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1491A - 具有柔性包装袋的容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柔性包装袋的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1491A
CN115151491A CN202180016562.3A CN202180016562A CN115151491A CN 115151491 A CN115151491 A CN 115151491A CN 202180016562 A CN202180016562 A CN 202180016562A CN 115151491 A CN115151491 A CN 115151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area
opening
flexible packaging
we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65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马斯·舍布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ai Lab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ai Lab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ai Lab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ai Label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21/05470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1170730A1/en
Publication of CN115151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14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容纳消费品、如香烟的容器(C),该容器包括外壳体(OH)。外壳体(OH)包括:盒(B),该盒具有前侧部(FS)和后侧部(BS);和盖(L),该盖在盒(B)的后侧部(BS)处铰接至盒(B),以用于打开和关闭盒取出开口(TO),其中,盒(B)和盖(L)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容器C还包括用于容纳消费品的柔性包装袋(PB),其中,柔性包装袋(PB)设置在外壳体(OH)的内部,并且具有面向盒取出开口(TO)的进入开口(AO),其中,柔性包装袋(PB)由至少一个第一膜(102)和至少一个第二膜(114)形成,第一膜形成柔性包装袋(PB)的内侧部,第二膜形成柔性包装袋(PB)的外侧部并且布置在第一膜(102)上,其中,在第一膜(102)与第二膜(11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其中,第一膜(102)在第一膜中具有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条弱化线限定的至少一个进入开口区域(108),以用于提供进入开口(210),其中,第二膜(114)包括用于揭开和再覆盖进入开口(210)的至少一个开口支承区域(109)、和至少一个包装增强区域(115),其中,开口支承区域(109)沿着开口支承区域的周缘被部分地弱化,其中,第二膜(114)的开口支承区域(109)的区域尺寸大于第一膜(102)的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区域尺寸并且至少大致完全覆盖第一膜(102)的进入开口区域(108),并且其中,在第一膜(102)与第二膜(114)之间布置的粘性减小区域(110)设置在第一膜(102)的进入开口区域(108)和第二膜(114)的开口支承区域(109)的两个面向的边界线之间。

Description

