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2824A - 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2824A
CN115202824A CN202210900742.4A CN202210900742A CN115202824A CN 115202824 A CN115202824 A CN 115202824A CN 202210900742 A CN202210900742 A CN 202210900742A CN 115202824 A CN115202824 A CN 1152028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machine
data
destination
source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07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007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28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2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28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95Network integration; Enabling network access in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虚拟机技术领域。本申请所提供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通过获取源虚拟机的数据,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根据下一跳信息将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通过预设虚拟机将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以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由此可知,上述方案在客户需要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时,先将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再通过预设虚拟机将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通过三层引流的方式可以实现将数据引流到本网段、跨网段或引流到网络外部的引流虚拟机上,再进行数据分析。实现了跨网段、跨主机的虚拟机数据分析,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虚拟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场景的增多,客户对数据的处理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目前,现有的虚拟机数据分析技术是通过对虚拟机的端口镜像实现数据的镜像,从而对数据进行分析。
但是,上述方式只能实现对同一个主机、同一个虚拟交换机上的虚拟机进行端口镜像,从而实现对其数据进行分析,效率低,无法实现跨网段、跨主机的虚拟机数据分析。
鉴于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是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传统的虚拟机数据分析无法实现跨网段、跨主机的数据分析,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源虚拟机的数据;
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
根据所述下一跳信息将所述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
通过所述预设虚拟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以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分析。
优选地,在所述获取源虚拟机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通过虚拟化管理系统部署软件定义网络;
基于所述软件定义网络创建分布式路由器和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
其中,所述源虚拟机、所述预设虚拟机和所述目的虚拟机为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虚拟机。
优选地,所述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包括:
在所述分布式路由器上分别配置所述源虚拟机和所述目的虚拟机的源无类别域间路由、目的无类别域间路由、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通讯协议;
并配置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虚拟机的IP地址以及优先级,以设置所述下一跳信息。
优选地,配置所述源端口、所述目的端口和所述通讯协议包括:
若所述通讯协议为空,则所述源端口和所述目的端口为空;
若所述源端口和所述目的端口有一个不为空,则所述通讯协议不为空。
优选地,所述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包括:
通过预先生成的数据库获取所述虚拟机参数,以用于根据所述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
其中,所述数据库中包含全部的所述虚拟机参数。
优选地,在所述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路由控制配置参数;
判断所述路由控制配置参数是否为引流参数;
若是,进入所述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通过所述预设虚拟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包括:
当所述源虚拟机和所述目的虚拟机处于同一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时,所述预设虚拟机通过PNIC和虚拟交换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所述目的虚拟机;
其中,所述预设虚拟机不处于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
优选地,所述通过所述预设虚拟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包括:
当所述源虚拟机和所述目的虚拟机不处于同一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时,所述预设虚拟机通过PNIC和虚拟交换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所述目的虚拟机;
其中,所述预设虚拟机与所述源虚拟机或所述目的虚拟机处于同一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
优选地,所述通过所述预设虚拟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包括:
当所述源虚拟机和所述目的虚拟机不处于同一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时,所述预设虚拟机通过PNIC和虚拟交换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所述目的虚拟机;
其中,所述预设虚拟机、所述源虚拟机和所述目的虚拟机均处于不同的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
优选地,所述通过所述预设虚拟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包括:
当所述源虚拟机和所述目的虚拟机处于同一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时,所述预设虚拟机通过PNIC将所述数据引流至外部装置,并通过所述外部装置传输所述数据至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所述目的虚拟机;
其中,所述外部装置位于所述软件定义网络之外。
优选地,在所述对所述数据进行分析之后,还包括:
输出数据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数据分析结果生成对所述源虚拟机的操作指令,以对所述源虚拟机进行调整。
优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分析结果生成对所述源虚拟机的操作指令之后,还包括:
判断对所述源虚拟机的调整是否符合预设要求;
