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4443A - 时延校准方法、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时延校准方法、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4443A
CN115174443A CN202110296618.7A CN202110296618A CN115174443A CN 115174443 A CN115174443 A CN 115174443A CN 202110296618 A CN202110296618 A CN 202110296618A CN 115174443 A CN115174443 A CN 115174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time delay
sequence
initial
initial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66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欢欢
于泳
李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2966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444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5803 priority patent/WO202219374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4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44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时延校准方法、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应用于基站的时延校准方法包括:获取检测序列,检测序列为来自用户设备UE生成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序列;对检测序列进行分段,得到N段子序列,其中,N大于1;对各段子序列进行前导码标识符PI D检测,并确定首次检测到PI D的第m段子序列,其中,m小于N;根据PI D检测结果确定初始时延值;在m不等于1且初始时延值大于等于预设时延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第m段子序列的序列参数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根据初始时延校准值确定时延校准值,基于此,基站能够根据初始时延值和检测序列中第m段子序列对应的序列参数进行时延校准得到时延校准值。

Description

时延校准方法、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时延校准方法、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NR协议中,PRACH格式有由循环前缀CP、序列及重复、保护间隔GI组成,而随机接入的最大覆盖范围取决于PRACH格式的循环前缀CP大小和循环移位参数NCS值的选取。假设PRACH格式的CP长度为NCP个Ts,Ts为系统采样间隔,NCS取0时,最大覆盖距离大约为:NCP*Ts*c/2。以NR短格式最长CP的C2格式,高频120k为例,其最大覆盖距离为1.25km,对于超过此距离的终端,无法根据常规方法检测到终端,这限制了单小区的最大使用范围。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超远覆盖,利用常规的随机接入检测方法只能计算出初始时延值,而无法对PRACH格式中的多个序列进行识别以获得对初始时延值的校准量,因此,常规的随机接入检测方法基于初始时延值无法得出时延校准值。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延校准方法、远距离覆盖随机接入方法、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基站能够根据初始时延值和检测序列中第m段子序列对应的序列参数进行时延校准得到时延校准值。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延校准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检测序列,所述检测序列为来自用户设备UE生成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序列;
对所述检测序列进行分段,得到N段子序列,其中,N大于1;
对各段所述子序列进行前导码标识符PID检测,并确定首次检测到PID的第m段子序列,其中,m小于N;
根据PID检测结果确定初始时延值;
在m不等于1且所述初始时延值大于等于预设时延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m段子序列的序列参数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
根据所述初始时延校准值确定时延校准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距离覆盖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各层波束的标识,其中,所述标识为在同步广播控制信道SSB波束配置时,所述基站对各层内的每个波束绑定的指示;
根据所述标识执行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时延校准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时延校准方法,或者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远距离覆盖随机接入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时延校准方法,或者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远距离覆盖随机接入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基站获取检测序列,检测序列为来自用户设备UE生成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序列;对检测序列进行分段,得到N段子序列,其中,N大于1;对各段子序列进行前导码标识符PID检测,并确定首次检测到PID的第m段子序列,其中,m小于N;根据PID检测结果确定初始时延值;在m不等于1且初始时延值大于等于预设时延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第m段子序列的序列参数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根据初始时延校准值确定时延校准值。