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7722A - 模拟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模拟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7722A
CN115167722A CN202210912015.XA CN202210912015A CN115167722A CN 115167722 A CN115167722 A CN 115167722A CN 202210912015 A CN202210912015 A CN 202210912015A CN 115167722 A CN115167722 A CN 115167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selection interface
screen
quick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120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泽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120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77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7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77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06K19/072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the arrangement being a circuit facilitating integration of the record carrier with a hand-held device such as a smart phone of PD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8RFID or NFC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51Virtual c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通过该方法实现了可以直接从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目标模拟卡进行模拟卡切换,而无需打开多级菜单选择模拟卡后实现切卡,提升了切卡的快捷性,进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模拟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以下简称NFC)技术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技术和互联互通技术的融合演化而来。目前,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比如常见的地铁、公交、银联闪付、门禁系统等。目前众多的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都具备NFC功能,这些具备NFC功能的电子设备通过绑定或开通各种模拟卡(如公交卡、银行卡以及门禁卡等),以实现通过NFC技术进行刷卡功能。然而,由于NFC同时只可以触发一张模拟卡,当电子设备中绑定或开通了多张模拟卡后,当要切卡时,需要先进入NFC卡片管理界面,通过多级菜单选择模拟卡后实现切卡,切卡过程较慢,影响了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以改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应用于折叠屏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拟卡切换装置,运行于折叠屏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内容选定模块,用于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模拟卡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其中,在所述程序代码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通过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继而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然后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可以直接从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目标模拟卡进行模拟卡切换,而无需打开多级菜单选择模拟卡后实现切卡,提升了切卡的快捷性,进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模拟卡切卡的操作界面示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拟卡切换方法所适用的一种应用场景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捷选卡界面的一界面示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捷选卡界面的一界面示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捷选卡界面的另一界面示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目标模拟卡的选取提示信息的示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电子设备的一种形态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另一种形态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示例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示例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未完全展开时存在折叠角度的一示例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示例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示例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示例图。
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示例图。
图1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示例图。
图1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示例图。
图2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示例图。
图21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未完全展开时存在折叠角度的另一示例图。
图23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4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快捷选卡界面显示与目标模拟卡关联的刷卡信息的示例图。
图2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模拟卡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7示出了本申请的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保存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NFC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其允许NFC电子设备之间在10厘米距离内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NFC技术己成为相关国际标准,并被广泛应用。在电子设备使用NFC技术进行卡模拟的相关技术中,可能出现同一电子设备中开通了多张模拟卡的情况。例如,在电子设备中可能同时开通有车钥匙、交通卡、门禁卡、银行卡。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存在着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模拟卡切换的操作。然而,现有的模拟卡切换方式主要是基于用户手动选择来完成切换的(例如,在图1左图所示的刷卡界面的底部层叠显示有多张模拟卡,当用户触控底部的层叠显示模拟卡时,可以呼出二级界面,显示如图1右图所示的模拟卡选择界面,用户可以从如图1右图所示的多张模拟卡中选择模拟卡进行切换,切卡流程较为繁琐),导致模拟卡切换效率低下。
