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73895A - 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控制模块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控制模块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73895A
CN115173895A CN202210943527.2A CN202210943527A CN115173895A CN 115173895 A CN115173895 A CN 115173895A CN 202210943527 A CN202210943527 A CN 202210943527A CN 115173895 A CN115173895 A CN 115173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ard
communication module
reference time
network reference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35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广成
苏宇
曾妍
胡可
成涛
王思韡
程瑛颖
邹波
骆凯波
陈文礼
刘型志
杨芾藜
何珉
王蕊
袁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Marketing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109435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738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73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738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46Combination of signalling, telemetering,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02J13/0000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the power network as support for the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控制模块及方法,涉及用电信息采集领域,可解决不同厂家HPLC通信模块在混合组网时台区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标准通信模块、被测通信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标准通信模块与被测通信模块截取多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标准通信模块用于采集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被测通信模块用于采集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被测网络基准时间,对应将标准网络基准时间、被测网络基准时间发送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计算绝对偏差指标和采集精度指标,并在两者均合格时,被测通信模块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

Description

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控制模块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电信息采集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控制模块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建设,低压配电网智能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在低压配电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用户信息更新不及时、更新错误或未更新等原因导致低压台区用户信息与实际接入用户不符等情况,这会导致用电信息采集失败等各种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台区识别。
目前,利用高速电力线载波(Highspee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HPLC)通信技术进行台区识别,识别的原理是“同一台区载波节点的过零点时刻偏差较小,不同台区载波节点,因不同台区负载、噪声和其它电力线环境差异,过零点时刻偏差较大”这一特性,各节点(包括主节点和从节点)采集过零点时刻的NTB(Network Time Base,网络基准时间)信息进行对比,每个从节点可寻找出过零点时刻相似度最大的主节点,可判定该从节点与该主节点属于同一台区,从而完成台区识别。但是由于不同HPLC通信模块厂家设计的主芯片性能、所用元器件性能、电路设计及软件算法不同,因此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在判断过零点时刻的NTB时不一致,如果使用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混合安装,将会造成台区识别不准确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控制模块及方法,可解决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在混合组网时台区识别不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标准通信模块、被测通信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标准通信模块与所述被测通信模块截取多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其中,每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包括所述标准通信模块截取的以及所述被测通信模块截取的;
所述标准通信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并将所述标准网络基准时间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所述被测通信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被测网络基准时间,并将所述被测网络基准时间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所述被测网络基准时间计算绝对偏差指标以及采集精度指标,在所述绝对偏差指标与所述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时,所述被测通信模块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差值序列计算单元、绝对偏差指标计算单元、采集精度指标计算单元;
所述差值序列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多组同一时段的所述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所述被测网络基准时间的差值,得到差值序列,并发送至所述绝对偏差指标计算单元以及所述采集精度指标计算单元;
所述绝对偏差指标计算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差值序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所述最大值与所述最小值的差值得到所述绝对偏差指标;
所述采集精度指标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差值序列的标准差得到所述采集精度指标。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判断单元;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绝对偏差指标,在所述绝对偏差指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绝对偏差指标合格,以及用于在所述采集精度指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采集精度指标合格。
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发射机;
所述发射机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开始指令,响应于所述开始指令后,向所述标准通信模块与所述被测通信模块同时发送所述标准正弦波;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停止指令,响应于所述停止指令后,停止发送所述标准正弦波。