具有柔性包装袋的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在该容器中容纳有由柔性包装片材形成的柔性包装袋。此外,本发明涉及柔性包装片材。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柔性包装片材幅材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供应辊,所述柔性包装片材幅材卷绕在该供应辊上。
背景技术
实际上,已知消费品是以预制容器分发给消费者的。通常,有必要在第一次打开容器之后例如通过维持消费品的湿度水平来保持消费品的质量。因此,消费品附加地包裹到由幅材材料制成的内包装中,并且在位于该内包装内的情况下容纳在用于消费品的容器内部。为了将消费品从容器单独地移除,内包装设置有由可再密封粘合剂元件覆盖的进入开口。
PCT专利申请WO 2013/098109和PCT专利申请WO 2013/120915公开了一种容器,针对该容器,需要四个不同的制造步骤来用可再密封粘合标签覆盖进入开口。第一,必须生产和提供包装幅材的第一供应辊。第二,必须生产和提供含有可再密封粘合剂元件的第二供应辊,其中,可再密封粘合标签布置到释放承载件衬里上。第三,必须通过使包装幅材沿着进入开口的周缘弱化来限定进入开口,这些进入开口优选地在机器方向等间距地间隔。第四,经限定的进入开口必须由可再密封粘合标签覆盖,其中,第四步骤包括分离和移除释放承载件衬里。
第三制造步骤和第四制造步骤要求包装机器在对消费品进行包装前面附加地设置有切割站和贴标签站,其中,包装机器将用于消费品的所述容器的所有部件进行组装。
此外,这些制造步骤可能产生有关制造质量的关键性缺陷,这是因为可能累积三个不同的与制造有关的偏差。第一,这些偏差将是与粘合剂标签的生产有关的偏差、即尺寸、形状及粘合标签在释放承载件衬里上的位置。第二,与进入开口的模切相关的偏差,即尺寸、形状及进入开口在包装幅材内的位置。第三,与将粘合标签贴标签到模切进入开口上有关的偏差、即粘合标签相对于进入开口的位置。因此,作为所有三个偏差之和的总偏差将可能导致容器故障或至少导致可见的制造偏差。
此外,由包装幅材制成并且将被容纳在用于消费品的容器的内部的内包装是薄的、柔性的、并且不是很有抵抗性、即容易损坏。
发明目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克服上述缺点、特别是对于消费品的制造商而言允许简化对消费品的包装的用于容纳消费品的容器、柔性包装片材、用于制造柔性包装片材幅材的方法以及供柔性包装片材幅材卷绕的供应辊。
发明内容
关于容器的上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2至10及以下内容中对本发明的关于容器的有利构型进行了描述。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容纳消费品、比如香烟的容器可以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可以包括盒和盖,盒具有前侧部和后侧部,盖在盒的后侧部处铰接至盒,以用于打开和关闭盒取出开口。盒和盖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此外,该容器可以包括用于容纳消费品的柔性包装袋。柔性包装袋可以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并且可以具有进入开口,该进入开口至少大致面向外壳体的盒取出开口,其中,柔性包装袋可以由至少一个第一膜和至少一个第二膜形成,第一膜形成柔性包装袋的内侧部,第二膜形成柔性包装袋的外侧部并且布置在第一膜上,其中,在第一膜与第二膜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再密封粘合剂层。第一膜可以在第一膜中具有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条弱化线限定的至少一个进入开口区域,以用于提供进入开口。第二膜可以包括用于揭开和再覆盖进入开口的至少一个开口支承区域、和至少一个包装增强区域,其中,开口支承区域可以沿着开口支承区域的周缘被部分地弱化。第二膜的开口支承区域的区域尺寸可以大于第一膜的进入开口区域的区域尺寸,并且可以至少大致完全覆盖第一膜的进入开口区域。在第一膜与第二膜之间布置的粘性减小区域可以设置在第一膜的进入开口区域和第二膜的开口支承区域的两个面向的边界线之间。