基于此,对于超远覆盖,在现有PRACH序列重复格式下,基站通过对PRACH格式按序列分段检测识别,根据初始时延值和检测序列中第m段子序列对应的序列参数进行时延校准得到时延校准值,从而使得用户终端UE能够根据时延校准值校准时延。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延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RACH C2格式的检测序列分段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延校准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完整序列判断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距离覆盖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波束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应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或多项)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NR协议中,PRACH格式有由循环前缀CP、序列及重复、保护间隔GI组成,而随机接入的最大覆盖范围取决于PRACH格式的循环前缀CP大小和循环移位参数NCS值的选取。假设PRACH格式的CP长度为NCP个Ts,Ts为系统采样间隔,NCS取0时,最大覆盖距离大约为:NCP*Ts*c/2。以NR短格式最长CP的C2格式,高频120k为例,其最大覆盖距离为1.25km,对于超过此距离的终端,无法根据常规方法检测到终端,这限制了单小区的最大使用范围。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超远覆盖,利用常规的随机接入检测方法只能计算出初始时延值,而无法识别出PRACH格式中的多个序列以获得对初始时延值的校准量,因此,常规的随机接入检测方法基于初始时延值无法得出时延校准值以使得用户终端UE能够校准时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延校准方法、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基站获取检测序列,检测序列为来自用户设备UE生成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序列;对检测序列进行分段,得到N段子序列,其中,N大于1;对各段子序列进行前导码标识符PID检测,并确定首次检测到PID的第m段子序列,其中,m小于N;根据PID检测结果确定初始时延值;在m不等于1且初始时延值大于等于预设时延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第m段子序列的序列参数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根据初始时延校准值确定时延校准值。基于此,对于超远覆盖,在现有PRACH序列重复格式下,基站通过对PRACH格式按序列分段检测识别,根据初始时延值和检测序列中第m段子序列对应的序列参数进行时延校准得到时延校准值,从而使得用户终端UE能够根据时延校准值校准时延。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延校准方法的流程图。该时延校准方法可以应用于基站,时延校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检测序列,检测序列为来自用户设备UE生成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序列;
步骤102,对检测序列进行分段,得到N段子序列,其中,N大于1;
步骤103,对各段子序列进行前导码标识符PID检测,并确定首次检测到PID的第m段子序列,其中,m小于N;
步骤104,根据PID检测结果确定初始时延值;
步骤105,在m不等于1且初始时延值大于等于预设时延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第m段子序列的序列参数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
步骤106,根据初始时延校准值确定时延校准值。
基站获取来自用户设备UE的检测序列,检测序列为用户设备UE生成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序列,基站对获取的检测序列进行分段,得到N段子序列,再对各段子序列进行前导码标识符PID检测,并确定首次检测到PID的第m段子序列,并根据PID检测结果确定初始时延值。在m不等于1且初始时延值大于等于预设时延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第m段子序列的序列参数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再根据初始时延校准值确定时延校准值。基于此,对于超远覆盖,在现有PRACH序列重复格式下,基站通过对PRACH格式按序列分段检测识别,根据初始时延值和检测序列中第m段子序列对应的序列参数进行时延校准得到时延校准值,从而使得用户终端UE能够根据时延校准值校准时延。需要说明的是,NR中PRACH格式有由CP、序列及重复、GP组成。对于CP,由于CP是检测序列的循环前缀,故可从CP头取序列,只需要在最后校准CP的时延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对PRACH按序列进行分段检测,得到每段子序列的检测结果,其中,检测结果包括但不限于时延TA、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峰值和前导码标识符PID。首先确定PID,只有超过2段子序列检测到的PID才为需要检测的PID,并确定首次检测到PID的第m段子序列。根据检测到的PID来确定与PID对应的初始时延值,并对初始时延值进行校准以得到初始时延校准值。根据预设时延阈值作为判断条件,对于初始时延值小于预设时延阈值,若第m段子序列首次检测到PID,则需要在初始时延值的基础上加上M-1的校准值;对于初始时延值大于等于预设时延阈值,根据第m段子序列对应的序列参数,例如峰值或者SINR,来判断当前段内的序列是否为完整序列。若为完整序列,则需要在初始时延值的基础上加上M-2的校准值;若否,则需要在初始时延值的基础上加上M-1的校准值。最后,结合校准PRACH序列中循环前缀CP带来的时延值,得到时延校准值,并将时延校准值发送给UE,以使UE根据时延校准值校准时延。基于此,采用本时延校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将基站的覆盖范围扩展,能够在保证接入性能的前提下性能的前提下增加小区的覆盖距离,实现随机接入的超远距离覆盖,在较好的信道条件下,其他信道链路性能也能满足当前超远覆盖时,不再受随机接入格式的制约,从而大大降低布网成本,实现NR系统中超远距离覆盖的随机接入。
