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4222A -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4222A
CN115174222A CN202210789867.4A CN202210789867A CN115174222A CN 115174222 A CN115174222 A CN 115174222A CN 202210789867 A CN202210789867 A CN 202210789867A CN 115174222 A CN115174222 A CN 115174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oftware
information
file
priva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898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敏
管巫浩
崔焕�
赵宁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enzhou Anf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nzhou An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nzhou Anf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nzhou An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898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42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4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42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属于信息安全领域,包括信息安全平台,信息安全平台主要由:信息输入环境、本地文件管理、数据收集管理、网络中端风险阻断、数据防丢失、软件行为记录以及云数据中心组成,信息输入环境主要包括敏感字符环境提示与随机软键盘,本地文件管理主要包括访问限制、软件数据加密以及隐私文件加密,数据收集管理主要包括隐私文件自动屏蔽与软件权限分级,通过对本地文件、数据传输、软件监管、云端储存等模块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进而有效的对移动设备内的信息数据进行保护,同时也可对传输的信息进行保护,并与相关部门互联,避免使用者因信息泄露而遭受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设备是一种小型的计算与显示设备,通过移动设备可随时随地的访问与储存各种信息数据,且可通过移动设备上的软件访问各种网站,并进行信息的交互传递,常见的移动设备包括手机、平板、手提电脑、掌上游戏机等,由于移动设备上的软件数量众多、信息数据混乱,包括本地储存数据、在线信息数据、云端信息数据、软件信息数据等,加上流氓软件的盛行,易造成移动设备使用者的信息数据的泄露,从而因信息安全问题而对使用者造成困扰甚至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包括信息安全平台,所述信息安全平台主要由:信息输入环境、本地文件管理、数据收集管理、网络中端风险阻断、数据防丢失、软件行为记录以及云数据中心组成,所述信息输入环境主要包括敏感字符环境提示与随机软键盘,所述本地文件管理主要包括访问限制、软件数据加密以及隐私文件加密,所述数据收集管理主要包括隐私文件自动屏蔽与软件权限分级,所述网络中端风险阻断主要包括高风险网站监测、重要信息警示与屏蔽、高危访问行为联网,所述数据防丢失主要包括重要数据备份、误删恢复以及传输记录追溯。
优选的,所述信息输入环境主要是指移动设备使用者在输入信息时的环境,其中敏感字符环境提示是在使用者输入相关敏感字符时进行快速提示,相关敏感字符如身份证号、银行账号、银行卡密码等,在移动设备检测到使用者输入敏感字符时,进行相关提示,如是否向陌生人汇款、周边是否有人窥视等,且敏感字符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更新,信息输入环境中的随机软键盘主要用于使用者的密码输入环节,在密码输入时利用随机软键盘进行字母位置的打乱,避免不法软件的探测以及旁人窥视。
优选的,所述本地文件管理主要用于对移动设备的本地储存数据进行安全管理,其中访问限制包括临时用户模式与青少年模式,临时用户模式主要应用于移动设备的借用,使借用的临时用户无法访问移动设备的关键软件以及内部数据,青少年模式主要应用于家庭内的青少年用户,避免青少年过多访问游戏、娱乐等内容,同时可采用家长监管与密码的方式进行管理,软件数据加密主要包括软件访问验证,在用户访问相关软件时进行验证,可通过人脸识别、密码、指纹等方式,验证不通过的用户无法访问重要软件。
优选的,所述隐私文件加密主要针对移动设备的本地文件进行加密,如隐私照片、视频、语音等数据,隐私文件加密主要包括文件分级管理与新生成文件自动加密,文件分级管理是指用户可针对文件的私密程度进行分级管理,按照不同类别设置不同的加密锁,新生成文件自动加密是指对新生成的文件数据进行自动加密,避免因新生成未来得及分类而造成文件数据外泄。
