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91397A - 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及升鱼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及升鱼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1397A
CN115191397A CN202210859424.8A CN202210859424A CN115191397A CN 115191397 A CN115191397 A CN 115191397A CN 202210859424 A CN202210859424 A CN 202210859424A CN 115191397 A CN115191397 A CN 115191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fish
vertical shaft
suspension mechanism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94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91397B (zh
Inventor
黄祺
陈凡
赵谊
赵再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594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913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91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1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91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1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6Accessories for aquaria or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9/00Methods or means of catching fish in bulk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01K69/00 - A01K77/00, e.g. fish pumps; Detection of fish; Whale fishe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60Ecological corridors or buffer zon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arrages (AREA)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及升鱼方法,水闸机构包括竖井、顶栅、鱼池、诱鱼通道、L型杆、第一悬吊机构、第二悬吊机构和鱼道,其中,竖井的前端面下端与前栅转动连接形成开启或闭合表面,而前栅通过第一悬吊结构实现旋转的控制,顶栅通过第二悬吊机构和L型杆控制其在竖井中的运动并实现对鱼池上端面的封闭和开启,鱼池的下端面设置有滑动连接的封板,当鱼池提升到竖井上端时,滑动打开封板实现鱼流入鱼道中,L型杆上设置有挂钩、托举件和拉紧机构。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升鱼机升鱼方式,提升了升鱼的效率,使得升鱼过程更加便捷和自动化。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及升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和升鱼方法。
背景技术
升鱼机又名举鱼机,将鱼装载后送至高处,升鱼机既可为鱼类过坝提供通道,也可与运鱼车配合作业将鱼送到鱼类人工繁殖场。升鱼机基本不受枢组水头及坝高的限制,鱼类过坝时体力消耗小,适于底层鱼类过坝。
水闸机构用在诱鱼通道中,诱鱼通道内流水,由于鱼逆流的特性,顺应着诱鱼通道游动,之后通过水闸机构关闭鱼道,水闸机构类似拦鱼栅结构,将鱼顺应着通道推入鱼池内,再之后将鱼池向上起吊并移动至竖井的高处,再下放至高处池体内,完成鱼的转移,由上述描述可知,水闸机构在此过程中非常重要,起到拦导鱼的作用,是决定升鱼机系统中一次升鱼动作中能否保障鱼量的重要机构。
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拦鱼栅平移需要经过较长的距离,普通牵引机构牵引其移动时较为不顺,这是由于在移动时受到水流阻力、诱鱼通道内壁的阻力等作用较多,致使在整个拦导鱼过程中较为缓慢且困难;同时需要对应设立另外的水闸机构,用来控制竖井的开启与关闭,在拦导鱼时需要将该竖井闸门开启,保障鱼的进入,拦导结束后,再将竖井闸门关闭,防止鱼反向游走,整个过程繁琐不便,也降低了实际操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及升鱼方法,改变传统升鱼机系统中闸门竖向提升开启和关闭的方式,提高了拦导鱼的速度和效率,并且通过顶栅自动下落封闭鱼池上方的方法完成了鱼池的自动闭合,防止鱼从鱼池溜走,提升效率,进而改进整个升鱼机系统的操作便捷性和升鱼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包括,