需要说明的是,对各段子序列进行检测可以得到PID,每个PID对应一个初始时延值,可以从筛选出的各个PID对应的初始时延值进行求平均值后取整来确定初始时延值,也可以根据筛选出的某个PID对应的初始时延值来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等于初始时延值加上校准值之和。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需要校准CP带来的时延的情况下,设PRACH序列中循环前缀CP带来的时延值为TCP,在初始时延校准值的基础上减去TCP以校准CP带来的时延,从而得到时延校准值;而对于不需要校准CP带来的时延的情况下,则直接根据初始时延值得到时延校准值。另外,对于循环移位参数NCS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NCS值取0。
可以理解的是,时延校准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在m等于1的情况下,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为初始时延值。
在一实施例中,设初始时延值为TA0,在m等于1的情况下,则无需校准初始时延值TA0。此情况下,针对初始时延值TA0的校准值为零,因此,初始时延校准值等于初始时延值TA0加上零,即初始时延校准值为初始时延值TA0
可以理解的是,时延校准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在m不等于1且初始时延值小于预设时延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为初始时延值加上(m-1)*Nseq之和,其中,Nseq为对检测序列的采样点数。
在一实施例中,设初始时延值为TA0,在m不等于1且初始时延值TA0小于预设时延阈值TA_Threshold的情况下,需要对初始时延值TA0进行校准,校准值为(m-1)*Nseq,因此,初始时延校准值等于初始时延值TA0加上校准值为(m-1)*Nseq之和,即初始时延校准值为TA0+(m-1)*Nseq。需要说明的是,TA_Threshold可结合工作点和检测序列性质等,通过经验、仿真或理论推导得到。
可以理解的是,序列参数包括峰值,步骤10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子步骤:
在第m段子序列的峰值大于峰值判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为初始时延值加上(m-2)*Nseq之和;或者,
在第m段子序列的峰值小于等于峰值判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为初始时延值加上(m-1)*Nseq之和。
在一实施例中,设PID第m段的峰值为Pm(可为单点峰值,或左右s点平均的峰值,s为大于0的整数),初始时延值为TA0,峰值判断阈值为P_THreshold。通过将Pm与P_Threshold进行大小比较,作为判断第m段子序列是否为完整序列的绝对值判决。当Pm>P_THreshold,则判断第m段子序列为完整序列,需要对初始时延值TA0进行校准,校准值为(m-2)*Nseq,因此,初始时延校准值等于初始时延值TA0加上校准值为(m-2)*Nseq之和,即初始时延校准值为TA0+(m-2)*Nseq;当Pm≤P_THreshold,则判断第m段子序列不是完整序列,需要对初始时延值TA0进行校准,校准值为(m-1)*Nseq,因此,初始时延校准值等于初始时延值TA0加上校准值为(m-1)*Nseq之和,即初始时延校准值为TA0+(m-1)*Nseq。其中,Nseq为对检测序列的采样点数。需要说明的是,P_THreshold可结合工作点和检测序列性质等,通过经验、仿真或理论推导得到。
可以理解的是,序列参数包括峰值,步骤10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子步骤:
在第m段子序列的峰值大于N段子序列对应峰值的平均值乘以峰值判断偏差比例值之积,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为初始时延值加上(m-2)*Nseq之和;或者,
在第m段子序列的峰值小于等于N段子序列对应峰值的平均值乘以峰值判断偏差比例值之积,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为初始时延值加上(m-1)*Nseq之和。
在一实施例中,设PID第m段的峰值为Pm(可为单点峰值,或左右s点平均的峰值,s为大于0的整数),初始时延值为TA0,峰值判断偏差比例值为R_THreshold。通过将Pm与mean(Pi,i=m+1,...,N)*R_Threshold进行大小比较,作为判断第m段子序列是否为完整序列的相对值判决,其中,对于求平均值mean,除非检测到第N段子序列段,否则求平均值mean只需要平均到第N-1段字序列。当Pm>mean(Pi,i=m+1,...,N)*R_Threshold,则判断第m段子序列为完整序列,需要对初始时延值TA0进行校准,校准值为(m-2)*Nseq,因此,初始时延校准值等于初始时延值TA0加上校准值为(m-2)*Nseq之和,即初始时延校准值为TA0+(m-2)*Nseq;当Pm≤mean(Pi,i=m+1,...,N)*R_Threshold,则判断第m段子序列不是完整序列,需要对初始时延值TA0进行校准,校准值为(m-1)*Nseq,因此,初始时延校准值等于初始时延值TA0加上校准值为(m-1)*Nseq之和,即初始时延校准值为TA0+(m-1)*Nseq。其中,Nseq为对检测序列的采样点数。需要说明的是,R_THreshold可结合工作点和检测序列性质等,通过经验、仿真或理论推导得到。
可以理解的是,序列参数包括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步骤10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子步骤:
在第m段子序列的SINR大于SINR判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为初始时延值加上(m-2)*Nseq之和;或者,
在第m段子序列的SINR小于等于SINR判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为初始时延值加上(m-1)*Nseq之和。