该解决方案大大简化了制造过程,因为进入开口区域和开口支承区域通过将膜搁置在彼此之上而同时生产,使得不会产生对准误差,其中,进入开口区域在容器第一次打开时释放或形成进入开口,开口支承区域在容器第一次打开时通过粘附至进入开口区域而将进入开口区域与第一膜分开以形成进入开口。附加地,所生产的容器的整体质量得以提高。
如本文所用,术语“膜”表示由薄材料制成的均质片材。
第一膜优选地是形成柔性包装袋的内侧部的膜。该第一膜可以包括三个层,这三个层中的两个外层是由塑料膜制成,并且内层由铝箔制成。
如果第一膜包括多于一个的层,则这些层可以优选地借助于粘合剂层或者是借助于层压粘合剂而结合至彼此或者层压在彼此上面,其中,粘合剂层例如为由底漆增强的可再密封粘合剂层或者为永久粘合剂层,层压粘合剂比如为基于水的粘合剂、基于溶剂的粘合剂、基于聚氨酯(PU)的双组份粘合剂、或热熔型粘合剂。粘合剂尤其可以基于丙烯酸或橡胶。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膜可以包括两个层,这两个层在结合在一起时形成夹置型印刷。优选地,这两个层中的至少一个层包括金属化物,例如铝金属化物。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膜可以是单层,该单层可以是透明的、或者优选地是着色的、不透明的或金属化的。
在多层第一膜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层的内侧部进行印刷,从而形成夹置型印刷。如果多层膜幅材的两个外侧部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则对于夹置型印刷不需要附加的热密封漆。
可以通过柔版印刷、凹版影印(rotogravure)、平版印刷等来执行印刷。各种材料可适用于第一膜中的至少一个层,这些材料比方说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烯烃比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玻璃纸、乙酸盐、纸、纸和塑料的复合材料或所述材料的任何组合。优选地,第一膜由PP膜、比如厚度在20μm与60μm之间的双轴定向聚丙烯(BOPP)制成。
也可以通过丝网印刷、凸版印刷或任何其他常见的印刷技术来进行印刷。
进入开口区域的形状可以是允许舒适地提取消费品的任何形状,例如矩形、圆形、椭圆形等。在矩形形状的情况下,可以至少沿着三个侧部、即沿着限定进入开口区域的周缘的边界线或线来制备进入开口区域,使得可以将第一膜的在制备的进入开口区域的周缘内的材料坯料部分提升离开第一膜的平面;优选地,矩形形状的所有四个侧部都被弱化,使得制备的进入开口区域的周缘内的材料可以完全被从其位置移除。
进入开口区域的周缘可以通过模切、穿孔、不完全模切、用于提供抓持点的模切、激光切割等而被弱化。在不完全模切的情况下,膜没有被完全地切穿,但是膜的残留厚度保留,以便保持膜所需的性能、比如良好的密封性能或屏障性能。
可再密封粘合剂层的区域尺寸优选地与第二膜的区域尺寸相对应,并且可再密封粘合剂层和第二膜两者优选地彼此一致地布置。
可再密封粘合剂层的可再密封粘合剂可以是在室温和干燥条件下保持其粘性力的压敏粘合剂或粘弹性粘合剂。作为可再密封粘合剂,可以使用基于水的粘合剂、基于溶剂的粘合剂或热熔型粘合剂、优选地UV固化热熔型粘合剂。可再密封粘合剂可以包含橡胶,比如具有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苯乙烯(SIBS)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聚氨酯(PUR)或丙烯酸酯的合成橡胶。优选地,与树脂、增粘剂和其他添加剂复合的UV固化丙烯酸热熔型粘合剂用于第一粘合剂层的可再密封粘合剂。
第一粘合剂层的涂层重量可以在5g/m2与50g/m2之间、优选地在10g/m2与30g/m2之间、并且更优选地在15g/m2与25g/m2之间,其中,后者对应于15μm至25μm的粘合剂层厚度。
第二膜优选地是形成柔性包装袋的外侧部的膜。
优选地,第二膜可以包括两个层,其中,两个内侧部形成夹置型印刷,由此,保护夹置型印刷免受磨损或污染。
然而,也可以对包括至少一个层的第二膜的外侧部进行印刷,其中,印刷的外侧部可以由漆密封进行保护。
