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89791A - 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9791A
CN115189791A CN202211097144.4A CN202211097144A CN115189791A CN 115189791 A CN115189791 A CN 115189791A CN 202211097144 A CN202211097144 A CN 202211097144A CN 115189791 A CN115189791 A CN 115189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cale
intelligent
data
sc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71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89791B (zh
Inventor
刘艳媚
郑锦新
金源
徐锦俊
曹炳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ell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ell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ell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ell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971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9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89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9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89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9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91Modelling the propagation channel
    • H04B17/3911Fading models or fading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73Predicting channel quality or other radio frequency [RF]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及系统,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获得智能电表通信模块中的目标信道;分析获得信道衰落特性,其中包括大尺度衰落特性、小尺度衰落特性;确定信道特征指标集,其中包括多个信道特征指标;基于预设测量方案采集得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构建智能信道模型;通过智能信道模型模拟得到通信模拟数据;对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调整,并进行通信数据传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因无线信道传输问题导致智能电表的数据不准确,进而影响智能管理和计费可靠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目标信道通信传输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物联网的发展,用电系统的抄表模式也相应的发生明显改变,人工抄表费时费力越来越不被社会接受。智能电表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无线抄表、集中控制、自动计费的功能,促使供电企业由人工抄表业务向自动抄表业务转型。然而现有技术中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智能电表进行电表数据自动读取控制时,存在因无线信道传输不及时、受噪声影响等复杂环境问题等,导致智能电表读取数据不准确的问题,进而影响了后续电表智能管理和计费可靠性。无线信道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媒介,是保证智能电表联网数据可靠传输的关键所在。因此,结合实际需求对智能电表通信模块中的目标信道进行研究,实现信道测量和建模,对于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的数据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现有技术中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智能电表进行电表数据自动读取控制时,存在因无线信道传输问题导致智能电表的数据不准确,进而影响智能管理和计费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智能电表进行电表数据自动读取控制时,存在因无线信道传输问题导致智能电表的数据不准确,进而影响智能管理和计费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系统实现,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获得智能电表通信模块中的目标信道;分析获得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衰落特性,其中,所述信道衰落特性包括大尺度衰落特性、小尺度衰落特性;对所述大尺度衰落特性、所述小尺度衰落特性依次进行分析,确定信道特征指标集,其中,所述信道特征指标集包括多个信道特征指标;基于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多个信道特征指标依次进行采集,得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根据所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构建所述目标信道的智能信道模型;通过所述智能信道模型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模拟,得到通信模拟数据;根据所述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调整,得到调整结果,并根据所述调整结果进行通信数据传输。