在一实施例中,设PID第m段的SINR为SINRm,初始时延值为TA0,SINR判断阈值为SINR_THreshold。通过将SINRm与SINR_Threshold进行大小比较,作为判断第m段子序列是否为完整序列的绝对值判决。当SINRm>SINR_THreshold,则判断第m段子序列为完整序列,需要对初始时延值TA0进行校准,校准值为(m-2)*Nseq,因此,初始时延校准值等于初始时延值TA0加上校准值为(m-2)*Nseq之和,即初始时延校准值为TA0+(m-2)*Nseq;当SINRm≤SINR_THreshold,则判断第m段子序列不是完整序列,需要对初始时延值TA0进行校准,校准值为(m-1)*Nseq,因此,初始时延校准值等于初始时延值TA0加上校准值为(m-1)*Nseq之和,即初始时延校准值为TA0+(m-1)*Nseq。其中,Nseq为对检测序列的采样点数。需要说明的是,SINR_THreshold可结合工作点和检测序列性质等,通过经验、仿真或理论推导得到。
可以理解的是,序列参数包括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步骤10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子步骤:
在第m段子序列的SINR大于N段子序列对应SINR的平均值乘以SINR判断偏差比例值之积的情况下,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为初始时延值加上(m-2)*Nseq之和;或者,
在第m段子序列的SINR小于等于N段子序列对应SINR的平均值乘以SINR判断偏差比例值之积的情况下,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为初始时延值加上(m-1)*Nseq之和。
在一实施例中,设PID第m段的SINR为SINRm,初始时延值为TA0,SINR判断偏差比例值为R_THreshold。通过将SINRm与mean(Pi,i=m+1,...,N)*R_Threshold进行大小比较,作为判断第m段子序列是否为完整序列的相对值判决,其中,对于求平均值mean,除非检测到第N段子序列段,否则求平均值mean只需要平均到第N-1段字序列。当SINRm>mean(Pi,i=m+1,...,N)*R_Threshold,则判断第m段子序列为完整序列,需要对初始时延值TA0进行校准,校准值为(m-2)*Nseq,因此,初始时延校准值等于初始时延值TA0加上校准值为(m-2)*Nseq之和,即初始时延校准值为TA0+(m-2)*Nseq;当SINRm≤mean(Pi,i=m+1,...,N)*R_Threshold,则判断第m段子序列不是完整序列,需要对初始时延值TA0进行校准,校准值为(m-1)*Nseq,因此,初始时延校准值等于初始时延值TA0加上校准值为(m-1)*Nseq之和,即初始时延校准值为TA0+(m-1)*Nseq。其中,Nseq为对检测序列的采样点数。需要说明的是,R_THreshold可结合工作点和检测序列性质等,通过经验、仿真或理论推导得到。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子步骤:
根据检测序列的采样点数和采样间隔对检测序列进行分段,得到N段子序列。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984596330000061
计算得到将所述检测序列分段的段数,其中,d为覆盖距离,c为光速,Nseq为所述检测序列的采样点数,Ts为系统采样间隔,
Figure BDA0002984596330000062
为向上取整,C为常数,可取大于等于1的整数,N为子序列的段数。若PRACH格式有数据的长度不超过
Figure BDA0002984596330000063
则该格式在此方案下不支持该覆盖距离。各段子序列如下:第一段子序列为[1,Nseq],第二段子序列为[1+Nseq,2Nseq],...,第n段子序列为[1+(n-1)*Nseq,n*Nseq],...。
以下通过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介绍本发明提供的时延校准方法。
设小区覆盖范围为5km,对于120kHz载波的毫米波系统,采样率122.88MHz,如图2所示,采用PRACH C2格式,NCP为1024Ts,Nseq为1024Ts,序列重复为4个,如图3和图4所示,时延校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需要检测的子序列段数为N=6(C取2),分段为[1,1024]Ts,[1025,2048]Ts,[2049,3072]Ts,[3073,4096]Ts,[4097,5120]Ts,[5121,6144]Ts。
2、每段子序列进行峰值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3、进行基于初始时延值TA0的时延校准
31、筛选PID,得到PID集合。
32、对每个PID,确认其初始时延值TA0。可为第m+1~6段(除非检测到第6段子序列,否则为只需要平均到第5段子序列)的TA值取平均后取整,或其中某检测序列检测到的时延值。
33、进行初始时延校准值TA校准流程
331、若m为1,则无需校准初始时延值TA0
332、否则,判断TA0与TA_Threshold的大小。TA_Threshold为预设时延阈值,0<TA_Threshold<Nseq
3321、若TA0<TA_Threshold,初始时延校准值TA为TA0基础上加上(m-1)*1024Ts。
3322、否则,进行判断第m段子序列是否为完整序列。
33221、设PID第m段子序列的峰值(可为单点峰值,或左右s点平均的峰值,s为大于0的整数)为Pm,SINR为SINRm,初始时延为TA0。完整序列判决准则可采用峰值或SINR,即如下4种任意一种:
绝对值判决:Pm>P_THreshold,P_THreshold为峰值判断阈值。
相对值判决:Pm>mean(Pi,i=m+1,...,N)*R_Threshold,R_THreshold为峰值判断偏差比例。除非检测到第N段子序列段,否则求平均值mean为只需要平均到第N-1段子序列。
绝对值判决:SINRm>SINR_THreshold,SINR_THreshold为SINR判断阈值。
相对值判决:SINRm>mean(SINRi,i=m+1,...,N)*R_THreshold,R_THreshold为SINR判断偏差比例。除非检测到第N段子序列段,否则求平均值mean为只需要平均到第N-1段子序列。
332211、若满足完整序列判断准则,校准为TA0基础上加上(m-2)*1024Ts。
332212、否则,校准为TA0基础上加上(m-1)*1024Ts。
4、校准CP带来的时延,此处虽然C2格式的CP为1024Ts,但其大小刚好为一个序列,在本实施例时将其看作一个序列,故无需校准。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远距离覆盖随机接入方法。该远距离覆盖随机接入可以应用于基站,远距离覆盖随机接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501,检测各层波束的标识,其中,标识为在同步广播控制信道SSB波束配置时,基站对各层内的每个波束绑定的指示;