若是,则输出调整完成的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引流分析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源虚拟机的数据;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一跳信息将所述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预设虚拟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以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分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数据引流分析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所述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通过获取源虚拟机的数据,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根据下一跳信息将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通过预设虚拟机将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以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由此可知,上述方案在客户需要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时,先将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再通过预设虚拟机将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通过三层引流的方式可以实现将数据引流到本网段、跨网段或引流到网络外部的引流虚拟机上,再进行数据分析。实现了跨网段、跨主机的虚拟机数据分析,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引流分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效果同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本网段数据引流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网段数据引流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网段数据引流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引流到SDN网络外部的数据引流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引流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引流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在应用场景中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目前,现有的虚拟机数据分析技术是通过对虚拟机的端口镜像实现数据的镜像,从而对数据进行分析。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实现对同一个主机、同一个虚拟交换机上的虚拟机进行端口镜像,从而实现对其数据进行分析,效率低,无法实现跨网段、跨主机的虚拟机数据分析。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包括:
S10:获取源虚拟机的数据。
S11: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
S12:根据下一跳信息将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
S13:通过预设虚拟机将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以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对虚拟机的数据分析,需要将一个虚拟机的数据传输至另一个虚拟机。因此提供分析数据的虚拟机即为源虚拟机,而接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虚拟机为目的虚拟机。进一步地,首先获取源虚拟机中的数据,对于其具体内容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而定。
在得到源虚拟机的数据后,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根据下一跳信息将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下一跳,即路由的下一个点。如果路由器没有直接连接到目的网络,它会有一个提供下一跳路由的邻居路由器,用来传递数据到目的地。简单的来说,可以从字面理解下一跳就是指路由器路由选择的下面一次跳跃。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克服传统的虚拟机数据分析过程中无法实现跨主机和跨网段分析的缺点,通过设置下一跳信息,建立起源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的数据传输通道。具体为源虚拟机根据下一跳信息将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通过预设虚拟机将数据引流传输至目的虚拟机,可实现同网段、跨网段、引流到网络外部的三层引流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预设虚拟机是除源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之外的虚拟机,其所在的网络可以与源虚拟机或目的虚拟机是同一个,也可以与源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均处于不同的网络,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而定。源虚拟机与目的虚拟机所在的网络可以为同一个网络,也可以为不同的网络,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而定。
此外,下一跳信息是通过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的。这里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具体是指源虚拟机的各项参数,以及将要跳转的目的虚拟机的各项参数,还包括二者之间的通讯协议。通过上述信息才能使源虚拟机找到将要向其传输数据的目的虚拟机,并传输数据。对于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的具体参数内容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对于虚拟机参数的具体配置过程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而定。最后,目的虚拟机在接收到源虚拟机的数据后,便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源虚拟机的数据,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根据下一跳信息将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通过预设虚拟机将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以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由此可知,上述方案在客户需要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时,先将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再通过预设虚拟机将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通过三层引流的方式可以实现将数据引流到本网段、跨网段或引流到网络外部的引流虚拟机上,再进行数据分析。实现了跨网段、跨主机的虚拟机数据分析,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的流程图。为了实现对原虚拟机、预设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的网络的灵活控制,如图2所示,在获取源虚拟机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S14:通过虚拟化管理系统部署软件定义网络。
S15:基于软件定义网络创建分布式路由器和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其中,源虚拟机、预设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为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虚拟机。