优选的,所述隐私文件自动屏蔽是指移动设备内的软件在访问设备内部数据时,对隐私文件自动屏蔽,使软件无法提取设备内部的隐私文件,软件权限分级是对不同功能的软件进行权限分级管理,低权限的软件无法获取任何个人数据文件,一般权限的软件无法获得隐私文件与加密文件,通过验证的高权限软件才可访问隐私数据。
优选的,所述网络中端风险阻断主要是针对网络传输中的风险数据进行检测与及时阻断,避免移动设备使用者数据外泄而造成财产损失,其中高风险网站监测是对访问的高风险网站进行重点监测,并即时提示所访问网站为高风险网站,提升使用者警觉性,在高危网站输入重要信息时,如账号、密码等,及时进行警示与屏蔽,同时,访问高风险网站及相关高危访问行为会通过网络及时与相关部门互联,包括反诈中心、金融监管部门、银行系统以及警力系统,各部门会及时通知移动设备使用者进行警告与指导。
优选的,所述重要数据备份是对移动设备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同时,误删恢复功能可避免误删而导致数据遗失,传输记录追溯可对数据文件的传输信息进行记录,一旦本地文件丢失可通过传输记录寻回数据。
优选的,所述软件行为记录包括数据访问类别、数据访问频率以及评分机制,通过对移动设备内的软件进行监管,记录其访问数据的频率、时间、数据类型,同时开通评分机制,使移动设备使用者能够对软件进行评分并上传,以提供更好的软件监管。
优选的,所述云数据中心主要包括权限验证模块,在移动设备的云数据上传之后,访问者需要经过指纹、人脸或密码识别认证后方可访问数据库,并提供数据库的查阅与下载功能。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内部数据保护,通过访问限制、软件数据加密以及隐私文件加密的方式对移动设备内部的信息数据进行保护,避免信息数据外泄,同时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且可利用误删恢复与传输记录追溯功能寻回信息数据,避免信息数据遗失;
S2:信息数据传输安全,在软件收集移动设备内部信息数据时,通过隐私文件自动屏蔽与软件权限分级的方式进行保护,避免隐私信息数据因软件而外泄,在使用者通过软件输入关键信息数据时,利用敏感字符环境提示与随机软键盘功能进行保护,避免重要信息外泄;
S3:信息泄露风险阻断,在信息数据上传至网络中端时,通过高风险网站监测、重要信息警示与屏蔽、高危访问行为联网功能进行防护,并与相关部门进行互联,使用者在信息数据面临风险时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警示与帮助,避免信息外泄而造成损失;
S4:软件记录与监管,通过对软件的数据访问类别、访问频率进行记录与公开,使用者通过记录可进行评分并上传至软件中心,使其对软件进行有效监管,降低信息数据泄露的几率;
S5:云数据管理,在信息数据上传至云端后,对数据进行权限验证保护,避免储存的信息数据泄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对本地文件、数据传输、软件监管、云端储存等模块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进而有效的对移动设备内的信息数据进行保护,同时也可对传输的信息进行保护,并与相关部门互联,避免使用者因信息泄露而遭受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的系统详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包括信息安全平台,信息安全平台主要由:信息输入环境、本地文件管理、数据收集管理、网络中端风险阻断、数据防丢失、软件行为记录以及云数据中心组成,信息输入环境主要包括敏感字符环境提示与随机软键盘,本地文件管理主要包括访问限制、软件数据加密以及隐私文件加密,数据收集管理主要包括隐私文件自动屏蔽与软件权限分级,网络中端风险阻断主要包括高风险网站监测、重要信息警示与屏蔽、高危访问行为联网,数据防丢失主要包括重要数据备份、误删恢复以及传输记录追溯;
信息输入环境主要是指移动设备使用者在输入信息时的环境,其中敏感字符环境提示是在使用者输入相关敏感字符时进行快速提示,相关敏感字符如身份证号、银行账号、银行卡密码等,在移动设备检测到使用者输入敏感字符时,进行相关提示,如是否向陌生人汇款、周边是否有人窥视等,且敏感字符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更新,信息输入环境中的随机软键盘主要用于使用者的密码输入环节,在密码输入时利用随机软键盘进行字母位置的打乱,避免不法软件的探测以及旁人窥视,本地文件管理主要用于对移动设备的本地储存数据进行安全管理,其中访问限制包括临时用户模式与青少年模式,临时用户模式主要应用于移动设备的借用,使借用的临时用户无法访问移动设备的关键软件以及内部数据,青少年模式主要应用于家庭内的青少年用户,避免青少年过多访问游戏、娱乐等内容,同时可采用家长监管与密码的方式进行管理,软件数据加密主要包括软件访问验证,在用户访问相关软件时进行验证,可通过人脸识别、密码、指纹等方式,验证不通过的用户无法访问重要软件,隐私文件加密主要针对移动设备的本地文件进行加密,如隐私照片、视频、语音等数据,隐私文件加密主要包括文件分级管理与新生成文件自动加密,文件分级管理是指用户可针对文件的私