竖井,所述竖井包括前栅、后栅、左栅和右栅,前栅、后栅、左栅和右栅围合而成竖井的井内空间,其中后栅、左栅和右栅固定连接形成竖井的三个固定表面,前栅下端通过转轴分别与左栅、右栅转动连接形成竖井的开启或闭合表面;
顶栅,所述顶栅位于位于竖井的井内空间中,顶栅的下端面设置有至少两个间距可变的挂钩,所述间距是指沿着从左栅指向右栅方向的距离;
鱼池,所述鱼池位于竖井的井内空间中并设置在顶栅下方,鱼池上设置有从后栅向前栅方向延伸的挂杆,鱼池对应顶栅的上端面和对应前栅的前端面均为敞口状,鱼池的下端面设置有封板,封板沿着从后栅指向前栅的方向与鱼池滑动连接;
诱鱼通道,所述诱鱼通道设置在竖井的下端,且诱鱼通道的出口指向前栅,诱鱼通道的底面低于转轴所在位置,诱鱼通道的宽度大于前栅的宽度;
L型杆,两根所述L型杆设置在竖井的外侧,且两根所述L型杆之间的间距可变,所述间距是指沿着从左栅指向右栅方向的距离,L型杆上设置有用于顶栅支撑定位的托举件,以及用于前栅限位和导向的限位板,托举件位于L型杆上对应左栅、右栅的位置,限位板位于前栅相对竖井转动的路径上;
第一悬吊机构,所述第一悬吊机构位于竖井的上方,第一悬吊机构与前栅连接并用于驱动前栅绕转轴转动;
第二悬吊机构,所述第二悬吊机构位于竖井的上方,第二悬吊机构与顶栅连接并用于驱动顶栅在井内空间中移动;
鱼道,所述鱼道滑动连接在竖井的上方。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左栅和右栅的前边沿各自固定连接有一块侧板,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侧板上。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顶栅的下端面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贯穿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连接有导杆,所述挂钩和压缩弹簧同时套接在导杆上,导杆沿着从左栅指向右栅方向延伸,挂钩的上端设置有搭接在固定块上的防脱板。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鱼池内且在封板下方设置有接触轮,接触轮的表面与封板下端面紧贴,接触轮通过动轴、动轴上的传动轮、套接在传动轮上的传动带与固定在鱼池上的电机相连。
作为一种选择,两根所述L型杆通过拉紧机构与竖井连接,拉紧机构包括连接在后栅上的固定杆,固定杆上开有两条插槽,两根L型杆的一端各自滑动插接在两条插槽内,插槽内设置有拉簧,拉簧的一端与L型杆插入插槽的一端连接,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插槽的内壁上,拉簧的变形方向沿着从左栅指向右栅的方向。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限位板为述L型杆末端的一块凸起,凸起上设置有两个接触面,接触面为斜面,当前栅转动开启或转动闭合时,前栅分别与同一个凸起上不同的接触面接触。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托举件固定连接在L型杆上,托举件包括托举块,托举块的表面有一条第一推挤面。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竖井的上端设置有支架和两个顶架,支架固定连接在两个顶架上,其中,
所述第一悬吊机构和第二悬吊机构固定连接在支架上;
所述鱼道滑动连接在两个顶架之间。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鱼道的表面连接有套壳,套壳滑动套接在顶架上,顶架上还设置有伸缩缸,伸缩缸的伸缩端与套壳相连。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顶架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折块,折块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软质垫。
进一步,前栅的前边沿固定安装有接触块,当前栅处于闭合状态时,接触块挤压软质垫,当前栅处于开启状态时,受软质垫的弹力作用,促使前栅向前转动。
一种采用前述水闸机构的升鱼方法,包括,
步骤一,制动第二悬吊机构使得顶栅保持搭接在两根L型杆上,释放第一悬吊机构的制动使得前栅相对竖井下端的转轴旋转开启直到前栅进入诱鱼通道,前栅旋转开启过程中,两根L型杆被前栅先撑开后再复位,此时,释放第二悬吊机构的制动;
步骤二,当鱼通过诱鱼通道进入鱼池后,启动第一悬吊机构,第一悬吊机构驱动前栅旋转封闭竖井,前栅旋转封闭过程中两根L型杆被前栅撑开,此时,顶栅脱离两根L型杆的支撑向下坠落直到与鱼池接触,顶栅与鱼池接触的同时挂钩挂扣在鱼池的挂杆上完成顶栅对鱼池的封闭;
步骤三,启动第二悬吊机构向上起吊顶栅和鱼池,当顶栅和鱼池来到竖井上端时,鱼道滑动至鱼池的封板下方,滑动封板使得鱼池下端面打开,鱼进入鱼道,完成升鱼过程。顶栅和鱼池提升过程中,顶栅从下方撑开两根L型杆,然后L型杆再次复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改变了传统技术中的竖井构造,将竖井的前面敞开设计,并设立前栅进行拦导鱼,大大提升了拦导的速度,并且,抛弃了原有的竖井闸门设计,在前栅拦导鱼的过程中,自动的封住鱼池上端,实现关闭,防止鱼溜走,整个过程流畅快速,提升升鱼效率。