可以理解的是,虚拟化管理系统是用于对网络内的虚拟机进行统一管理的系统。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是一种网络,它抽象了网络的不同、可区分的层,使网络变得敏捷和灵活,SDN的目的是通过使企业和服务提供商能够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来改进网络控制。在软件定义的网络中,网络工程师或管理员可以从中央控制台调整流量,而无需接触网络中的各个交换机,无论服务器和设备之间的特定连接如何,集中式SDN控制器都会指导交换机在任何需要的地方提供网络服务。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虚拟化管理系统部署SDN网络,实现了快速灵活地完成网络的分布式部署;它提供SDN加环己、安全组、分布式路由器、分布式NAT网关等功能。同时,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创建分布式路由器和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由于源虚拟机、预设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均为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虚拟机,因此基于分布式路由器和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能够配置三层引流。
本实施例中,通过虚拟化管理系统部署软件定义网络,基于软件定义网络创建分布式路由器和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其中,源虚拟机、预设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为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虚拟机。实现对原虚拟机、预设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的网络的灵活控制,以便于进行后续的三层引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包括:
在分布式路由器上分别配置源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的源无类别域间路由、目的无类别域间路由、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通讯协议;
并配置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虚拟机的IP地址以及优先级,以设置下一跳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的具体参数内容不做限制,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而定。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具体包括源无类别域间路由、目的无类别域间路由、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通讯协议,同时还包括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虚拟机的IP地址以及优先级。
无类别域间路由(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CIDR)是一个用于给用户分配IP地址以及在互联网上有效地路由IP数据包的对IP地址进行归类的方法。在设置过程中,源虚拟机的源无类别域间路由,也就是源CIDR,以及目的虚拟机的目的无类别域间路由,也就是目的CIDR,二者之间相互独立,可以为空,但需要保证二者的格式正确。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源虚拟机的源端口和目的虚拟机的目的端口确定数据传输的具体端口;通过设置通讯协议确定源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之间的通讯协议。填写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虚拟机的IP地址,以设置下一跳;同时设置优先级,优先级由高到低自动排序,其默认值为100。虚拟机参数的配置过程如下:
"route_policy":"reroute",
"cidr_src":"1.1.1.0/24",
"cidr_dst":"1.1.1.0/32",
"protocol":"tcp",
"port_src":5001,
"port_dst":67,
"nexthop":"1.2.3.4"
"priority":100
其中,routeId是指路由器的uuid。当route_policy为allow,drop时为路由控制功能;当route_policy为reroute时,为三层引流功能。cidr_src与cidr_dst可以选填。protocol可选参数tcp、udp或icmp,也就是可选择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或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port_src和port_dst在protocol为tcp或udp时选填数字。nexthop当且仅当route_policy为reroute时必填ip地址。priority填入优先级数字。此外,还可以通过三层引流策略的id删除上述参数配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分布式路由器上分别配置源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的源无类别域间路由、目的无类别域间路由、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通讯协议;并配置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虚拟机的IP地址以及优先级,实现了下一跳的设置,最终实现了精细化引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配置源端口、目的端口和通讯协议包括:
若通讯协议为空,则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为空;
若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有一个不为空,则通讯协议不为空。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例配置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通讯协议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端口与通讯协议相对应。具体地,通讯协议在设置时可以为空;但当通讯协议为空时,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也必须为空。此外,源端口或者目的端口可以为空,但如果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有一个不为空,则通讯协议不能为空,以保证源虚拟机与目的虚拟机之间的通讯传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包括:
通过预先生成的数据库获取虚拟机参数,以用于根据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
其中,数据库中包含全部的虚拟机参数。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配置虚拟机参数,实现了精细化引流。而虚拟机参数可以通过预先生成的数据库中获取。
预先生成的数据库中包含虚拟机参数的信息,具体包括id|router_id|project_id|route_policy|cidr_src|cidr_dst|protocol|port_src|port_dst|nexthop|priority|。其中,router_id字段为外键,对应路由器的id。因此在数据库中能够获取到上述参数配置过程中的所有参数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生成的数据库获取虚拟机参数,实现了设置下一跳信息的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之前,还包括:
S16:获取路由控制配置参数。
S17:判断路由控制配置参数是否为引流参数;若是,进入步骤S11。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下一跳信息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当route_policy为allow,drop时为路由控制功能;当route_policy为reroute时,为三层引流功能。因此为了能够进行后续的下一跳信息的配置,还需要获取路由控制配置的参数,参数包括allow,drop和reroute。具体地,根据路由控制配置参数是否为引流参数,即判断参数是否为reroute;若是,则进入后续的参数配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路由控制配置参数,判断路由控制配置参数是否为引流参数,实现了对是否进行三层引流的判断,以便于后续配置参数。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主要说明将数据引流到本网段、跨网段、引流到SDN网络外部等的引流机器的几种情况。
(1)将数据引流到本网段中的其他虚拟机:
当源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处于同一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时,预设虚拟机通过PNIC和虚拟交换机将数据传输至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目的虚拟机;其中,预设虚拟机不处于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本网段数据引流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了将源虚拟机VM1的数据引流至本网段的目的虚拟机VM2上,预设虚拟机VM_N通过PNIC和虚拟交换机将数据传输至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目的虚拟机上。PNIC即专用数据网标识码(Privatedata Network Identification Code),managerNetwork即网络管理。需要注意的是,预设虚拟机VM_N不处于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也就是与源虚拟机VM1和目的虚拟机VM2不在同一个子网中。
