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4097A - 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74097A CN115174097A CN202210691475.4A CN202210691475A CN115174097A CN 115174097 A CN115174097 A CN 115174097A CN 202210691475 A CN202210691475 A CN 202210691475A CN 115174097 A CN115174097 A CN 1151740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t
- information
- user
- block chain
- blockch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18—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proof of knowledge, e.g. Fiat-Shamir, GQ, Schnorr, ornon-interactive zero-knowledge proof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发布请求;其中,所述发布请求包括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响应于所述发布请求,确定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如果否,进一步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并在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存在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为所述第一用户生成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将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和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存证在所述区块链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也被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由若干台计算设备共同参与“记账”,共同维护一份完整的分布式数据库的新兴技术。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每台计算设备可以参与数据库记录、并且各计算设备之间可以快速的进行数据同步的特性,使得区块链技术在众多的领域中广泛的进行应用。
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公开透明的特性,因此在基于区块链进行版权资产的发布时,存在与版权资产发布相关的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方法,所述区块链中存证有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及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发布请求;其中,所述发布请求包括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响应于所述发布请求,确定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如果否,进一步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并在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存在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为所述第一用户生成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将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和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存证在所述区块链中。
可选的,所述发布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资产公钥;
所述为所述第一用户生成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资产公钥加密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对加密的资产摘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用户持有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
可选的,所述区块链上部署有用于零知识证明的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处理逻辑包括与所述零知识证明对应的验证逻辑;
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
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所述验证逻辑,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可选的,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默克尔树的存储结构存储在所述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中;
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计算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所在的默克尔树的待验证根节点;
确定所述待验证根节点与所述默克尔树的真实根节点是否一致;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可选的,所述区块链上部署了用于对在区块链上发布的版权资产进行校验的智能合约;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资产校验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请求;其中,所述校验请求包括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响应于所述校验请求,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包含的校验逻辑,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确认事件并将生成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在所述区块链中进行存储;以使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用户从所述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并响应于获取到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基于所述资产校验方的区块链账户公钥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相关的资产信息进行加密,以及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包含的校验逻辑,基于加密后的所述资产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事件,将生成的所述校验事件在所述区块链中进行存储;以由所述资产校验方从所述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并响应于获取到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基于与所述区块链账户公钥对应的区块链账户私钥解密所述第一用户提交的加密的资产信息;并基于解密后的资产信息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进行风险校验。
可选的,所述资产校验方包括对版权资产进行管理的管理方。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资产校验方在风险校验失败时生成的风险信息,并将所述风险信息存证到区块链中。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装置,所述区块链中存证有各个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及各个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发布请求;其中,所述发布请求包括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响应单元,响应于所述发布请求,确定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发布单元,如果否,进一步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并在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存在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为所述第一用户生成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将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和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存证在所述区块链中。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上述任一项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方法。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任一项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方案,将区块链技术与零知识证明技术相结合,在进行版权资产发布时,用户能够在不提供与版权资产相关的资产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对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验证用户是否有权发布版权资产,并在验证通过后完成版权资产的发布。由于发布过程并不泄露具体与版权资产相关的资产信息,因此可以实现版权资产的隐私发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管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默克尔树的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授权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流转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相关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图7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装置的模块;
