分别进行评估。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步骤400可以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评估策略对影响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的多个参数进行打分得到第一打分值,根据预先设置的评估策略对影响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的多个参数进行打分得到第二打分值;
按照预先设置的各参数的权重及得到的第一打分值,计算第一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的第一分数值,按照预先设置的各参数的权重及得到的第二打分值,计算第二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的第二分数值。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多个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或任意组合:RTT、发射功率、吞吐量和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等。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仅仅是举例说明影响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的多个参数,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对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进行评估,假设多个参数包括RTT、Wi-Fi发射功率、吞吐量和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评估策略如表1、表2所示:
第一参数
Tx pwr ≥A*85% ≥A*70% ≥A*50% <A*50%
吞吐量 ≥B*85% ≥B*70% ≥B*50% <B*50%
RTT <C*50% <C*70% <C*85% ≥C*85%
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 <△t*50% <△t*70% <△t*85% ≥△t*85%
表1
信号质量级别
分值 100 80 60 30
表2
表1中的参数A、参数B、参数C、参数△t均可以预先设置,用来参与评估网络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进行相应调整。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发射功率阈值/第二发射功率阈值可以小于或等于A*50%,吞吐量阈值可以小于或等于B*50%,RTT时长阈值可以大于或等于C*85%,时长阈值可以大于或等于△t*85%。
如表1、表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评估策略可以包括:
对于参数中的Tx pwr:
当Tx pwr≥A*85%时,Tx pwr对应的级别为优,对Tx pwr的打分如表2所示,打分后得到的S_tx pwr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为100;
当A*85%>Tx pwr≥A*70%时,Tx pwr对应的级别为良,对Tx pwr的打分如表2所示,打分后得到的S_tx pwr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为80;
当A*70%>Tx pwr≥A*50%时,Tx pwr对应的级别为中,对Wi-Fi Tx pwr的打分如表2所示,打分后得到的S_tx pwr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为60;
当Tx pwr<A*50%时,Tx pwr对应的级别为差,对Tx pwr的打分如表2所示,打分后得到的S_tx pwr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为30。
对于参数中的吞吐量:
当吞吐量≥B*85%时,吞吐量对应的级别为优,对吞吐量的打分如表2所示,打分后得到的S_throughput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为100;
当B*85%>吞吐量≥B*70%时,吞吐量对应的级别为良,对吞吐量的打分如表2所示,打分后得到的S_throughput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为80;
当B*70%>吞吐量≥B*50%时,吞吐量对应的级别为中,对吞吐量的打分如表2所示,打分后得到的S_throughput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为60;
当B*50%>吞吐量≥B*50%时,吞吐量对应的级别为差,对吞吐量的打分如表2所示,打分后得到的S_throughput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为30。
对于参数中的RTT:
当RTT<C*50%时,RTT对应的级别为优,对RTT的打分如表2所示,打分后得到的S_RTT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为100;
当C*50%<RTT<C*70%时,RTT对应的级别为良,对RTT的打分如表2所示,打分后得到的S_RTT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为80;
当C*70%<RTT<C*85%时,RTT对应的级别为中,对RTT的打分如表2所示,打分后得到的S_RTT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为60;
当RTT≥C*85%时,RTT对应的级别为差,对RTT的打分如表2所示,打分后得到的S_RTT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为30。
对于参数中的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
当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t*50%时,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对应的级别为优,对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的打分如表2所示,打分后得到的S_http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为100;
当△t*50%<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t*70%时,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对应的级别为良,对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的打分如表2所示,打分后得到的S_http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为80;
当△t*70%<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t*85%时,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对应的级别为中,对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的打分如表2所示,打分后得到的S_http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为60;
当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t*85%时,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对应的级别为差,对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的打分如表2所示,打分后得到的S_http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为30。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按照预先设置的各参数的权重及第一打分值/第二打分值,计算第一网络/第二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的第一分数值S1/第二分数值S2,可以包括:S1=Pa1*S_tx pwr1+Pb1*S_throughput1+Pc1*S_RTT1+Pd1*S_http1,S2=Pa2*S_tx pwr2+Pb2*S_throughput2+Pc2*S_RTT2+Pd2*S_http2。其中,Pa1、Pb1、Pc1、Pd1分别为tx pwr1、throughput1、RTT1、Http1连续探测时间差指标的权重值,其中,0<Pa1<1,0<Pb1<1,0<Pc1<1,0<Pd1<1,且Pa1+Pb1+Pc1+Pd1=1。Pa2、Pb2、Pc2、Pd2分别为tx pwr2、throughput2、RTT2、Http2连续探测时间差指标的权重值,其中,0<Pa2<1,0<Pb2<1,0<Pc2<1,0<Pd2<1,且Pa2+Pb2+Pc2+Pd2=1。
