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8706B - 远端配对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远端配对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8706B
CN115208706B CN202110400257.6A CN202110400257A CN115208706B CN 115208706 B CN115208706 B CN 115208706B CN 202110400257 A CN202110400257 A CN 202110400257A CN 115208706 B CN115208706 B CN 115208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led
controlled element
pairing
resta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02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08706A (zh
Inventor
李俊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21104002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8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8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8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08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8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远端配对装置及方法,该远端配对装置包含处理器,以执行:将多个受控元件分为重开机组及强制断电组,其中每一受控元件连接一电子装置;对属于重开机组的受控元件发送重开机命令,对属于强制断电组的受控元件发送强制断电命令;根据发送重开机命令或强制断电命令后的第二特定时段内所接收到各电子装置所对应的连线状态,更新各受控元件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将配对候选清单中只有唯一一个电子装置者所对应的受控元件判定为配对成功。

Description

远端配对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对装置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远端配对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企业存在通过网络来对远端的电子装置进行开机或关机的需求。但囿于网络稳定度的不确定性,有时会出现电子装置断线后即无法进行远端控制的情况。此外,当电子装置的系统当机时,使用者可能无法对该电子装置进行重开机的操作。为解决上述问题,某些厂商会提供额外的受控元件,通过将受控元件安装在电子装置的主机板上并与主机板的电源PIN脚连接,可直接从硬件端对电子装置进行开机或关机的操作。此外,受控元件本身可具有独立的网络连接功能,使受控元件可与电子装置使用不同的网络,以提供在该电子装置断线时,远端的控制端仍可经由另一条网络来对该电子装置进行开机或关机操作的备援选项。
然而,由于受控元件与电子装置所使用的网络不同,且两者之间除了电源PIN脚外,没有其他的连接。因此出现了一个待克服的问题:当存在多个受控元件分别被安装在多个电子装置上时,控制端如何得知受控元件与电子装置之间的配对关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前述待克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端配对装置及方法,可以在远端找出受控元件与电子装置之间的配对关系。
本发明所提供的远端配对装置,包含处理器,以执行:将多个受控元件分为重开机(reboot)组及强制断电(shutdown)组,其中每一受控元件连接一电子装置;对属于重开机组的受控元件发送重开机命令,以驱使属于重开机组的受控元件对其连接的电子装置进行重开机操作;以及对属于强制断电组的受控元件发送强制断电命令,以驱使属于强制断电组的受控元件对其连接的电子装置进行强制断电操作;根据发送重开机命令或强制断电命令后的第二特定时段内所接收到各电子装置所对应的连线状态,更新各受控元件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将配对候选清单中只有唯一一个电子装置者所对应的受控元件判定为配对成功;重复上述所有步骤,直到所有受控元件皆已配对成功。
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根据发送该重开机命令或该强制断电命令后的一特定时段内所接收到所述电子装置所一对一对应的多个连线状态,更新所述受控元件所一对一对应的多个配对候选清单,包含:判断电子装置所对应的连线状态是否指向重开机操作或强制断电操作;将连线状态不指向重开机操作者所对应的电子装置,从所有属于重开机组的受控元件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以及,将连线状态不指向强制断电操作者所对应的电子装置,从所有属于强制断电组的受控元件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
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指向重开机操作的连线状态,须同时包含上线(online)通知及离线(offline)通知;上述指向强制断电操作的连线状态,须包含未知(unknown)通知,并且不包含上线通知,也不包含离线通知。
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还执行:将受控元件中配对成功者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所具有的唯一一个电子装置,从其他受控元件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以及;将受控元件中配对成功者从所有受控元件中排除列入后续计算。