针对第二膜的至少一个层可以使用各种材料,这些材料比如为PET、聚烯烃比如PP或PE、玻璃纸、醋酸盐、纸、纸和塑料的复合材料或所述材料的任何组合。优选地,针对第一膜和第二膜使用相同的材料、即优选地PP。第二膜幅材的厚度可以在40μm与200μm之间、优选地在40μm与80μm之间,即在两层膜幅材的情况下,每个PP层可以在10μm与60μm之间。
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膜和第二膜由相同材料制成。优点包括较小的复杂性、更容易的加工、更容易的废物移除以及因此更好的可持续性。
在这方面,优选的柔性包装袋由作为至少一个第一膜的第一纸和作为至少一个第二膜的第二纸形成。这意味着,至少一个第一膜包括第一纸或者由第一纸构成,并且至少一个第二膜包括第二纸或者由第二纸构成。还优选的是柔性包装袋不包含大量塑料材料。例如,柔性包装袋可以相对于柔性包装袋的总重量包含小于50重量%、优选地小于40重量%、更优选小于30重量%、还更优选地小于20重量%、最优选地小于10重量%或甚至小于5重量%的塑料材料。因此,可以减少或避免塑料废物。另一优点是纸被批准以与食物结合使用。附加地,纸可以被印刷并且因此能够接受装饰。
第一纸的优选水蒸气透过率在标准WVTR(23℃、50%相对湿度)(WVTR)下为6g/d/sqm或更小、优选地在热WVTR(38℃、90%相对湿度)下为6g/d/sqm或更小、更优选地在热WVTR(38℃、90%相对湿度)下为2.5g/d/sqm或更小、最优选地在热WVTR(38℃、90%相对湿度)下为1g/d/sqm或更小。第二纸可以具有与第一纸相同的、相似或不同的WVTR。
为了获得优选的WVTR,第一纸和/或第二纸可以是屏障纸。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屏障纸”是指例如通过其性质和/或结构配备有屏障(即障碍物)的(特殊)纸,屏障(即障碍物)抵抗某些物质的不希望的通过,某些物质比方说例如为移动(例如,由于毛细力引起的孔隙移动和/或移动)物质、亲水性和/或疏水性物质、可选地还有两亲性物质。优选地,术语“移动物质”是指消费品像香烟中天然存在的水/水分。特别地,术语“屏障纸”因此表示高度防水和/或防湿纸,从而防止消费品变干。在该上下文中,屏障纸通常可以区分为“未涂覆”屏障纸和“涂覆”屏障纸。在未涂覆屏障纸中,纸基质构造成用作屏障,而在涂覆屏障纸中,主要的屏障功能由屏障涂层提供。
此外,经由屏障涂层的厚度和/或涂层的量,可以调节屏障纸的水蒸气透过率。优选的屏障涂层通过施加4g/qm至10g/qm(使用水溶液)或10μm至50μm(例如使用热熔)的屏障清漆来获得,以产生涂覆的屏障纸。屏障纸是商业上可购得的、例如从芬兰赫尔辛基的UPM购得。
第一纸和/或第二纸的厚度优选地在30g/sqm至200g/sqm之间、优选地50g/sqm至100g/sqm的范围内。该纸可以是用金属处理的或者是不掺杂的。
此外,还优选的是第一纸适于能够通过热接合过程比如热焊接或热密封来密封。出于该目的,该纸设置有密封漆。密封漆是商业上可购得的,例如从瑞士拉姆森的TrübChemie购得。例如还在DE 19611669 A1中描述了密封漆和热密封纸的方法。通常,热密封漆包含石蜡/蜡和一定份额的塑料。发明人观察到密封漆也会引起WVTR中的一些改善。密封漆可以可选地包含添加物、比如颗粒(例如纳米颗粒)、例如SiOx颗粒或SiOx纳米颗粒。
第二纸也可以是可密封的。然而,如果密封接缝区域围绕第二纸,则不需要第二纸是可密封的,并且因此,这种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纸优选地没有密封漆。
还可能的是,使用将密封和水蒸气屏障效果结合的漆。因此,具有优选性能的纸可以通过单个涂覆步骤来生产。然而,屏障漆和密封漆也可以彼此分开地施加。因此,设想到的是,第一纸和/或第二纸设置有一种或更多种密封漆和/或屏障漆。这些漆也是商业上可购得的、例如从美国Bostik公司(WI)购得,并且这些通常用于对食品容器、例如酸奶罐进行密封。
在特定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屏障漆和/或密封漆是热熔型漆。热熔型漆在室温下是固体,但是在施加热后熔化至液体状态或流体状态,热熔型漆以液体状态或流体状态被施加至基板。在冷却时,漆重新获得漆的固体形式。热熔型漆可以部分地使用热熔单元施加。优选的热熔单元是经加热的柔性单元,该经加热的柔性单元优选地施加5μm至60μm(g/sqm)、更优选地10μm至50μm(g/sqm)、最优选地35±10μm(g/sqm)的漆。根据热熔型漆,热密封可以从80℃开始进行,但是优选地,密封(熔化)在100℃至160℃下进行。温度越高,接触时间越短。