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系统,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信道获得模块,所述信道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智能电表通信模块中的目标信道;特性分析模块,所述特性分析模块用于分析获得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衰落特性,其中,所述信道衰落特性包括大尺度衰落特性、小尺度衰落特性;指标确定模块,所述指标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大尺度衰落特性、所述小尺度衰落特性依次进行分析,确定信道特征指标集,其中,所述信道特征指标集包括多个信道特征指标;参数采集模块,所述参数采集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多个信道特征指标依次进行采集,得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模型构建模块,所述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构建所述目标信道的智能信道模型;模拟分析模块,所述模拟分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智能信道模型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模拟,得到通信模拟数据;调整执行模块,所述调整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调整,得到调整结果,并根据所述调整结果进行通信数据传输。
本发明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获得智能电表通信模块中的目标信道;分析获得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衰落特性,其中,所述信道衰落特性包括大尺度衰落特性、小尺度衰落特性;对所述大尺度衰落特性、所述小尺度衰落特性依次进行分析,确定信道特征指标集,其中,所述信道特征指标集包括多个信道特征指标;基于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多个信道特征指标依次进行采集,得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根据所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构建所述目标信道的智能信道模型;通过所述智能信道模型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模拟,得到通信模拟数据;根据所述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调整,得到调整结果,并根据所述调整结果进行通信数据传输。通过对智能电表通信模块中的目标信道进行信道参数测量,进而实现了目标信道的智能模拟目标,达到了提高目标信道通信传输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中得到信道特征指标集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中获得预设测量方案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中根据室内通信模拟数据对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一次调整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信道获得模块M100,特性分析模块M200,指标确定模块M300,参数采集模块M400,模型构建模块M500,模拟分析模块M600,调整执行模块M7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智能电表进行电表数据自动读取控制时,存在因无线信道传输问题导致智能电表的数据不准确,进而影响智能管理和计费可靠性的技术问题。通过对智能电表通信模块中的目标信道进行信道参数测量,进而实现了目标信道的智能模拟目标,达到了提高目标信道通信传输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发明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系统,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获得智能电表通信模块中的目标信道;
具体而言,所述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应用于所述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系统,可以通过对智能电表通信模块中的目标信道进行信道参数测量,进而实现目标信道的智能模拟。所述目标信道是指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中用于通信和数据传输的电子通道,为智能电表的数据传输媒介。通过提取智能电表通信模块中的目标信道,为后续采集信道参数并构建信道模型提供了基础。
步骤S200:分析获得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衰落特性,其中,所述信道衰落特性包括大尺度衰落特性、小尺度衰落特性;
具体而言,目标信道作为所述智能电表将电能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传输的媒介,直接决定了电能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对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衰落特性进行分析。在目标信道中进行数据信息通信时,存在大尺度衰落现象和小尺度衰落现象。其中,大尺度衰落用于描述收发端之间长距离场强变化,其传播模式主要有自由空间传播以及反射、绕射和散射等方式。小尺度衰落用于描述短距离或短时间内场强的快速变化,接收信号的幅度将产生快速变化引起衰落。通过分析获得所述目标信道的大尺度衰落特性、小尺度衰落特性,实现了为后续采集、监测目标信道相关参数提供指标方向的目标。
步骤S300:对所述大尺度衰落特性、所述小尺度衰落特性依次进行分析,确定信道特征指标集,其中,所述信道特征指标集包括多个信道特征指标;
进一步的,如附图2所示,本发明步骤S300还包括:
步骤S310:获得所述目标通道的发射端、接收端;
步骤S320:基于所述大尺度衰落特性,计算得到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路径损耗、截距、阴影衰落;
步骤S330:根据所述路径损耗、截距、阴影衰落,组建大尺度衰落指标集;
步骤S340:基于所述小尺度衰落特性,计算得到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时域功率延迟分布、平均附加时延、均方根时延扩展、多径分布;
步骤S350:根据所述时域功率延迟分布、平均附加时延、均方根时延扩展、多径分布,组建小尺度衰落指标集;
步骤S360:基于所述大尺度衰落指标集、所述小尺度衰落指标集,得到所述信道特征指标集。