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拟卡切换方法所涉及的一种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拟卡切换方法所适用的一种应用场景图。如图2所示,第一设备10支持NFC技术,第一设备10可与第二设备20建立NFC通信连接。其中,第一设备1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等折叠屏电子设备。第二设备20可以为NFC射频器、NFC读卡器等,具备NFC读卡功能,能够从其它带有NFC芯片的标签、贴纸、名片等媒介中读写信息,例如,第二设备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地铁闸机的NFC读卡器、门禁读卡器、银联POS(point of sale,销售终端)机等。作为一种方式,当第一设备10处于第二设备20产生的NFC射频场内时,第一设备10可与第二设备20建立NFC通信连接,通过NFC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交互。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请参阅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可应用于折叠屏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快捷选卡界面完成模拟卡的刷卡或者切卡,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两张或者多张)模拟卡,该至少两张模拟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平铺显示的方向可以不作限定,可以竖向平铺,也可以横向平铺。作为一种方式,可以从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的至少两张模拟卡中选择一张卡进行模拟卡切换,或者在切卡后将折叠屏电子设备靠近射频器或读卡器进行刷卡。
请参阅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捷选卡界面的示例图,如图4所示,快捷选卡界面111平铺显示有模拟卡112、模拟卡113以及模拟卡114。其中,模拟卡112为车钥匙,模拟卡113为交通卡,模拟卡114为银行卡。需要说明的是,快捷选卡界面111所显示出来的模拟卡的数量不代表其所能显示的模拟卡的总数量,即快捷选卡界面111所显示出来的模拟卡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快捷选卡界面所能显示的模拟卡的总数量。可选的,可以根据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屏幕大小适配快捷选卡界面111所显示出来的模拟卡的数量,其他没有显示出来的模拟卡可以暂时隐藏显示。
本实施方式中,快捷选卡界面也可以堆叠显示至少两张(两张或者多张)模拟卡,类似的,该至少两张模拟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堆叠显示的方向可以不做限定,例如,当电子设备横屏显示时,可以横向堆叠显示,当电子设备竖屏显示时,可以竖向堆叠显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快捷选卡界面的示例图,如图5所示,可以通过快捷选卡界面堆叠显示至少两张模拟卡(图5所示的有7张模拟卡,且为竖向堆叠显示)。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选卡界面以及切卡界面,本实施方式中的快捷选卡界面直观明了,使得用户可以直观的从至少两张模拟卡中选择待切换的模拟卡完成切卡。
步骤S120: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切卡方式,可以在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获取通过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目标模拟卡表征待切换的模拟卡,例如,可以通过如图4所示的快捷选卡界面,将模拟卡113选定为目标模拟卡。
其中,可以有多种方式获取通过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
作为一种方式,可以获取触控操作停止时快捷选卡界面的指定位置对应的卡片标识;继而将该卡片标识对应的模拟卡作为选定的目标模拟卡。其中,指定位置可以理解折叠屏电子设备设置NFC芯片后屏幕对应的位置,例如,若NFC芯片设置在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屏幕上部(如图6所示的115表征NFC的感应区域设置在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屏幕上部),那么指定位置可以为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屏幕上部。如图6所示,为了便于快速定位至需要选定的目标模拟卡,可以设置页面指示器121(图中用原点表示,仅作为示例,不构成对本方案的限定),页面指示器121的数量表示模拟卡的数量,如图6所示,页面指示器121一共有4个原点,表征一共有四张模拟卡可切换选择,可以直接点击原点后,将与该原点所对应的模拟卡跳转至指定位置。若NFC芯片设置在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屏幕中央(如图4所示,模拟卡113所在位置处的双层圆圈所覆盖的位置即为指定位置),那么指定位置可以为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屏幕中央。
卡片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模拟卡,不同类型的模拟卡所对应的卡片标识不同,相同类型的不同模拟卡所对应的卡片标识也不同,卡片标识的具体形式可以不作限定。触控操作可以为滑动、点击等操作,若为滑动操作,滑动的方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是上下滑动(此种情况至少两张模拟卡竖向平铺,如图4所示),也可以是左右滑动(此种情况至少两张模拟卡横向平铺,图中未示出),具体可以不作限定。
作为另一种方式,可以获取折叠屏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继而根据所述使用场景确定目标模拟卡,并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显示所述目标模拟卡的选取提示信息;然后根据所述选取提示信息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所述目标模拟卡。在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以预先构建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类型的模拟卡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在使用模拟卡功能时,可以判断折叠屏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继而根据使用场景确定目标模拟卡。而如果直接用自动选卡的方式帮助用户选择目标模拟卡,容易因各种原因出现错误,例如,当模拟卡列表中有两张银行卡时,采用自动选卡方式所选中的银行卡可能刚好不是用户所想使用的那张。
因而为了更精准的帮助用户选定目标模拟卡,可以在根据使用场景确定目标模拟卡的情况下,通过快捷选卡界面显示目标模拟卡的选取提示信息(如图7所示的选取提示信息117,表征提示用户可以将手指向下滑动来选取根据使用场景所确定的目标模拟卡,图7所示的选取提示信息的样式仅作为示例,不构成对本方案的限定),以便于根据选取提示信息指示用户如何快速的选中所确定的目标模拟卡。同时,通过选取提示信息,可以让用户再做一次确认,确认是否将根据使用场景所确定的目标模拟卡作为最终所选定的目标模拟卡。可选的,如果用户根据选取提示信息通过快捷选卡界面选定了根据使用场景所确定的目标模拟卡,那么则判定用户愿意将根据使用场景所确定的目标模拟卡作为最终所选定的目标模拟卡,而如果用户根据选取提示信息通过快捷选卡界面选定了其他模拟卡作为目标模拟卡,则判定用户不太愿意将根据使用场景所确定的目标模拟卡作为最终所选定的目标模拟卡。
在根据使用场景确定目标模拟卡的情况下,通过快捷选卡界面显示目标模拟卡的选取提示信息,一方面,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定位至根据使用场景所确定的目标模拟卡处,以加速完成选卡,另一方面,通过选取提示信息,可以让用户确认当前所选定的目标模拟卡是否是用户实际想要选择的模拟卡,若是,通过根据场景自动选择结合人工确认,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选卡,进而切卡;若否,使得用户可以灵活的改变当前所选中的目标模拟卡,提升了选卡切卡的灵活性。
步骤S130: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
作为一种方式,在选定了目标模拟卡之后,可以将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其中,对应业务表征模拟卡所对应模拟的功能。示例性的,当模拟卡为门禁卡时,对应业务表征模拟的门禁卡的开门功能;当模拟卡为银行卡时,对应业务表征模拟的银行卡的支付功能;当模拟卡为车钥匙时,对应业务表征模拟的车钥匙的开锁功能。
本实施方式通过在同一界面完成选卡和切卡,而无需通过多级菜单界面完成选卡和/或切卡,提升了模拟卡切换的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通过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继而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然后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可以直接从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目标模拟卡进行模拟卡切换,而无需打开多级菜单选择模拟卡后实现切卡,提升了切卡的快捷性,进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8,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可应用于折叠屏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10:获取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折叠屏电子设备可以为内折屏电子设备和/或外折屏电子设备,具体不作限定。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可以包括折叠以及展开,其中,展开包括完全展开以及未完全展开。