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屏蔽箱;
所述屏蔽箱用于将所述标准通信模块与所述被测通信模块组到同一个局域网内,且将所述局域网与外界隔离。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台区识别性能检测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标准通信模块采集的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以及同一时段被测通信模块采集的过零点时刻的被测网络基准时间;
计算多组同一时段的所述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所述被测网络基准时间的差值,得到差值序列;
根据所述差值序列计算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
在所述绝对偏差指标与所述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时,确定所述被测模块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差值序列计算绝对偏差性能指标与采集精度性能指标,包括:
获取所述差值序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所述最大值与所述最小值的差值得到所述绝对偏差指标;
计算所述差值序列的标准差得到所述采集精度指标。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标准通信模块和被测通信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标准通信模块与所述被测通信模块截取多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其中,每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包括所述标准通信模块截取的以及所述被测通信模块截取的;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计算绝对偏差指标以及采集精度指标,在所述绝对偏差指标与所述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时,所述被测通信模块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其中,所述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为所述标准通信模块采集所述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时间,所述被测网络基准时间为所述被测通信模块采集所述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时间。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台区识别性能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控制模块,包括:
控制所述标准通信模块与所述被测通信模块截取多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其中,每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包括所述标准通信模块截取的以及所述被测通信模块截取的;
根据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计算绝对偏差指标以及采集精度指标,在所述绝对偏差指标与所述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时,所述被测通信模块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其中,所述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为所述标准通信模块采集所述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时间,所述被测网络基准时间为所述被测通信模块采集所述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时间。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控制模块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控制模块的台区识别性能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控制模块及方法,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标准通信模块、被测通信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标准通信模块与被测通信模块同时截取多个标准正弦波;标准通信模块用于采集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并将标准网络基准时间发送到控制模块,被测通信模块用于采集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被测网络基准时间,并将被测网络基准时间发送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计算绝对偏差指标以及采集精度指标,在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时,被测通信模块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
本申请根据被测网络基准时间与标准网络基准时间,计算绝对偏差指标以及采集精度指标是否合格,以此来判断被测通信模块的台区性能是否通过测试,按照相同的测试方式,可以让多个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分别作为被测通信模块,从中筛选出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由于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都与标准模块采集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偏差小(即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那么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之间采集的过零点时刻的网络基准时间偏差小,故当这些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进行混合安装时(即主节点与从节点安装的是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避免了不同HPLC通信模块厂家设计的主芯片性能、所用元器件性能、电路设计及软件算法不同导致的采集过零点时刻的网络基准时间偏差大的问题,提高了台区识别的准确性,且使得HPLC台区识别功能更加具有普适性,节省了巨量人力物力。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台区识别性能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台区识别性能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
1-控制模块,11-差值序列计算单元,12-绝对偏差指标计算单元,13-采集精度指标计算单元,14-判断单元;
2-标准通信模块;
3-被测通信模块;
4-发射机;
5-屏蔽箱。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台区识别是判断哪个主节点与哪些从节点是属于同一台区的,由于“同一台区载波节点的过零点时刻偏差较小,不同台区载波节点,因不同台区负载、噪声和其它电力线环境差异,过零点时刻偏差较大”这一特性,所以,采集主节点与从节点的过零点时刻的网络基准时间,如果某个从节点与某个主节点的网络基准时间相似度很高,那么可判断该从节点与该主节点属于同一台区,从而完成台区识别。
而采集主节点与从节点的过零点时刻的网络基准时间是通过在主节点与从节点均安装hplc通信模块,由hplc通信模块进行采集。如果主节点与从节点均安装同一个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因为同一个厂家的电路板设计,元器件选用,芯片性能等方面都是一样的,所以使用同一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采集的过零点时刻的网络基准时间不会因为电路板设计,元器件选用,芯片性能等产生差异,因此进行台区识别的准确度很高,几乎都是100%的准确度。而本申请针对的是如果需要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进行台区识别,即在主节点与从节点安装了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因为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存在电路板设计,元器件选用,芯片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有可能本来属于同一台区的主节点与从节点,但是采集的主节点与从节点的网络基准时间的相似度低,所以台区识别准确性不高。
