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4504B -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4504B
CN115174504B CN202210636476.9A CN202210636476A CN115174504B CN 115174504 B CN115174504 B CN 115174504B CN 202210636476 A CN202210636476 A CN 202210636476A CN 115174504 B CN115174504 B CN 1151745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target object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t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64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74504B8 (zh
CN115174504A (zh
Inventor
吕欣阳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647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4504B8/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4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4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74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45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4504B8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4504B8/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于节省用户在翻找联系人时所浪费的资源。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的过程中,接收到第二目标对象发送的消息通知;响应于对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并展示;响应于在第二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界面。本申请中,在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过程中若接收到第二目标对象的消息通知,在跳转至第二目标对象的通讯界面时是通过新建第二通讯界面,用户在关闭第二通讯界面后可直接跳转至第一通讯界面,因此用户不必在列表中翻找目标对象,简化了用户的操作,且节省了在翻找联系人时所浪费的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用户在通讯界面与A聊天时,收到B的消息通知,点击B的消息通知进入B的聊天界面,与B聊天结束后返回到的界面是聊天列表,若用户想要继续与A聊天,则需要在列表中找到A再继续聊天。若列表中存在多个联系人,则用户在列表中翻找目标联系人的时间过长会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于节省用户在翻找联系人时所浪费的资源。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界面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过第一通讯界面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的过程中,接收到第二目标对象发送的消息通知;
响应于对所述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并展示所述第二通讯界面;所述第二通讯界面用于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进行通讯;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界面。
本申请中,在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过程中若接收到第二目标对象的消息通知,在跳转至第二目标对象的通讯界面时是通过新建第二通讯界面,进而用户在关闭第二通讯界面后可直接跳转至第一通讯界面,因此用户不必在列表中翻找目标对象,简化了用户的操作,且节省了在翻找联系人时所浪费的资源。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在通过第一通讯界面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对通讯应用的选择操作,在存储器中建立与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任务栈task,并在所述task中建立所述应用对应的列表界面;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列表界面中对所述第一目标对象触发的选择操作,从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关联的通讯记录,并基于所述通讯记录在所述task中新建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界面,并展示所述第一通讯界面。
在本申请中,通过在task中建立通讯界面,操作简单易实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对所述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包括:
确定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是否有通讯界面;
若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存在通讯界面,则在存储器中新建与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第二task;
在所述第二task中新建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
在本申请中,在task中存在通讯界面时通过新建task的方式来代替现有技术中在task中替换数据来展示第二通讯界面的方法,实现了从第二通讯界面返回到第一通讯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二task中新建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关联的通讯记录,并将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关联的通讯记录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中展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界面,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在所述第二task中删除所述第二通讯界面;并,
确定与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是否存在第一通讯界面,若存在,则在所述存储器中删除所述第二task,并进入所述第一通讯界面。
在本申请中,在用户回到第一通讯界面后,删除第二task,避免了无用的task对内存的占用,进而节约了内存空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进入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通讯界面触发的返回操作,在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删除所述第一通讯界面;并,
确定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是否存在列表界面,若存在则进入所述列表界面。
在本申请中,在用户回到列表通讯界面后,删除第一通讯界面,节约了内存空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进入列表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进入列表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列表界面触发的返回操作,在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删除所述列表界面;并,
在所述存储器中删除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