图8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授权装置的模块;
图9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流转装置的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请参考图1,图1是本说明书示出的一种与区块链相关的网络环境的示意图。
在如图1所示的网络环境中,可以包括客户端侧计算设备101、服务器端102,以及至少一个区块链系统;例如,区块链系统103、区块链系统104和区块链系统10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客户端侧计算设备101,可以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客户端侧计算设备;例如,客户端侧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诸如PC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物联网设备,以及其它形式的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的智能设备,等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客户端侧终端设备101中的至少部分计算设备,可以通过各种通信网络耦接到服务器端102;例如,图1中示出的设备3与服务器端102进行了耦接。
不难理解,客户端侧终端设备101中的部分终端设备,也可以不与服务器端102进行耦接,而是作为区块链节点通过各种通信网络直接耦接到区块链系统;例如,图1中示出的设备4,可以作为区块链节点耦接到区块链系统。
其中,上述通信网络可以包括有线和/或无线通信网络;例如,可以是基于运营商提供的有线接入网络或者无线接入网络(比如移动蜂窝网络)实现的局域网(Local Area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因特网或其组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客户端侧计算设备101,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侧服务器;例如,图1中示出的设备5。客户端侧终端设备101中的至少部分计算设备,可以耦接到该用户侧服务器,而该用户侧服务器可以进一步与上述服务端102进行耦接;例如,图1中示出的设备1和设备2耦接到设备5,设备5进一步耦接服务器端10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用户侧服务器可以由搭建了用户账户体系的服务实体来实现;上述服务实体可以包括面向用户提供各种线上和/或线下服务的服务载体的运营实体;
其中,上述服务载体可以包括软件形式的服务载体,也可以包括硬件形式的服务载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服务载体可以包括提供线上互联网服务的各种客户端软件;例如,网站、网页、APP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服务载体也可以包括部署在线下的,能够提供线下服务的各种智能设备;例如,部署在居住区、办公区、公共场所的智能快递柜。
相应的,上述运营实体可以包括上述服务载体对应的运营方;例如,上述运营实体可以包括对上述服务载体进行运营和管理的个人、组织、公司和企业,等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器端102也可以通过各种通信网络耦接到一个或者多个区块链系统;例如,图1中示出的服务器端102可以分别耦接到区块链系统103、区块链系统104和区块链系统105,等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区块链系统都可以维护一个或多个区块链(例如,公有区块链、私有区块链、联盟区块链等),并包括用于承载上述一个或多个区块链的多个区块链节点;例如,如图1中示出的区块链节点1、区块链节点2、区块链节点3、区块链节点4、区块链节点i等可以共同承载一个或者多个区块链。各个区块链系统包含的区块链之间,以及各个区块链系统之间,还可以进行跨链的数据访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区块链节点可以包括全节点和轻节点。全节点可以全量下载区块链中的每个区块所包含的区块链交易,并可以根据搭载的区块链共识算法,对每个区块链中所包含的区块链交易进行共识验证。
而轻节点可以不下载完整的区块链,而是可以只下载区块链中的每个区块的区块头数据,并将区块头所包含的数据作为验证根,用于以验证区块链交易的真实性。轻节点可以依附于全节点来访问区块链的更多功能。
例如,图1中示出的区块链系统103中的各个区块链节点都可以作为全节点;而图1中示出的直接耦接到区块链系统的设备4,就可以作为轻节点,依附于区块链系统103中的各个全节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区块链节点可以是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在服务器或者服务器集群中实现的虚拟设备;例如,区块链节点设备可以是服务器集群中的一台物理主机,也可以是基于虚拟化技术对服务器或者服务器集群搭载的硬件资源进行虚拟化后,创建的虚拟机。每个区块链节点之间,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通信方法(比如TCP/IP)耦接在一起形成网络,来承载一个或者多个区块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器端102可以包括用于提供区块链即服务(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的BaaS平台(也称之为BaaS云)。BaaS平台可以通过为区块链上发生的活动(诸如订阅和通知、用户验证、数据库管理和远程更新),提供预先编写的软件的方式,面向与BaaS平台耦接的客户端侧计算设备,提供简单易用,一键部署,快速验证,灵活可定制的区块链服务,进而可以加速区块链应用开发、测试、上线,助力各行业区块链商业应用场景的落地。
例如,在一个例子中,与BaaS平台可以提供诸如MQ(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服务之类的软件;与BaaS平台耦接的客户端侧计算设备,可以订阅BaaS平台耦接的区块链系统中某一区块链上部署的智能合约,在触发执行后在区块链上产生的合约事件;而BaaS平台可以监听该智能合约在触发执行后在区块链上产生的事件,再基于MQ服务相关的软件,将该合约事件以通知消息的形式添加到消息队列中,使得订阅该消息队列的客户端侧计算设备,能够得到与上述合约事件相关的通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BaaS平台还可以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企业级平台服务,以帮助企业级客户构建安全且稳定的区块链环境,并轻松管理区块链的部署、操作、维护和开发。
例如,在一个例子中,BaaS平台可以基于云技术实现丰富的安全策略和多租户的隔离环境、基于芯片加密技术来提供高级的安全保护、基于高度可靠的数据存储,提供可以快速扩展,而不会中断的端到端的高可用性服务;
在另一个例子中,还可以提供增强的管理功能,以帮助客户构建企业级区块链网络环境;以及,还可以为标准区块链应用和数据提供本地支持,支持例如HyperledgerFabric和Enterprise Ethereum-Quorum的主流开源区块链技术,以构建开放且包容的技术生态系统。
本说明书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的隐私保护方案,所述隐私保护可以包括版权资产的发布、版权资产的授权、版权资产的流转等。
所述版权资产可以包括各种IP(知识产权)资产,例如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地理标识、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
在所述版权资产的发布的过程中,版权资产的所有者可以通过私密发布的方式将版权资产发布在区块链中。所述私密发布的方式可以是指例如可以在不泄露所有者和版权资产的情况下,将版权资产上链存证。这样,第三方虽然能够知道区块链上生成了一个新的版权资产,但是无法知道这个版权资产的所有者是谁,也不知道这个版权资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在所述版权资产的授权的过程中,版权资产的授权方(即版权资产的所有者)可以通过私密授权的方式将区块链上的版权资产进行授权。所述私密授权的方式可以是指例如可以在不泄露授权方、被授权方和版权资产的情况下,将版权资产授权给被授权方。这样,第三方虽然能够知道区块链上有一个版权资产被授权,但是无法知道是哪个版权资产,也不知道授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以及不知道参与授权的授权方和被授权方是谁。
在所述版权资产的授权的过程中,版权资产的转移方(即版权资产的所有者)可以通过私密流转的方式将区块链上的版权资产进行流转。所述私密流转的方式可以是指例如可以在不泄露转移方、接收方(即版权资产的新的所有者)和版权资产的情况下,将版权资产从转移方转移到接收方。这样,第三方虽然能够知道区块链上有一个版权资产进行了流转,但是无法知道是哪个版权资产,也不知道参与流转的转移方和接收方是谁。
由于在版权资产的发布、授权、流转等过程中,都是在不泄露相关隐私信息(如具体是哪个版权资产、哪些参与方)的情况下实现的,因此可以保护版权资产在发布、授权、流转等过程中隐私安全。
以下分别对版权资产的发布、授权、流转等过程进行介绍。
首先介绍用户在区块链上注册的流程。
任何用户想要发布版权资产都需要先在区块链上注册成为版权用户,注册完成后才可以在区块链上隐私发布版权资产。
注册时用户需要向区块链提交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包括:所有者的区块链账户地址Addr、区块链账户公钥PKA、区块链账户私钥SKA、资产公钥PKI、资产私钥SKI和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
其中,所述区块链账户地址Addr、区块链账户公钥PKA、区块链账户私钥SKA是由区块链生成,并唯一分配给用户的。
所述资产公钥PKI、资产私钥SKI是由用户在本地(区块链之外)生成的。例如,在用户使用设备本地的可信执行环境TEE生成资产公私钥。所述资产公私钥涉及后续的版权资产发布、授权、流转等操作,需要安全保管。
其中,所述资产公私钥的关系包括:用户的资产公钥是基于用户的资产私钥计算出的数字摘要。例如,PKI=h(SKI),则表示对用户的资产私钥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的数字摘要为用户的公钥。
所述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包括基于用户的身份信息计算出的数字摘要。也就是说,该身份信息并不会明文上链存证,而是存证其数字摘要。所述数字摘要可以包括哈希计算的数字摘要。
其中,身份信息需要按照标准格式提供,以保证数字摘要的唯一性。以用户的为公司时,身份摘要信息包括真实的公司实体信息的摘要信息。公司实体信息可以包括公司名称(一般为公司正式名称)、公司别名(如公司简称)、证件信息(如公司社会信用代码、证件编号)、附件信息(如备注)等。
用户注册的限制条件可以包括:只有拥有资产私钥SKI的用户才能为对应的资产公钥PKI进行账户注册;在注册完成后,只有拥有区块链账户公钥PKA对应的区块链账户私钥SKA的区块链地址才能修改用户的身份数字摘要;资产公私钥不能修改。
为了满足上述限制条件,区块链账户的公私钥PKA、SKA匹配关系需要有区块链进行验证;具体可以验证用户资产公钥PKI是否是基于用户的资产私钥SKI计算出的数字摘要,即PKI=hash(SKI);以及,验证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β是否是基于用户的身份信息merchantInfo计算出的数字摘要,即β=hash(merchantInfo)。如果上述验证结果均为是,则可以为用户创建版权用户。