具体而言,在对所述大尺度衰落特性、所述小尺度衰落特性依次进行分析前,首先分析确定所述目标通道的发射端、接收端。然后,基于传播环境中障碍物引起的多径效应和接收机的移动引起的多普勒效应,即所述目标通道的所述小尺度衰落特性,将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时域功率延迟分布、平均附加时延、均方根时延扩展、多径分布作为目标信道的特征指标。进一步的,将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路径损耗、截距、阴影衰落作为所述大尺度衰落特性的特征指标。最后,基于所述大尺度衰落指标集、所述小尺度衰落指标集得到所述信道特征指标集。通过大尺度特性分析、小尺度特性分析,组建得到目标信道的信道特征指标集,达到了为后续构建目标信道的智能模型并进行模拟提供指标基础,进而提供模型构建可靠性、有效性的技术效果。
步骤S400:基于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多个信道特征指标依次进行采集,得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
进一步的,如附图3所示,本发明步骤S400还包括:
步骤S410:基于大数据组建小尺度测量方案集,其中,所述小尺度测量方案集包括扫频测量法、周期性脉冲测量法、伪随机序列滑动相关法;
步骤S420:依次对所述扫频测量法、所述周期性脉冲测量法、所述伪随机序列滑动相关法进行方案评估,得到方案评估结果;
步骤S430:根据所述方案评估结果,确定最优小尺度测量方案;
步骤S440:基于大数据组建大尺度测量方案集,并对所述大尺度测量方案集中各方案进行试验分析,得到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
进一步的,本发明步骤S440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41:提取所述大尺度测量方案集中的连续波测量法、宽带信号测量法;
步骤S442:分别基于所述连续波测量法、所述宽带信号测量法进行测量试验,依次得到连续波测量结果、宽带信号测量结果;
步骤S443:计算所述连续波测量结果与所述宽带信号测量结果之间的数据差,并判断所述数据差是否符合预设数据差阈值;
进一步的,本发明步骤S443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431:若所述数据差不符合所述预设数据差阈值,获得对比指令;
步骤S4432:根据所述对比指令,将所述连续波测量结果与所述宽带信号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得到对比分析结果;
步骤S4433:根据所述对比分析结果,确定所述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
步骤S444:若所述数据差符合所述预设数据差阈值,获得评价指令;
步骤S445:根据所述评价指令,依次对所述连续波测量法、所述宽带信号测量法进行方案操作评价,得到方案操作评价结果;
步骤S446:根据所述方案操作评价结果,确定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
步骤S450:根据所述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所述最优小尺度测量方案,获得所述预设测量方案。
具体而言,在基于预设测量方案采集所述多个信道特征指标的实际参数信息前,先分析确定各特性的测量方案。首先基于大数据组建可用于进行小尺度指标特征测量的所有方案的集合,包括扫频测量法、周期性脉冲测量法、伪随机序列滑动相关法等。其中,所述扫频测量法通过扫频测量实现图示测量,在扫频测量法中,将在某一段频率范围内以固定的幅度脉冲动态的扫描,接收端获取此频段范围内的实时测量结果。所述周期性脉冲测量法通过发送时序脉冲进行目标无线信道的特性推测。所述伪随机序列滑动相关法通过在发送端将特定长度的PN序列循环发送,从而在接收端接收信号,并分析确定所述目标信道的特征信息。然后,依次对所述扫频测量法、所述周期性脉冲测量法、所述伪随机序列滑动相关法进行方案综合主观评估,示范性的如结合实际条件对方案的操作执行难易程度进行评估等,最后得到各个方案的综合评估结果,即所述方案评估结果。最后,将综合评估结果最佳的方案作为目标信道的小尺度特性测量方案,即确定所述最优小尺度测量方案。
进一步的,基于大数据组建大尺度测量方案集,并对所述大尺度测量方案集中各方案进行试验分析,得到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也就是说,首先提取所述大尺度测量方案集中的连续波测量法、宽带信号测量法,并基于所述连续波测量法、所述宽带信号测量法,分别进行目标信道特征的测量试验,从而分别得到连续波测量结果、宽带信号测量结果。然后计算得到所述连续波测量结果与所述宽带信号测量结果之间的数据差,并判断计算得到的所述数据差是否符合预设数据差阈值。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差阈值为相关技术人员基于实际情况、采集需求等,综合分析后事先确定的采集数据最大误差范围。其中,当所述数据差符合所述预设数据差阈值时,说明基于所述连续波测量法、所述宽带信号测量法对目标信道进行特征采集时,两者采集到的数据相差不大,即采集效果接近,此时系统自动获得评价指令,用于对所述连续波测量法、所述宽带信号测量法的方案操作进行评价,即评价两个方案实际进行特征指标采集时的操作难易性,并得到方案操作评价结果。最后,根据所述方案操作评价结果,确定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然而,当所述数据差不符合所述预设数据差阈值时,系统自动获得对比指令,并根据所述对比指令,将所述连续波测量结果与所述宽带信号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最终将对比分析结果中,数据参数采集结果较佳的方案作为所述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
最后,根据所述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所述最优小尺度测量方案,获得所述预设测量方案,并基于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多个信道特征指标依次进行采集,得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通过基于预设测量方案进行特征指标参数的测量,达到了提高目标信道特征指标参数测量准确性、有效性的技术效果。通过采集目标信道的指标参数,实现了为后续构建目标信道模型提供指标参数基础的技术目标。
步骤S500:根据所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构建所述目标信道的智能信道模型;
步骤S600:通过所述智能信道模型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模拟,得到通信模拟数据;
具体而言,根据采集得到的所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构建所述目标信道的智能信道模型,并通过所述智能信道模型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模拟,记录模拟过程得到通信模拟数据。通过智能化模拟得到通信模拟数据,为后续对实际通信进行针对性调整,进而提高通信数据准确性等提供理论指导。