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与受控元件经由不同的网络与远端配对装置通信。
本发明所提供的远端配对方法,包含:将多个受控元件分为重开机组及强制断电组,其中每一受控元件连接一电子装置;对属于重开机组的受控元件发送重开机命令,以驱使属于重开机组的受控元件对其连接的电子装置进行重开机操作;以及对属于强制断电组的受控元件发送强制断电命令,以驱使属于强制断电组的受控元件对其连接的电子装置进行强制断电操作;根据发送重开机命令或强制断电命令后的第二特定时段内所接收到各电子装置所对应的连线状态,更新各受控元件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将配对候选清单中只有唯一一个电子装置者所对应的受控元件判定为配对成功;重复上述所有步骤,直到所有受控元件皆已配对成功。
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远端配对方法,还包含:将受控元件中配对成功者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所具有的唯一一个电子装置,从其他受控元件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以及;将受控元件中配对成功者从所有受控元件中排除列入后续计算。
本发明所提供的远端配对装置及方法,可于存在多个受控元件分别被安装在多个电子装置上时,从远端的控制端即可得知受控元件与电子装置之间的配对关系,使来自远端的控制命令得以下达正确的电子装置。
附图说明
本公开将可从以下示范的实施例的叙述搭配附带的图式更佳地理解。此外,应被理解的是,在本公开的流程图中,各区块的执行顺序可被改变,且/或某些区块可被改变、删减或合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作为范例的远端配对装置100所运行的通信环境10的网络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绘示,图1中的远端配对装置100所执行的远端配对方法20的流程图。
图3绘示图2中的步骤203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通信环境
100:远端配对装置
101,103,105,107,109:受控元件
102,104,106,108,110:电子装置
111-120:网络
130:云端连线系统
20:方法
201-206:步骤
301,302: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作为范例的远端配对装置100所运行的通信环境10的网络架构图。如图1所示,通信环境10中除了远端配对装置100之外,亦包含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受控元件109、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4、电子装置106、电子装置108、电子装置110、云端连线装置130。其中,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与受控元件109分别是经由网络111、网络113、网络115、网络117与网络119连接至云端连线系统130,而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4、电子装置106、电子装置108与电子装置110分别是经由网络112、网络114、网络116、网络118与网络120连接至云端连线系统130。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与受控元件109分别被安装在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4、电子装置106、电子装置108与电子装置110的主机板(未显示在图1中)上,并与主机板的电源PIN脚连接。云端连线系统130有线或无线地连接远端配对装置1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信环境10中的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4、电子装置106、电子装置108、电子装置110及远端配对装置100,可以是任何一种包含处理器(未显示在图1中),并可通过网络来进行通信的装置,例如各式各样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移动装置、工作站或终端机。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一种用于执行指令的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控制器、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或状态机(state machine),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信环境10中的云端连线系统130可以是私有云、公有云及/或混合云等云端基础建设。云端连线系统130可包含一或多个电脑化的装置,每个电脑化的装置可包含经由总线以进行电性耦接的硬件元件。上述的硬件元件可包含至少一个中央处理单元(CPU),至少一个输入装置(例如鼠标、键盘、控制器、触控显示器元件或小键盘)以及至少一个输出装置(例如显示装置、印表机或扩音器)。云端连线系统130亦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存储装置,例如磁盘驱动器、光存储元件以及固态存储装置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拆卸媒体装置、存储卡以及快闪存储卡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信环境10中的网络111-网络120,可以是例如局部区域网络、广域网络、虚拟私人网络、网际网络、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商际网络(extranet)、公用交换电话网络、红外线网络、无线网络及/或其任何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信环境10中的每个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及受控元件109,可以是包含一可充电电池的外接电源,经由USB端而安插在电子装置的主机板上。