其中,折叠屏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屏幕以及第二屏幕,第一屏幕的尺寸大于第二屏幕的尺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屏幕可以为折叠屏电子设备的主屏幕,第二屏幕可以为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副屏幕。
请参阅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电子设备的一种形态示意图,如图9所示,折叠屏电子设备200包括第一屏幕211(如图9图左所示)以及第二屏幕212(如图9图右所示),其中,图9图左所显示的第一屏幕211表示折叠屏电子设备200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的屏幕(该屏幕为折叠屏电子设备200的主屏幕),图9图右所显示的第二屏幕212表示折叠屏电子设备200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屏幕(该屏幕为折叠屏电子设备200的副屏幕,可以设置在折叠屏电子设备200的背部)。
请参阅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另一种形态示意图,如图10所示,折叠屏电子设备300包括第一屏幕211(如图10图右所示)以及第二屏幕212(如图10图左所示)。其中,图10图右所显示的第一屏幕211表示折叠屏电子设备300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的屏幕(该屏幕为折叠屏电子设备300的主屏幕),图10图左所显示的第二屏幕212表示折叠屏电子设备300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屏幕(该屏幕为折叠屏电子设备300的副屏幕)。第一屏幕211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如图10图右所示的第一部分211(1)以及第二部分211(2),第一部分211(1)以及第二部分211(2)可以绕如图10所示的转轴L相互转动。
当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未完全展开时(如图11所示),第一部分211(1)以及第二部分211(2)存在折叠角度(如图11所示的折叠角度α)。
折叠屏电子设备包括铰链,用于连接折叠屏电子设备可折叠的两块屏幕。作为一种方式,可以给折叠屏电子设备设置铰链感应模块,用于监听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角度,以便于根据折叠角度获取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可选的,若折叠角度小于某一阈值(如0度,10度,或者30度),可以判定折叠屏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若折叠角度大于该阈值,可以判定折叠屏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包括完全展开状态以及未完全展开状态,其中,完全展开状态时,折叠角度为180度)。
步骤S221:若所述折叠状态为展开,通过所述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
作为一种方式,若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展开(例如,可以为完全展开),可以通过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即主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需要说明的是,若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不完全展开时,也可以通过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该种情况下的第一屏幕可以对所述快捷选卡界面进行分屏显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折叠屏电子设备为图9所示形态的电子设备200,若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展开,可以通过图9左图所示的第一屏幕211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11所示,可以通过图9左图所示的第一屏幕211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该种方式下的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或者如图12所示,可以通过图9左图所示的第一屏幕211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该种方式下的快捷选卡界面堆叠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折叠屏电子设备为图10所示形态的电子设备300,若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展开,可以通过图10右图所示的或者图13所示的第一屏幕211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14所示,若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展开,可以通过图10右图所示的第一屏幕211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该种方式下的快捷选卡界面堆叠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或者如图15所示,若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展开,可以通过图10右图所示的第一屏幕211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该种方式下的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或者如图16所示,若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展开,通过图13所示的第一屏幕211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该种方式下的快捷选卡界面堆叠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且第一屏幕211的第一部分211(1)堆叠显示部分模拟卡,第一屏幕211的第二部分211(2)堆叠显示另一部分模拟卡。
步骤S222:若所述折叠状态为折叠,通过所述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第一屏幕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屏幕的尺寸。
作为一种方式,若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折叠,可以通过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即副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折叠屏电子设备为图9所示形态的电子设备,若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折叠,可以通过图9右图所示的第二屏幕212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17所示,若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折叠,可以通过图9右图所示的第二屏幕212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该种方式下的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或者如图18所示,若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折叠,可以通过图9右图所示的第二屏幕212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该种方式下的快捷选卡界面堆叠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折叠屏电子设备为图10所示形态的电子设备,若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折叠,可以通过图10左图所示的第二屏幕212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19所示,若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折叠,可以通过图10左图所示的第二屏幕212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该种方式下的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或者如图20所示,若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为折叠,可以通过图10左图所示的第二屏幕212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该种方式下的快捷选卡界面堆叠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方式以及通过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方式可以任意组合,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显示需要,从而可以提升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灵活性。