在本申请中,在用户从应用中退出后,删除应用对应的task,节约了内存空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讯界面设置有返回按钮,所述响应于对所述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并展示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的返回按钮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所述列表界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
在通过第一通讯界面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的过程中,接收到第二目标对象发送的消息通知;
响应于对所述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并展示所述第二通讯界面;所述第二通讯界面用于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进行通讯;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在通过第一通讯界面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之前,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用户对通讯应用的选择操作,在存储器中建立与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任务栈task,并在所述task中建立所述应用对应的列表界面;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列表界面中对所述第一目标对象触发的选择操作,从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关联的通讯记录,并基于所述通讯记录在所述task中新建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界面,并展示所述第一通讯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响应于对所述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时,被配置为:
确定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是否有通讯界面;
若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存在通讯界面,则在存储器中新建与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第二task;
在所述第二task中新建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在所述第二task中新建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之后,被配置为:
从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关联的通讯记录,并将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关联的通讯记录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中展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响应于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界面时,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在所述第二task中删除所述第二通讯界面;并,
确定与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是否存在第一通讯界面,若存在则在所述存储器中删除所述第二task,并进入所述第一通讯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进入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界面之后,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通讯界面触发的返回操作,在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删除所述第一通讯界面;并,
确定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是否存在列表界面,若存在则进入所述列表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进入列表界面之后,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列表界面触发的返回操作,在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删除所述列表界面;并,
在所述存储器中删除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二通讯界面设置有返回按钮,所述响应于对所述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并展示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之后,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的返回按钮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所述列表界面。
第三方面,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方法。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关技术中界面显示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关技术中界面显示方法的底层软件交互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终端设备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另一场景图;
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3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关技术中界面显示方法的整体流程的底层软件交互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与目标对象通讯的流程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与目标对象通讯的底层软件交互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新建第二通讯界面的流程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与目标对象通讯的底层软件交互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终端设备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列表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第一通讯界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第二目标对象消息通知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第二通讯界面示意图;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新建第三通讯界面的流程示意图;
图1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新建第三通讯界面的底层软件交互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第三目标对象消息通知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第三通讯界面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返回第二通讯界面的流程示意图;
图1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返回第二通讯界面的示意图;
图1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直接返回列表界面的流程图;