步骤502,根据标识执行时延校准方法。
基站检测各层波束的标识,其中,标识为在同步广播控制信道SSB波束配置时,基站对各层内的每个波束绑定的指示,并根据标识执行时延校准方法。
由于时延校准方法的计算量与复杂度远高于常规的随机接入检测方法,因此,基站可根据波束覆盖,仅选择一部分覆盖范围较远的波束进行上述执行时延校准方法。
如图6所示,对于基站来说,有3层波束,第一层为波束0~7,第二层为波束8~15,第三层为波束16~23。第1层波束需要覆盖不超过1.25km的距离。例如,基站可以选择在第二、三层波束,波束号为8~23的波束接收时,执行上述执行时延校准方法。而在第一波束0~7波束上,仍执行常规的随机接入检测方法。基站在实现时,可对每个波束绑定一个指示,通过检测该指示来选择要执行的流程,该指示在SSB波束配置时进行配置。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具体地,该基站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图7中以一个处理器及存储器为例。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7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时延校准方法。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程序,从而实现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时延校准方法。
存储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执行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时延校准方法所需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实现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时延校准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当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时延校准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中的方法步骤101至步骤106,或者,图5中的方法步骤501至步骤502,基站获取检测序列,检测序列为来自用户设备UE生成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序列;对检测序列进行分段,得到N段子序列,其中,N大于1;对各段子序列进行前导码标识符PID检测,并确定首次检测到PID的第m段子序列,其中,m小于N;根据PID检测结果确定初始时延值;在m不等于1且初始时延值大于等于预设时延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第m段子序列的序列参数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根据初始时延校准值确定时延校准值。基于此,对于超远覆盖,在现有PRACH序列重复格式下,基站通过对PRACH格式按序列分段检测识别,根据初始时延值和检测序列中第m段子序列对应的序列参数进行时延校准得到时延校准值,从而使得用户终端UE能够根据时延校准值校准时延。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该计算机可执行程序被一个或多个控制处理器执行,例如,被图7中的一个处理器执行,可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时延校准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1中的方法步骤101至步骤106,或者,图5中的方法步骤501至步骤502,基站获取检测序列,检测序列为来自用户设备UE生成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序列;对检测序列进行分段,得到N段子序列,其中,N大于1;对各段子序列进行前导码标识符PID检测,并确定首次检测到PID的第m段子序列,其中,m小于N;根据PID检测结果确定初始时延值;在m不等于1且初始时延值大于等于预设时延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第m段子序列的序列参数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根据初始时延校准值确定时延校准值。基于此,对于超远覆盖,在现有PRACH序列重复格式下,基站通过对PRACH格式按序列分段检测识别,根据初始时延值和检测序列中第m段子序列对应的序列参数进行时延校准得到时延校准值,从而使得用户终端UE能够根据时延校准值校准时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程序、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程序、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共享条件下还可作出种种等同的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时延校准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检测序列,所述检测序列为来自用户设备UE生成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序列;
对所述检测序列进行分段,得到N段子序列,其中,N大于1;
对各段所述子序列进行前导码标识符PID检测,并确定首次检测到PID的第m段子序列,其中,m小于N;
根据PID检测结果确定初始时延值;
在m不等于1且所述初始时延值大于等于预设时延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m段子序列的序列参数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
根据所述初始时延校准值确定时延校准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m等于1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初始时延校准值为所述初始时延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m不等于1且所述初始时延值小于预设时延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初始时延校准值为所述初始时延值加上(m-1)*Nseq之和,其中,Nseq为对所述检测序列的采样点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参数包括峰值,所述在m不等于1且所述初始时延值大于等于预设时延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m段子序列的序列参数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包括:
在所述第m段子序列的峰值大于峰值判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初始时延校准值为所述初始时延值加上(m-2)*Nseq之和;或者,
在所述第m段子序列的峰值小于等于峰值判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初始时延校准值为所述初始时延值加上(m-1)*Nseq之和;
其中,Nseq为对所述检测序列的采样点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参数包括峰值,所述在m不等于1且所述初始时延值大于等于预设时延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m段子序列的序列参数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包括:
在所述第m段子序列的峰值大于N段所述子序列对应峰值的平均值乘以峰值判断偏差比例值之积,确定所述初始时延校准值为所述初始时延值加上(m-2)*Nseq之和;或者,
在所述第m段子序列的峰值小于等于N段所述子序列对应峰值的平均值乘以峰值判断偏差比例值之积,确定所述初始时延校准值为所述初始时延值加上(m-1)*Nseq之和;
其中,Nseq为对所述检测序列的采样点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参数包括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所述在m不等于1且所述初始时延值大于等于预设时延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m段子序列的序列参数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包括:
在所述第m段子序列的SINR大于SINR判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初始时延校准值为所述初始时延值加上(m-2)*Nseq之和;或者,
在所述第m段子序列的SINR小于等于SINR判断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初始时延校准值为所述初始时延值加上(m-1)*Nseq之和;
其中,Nseq为对所述检测序列的采样点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列参数包括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所述在m不等于1且所述初始时延值大于等于预设时延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m段子序列的序列参数确定初始时延校准值,包括:
在所述第m段子序列的SINR大于N段所述子序列对应SINR的平均值乘以SINR判断偏差比例值之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初始时延校准值为所述初始时延值加上(m-2)*Nseq之和;或者,
在所述第m段子序列的SINR小于等于N段所述子序列对应SINR的平均值乘以SINR判断偏差比例值之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初始时延校准值为所述初始时延值加上(m-1)*Nseq之和;
其中,Nseq为对所述检测序列的采样点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检测序列进行分段,得到N段子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序列的采样点数和采样间隔对所述检测序列进行分段,得到N段子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时延校准值确定时延校准值,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时延校准值和所述PRACH序列中循环前缀CP带来的时延值确定时延校准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时延校准值发送给所述UE,以使所述UE根据所述时延校准值校准时延。
11.一种远距离覆盖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各层波束的标识,其中,所述标识为在同步广播控制信道SSB波束配置时,所述基站对各层内的每个波束绑定的指示;
根据所述标识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时延校准方法。
12.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时延校准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远距离覆盖随机接入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时延校准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远距离覆盖随机接入方法。
CN202110296618.7A 2021-03-19 2021-03-19 时延校准方法、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1744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6618.7A CN115174443A (zh) 2021-03-19 2021-03-19 时延校准方法、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1/135803 WO2022193741A1 (zh) 2021-03-19 2021-12-06 时延校准方法、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6618.7A CN115174443A (zh) 2021-03-19 2021-03-19 时延校准方法、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4443A true CN115174443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321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6618.7A Pending CN115174443A (zh) 2021-03-19 2021-03-19 时延校准方法、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4443A (zh)