具体地,为设置本网段重路由(reroute),下一跳也是本子网port的ip,具体设置reroute策略,使到10.x.x.5(10.3.3.5)的流量,都要先重路由到10.y.y.100(10.3.3.100)。在路由器上添加三层引流时下发以下执行命令:ovn-nbctl lr-policy-add<router_uuid>400‘ip4.dst==10.3.3.5/32’reroute10.3.3.100,最终实现了本网段的三层引流。
(2)将数据引流到跨网段中的其他虚拟机:
当源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不处于同一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时,预设虚拟机通过PNIC和虚拟交换机将数据传输至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目的虚拟机;其中,预设虚拟机与源虚拟机或目的虚拟机处于同一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网段数据引流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了将源虚拟机VM3的数据引流至跨网段的目的虚拟机VM1上,预设虚拟机VM2通过PNIC和虚拟交换机将数据传输至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目的虚拟机上。需要注意的是,预设虚拟机VM2与目的虚拟机VM1处于同一个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源虚拟机VM3与目的虚拟机VM1不在同一个子网中。
具体地,为设置跨网段重路由(reroute),下一跳是非本子网port的ip,具体在路由器上添加三层引流时下发以下执行命令:ovn-nbctl lr-policy-add<router_uuid>400‘ip4.dst==10.3.3.5/32’reroute 10.3.3.100,最终实现了非本子网的三重引流。
(3)将数据引流到跨网段中的其他虚拟机:
当源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不处于同一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时,预设虚拟机通过PNIC和虚拟交换机将数据传输至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目的虚拟机;其中,预设虚拟机、源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均处于不同的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网段数据引流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为了将源虚拟机VM3的数据引流至跨网段的目的虚拟机VM1上,预设虚拟机VM2通过PNIC和虚拟交换机将数据传输至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目的虚拟机上。需要注意的是,预设虚拟机VM2、源虚拟机VM3和目的虚拟机VM1分别处于不同的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
具体地,为设置重定向forward的源虚拟机与目的虚拟机非同网段,需要对reroute重新配置。具体在路由器上添加三层引流时下发以下执行命令:ovn-nbctl lr-policy-add<router_uuid>200‘ip4.dst==10.9.9.2/32&&ip.ttl==63’reroute10.5.5.100,最终实现了跨网段的三层引流。
(4)将数据引流到SDN网络外部的引流机器:
当源虚拟机和目的虚拟机处于同一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时,预设虚拟机通过PNIC将数据引流至外部装置,并通过外部装置传输数据至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目的虚拟机;其中,外部装置位于软件定义网络之外。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引流到SDN网络外部的数据引流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为了将源虚拟机VM1的数据引流至目的虚拟机VM2上,预设虚拟机VM_a通过PNIC将数据传输至外部装置SW,并通过外部装置SW将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上。需要注意的是,预设虚拟机VM_a不处于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源虚拟机VM1和目的虚拟机VM2在同一个子网中。
具体地,在路由器上添加三层引流时下发以下执行命令:
ovn-nbctl lr-policy-add xxxxxxx 102‘ip4.dst==10.55.22.3/32&&ip.ttl==63’
ovn-nbctl lr-policy-add xxxxxxx 102‘ip4.dst==10.55.22.3/32&&ip.ttl==63’reroute 10.4.3.11
1.Request src_mac:00:16:3e:88:ce:53dst_mac:fa:16:3e:33:88:ec
reply src_mac:fa:16:3e:33:88:ec dst_mac:00:16:3e:88:ce:53
2.Request src_mac:fa:16:3e:43:f3:92(vlan_route_if)dst_mac:00:16:3e:ab:53:ed
reply不经过此处
3.Request src_mac:00:16:3e:ab:53:ed dst_mac:fa:16:3e:43:f3:92
reply不经过此处
4.Request src_mac:fa:16:3e:21:97:60dst_mac:00:16:3e:cc:02:75
reply src_mac:00:16:3e:cc:02:75dst_mac:fa:16:3e:21:97:60
以上是引流到SDN网络的过程,引流机器VM_a上需要将Vlan网络关联的router-interface ip作为自己的网关。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后,还包括:
S18:输出数据分析结果。
S19: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生成对源虚拟机的操作指令,以对源虚拟机进行调整。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对源虚拟机的数据引流到同网段、跨网段或SDN网络外部实现了数据分析。进一步地,为了根据分析结果对源虚拟机进行调整,在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后,输出数据分析结果,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生成对源虚拟机的操作指令,从而对源虚拟机进行调整。
在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生成对源虚拟机的操作指令之后,还包括:
S20:判断对源虚拟机的调整是否符合预设要求;若是,进入步骤S21。
S21:输出调整完成的信息。
进一步地,在对源虚拟机进行调整之后,为了确定调整后的源虚拟机是否符合预设要求,对此次调整进行判断;当确认对源虚拟机的调整符合预设要求,则输出调整完成的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数据引流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本申请还提供数据引流分析装置对应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从两个角度对装置部分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一种是基于功能模块的角度,另一种是基于硬件结构的角度。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引流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数据引流分析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源虚拟机的数据;
设置模块11,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
第一传输模块12,用于根据下一跳信息将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
第二传输模块13,用于通过预设虚拟机将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以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