通过与电子装置的主机板之间的电源PIN脚连接,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与受控元件109可直接从硬件端分别对其连接的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4、电子装置106、电子装置108与电子装置110进行开机或关机的操作。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及受控元件109更具有网络连线能力,能分别通过网络111、网络113、网络115、网络117与网络119接收来自远端(例如远端配对装置100)所下的控制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信环境10中的云端连线系统130可分别通过网络112、网络114、网络116、网络118与网络120,搜集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4、电子装置106、电子装置108与电子装置110所回传的连线信息。云端连线系统130会基于每一所述电子装置所回传的连线信息,发送每一所述电子装置所对应的状态通知。在某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电子装置102甫连接上云端连线系统130(例如开机),云端连线系统130会发送对应于电子装置102的一上线(online)通知给远端配对装置100;响应于电子装置102主动对云端连线系统130断线(例如正常的关机),云端连线系统130会发送对应于电子装置102的一离线(offline)通知给远端配对装置100;响应于电子装置102非主动地对云端连线系统130断线(例如不正常的关机、系统故障或网络线被拔除等),云端连线系统130会在断线发生的第一特定时段(例如一分钟,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后,发送对应于电子装置102的一未知(unknown)通知给远端配对装置100。对于通信环境10中除了电子装置102之外的其他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104、电子装置106、电子装置108、电子装置110及/或其他未在图1中的电子装置,云端连线系统130的行为亦如同上述。远端配对装置100即可够基于接收到的状态通知而推知各个电子装置的连线状态。
如先前所述,本发明所要克服的问题是,当存在多个受控元件分别被安装在多个电子装置上时,控制端如何得知受控元件与电子装置之间的配对关系。举例来说,控制端(即远端配对装置100)如何得知在通信环境10中,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与受控元件109分别是连接至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4、电子装置106、电子装置108与电子装置110。
本公开所提供的远端配对装置100,可通过对通信环境10中与各个电子装置连接的受控元件发送重开机(restart)命令或强制断电(shutdown)命令,再根据发送命令后的第二特定时段(例如三分钟,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惟第二特定时段必须比第一特定时段较长)内所接收到对应各电子装置的连线状态,来对各个受控元件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即所有可能与该受控元件连接的电子装置的清单)进行筛选。经过配对候选清单的多次筛选后,可找出各个受控元件所连接的电子装置。
举例来说,远端配对装置100可对受控元件101发送重开机命令,以驱使受控元件101对电子装置102进行重开机的操作。也就是说,电子装置102会先关机,然后再开机。响应于电子装置102关机,云端配对装置会接收到电子装置102所对应的离线通知;响应于电子装置102开机,云端配对装置又会接收到电子装置102所对应的上线通知。然后,远端配对装置100可将发送重开机命令后的第二特定时段(例如三分钟)内所接收到的连线状态并无包含一对上线通知与离线通知者所对应的电子装置,从受控元件101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因为,连线状态并无包含一对上线通知与离线通知者所对应的电子装置,在第二特定时段内并没有重开机的行为,也就不可能是与受控元件101连接的电子装置。
再举一例,远端配对装置100可对受控元件103发送强制断电命令,以驱使受控元件103对电子装置104进行强制断电的操作。响应于电子装置104被强制断电,云端配对装置会在第一特定时段(例如一分钟)之后,接收到电子装置104所对应的未知通知。然后,远端配对装置100可将发送强制断电命令后的第二特定时段(例如三分钟)内所接收到的连线状态并无包含未知通知者,以及连线状态包含上线通知或离线通知者,其对应的电子装置,从受控元件103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因为,连线状态并无包含未知通知者所对应的电子装置,在第二特定时段内并没有强制断电的行为,也就不可能是与受控元件103连接的电子装置。连线包含上线通知或离线通知者所对应的电子装置,也不可能是与受控元件103连接的电子装置,因为电子装置被强制断电后第二特定时段内不会有开机或关机的行为。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绘示,图1中的远端配对装置100所执行的远端配对方法20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远端配对方法20包含步骤201-步骤206。
远端配对方法20起始于步骤201。于步骤201,将多个受控元件分为重开机组及强制断电组,其中每一受控元件连接一电子装置。然后,远端配对方法20进入步骤202。
于步骤202,对属于重开机组的受控元件发送重开机命令,以驱使属于重开机组的受控元件对其连接的电子装置进行重开机操作;以及对属于强制断电组的受控元件发送强制断电命令,以驱使属于强制断电组的受控元件对其连接的电子装置进行强制断电操作。然后,远端配对方法20进入步骤203。
于步骤203,根据发送重开机命令或强制断电命令后的第二特定时段内所接收到各电子装置所对应的连线状态,更新各受控元件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其中每一配对候选清单可具有一至多个电子装置。然后,远端配对方法20进入步骤204。
