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2919A - 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62919A
CN115162919A CN202210800852.3A CN202210800852A CN115162919A CN 115162919 A CN115162919 A CN 115162919A CN 202210800852 A CN202210800852 A CN 202210800852A CN 115162919 A CN115162919 A CN 115162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sound
cavity
energy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08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金龙
杨荣平
刘春元
张恒
杜胜波
苟元国
张绅
韩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hua Acoustics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hua Acoustics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hua Acoustics Equipment Co ltd,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hua Acoustic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0085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629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62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6291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5/0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 E06B5/1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ir-raid or other war-like action; for other protective purpo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32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 E06B3/34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with only one kind of movement
    • E06B3/36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with only one kind of movement with a single vertical axis of rotation at one side of the opening, or swinging through the open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5/0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 E06B5/2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for insulation against noise
    • E06B5/205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for insulation against noise window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02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包括上部窗和下部窗,所述上部窗包括内窗与外窗,所述内窗与外窗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中安装有用于吸取外界空气的吸气组件,所述吸气组件将气流通道划分为一级消声腔与二级消声腔,所述一级消声腔的侧壁转动设置有用于连通外界的进气窗扇,所述二级消声腔的内腔底壁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新风通过通风口进入到室内,噪音被有效的部分阻断,从而达到隔声又通风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室内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室内普遍安装了空调设备,夏季制冷降温,冬季加热取暖。在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人们为了保温节能,往往需要把房间门窗紧闭密封,特别是当房间面临交通要道、繁华闹市等车辆、人流吵杂的环境时,房间更需要密闭隔音。这样以来,房间内外就难于实现自然通风透气,时间一长,室内空气缺氧变得浑浊、沉闷,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在窗框上加装风扇,虽然很好的解决了室内空气流动差的问题,但是此种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风噪比较大,使用效果极差。