(2)诱鱼后,通过第一悬吊机构将前栅吊起,使其绕转轴向上转动,由于总水位有限,因此水为不会高过诱鱼通道,不会发生鱼逃走的问题,并且,由于前栅与水有着较大的接触范围,因此可以保障水的下漏,也避免了鱼逃走的问题,随着转动,将拦导鱼进入至鱼池的内侧,直至转动九十度后,即可完成拦导鱼的过程,由上述可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该拦鱼过程便捷快速,保障鱼不会逃走。(3)在前栅转动时,触碰接触面从而将L型杆推挤,推挤后,托举块脱离顶栅的下方(在之前顶栅与鱼池间留有距离,来保障鱼拦导至鱼池),不再支撑顶栅,受重力作用的顶栅向下移动,同步的前栅继续转动直至进入诱鱼通道中,顶栅下移后,第二推挤面与挂杆接触,挂钩受到推挤发生平移,挂钩下端到达挂杆下方后,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挂钩复位,之后第二悬吊机构吊起顶栅的过程中,挂钩通过挂杆将鱼池悬吊起来,因此,在拦导鱼后,免去了传统步骤中竖井闸门关闭的步骤,使得整个过程更为流畅快速,提升效率。
(4)在鱼池与顶栅被吊起时,顶栅的边缘接触第二推挤面并将L型杆撑开,连接在L型杆上托举块同步被撑开,故而托举块不会对顶栅与鱼池的悬吊上移产生阻碍,到达最上方时,通过伸缩缸驱使套壳前移,使得鱼道到达鱼池下方,通过电机驱动,使得接触轮转动,从而将封板后移开启,之后即可将鱼放走,鱼会顺应着鱼道溜走,进一步提升了整个过程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的顶栅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的顶栅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中鱼池悬吊时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中前栅转动后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的顶架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与诱鱼通道的对位图;
图中:1、竖井;2、侧板;3、前栅;4、转轴;5、鱼池;6、顶栅;7、固定杆;8、插槽;9、拉簧;10、L型杆;11、限位板;12、接触面;13、托举块;14、第一推挤面;15、固定块;16、滑槽;17、导杆;18、压缩弹簧;19、挂钩;20、防脱板;21、第二推挤面;22、挂杆;23、封板;24、接触轮;25、动轴;26、传动轮;27、电机;28、传动带;30、折块;31、软质垫;32、接触块;33、第一悬吊机构;34、第二悬吊机构;36、支架;37、鱼道;38、伸缩缸;39、套壳;40、顶架;41、诱鱼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就此理解为本发明所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凡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和变更,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如图1~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包括竖井1,竖井1为三面设置,竖井1的两个前边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侧板2,两个侧板2之间设置有前栅3,前栅3的靠近下边沿与侧板2转动配合,竖井1的内侧沿竖向滑动设置有顶栅6,竖井1的外表面对应顶栅6的高度以下位置处设置有两个对称的L型杆10,两个L型杆10之间设置有拉紧机构,L型杆1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托举住顶栅6下边沿的托举件,竖井1的内侧设置有鱼池5,鱼池5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挂杆22,顶栅6的下端面对应挂杆22上方处设置有悬挂机构:当前栅3向上转动推挤两侧的L型杆10,托举件离开顶栅6下方后顶栅6掉落,顶栅6下落后悬挂机构扣住挂杆22;竖井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悬吊机构33与第二悬吊机构34,第一悬吊机构33吊起前栅3的前端,第二悬吊机构34吊起顶栅6的上端面。
本发明改变传统技术中的竖井构造,将竖井的前面做了敞开设计,并设立前栅3进行拦导鱼,大大提升了拦导的速度,并且,抛弃了原有的竖井闸门设计,在前栅3拦导鱼的过程中,自动的封住鱼池5上端,实现关闭,防止鱼溜走,整个过程流畅快速,提升升鱼效率。
前栅3的两侧外表面靠近下端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转轴4,转轴4贯穿侧板2且相互转动配合,保障前栅3可以以转轴4为轴转动。
L型杆10的前端处设置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的两个拐角处分别开设有接触面12,在前栅3由竖向下放过程中,接触面12的作用,同样使得L型杆10被向两侧撑开,之后即可将鱼池5直接下放,让其受重力下坠,落至竖井1的底部,等到前栅3转至水平后,L型杆10复位,之后再下放回顶栅6,托举件可以阻止顶栅6的继续下坠。
拉紧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竖井1后端面的固定杆7,固定杆7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插槽8(图3中的A处为了方便观察插槽8而没有画出完整的固定杆7,实际上图3中A处是被固定杆7覆盖的,图3中标注的固定杆7位置下方还设置有另一个插槽8,即固定杆7上左、右两侧各对称设置有一个插槽8,配合L型杆10插入并与拉簧9连接),L型杆10的端部滑动插入至插槽8的内侧,L型杆10的端部与插槽8的侧壁间固定连接有拉簧9,拉簧9起到拉扯的作用,在L型杆10不再被推挤时,可以拉住使其贴在竖井1的侧表面。