步骤401:第二网络的评估结果优于第一网络的评估结果,执行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步骤401可以包括:比较第一分数值和第二分数值,确定出第二网络的第二分数值大于第一网络的第一分数值,执行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确定出第二网络的第二分数值不大于第一网络的第一分数值,经过预设第二时间间隔△t22后,返回对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分别进行评估的步骤,直到确定出第二网络的第二分数值高于第一网络的第一分数值,执行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在一种实施例中,当对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分别进行检测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阈值,也可以选择退出此次检测,不执行网络切换。
通过图4所示的实施例,即针对第一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做了评估,也对第二网络的网络信号进行了评估,避免了第二网络的网络信号比第一网络的还要差的可能性,更好地保证了切换至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确实优于第一网络的,及实现了及时切换也保证了切换的稳定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在确定出第二网络的第二分数值大于第一网络的第一分数值之后,执行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之前,还可以包括:
计算第二网络的第二分数值与预先设置的切换确认值的差值;
计算出的差值大于第一网络的第一分数值,执行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的步骤。
在一种实施例中,切换确认值是预先设置的参数值,用于保证切换至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确实稳定优于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
通过增加切换确认值的进一步确认,避免了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分数值不同,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之间进行无休止的切换的问题,不会让电子设备处于网络不稳定的环境,很好地避免了出现往复切换到“乒乓效应”,保证了用户的网络体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
本申请再提供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以下可被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的步骤。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网络间切换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至少包括:确定模块、处理模块;其中,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接入的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一网络进行网速探测,连续两次网速探测之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长阈值,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第一网络为Wi-Fi网络,确定模块用于:
判断出RTT大于预先设置的RTT时长阈值,且Wi-Fi Tx Power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发射功率阈值,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或者,
判断出RTT大于预先设置的RTT时长阈值,且Throughput小于预先设置的吞吐量阈值,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或者,
判断出RTT大于预先设置的RTT时长阈值、Wi-Fi Tx Power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发射功率阈值,且Throughput小于预先设置的吞吐量阈值,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第一网络为蜂窝网络,确定模块用于:
判断出RSSI小于预先设置的RSSI阈值,且蜂窝Tx Power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二发射功率阈值,确定出第二网络质量变差;或者,
判断出RSSI小于预先设置的RSSI阈值,且CCA水平小于预先设置的评估阈值,确定出第二网络质量变差;或者,
判断出RSSI小于预先设置的RSSI阈值、蜂窝Tx Power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二发射功率阈值,且CCA Level小于预先设置的评估阈值,确定出第二网络质量变差。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现网络间切换的装置,实现了在电子设备当前接入的第一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变差时,就会提前接入第二网络,避免了在第一网络信号差时不能及时切换到第二网络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以蜂窝网络和Wi-Fi网络切换机制为例,可以只要有Wi-Fi信号,优先连接Wi-Fi网络;而当Wi-Fi信号变差时,就切换至蜂窝网络,这样在遇到Wi-Fi信号很差的情况下,由于及时切换到了蜂窝网络,也不会影响用户体验。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之前,对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分别进行评估;第二网络的评估结果优于第一网络的评估结果,执行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在一种是理性实例中,处理模块中的对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分别进行评估,可以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评估策略对影响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的多个参数进行打分得到第一打分值,根据预先设置的评估策略对影响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的多个参数进行打分得到第二打分值;
按照预先设置的各参数的权重及得到的第一打分值,计算第一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的第一分数值,按照预先设置的各参数的权重及得到的第二打分值,计算第二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的第二分数值。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多个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或任意组合:RTT、发射功率、吞吐量和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等。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仅仅是举例说明影响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的多个参数,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处理模块中的第二网络的评估结果优于第一网络的评估结果,执行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可以包括:
比较第一分数值和第二分数值,确定出第二网络的第二分数值大于第一网络的第一分数值,执行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本实施例中,即针对第一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做了评估,也对第二网络的网络信号进行了评估,避免了第二网络的网络信号比第一网络的还要差的可能性,更好地保证了切换至的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确实优于第一网络的,及实现了及时切换也保证了切换的稳定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处理模块还用于:
确定出第二网络的第二分数值不大于第一网络的第一分数值,经过预设第二时间间隔△t22后,继续对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分别进行检测,直到确定出第二网络的第二分数值高于第一网络的第一分数值,执行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