密程度进行分级管理,按照不同类别设置不同的加密锁,新生成文件自动加密是指对新生成的文件数据进行自动加密,避免因新生成未来得及分类而造成文件数据外泄,隐私文件自动屏蔽是指移动设备内的软件在访问设备内部数据时,对隐私文件自动屏蔽,使软件无法提取设备内部的隐私文件,软件权限分级是对不同功能的软件进行权限分级管理,低权限的软件无法获取任何个人数据文件,一般权限的软件无法获得隐私文件与加密文件,通过验证的高权限软件才可访问隐私数据,网络中端风险阻断主要是针对网络传输中的风险数据进行检测与及时阻断,避免移动设备使用者数据外泄而造成财产损失,其中高风险网站监测是对访问的高风险网站进行重点监测,并即时提示所访问网站为高风险网站,提升使用者警觉性,在高危网站输入重要信息时,如账号、密码等,及时进行警示与屏蔽,同时,访问高风险网站及相关高危访问行为会通过网络及时与相关部门互联,包括反诈中心、金融监管部门、银行系统以及警力系统,各部门会及时通知移动设备使用者进行警告与指导,重要数据备份是对移动设备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同时,误删恢复功能可避免误删而导致数据遗失,传输记录追溯可对数据文件的传输信息进行记录,一旦本地文件丢失可通过传输记录寻回数据,软件行为记录包括数据访问类别、数据访问频率以及评分机制,通过对移动设备内的软件进行监管,记录其访问数据的频率、时间、数据类型,同时开通评分机制,使移动设备使用者能够对软件进行评分并上传,以提供更好的软件监管,云数据中心主要包括权限验证模块,在移动设备的云数据上传之后,访问者需要经过指纹、人脸或密码识别认证后方可访问数据库,并提供数据库的查阅与下载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通过访问限制、软件数据加密以及隐私文件加密的方式对移动设备内部的信息数据进行保护,避免信息数据外泄,同时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且可利用误删恢复与传输记录追溯功能寻回信息数据,避免信息数据遗失,在软件收集移动设备内部信息数据时,通过隐私文件自动屏蔽与软件权限分级的方式进行保护,避免隐私信息数据因软件而外泄,在使用者通过软件输入关键信息数据时,利用敏感字符环境提示与随机软键盘功能进行保护,避免重要信息外泄,在信息数据上传至网络中端时,通过高风险网站监测、重要信息警示与屏蔽、高危访问行为联网功能进行防护,并与相关部门进行互联,使用者在信息数据面临风险时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警示与帮助,避免信息外泄而造成损失,通过对软件的数据访问类别、访问频率进行记录与公开,使用者通过记录可进行评分并上传至软件中心,使其对软件进行有效监管,降低信息数据泄露的几率,在信息数据上传至云端后,对数据进行权限验证保护,避免储存的信息数据泄露。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包括信息安全平台,所述信息安全平台主要由:信息输入环境、本地文件管理、数据收集管理、网络中端风险阻断、数据防丢失、软件行为记录以及云数据中心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输入环境主要包括敏感字符环境提示与随机软键盘,所述本地文件管理主要包括访问限制、软件数据加密以及隐私文件加密,所述数据收集管理主要包括隐私文件自动屏蔽与软件权限分级,所述网络中端风险阻断主要包括高风险网站监测、重要信息警示与屏蔽、高危访问行为联网,所述数据防丢失主要包括重要数据备份、误删恢复以及传输记录追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输入环境主要是指移动设备使用者在输入信息时的环境,其中敏感字符环境提示是在使用者输入相关敏感字符时进行快速提示,相关敏感字符如身份证号、银行账号、银行卡密码等,在移动设备检测到使用者输入敏感字符时,进行相关提示,如是否向陌生人汇款、周边是否有人窥视等,且敏感字符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更新,信息输入环境中的随机软键盘主要用于使用者的密码输入环节,在密码输入时利用随机软键盘进行字母位置的打乱,避免不法软件的探测以及旁人窥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文件管理主要用于对移动设备的本地储存数据进行安全管理,其中访问限制包括临时用户模式与青少年模式,临时用户模式主要应用于移动设备的借用,使借用的临时用户无法访问移动设备的关键软件以及内部数据,青少年模式主要应用于家庭内的青少年用户,避免青少年过多访问游戏、娱乐等内容,同时可采用家长监管与密码的方式进行管理,软件数据加密主要包括软件访问验证,在用户访问相关软件时进行验证,可通过人脸识别、密码、指纹等方式,验证不通过的用户无法访问重要软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隐私文件加密主要针对移动设备的本地文件进行加密,如隐私照片、视频、语音等数据,隐私文件加密主要包括文件分级管理与新生成文件自动加密,文件分级管理是指用户可针对文件的私密程度进行分级管理,按照不同类别设置不同的加密锁,新生成文件自动加密是指对新生成的文件数据进行自动加密,避免因新生成未来得及分类而造成文件数据外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隐私文