托举件包括固定连接在L型杆10一侧的托举块13,托举块13活动贯穿竖井1的侧面(图5中托举块13已经处于贯穿左栅和右栅的状态,左栅和右栅对应托举块13的位置有一开口,此位置通过切除杆件形成一个窗口,从而与托举块13的移动不发生干涉),托举块13的上端与顶栅6的下端面相接触,托举块13下端开设有第一推挤面14,在顶栅6上吊起时,第一推挤面14的配合下,可以使得L型杆10移开。
悬挂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顶栅6靠近拐角处的固定块15,固定块15的下端面贯穿开设有滑槽16,滑槽1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导杆17,导杆17的外表面套设有挂钩19与压缩弹簧18,挂钩1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脱板20,挂钩19的下端开设有第二推挤面21,顶栅6下坠时,在第二推挤面21的配合下,挂钩19可以移开。
竖井1的上端两侧处分别固定安装有顶架40,两个顶架40的上端面共同固定安装有支架36,第一悬吊机构33与第二悬吊机构34均固定安装在支架36的上端面,第一悬吊机构33选用带有悬臂的绞盘式起重机,第二悬吊机构34选用电动葫芦,两者均为现有的悬吊设备,不过多赘述。
鱼池5的下端设置为封板23,封板23滑动贯穿鱼池5的前端面,鱼池5的侧壁上对应封板23的下方位置处转动安装有动轴25,动轴25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接触轮24,接触轮24接触封板23的下端面,动轴25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传动轮26,鱼池5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机27,电机27的输出轴与传动轮26外表面共同套设有传动带28,电机27转动时,通过传动带28于传动轮26使得动轴25转动,进而使得接触轮24转动。
两个顶架40之间滑动设置有鱼道37,鱼道37的两侧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套壳39,套壳39滑动套设在顶架40的外表面,顶架40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伸缩缸38,伸缩缸38的伸缩端与套壳39的侧面固定连接,伸缩缸38选用液压缸,可以平稳推动鱼道37前后移动。
顶架40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折块30,折块30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软质垫31,前栅3的前边沿靠近两个拐角位置处分别固定安装有接触块32,当前栅3竖向摆放时,接触块32挤压软质垫31,第一悬吊机构33下放时,受软质垫31的弹力作用,可以促使前栅3向前下转动。
在诱鱼通道41内通入向前流动的水流(此时的前栅3平放在诱鱼通道41内),诱鱼后,通过第一悬吊机构33将前栅3吊起,使其绕转轴4向上转动,由于总水位有限,因此水位不会高过诱鱼通道41,不会发生鱼逃走的问题,并且,由于前栅3与水有着较大的接触范围,因此可以保障水的下漏,也避免了鱼逃走的问题,随着转动,将拦导鱼进入至鱼池5的内侧,直至前栅3转动九十度后封闭竖井1,即可完成拦导鱼的过程。由上述过程可以知晓,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该拦鱼过程便捷快速,保障鱼不会逃走;在前栅3转动时,触碰接触面12时,将L型杆10推挤,推挤后,托举块13移开顶栅6的下方(在之前顶栅6与鱼池5间留有距离来保障鱼拦导至鱼池5),受重力作用,顶栅6下移,同步的前栅3继续转动直至竖直,顶栅6下移后,第二推挤面21与挂杆22接触,挂钩19受到推挤发生平移,挂钩19下端到达挂杆22下方后,在压缩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挂钩19复位,之后第二悬吊机构34吊起顶栅6的过程中,挂钩19将悬吊起鱼池5,因此,在拦导鱼后,免去了传统步骤中竖井1闸门关闭的步骤,使得整个过程更为流畅快速,提升了效率;在鱼池5与顶栅6被吊起时,顶栅6边接触第二推挤面21时,将L型杆10在此撑开,故而托举块13不会对顶栅6与鱼池5的悬吊上移产生阻碍。到达最上方时,通过伸缩缸38驱使套壳39前移,使得鱼道37到达鱼池5下方,通过电机27驱动,使得接触轮24转动,从而将封板23后移开启,之后即可将鱼放走,鱼会顺应着鱼道37溜走,进一步提升了整个过程便捷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井(1),所述竖井(1)包括前栅(3)、后栅、左栅和右栅,前栅(3)、后栅、左栅和右栅围合而成竖井(1)的井内空间,其中后栅、左栅和右栅固定连接形成竖井(1)的三个固定表面,前栅(3)下端通过转轴(4)分别与左栅、右栅转动连接形成竖井(1)的开启或闭合表面;
顶栅(6),所述顶栅(6)位于位于竖井(1)的井内空间中,顶栅(6)的下端面设置有至少两个间距可变的挂钩(19),所述间距是指沿着从左栅指向右栅方向的距离;
鱼池(5),所述鱼池(5)位于竖井(1)的井内空间中并设置在顶栅(6)下方,鱼池(5)上设置有从后栅向前栅(3)方向延伸的挂杆(22),鱼池(5)对应顶栅(6)的上端面和对应前栅(3)的前端面均为敞口状,鱼池(5)的下端面设置有封板(23),封板(23)沿着从后栅指向前栅(3)的方向与鱼池(5)滑动连接;
诱鱼通道(41),所述诱鱼通道(41)设置在竖井(1)的下端,且诱鱼通道(41)的出口指向前栅(3),诱鱼通道(41)的底面低于转轴(4)所在位置,诱鱼通道(41)的宽度大于前栅(3)的宽度;