于步骤204,将配对候选清单中只有唯一一个电子装置者所对应的受控元件判定为配对成功。然后,远端配对方法20进入步骤205。
于步骤205,将受控元件中配对成功者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所具有的唯一一个电子装置,从其他受控元件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以及将受控元件中配对成功者从所有受控元件中排除列入后续计算。然后,远端配对方法20进入步骤206。
于步骤206,确认是否所有受控元件皆已配对成功。换句话说,确认是否所有受控元件皆已被排除列入后续计算。若是,则结束远端配对方法20。若否,代表尚有受控元件未配对成功,则远端配对方法20回到步骤201。
图3绘示图2中的步骤203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步骤203的实施例可包含步骤301及步骤302。
步骤203的实施例起始于步骤301。于步骤301,判断电子装置所对应的连线状态是否指向重开机操作或强制断电操作。然后,步骤203的实施例进入步骤302。
于步骤302,将连线状态不指向重开机操作者所对应的电子装置,从所有属于重开机组的受控元件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以及将连线状态不指向强制断电操作者所对应的电子装置,从所有属于强制断电组的受控元件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
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指向重开机操作的连线状态,须同时包含上线通知及离线通知。也就是说,于步骤302,从属于重开机组的受控元件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被移除的电子装置,其对应的连接状态并无同时包含上线通知及离线通知。
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指向强制断电操作的连线状态,须包含未知通知,并且不包含上线通知,也不包含离线通知。也就是说,于步骤302,从属于强制断电组的受控元件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被移除的电子装置,可能包含了上线通知或离线通知,或者没有包含未知通知。
以下叙述将以图1所绘示的通信环境10为例,说明使用图2所绘示的方法20以配对各个受控元件与电子装置的详细过程。在此范例中,是假设通信环境10中有100个电子装置(并未将所有电子装置显示于图1中)连接至云端连线系统130,而欲配对的受控元件为图1中的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及受控元件109。应注意的是,虽然图1绘示上述欲配对的受控元件已分别与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4、电子装置106、电子装置108与电子装置110连接,但这仅是为了使读者亦于理解受控元件与电子装置之间实际配对的情况。在此范例中,是假设在方法20执行完成之前,远端配对装置100尚未得知受控元件与电子装置之间的配对关系。
首先,远端配对装置100可对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及受控元件109发送重开机命令,以驱使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与受控元件109分别对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4、电子装置106、电子装置108与电子装置110进行重开机操作,然后再观察发送重开机命令后的第二特定时段(例如三分钟)内所接收到的连线状态,以决定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与受控元件109所各自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在100个电子装置中,其对应的连线状态并无指向重开机操作者,不可能是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及受控元件109所配对的对象,也就不会被列入所述受控元件所各自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此处假设在100个电子装置中,除了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4、电子装置106、电子装置108及电子装置110之外,电子装置A与电子装置B恰好在远端配对装置100发送重开机命令不久后,也进行了重开机。此时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及受控元件109所各自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如以下表一所示。
<表一>
接着,于步骤201,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及受控元件109会被分为重开机组与强制断电组。此处所公开的实施例,是基于“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受控元件109”的排列顺序,穿插地将第一顺位的受控元件101、第三顺位的受控元件105及第五顺位的受控元件109分到重开机组,而将第二顺位的受控元件103及第四顺位的受控元件107分到强制断电组。然后,进入步骤202。
于步骤202,远端配对装置100会对属于重开机组的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5及受控元件109发送重开机命令,以驱使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5与受控元件109分别对其连接的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6与电子装置110进行重开机操作。远端配对装置100会对属于强制断电组的受控元件103及受控元件107发送强制断电命令,以驱使受控元件103与受控元件107分别对其连接的电子装置104与电子装置108进行强制断电操作。然后,进入步骤203。