图1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直接返回列表界面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返回第一通讯界面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返回第一通讯界面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返回列表界面的流程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返回列表界面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返回桌面的流程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返回桌面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终端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按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保护。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中的“多个”可以表示至少两个,例如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更多,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发明人研究发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通讯转换为线上模式,通过线上模式完成与目标对象之间的通讯,可以使得用户之间的通讯变得更加便捷。而线上通讯大多数需要依托应用程序完成,且随着通讯应用的复杂度变高,以及用户之间的交流的紧密,很多时候需要同时与多个目标对象进行交流。为了便于理解,首先结合附图对相关技术中的界面显示方法进行说明:当前安卓(android)中的通讯应用的实现方式,点击消息通知时,启动界面(activity)的意图(intent)中采用的程序代码为:ACTIVITY_FLAG_CLEAR_TOP;intent的标志位(flag)会影响activity的启动方式,比如新启动一个界面或覆盖原有界面,安卓中的intent加了该flag会导致,用户在点击消息通知启动目标对象对应的通讯界面时,并非新建一个界面,而是通过acitivity的on New Intent接口启动当前显示在终端设备顶部的界面,并把与该目标对象关联的通讯数据发送至该界面,该情况会导致终端设备中仅有一个通讯界面。相关技术中,通过activity的其他接口启动时,显示方式均为启动当前显示在终端设备顶部的界面,并把与该目标对象关联的通讯数据发送至该界面。
如图1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关技术中与第一目标对象进行通讯时的整体流程图,其中:
步骤101A中:接收用户在列表界面中触发的对第一目标对象的选择操作;
步骤102A中:确定当前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不存在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界面;
步骤103A中:界面任务启动程序(Activity Task Manager)通过on Create方式启动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界面,并传递通讯数据;
步骤104A中:将第一通讯界面保存至task中;
步骤105A中:接收用户在第一通讯界面触发的对第二目标对象的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
步骤106A中:确定当前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存在第一通讯界面;
由于启动的intent加了ACTIVITY_FLAG_CLEAR_TOP flag,进而导致ActivityTask Manager启动activity时,由于当前task中已经有存在intent对应的Activity,因此第一通讯界面不会销毁,也不会从task中移除,启动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时不会新启动一个界面,而是在第一通讯界面的基础上通过on New Intent接口重新获取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通讯数据,并在第一通讯界面中加载,因此在步骤107A中:获取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通讯数据,并在第一通讯界面中采用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通讯数据替换第一目标对象的通讯数据。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基于底层软件层面的交互过程对相关技术中的界面显示方法进行说明:例如,如图1B所示,101B:接收用户在列表界面触发的对目标对象A的选择操作;102B:Activity Task Manager通过on Create方式启动目标对象A对应的activityA;103B:将activityA保存至task中;104B:接收到目标对象B的消息通知,且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对目标对象B的选择操作;105B:查询task中是否存在通讯界面;106B:确定task中存在activityA;107B:Activity Task Manager通过on Create方式调取目标对象B关联的通讯信息并在activityA加载展示。
从上述图1A与图1B中可看出,在用户与第二目标对象进行通讯时展示的通讯界面为第一通讯界面,因此用户在于第二目标对象通讯结束后,无法回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通讯界面,只能在该通讯应用对应的列表界面中翻找第一目标对象,并继续与第一目标对象进行通讯,进而给用户的通讯过程造成了不便。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概括为:在通过第一通讯界面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的过程中,接收到第二目标对象发送的消息通知;响应于对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并展示第二通讯界面;第二通讯界面用于与第二目标对象进行通讯;响应于在第二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界面。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本申请的提供的界面显示方法的硬件架构进行说明,如图2A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界面显示方法的终端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
应该理解的是,图2A所示终端设备100仅是一个范例,并且终端设备100可以具有比图2A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图2A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的硬件配置框图。如图2A所示,终端设备1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10、存储器120、显示单元130、摄像头140、传感器150、音频电路1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70、处理器180、蓝牙模块181、以及电源190等部件。
RF电路110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以接收基站的下行数据后交给处理器180处理;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器件。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处理器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终端设备10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120存储有使得终端设备10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申请中存储器1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的代码。
显示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产生与终端设备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显示单元130可以包括设置在终端设备100正面的触摸屏131,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例如点击按钮,拖动滚动框等。
显示单元130还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100的各种菜单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具体地,显示单元130可以包括设置在终端设备100正面的显示屏132。其中,显示屏132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单元130可以用于显示本申请中所述的各种图形用户界面。
其中,触摸屏131可以覆盖在显示屏132之上,也可以将触摸屏131与显示屏132集成而实现终端设备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集成后可以简称触摸显示屏。本申请中显示单元130可以显示应用程序以及对应的操作步骤。
摄像头140可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80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