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在通过第一屏幕(即折叠屏电子设备的主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时,采用平铺的方式显示至少两张模拟卡,而在通过第二屏幕(即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副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时,采用堆叠的方式显示至少两张模拟卡,可选的,堆叠显示时各模拟卡片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第二屏幕尺寸大小不同而适配。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在通过第一屏幕(即折叠屏电子设备的主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时,采用堆叠的方式显示至少两张模拟卡,而在通过第二屏幕(即折叠屏电子设备的副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时,采用平铺的方式显示至少两张模拟卡。
步骤S230: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
步骤S240: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通过获取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若所述折叠状态为展开,通过所述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若所述折叠状态为折叠,通过所述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第一屏幕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屏幕的尺寸;继而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然后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可以直接从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目标模拟卡进行模拟卡切换,而无需打开多级菜单选择模拟卡后实现切卡,提升了切卡的快捷性,进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同时,通过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确定用于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屏幕,可以实现根据折叠状态自适应适配合适尺寸的屏幕来显示快捷选卡界面,使得折叠屏电子设备无论是处于展开状态还是折叠状态,都能便捷的完成模拟卡切卡流程,提升了模拟卡的切换效率。
请参阅图21,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可应用于折叠屏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10:获取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
步骤S320:若所述折叠状态为展开,获取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角度。
其中,折叠状态为完全展开时,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角度可以为180度或者360度,折叠状态为不完全展开时,折叠角度为0°<α<180°,或者为180°<α<360°。本实施方式以折叠状态为完全展开时折叠角度为180度为例进行说明。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描述,作为一种方式,可以给折叠屏电子设备设置铰链感应模块,进而用铰链感应模块监听获取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角度。
步骤S330:根据所述折叠角度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
其中,若折叠角度为0,则可以用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若折叠角度为180度,则可以用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可选的,当折叠角度介于二者之间时,如果直接用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可能会因折叠角度较小致使无法看清快捷选卡界面所显示的内容。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作为一种方式,在确定折叠角度为(0°,180°)范围内的角度时,可以判断折叠角度所处的角度范围,根据所处角度范围确定用于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屏幕。其中,可以将(0°,180°)拆分为第一角度范围与第二角度范围,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角度范围可以为(0°,89°),第二角度范围可以为(90°,180°),在这种方式下,若折叠角度处于第一角度范围(即0°~89°),可以通过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若折叠角度处于第二角度范围(即90°~180°),可以通过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角度范围可以为(0°,60°),第二角度范围可以为(60°,180°),在这种方式下,若折叠角度处于第一角度范围(即0°~60°),可以通过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若折叠角度处于第二角度范围(即60°~180°),可以通过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其中,第一角度范围以及第二角度范围的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当折叠角度处于第二角度范围(即60°~180°)时,可选的,若折叠角度处于(60°~90°),可以通过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的第二部分(例如,如图22所示的211(2))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若折叠角度处于(90°~180°),可以通过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例如,如图13所示的211(1)以及211(2))显示快捷选卡界面。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2所示,当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角度小于某一角度(例如90度)时,若用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因第一屏幕211的第一部分211(1)向内折叠,可能会导致无法看清快捷选卡界面所显示的全部内容,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图10所示的第二屏幕212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可选的,如图13所示,当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时,可以用图13所示的第一屏幕211(包括第一屏幕211的第一部分211(1)以及第二部分211(2))显示快捷选卡界面。
作为一种方式,在获取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角度的过程中,若折叠角度在发生变化,可以根据变化后的折叠角度值所在的折叠角度范围或者根据折叠角度的变化趋势来确定用于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屏幕。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变化后的折叠角度值处于上述的第一角度范围,那么可以通过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而若变化后的折叠角度值处于上述的第二角度范围,那么可以通过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相对于折叠角度变化前,如果折叠角度减小(例如,从120度减小为80度),那么可以通过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如果折叠角度增大(例如,从90度增大至150度),那么可以通过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其中,折叠角度变化趋势中所例举的数值仅作为示例,不构成对本方案的限定。
步骤S340: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