在介绍完用户注册后,接着请参考图2所示的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的发布方法流程图,所述区块链中存证有各个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及各个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10,接收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发布请求;其中,所述发布请求包括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所述第一用户可以为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所有者。
在本说明书中,图2所示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也可以是与区块链耦接的区块链即服务的BaaS平台。
在执行主体是区块链的节点设备时,上述发布请求可以是第一用户直接发送给区块链的一笔区块链交易(如发布交易);也可以是第一用户先发送给BaaS平台的数据请求后再由BaaS平台将数据请求打包而成的区块链交易。
在执行主体是BaaS平台时,上述发布请求可以是第一用户先发送给BaaS平台的数据请求;而后BaaS平台可以将该数据请求打包为一笔区块链交易,将该区块链交易发送给区块链,以执行后续步骤。
在本说明书中,当第一用户需要发布一个新的版权资产时,可以向BaaS平台或区块链发起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发布请求,该发布请求中可以携带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前述的β),以及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α。
如前所述,β=hash(merchantInfo),即所述身份摘要信息β是基于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merchantInfo(明文)进行计算得到的数字摘要;
α=hash(assetInfo),即所述资产摘要信息α可以是基于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信息assetInfo(明文)进行计算得到的数字摘要。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身份信息和资产信息需要按照标准格式提供,以保证数字摘要的唯一性。其中,所述身份信息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介绍过,这里不再进行赘述。所述资产信息可以包括资产名称(一般是正式IP名称)、资产别称、资产编号(如专利局IP编号)、附件信息(如备注)等。
在本说明书中,数字摘要的计算可以是指任意可以实现明文信息映射为数字摘要的计算方式。常见的数字摘要的计算方式可以包括哈希计算,即对明文信息进行哈希计算,以得到哈希摘要。
由于数字摘要并非原始的明文信息,因此即使将身份摘要信息和资产摘要信息上链存证也不会泄露对应的明文信息,从而可以保证身份信息和资产信息这类数据的隐私安全。
步骤220,响应于所述发布请求,确定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BaaS平台或区块链的节点设备在接收到该发布请求后,可以查询区块链中是否已经存证了这个资产摘要信息;如果区块链中已经存证了,说明这个目标版权资产已经发布过了,那么就无能再次进行发布。
步骤230,如果否,进一步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并在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存在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为所述第一用户生成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将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和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存证在所述区块链中。
如果区块链中未存证这个资产摘要信息,则BaaS平台或节点设备进一步需要基于零知识证明验证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以验证第一用户的身份的真实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上部署有用于零知识证明的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处理逻辑包括与所述零知识证明对应的验证逻辑;
相应地,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
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所述验证逻辑,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上述发布请求还可以包括上述智能合约的区块链地址,验证逻辑的函数名称、接口信息等等。由于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可以自行执行,因此通过智能合约验证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不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从而保证了验证过程的安全可信。
本说明书中,零知识证明(zk-SNARK,zero-knowledge Succint Non-interactiveArguments of Knowledge)是一种密码学算法;在零知识证明的验证过程中,验证者除了知道证明者的陈述是正确有效的,不能学习到任何关于该论述的内容。
在本说明书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的发布过程中,BaaS平台或节点设备只需要验证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的确位于区块链中,而无法知道这个身份摘要信息对应的明文身份信息;也就无法获取到具体是哪个用户发布的版权资产;也无法获取到这个版权资产具体内容是什么。
以下进一步介绍零知识证明的验证过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默克尔树的存储结构存储在所述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中;
相应地,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计算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所在的默克尔树的待验证根节点;确定所述待验证根节点与所述默克尔树的真实根节点是否一致;如果是,则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该示例中,默克尔树是区块链中的一种数据存储结构,在默克尔树中仅存储数据对应的摘要信息,而不存储具体的数据。
上述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计算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所在的默克尔树的待验证根节点;确定所述待验证根节点与所述默克尔树的真实根节点是否一致,具体可以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所在的默克尔树的根节点,以及所述身份摘要信息到所述根节点的路径的兄弟节点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摘要信息与所述兄弟节点信息,计算出待验证的根节点信息;
如果所述待验证的根节点信息与所述默克尔树的根节点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参考图3所示的默克尔树的示意图进行介绍。在图3中,每个节点都存储有对应的摘要信息;下一级节点的摘要信息用于构成上一级节点的摘要信息。
例如,节点4的摘要信息Hash(4)和节点5的摘要信息Hash(5),共同构成了节点2的摘要信息Hahs(2)=Hash(Hash(4)+Hash(5));
同理,节点2的摘要信息Hash(2)和节点3的摘要信息Hash(3),共同构成了根节点1的摘要信息Hahs(1)=Hash(Hash(2)+Hash(3))。
假设第一用户提供的身份摘要信息对应的是节点5,记身份摘要信息为Hash(X);
那么,只要获取到节点5到根节点的路径上的各个兄弟节点信息(节点4、节点3),就可以验证身份摘要信息Hash(X)是否与节点5存储的Hash(5)一致。
计算过程如下:根据Hash(X)和节点4存储的Hash(4),计算节点2的摘要信息;然而根据计算出的节点2的摘要信息与节点3存储的Hash(3),计算根节点1的摘要信息;
如果计算出的根节点1的摘要信息与节点1存储的摘要信息一致,即:
Hash(Hash(Hash(4)+Hash(X))+Hash(Hash(3)+Hash(7)))=Hash(Hash(Hash(4)+Hash(5))+Hash(Hash(3)+Hash(7)));
那么,身份摘要信息Hash(X)与节点5存储的Hash(5)是一致的;进而可以确定,用于计算身份摘要信息Hash(X)的明文身份信息与用于计算Hash(5)的明文身份信息也是一致的,证明了第一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可以允许其发布版权资产。
通过上述计算过程可以发现,第一用户无需对外提供明文的身份信息,只需要提供其身份信息位于区块链的零知识证明,就可以使得BaaS平台或节点设备验证其身份的真实性。如此,在第一用户发布版权资产过程中即使不透露具体的身份信息,也可以完成版权资产的发布,从而实现版权资产发布者的身份信息的隐私保护。
BaaS平台或节点设备在验证了第一用户的身份后,可以为所述第一用户生成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和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存证在所述区块链中。
应用上述实施例,将区块链技术与零知识证明相结合,在进行版权资产发布时,用户能够在不提供自身的身份信息以及不提供版权资产内容的情况下,通过零知识证明验证用户是否有权发布版权资产,并在验证通过后完成版权资产的发布。由于发布过程并不泄露具体的版权资产和身份信息,因此可以实现版权资产的隐私发布。
由于最终上链存证的是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虽然可以保证版权资产的隐私安全,但是也存在保护了违规资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对资产摘要信息对应的版权资产进行校验的实施例,以确保版权资产不存在违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图2实施例基础上,所述区块链上还部署了用于对在区块链上发布的版权资产进行校验的智能合约;相应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资产校验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请求;其中,所述校验请求包括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响应于所述校验请求,调用智能合约中包含的校验逻辑,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确认事件、并将生成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在所述区块链中进行存储;以使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用户从所述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响应于获取到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基于所述资产校验方的区块链账户公钥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相关的资产信息进行加密,以及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包含的校验逻辑,基于加密后的所述资产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事件,将生成的所述校验事件在所述区块链中进行存储;以由所述资产校验方从所述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并响应于获取到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基于与所述区块链账户公钥对应的区块链账户私钥解密所述第一用户提交的加密的资产信息;并基于解密后的资产信息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进行风险校验。