终端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50,比如加速度传感器151、距离传感器152、指纹传感器153、温度传感器154。终端设备100还可配置有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麦克风162可提供用户与终端设备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终端设备100还可配置音量按钮,用于调节声音信号的音量。另一方面,麦克风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本申请中麦克风162可以获取用户的语音。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Wi-Fi模块170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处理器180是终端设备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80还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80中。本申请中处理器180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界面显示及触控响应,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处理方法。另外,处理器180与输入单元和显示单元耦接。
蓝牙模块181,用于通过蓝牙协议来与其他具有蓝牙模块的蓝牙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例如,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蓝牙模块181与同样具备蓝牙模块的可穿戴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建立蓝牙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交互。
终端设备1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终端设备100还可配置有电源按钮,用于终端的开机和关机,以及锁屏等功能。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2B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2B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终端设备10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终端设备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本申请提供的界面显示方法适用于各种终端设备,如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车载终端等具有通讯应用的设备,或是其它类型的终端。
图2C是用于示出终端设备(例如图1A的终端设备100)上的用户界面的示意图。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用户通过触摸用户界面上的应用图标可以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或者通过触摸用户界面上的文件夹图标可以打开相应的文件夹。
在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之后,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如图3A所示,图中包括:终端设备10、服务器20、存储器30;其中:
在通过第一通讯界面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的过程中,接收到第二目标对象发送的消息通知;服务器20响应于在终端设备10上触发的对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在存储器30中新建与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并展示第二通讯界面;第二通讯界面用于与第二目标对象进行通讯;响应于在第二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界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应用场景中可只有终端设备10和存储器30,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10,例如:在通过第一通讯界面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的过程中,接收到第二目标对象发送的消息通知;终端设备10响应于对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在存储器30中新建与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并展示第二通讯界面;第二通讯界面用于与第二目标对象进行通讯;响应于在第二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界面。
本申请中的描述中仅就单个终端设备10、服务器20、存储器30加以详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示出的终端设备10、服务器20、存储器30旨在表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涉及的终端设备10、服务器20、存储器30的操作。而非暗示对终端设备10、服务器20、存储器30的数量、类型或是位置等具有限制。应当注意,如果向图示环境中添加附加模块或从其中去除个别模块,不会改变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的底层概念。另外,虽然为了方便说明而在图3A、图3B中示出了从存储器30到服务器20的双向箭头,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数据的收发也是需要通过网络实现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例如可以是缓存系统、也可以是硬盘存储、内存存储等等。此外,本申请提出的界面显示方法不仅适用于图3A、图3B所示的应用场景,还适用于任何有界面显示需求的装置。
在介绍了本申请界面显示方法的应用场景之后,下面结合图3C,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的整体流程图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步骤301中:在通过第一通讯界面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的过程中,接收到第二目标对象发送的消息通知;
步骤302中:响应于对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并展示第二通讯界面;第二通讯界面用于与第二目标对象进行通讯;
步骤303中:响应于在第二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界面。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基于底层软件层面的交互过程对图3C中流程进行举例说明,如图3D所示,301D中:接收用户在列表界面触发的对A的选择操作;302D:Activity TaskManager通过on Create方式启动A对应的activityA;303D:将activityA保存至taskA中;304D:接收到B的消息通知,且接收到用户触发的对B的选择操作;305D:查询taskA中是否存在通讯界面;306D:确定taskA中存在activityA;307D:Activity Task Manager通过onCreate方式新建taskB;308D中:Activity Task Manager通过on Create方式启动B对应的activityB;309D中:将activityB保存至taskB中。
本申请中,在同一通讯应用内,在当前已经存在通讯界面的时候,通过在task中新建通讯界面实现通讯界面之间的跳转,即在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过程中若接收到第二目标对象的消息通知,在跳转至第二目标对象的通讯界面时是通过新建第二通讯界面,进而用户在关闭第二通讯界面后可直接跳转至第一通讯界面,因此用户不必在列表中翻找目标对象,可直接继续与第一目标对象进行通讯,简化了用户的操作,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分进入通讯界面和退出通讯界面两部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进入通讯界面
在本申请中,若用户存在与目标对象进行通讯的需求,则可根据如图4A所示的步骤与第一目标对象进行通讯,其中:
步骤401中:响应于用户对通讯应用的选择操作,在存储器中建立与通讯应用对应的任务栈task,并在task中建立应用对应的列表界面;
步骤402中:响应于用户在列表界面中对第一目标对象触发的选择操作,从数据库中获取与第一目标对象的通讯记录;