L型杆(10),两根所述L型杆(10)设置在竖井(1)的外侧,且两根所述L型杆(10)之间的间距可变,所述间距是指沿着从左栅指向右栅方向的距离,L型杆(10)上设置有用于顶栅(6)支撑定位的托举件,以及用于前栅(3)限位和导向的限位板(11),托举件位于L型杆(10)上对应左栅、右栅的位置,限位板(11)位于前栅(3)相对竖井(1)转动的路径上;
第一悬吊机构(33),所述第一悬吊机构(33)位于竖井(1)的上方,第一悬吊机构(33)与前栅(3)连接并用于驱动前栅(3)绕转轴(4)转动;
第二悬吊机构(34),所述第二悬吊机构(34)位于竖井(1)的上方,第二悬吊机构(34)与顶栅(6)连接并用于驱动顶栅(6)在井内空间中移动;
鱼道(37),所述鱼道(37)滑动连接在竖井(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栅和右栅的前边沿各自固定连接有一块侧板(2),所述转轴(4)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侧板(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栅(6)的下端面设置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上贯穿开设有滑槽(16),滑槽(16)内连接有导杆(17),所述挂钩(19)和压缩弹簧(18)同时套接在导杆(17)上,导杆(17)沿着从左栅指向右栅方向延伸,挂钩(19)的上端设置有搭接在固定块(15)上的防脱板(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池(5)内且在封板(23)下方设置有接触轮(24),接触轮(24)的表面与封板(23)下端面紧贴,接触轮(24)通过动轴(25)、动轴(25)上的传动轮(26)、套接在传动轮(26)上的传动带(28)与固定在鱼池(5)上的电机(27)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L型杆(10)通过拉紧机构与竖井(1)连接,拉紧机构包括连接在后栅上的固定杆(7),固定杆(7)上开有两条插槽(8),两根L型杆(10)的一端各自滑动插接在两条插槽(8)内,插槽(8)内设置有拉簧(9),拉簧(9)的一端与L型杆(10)插入插槽(8)的一端连接,拉簧(9)的另一端连接在插槽(8)的内壁上,拉簧(9)的变形方向沿着从左栅指向右栅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1)为述L型杆(10)末端的一块凸起,凸起上设置有两个接触面(12),接触面(12)为斜面,当前栅(3)转动开启或转动闭合时,前栅(3)分别与同一个凸起上不同的接触面(12)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件固定连接在L型杆(10)上,托举件包括托举块(13),托举块(13)的表面有一条第一推挤面(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1)的上端设置有支架(36)和两个顶架(40),支架(36)固定连接在两个顶架(40)上,其中,
所述第一悬吊机构(33)和第二悬吊机构(34)固定连接在支架(36)上;
所述鱼道(37)滑动连接在两个顶架(4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道(37)的表面连接有套壳(39),套壳(39)滑动套接在顶架(40)上,顶架(40)上还设置有伸缩缸(38),伸缩缸(38)的伸缩端与套壳(39)相连。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水闸机构的升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制动第二悬吊机构(34)使得顶栅(6)保持搭接在两根L型杆(10)上,释放第一悬吊机构(33)的制动使得前栅(3)相对竖井(1)下端的转轴(4)旋转开启直到前栅(3)进入诱鱼通道(41),前栅(3)旋转开启过程中,两根L型杆(10)被前栅(3)先撑开后再复位,此时,释放第二悬吊机构(34)的制动;
步骤二,当鱼通过诱鱼通道(41)进入鱼池(5)后,启动第一悬吊机构(33),第一悬吊机构(33)驱动前栅(3)旋转封闭竖井(1),前栅(3)旋转封闭过程中两根L型杆(10)被前栅(3)撑开,此时,顶栅(6)脱离两根L型杆(10)的支撑向下坠落直到与鱼池(5)接触,顶栅(6)与鱼池(5)接触的同时挂钩(19)挂扣在鱼池(5)的挂杆(22)上完成顶栅(6)对鱼池(5)的封闭;
步骤三,启动第二悬吊机构(34)向上起吊顶栅(6)和鱼池(5),当顶栅(6)和鱼池(5)来到竖井(1)上端时,鱼道(37)滑动至鱼池(5)的封板(23)下方,滑动封板(23)使得鱼池(5)下端面打开,鱼进入鱼道(37),完成升鱼过程。
CN202210859424.8A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及升鱼方法 Active CN1151913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9424.8A CN115191397B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及升鱼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9424.8A CN115191397B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及升鱼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1397A true CN115191397A (zh) 2022-10-18
CN115191397B CN115191397B (zh) 2023-09-22