在确定出第二网络的评估结果优于第一网络的评估结果之后,执行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之前,计算第二网络的评估结果与预先设置的切换确认值的差值;计算出的差值大于第一网络的评估结果,执行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在一种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第二网络的第二分数值大于第一网络的第一分数值之后,执行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之前,计算第二网络的第二分数值与预先设置的切换确认值的差值;计算出的差值大于第一网络的第一分数值,执行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切换确认值的进一步确认,避免了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分数值不同,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之间进行无休止的切换的问题,不会让电子设备处于网络不稳定的环境,很好地避免了出现往复切换到“乒乓效应”,保证了用户的网络体验。
虽然本申请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申请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申请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设备根据当前接入的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对所述第一网络进行网速探测,连续两次网速探测之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长阈值,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为无线保真Wi-Fi网络;所述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包括:
判断出往返时间RTT大于预先设置的RTT时长阈值,且Wi-Fi发射功率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发射功率阈值,确定出所述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或者,判断出RTT大于预先设置的RTT时长阈值,且吞吐量小于预先设置的吞吐量阈值,确定出所述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或者,判断出RTT大于预先设置的RTT时长阈值、Wi-Fi发射功率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一发射功率阈值,且吞吐量小于预先设置的吞吐量阈值,确定出所述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为蜂窝网络;所述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包括:
判断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小于预先设置的RSSI阈值,且蜂窝发射功率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二发射功率阈值,确定出所述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或者,判断出RSSI小于预先设置的RSSI阈值,且空闲信道评估CCA水平小于预先设置的评估阈值,确定出所述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或者,判断出RSSI小于预先设置的RSSI阈值、蜂窝发射功率小于预先设置的第二发射功率阈值,且CCA水平小于预先设置的评估阈值,确定出所述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速探测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网络信号质量探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之前,还包括:根据当前接入的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确定第一网络质量是否变差;
确定出所述第一网络质量未变差,预设第一时间间隔后返回所述确定第一网络质量是否变差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连续两次网速探测之间的时间差不大于预设时长阈值,预设第一时间间隔后返回所述确定第一网络质量是否变差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从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分别进行评估;
确定出所述第二网络的评估结果优于所述第一网络的评估结果,执行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分别进行评估,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评估策略对影响所述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的多个参数进行打分得到第一打分值,根据所述评估策略对影响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的多个参数进行打分得到第二打分值;
按照预先设置的各参数的权重及所述第一打分值,计算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的第一分数值,按照所述权重及所述第二打分值,计算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的第二分数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多个参数包括以下之一或任意组合:RTT、发射功率、吞吐量和Http连续探测时间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出所述第二网络的评估结果优于所述第一网络的评估结果,包括:
比较所述第一分数值和所述第二分数值,确定出所述第二分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分数值,执行所述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出所述第二分数值大于所述第一分数值之后,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之前,还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分数值与预先设置的切换确认值的差值;
计算出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分数值,执行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出所述第二分数值不大于所述第一分数值,预设第二时间间隔后,返回对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质量分别进行评估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7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为Wi-Fi网络,所述第二网络为蜂窝网络;
或者,所述第一网络为蜂窝网络,所述第二网络为Wi-Fi网络。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
15.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以下可被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的步骤。
16.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模块、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接入的第一网络的网络质量确定出第一网络质量变差;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网络进行网速探测,连续两次网速探测之间的时间差大于预设时长阈值,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之前,对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信号质量分别进行评估;所述第二网络的评估结果优于所述第一网络的评估结果,执行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所述第二网络的评估结果优于所述第一网络的评估结果之后,执行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之前,计算所述第二网络的评估结果与预先设置的切换确认值的差值;计算出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网络的评估结果,执行从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