于步骤203,由于在发送命令后的第二特定时段内,远端配对装置100所接收到对应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6与电子装置110的连线状态会指向重开机操作而不指向强制断电操作,对应电子装置104与对应电子装置108的连线状态会指向强制断电操作而不指向重开机操作,因此将连线状态不指向重开机操作的电子装置104及电子装置108从属于重开机组的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5与受控元件109所各自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以及将连线状态不指向强制断电操作的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6与电子装置110从属于强制断电组的受控元件103与受控元件107所各自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此外,电子装置A及电子装置B并没有与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及受控元件109的任一者连接,故不会受受控元件103、105、107、109的驱动而重新开机或强制断电。并且,此处进一步假设电子装置A及电子装置B皆没有出于其他原因而再进行重开机或强制断电,故其对应的连接状态也不会指向重开机操作或强制断电操作,因此电子装置A及电子装置B将从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与受控元件109所各自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被移除。然后,进入步骤204。此时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及受控元件109所各自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如以下表二所示。
<表二>
受控元件 配对候选清单
受控元件101 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6、电子装置110
受控元件103 电子装置104、电子装置108
受控元件105 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6、电子装置110
受控元件107 电子装置104、电子装置108
受控元件109 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6、电子装置110
于步骤204,由于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及受控元件109所各自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皆尚有不只一个的电子装置(如以上表二所示),因此判定没有受控元件被配对成功。然后,进入步骤205。
于步骤205,由于目前尚无任何一个受控元件配对成功,故直接进入步骤206。
于步骤206,由于尚存在未被判定成功的受控元件(即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及受控元件109),故回到步骤201。
于步骤201,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及受控元件109会再一次被分为重开机组与强制断电组。此处所公开的实施例,是先将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及受控元件109依各自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的相似度排序,使具有高相似度的两者(即两者清单中具有较高比例的共同的电子装置)被优先排列在邻近的位置。在本范例中,由于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5与受控元件109所各自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具有相同的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6及电子装置110(如以上表二所示),而受控元件103与107所各自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具有相同的电子装置104及电子装置108,因此可将排序顺序设为“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9、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7”。然后,穿插地将第一顺位的受控元件101、第三顺位的受控元件109及第五顺位的受控元件107分到重开机组,而将第二顺位的受控元件105及第四顺位的受控元件103分到强制断电组。然后,进入步骤202。
于步骤202,远端配对装置100会对属于重开机组的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7及受控元件109发送重开机命令,以驱使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7与受控元件109分别对其连接的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8与电子装置110进行重开机操作。远端配对装置100会对属于强制断电组的受控元件103及受控元件105发送强制断电命令,以驱使受控元件103与受控元件105分别对其连接的电子装置104与电子装置106进行强制断电操作。然后,进入步骤203。
于步骤203,由于在发送命令后的第二特定时段内,远端配对装置100所接收到对应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8与电子装置110的连线状态会指向重开机操作而不指向强制断电操作,对应电子装置104与电子装置106的连线状态会指向强制断电操作而不指向重开机操作,因此将连线状态不指向重开机操作的电子装置104及电子装置106从属于重开机组的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7与受控元件109所各自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以及将连线状态不指向强制断电操作的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08及电子装置110从属于强制断电组的受控元件103与受控元件105所各自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然后,进入步骤204。此时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及受控元件109所各自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如以下表三所示。