步骤403中:基于通讯记录在task中新建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界面,并展示第一通讯界面。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基于底层软件层面的交互过程对图4A进行说明:例如,如图4B所示,401B:接收用户在桌面触发的对通讯应用1的选择操作;402B:Activity TaskManager通过on Create方式新建task1;403B:在task1中新建列表界面;404B:接收在列表界面触发的对A的选择操作;405B:Activity Task Manager通过on Create方式启动目标对象A对应的activityA;406B:将activityA保存至task1中。
为了更清晰的了解本申请提出的界面显示方法的流程,下面根据用户的聊天时序对进入通讯界面的过程进行展开说明:
1、由第一目标对象的通讯界面进入第二目标对象的通讯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用户在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的过程中,若接收到了第二目标对象的消息通知,且第一目标对象想与第二目标对象进行通讯,则响应于用户对第二目标对象的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时,可根据如图5A所示的步骤对第二通讯界面进行新建,其中:
步骤501中:确定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是否有通讯界面;
步骤502中:若task中存在通讯界面,则在存储器中新建与通讯应用对应的第二task;
步骤503中:在第二task中新建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基于底层软件层面的交互过程对图5A进行说明:例如,如图5B所示,501B:接收到目标对象B的消息通知;502B:查询task1中是否存在通讯界面;503B:确定task1中存在activityA;504B:Activity Task Manager通过on Create方式新建taskB;505B中:Activity Task Manager通过on Create方式启动B对应的activityB;506B中:将activityB保存至taskB中。
即在具体实施时,终端设备或服务器首先判断当前是否存在通讯界面,如果当前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已经有通讯界面了,用户点击消息通知再新启动一个通讯界面时,终端设备或服务器检测到用户的点击操作,在存储器中增加new task,通过该task启动的新的通讯界面,即把新的通讯界面在新的任务栈里启动,也即新启动的通讯界面不会覆盖原有的通讯界面,而是单独的存储在一个task中,进而最后会存在两个通讯界面;在最近任务中会存在两个task与该通讯应用对应,其中一个task中存储的是初始的通讯界面和通讯应用对应的列表界面,另一个task中存储的是新启动的通讯界面。如果当前task中没有通讯界面,则可根据如图3A所示的步骤通过新建task来实现对通讯界面的展示。
下面对图4A以及图5A中的步骤进行举例说明:例如:如图6所示,用户点击了终端设备桌面中的通讯应用1,则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或服务器检测到用户的点击操作,在存储器中建立与通讯应用1对应的task1,并在该task1中建立该通讯应用1对应的列表界面activityL;响应于用户在activityL中对目标对象A触发的选择操作,如图8所示,在task1中新建目标对象A对应的第一通讯界面activityA,并在终端设备中展示activityA。如图9所示,在用户与目标对象A进行通讯的过程中,若收到目标对象B的消息通知,用户点击目标对象B的消息通知,终端或服务器检测到用户的点击操作,从task1中查询是否存在通讯界面,确定task1中存在activityA,则新建taskB,并在taskB中建立activityB进入如图10所示的与目标对象B对应的通讯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用户对通讯应用的选择操作可实施为点击、拖动、双击、长按等,只要可唤醒通讯应用的操作均适用于本申请,本申请对选择操作的具体实施方式不作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在通讯应用中对目标对象触发的选择操作可实施为点击、长按、拖动、双击等,只要可触发对目标对象的选择的操作均适用于本申请,本申请对目标对象的选择操作的具体实施方式不作限定,技术人员可根据需求自行设定。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目标对象的消息通知可以为如图9所示的浮窗形式进行展示,也可采用消息标识或其他方式,本申请对消息通知的展示形式不作限定,技术人员可根据需求自行设定消息通知的展示形式。
2、由第二通讯界面进入第三通讯界面
若用户在与目标对象B进行通讯的过程中,接收到了目标对象C的消息通知,用户想要与目标对象C进行通讯,则响应于对目标对象C的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第三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三通讯界面时,根据如图11A所示步骤对第三通讯界面进行新建,其中:
步骤1101中:确定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是否有通讯界面;
步骤1101中:若task中存在通讯界面,则确定当前存在的task的数量,并依序在存储器中新建与通讯应用对应的第三task;
步骤1103中:在第三task中新建第三目标对象对应的通讯界面。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基于底层软件层面的交互过程对图11A进行说明:例如,如图11B所示,1101B:接收到目标对象C的消息通知;1102B:确定当前存在task1和taskB;1103B:Activity Task Manager通过on Create方式新建taskC;1104B中:Activity Task Manager通过on Create方式启动C对应的activityC;1105B中:将activityC保存至taskC中。
例如:如图12所示,在用户与目标对象B进行通讯的过程中,收到目标对象C的消息通知,用户点击目标对象C的消息通知,终端或服务器检测到用户的点击操作,进入如图13所示的与目标对象C对应的通讯界面。
当然需要知道的是,本申请中仅以与三个目标对象进行通讯进行的详细描述,但是本申请中并不限定与用户进行通讯的目标对象的数量,若用户在于目标对象C进行通讯的过程中接收到其他目标对象的消息通知,则处理方式与目标对象C的处理方式相同,本申请在此不在进行赘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在task中存在通讯界面时通过新建task的方式来代替现有技术中在task中替换数据来展示第二通讯界面的方法,实现了从第二通讯界面返回到第一通讯界面,而非返回到列表中,进而实现了对用户操作的简化。
二、退出通讯界面
1、从第三通讯界面返回第二通讯界面
在用户与第三目标对象通讯结束后,若用户想回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通讯界面,则可根据如图14所示的步骤返回至与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其中:
步骤1401中:响应于在第三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在第三task中删除第三通讯界面;
步骤1402中:确定与通讯应用对应的第二task中是否存在第二通讯界面;
步骤1403中:若存在则在存储器中删除第三task,并进入第二通讯界面。
例如:如图15A所示,用户点击第三通讯界面中的返回按钮,终端或服务器检测到用户的点击操作,进入到第二通讯界面,同时在存储器中删除了第三通讯界面所在的第三task。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对在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可实施为对返回按钮进行点击、拖动、长按等,只要可返回至第二通讯界面的操作均适用于本申请,本申请对返回操作的具体实施方式不作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从当前的通讯界面直接返回至列表界面,可实施为如图15B所示的步骤:
步骤1501中:响应于在第三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列表操作,在第三task中删除第三通讯界面;
步骤1502中:确定与通讯应用当前存在的task的数量以及每个task中存储的通讯界面;
步骤1503中:删除通讯应用对应的第三task、第二task中的第二通讯界、第二task、对应task中的第一通讯界面,并进入列表界面。
例如:如图15C所示,用户点击第三通讯界面中的返回列表按钮,终端或服务器检测到用户的点击操作,进入到列表界面,同时在存储器中删除了第三通讯界面所在的第三task、第二task、以及对应task中的第一通讯界面。
需要知道的是,每个通讯界面中均有对应的返回列表按钮,用户在每个通讯界面均可直接返回列表界面,也可返回上一级的通讯界面。下面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用户与第二目标对象通讯结束后,若用户想回到与第一目标对象的通讯界面并与第一目标对象继续进行通讯,则可根据如图16所示的步骤返回至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界面中,其中:
2、从第二通讯界面返回第一通讯界面
步骤1601中:响应于在第二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在第二task中删除第二通讯界面;
步骤1602中:确定与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是否存在第一通讯界面;
步骤1603中:若存在则在存储器中删除第二task,并进入第一通讯界面。
例如:如图17所示,用户点击第二通讯界面中的返回按钮,终端或服务器检测到用户的点击操作,进入到与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界面,同时在存储器中删除了第二通讯界面所在的第二task。
3、从第一通讯界面返回列表界面
若用户在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结束后,想要回到通讯应用的列表界面,则可根据如图18所示的步骤回到通讯应用的列表界面,其中:
步骤1801中: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通讯界面触发的返回操作,在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删除第一通讯界面;
步骤1802中:确定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是否存在列表界面;
步骤1803中:若存在则进入列表界面。
例如:如图19所示,用户点击第一通讯界面中的返回按钮,终端或服务器检测到用户的点击操作,可进入到通讯应用的列表界面,同时在存储器中与该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删除第一通讯界面。
4、从列表界面返回至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若想退出该通讯应用,则可根据如图20所示的步骤退出该通讯应用,其中:
步骤2001中:响应于用户在列表界面触发的返回操作,在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删除列表界面;
步骤2002中:在存储器中删除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
例如:如图21所示,用户点击了列表界面中的返回按钮,终端或服务器检测到用户的点击操作,从列表界面中进入到终端设备对应的桌面,同时在存储器中将与该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删除。
本申请中,在同一通讯应用内,在当前已经存在通讯界面的时候,通过在task中新建通讯界面实现通讯界面之间的跳转,避免了用户在列表中翻找目标对象,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且本申请中在用户结束通讯后将task从存储器中删除,进而实现了对内存空间的节约。
在介绍了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界面显示方法之后,接下来,介绍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终端设备可以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
在通过第一通讯界面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的过程中,接收到第二目标对象发送的消息通知;
响应于对所述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并展示所述第二通讯界面;所述第二通讯界面用于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进行通讯;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在通过第一通讯界面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之前,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用户对通讯应用的选择操作,在存储器中建立与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任务栈task,并在所述task中建立所述应用对应的列表界面;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列表界面中对所述第一目标对象触发的选择操作,从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关联的通讯记录,并基于所述通讯记录在所述task中新建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界面,并展示所述第一通讯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响应于对所述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时,被配置为:
确定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是否有通讯界面;
若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存在通讯界面,则在存储器中新建与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第二task;
在所述第二task中新建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在所述第二task中新建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之后,被配置为:
从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关联的通讯记录,并将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关联的通讯记录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中展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响应于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界面时,被配置为: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中触发的返回操作,在所述第二task中删除所述第二通讯界面;并,
确定与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是否存在第一通讯界面,若存在则在所述存储器中删除所述第二task,并进入所述第一通讯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进入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界面之后,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一通讯界面触发的返回操作,在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删除所述第一通讯界面;并,
确定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是否存在列表界面,若存在则进入所述列表界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进入列表界面之后,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列表界面触发的返回操作,在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删除所述列表界面;并,
在所述存储器中删除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二通讯界面设置有返回按钮,所述响应于对所述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并展示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之后,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的返回按钮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所述列表界面。
下面参照图22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230。图22显示的终端设备23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22所示,终端设备230以通用终端设备的形式表现。终端设备23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23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器23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232和处理器231)的总线233。