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室内的空气环境,保障室内良好的通风,本申请提供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包括上部窗和下部窗,所述上部窗包括内窗与外窗,所述内窗与外窗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中安装有用于吸取外界空气的吸气组件,所述吸气组件将气流通道划分为一级消声腔与二级消声腔,所述一级消声腔的侧壁转动设置有用于连通外界的进气窗扇,所述二级消声腔的内腔底壁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位于室外一侧的进气窗扇,在吸气组件的作用下,使得外界空气沿着气流通道预先进入一级消声腔内进行消声,然后再进入二级消声腔内进行再一次的消声处理,最终经过两次消声处理的外界气流从通风口吹入室内,通过此种方式,新风通过通风口进入到室内,噪音被有效的部分阻断,从而达到隔声又通风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一级消声腔包括第一集气腔、设置在第一集气腔内的第一板、成型在第一板背离第一集气腔一侧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板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微孔,所述微孔的直径小于1mm,当所述进气窗扇打开时,所述第一集气腔与外界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界新风预先进入第一集气腔内,薄板与第一集气腔形成微穿孔空腔吸声结构,当声波通过微孔时,由于声波波长和微孔直径接近,声音在微孔管壁内作共振,从而使声能转化成热能,降低了声音的传播能量,达到降噪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二级消声腔包括第二集气腔、设置在第二集气腔内的第二板、成型在第二板背离第二集气腔一侧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板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微孔,所述微孔的直径小于1mm,所述通风口位于第二板与吸气组件之间的第二集气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一级消声腔消声处理后,风机将消声后的气流吸入二级消声腔内,由于第二板以及第二空腔组成了微穿孔空腔吸声结构,当声波通过微孔时,由于声波波长和微孔直径接近,声音在微孔管壁内作共振,从而使声能转化成热能,降低了声音的传播能量,进一步达到降噪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第二集气腔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吸声膜,所述吸声膜沿着气流的流动方向呈连续圆弧状,所述吸声膜使得第二集气腔形成多轮渐变式空腔吸声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声膜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二集气腔的两侧内壁,气流通道的宽度设置为100mm,两个吸声膜将空腔分隔为3个等分空间,吸声膜上穿以孔径ø0.8的微孔,穿孔率分别为1.0%和1.5%,吸声膜采用高透明、抗氧化性好的共聚聚酯材料,吸声膜进一步形成微穿孔空腔吸声结构,从而使得整个气流通道的周侧均设置为吸声结构,实现对风噪的全侧吸收,达到优良的吸声效果。
可选的,所述吸气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气流通道内的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座上的风机,所述安装座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清新空气的清新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通过电线与外界电路相互连通,风机的开关设置在室内墙体上,通过开启风机,同时打开进气窗扇,使得气流通道内形成负压,使得外界新风被动被吸入气流通道内,最终从通风口流入室内。
可选的,所述清新组件包括固定在风机一侧的木框、设置在木框上方的滴液管、设置在安装座上的集液箱、设置在滴液管上用于驱使集液箱内的液体滴落至木框上的第一驱动部件,所述木框为多孔状,所述滴液管一端连通集液箱的内腔,另一端位于木框的上方且开设有滴液口,所述集液箱内装设的液体为空气清新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清醒剂的液体装设在集液箱内,并安装在风机的上方位置,风机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驱动部件实现将集液箱内的液体抽吸至滴液管内,最终从滴液口掉落至木框上,由于木框的多孔结构,外加空气清醒剂的挥发特性,实现将空气清醒液的挥发气体与新风混合,实现对室内空气的清新。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滴液管远离集液箱一端内腔的螺旋导板、同轴固定在螺旋导板转轴上的第一蜗轮、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的传动杆、同轴固定在传动杆一端与第一蜗轮配合使用的第一蜗杆、设置在传动杆另一端的联动件,所述传动杆与螺旋导板的转轴呈垂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联动件的作用下,使得第一蜗杆啮合第一蜗轮转动,从而使得螺旋导板转动,螺旋导板将滴液管内腔的空气通过滴液口向外排出,从而实现将空气清醒液进行抽取,并滴落在木框上。
可选的,所述联动件包括同轴固定在风机转轴上的第二蜗杆、同轴固定在传动杆远离第一蜗杆一端的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转动的过程中,第二蜗杆啮合第二蜗轮转动,使得传动杆转动,并驱动第一蜗杆转动,实现抽取空气清新液。