下面结合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1、标准通信模块2、被测通信模块3;控制模块1用于控制标准通信模块2与被测通信模块3截取多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其中,每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包括标准通信模块截取的以及被测通信模块截取的;标准通信模块2用于采集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并将标准网络基准时间发送到控制模块1,被测通信模块3用于采集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被测网络基准时间,并将被测网络基准时间发送到控制模块1;控制模块1用于根据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计算绝对偏差指标以及采集精度指标,在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时,被测通信模块3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具体的,可以让多个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分别作为被测通信模块3,从中筛选出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那么这些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就可以混合安装,用于台区识别。在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中至少有一个不合格时,被测通信模块3的台区识别性能不能通过检测,被测通信模块3不会被应用于与其他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包括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的与台区识别性能未通过检测的)混合进行台区识别。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还包括:发射机4;发射机4用于接收控制模块1发送的开始指令,发射机4响应于开始指令后,向标准通信模块2与被测通信模块3同时发送标准正弦波。发射机4还用于接收控制模块1发送的停止指令,发射机4响应于停止指令后,停止发送标准正弦波。
其中,在发射机4在响应于开始指令后,响应于停止指令前,发射机4一直向标准通信模块2与被测通信模块3同时发送标准正弦波,而标准通信模块2与被测通信模块3截取标准正弦波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是由控制模块1控制的。
其中,过零点时刻指的是电压幅值为零,而过零点时刻的网络基准时间指的是电压幅值为零时的网络基准时间。通过控制模块1向发射机4发送开始指令,发射机4接收到开始指令后,向标准通信模块2与被测通信模块3同时发送标准正弦波,之所以发送标准正弦波是因为标准正弦波可以提供无噪声的正弦波,即标准正弦波的过零点时刻过零。之所以向标准通信模块2与被测通信模块3同时发送标准正弦波是因为标准通信模块2作为被测通信模块的指标参数检测的标准依据。
相应的,如图1所示,控制模块1包括:差值序列计算单元11、绝对偏差指标计算单元12、采集精度指标计算单元13;差值序列计算单元11用于计算多组同一时段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的差值,得到差值序列,并发送至绝对偏差指标计算单元12以及采集精度指标计算单元13;绝对偏差指标计算单元12用于获取差值序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得到绝对偏差指标;采集精度指标计算单元13用于计算差值序列的标准差得到采集精度指标。
具体的,控制模块1会控制标准通信模块2与被测通信模块3截取多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控制模块1会控制标准通信模块2与被测通信模块3截取标准正弦波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每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包括标准通信模块2截取的与被测通信模块3截取的,那么在一组中,标准通信模块2就可以采集至少两个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其中,这两个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时间包括上升沿(标准正弦波上升过程中的过零点时刻),和下降沿(标准正弦波下降过程中的过零点时刻),被测通信模块3采集的被测网络基准时间与标准通信模块2采集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的数量相同,以一组中标准通信模块2采集两个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为例,那么每组就有两对数据,分别是上升沿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以及下降沿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控制模块1的差值序列计算单元11计算同一组的上升沿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的差值,计算同一组的下降沿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的差值,例如控制模块1截取了150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因此差值序列计算单元11就可以计算150*2=300个差值,这些差值共同构成了一个差值序列,差值序列发送给绝对偏差指标计算单元12即可计算被测模块的绝对偏差指标,发送给采集精度指标计算单元13即可计算被测模块的采集精度指标。
相应的,如图1所示,控制模块1还包括:判断单元14;判断单元14用于接收绝对偏差指标,在绝对偏差指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判断绝对偏差指标合格,以及用于接收采集精度指标,在采集精度指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判断采集精度指标合格。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还包括:屏蔽箱5;屏蔽箱5用于将标准通信模块2与被测通信模块3组到同一个局域网内,且将局域网与外界隔离。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例如,在集中器的采集设备内放置一个通信模块,以及在每个电能表内放置一个通信模块,一个集中器与多个电能表组成同一个局域网,即集中器是主节点,每个电能表是一个从节点。其中,将标准通信模块2与被测通信模块3组到同一个局域网内时,放置情况如下:
第一,当标准通信模块2已经放置于集中器的采集设备内后,那么被测通信模块3就不能再放置在集中器的采集设备内,只能放置在任意一个电能表内,同理,当被测通信模块3已经放置于集中器的采集设备内后,那么标准通信模块2就不能再放置在集中器的采集设备内,只能放置在任意一个电能表内。
第二,如果标准通信模块2已经放置在其中一个电能表内,那么被测通信模块3可以放置于集中器的采集设备内,也可以放置在除了标准通信模块2放置的电能表以外的其他电能表内。同理,如果被测通信模块3已经放置在其中一个电能表内,那么标准通信模块2可以放置于集中器的采集设备内,也可以放置在除了被测通信模块3放置的电能表以外的其他电能表内。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台区识别性能检测方法,参见图2,可包括如下步骤:
201、获取标准通信模块采集的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以及同一时段被测通信模块采集的过零点时刻的被测网络基准时间。
对于本实施例,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标准通信模块可以采集至少两个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其中,这两个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时间包括上升沿(标准正弦波上升过程中的过零点时刻),和下降沿(标准正弦波下降过程中的过零点时刻),同一时段的被测通信模块采集的被测网络基准时间与标准通信模块采集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的数量相同,以一组中标准通信模块采集两个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为例,那么每组就有两对数据,分别是上升沿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以及下降沿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