总线23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存储器23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3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23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2323。
存储器23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2324的程序/实用工具2325,这样的程序模块23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终端设备23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23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终端设备23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终端设备23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35进行。并且,终端设备23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3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36通过总线233与用于终端设备23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理解,尽管图22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终端设备23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232,上述指令可由终端设备230的处理器231执行以完成上述界面显示方法。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231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提供的界面显示方法。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过第一通讯界面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的过程中,接收到第二目标对象发送的消息通知;
响应于对所述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并展示所述第二通讯界面;所述第二通讯界面用于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进行通讯;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上设置有返回按钮;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中的所述返回按钮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界面;
所述响应于对所述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包括:
确定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是否有通讯界面;
若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存在通讯界面,则在存储器中新建与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第二task;
在所述第二task中新建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
所述响应于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中的所述返回按钮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界面,包括: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中的所述返回按钮触发的返回操作,在所述第二task中删除所述第二通讯界面;并,
确定与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是否存在第一通讯界面,若存在,则在所述存储器中删除所述第二task,并进入所述第一通讯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通过第一通讯界面与第一目标对象通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对通讯应用的选择操作,在存储器中建立与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任务栈task,并在所述task中建立所述应用对应的列表界面;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列表界面中对所述第一目标对象触发的选择操作,从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关联的通讯记录,并基于所述通讯记录在所述task中新建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一通讯界面,并展示所述第一通讯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task中新建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关联的通讯记录,并将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关联的通讯记录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中展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所述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所述第一通讯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第一通讯界面触发的返回操作,在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删除所述第一通讯界面;并,
确定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是否存在列表界面,若存在则进入所述列表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所述列表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列表界面触发的返回操作,在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中删除所述列表界面;并,
在所述存储器中删除所述通讯应用对应的task。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讯界面设置有返回列表按钮,所述响应于对所述消息通知的选择操作,新建与所述第二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二通讯界面,并展示所述第二通讯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第二通讯界面的返回列表按钮触发的返回操作,进入列表界面。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636476.9A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174504B8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6476.9A CN115174504B8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6476.9A CN115174504B8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4504A CN115174504A (zh) 2022-10-11
CN115174504B true CN115174504B (zh) 2024-03-15
CN115174504B8 CN115174504B8 (zh) 2024-04-05

Family

ID=83485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6476.9A Active CN115174504B8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4504B8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9779A1 (en) * 2010-12-16 2012-06-21 Liviu-Emanuel Lazarescu User interface
CN104375888A (zh) * 2014-08-28 2015-02-25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ndroid系统的由通知栏调用后台任务的方法