步骤S350: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通过获取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若该折叠状态为展开,再获取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角度,再根据折叠角度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继而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然后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可以直接从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目标模拟卡进行模拟卡切换,而无需打开多级菜单选择模拟卡后实现切卡,提升了切卡的快捷性,进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通过在折叠屏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根据折叠角度显示快捷选卡界面,使得可以根据折叠角度的大小确定用于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屏幕的尺寸(即折叠角度大用大尺寸屏幕显示,折叠角度小用小尺寸屏幕显示),进而确定用于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屏幕,实现了根据折叠角度的大小自适应适配合适尺寸的屏幕进行快捷选卡界面的显示,提升了切卡的智能性,同时由于无需用户手动调整,进一步提升了模拟卡切卡的便捷性。
请参阅图23,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可应用于折叠屏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410:若所述近场通信模组监听到场强,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
本实施方式中,折叠屏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近场通信模组,在这种方式下,可以在近场通信模组监听到场强的情况下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其中,近场通信的类型可以不作限定,例如可以为NFC、蓝牙、ZigBee等类型。
当用户握持电子设备的时候,有可能会握持屏幕的背面,也有可能握持屏幕的正面。作为一种方式,在近场通信模组监听到场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陀螺仪)检测屏幕的握持方向,继而根据该握持方向确定用于显示快捷选卡界面的屏幕。可选的,若近场通信模组监听到场强,且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朝上,那么可以通过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若近场通信模组监听到场强,且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第二屏幕朝上,则可以通过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其中,朝上可以理解为与重心所在方向相反的方向。
作为另一种方式,在近场通信模组未监听到场强的情况下,若用户仅是想要改变一下NFC线圈位置的卡(即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那么可以在开启模拟卡管理客户端的情况下显示快捷选卡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拟卡切换方法均是在近场通信功能(例如NFC功能)开启的情况下实施的。
步骤S420: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
步骤S430: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通过若近场通信模组监听到场强,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继而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然后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可以直接从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目标模拟卡进行模拟卡切换,而无需打开多级菜单选择模拟卡后实现切卡,提升了切卡的快捷性,进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通过在监听到场强的情况下再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可以避免耗电或浪费显示资源。
请参阅图24,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可应用于折叠屏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510: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
步骤S520: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
步骤S530: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
步骤S540: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显示与所述目标模拟卡关联的刷卡信息。
其中,与目标模拟卡关联的刷卡信息,包括与目标模拟卡的内容和功能各自对应的刷卡信息,例如,若目标模拟卡为地铁卡,那么关联的刷卡信息可以包括地铁卡界面的内容、地铁乘坐车次信息以及消费信息;若目标模拟卡为银行卡,那么关联的刷卡信息可以包括银行卡界面的内容、消费金额以及消费商户等信息;若目标模拟卡为门禁卡,那么关联的刷卡信息可以包括门禁卡界面的内容、开门时间以及开门位置等信息。作为一种方式,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通过快捷选卡界面完成切卡的基础上,若通过折叠屏电子设备刷卡,那么可以在快捷选卡界面展示与所刷模拟卡最为相关的刷卡信息,通过仅显示与当前所刷模拟卡关联的刷卡信息,而省去显示其他刷卡提示信息(例如,充值提示信息、返回按钮、切卡按钮等),可以实现更纯净的显示刷卡信息,使得用户可以直观明了的看到当前的刷卡信息,而不容易被其他信息误导致使没有看清刷卡信息。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25所示,目标模拟卡为地铁卡,关联的刷卡信息可以包括地铁卡界面的内容、地铁乘坐车次信息(如图25所示的“xx号线-xx站”)以及消费信息(如图25所示的“本次消费:4.58”)。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通过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继而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再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然后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显示与所述目标模拟卡关联的刷卡信息。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可以直接从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目标模拟卡进行模拟卡切换,而无需打开多级菜单选择模拟卡后实现切卡,提升了切卡的快捷性,进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通过仅显示与当前所刷模拟卡关联的刷卡信息,而省去显示其他刷卡提示信息,可以实现更纯净的显示刷卡信息,使得用户可以直观明了的看到当前的刷卡信息,而不容易被其他信息误导致使没有看清刷卡信息。
请参阅图2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拟卡切换装置600,运行于折叠屏电子设备,所述装置600包括:
显示模块610,用于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
本实施方式中,折叠屏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屏幕以及第二屏幕。装置600还可以包括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在显示快捷选卡界面之前,获取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在这种方式下,显示模块610可以用于若所述折叠状态为展开,通过所述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若所述折叠状态为折叠,通过所述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其中,所述第一屏幕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屏幕的尺寸。