WO (1) WO202219374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9069B (zh) * 2014-03-27 2017-11-28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应用于大覆盖范围的随机接入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07343322B (zh) * 2016-04-29 2023-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接入方法及装置
US11683842B2 (en) * 2018-07-04 2023-06-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0881215B (zh) * 2019-11-20 2021-11-30 重庆邮电大学 五窗口联合定时提前量估计校准方法及其系统
CN110933759B (zh) * 2019-12-20 2023-07-07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93741A1 (zh)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1531B (zh) 测量配置及上报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US8855144B2 (en) Method of generating pilot pattern for adaptive channel estimation in OFDMA systems, method of transmitting/receiving using the pilot pattern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151623C (zh)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US11026267B2 (en) Random access preamble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4037646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aptively determining tx beam subset for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8573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roaming method
WO2016062147A1 (zh) 消息发送接收方法、发送接收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9803302B (zh) 覆盖增强等级的确定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05512B (zh) 解调上行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313059B2 (en) Data sending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513319A (zh) 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1011791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ation of wireless device speed vi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ading characteristics
CN111181664A (zh) Lora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9532326B2 (en)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betwee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a network node
US2023006830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irst Communication Node, and Second Communication Node
CN115174443A (zh) 时延校准方法、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18633A (zh) 时延校准方法、基站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045240B2 (en) Fram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interference alignment and controlling in multi-cell random access network
US9787333B2 (en) Subcarrier power reallocation
JP2001051040A (ja) 位置検出装置
CN110190877B (zh) 一种切换接入天线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70142641A1 (en) Cell search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21909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bscriber station-based admission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143727A1 (zh) 一种非连续传输检测装置及方法
US20160366597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chedul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