<表三>
受控元件 配对候选清单
受控元件101 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10
受控元件103 电子装置104
受控元件105 电子装置106
受控元件107 电子装置108
受控元件109 电子装置102、电子装置110
于步骤204,由于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与受控元件107所各自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皆只有唯一一个电子装置,故将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及受控元件107判定为配对成功。换句话说,此时已可知受控元件103是与电子装置104配对、受控元件105是与受控元件106配对,以及受控元件107是与电子装置108配对。然后,进入步骤205。
于步骤205,将受控元件103所配对的电子装置104、受控元件105所配对的电子装置106及受控元件107所配对的电子装置108,从其他受控元件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以及将受控元件103及受控元件107从所有受控元件中排除列入后续计算。然后,进入步骤206。
于步骤206,由于尚存在未被判定成功的受控元件(即受控元件101及受控元件109),故回到步骤201。
于步骤201,受控元件101及受控元件109会再一次被分为重开机组与强制断电组。在此范例中,将受控元件101分到重开机组,将受控元件109分到强制断电组。
于步骤202,远端配对装置100会对属于重开机组的受控元件101发送重开机命令,以驱使受控元件101对其连接的电子装置102进行重开机操作。远端配对装置100会对属于强制断电组的受控元件109发送强制断电命令,以驱使受控元件109对其连接的电子装置110进行强制断电操作。然后,进入步骤203。
于步骤203,由于在发送命令后的第二特定时段内,远端配对装置100所接收到对应电子装置102的连线状态会指向重开机操作而不指向强制断电操作,对应电子装置110的连线状态会指向强制断电操作而不指向重开机操作,因此将连线状态不指向重开机操作的电子装置110从属于重开机组的受控元件101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以及将连线状态不指向强制断电操作的电子装置102从属于强制断电组的受控元件109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然后,进入步骤204。此时受控元件101及受控元件109所各自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如以下表四所示。
<表四>
受控元件 配对候选清单
受控元件101 电子装置102
受控元件109 电子装置110
于步骤204,由于受控元件101与受控元件109所各自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皆只有唯一一个电子装置,故将受控元件101及受控元件109判定为配对成功。换句话说,此时已可知受控元件101是与电子装置102配对,以及受控元件109是与电子装置108配对。然后,进入步骤205。
于步骤205,将受控元件101所配对的电子装置102及受控元件109所配对的电子装置110,从其他受控元件所对应的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以及将受控元件101及受控元件109从所有受控元件中排除列入后续计算。然后,进入步骤206。
于步骤206,由于此时受控元件101、受控元件103、受控元件105、受控元件107及受控元件109皆已被配对成功,远端配对装置100会结束配对程序。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远端配对装置及方法,可于存在多个受控元件分别被安装在多个电子装置上时,从远端的控制端即可得知受控元件与电子装置之间的配对关系,使来自远端的控制命令得以下达正确的电子装置。
在本说明书中以及权利要求中的序号,例如“第一”、“第二”等等,仅是为了方便说明,彼此之间并没有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以上段落使用多种层面描述。显然的,本文的教示可以多种方式实现,而在范例中公开的任何特定架构或功能仅为一代表性的状况。根据本文的教示,任何熟知此技艺的人士应理解在本文公开的各层面可独立实作或两种以上的层面可以合并实作。
虽然本公开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5)

1.一种远端配对装置,包括一处理器,以执行:
将多个受控元件分为一重开机组及一强制断电组,其中所述受控元件一对一连接多个电子装置;
对所述受控元件中属于该重开机组者,发送一重开机命令,以驱使所述受控元件中属于该重开机组者对连接的所述电子装置进行一重开机操作;
对所述受控元件中属于该强制断电组者,发送一强制断电命令,以驱使所述受控元件中属于该强制断电组者对连接的所述电子装置进行一强制断电操作;
根据发送该重开机命令或该强制断电命令后的一特定时段内所接收到所述电子装置所一对一对应的多个连线状态,更新所述受控元件所一对一对应的多个配对候选清单;
将所述配对候选清单中只有唯一一个所述电子装置者所对应的所述受控元件判定为配对成功;
将所述受控元件中配对成功者所对应的所述配对候选清单所具有的该唯一一个所述电子装置,从所述配对候选清单中具有多个所述电子装置者中移除;及将所述受控元件中配对成功者,从所述受控元件中排除列入后续计算;
重复上述所有步骤,直到所有所述受控元件皆已配对成功;
其中,根据发送该重开机命令或该强制断电命令后的一特定时段内所接收到所述电子装置所一对一对应的多个连线状态,更新所述受控元件所一对一对应的多个配对候选清单,包括:
判断所述电子装置所一对一对应的所述连线状态是否指向该重开机操作或该强制断电操作;