步骤S700:根据所述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调整,得到调整结果,并根据所述调整结果进行通信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如附图4所示,本发明步骤S700还包括:
步骤S710:组建场景集,其中,所述场景集包括多个场景;
步骤S720:提取所述多个场景中任意一个室内场景,作为目标室内场景;
步骤S730:基于所述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目标室内场景进行特征指标采集,得到多个室内特征指标参数;
步骤S740:根据所述多个室内特征指标参数,构建所述目标信道的智能室内信道模型,并通过所述智能室内信道模型模拟得到室内通信模拟数据;
步骤S750:根据所述室内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一次调整,得到一次调整结果。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61:提取所述多个场景中任意一个室外场景,作为目标室外场景;
步骤S762:基于所述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目标室外场景进行特征指标采集,得到多个室外特征指标参数;
步骤S763:根据所述多个室外特征指标参数,构建所述目标信道的智能室外信道模型,并通过所述智能室外信道模型模拟得到室外通信模拟数据;
步骤S764:根据所述室外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一次调整结果进行二次调整。
具体而言,在根据所述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调整时,首先基于实际智能电表通信环境,基于典型环境场景组建所述场景集。然后提取所述多个场景中任意一个室内场景作为目标室内场景,进而采集目标室内场景内的信道指标参数,并构建对应场景的智能室内信道模型。最后通过所述智能室内信道模型模拟得到室内通信模拟数据,并根据所述室内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调整,调整后即得到所述一次调整结果。示范性的如根据室内模拟数据对智能电表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进一步的,提取所述多个场景中任意一个室外场景作为目标室外场景,然后基于所述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目标室外场景进行特征指标采集,得到多个室外特征指标参数,进而构建所述目标信道的智能室外信道模型,并通过所述智能室外信道模型模拟得到室外通信模拟数据,最后根据所述室外通信模拟数据对室内通信模拟数据调整后的所述一次调整结果进行二次调整。
通过分别基于室内、室外场景的模拟数据,先后对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适应性调整,达到了提高目标信道通信传输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同时为电网智能抄表、管理业务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获得智能电表通信模块中的目标信道;分析获得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衰落特性,其中,所述信道衰落特性包括大尺度衰落特性、小尺度衰落特性;对所述大尺度衰落特性、所述小尺度衰落特性依次进行分析,确定信道特征指标集,其中,所述信道特征指标集包括多个信道特征指标;基于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多个信道特征指标依次进行采集,得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根据所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构建所述目标信道的智能信道模型;通过所述智能信道模型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模拟,得到通信模拟数据;根据所述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调整,得到调整结果,并根据所述调整结果进行通信数据传输。通过对智能电表通信模块中的目标信道进行信道参数测量,进而实现了目标信道的智能模拟目标,达到了提高目标信道通信传输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系统,请参阅附图5,所述系统包括:
信道获得模块M100,所述信道获得模块M100用于获得智能电表通信模块中的目标信道;
特性分析模块M200,所述特性分析模块M200用于分析获得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衰落特性,其中,所述信道衰落特性包括大尺度衰落特性、小尺度衰落特性;
指标确定模块M300,所述指标确定模块M300用于对所述大尺度衰落特性、所述小尺度衰落特性依次进行分析,确定信道特征指标集,其中,所述信道特征指标集包括多个信道特征指标;
参数采集模块M400,所述参数采集模块M400用于基于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多个信道特征指标依次进行采集,得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
模型构建模块M500,所述模型构建模块M500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构建所述目标信道的智能信道模型;
模拟分析模块M600,所述模拟分析模块M600用于通过所述智能信道模型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模拟,得到通信模拟数据;
调整执行模块M700,所述调整执行模块M700用于根据所述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调整,得到调整结果,并根据所述调整结果进行通信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中的所述指标确定模块M300还用于:
获得所述目标通道的发射端、接收端;
基于所述大尺度衰落特性,计算得到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路径损耗、截距、阴影衰落;
根据所述路径损耗、截距、阴影衰落,组建大尺度衰落指标集;
基于所述小尺度衰落特性,计算得到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时域功率延迟分布、平均附加时延、均方根时延扩展、多径分布;
根据所述时域功率延迟分布、平均附加时延、均方根时延扩展、多径分布,组建小尺度衰落指标集;
基于所述大尺度衰落指标集、所述小尺度衰落指标集,得到所述信道特征指标集。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中的所述参数采集模块M400还用于:
基于大数据组建小尺度测量方案集,其中,所述小尺度测量方案集包括扫频测量法、周期性脉冲测量法、伪随机序列滑动相关法;