CN202210981961.XA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209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1961.XA CN115209503A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CT/CN2023/094174 WO2024037070A1 (zh) 2022-08-16 2023-05-15 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1961.XA CN115209503A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9503A true CN115209503A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86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1961.XA Pending CN115209503A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09503A (zh)
WO (1) WO202403707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7070A1 (zh) * 2022-08-16 2024-0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5931A (zh) * 2012-03-30 2014-12-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测量速率以加速小区重选
CN105657753A (zh) * 2014-12-08 2016-06-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间重定向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56940A (zh) * 2018-06-19 2019-05-1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819476A (zh) * 2017-11-21 2019-05-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优化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0868742A (zh) * 2019-11-22 2020-03-06 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4828119A (zh) * 2022-04-22 2022-07-29 深圳市卓讯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信号强度动态智能切换双卡网络的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2678B (zh) * 2014-07-31 2020-06-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658616A (zh) * 2016-12-26 2017-05-1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速的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1586782B (zh) * 2020-05-25 2022-12-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2004253B (zh) * 2020-08-11 2022-12-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492654A (zh) * 2020-11-16 2021-03-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209503A (zh) * 2022-08-16 2022-10-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5931A (zh) * 2012-03-30 2014-12-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测量速率以加速小区重选
CN105657753A (zh) * 2014-12-08 2016-06-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间重定向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19476A (zh) * 2017-11-21 2019-05-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优化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09756940A (zh) * 2018-06-19 2019-05-1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868742A (zh) * 2019-11-22 2020-03-06 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4828119A (zh) * 2022-04-22 2022-07-29 深圳市卓讯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信号强度动态智能切换双卡网络的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7070A1 (zh) * 2022-08-16 2024-0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37070A1 (zh) 2024-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54831B (zh) 网络切换装置和方法
EP1998576B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ccess point switching method, and active point switching control program
CN114554562B (zh) 邻区切换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KR100605033B1 (ko) Cdma 시스템용 핸드오프 적응
KR101556891B1 (ko) 선택적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를 갖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관련된 방법
EP2765811A1 (en)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mode
CN112040520B (zh)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249112B (zh) 一种用户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CN108282813B (zh) 测量报告触发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11713139B (zh) 一种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5209503A (zh) 一种实现网络间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05622A (zh) 基于语音质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KR100833358B1 (ko) 무선 통신 단말 및 핸드오프 판정 방법
CN108882377B (zh) 基于认知的lte-r中资源分配方法
EP2894897A2 (en) Measurement initiation method and user terminal for inter-frequency/inter-system cell reselection
JP4546418B2 (ja) 無線lan携帯端末におけるストリーミング通信中のハンドオーバ方式及びその方法
EP3864898A1 (en) Greedy user equipment data transport network selection
Marsh et al.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quality-based handover trigger
CN102026260B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终端、网络设备
CN114980236B (zh) 一种漫游切换方法、路由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96401B (zh) 用户终端通信波束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2243274B (zh) 一种基于时间的定时切换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038135A (zh)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132323B (zh) 一种预调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988592A (zh) 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