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4567A - 一种送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送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4567A
CN115174567A CN202210711242.6A CN202210711242A CN115174567A CN 115174567 A CN115174567 A CN 115174567A CN 202210711242 A CN202210711242 A CN 202210711242A CN 115174567 A CN115174567 A CN 1151745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sending
code
data stream
type
prio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112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74567B (zh
Inventor
舒晓楠
李三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112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45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4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4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74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4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送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用于在多通道送码情况下,降低CPU芯片的使用率。该方法包括:根据各个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确定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其中,所述送码类型包括智能类型、报警类型、动检类型以及常规类型;根据所述优先级,确定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根据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对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分别进行送码策略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送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数据进行送码预览时,通常情况下,会基于“多数据流通道”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全码流(I帧和P帧)送码,进而再进行实时解码预览,具体的,在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根据解码CPU的个数,将码流平均分配到每个解码CPU,或者根据CPU使用率分配到低使用率的CPU上面”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送码预览,那么,常规的送码预览情况(非实时的图片预览、视频预览)所采用的送码策略便会与智能、动检以及报警等对解码性能要求较高的送码预览情况所采用的送码策略相同,进而,则会出现CPU资源的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以造成在多通道送码情况下,CPU资源的浪费或者CPU资源紧张的问题,从而,对同一设备上的其它应用程序的运行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送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在多通道送码情况下,降低CPU芯片的使用率。
一方面,提供一种送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各个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确定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其中,所述送码类型包括智能类型、报警类型、动检类型以及常规类型;
根据所述优先级,确定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
根据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对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分别进行送码策略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各个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例如,智能类型、报警类型、动检类型以及常规类型等类型,来确定各个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进而,可以根据优先级,来确定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然后,可以根据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来对各个数据流通道分别进行送码策略调整,以使得CPU芯片的资源分配变得更加合理,且在多通道送码情况下,可以进一步降低CPU芯片的使用率。
一方面,提供一种送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优先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确定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其中,所述送码类型包括智能类型、报警类型、动检类型以及常规类型;
送码策略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优先级,确定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
送码策略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对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分别进行送码策略调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优先级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中的任一数据流通道,若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为智能类型、报警类型以及动检类型中的任一类型,则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或,
若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则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其中,所述第二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一优先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送码策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优先级,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为第一送码策略;其中,所述第一送码策略用于指示增长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对应的数据处理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送码策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优先级,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为第二送码策略;其中,所述第二送码策略用于指示缩短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对应的数据处理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送码策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当前实际总送码速率大于当前CPU解码速率,则将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的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确定为第三送码策略;其中,所述第三送码策略用于指示只送I帧;
若当前实际缓冲队列不小于缓冲队列长度,则将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的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确定为第四送码策略;其中,所述第四送码策略用于指示在抽取I帧之后,再从所述I帧中进行间隔抽帧。