可选的,显示模块610还可以用于若所述折叠状态为展开,获取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角度;根据所述折叠角度显示快捷选卡界面。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根据所述折叠角度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可以包括:若所述折叠角度处于第一角度范围,通过所述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若所述折叠角度处于第二角度范围,通过所述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其中,第一角度范围可以小于第二角度范围,例如,第一角度范围可以为(0-89)°,第二角度范围可以为(90-18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角度范围的数值以及第二角度范围的数值仅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不构成对本方案的限定。
可选的,折叠屏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近场通信模组,在这种方式下,显示模块610可以用于若所述近场通信模组监听到场强,显示快捷选卡界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还可以根据用户握持电子设备的方向确定通过哪块屏幕来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具体的,若所述近场通信模组监听到场强,且所述第一屏幕朝上,通过所述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若所述近场通信模组监听到场强,且所述第二屏幕朝上,通过所述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其中,朝上可以理解为与重心方向相反的方向。
内容选定模块620,用于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
作为一种方式,内容选定模块620可以用于获取触控操作停止时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指定位置对应的卡片标识;将所述卡片标识对应的模拟卡作为选定的目标模拟卡。
作为另一种方式,内容选定模块620可以用于获取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根据所述使用场景确定目标模拟卡,并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显示所述目标模拟卡的选取提示信息;根据所述选取提示信息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所述目标模拟卡。
模拟卡切换模块630,用于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
可选的,装置600还可以包括信息显示模块,用于在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之后,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显示与所述目标模拟卡关联的刷卡信息。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所显示或讨论的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请参阅图27,基于上述的模拟卡切换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以执行前述模拟卡切换方法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可以为前述所述的电子设备200或电子设备300。电子设备100包括存储器102以及相互耦合的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4,存储器102以及处理器104之间通信线路连接。存储器102中存储有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中内容的程序,而处理器104可以执行存储器102中存储的程序。
其中,处理器104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104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2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04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04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4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02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102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02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前述各个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电子设备1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聊天记录数据)等。
请参考图28,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7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7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通过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继而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然后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可以直接从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目标模拟卡进行模拟卡切换,而无需打开多级菜单选择模拟卡后实现切卡,提升了切卡的快捷性,进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模拟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折叠屏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
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
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屏幕以及第二屏幕,所述显示快捷选卡界面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状态;
所述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包括:
若所述折叠状态为展开,通过所述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
若所述折叠状态为折叠,通过所述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第一屏幕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屏幕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折叠状态为展开,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折叠角度;
根据所述折叠角度显示快捷选卡界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折叠角度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包括:
若所述折叠角度处于第一角度范围,通过所述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
若所述折叠角度处于第二角度范围,通过所述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包括近场通信模组,所述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包括:
若所述近场通信模组监听到场强,显示快捷选卡界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近场通信模组监听到场强,显示快捷选卡界面,包括:
若所述近场通信模组监听到场强,且所述第一屏幕朝上,通过所述第一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
若所述近场通信模组监听到场强,且所述第二屏幕朝上,通过所述第二屏幕显示快捷选卡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包括:
获取触控操作停止时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指定位置对应的卡片标识;
将所述卡片标识对应的模拟卡作为选定的目标模拟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包括:
获取所述折叠屏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
根据所述使用场景确定目标模拟卡,并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显示所述目标模拟卡的选取提示信息;
根据所述选取提示信息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所述目标模拟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显示与所述目标模拟卡关联的刷卡信息。
10.一种模拟卡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行于折叠屏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快捷选卡界面,所述快捷选卡界面平铺显示有至少两张模拟卡;