Family

ID=83584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9424.8A Active CN115191397B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及升鱼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9139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484430U (zh) * 2017-10-26 2018-06-12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诱导式过鱼系统
CN109469030A (zh) * 2018-12-21 2019-03-15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引水式发电高坝的集运鱼系统
CN110016883A (zh) * 2019-02-22 2019-07-16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电站尾水集鱼的装置及其集鱼方法
CN111910593A (zh) * 2020-09-02 2020-11-1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用于水电站洄游鱼类上行过坝的集运鱼方法及系统
CN112323739A (zh) * 2020-10-09 2021-02-05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旋转式鱼道驱鱼装置及使用该装置驱鱼的方法
CN112385617A (zh) * 2020-12-02 2021-02-23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诱驱鱼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484430U (zh) * 2017-10-26 2018-06-12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诱导式过鱼系统
CN109469030A (zh) * 2018-12-21 2019-03-15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引水式发电高坝的集运鱼系统
CN110016883A (zh) * 2019-02-22 2019-07-16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电站尾水集鱼的装置及其集鱼方法
CN111910593A (zh) * 2020-09-02 2020-11-1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用于水电站洄游鱼类上行过坝的集运鱼方法及系统
CN112323739A (zh) * 2020-10-09 2021-02-05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旋转式鱼道驱鱼装置及使用该装置驱鱼的方法
CN112385617A (zh) * 2020-12-02 2021-02-23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诱驱鱼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1397B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66661U (zh) 一种截留垃圾的水闸
CN205175736U (zh) 一种底质取样器
CN115191397A (zh) 一种用于升鱼机系统池体的水闸机构及升鱼方法
CN207995830U (zh) 一种过鱼设施上的鱼类暂养放流池的改进型装置
CN215105129U (zh) 一种河道水闸控制装置
CN113863256B (zh) 一种环保用的水池垃圾清理装置
CN21326776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闸垃圾拦截装置
CN213549175U (zh) 一种捕鱼装置
CN105216977B (zh) 一种中华绒螯蟹底拖网捕捞船
CN209436030U (zh) 一种水体自循环型孵化池
CN208932812U (zh) 一种四绳抓斗
CN220786079U (zh) 一种用于养殖工船鱼苗入舱的全自动快速输送系统
CN216194590U (zh) 一种过滤式抓斗
CN2375666Y (zh) 反抓式电动清污机
CN219395948U (zh) 一种便于捕捞的鳙鱼养殖装置
CN218104595U (zh) 一种适用于养殖桶的捕鱼器
CN110463633B (zh) 一种贝类养殖笼
CN219781256U (zh) 一种组合式小龙虾养殖装置
CN217836879U (zh) 一种基于杠杆原理作用的颚式自卸料斗
CN218465324U (zh) 一种钢结构吊装工具
CN220907559U (zh) 一种用于空气回火炉的炉门锁紧装置
CN215684028U (zh) 一种养殖舍通风换气装置
CN221070893U (zh) 一种钢包盖的斜向加揭盖机
CN216444874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铸造自动配箱用起吊装置
CN218754590U (zh) 一种卷扬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