依次对所述扫频测量法、所述周期性脉冲测量法、所述伪随机序列滑动相关法进行方案评估,得到方案评估结果;
根据所述方案评估结果,确定最优小尺度测量方案;
基于大数据组建大尺度测量方案集,并对所述大尺度测量方案集中各方案进行试验分析,得到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
根据所述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所述最优小尺度测量方案,获得所述预设测量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中的所述参数采集模块M400还用于:
提取所述大尺度测量方案集中的连续波测量法、宽带信号测量法;
分别基于所述连续波测量法、所述宽带信号测量法进行测量试验,依次得到连续波测量结果、宽带信号测量结果;
计算所述连续波测量结果与所述宽带信号测量结果之间的数据差,并判断所述数据差是否符合预设数据差阈值;
若所述数据差符合所述预设数据差阈值,获得评价指令;
根据所述评价指令,依次对所述连续波测量法、所述宽带信号测量法进行方案操作评价,得到方案操作评价结果;
根据所述方案操作评价结果,确定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中的所述参数采集模块M400还用于:
若所述数据差不符合所述预设数据差阈值,获得对比指令;
根据所述对比指令,将所述连续波测量结果与所述宽带信号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得到对比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对比分析结果,确定所述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中的所述调整执行模块M700还用于:
组建场景集,其中,所述场景集包括多个场景;
提取所述多个场景中任意一个室内场景,作为目标室内场景;
基于所述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目标室内场景进行特征指标采集,得到多个室内特征指标参数;
根据所述多个室内特征指标参数,构建所述目标信道的智能室内信道模型,并通过所述智能室内信道模型模拟得到室内通信模拟数据;
根据所述室内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一次调整,得到一次调整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中的所述调整执行模块M700还用于:
提取所述多个场景中任意一个室外场景,作为目标室外场景;
基于所述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目标室外场景进行特征指标采集,得到多个室外特征指标参数;
根据所述多个室外特征指标参数,构建所述目标信道的智能室外信道模型,并通过所述智能室外信道模型模拟得到室外通信模拟数据;
根据所述室外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一次调整结果进行二次调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系统,通过前述对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系统,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智能电表通信模块中的目标信道;
分析获得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衰落特性,其中,所述信道衰落特性包括大尺度衰落特性、小尺度衰落特性;
对所述大尺度衰落特性、所述小尺度衰落特性依次进行分析,确定信道特征指标集,其中,所述信道特征指标集包括多个信道特征指标;
基于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多个信道特征指标依次进行采集,得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
根据所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构建所述目标信道的智能信道模型;
通过所述智能信道模型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模拟,得到通信模拟数据;
根据所述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调整,得到调整结果,并根据所述调整结果进行通信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大尺度衰落特性、所述小尺度衰落特性依次进行分析,确定信道特征指标集,包括:
获得所述目标通道的发射端、接收端;
基于所述大尺度衰落特性,计算得到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路径损耗、截距、阴影衰落;
根据所述路径损耗、截距、阴影衰落,组建大尺度衰落指标集;
基于所述小尺度衰落特性,计算得到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时域功率延迟分布、平均附加时延、均方根时延扩展、多径分布;
根据所述时域功率延迟分布、平均附加时延、均方根时延扩展、多径分布,组建小尺度衰落指标集;
基于所述大尺度衰落指标集、所述小尺度衰落指标集,得到所述信道特征指标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多个信道特征指标依次进行采集,得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之前,还包括:
基于大数据组建小尺度测量方案集,其中,所述小尺度测量方案集包括扫频测量法、周期性脉冲测量法、伪随机序列滑动相关法;
依次对所述扫频测量法、所述周期性脉冲测量法、所述伪随机序列滑动相关法进行方案评估,得到方案评估结果;
根据所述方案评估结果,确定最优小尺度测量方案;
基于大数据组建大尺度测量方案集,并对所述大尺度测量方案集中各方案进行试验分析,得到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
根据所述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所述最优小尺度测量方案,获得所述预设测量方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大数据组建大尺度测量方案集,并对所述大尺度测量方案集中各方案进行试验分析,得到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包括:
提取所述大尺度测量方案集中的连续波测量法、宽带信号测量法;
分别基于所述连续波测量法、所述宽带信号测量法进行测量试验,依次得到连续波测量结果、宽带信号测量结果;
计算所述连续波测量结果与所述宽带信号测量结果之间的数据差,并判断所述数据差是否符合预设数据差阈值;
若所述数据差符合所述预设数据差阈值,获得评价指令;
根据所述评价指令,依次对所述连续波测量法、所述宽带信号测量法进行方案操作评价,得到方案操作评价结果;