可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集液箱插设在安装槽内,所述滴液管远离滴液口的一端插设在安装槽内,且与集液箱之间设置有快插结构,所述快插结构包括固定在滴液管伸入安装槽内一端的导流针、开设在集液箱侧壁的导流孔、固定在导流孔内壁的橡胶塞,安装集液箱时,使得导流针插设在橡胶塞内并连通集液箱的内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集液箱取出后进行加装空气清醒液,加装完成后,将集液箱插装在安装槽内,并通过快插结构实现快插,具体的导流针插设在橡胶塞内,从而集液箱内的液体通过针孔流入至滴液管内,此种方式,在安装集液箱的过程中,箱内的液体难以流出箱体外。
可选的,所述集液箱内壁安装有若干个灯珠,所述集液箱为透明的塑料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珠通过导线与外界连通,且控制开关安装在上部窗的位置,开启灯珠照亮集液箱的内腔,外界人员可清楚的观测集液箱的液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外界空气沿着气流通道预先进入一级消声腔内进行消声,然后再进入二级消声腔内进行再一次的消声处理,最终经过两次消声处理的外界气流从通风口吹入室内,通过此种方式,新风通过通风口进入到室内,噪音被有效的部分阻断,从而达到隔声又通风的效果。
2.吸声膜进一步形成微穿孔空腔吸声结构,从而使得整个气流通道的周侧均设置为吸声结构,实现对风噪的全侧吸收,达到优良的吸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窗体的立面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上部窗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风机部位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安装座部位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集液箱部位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滴液口。
图6是本实施例中集液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部窗;2、下部窗;3、内窗;4、外窗;5、气流通道;6、吸气组件;7、一级消声腔;8、二级消声腔;9、进气窗扇;10、通风口;11、第一集气腔;12、第一板;13、第一空腔;14、第二集气腔;15、第二板;16、第二空腔;17、吸声膜;18、安装座;19、风机;20、安装孔;21、清新组件;22、木框;23、滴液管;24、集液箱;25、第一驱动部件;26、滴液口;27、螺旋导板;28、第一蜗轮;29、传动杆;30、第一蜗杆;31、联动件;32、第二蜗杆;33、第二蜗轮;34、安装槽;35、导流针;36、导流孔;37、橡胶塞;38、灯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
参照图1和图2,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包括上部窗1和下部窗2,上部窗1为双层的上悬窗组成,主要包括外窗4以及内窗3,下部窗2为隔声效果优良外(内)平开窗组成,窗型材采用断桥隔热铝合金型材(或塑料型材),玻璃采用中空钢化透明玻璃,从而使得整个窗体具有较好的隔声和保温性能。
参照图2,内窗3与外窗4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5,在气流通道5的内腔内安装设置有吸气组件6,吸气组件6将整个气流通道5分割形成一级消声腔7和二级消声腔8,在一级消声腔7的内腔侧壁上转动设置有进气窗扇9,进气窗扇9位于外侧,且属于外窗4的部分,进气窗扇9的开启方式为两种,其中一种适用于低楼层高度,可进行手动开启,当将上述窗体安装在高层建筑时,进气窗扇9可采用开窗器驱动,从而实现对外部进气窗扇9的开合控制(说明书附图中未具体展示)。
参照图2,一级消声腔7包括第一集气腔11、第一板12和第一空腔13,第一板12设置在第一集气腔11内,第一空腔13位于第一板12远离吸气组件6的一侧,在第一板12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微孔,若干个微孔间隔均匀设置,每个微孔的孔径小于1mm,实际使用过程中,进气窗扇9位于第一板12与吸气组件6之间,最终当声音进入第一集气腔11内后,声音通过微孔时,由于声波波长和微孔直径接近,声音在微孔管壁内作共振,从而使声能转化成热能,降低了声音机械波的传播能量。
参照图2,通过吸气组件6经初步消声后的气流吸入二级消声腔8内,二级消声腔8包括第二集气腔14、第二板15以及第二空腔16,第二集气腔14位于第二板15与吸气组件6之间,第二空腔16位于第二板15背离第二集气腔14一侧。第二板15的侧壁上也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微孔,微孔的孔径小于1mm,若干个微孔间隔均匀分布在第二板15的侧壁上,当经过一级消声后的气流进入二级消声腔8内时,声音再次在微孔进行共振,消耗了声波的能量,使得大部分转化为热能,从而进一步达到消声的效果。
参照图2,通风口10开设有若干个,且位于第二板15与吸气组件6之间,经过二次消声后的气流最终从通风口10进入室内。为了进一步实现对气流的噪声进行处理,在第二集气腔14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吸声膜17,吸声膜17沿着气流的流动方向呈连续的圆弧状,最终吸声膜17使得第二集气腔14呈现为多轮渐变式的空腔吸声结构。
参照图2,将气流通道5的宽度设置为100mm,两侧的吸声膜17将气流通道5分隔呈三个等分的空间,吸声膜17上穿设有孔径ø0.8的微孔,其中一侧的吸声膜17的穿孔率为1%,另一侧的吸声膜17的穿孔率为1.5%,通过此种方式,声波容易在相对并交错的孔径之间反射,从而更大程度的消耗声波的能量。吸声膜17采用高透明、抗氧化性好的共聚聚酯材料,没有二次污染,采光性能优良,即使安装在窗框内后,也难以影响窗体的采光性。