202、计算多组同一时段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的差值,得到差值序列。
对于本实施例,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以实施例步骤201中每组有两对数据为例,计算每组中上升沿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上升沿的被测网络基准时间的差,以及计算该组中下降沿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下降沿的被测网络基准时间的差,由此得到两个差值,以获取的数据为150组为例,全部的差值数量为150*2=300个,这300个差值组成了一个差值序列。
203、根据差值序列计算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
对于本实施例,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根据差值序列计算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性能指标,包括:获取差值序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得到绝对偏差指标,计算差值序列的标准差得到采集精度指标。
204、在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时,确定被测模块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
对于本实施例,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绝对偏差指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判断绝对偏差指标合格,在采集精度指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判断采集精度指标合格,只有当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时,才确定被测模块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示例性的,第一预设阈值可以为100微秒(100us),第二预设阈值可以为1微秒(1us)。
按照相同的测试方式,可以让多个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分别作为被测通信模块,从中筛选出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由于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都与标准模块采集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偏差小(即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那么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之间采集的过零点时刻的网络基准时间偏差小,故当这些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进行混合安装时(即主节点与从节点安装的是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避免了不同HPLC通信模块厂家设计的主芯片性能、所用元器件性能、电路设计及软件算法不同导致的采集过零点时刻的网络基准时间偏差大的问题,提高了台区识别的准确性,且使得HPLC台区识别功能更加具有普适性,节省了巨量人力物力。
下面结合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1与标准通信模块2和被测通信模块3通信连接;控制模块1用于控制标准通信模块2与被测通信模块3截取多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其中,每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包括标准通信模块2截取的以及被测通信模块3截取的;控制模块1还用于根据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计算绝对偏差指标以及采集精度指标,在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时,被测通信模块3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其中,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为标准通信模块2采集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时间,被测网络基准时间为被测通信模块3采集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时间。
其中,如图3所示,将控制标准通信模块2与被测通信模块3利用屏蔽箱5组到同一个局域网内,且将局域网与外界隔离,例如,在集中器的采集设备内放置一个通信模块,以及在每个电能表内放置一个通信模块,一个集中器与多个电能表组成同一个局域网,即集中器是主节点,每个电能表是一个从节点。其中,将标准通信模块2与被测通信模块3组到同一个局域网内时,放置情况如下:
第一,当标准通信模块2已经放置于集中器的采集设备内后,那么被测通信模块3就不能再放置在集中器的采集设备内,只能放置在任意一个电能表内,同理,当被测通信模块3已经放置于集中器的采集设备内后,那么标准通信模块2就不能再放置在集中器的采集设备内,只能放置在任意一个电能表内。
第二,如果标准通信模块2已经放置在其中一个电能表内,那么被测通信模块3可以放置于集中器的采集设备内,也可以放置在除了标准通信模块2放置的电能表以外的其他电能表内。同理,如果被测通信模块3已经放置在其中一个电能表内,那么标准通信模块2可以放置于集中器的采集设备内,也可以放置在除了被测通信模块3放置的电能表以外的其他电能表内。
具体的,控制模块1发送截取指令,控制标准通信模块2与被测通信模块3截取多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控制模块1会控制标准通信模块2与被测通信模块3截取标准正弦波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每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包括标准通信模块2截取的与被测通信模块3截取的,那么在一组中,标准通信模块2就可以采集至少两个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其中,这两个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时间包括上升沿(标准正弦波上升过程中的过零点时刻),和下降沿(标准正弦波下降过程中的过零点时刻),被测通信模块3采集的被测网络基准时间与标准通信模块2采集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的数量相同,以一组中标准通信模块2采集两个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为例,那么每组就有两对数据,分别是上升沿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以及下降沿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
控制模块1接收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并利用接收到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计算绝对偏差指标以及采集精度指标,具体的,计算同一组的上升沿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的差值,计算同一组的下降沿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的差值,例如控制模块1截取了150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因此差值序列计算单元11就可以计算150*2=300个差值,这些差值共同构成了一个差值序列,获取差值序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得到绝对偏差指标,计算差值序列的标准差得到采集精度指标。
在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时,控制模块1判断被测通信模块3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那么通过检测的被测通信模块3可以与其他通过检测的被测通信模块3混合安装,在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至少有一个不合格时,控制模块1判断被测通信模块3的台区识别性能不能通过检测,不能通过检测的被测通信模块3不可以与其他通信模块混合安装,其中,其他通信模块包括通过检测的被测通信模块3,也包括不能通过检测的被测通信模块3。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台区识别性能检测方法,参见图4,可包括如下步骤:
401、控制标准通信模块与被测通信模块截取多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其中,每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包括标准通信模块截取的以及被测通信模块截取的。
对于本实施例,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标准通信模块可以采集至少两个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其中,这两个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时间包括上升沿(标准正弦波上升过程中的过零点时刻),和下降沿(标准正弦波下降过程中的过零点时刻),同一时段的被测通信模块采集的被测网络基准时间与标准通信模块采集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的数量相同,以一组中标准通信模块采集两个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为例,那么每组就有两对数据,分别是上升沿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以及下降沿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
402、根据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计算绝对偏差指标以及采集精度指标,在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时,被测通信模块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
其中,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为标准通信模块采集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时间,被测网络基准时间为被测通信模块采集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时间。
对于本实施例,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以实施例步骤201中每组有两对数据为例,计算每组中上升沿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上升沿的被测网络基准时间的差,以及计算该组中下降沿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下降沿的被测网络基准时间的差,由此得到两个差值,以获取的数据为150组为例,全部的差值数量为150*2=300个,这300个差值组成了一个差值序列。
在得到差值序列后,获取差值序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得到绝对偏差指标,计算差值序列的标准差得到采集精度指标。
在得到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后,当绝对偏差指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判断绝对偏差指标合格,当采集精度指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判断采集精度指标合格,只有当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时,才确定被测模块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示例性的,第一预设阈值可以为100微秒(100us),第二预设阈值可以为1微秒(1us)。
按照相同的测试方式,可以让多个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分别作为被测通信模块,从中筛选出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由于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都与标准模块采集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偏差小(即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那么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之间采集的过零点时刻的网络基准时间偏差小,故当这些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进行混合安装时(即主节点与从节点安装的是通过测试的不同厂家的hplc通信模块),避免了不同HPLC通信模块厂家设计的主芯片性能、所用元器件性能、电路设计及软件算法不同导致的采集过零点时刻的网络基准时间偏差大的问题,提高了台区识别的准确性,且使得HPLC台区识别功能更加具有普适性,节省了巨量人力物力。
基于上述如图4所示方法,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具体可为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该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如图4所示的台区识别性能检测方法。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场景的方法。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标准通信模块、被测通信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标准通信模块与所述被测通信模块截取多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其中,每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包括所述标准通信模块截取的以及所述被测通信模块截取的;
所述标准通信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并将所述标准网络基准时间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所述被测通信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被测网络基准时间,并将所述被测网络基准时间发送到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所述被测网络基准时间计算绝对偏差指标以及采集精度指标,在所述绝对偏差指标与所述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时,所述被测通信模块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差值序列计算单元、绝对偏差指标计算单元、采集精度指标计算单元;
所述差值序列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多组同一时段的所述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所述被测网络基准时间的差值,得到差值序列,并发送至所述绝对偏差指标计算单元以及所述采集精度指标计算单元;
所述绝对偏差指标计算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差值序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所述最大值与所述最小值的差值得到所述绝对偏差指标;
所述采集精度指标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差值序列的标准差得到所述采集精度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判断单元;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绝对偏差指标,在所述绝对偏差指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绝对偏差指标合格,以及用于接收所述采集精度指标,在所述采集精度指标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采集精度指标合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发射机;
所述发射机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开始指令,响应于所述开始指令后,向所述标准通信模块与所述被测通信模块同时发送所述标准正弦波;