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送码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送码策略前后的送码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送码策略后的另一种送码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送码策略后的另一种送码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送码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此外,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采集、传播、使用等,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目前,在对数据进行送码预览时,通常情况下,会基于“多数据流通道”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全码流(I帧和P帧)送码,进而再进行实时解码预览,具体的,在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根据解码CPU的个数,将码流平均分配到每个解码CPU,或者根据CPU使用率分配到低使用率的CPU上面”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送码预览,那么,常规的送码预览情况(非实时的图片预览、视频预览)所采用的送码策略便会与智能、动检以及报警等对解码性能要求较高的送码预览情况所采用的送码策略相同,进而,则会出现CPU资源的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以造成在多通道送码情况下,CPU资源的浪费或者CPU资源紧张的问题,从而,对同一设备上的其它应用程序的运行造成影响。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码预览方法,在该方法中,可以根据各个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例如,智能类型、报警类型、动检类型以及常规类型等类型,来确定各个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进而,可以根据优先级,来确定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然后,可以根据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来对各个数据流通道分别进行送码策略调整,以使得CPU芯片的资源分配变得更加合理,且在多通道送码情况下,可以进一步降低CPU芯片的使用率。
在介绍完本申请实施例的设计思想之后,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适用的应用场景做一些简单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介绍的应用场景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而非限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应用场景中可以包括送码设备10、显示器11以及视频采集设备12。
送码设备10可以是为送码预览过程提供数据存储与数据计算的服务器,其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但并不局限于此。该送码设备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1、存储器102以及与其他设备交互的I/O接口103等。此外,送码设备10还可以配置数据库104,数据库104可以用于存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涉及到的送码类型和送码策略等对应的数据。其中,送码设备10的存储器102中可以存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送码方法的程序指令,这些程序指令被处理器101执行时能够用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送码方法的步骤,以在多路预览情况下,提高CPU芯片使用率。
显示器11可以用于对图像资源或者视频资源等进行预览,该预览可以为实时预览,也可以为非实时预览。视频采集设备12可以是摄像机、监控器以及手机等可以进行视频采集的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以某工厂需要对当前时刻厂房大门的人员流动情况进行实时预览为例,则当送码设备10通过I/O接口103接收到视频采集设备12采集到的当前时刻的厂房大门的人员流动视频时,该送码设备10的处理器101会运行存储器102中存储的送码方法的程序指令,从而在多路预览情况下,提高CPU芯片使用率,且在程序指令执行过程中使用到的送码类型和送码策略等对应的数据可以被存储于数据库104中。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并不限用于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还可以用于其他可能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制。对于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的各个设备所能实现的功能将在后续的方法实施例中一并进行描述,在此先不过多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进行介绍。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送码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通过图1中的送码设备10来执行,该方法的流程介绍如下。
步骤201:根据各个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确定各个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送码类型可以包括智能类型、报警类型、动检类型以及常规类型。其中,常规类型具体可以为非实时的图片预览类型或者非实时的视频预览类型等。在实际应用中,基于“多数据流通道”来对数据进行送码预览时,由于可能会出现多个数据流通道同时进行数据送码预览,且,在采用现有技术(各个数据流通道采用相同的送码策略)来对各个数据流通道进行送码预览时,由于常规类型的数据流通道可以在分配较少CPU资源的情况下来完成送码预览,因此,大大造成了CPU资源的浪费。进而,为了在多通道送码情况下,降低CPU芯片的使用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各个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来确定各个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
步骤202:根据优先级,确定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
由于每个数据流通道每次传输数据流的送码类型可能不一样,例如,针对数据流通道1,上一次送码时,该数据流通道1是为报警视频进行送码,即送码类型为报警类型,而当前送码时,该数据流通道1是为非实时的视频预览(电影)进行送码,即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针对优先级,来预先为各个优先级设置相应的送码策略,进而,在实际应用时,当确定出各个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之后,便可以直接根据各个优先级与各个送码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出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了。