内容选定模块,用于获取通过所述快捷选卡界面选定的目标模拟卡;
模拟卡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模拟卡作为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以用于在显示所述快捷选卡界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当前待激活的模拟卡完成对应业务。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其中,在所述程序代码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210912015.XA 2022-07-29 2022-07-29 模拟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1677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2015.XA CN115167722A (zh) 2022-07-29 2022-07-29 模拟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2015.XA CN115167722A (zh) 2022-07-29 2022-07-29 模拟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7722A true CN115167722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77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12015.XA Pending CN115167722A (zh) 2022-07-29 2022-07-29 模拟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772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4601A (zh) * 2016-06-22 2016-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虚拟卡片激活方法及装置
CN106231090A (zh) * 2016-07-28 2016-12-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nfc移动终端的模拟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7315609A (zh) * 2017-06-22 2017-11-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卡模拟功能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432339A (zh) * 2020-03-19 2020-07-1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卡片的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543041A (zh) * 2017-12-29 2020-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卡的选择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14466337A (zh) * 2020-11-09 2022-05-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的模拟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99563A1 (zh) * 2020-11-12 2022-05-1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nfc卡模拟模式的选卡方法、芯片、终端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4601A (zh) * 2016-06-22 2016-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虚拟卡片激活方法及装置
CN106231090A (zh) * 2016-07-28 2016-12-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nfc移动终端的模拟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7315609A (zh) * 2017-06-22 2017-11-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卡模拟功能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543041A (zh) * 2017-12-29 2020-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卡的选择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11432339A (zh) * 2020-03-19 2020-07-1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卡片的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466337A (zh) * 2020-11-09 2022-05-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的模拟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99563A1 (zh) * 2020-11-12 2022-05-19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nfc卡模拟模式的选卡方法、芯片、终端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3041B (zh) 一种模拟卡的选择方法及移动设备
US113143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graphic user interface
EP272012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task recommendation icon in a mobile device
EP296114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du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
US20230237448A1 (en) Payment interfac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069848B (zh) 用于nfc卡模拟模式的选卡方法、芯片、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0471596A (zh) 一种分屏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604152A (zh) 未读消息提示方法和终端
CN107148609A (zh) 具有双屏幕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和方法
CN104965643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04050A (zh) 一种信息比对装置及方法
US956047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ar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11699107U (zh) 一种结算机具
CN107122117A (zh) 通知展开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1994A (zh) 近场通信nfc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503986B (zh) 虚拟资源转移方法及装置
WO2021035840A1 (zh) 一种车辆信息的展示方法、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
WO2022099563A1 (zh) 用于nfc卡模拟模式的选卡方法、芯片、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5167722A (zh) 模拟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22035118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aiming non-fungible tokens
JP5889465B1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7977425A (zh) 一种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16202683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11656346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终端
JP6122521B2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