在本说明书中,所述资产校验方包括对版权资产进行管理的管理方。所述资产信息可以包括版权资产的明文内容,还可以包括版权资产持有人(即上述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等等。
相应地,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进行风险校验,例如可以是对目标版权资产相关的明文内容进行合规检查,以确定目标版权资产的内容是否存在违规内容;再例如可以是对目标版权资产相关的明文内容和/或身份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检查,以确定目标版权资产是否真实。
以下以真实性检查为例进行说明,上述由资产校验方基于解密后的资产信息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进行风险校验,可以包括:
由资产校验方计算解密的明文内容对应的数字摘要是否与区块链上存证的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一致,以及计算解密的身份信息对应的数字摘要是否与区块链上存证的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数字摘要一致;如果均一致,则确定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风险校验通过,并向所述智能合约提交所述目标版权资产通过校验的校验结果。
这里为了供资产校验方校验目标版权资产,可以借助智能合约的事件机制。
其中,智能合约的事件机制,是智能合约与链外实体进行交互的一种方式。对于区块链上部署的智能合约来说,通常无法直接与链外实体进行交互;例如,智能合约在调用完成后,通常无法将智能合约的调用结果,点对点的发送给智能合约的调用发起方。
智能合约在调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调用结果(包括中间结果和最终的调用结果),通常都会以事件(Event)的形式,记录到调用该智能合约的那笔交易的交易日志(transaction logs),在节点设备的存储空间中进行存储。而需要与智能合约进行交互的链外实体,则可以通过监听节点设备的存储空间中存储的上述交易日志的方式,来获取智能合约的调用结果;
交易日志最终会作为智能合约调用交易的收据(receipt)的一部分内容,存储在MPT收据树中。而与智能合约进行交互的链外实体,可以监听节点设备的存储空间中存储的MPT收据树上的交易收据,并从监听到的交易收据中,来获取智能合约生成的校验确认事件或校验事件。所述第一用户在获取到校验确认事件后,需要提交目标版权资产相关的资产信息,但是为了避免该资产信息被第三方获取,需要将资产信息进行加密。这里为了保证只有资产校验方可以解密加密的资产信息,可以使用资产校验方的区块链账户公钥加密,如此只有资产校验方才可以使用对应的区块链账户私钥进行解密。基于此,资产校验方在监听到校验事件后,可以基于自身的区块链账户私钥解密第一用户提交的加密的资产信息,得到明文的资产信息。
除了上述通过交易日志监听智能合约的事件之外,上述第一用户和资产校验方还可以通过订阅智能合约的方式,来获取校验确认事件或校验事件。在智能合约生成校验确认事件后,可以主动将该校验确认事件推送给第一用户,以及在智能合约生成校验事件后,可以主动将该校验事件推送给资产校验方,后续过程与上述示例相同。
由于得到了明文的资产信息,资产校验方就可以对资产信息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违规内容;如果存在则可以向智能合约提交目标版权资产未通过校验的校验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资产校验方在风险校验失败时生成的风险信息,并将所述风险信息存证到区块链中。
在本说明书中,资产校验方在对目标版权资产进行风险校验失败后,可以生成针对该目标版权资产的风险信息,并将该风险信息发送给区块链,以使BaaS平台或节点设备将风险信息存证到区块链中。
如此,任一用户通过查询区块链中是否存证有与所述资产摘要信息对应的风险信息,确定目标版权资产是否存在风险,避免购买存在风险的版权资产而导致损失。
在介绍完版权资产发布后,接着请参考图4所示的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的授权方法流程图,所述区块链存证有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以及用户持有版权资产的凭证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10,接收第一用户将目标版权资产授权给第二用户的授权请求;其中,所述授权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在本说明书中,图4所示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也可以是与区块链耦接的区块链即服务的BaaS平台。
在执行主体是区块链的节点设备时,上述授权请求可以是第一用户直接发送给区块链的一笔区块链交易(如授权交易);也可以是第一用户先发送给BaaS平台的数据请求后再由BaaS平台将数据请求打包而成的区块链交易。
在执行主体是BaaS平台时,上述授权请求可以是第一用户先发送给BaaS平台的数据请求;而后BaaS平台可以将该数据请求打包为一笔区块链交易,将该区块链交易发送给区块链,以执行后续步骤。
在本说明书中,当第一用户需要将持有的目标版权资产授权给第二用户时,可以向BaaS平台或区块链发起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授权请求,该授权请求中可以携带第一用户持有该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前述的),以及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α。
如前所述,α=hash(assetInfo),即所述资产摘要信息α可以是基于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信息assetInfo(明文)进行计算得到的数字摘要。
步骤420,响应于所述授权请求,确定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BaaS平台或区块链的节点设备在接收到该授权请求后,可以查询区块链中是否已经存证了这个资产摘要信息;如果区块链中没有存证,则说明授权的版权资产并不存在,无法执行授权。
步骤430,如果是,进一步对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并在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为所述第二用户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授权凭证,并将所述资产授权凭证存证在所述区块链中。
如果区块链中存证了这个资产摘要信息,则BaaS平台或节点设备进一步需要基于零知识证明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以验证第一用户持有目标版权资产的真实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上部署有用于零知识证明的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处理逻辑包括与所述零知识证明对应的验证逻辑;
相应地,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
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所述验证逻辑,对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上述授权请求还可以包括上述智能合约的区块链地址,验证逻辑的函数名称、接口信息等等。由于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可以自行执行,因此通过智能合约验证第一用户的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不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从而保证了验证过程的安全可信。
本说明书中,零知识证明是一种密码学算法;在零知识证明的验证过程中,验证者除了知道证明者的陈述是正确有效的,不能学习到任何关于该论述的内容。
在本说明书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的授权过程中,BaaS平台或节点设备只需要验证第一凭证信息的确位于区块链中,而无法知道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真实身份,也就无法获取到具体授权的版权资产是哪个。
以下进一步介绍零知识证明的验证过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用户持有版权资产的凭证信息,以默克尔树的存储结构存储在所述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中;
相应地,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凭证信息计算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所在的默克尔树的待验证根节点;确定所述待验证根节点与所述默克尔树的真实根节点是否一致;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该示例中,默克尔树是区块链中的一种数据存储结构,在默克尔树中仅存储数据对应的摘要信息,而不存储具体的数据。
上述基于所述第一凭证信息计算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所在的默克尔树的待验证根节点;确定所述待验证根节点与所述默克尔树的真实根节点是否一致,具体可以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所在的默克尔树的根节点,以及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到所述根节点的路径的兄弟节点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凭证信息与所述兄弟节点信息,计算出待验证的根节点信息;
如果所述待验证的根节点信息与所述默克尔树的根节点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参考图3所示的默克尔树的示意图进行介绍。在图3中,每个节点都存储有对应的摘要信息;下一级节点的摘要信息用于构成上一级节点的摘要信息。
例如,节点4的摘要信息Hash(4)和节点5的摘要信息Hash(5),共同构成了节点2的摘要信息Hahs(2)=Hash(Hash(4)+Hash(5));