步骤203:根据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对各个数据流通道分别进行送码策略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出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之后,便可以直接根据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来对各个数据流通道分别进行送码策略调整,以使各个数据流通道所采用的送码策略更符合其当前的送码情况,从而,使CPU资源分配更合理,CPU使用率更低。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送码策略前后的送码流程示意图,其中,图3中a为调整送码策略前的送码流程,图3中b为调整送码策略后的送码流程。如图3中a所示,在调整送码策略之前,采用传统送码策略,来对前端网络摄像机(IPCamera,IPC)码流进行送码,具体的,首先可以先将前端IPC码流缓存至设备的缓存队列中,进而,再从缓存队列中获取这些前端IPC码流,并将它们送入解码器中进行解码处理,进而,在解码之后,将相应的图像或者视频等在显示器11上进行预览显示。其中,在将前端IPC码流送入解码器的过程中,无论是传输智能、报警以及动检等码流的数据流通道,还是其它对处理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码流的数据流通道,均采用相同的CPU时间片进行处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在发生智能、报警以及动检情况时,由于需要较高的实时性,因此,对解码速度的要求较高,而对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情况,由于用户不急着预览相应的数据,因此,可以使用较少的CPU资源来慢慢进行解码,即其对解码速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基于此,若是采用传统送码策略,使所有数据流通道均采用相同的CPU时间片进行处理,那么,会使得CPU芯片资源分配极为不合理,进而,造成CPU芯片资源的浪费。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中b所示,可以对送码策略进行调整,具体的,在调整送码策略之后,首先,可以先将前端IPC码流缓存至设备的缓存队列中,然后,可以对码流进行标记,该标记的原则为可以根据送码设备10直接指示的码流类型进行标记,例如,若送码设备10指示数据流通道2中传输的码流类型为报警类型,则将报警录像码流标记为“报警”。进而,送码设备10中的调整送流模块便可以根据缓存队列中各个码流对应的标记,来确定各个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进而,再根据优先级确定出各个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例如,可以将报警录像所对应的送码策略调整为“将传输报警录像的数据流通道设置为最高优先级”,将其它普通录像所对应的送码策略调整为“将传输普通录像的数据流通道设置为最低优先级”等,然后,在将数据流送码给解码器的过程中,针对标记了最高优先级的数据流通道,可以通过减少送码延时,来增加处理该通道码流的CPU时间片,并优先解码该通道的码流,且相应减少切换通道的让渡CPU时间,从而,提高传输智能、报警以及动检等码流所对应的通道的解码速度。类似的,针对标记了最低优先级的数据流通道,可以通过增加送码延时,来减少处理该通道码流的CPU时间片,并增加让渡给其他解码通道CPU时间,从而更合理的分配利用CPU资源,以在达到降低CPU资源浪费的目的同时,减少CPU的使用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对智能、报警以及动检等送码场景和送码延时之间的关系进行标记和存储,具体的,送码延时与每秒传输帧数(Frames per second,Fps)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送码延时=(1/Fps)/Pri
其中,由于通常情况下,1s可以对25帧数据进行送码,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中,Fps=25帧/s,Pri为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进而,基于上述的送码延时求解公式,针对报警对应的送码场景,由于传输报警对应的送码场景的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为Pri被设置为了最高优先级4,因此,该报警对应的送码场景的送码延时为(1/25)/4=0.01s,即,在报警对应的送码场景下,可以将解码速度调整为60帧/s。同理,针对动检对应的送码场景,由于动检对应的送码场景的优先级Pri被设置为了优先级2,因此,该动检对应的送码场景的送码延时为(1/25)/2=0.02s,那么,在动检对应的送码场景下,可以将解码速度调整为30帧/s。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各个数据流通道所传输的数据流对实时性的要求,来将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具体划分为2级,进一步的,为了便于解释说明,下面针对各个数据流通道中的数据流通道2确定优先级为例进行详细介绍,可以分为如下2种:
第一种,若数据流通道2的送码类型为智能类型、报警类型以及动检类型中的任一类型,则确定数据流通道2的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
也就是说,若数据流通道2所传输的数据流为智能类型、报警类型或者动检类型等需要较高实时性的类型,那么便可以将该数据流通道2的优先级确定为第一优先级。
进一步的,在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针对第一优先级,预先设置了相应的第一送码策略,且该第一送码策略用于指示增长数据流通道2对应的数据处理时长。具体的,可以通过减少该数据流通道2的送码延时来增加处理该数据流通道2的CPU时间片,以提高该数据流通道2的线程优先级,从而,提高传输智能、报警或者动检数据流的数据流通道的解码速度。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当确定出数据流通道2的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之后,可以直接根据第一优先级与第一送码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该数据流通道2的送码策略为第一送码策略,从而,使得分配给数据流通道2的CPU资源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了该数据流通道2的解码速度,避免了由于解码CPU不能腾出时间片来对该数据流通道2的数据流进行实时解码,而导致的在预览相应的码流时出现的画面卡顿的现象。
第二种,若数据流通道2的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则确定数据流通道2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
也就是说,若数据流通道2所传输的数据流为常规类型这种对实时性要求较小的类型,那么便可以将该数据流通道2的优先级确定为第二优先级,且,第二优先级小于第一优先级。
进一步的,在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针对第二优先级,预先设置了相应的第二送码策略,且该第二送码策略用于指示缩短数据流通道2对应的数据处理时长。具体的,可以通过增加该数据流通道2的送码延时来减少处理该数据流通道2的CPU时间片,以降低该数据流通道2的线程优先级,将CPU时间片让渡给优先级更高的数据流通道,从而,降低传输常规数据流的数据流通道的解码速度。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当确定出数据流通道2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之后,可以直接根据第二优先级与第二送码策略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该数据流通道2的送码策略为第二送码策略,从而,使得分配给数据流通道2的CPU资源更加合理,进一步降低了该数据流通道2的解码速度,避免了分配过多的CPU资源给该数据流通道2,而导致的CPU资源浪费的现象出现,以使得在多路预览情况下,大大提高了CPU芯片使用率。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优先级具体划分为3级、4级以及5级等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本申实施例中,若当前使用的数据流通道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时,即,当前使用的送码策略不太适用于当前的实际送码情况,例如,当前使用的送码策略适用于通道数小于32路的送码场景,而对送码通道数为32或者64路等送码场景并不适用,那么此时,若是在64路的送码场景中使用32路对应的送码策略,则容易出现预览画面小、细节不丰富以及画面不连续性等影响预览效果的情况。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送码策略后的另一种送码流程示意图,可以通过解码器反馈的当前实际总送码速率与当前CPU解码速率之间的大小关系,或者,当前实际缓冲队列与缓冲队列长度的大小关系,来确定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的数据流通道的解码实时性,进而,针对当前的前端IPC码流,确定了解码该码流的实时性之后,可以对该码流进行实时性标记,从而,送码设备10便可以根据标记的实时性,来针对性确定出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的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进而,根据对该数据流通道进行送码策略调整。
具体的,若当前实际总送码速率大于当前CPU解码速率,则可以将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的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确定为第三送码策略;其中,该第三送码策略用于指示只送I帧。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解码实时性相对较差时,可以将当前进行送码的普通数据流通道设置为采用只送I帧的方式进行送码,以增大该普通数据流通道的送码时间,即,通过减少单位时间内的送码数据量,来降低普通码流通道的解码压力,增强解码实时性。例如,假设当前实际送码速率为30帧/s,当前CPU解码速率为25帧/s,那么,当解码实时性相对较差时,针对普通码流通道,可以每30帧只送前15帧,即,相当于将当前实际送码速率由30帧/s变为15帧/s,那么此时,当前CPU解码速率便大于送码速率,使得在保证预览实时性的同时,还可以降低CPU的使用率。当然了,在采用只送I帧的方式时,根据用户需求,也可以是每30帧中,送任意15帧到解码器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当前实际缓冲队列长度与预设缓冲队列长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来确定解码器的解码是否及时,如图4所示,若当前实际缓冲队列不小于缓冲队列长度,即,解码器取码的速度较快,缓冲区无积压时,则可以将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的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确定为第四送码策略;其中,第四送码策略用于指示抽取I帧。即,只需要将当前进行送码的数据流通道设置为采用抽取I帧的方式进行送码,便可实现实时解码的目的。即,假如原来每单位时间内送30帧图像至解码器中,那么,现在每30帧图像中就只会抽取I帧来送入解码器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预览实时性,送码时间T和“抽取I帧”之间可用如下式子进行表示:
T=(I1-I2)/2
其中,送码时间T为I1和I2这两个相邻帧的时间戳的差,再除以2之后所得的值,即,送码时间T为间隔送帧的时间值。
在此基础上,如图4所示,第四送码策略还可以用于指示,在确定当前实际缓冲队列不小于预设缓冲队列长度时,即,当前解码实时性变差时,针对普通码流通道,可以采用“抽I帧间隔”的方式来进行送码,即将当前进行送码的数据流通道设置为采用在抽取I帧之后,再从该I帧中进行间隔抽帧的方式进行送码,通过传输更少的图像帧,增大送码时间,以使得在保证解码的实时性的同时,还降低了CPU的使用率。
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查询当前IPC的图像组(Group of Pictures,GOP),来确定送码速率Fps,那么,假设原来是通过“抽1倍率I帧”方式进行送码,则送码延时时间就可以等于GOP*1倍率,进而,当缓冲区存在大于512的队列积压时,针对普通码流通道,则可以采用“抽2倍率I帧”的方式进行送码,即送码延时为等于GOP*2倍率,从而,让渡CPU时间片给有具有智能事件(例如,报警以及动检等)发生的其它数据流通道。
此外,针对第二送码策略,由于降低了普通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且增加了让渡的cpu时间片,因此,可能会导致解码速度降低的情况发生,进而,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抽帧丢弃”的送码方式,来达到提高普通数据流通道的实时预览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由于不同的CPU芯片具有不同的满负荷解码能力,例如,型号为3559A的CPU芯片的满负荷解码能力为在16路的情况下,实时解码1080P30帧,而型号为3519A的CPU芯片的满负荷解码能力为在8路的情况下,实时解码1080P30帧,它们在相同的通道数下进行预览时,若是均采取“全通道”来实时送码预览,则容易造成CPU资源浪费或者CPU资源紧张的现象,例如,型号为3559A的CPU芯片,其满负荷解码能力为在16路的情况下,而,当前预览通道为32路前端接入,那么,该CPU芯片在“全通道”实时送码预览时,很显然,需要花费非常多的CPU资源才能保证正常进行数据预览。因此,为了进一步精确的对各个数据流通道进行送码策略调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不同CPU芯片的满负荷解码能力与当前接入的总解码速率进行比较,来动态调整送码策略。
具体的,针对任一型号的CPU芯片,若该CPU芯片的当前实际总解码速率小于该CPU芯片的最大解码速率,且,当前实际总解码速率与最大解码速率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那么,在实际应用时,为了适应各种型号的CPU芯片的解码能力,就需要对各种型号的CPU芯片的送码策略进行动态调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公式来计算CPU芯片的当前实际总解码速率PA(当前需要的解码能力):
当前实际总解码速率PA=Pchannel1 resolution*Pchanel1 Fps+Pchannel2resolution*Pchanel2 Fps+…Pchanneln resolution*Pchaneln Fps
其中,上述式子表示将CPU芯片所有P通道的实时解码速率相加,Pchannelnresolution表示第n个P通道的当前分辨率,Pchanneln Fps表示第n个P通道的当前帧率。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公式来计算CPU芯片的最大解码值PB(最大满负荷解码能力):
CPU芯片的最大解码速率PB=chanel max*1080P*30Fps
进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当前实际总解码速率PA始终远小于当前实际总解码速率PB时,即,CPU芯片的解码能力完全能够满足当前实时的总接入解码要求,可以将所有数据流通道均设置为采用送全部图像帧的方式进行送码,即,送码流程按照原有全帧全通道进行送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针对任一型号的CPU芯片,若该CPU芯片的当前实际总解码速率与该CPU芯片的最大解码速率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二阈值,且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即,该CPU芯片的当前实时的总接入能力和该CPU芯片的最大满负荷解码能力基本相近的情况,那么,在实际应用时,为了适应各种型号的CPU芯片的解码能力,就需要对各种型号的CPU芯片的送码策略进行动态调整,从而,降低CPU使用率。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中,由于当前实时的总接入能力和最大满负荷解码能力基本相近的情况,又具体可以细分为“PA>PB”和“PA<PB”这两种情况,进而,送码策略也可以具体用于指示以下2种信息:
第一种:在确定该CPU芯片的当前实际总解码速率大于该CPU芯片的最大解码速率时,即,PA>PB时,可以将普通数据流通道设置为采用从数据流中“抽取I帧”的方式进行送码。
第二种:在确定该CPU芯片的当前实际总解码速率小于该CPU芯片的CPU芯片的最大解码速率时,即,PA<PB时,可以将普通数据流通道设置为采用“抽取I帧间隔”的方式进行送码,即,从数据流中抽取I帧之后,再从I帧中间隔抽帧的方式进行送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针对任一型号的CPU芯片,若该CPU芯片的当前实际总解码速率大于该CPU芯片的最大解码速率,且,当前实际总解码速率与最大解码速率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三阈值,该第三阈值大于第二阈值,即,即,当前实际总解码速率PA始终远大于当前实际总解码速率PB,那么,在实际应用时,为了适应各种型号的CPU芯片的解码能力,就需要对各种型号的CPU芯片的送码策略进行动态调整,从而,降低CPU使用率。
具体的,针对当前实际总解码速率PA始终远大于当前实际总解码速率PB这种情况,在本申请实施中,送码策略可以为将所有普通数据流通道设置为采用从数据流中抽取I帧的方式进行送码,而所有特殊数据流通道则设置为采用送全部图像帧的方式进行送码,即,在CPU的最大满负荷解码能力都还不能满足当前所需的实时解码需求时,则通过降低普通数据流通道对应的数据的预览画面质量,来保证特殊数据流通道对应的数据的预览画面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进行送码预览时,还可能会存在预览室中无值守人员或值守人员处于非工作状态的情况,若是在这些情况下,仍旧采用原有送码方式,由于无人预览,则显然浪费CPU资源。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是否存在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数据预览,来对送码策略进行调整。具体的,若根据图像采集设备所采集的实时图像确定出当前无人对送码数据进行预览,即,在数据预览室中无值守人员或值守人员处于非工作状态,那么,则需要对送码策略进行调整,以降低CPU使用率。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中,当根据图像采集设备所采集的实时图像确定出当前无人对送码数据进行预览时,可以停止当前送码过程,并在预览显示器上显示当前最后一帧图像,即,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送码策略后的另一种送码流程示意图,可以采用智能相机来对离岗事件进行检测,进而,当智能相机检测到发生离岗事件时,则停止对解码器进行送码,且,为了使预览显示器不显示黑屏,且考虑到接收到在岗事件的延后性,因此,可以使预览显示器在每一单位时间内只显示该单位时间的最后一帧图像,从而,当工作人员需要继续数据预览时,可以得数据显示变化更平缓,且大大降低了空闲状态时解码器对CPU的占用。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比于现有的通过对CPU硬件进行扩容的方式来降低CPU使用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从使用场景、预览效果以及CPU芯片的解码能力出发,在CPU硬件容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侧重的、针对性的对不同的送码场景,来对送码策略进行调整,使得确定出的送码策略与送码场景更加契合,以使得CPU芯片的资源分配变得更加合理,且在多通道送码情况下,可以进一步降低CPU芯片的使用率。
如图6所示,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送码装置60,该装置60包括:
优先级确定单元601,用于根据各个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确定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其中,所述送码类型包括智能类型、报警类型、动检类型以及常规类型;
送码策略确定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优先级,确定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
送码策略调整单元603,用于根据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对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分别进行送码策略调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优先级确定单元601,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中的任一数据流通道,若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为智能类型、报警类型以及动检类型中的任一类型,则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或,
若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则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其中,所述第二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一优先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送码策略确定单元6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优先级,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为第一送码策略;其中,所述第一送码策略用于指示增长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对应的数据处理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送码策略确定单元6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优先级,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为第二送码策略;其中,所述第二送码策略用于指示缩短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对应的数据处理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送码策略确定单元602,具体用于:
若当前实际总送码速率大于当前CPU解码速率,则将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的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确定为第三送码策略;其中,所述第三送码策略用于指示只送I帧;
若当前实际缓冲队列不小于缓冲队列长度,则将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的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确定为第四送码策略;其中,所述第四送码策略用于指示在抽取I帧之后,再从所述I帧中进行间隔抽帧。
该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2~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因此,对于该装置的各功能模块所能够实现的功能等可参考图2~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描述,不多赘述。
请参见图7,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70,可以包括存储器701和处理器702。
所述存储器701,用于存储处理器702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70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处理器702,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为数字处理单元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存储器701和处理器70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7中以存储器701和处理器702之间通过总线703连接,总线703在图7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7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701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701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存储器701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701可以是上述存储器的组合。
处理器702,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70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图2~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中的步骤,例如,所述计算机设备可以执行如图2~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送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各个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确定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其中,所述送码类型包括智能类型、报警类型、动检类型以及常规类型;
根据所述优先级,确定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
根据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对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分别进行送码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确定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包括:
针对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中的任一数据流通道,若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为智能类型、报警类型以及动检类型中的任一类型,则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或,
若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则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其中,所述第二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一优先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优先级,确定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优先级,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为第一送码策略;其中,所述第一送码策略用于指示增长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对应的数据处理时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优先级,确定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优先级,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为第二送码策略;其中,所述第二送码策略用于指示缩短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对应的数据处理时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当前使用的数据流通道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实际总送码速率大于当前CPU解码速率,则将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的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确定为第三送码策略;其中,所述第三送码策略用于指示只送I帧;