参照图2,整体在使用时只要打开外窗4的一个进气窗扇9,其余窗扇均处于关闭状态,室外新鲜空气进入气流通道5内,噪声通过二层透明吸声膜17组成的空腔被部分消除,新风通过窗户通风口10进入到室内,噪音被有效的部分阻断,从而达到隔声又通风的效果。
参照图2、图3和图4,吸气组件6包括安装座18以及风机19,安装座18插接固定在气流通道5的内腔内,在安装座18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孔20,风机19安装在安装孔20内,风机19通过导线与外界电路相互连通,用于控制风机19的开关设置在墙体靠近窗框的部位,使用者按压开关即可实现对风机19的控制。
参照图4和图5,为了在使用过程中,保障室内空气的清新,在安装座18上还设置有用于清新空气的清新组件21,清新组件21包括木框22、滴液管23、集液箱24以及设置在滴液管23与风机19之间的第一驱动部件25。木框22采用多孔的合成木,木框22固定设置在风机19的一侧,滴液管23设置在木框22的上方,且滴液管23一端连通集液箱24,另一端开设有滴液口26,滴液口26位于木框22的上侧。
参照图4和图5,集液箱24内装设有空气清醒剂溶液,在安装座18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34,集液箱24插接在安装槽34内,为了使得集液箱24内的液体在插接的过程中难以倾倒或泄漏在外界,在集液箱24与安装槽34之间设置有快插结构。
参照图4和图5,快插结构包括导流针35、导流孔36以及橡胶塞37,导流针35固定在滴液管23位于安装槽34内的一端,导流孔36开设在集液箱24的端部侧壁上,橡胶塞37固定在导流孔36的内壁上,实际使用过程中,推动集液箱24至安装槽34内,使得橡胶塞37正向于导流针35,直至导流针35的针头插设在集液箱24内,从而集液箱24内的液体沿着导流针35的针孔流至滴液管23内。
参照图6,为了更加便于人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了解更换集液箱24的时间,集液箱24为透明的塑料材质,并在集液箱24的内腔设置若干个灯珠38,灯珠38为LED灯,通过在集液箱24的侧壁装设电池,从而实现为灯珠38供电。灯珠38的开关设置在窗框的侧壁上,观测集液箱24的液位时,开启灯珠38的开关。
参照图4和图5,第一驱动部件25包括螺旋导板27、第一蜗轮28、传动杆29、第一蜗杆30以及设置在传动杆29另一端的联动件31,螺旋导板27转动连接在滴液管23远离导流针35的一端,滴液管23远离导流针35的一端呈倾斜向上设置,从而螺旋导板27在停止转动的状况下,滴液管23内的液体也难以流出至外界。
参照图4和图5,第一蜗轮28同轴固定在螺旋导板27的转轴上,第一蜗轮28转动连接在滴液管23远离导流针35的一端,传动杆29转动连接在安装座18上,传动杆29的轴向与螺旋导板27的轴向呈垂直设置,第一蜗杆30同轴固定在传动杆29的端部且与第一蜗轮28啮合,联动件31设置在传动杆29的另一端与风机19之间。
参照图4和图5,联动件31包括第二蜗杆32和第二蜗轮33,第二蜗杆32同轴固定在风机19的转轴上,第二蜗轮33同轴固定在传动杆29的端部侧壁上,第二蜗杆32与第二蜗轮33相互啮合,从而可实现驱使风机19的扇叶转动,风机19扇叶的转速实现控制空气清醒液滴落的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的实施原理为:实际使用过程中,打开外侧的进气窗扇9,驱使风机19运转,从而在扇叶的作用下,将外界新鲜空气吸入至气流通道5内,气流预先经过一级消声腔7,实现对噪声的部分消除,经过一级消声腔7的气流再次进入二级消声腔8进行噪声消除,同时在吸声膜17的作用下实现对噪声的进一步消除,最终除燥后的气流从通风口10流入室内,实现通风除燥的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窗、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包括上部窗(1)和下部窗(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窗(1)包括内窗(3)与外窗(4),所述内窗(3)与外窗(4)之间形成气流通道(5),所述气流通道(5)中安装有用于吸取外界空气的吸气组件(6),所述吸气组件(6)将气流通道(5)划分为一级消声腔(7)与二级消声腔(8),所述一级消声腔(7)的侧壁转动设置有用于连通外界的进气窗扇(9),所述二级消声腔(8)的内腔底壁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消声腔(7)包括第一集气腔(11)、设置在第一集气腔(11)内的第一板(12)、成型在第一板(12)背离第一集气腔(11)一侧的第一空腔(13),所述第一板(12)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微孔,所述微孔的直径小于1mm,当所述进气窗扇(9)打开时,所述第一集气腔(11)与外界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消声腔(8)包括第二集气腔(14)、设置在第二集气腔(14)内的第二板(15)、成型在第二板(15)背离第二集气腔(14)一侧的第二空腔(16),所述第二板(15)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微孔,所述微孔的直径小于1mm,所述通风口(10)位于第二板(15)与吸气组件(6)之间的第二集气腔(1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气腔(14)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吸声膜(17),所述吸声膜(17)沿着气流的流动方向呈连续圆弧状,所述吸声膜(17)使得第二集气腔(14)形成多轮渐变式空腔吸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在气流通道(5)内的安装座(18)、固定在安装座(18)上的风机(19),所述安装座(18)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