同理,节点2的摘要信息Hash(2)和节点3的摘要信息Hash(3),共同构成了根节点1的摘要信息Hahs(1)=Hash(Hash(2)+Hash(3))。
假设第一凭证信息的摘要信息对应的是节点5,记第一凭证信息的摘要信息为Hash(X);
那么,只要获取到节点5到根节点的路径上的各个兄弟节点信息(节点4、节点3),就可以验证第一凭证信息的摘要信息Hash(X)是否与节点5存储的Hash(5)一致。
计算过程如下:根据Hash(X)和节点4存储的Hash(4),计算节点2的摘要信息;然而根据计算出的节点2的摘要信息与节点3存储的Hash(3),计算根节点1的摘要信息;
如果计算出的根节点1的摘要信息与节点1存储的摘要信息一致,即:
Hash(Hash(Hash(4)+Hash(X))+Hash(Hash(3)+Hash(7)))=Hash(Hash(Hash(4)+Hash(5))+Hash(Hash(3)+Hash(7)));
那么,第一凭证信息的摘要信息Hash(X)与节点5存储的Hash(5)是一致的;进而可以确定,用于计算摘要信息Hash(X)的第一凭证信息与用于计算Hash(5)的凭证信息也是一致的,证明了第一用户提供的第一凭证信息的真实性,可以允许第一用户授权版权资产。
BaaS平台或节点设备在验证了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后,可以为所述第二用户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授权凭证,并将所述资产授权凭证存证在所述区块链中。其中,将所述资产授权凭证存证在所述区块链可以是存储到区块链的默克尔树中。
应用上述实施例,将区块链技术与零知识证明相结合,在进行版权资产授权时,用户能够在不提供授权的版权资产具体是哪个的情况下,通过零知识证明验证是否有权对版权资产的授权操作,在验证通过后完成版权资产的授权。由于授权过程并不泄露具体的版权资产,因此可以实现版权资产的隐私授权。
由于在链上授权的是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因此还需要为第二用户提供证明其具有版权资产的授权。
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图4实施例基础上,所述区块链上还部署了用于对在区块链上发布的版权资产进行校验的智能合约;相应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资产校验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请求;其中,所述校验请求包括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响应于所述校验请求,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包含的校验逻辑,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确认事件并将生成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在所述区块链中进行存储;以使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授权凭证的第二用户从所述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并响应于获取到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基于所述资产校验方的区块链账户公钥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相关的资产信息进行加密,以及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包含的校验逻辑,基于加密后的所述资产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事件,将生成的所述校验事件在所述区块链中进行存储;以由所述资产校验方从所述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并响应于获取到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基于与所述区块链账户公钥对应的区块链账户私钥解密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加密的资产信息;并基于解密后的资产信息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进行风险校验。
这里与前述图2基础上的校验不同在于,图2实施例是对发布的版权资产进行校验,以确定第一用户发布目标版权资产的真实性;而这里是对被授权的版权资产进行校验,以确定第二用户是否具有目标版权资产的授权。剩余校验过程与前述图2中的校验类似,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授权交易中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二用户的区块链账户公钥加密的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相关的资产信息;
在所述基于所述资产校验方的区块链账户公钥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相关的资产信息进行加密之前,还包括:
基于第二用户的区块链账户私钥解密所述授权请求中加密的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相关的资产信息。
由于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信息始终不会存证到区块链中,因此在将目标版权资产授权给第二用户时,还需要提供只有第二用户可以解密的加密的资产信息,以使第二用户可以获取到明文的资产信息,进而可以向资产校验方证明其拥有目标版权资产的授权。
在一实施例中,如果资产校验方在对目标版权资产进行风险校验失败后,可以生成针对该目标版权资产的授权异常信息,并将该授权异常信息发送给区块链。相应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资产校验方在风险校验失败时生成的授权异常信息,并将所述授权异常信息存证到区块链中。
由于区块链中存证的是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因此存证该授权异常信息时可以关联区块链中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如此,任一用户通过查询区块链中是否存证有与所述资产摘要信息对应的授权异常信息,确定目标版权资产是否存在风险,避免申请授权存在风险的版权资产而导致损失。
在介绍完版权资产授权后,接着请参考图5所示的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的流转方法流程图,所述区块链存证有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以及用户持有版权资产的凭证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10,接收将目标版权资产从第一用户转移到第二用户的流转请求;其中,所述流转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在本说明书中,图5所示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区块链中的节点设备,也可以是与区块链耦接的区块链即服务的BaaS平台。
在执行主体是区块链的节点设备时,上述流转请求可以是第一用户直接发送给区块链的一笔区块链交易(如流转交易);也可以是第一用户先发送给BaaS平台的数据请求后再由BaaS平台将数据请求打包而成的区块链交易。
在执行主体是BaaS平台时,上述流转请求可以是第一用户先发送给BaaS平台的数据请求;而后BaaS平台可以将该数据请求打包为一笔区块链交易,将该区块链交易发送给区块链,以执行后续步骤。
在本说明书中,当第一用户需要将持有的目标版权资产流转给第二用户时,可以向BaaS平台或区块链发起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流转请求,该发布请求中可以携带第一用户持有该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前述的),以及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α。
如前所述,α=hash(assetInfo),即所述资产摘要信息α可以是基于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信息assetInfo(明文)进行计算得到的数字摘要。
步骤520,响应于所述流转请求,确定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BaaS平台或区块链的节点设备在接收到该流转请求后,可以查询区块链中是否已经存证了这个资产摘要信息;如果区块链中没有存证,则说明流转的版权资产并不存在,无法执行流转。
步骤530,如果是,进一步对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并在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为所述第二用户生成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二凭证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凭证信息存证在所述区块链中。
如果区块链中存证了这个资产摘要信息,则BaaS平台或节点设备进一步需要基于零知识证明验证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以验证第一用户持有目标版权资产的真实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上部署有用于零知识证明的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处理逻辑包括与所述零知识证明对应的验证逻辑;
相应地,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
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所述验证逻辑,对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上述流转交易还可以包括上述智能合约的区块链地址,验证逻辑的函数名称、接口信息等等。由于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可以自行执行,因此通过智能合约验证第一用户的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不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从而保证了验证过程的安全可信。
在本说明书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的流转过程中,BaaS平台或节点设备只需要验证第一凭证信息的确位于区块链中,而无法知道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真实身份,也就无法获取到具体流转的版权资产是哪个。
以下进一步介绍零知识证明的验证过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用户持有版权资产的凭证信息,以默克尔树的存储结构存储在所述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中;
相应地,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凭证信息计算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所在的默克尔树的待验证根节点;确定所述待验证根节点与所述默克尔树的真实根节点是否一致;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该示例中,默克尔树是区块链中的一种数据存储结构,在默克尔树中仅存储数据对应的摘要信息,而不存储具体的数据。