US10019135B1 (en) * 2012-10-18 2018-07-10 Sitting Man, Llc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nstraining a communication exchange
CN109324847A (zh) * 2017-07-28 2019-02-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界面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739596A (zh) * 2018-12-19 2019-05-1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0162371A (zh) * 2019-05-24 2019-08-2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36010A (zh) * 2019-08-20 2019-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WO2020186945A1 (zh) * 2019-03-19 2020-09-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3981B2 (en) * 2007-10-01 2015-06-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arching contact lists quickly—by group name, tags and/or metadata
US9229626B2 (en) * 2011-02-07 2016-01-05 Symantec Corporation Notification management
EP2795554A4 (en) * 2011-12-23 2015-04-01 Microsoft Corp LIFE ADVISOR APPLICATION FOR PERFORMING TASKS
CN106293355B (zh) * 2015-05-11 2020-09-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窗口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9779A1 (en) * 2010-12-16 2012-06-21 Liviu-Emanuel Lazarescu User interface
US10019135B1 (en) * 2012-10-18 2018-07-10 Sitting Man, Llc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nstraining a communication exchange
CN104375888A (zh) * 2014-08-28 2015-02-25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Android系统的由通知栏调用后台任务的方法
CN109324847A (zh) * 2017-07-28 2019-02-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界面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739596A (zh) * 2018-12-19 2019-05-1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WO2020186945A1 (zh) * 2019-03-19 2020-09-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162371A (zh) * 2019-05-24 2019-08-2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36010A (zh) * 2019-08-20 2019-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4504B8 (zh) 2024-04-05
CN115174504A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7000B (zh) 一种小窗口管理方法及终端
US20240098816A1 (en) WI-FI P2P Connec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Program Product, and Medium
CN110633032B (zh) 终端设备的图标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1225108A (zh) 一种通信终端及负屏界面的卡片显示方法
CN112114733B (zh) 一种截屏、录屏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1135734A1 (zh) 应用中传输文件的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1597004B (zh) 终端及应用中用户界面显示方法
CN111274564A (zh) 通信终端及分屏模式下的应用解锁方法
CN114721761B (zh) 一种终端设备、应用图标管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857531A (zh) 移动终端及其文件显示方法
CN111506237A (zh) 终端及应用中操作功能启动方法
CN111176766A (zh) 一种通信终端及组件显示方法
CN114374813A (zh) 多媒体资源管理方法、记录仪及服务器
CN113709026A (zh) 即时通信消息的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3055585B (zh) 拍摄界面的缩略图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5174504B (zh)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48757A (zh) 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39419B (zh) 一种视频流拉流处理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642010B (zh) 一种获取扩展存储设备数据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600862B (zh) 一种用户账户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11324255B (zh) 一种基于双屏终端的应用处理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14610202A (zh) 静默求助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4546219A (zh) 图片列表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157092A (zh) 可视化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00411B (zh) 移动终端及其录音通道占用信息的显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Applicant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266100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after: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71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Applicant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Applicant

Correct: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alse: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Number: 10-02

Volume: 40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Patentee

Correct: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alse: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Number: 11-02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40

Correction item: Patentee

Correct: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alse: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Number: 11-02

Volume: 40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