孔(20),所述风机(19)固定安装在安装孔(20)内,所述安装座(18)上还设置有用于清新空气的清新组件(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新组件(21)包括固定在风机(19)一侧的木框(22)、设置在木框(22)上方的滴液管(23)、设置在安装座(18)上的集液箱(24)、设置在滴液管(23)上用于驱使集液箱(24)内的液体滴落至木框(22)上的第一驱动部件(25),所述木框(22)为多孔状,所述滴液管(23)一端连通集液箱(24)的内腔,另一端位于木框(22)的上方且开设有滴液口(26),所述集液箱(24)内装设的液体为空气清新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5)包括转动连接在滴液管(23)远离集液箱(24)一端内腔的螺旋导板(27)、同轴固定在螺旋导板(27)转轴上的第一蜗轮(28)、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8)上的传动杆(29)、同轴固定在传动杆(29)一端与第一蜗轮(28)配合使用的第一蜗杆(30)、设置在传动杆(29)另一端的联动件(31),所述传动杆(29)与螺旋导板(27)的转轴呈垂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31)包括同轴固定在风机(19)转轴上的第二蜗杆(32)、同轴固定在传动杆(29)远离第一蜗杆(30)一端的第二蜗轮(33),所述第二蜗杆(32)与第二蜗轮(33)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8)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34),所述集液箱(24)插设在安装槽(34)内,所述滴液管(23)远离滴液口(26)的一端插设在安装槽(34)内,且与集液箱(24)之间设置有快插结构,所述快插结构包括固定在滴液管(23)伸入安装槽(34)内一端的导流针(35)、开设在集液箱(24)侧壁的导流孔(36)、固定在导流孔(36)内壁的橡胶塞(37),安装集液箱(24)时,使得导流针(35)插设在橡胶塞(37)内并连通集液箱(24)的内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箱(24)内壁安装有若干个灯珠(38),所述集液箱(24)为透明的塑料材质。
CN202210800852.3A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 Withdrawn CN1151629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0852.3A CN115162919A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0852.3A CN115162919A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62919A true CN115162919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92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0852.3A Withdrawn CN115162919A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629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45414A (zh) * 2022-12-15 2023-05-02 南京林业大学 基于Fano共振的连续可调频通风隔声结构及调频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45414A (zh) * 2022-12-15 2023-05-02 南京林业大学 基于Fano共振的连续可调频通风隔声结构及调频方法
CN116045414B (zh) * 2022-12-15 2023-06-20 南京林业大学 基于Fano共振的连续可调频通风隔声结构及调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89337U (zh) 一种通风幕墙系统
CN102996044A (zh) 隔音隔热通风透气多功能窗
CN115162919A (zh) 一种隔声通风节能窗
CN109000327A (zh) 一种双向通风的通风机
CN111351218A (zh) 一种可净化空气的暖风机
CN2775171Y (zh) 内循环双层幕墙
CN109629995A (zh) 一种多功能光伏百叶外窗
CN201326358Y (zh) 多功能机械通风隔声窗
CN211977073U (zh) 一种调湿新风机
CN107605350A (zh) 一种隔音隔热通风窗
CN200971574Y (zh) 一种内外双循环双层幕墙
CN216790348U (zh) 一种太阳能空调暖通供暖设备
CN212984994U (zh) 一种具有新风功能的入户门
CN2411327Y (zh) 隔声通风窗
CN208859775U (zh) 一种双向通风的通风机
CN111306670B (zh) 分离型外置窗式新风净化器
CN211977176U (zh) 电动风阀及具有该电动风阀的调湿新风机
CN2906414Y (zh) 房间智能除尘除菌隔音呼吸换气装置
CN201354569Y (zh) 通风消音和隔音两用窗
CN106088988A (zh) 防尘换气环保通风消毒窗
CN1252425C (zh) 分体式空调智能化新风引入装置
CN2856810Y (zh) 新型家庭用自然新风交换器
CN200993452Y (zh) 换气装置
CN202501571U (zh) 具有换气功能的空调室内机
CN214365712U (zh)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通风隔音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