若当前实际缓冲队列不小于缓冲队列长度,则将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的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确定为第四送码策略;其中,所述第四送码策略用于指示在抽取I帧之后,再从所述I帧中进行间隔抽帧。
6.一种送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优先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确定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其中,所述送码类型包括智能类型、报警类型、动检类型以及常规类型;
送码策略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优先级,确定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
送码策略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各自的送码策略,对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分别进行送码策略调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各个数据流通道中的任一数据流通道,若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为智能类型、报警类型以及动检类型中的任一类型,则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或,
若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则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其中,所述第二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一优先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码策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优先级,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为第一送码策略;其中,所述第一送码策略用于指示增长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对应的数据处理时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码策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优先级,确定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为第二送码策略;其中,所述第二送码策略用于指示缩短所述任一数据流通道对应的数据处理时长。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码策略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当前实际总送码速率大于当前CPU解码速率,则将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的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确定为第三送码策略;其中,所述第三送码策略用于指示只送I帧;
若当前实际缓冲队列不小于缓冲队列长度,则将送码类型为常规类型的数据流通道的送码策略确定为第四送码策略;其中,所述第四送码策略用于指示在抽取I帧之后,再从所述I帧中进行间隔抽帧。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
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711242.6A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送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1745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1242.6A CN115174567B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送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1242.6A CN115174567B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送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4567A true CN115174567A (zh) 2022-10-11
CN115174567B CN115174567B (zh) 2024-06-14

Family

ID=83487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11242.6A Active CN115174567B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送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4567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2429A (zh) * 2005-12-05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码流分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076100A (zh) * 2006-05-19 2007-11-21 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向显示设备传送经解码数据流的方法及其设备
US20100040151A1 (en) * 2008-08-14 2010-02-18 Jon Daniel Garrett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iority-based digital multi-stream decoding
CN102244775A (zh) * 2011-06-23 2011-11-1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视频录像机及其网络带宽控制方法
CN104333767A (zh) * 2014-10-10 2015-02-04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多通道优先级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959503A (zh) * 2016-05-25 2016-09-21 西北工业大学 远程图像预览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454447A (zh) * 2016-10-11 2017-02-2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处理方法、装置及电视
CN109246333A (zh) * 2018-09-19 2019-01-18 北京正奇联讯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69271A (zh) * 2019-11-11 2020-02-07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调节多路码流的码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44213A (zh) * 2019-11-26 2020-03-3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码流调节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541622A (zh) * 2020-04-17 2020-08-14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988561A (zh) * 2020-07-13 2020-11-2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分析的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2203043A (zh) * 2020-09-14 2021-01-08 中标慧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2584088A (zh) * 2021-02-25 2021-03-30 浙江华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流数据的发送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382285A (zh) * 2021-08-11 2021-09-10 浙江智慧视频安防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数字视网膜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95460A (zh) * 2020-03-11 2021-09-14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259112A1 (zh) * 2020-06-24 2021-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222166A (zh) * 2021-09-29 2022-03-22 重庆创通联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多路视频码流实时处理、同屏播放方法及相关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2429A (zh) * 2005-12-05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码流分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076100A (zh) * 2006-05-19 2007-11-21 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向显示设备传送经解码数据流的方法及其设备