将所述连线状态中不指向该重开机操作者所一对一对应的所述电子装置,从所述受控元件中属于该重开机组者所一对一对应的所述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及
将所述连线状态中不指向该强制断电操作者所一对一对应的所述电子装置,从所述受控元件中属于该强制断电组者所一对一对应的所述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端配对装置,其中,指向该重开机操作的每一所述连线状态,包括一上线通知与一离线通知;及
其中指向该强制断电操作的每一所述连线状态,包括一未知通知,且不包括该上线通知,也不包括该离线通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端配对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与该受控元件经由不同的网络与该远端配对装置通信。
4.一种远端配对方法,包括:
将多个受控元件分为一重开机组及一强制断电组,其中所述受控元件一对一连接多个电子装置;
对所述受控元件中属于该重开机组者,发送一重开机命令,以驱使所述受控元件中属于该重开机组者对连接的所述电子装置进行一重开机操作;
对所述受控元件中属于该强制断电组者,发送一强制断电命令,以驱使所述受控元件中属于该强制断电组者对连接的所述电子装置进行一强制断电操作;
根据发送该重开机命令或该强制断电命令后的一特定时段内所接收到所述电子装置所一对一对应的多个连线状态,更新所述受控元件所一对一对应的多个配对候选清单;
将所述配对候选清单中只有唯一一个所述电子装置者所对应的所述受控元件判定为配对成功;
将所述受控元件中配对成功者所对应的所述配对候选清单所具有的该唯一一个所述电子装置,从所述配对候选清单中具有多个所述电子装置者中移除;及将所述受控元件中配对成功者,从所述受控元件中排除列入后续计算;
重复上述所有步骤,直到所有所述受控元件皆已配对成功;
其中,根据发送该重开机命令或该强制断电命令后的一特定时段内所接收到所述电子装置所一对一对应的多个连线状态,更新所述受控元件所一对一对应的多个配对候选清单,包括:
判断所述电子装置所一对一对应的所述连线状态是否指向该重开机操作或该强制断电操作;
将所述连线状态中不指向该重开机操作者所一对一对应的所述电子装置,从所述受控元件中属于该重开机组者所一对一对应的所述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及
将所述连线状态中不指向该强制断电操作者所一对一对应的所述电子装置,从所述受控元件中属于该强制断电组者所一对一对应的所述配对候选清单中移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端配对方法,其中,指向该重开机操作的每一所述连线状态,包括一上线通知与一离线通知;及
其中指向该强制断电操作的每一所述连线状态,包括一未知通知,且不包括该上线通知,也不包括该离线通知。
CN202110400257.6A 2021-04-14 2021-04-14 远端配对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5208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0257.6A CN115208706B (zh) 2021-04-14 2021-04-14 远端配对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0257.6A CN115208706B (zh) 2021-04-14 2021-04-14 远端配对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8706A CN115208706A (zh) 2022-10-18
CN115208706B true CN115208706B (zh) 2023-08-08

Family

ID=83574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0257.6A Active CN115208706B (zh) 2021-04-14 2021-04-14 远端配对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0870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868A (zh) * 2002-11-08 2004-05-26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随路控制命令的数据下载方法
US7774633B1 (en) * 2006-12-21 2010-08-10 Google Inc. Controlled power cycling in computing devices
CN102916858A (zh) * 2011-08-05 2013-02-0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系统、电子装置与多媒体分享方法
CN103516527A (zh) * 2012-06-25 2014-01-15 华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启动主机的方法及其系统与电子装置
KR20140129942A (ko) * 2013-04-30 2014-11-07 인텔렉추얼디스커버리 주식회사 다중 홈 영역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연합 인증 센터를 이용한 네트워크 접속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4158671A (zh) * 2013-05-13 2014-11-19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唤醒系统和方法
TWI713325B (zh) * 2019-09-17 2020-12-11 宜鼎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可遠端控制電子設備的系統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8661A (ja) * 2004-11-22 2006-06-08 Toshiba Corp 情報端末遠隔操作システム、そのリモートアクセス端末、そのゲートウェイサーバ、その情報端末制御装置、情報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遠隔操作方法