根据所述方案操作评价结果,确定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所述连续波测量结果与所述宽带信号测量结果之间的数据差,并判断所述数据差是否符合预设数据差阈值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差不符合所述预设数据差阈值,获得对比指令;
根据所述对比指令,将所述连续波测量结果与所述宽带信号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得到对比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对比分析结果,确定所述最优大尺度测量方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调整,得到调整结果,包括:
组建场景集,其中,所述场景集包括多个场景;
提取所述多个场景中任意一个室内场景,作为目标室内场景;
基于所述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目标室内场景进行特征指标采集,得到多个室内特征指标参数;
根据所述多个室内特征指标参数,构建所述目标信道的智能室内信道模型,并通过所述智能室内信道模型模拟得到室内通信模拟数据;
根据所述室内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一次调整,得到一次调整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室内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一次调整,得到一次调整结果之后,还包括:
提取所述多个场景中任意一个室外场景,作为目标室外场景;
基于所述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目标室外场景进行特征指标采集,得到多个室外特征指标参数;
根据所述多个室外特征指标参数,构建所述目标信道的智能室外信道模型,并通过所述智能室外信道模型模拟得到室外通信模拟数据;
根据所述室外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一次调整结果进行二次调整。
8.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道获得模块,所述信道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智能电表通信模块中的目标信道;
特性分析模块,所述特性分析模块用于分析获得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衰落特性,其中,所述信道衰落特性包括大尺度衰落特性、小尺度衰落特性;
指标确定模块,所述指标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大尺度衰落特性、所述小尺度衰落特性依次进行分析,确定信道特征指标集,其中,所述信道特征指标集包括多个信道特征指标;
参数采集模块,所述参数采集模块用于基于预设测量方案对所述多个信道特征指标依次进行采集,得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
模型构建模块,所述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特征指标参数,构建所述目标信道的智能信道模型;
模拟分析模块,所述模拟分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智能信道模型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模拟,得到通信模拟数据;
调整执行模块,所述调整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信模拟数据对所述智能电表通信模块进行调整,得到调整结果,并根据所述调整结果进行通信数据传输。
CN202211097144.4A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189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7144.4A CN115189791B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7144.4A CN115189791B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9791A true CN115189791A (zh) 2022-10-14
CN115189791B CN115189791B (zh) 2023-01-13

Family

ID=83523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7144.4A Active CN115189791B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8979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8855A (zh) * 2011-11-29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外场实测数据的无线网络信道模拟装置与方法
CN103701534A (zh) * 2013-12-10 2014-04-02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无线信道大尺度衰落因子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05471526A (zh) * 2015-11-19 2016-04-0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接收端性能测试方法
CN110113774A (zh) * 2018-12-30 2019-08-09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超短波无线电台的信道建模方法
CN110113119A (zh) * 2019-04-26 2019-08-09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
WO2019214675A1 (zh) * 2018-05-11 2019-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检测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US20210399817A1 (en) * 2020-06-17 2021-12-23 Wuhan University Wireless channel scenario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14978384A (zh) * 2022-04-29 2022-08-30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超高频频段室内办公室无线信道小尺度参数建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8855A (zh) * 2011-11-29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外场实测数据的无线网络信道模拟装置与方法