件自动屏蔽是指移动设备内的软件在访问设备内部数据时,对隐私文件自动屏蔽,使软件无法提取设备内部的隐私文件,软件权限分级是对不同功能的软件进行权限分级管理,低权限的软件无法获取任何个人数据文件,一般权限的软件无法获得隐私文件与加密文件,通过验证的高权限软件才可访问隐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中端风险阻断主要是针对网络传输中的风险数据进行检测与及时阻断,避免移动设备使用者数据外泄而造成财产损失,其中高风险网站监测是对访问的高风险网站进行重点监测,并即时提示所访问网站为高风险网站,提升使用者警觉性,在高危网站输入重要信息时,如账号、密码等,及时进行警示与屏蔽,同时,访问高风险网站及相关高危访问行为会通过网络及时与相关部门互联,包括反诈中心、金融监管部门、银行系统以及警力系统,各部门会及时通知移动设备使用者进行警告与指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要数据备份是对移动设备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同时,误删恢复功能可避免误删而导致数据遗失,传输记录追溯可对数据文件的传输信息进行记录,一旦本地文件丢失可通过传输记录寻回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行为记录包括数据访问类别、数据访问频率以及评分机制,通过对移动设备内的软件进行监管,记录其访问数据的频率、时间、数据类型,同时开通评分机制,使移动设备使用者能够对软件进行评分并上传,以提供更好的软件监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数据中心主要包括权限验证模块,在移动设备的云数据上传之后,访问者需要经过指纹、人脸或密码识别认证后方可访问数据库,并提供数据库的查阅与下载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内部数据保护,通过访问限制、软件数据加密以及隐私文件加密的方式对移动设备内部的信息数据进行保护,避免信息数据外泄,同时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且可利用误删恢复与传输记录追溯功能寻回信息数据,避免信息数据遗失;
S2:信息数据传输安全,在软件收集移动设备内部信息数据时,通过隐私文件自动屏蔽与软件权限分级的方式进行保护,避免隐私信息数据因软件而外泄,在使用者通过软件输入关键信息数据时,利用敏感字符环境提示与随机软键盘功能进行保护,避免重要信息外泄;
S3:信息泄露风险阻断,在信息数据上传至网络中端时,通过高风险网站监测、重要信息警示与屏蔽、高危访问行为联网功能进行防护,并与相关部门进行互联,使用者在信息数据面临风险时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警示与帮助,避免信息外泄而造成损失;
S4:软件记录与监管,通过对软件的数据访问类别、访问频率进行记录与公开,使用者通过记录可进行评分并上传至软件中心,使其对软件进行有效监管,降低信息数据泄露的几率;
S5:云数据管理,在信息数据上传至云端后,对数据进行权限验证保护,避免储存的信息数据泄露。
CN202210789867.4A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51742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9867.4A CN115174222A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9867.4A CN115174222A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4222A true CN115174222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1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89867.4A Pending CN115174222A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422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8171A (zh) * 2014-10-09 2015-01-28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基于权限标签的Android隐私数据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5025086A (zh) * 2015-06-11 2015-11-04 江南大学 面向移动智能终端数据之云端安全存/取方法
CN106713266A (zh) * 2016-11-14 2017-05-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信息泄露的方法、装置、终端及系统
CN109063494A (zh) * 2018-07-25 2018-12-21 安徽三实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和防护方法