WO2009085977A2 (en) * 2007-12-20 2009-07-09 Virtual Computer, Inc. Virtual compu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US9721660B2 (en) * 2014-10-24 2017-08-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figurable volatile memory without a dedicated power source for detecting a data save trigger condition
US20160306677A1 (en) * 2015-04-14 2016-10-20 Globalfoundries Inc. Automatic Analytical Cloud Scaling of Hardware Using Resource Sub-Clou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9868A (zh) * 2002-11-08 2004-05-26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随路控制命令的数据下载方法
US7774633B1 (en) * 2006-12-21 2010-08-10 Google Inc. Controlled power cycling in computing devices
CN102916858A (zh) * 2011-08-05 2013-02-0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系统、电子装置与多媒体分享方法
CN103516527A (zh) * 2012-06-25 2014-01-15 华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启动主机的方法及其系统与电子装置
KR20140129942A (ko) * 2013-04-30 2014-11-07 인텔렉추얼디스커버리 주식회사 다중 홈 영역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연합 인증 센터를 이용한 네트워크 접속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4158671A (zh) * 2013-05-13 2014-11-19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唤醒系统和方法
TWI713325B (zh) * 2019-09-17 2020-12-11 宜鼎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可遠端控制電子設備的系統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8706A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3186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redundancy and hot-swapping capability of a redundant power supply
CN103748569B (zh) Usb设备的无驱动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36048B (zh) 计算机系统
US20110145620A1 (en) Method of using power supply to perform far-end monitoring of electronic system
CN102354261A (zh) 机房服务器电源开关远程控制系统
CN112134765A (zh) Wifi回连测试方法、装置、测试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1751265B (zh) 服务器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更新系统及其方法
US1125631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power to server
CN102253703B (zh) 多主机板的开关机系统
CN115208706B (zh) 远端配对装置及方法
CN115224555A (zh) 电源转接板、电子设备和电源提供方法
CN100531048C (zh) 在智能平台管理接口动态设定管理功能的方法
CN112615724B (zh) 一种poe负载优先供电管理系统
CN110389643B (zh) 服务器及其远端控制方法
TWI779542B (zh) 遠端配對裝置及方法
CN115098324A (zh) 硬盘维护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11212B (zh) 智能网卡的bios控制系统与智能网卡的bios控制方法
CN102736908A (zh) 远程设置cmos参数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TWI753606B (zh) 主從互換式電源供應裝置及其主機、主從互換式電源供應方法及其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CN110677264B (zh) 一种供电故障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2148100B (zh) 嵌入式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900718A (zh) 一种bmc与bios资产信息的解耦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262930A (zh) 一种智能安全防护终端、系统及方法
CN111083003A (zh) 监控系统及方法、存储介质、处理器
TWI753388B (zh) 不斷電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