US20100040151A1 (en) * 2008-08-14 2010-02-18 Jon Daniel Garrett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iority-based digital multi-stream decoding
CN102244775A (zh) * 2011-06-23 2011-11-1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视频录像机及其网络带宽控制方法
CN104333767A (zh) * 2014-10-10 2015-02-04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多通道优先级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959503A (zh) * 2016-05-25 2016-09-21 西北工业大学 远程图像预览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454447A (zh) * 2016-10-11 2017-02-2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处理方法、装置及电视
CN109246333A (zh) * 2018-09-19 2019-01-18 北京正奇联讯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69271A (zh) * 2019-11-11 2020-02-07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调节多路码流的码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44213A (zh) * 2019-11-26 2020-03-3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码流调节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95460A (zh) * 2020-03-11 2021-09-14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41622A (zh) * 2020-04-17 2020-08-14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1259112A1 (zh) * 2020-06-24 2021-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988561A (zh) * 2020-07-13 2020-11-2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分析的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2203043A (zh) * 2020-09-14 2021-01-08 中标慧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2584088A (zh) * 2021-02-25 2021-03-30 浙江华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媒体流数据的发送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382285A (zh) * 2021-08-11 2021-09-10 浙江智慧视频安防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数字视网膜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22166A (zh) * 2021-09-29 2022-03-22 重庆创通联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多路视频码流实时处理、同屏播放方法及相关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洪涛;黄永峰;陈从华;: "一种车载视频监控终端流量控制方法的设计", 电子设计工程, no. 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4567B (zh) 2024-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2015770B2 (en) Method for encoding video data,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5108673A1 (en) Streaming multiple encodings with virtual stream identifiers
CN107155093B (zh) 一种视频预览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66210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A29819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discovery of elements in a system of encoders
CN111263153B (zh) 视频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85828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云真机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1068140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video
US20240334048A1 (en) Camera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150473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747102B (zh) 视频通话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917406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14338401A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2203050B (zh) 一种视频续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18134A (zh) 修正视讯串流流量的方法、机顶盒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50998B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视频流传输方法
CN110912922B (zh) 一种图像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5044104A1 (en) Video traffic management
CN115174567B (zh) 一种送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79235A (zh) 基于缓冲池的图像解码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112691A (zh) 一种图片流智能分析巡检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15037968A (zh) 视频的播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623155A (zh)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视频数据处理装置、存储介质
WO2020155538A1 (zh) 视频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26143B (zh)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监控的虚拟机调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