CN103701534A (zh) * 2013-12-10 2014-04-02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无线信道大尺度衰落因子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05471526A (zh) * 2015-11-19 2016-04-06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接收端性能测试方法
WO2019214675A1 (zh) * 2018-05-11 2019-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检测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0113774A (zh) * 2018-12-30 2019-08-09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超短波无线电台的信道建模方法
CN110113119A (zh) * 2019-04-26 2019-08-09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
US20210399817A1 (en) * 2020-06-17 2021-12-23 Wuhan University Wireless channel scenario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14978384A (zh) * 2022-04-29 2022-08-30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超高频频段室内办公室无线信道小尺度参数建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留等: "高速铁路场景大尺度传播模型与时频色散特性研究", 《铁道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9791B (zh) 2023-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46068B2 (en) Ray tracing technique for wireless channel measurements
JP4207081B2 (ja) 電波伝搬特性推定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7807346A (zh) 基于ott与mr数据的自适应wknn室外定位方法
CN101137171B (zh) 一种获取和校正无线传播模型参数的方法和系统
CN113133046B (zh) 网络覆盖评估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604494A (zh) 一种提高变电站厂界噪声测量准确性的方法
CN105866732B (zh) 一种改进mk模型和wknn算法相结合的混合室内定位方法
CN114363808A (zh) 一种基于rssi测距的室内定位方法
CN115189791B (zh) 一种提高智能电表通信模块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15459868B (zh) 一种复杂环境下的毫米波通信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4618046A (zh) 基于无线传播模型校正的信号强度预测方法和系统
CN113466969B (zh) 一种雨量监测方法、接收设备、雨量监测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6736242A (zh) 一种降水测量雷达稳定性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8398662A (zh) 一种提高空间定位精度的方法
CN103702357A (zh) 一种基于概率论建立数据包碰撞模型的智能公用事业网传输误包率测算方法
CN117728884B (zh) 多系统接入平台电压驻波比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apumohotti et al. Wilocsim: Simulation testbed for wlan location fingerprinting systems
CN114189302B (zh) 一种面向用户分散场景的智能电网传输的无线通信信道建模方法
CN117793857B (zh) 无线路由器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17335912B (zh) 一种频谱智能感知方法及系统
CN115913303A (zh) 一种混合波前信号模型构建方法及信道估计方法
CN107959535B (zh) 一种地铁隧道中大尺度衰落值的测量方法
KR20060039581A (ko) 휴대 인터넷 망에서의 지역 대표 전파 모델 최적화 방법및 기록매체
CN115474151A (zh) 一种栅格化5g室外基站效益预评估方法
CN117979311A (zh) 一种基于实测数据驱动的干扰效能评估模型修正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09, Yongchang Road, Shifeng Street, Tiantai Coun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72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WELL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7200 15 Xingye East Third Street, Fuxi street, Tiantai County, Tai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WELL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Data Accuracy of the Communication Module of Intelligent Electric Meter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113

Pledg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Tiantai sub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WELL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3000161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