上述基于所述第一凭证信息计算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所在的默克尔树的待验证根节点;确定所述待验证根节点与所述默克尔树的真实根节点是否一致,具体可以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所在的默克尔树的根节点,以及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到所述根节点的路径的兄弟节点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凭证信息与所述兄弟节点信息,计算出待验证的根节点信息;
如果所述待验证的根节点信息与所述默克尔树的根节点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由于前述图3中已经介绍过基于默克尔树进行零知识证明验证,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BaaS平台或节点设备在验证了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后,可以为所述第二用户生成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二凭证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凭证信息存证在所述区块链中,以将目标版权资产从第一用户转移到第二用户。其中,将所述第二凭证信息存证在所述区块链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二凭证信息存储到区块链的默克尔树中。
在一实施例中,在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可以将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标记为已流转状态。
相应地,所述在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为所述第二用户生成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二凭证信息,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标记为已流转状态;
如果否(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未标记为已流转状态),为所述第二用户生成一个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二凭证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标记为已流转状态。
反之,如果是(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已标记为已流转状态),则说明第一用户之前已经将目标版权资产流转给其它用户,因此当前第一用户持有的第一凭证信息已经失效,第一用户无权对目标版权资产进行流转操作。
如此,通过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标记为已流转状态,可以避免第一用户对目标版权资产的二次流转(将同一目标版权资产流转给不同的第二用户)。
与前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各个装置的实施例。所述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6所示,为本说明书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流转装置所在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6所示的处理器、网络接口、内存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设备通常根据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流转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7,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装置的模块图,所述装置对应了图2所示实施例,所述区块链中存证有各个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及各个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710,接收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发布请求;其中,所述发布请求包括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响应单元720,响应于所述发布请求,确定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发布单元730,如果否,进一步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并在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存在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为所述第一用户生成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将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和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存证在所述区块链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布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资产公钥;
所述发布单元730中,为所述第一用户生成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资产公钥加密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对加密的资产摘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用户持有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的资产公钥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资产私钥计算出的数字摘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上部署有用于零知识证明的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处理逻辑包括与所述零知识证明对应的验证逻辑;
所述发布单元730中,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所述验证逻辑,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默克尔树的存储结构存储在所述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中;
所述发布单元730中,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计算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所在的默克尔树的待验证根节点;确定所述待验证根节点与所述默克尔树的真实根节点是否一致;如果是,则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上部署了用于对在区块链上发布的版权资产进行校验的智能合约,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子单元,接收资产校验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请求;其中,所述校验请求包括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校验子单元,响应于所述校验请求,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包含的校验逻辑,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确认事件并将生成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在所述区块链中进行存储;以使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用户从所述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并响应于获取到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基于所述资产校验方的区块链账户公钥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相关的资产信息进行加密,以及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包含的校验逻辑,基于加密后的所述资产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事件,将生成的所述校验事件在所述区块链中进行存储;以由所述资产校验方从所述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并响应于获取到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基于与所述区块链账户公钥对应的区块链账户私钥解密所述第一用户提交的加密的资产信息;并基于解密后的资产信息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进行风险校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资产校验方包括对版权资产进行管理的管理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证单元,获取资产校验方在风险校验失败时生成的风险信息,并将所述风险信息存证到区块链中。
请参见图8,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授权装置的模块图,所述装置对应了图4所示实施例,所述区块链存证有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以及用户持有版权资产的凭证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810,接收第一用户将目标版权资产授权给第二用户的授权请求;其中,所述授权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响应单元820,响应于所述授权请求,确定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授权单元830,如果是,进一步对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并在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为所述第二用户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授权凭证,并将所述资产授权凭证存证在所述区块链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授权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的资产公钥;