本实施例中,数据引流分析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设置模块、第一传输模块和第二传输模块。通过获取源虚拟机的数据,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根据下一跳信息将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通过预设虚拟机将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以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由此可知,上述方案在客户需要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时,先将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再通过预设虚拟机将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通过三层引流的方式可以实现将数据引流到本网段、跨网段或引流到网络外部的引流虚拟机上,再进行数据分析。实现了跨网段、跨主机的虚拟机数据分析,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引流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数据引流分析装置包括:
存储器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21,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数据引流分析的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引流分析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等。
其中,处理器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2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2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可以在集成有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还可以包括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20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20至少用于存储以下计算机程序201,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21加载并执行之后,能够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的相关步骤。另外,存储器20所存储的资源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202和数据203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其中,操作系统202可以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数据20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引流分析方法涉及到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引流分析装置还可包括有显示屏22、输入输出接口23、通信接口24、电源25以及通信总线26。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数据引流分析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本实施例中,数据引流分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数据引流分析的方法的步骤。通过获取源虚拟机的数据,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根据下一跳信息将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通过预设虚拟机将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以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由此可知,上述方案在客户需要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时,先将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再通过预设虚拟机将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通过三层引流的方式可以实现将数据引流到本网段、跨网段或引流到网络外部的引流虚拟机上,再进行数据分析。实现了跨网段、跨主机的虚拟机数据分析,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
最后,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对应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步骤。通过获取源虚拟机的数据,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根据下一跳信息将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通过预设虚拟机将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以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由此可知,上述方案在客户需要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时,先将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再通过预设虚拟机将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通过三层引流的方式可以实现将数据引流到本网段、跨网段或引流到网络外部的引流虚拟机上,再进行数据分析。实现了跨网段、跨主机的虚拟机数据分析,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9对上述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在应用场景中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部署SDN;
S31:创建分布式路由器和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
S32:在分布式路由器上配置三层引流;
S33:引流数据到指定的虚拟机或SDN外的指定装置;
S34:通过指定的虚拟机或SDN外的指定装置引流数据到目的虚拟机。
该应用场景具体为:通过部署SDN完成网络的分布式部署,基于SDN创建分布式路由器和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并在分布式路由器上配置三层引流;通过设置下一跳引流数据流量到指定的虚拟化系统中的某虚拟机或虚拟化管理系统外的指定装置中,然后再到达目的虚拟机。
如首先通过虚拟化管理系统部署SDN,完成网络的分布式部署,提供SDN加环己、安全组、分布式路由器、分布式NAT网关等功能。基于SDN创建分布式路由器和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并在分布式路由器上配置三层引流,具体设置源CIDR、目的CIDR、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等,实现了精细化引流;通过设置下一跳引流数据流量到指定的虚拟化系统中的某虚拟机或虚拟化管理系统外的指定装置中,然后再到达目的地址。可实现同网段、跨网段以及引流到SDN网络外部的三层引流功能。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5)

1.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源虚拟机的数据;
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
根据所述下一跳信息将所述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
通过所述预设虚拟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以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源虚拟机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通过虚拟化管理系统部署软件定义网络;
基于所述软件定义网络创建分布式路由器和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
其中,所述源虚拟机、所述预设虚拟机和所述目的虚拟机为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虚拟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包括:
在所述分布式路由器上分别配置所述源虚拟机和所述目的虚拟机的源无类别域间路由、目的无类别域间路由、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通讯协议;
并配置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虚拟机的IP地址以及优先级,以设置所述下一跳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所述源端口、所述目的端口和所述通讯协议包括:
若所述通讯协议为空,则所述源端口和所述目的端口为空;
若所述源端口和所述目的端口有一个不为空,则所述通讯协议不为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包括:
通过预先生成的数据库获取所述虚拟机参数,以用于根据所述虚拟机参数设置所述下一跳信息;
其中,所述数据库中包含全部的所述虚拟机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之前,还包括:
获取路由控制配置参数;
判断所述路由控制配置参数是否为引流参数;
若是,进入所述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预设虚拟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包括:
当所述源虚拟机和所述目的虚拟机处于同一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时,所述预设虚拟机通过PNIC和虚拟交换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所述目的虚拟机;
其中,所述预设虚拟机不处于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预设虚拟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包括:
当所述源虚拟机和所述目的虚拟机不处于同一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时,所述预设虚拟机通过PNIC和虚拟交换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所述目的虚拟机;
其中,所述预设虚拟机与所述源虚拟机或所述目的虚拟机处于同一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预设虚拟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包括:
当所述源虚拟机和所述目的虚拟机不处于同一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时,所述预设虚拟机通过PNIC和虚拟交换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所述目的虚拟机;
其中,所述预设虚拟机、所述源虚拟机和所述目的虚拟机均处于不同的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预设虚拟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包括:
当所述源虚拟机和所述目的虚拟机处于同一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时,所述预设虚拟机通过PNIC将所述数据引流至外部装置,并通过所述外部装置传输所述数据至所述分布式路由器关联子网下的所述目的虚拟机;
其中,所述外部装置位于所述软件定义网络之外。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数据进行分析之后,还包括:
输出数据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数据分析结果生成对所述源虚拟机的操作指令,以对所述源虚拟机进行调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分析结果生成对所述源虚拟机的操作指令之后,还包括:
判断对所述源虚拟机的调整是否符合预设要求;
若是,则输出调整完成的信息。
13.一种数据引流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源虚拟机的数据;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虚拟机参数设置下一跳信息;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一跳信息将所述数据传输至预设虚拟机;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预设虚拟机将所述数据传输至目的虚拟机,以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分析。
14.一种数据引流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引流分析方法的步骤。
CN202210900742.4A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2028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0742.4A CN115202824A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0742.4A CN115202824A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2824A true CN115202824A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83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0742.4A Pending CN115202824A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0282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63681B2 (en)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using alternative packet addressing
US20240163165A1 (en) Configuration system for configuring teleco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networks
CN112470436B (zh) 用于提供多云连通性的系统、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225146B2 (en) Using virtual networking devices to manage routing information
CN109952746B (zh) 在业务链网络环境中集成物理和虚拟网络功能
CN107924226B (zh) 用于多接口虚拟网络功能的单个网络接口
EP2806601B1 (en) Tunnels between virtual machines
CN107770066B (zh) 一种跨主机、跨VLAN、跨集群的Docker容器导流方法
US9736016B2 (en) Managing failure behavior for computing nodes of provided computer networks
US8046456B1 (en) Using virtual networking devices to manage external connections
US8131852B1 (en) Using virtual networking devices to manage rou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onnected computer networks
US20180351813A1 (en) Providing virtual networking device functionality for managed computer networks
EP2457159B1 (en) Dynamically migrating computer networks
US11269673B2 (en) Client-defined rules in provider network environments
EP388321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puter system
US11558246B2 (en) Implementing service function chains
EP3349402B1 (en)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20180262389A1 (en) Advertising method and system in 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 environment
WO2018137761A1 (en) Explicitly addressed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CN115202824A (zh) 一种数据引流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199596A1 (en) Rout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702505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节点
GB2559660B (en) Implementing service function chains
Lehocine et al. VINEMA: Towards automated management of virtual networks in SDN infrastructures
Langenskiöld Network Slicing using Switch Virtual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