CN114386030A (zh) * 2022-01-13 2022-04-22 刘勇 一种基于大数据软件安全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8171A (zh) * 2014-10-09 2015-01-28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基于权限标签的Android隐私数据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5025086A (zh) * 2015-06-11 2015-11-04 江南大学 面向移动智能终端数据之云端安全存/取方法
CN106713266A (zh) * 2016-11-14 2017-05-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信息泄露的方法、装置、终端及系统
CN109063494A (zh) * 2018-07-25 2018-12-21 安徽三实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和防护方法
CN114386030A (zh) * 2022-01-13 2022-04-22 刘勇 一种基于大数据软件安全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2896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secure api platforms
CN110049021A (zh) 信息系统数据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17240614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CN106982204A (zh) 可信安全平台
CN112100662A (zh) 一种区域数据安全监控系统
Roache Computer crime deterrence
Hurlburt " Good Enough" Security: The Best We'll Ever Have
CN117272349A (zh) 一种关系型数据库安全保护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7273725A (zh) 一种针对涉密信息的数据备份方法及系统
CN115174222A (zh)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信息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2000953A (zh) 一种大数据终端安全防护系统
Banton et al. On the benefits and security risks of a user-centric data sharing platform for healthcare provision
Nanda et al. Oracle Privacy Security Auditing: Includes Federal Law Compliance with HIPAA, Sarbanes Oxley and the Gramm Leach Bliley Act GLB
Andronikou et al. Biometric implementation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security and privacy
CN11129140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数据保护系统
CN118036046B (zh) 一种基于信息安全数据的泄露防护方法及系统
Patel et al. UBM–UVM approach for preventing insider data theft from cloud storage
Wilson et al. Information systems security: A managerial perspective
CN108134781A (zh) 一种重要信息数据保密监控系统
CN118079403A (zh) 一种基于虚拟游戏的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
Ke Analysis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the Age of Big Data
Gangwar et al. Data breaches: A global exposure
Jie Desig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tection System in Computer Network
Deb et al. ANALYSIS OF LEGAL PROCEDURE FOR INTERCEPTION OF CALL AND MONITORING OF INTERNET IN INDIA
Kapoor Biometrics In Cyber Security For Fraud Surveill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