所述授权单元830中,为所述第二用户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授权凭证,包括:基于所述第二用户的资产公钥加密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对加密的资产摘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用户持有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授权凭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资产公钥加密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后,对加密的资产摘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的第一凭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的资产公钥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资产私钥计算出的数字摘要;所述第二用户的资产公钥包括基于所述第二用户的资产私钥计算出的数字摘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上部署有用于零知识证明的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处理逻辑包括与所述零知识证明对应的验证逻辑;
所述授权单元830中,对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所述验证逻辑,对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用户持有版权资产的凭证信息,以默克尔树的存储结构存储在所述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中;
所述授权单元830中,对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凭证信息计算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所在的默克尔树的待验证根节点;确定所述待验证根节点与所述默克尔树的真实根节点是否一致;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上部署了用于对在区块链上发布的版权资产进行校验的智能合约,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子单元,接收资产校验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请求;其中,所述校验请求包括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校验子单元,响应于所述校验请求,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包含的校验逻辑,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确认事件并将生成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在所述区块链中进行存储;以使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授权凭证的第二用户从所述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并响应于获取到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基于所述资产校验方的区块链账户公钥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相关的资产信息进行加密,以及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包含的校验逻辑,基于加密后的所述资产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事件,将生成的所述校验事件在所述区块链中进行存储;以由所述资产校验方从所述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并响应于获取到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基于与所述区块链账户公钥对应的区块链账户私钥解密所述第二用户提交的加密的资产信息;并基于解密后的资产信息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进行风险校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授权请求中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二用户的区块链账户公钥加密的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相关的资产信息;
在所述校验子单元中基于所述资产校验方的区块链账户公钥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相关的资产信息进行加密之前,还包括:基于第二用户的区块链账户私钥解密所述授权请求中加密的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相关的资产信息。
请参见图9,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流转装置的模块图,所述装置对应了图5所示实施例,所述区块链存证有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以及用户持有版权资产的凭证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910,接收将目标版权资产从第一用户转移到第二用户的流转请求;其中,所述流转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响应单元920,响应于所述流转请求,确定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流转单元930,如果是,进一步对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并在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为所述第二用户生成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二凭证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凭证信息存证在所述区块链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流转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二用户的资产公钥;
所述流转单元930中,为所述第二用户生成一个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二凭证信息,包括:基于所述第二用户的资产公钥加密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对加密的资产摘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用户持有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二凭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资产公钥加密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后,对加密的资产摘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的第一凭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的资产公钥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资产私钥计算出的数字摘要;所述第二用户的资产公钥包括基于所述第二用户的资产私钥计算出的数字摘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上部署有用于零知识证明的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处理逻辑包括与所述零知识证明对应的验证逻辑;
所述流转单元930中,对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所述验证逻辑,对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用户持有版权资产的凭证信息,以默克尔树的存储结构存储在所述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中;
所述流转单元930中,对所述第一用户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凭证信息计算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所在的默克尔树的待验证根节点;确定所述待验证根节点与所述默克尔树的真实根节点是否一致;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所述流转单元930中,将所述第二凭证信息存证在所述区块链中,包括:将所述第二凭证信息存储到所述默克尔树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流转单元930,还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将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标记为已流转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流转单元930中,在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为所述第二用户生成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二凭证信息,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一凭证信息是否标记为已流转状态;如果否,为所述第二用户生成一个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二凭证信息。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说明书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图7-9中描述任一项装置的内部功能模块和结构示意,其实质上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任一方法的实施例。