所述发射机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停止指令,响应于所述停止指令后,停止发送所述标准正弦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屏蔽箱;
所述屏蔽箱用于将所述标准通信模块与所述被测通信模块组到同一个局域网内,且将所述局域网与外界隔离。
6.一种台区识别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标准通信模块采集的过零点时刻的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以及同一时段被测通信模块采集的过零点时刻的被测网络基准时间;
计算多组同一时段的所述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所述被测网络基准时间的差值,得到差值序列;
根据所述差值序列计算绝对偏差指标与采集精度指标;
在所述绝对偏差指标与所述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时,确定所述被测模块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差值序列计算绝对偏差性能指标与采集精度性能指标,包括:
获取所述差值序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所述最大值与所述最小值的差值得到所述绝对偏差指标;
计算所述差值序列的标准差得到所述采集精度指标。
8.一种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与标准通信模块和被测通信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标准通信模块与所述被测通信模块截取多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其中,每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包括所述标准通信模块截取的以及所述被测通信模块截取的;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计算绝对偏差指标以及采集精度指标,在所述绝对偏差指标与所述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时,所述被测通信模块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其中,所述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为所述标准通信模块采集所述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时间,所述被测网络基准时间为所述被测通信模块采集所述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时间。
9.一种台区识别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
控制所述标准通信模块与所述被测通信模块截取多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其中,每组同一时段的标准正弦波包括所述标准通信模块截取的以及所述被测通信模块截取的;
根据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与被测网络基准时间计算绝对偏差指标以及采集精度指标,在所述绝对偏差指标与所述采集精度指标均合格时,所述被测通信模块的台区识别性能通过检测;其中,所述标准网络基准时间为所述标准通信模块采集所述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时间,所述被测网络基准时间为所述被测通信模块采集所述标准正弦波过零点时刻的时间。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控制模块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943527.2A 2022-08-08 2022-08-08 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控制模块及方法 Pending CN1151738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3527.2A CN115173895A (zh) 2022-08-08 2022-08-08 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控制模块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3527.2A CN115173895A (zh) 2022-08-08 2022-08-08 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控制模块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73895A true CN115173895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79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3527.2A Pending CN115173895A (zh) 2022-08-08 2022-08-08 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控制模块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7389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9064B2 (en) Method for differentiating power distribution areas and phases by using voltage characteristics
CN109061541A (zh) 一种低压台区电气拓扑辨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8872744B (zh) 台区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9327242B (zh) 电能表所属台区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444800B (zh) 基于无线通信采集的台区识别方法
CN105319487A (zh) 变电站局部放电信号检测和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4899353B (zh) 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电能质量扰动源定位方法
CN111835006B (zh) 一种基于电压曲线和最小二乘的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
CN108718254B (zh) 地铁室内分布系统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1008510A (zh) 一种台区内电表识别方法及判断电表所属台区的方法
CN103929751A (zh) 一种确定不同网络中覆盖共同区域的小区对的方法及装置
CN112701675A (zh) 基于筛选电压数据的配电台区用户相别辨识方法及系统
CN113029234B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房温湿度环境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9982365B (zh) 基于仿真和mro数据的天馈问题核查方法及装置
CN115173895A (zh) 台区识别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控制模块及方法
CN105681550A (zh) 一种监测城市人群密度、分布及趋势的系统及方法
CN109901022B (zh) 基于同步量测数据的配电网区域定位方法
CN111856131A (zh) 一种负荷数据的录制方法及装置
CN114285170B (zh) 一种低压拓扑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936680A (zh) 一种设备运维的智能派单方法及系统
CN111064279A (zh) 停电事件上报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5207909A (zh) 一种台区拓扑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109364A (zh) 一种台区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4123179A (zh) 低压台区拓扑的识别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芯片设备
CN111781553A (zh) 一种分压器校验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