在上述电子设备的实施例中,应理解,该处理器可以是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而前述的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快闪存储器、硬盘或者固态硬盘。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电子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说明书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说明书旨在涵盖本说明书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说明书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说明书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说明书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说明书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方法,所述区块链中存证有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及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发布请求;其中,所述发布请求包括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响应于所述发布请求,确定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如果否,进一步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并在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存在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为所述第一用户生成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将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和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存证在所述区块链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发布请求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资产公钥;
所述为所述第一用户生成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资产公钥加密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对加密的资产摘要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用户持有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区块链上部署有用于零知识证明的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中的合约代码对应的处理逻辑包括与所述零知识证明对应的验证逻辑;
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
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的所述验证逻辑,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区块链中存证的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默克尔树的存储结构存储在所述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中;
所述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计算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所在的默克尔树的待验证根节点;
确定所述待验证根节点与所述默克尔树的真实根节点是否一致;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区块链上部署了用于对在区块链上发布的版权资产进行校验的智能合约;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资产校验方发起的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请求;其中,所述校验请求包括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响应于所述校验请求,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包含的校验逻辑,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确认事件并将生成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在所述区块链中进行存储;以使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用户从所述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并响应于获取到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基于所述资产校验方的区块链账户公钥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相关的资产信息进行加密,以及进一步调用所述智能合约中包含的校验逻辑,基于加密后的所述资产信息生成针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校验事件,将生成的所述校验事件在所述区块链中进行存储;以由所述资产校验方从所述区块链中获取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并响应于获取到的所述校验确认事件,基于与所述区块链账户公钥对应的区块链账户私钥解密所述第一用户提交的加密的资产信息;并基于解密后的资产信息对所述目标版权资产进行风险校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资产校验方包括对版权资产进行管理的管理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资产校验方在风险校验失败时生成的风险信息,并将所述风险信息存证到区块链中。
8.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装置,所述区块链中存证有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及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针对目标版权资产的发布请求;其中,所述发布请求包括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
响应单元,响应于所述发布请求,确定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
发布单元,如果否,进一步对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摘要信息进行零知识证明,以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是否存证于所述区块链中,并在确定所述身份摘要信息存在于所述区块链中的情况下,为所述第一用户生成持有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第一凭证信息,将所述第一凭证信息和所述目标版权资产的资产摘要信息存证在所述区块链中。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91475.4A CN115174097A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91475.4A CN115174097A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74097A true CN115174097A (zh) | 2022-10-11 |
Family
ID=83485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91475.4A Pending CN115174097A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74097A (zh) |
-
2022
- 2022-06-17 CN CN202210691475.4A patent/CN115174097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824701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decentralized identifiers to real-world entities | |
US1102543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lockchain-based cross-entity authentication | |
US1075688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lockchain-based cross entity authentication | |
EP3788522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decentralized identifiers to real-world entities | |
CN101395599B (zh) | 电子签名的生成 | |
US20180097638A1 (en) | Certificate authority master key tracking on distributed ledger | |
CN113261253B (zh) | 用于控制资源的释放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5174099A (zh) | 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授权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 |
US11856107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xchanging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via a blockchain | |
Perez et al. | Improving end-to-end verifiable voting systems with blockchain technologies | |
CN111314059B (zh) | 账户权限代理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174097A (zh) | 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发布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5174098A (zh) | 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资产流转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7454437B (zh) | 交易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7834151A (zh)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隐私保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8869177A (zh) |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174247A (zh) | 基于区块链的对象追踪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