施加屏障漆和/或密封漆的另一可能性是通过使用宽槽喷嘴,该宽槽喷嘴优选地在帘式涂覆过程中施加漆。优选的量在5μm与60μm(g/sqm)之间、更优选地10μm与50μm(g/sqm)之间、最优选地35±10μm(g/sqm)的范围内。
当将漆作为水分散体施加时,发明人观察到有改进的余地以便完全熔化所有颗粒。该改进通过实行两步骤式加热来实现,其中,一个步骤、优选地第一步骤是热气干燥步骤,并且另一步骤、优选地第二步骤是IR加热步骤。进一步优选的是,在第二步骤之后达到95℃至110℃的最终温度。IR源的所需动力取决于速度。例如,6.5kW的IR源在于30m/min至40m/min之间运行时提供了足够动力以实现优选的温度范围。但是动力取决于速度。我们在测试中仅在30m/min至40m/min下运行。
第二膜的至少一个材料层可以是半透明的、透明的、有色的或用金属处理的。
布置在第一膜与第二膜之间的粘性减小区域可以设置在第一膜的进入开口区域与第二膜的开口支承区域的两个面向的边界线之间。此处,开口支承区域的边界线——粘性减小区域位于该边界线处——是这样的边界线,在该边界线处,开口支承区域在通过将开口支承区域提升而将容器打开并将进入开口揭开时被最初地从第一膜剥离。因此,粘性减小区域优选地至少大致垂直于用于揭开和再覆盖进入开口的运动方向地延伸。粘性减小区域允许第二膜的开口支承区域在进入开口要被揭开时容易且方便地被从第一膜剥离,这是因为由第一膜与第二膜之间的可再密封粘合剂层引起的粘合剂结合的接合部所施加的初始阻力减小。
原理上,进入开口区域和开口支承区域的两个边界线之间的整个区域都可以形成粘性减小区域。如果粘性减小区域比两个边界线之间的可用空间小,并且如果粘性减小区域更接近开口支承区域的边界线的情况下,则在进入开口区域的边界线与开口支承区域的边界线之间将存在可再密封粘合剂层仍然完全存在的区域,通过这种方式,第一膜和第二膜的开口支承区域在该区域中粘附至彼此。这在进入开口由第二膜再覆盖、特别地由第二膜的开口支承区域再覆盖时改善了柔性包装袋的密封性能,这是因为进入开口周围全部被再覆盖。
粘性的减小应用于布置在第一膜与第二膜之间的可再密封粘合剂层。粘性的减小可以逐渐减少,例如以用于形成手指提升凸部以将第二膜从第一膜剥离,其中,逐渐减少还包括粘性减小至零,即没有粘性。粘性减小区域还可以没有粘性,即第一可再密封粘合剂层在其内具有间隙的区域。优选地,粘性减小区域在宽度方向上的延伸大于在纵向方向上的延伸。
粘性的减小可以通过将减弱剂比如墨水、漆或粉末施加至第一可再密封粘合剂层的预定区域以使得该区域的粘合力被减弱至所需程度而引起。还可以通过图案印刷来施加减弱剂,以在粘性减小区域的至少一个方向上获得增加或降低的粘合力的梯度。因此,将第二膜从第一膜剥离所需的力可以被调节。
粘性的减小还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在所需区域中将抗粘合剂施加至第一膜或第二膜的两个相互面向的侧部中的一者,即施加在开口支承区域与进入开口区域的两个边界线之间,并且特别地接近在打开容器时开口支承区域首先被剥离的边界线。抗粘合剂可以由抗粘合漆形成,抗粘合漆如为具有硅树脂添加剂、其他去粘剂等的漆。
在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布置在第一膜上的第二膜的区域尺寸可以与第一膜的区域尺寸大致一样大,并且第二膜可以至少大致一致地布置在第一膜的外表面上。这大幅地促进了制造过程。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布置在第一膜上的第二膜的区域尺寸可以至少大致小于第一膜的区域尺寸,以在第一膜处提供密封接缝区域,并且可再密封粘合剂层可以大致完全被第二膜覆盖。换句话说,在密封接缝区域中没有可再密封粘合剂层,这是因为由可再密封粘合剂覆盖的区域至少大致等于第二膜的区域。密封接缝区域可以用于通过借助于热接合过程比如热焊接或热密封或感应密封、通过胶合过程将外边缘接合、即至少部分地沿着密封接缝区域接合来形成柔性包装袋,以便形成容纳消费品的柔性包装袋。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膜的开口支承区域可以至少部分地被第二膜的包装增强区域围绕。这增加了进入开口区域的强度,该区域特别地由于容器的重复打开和关闭以及消费品的重复移除而承受应力。
另一优点是,如果可以在进入开口区域的与粘性减小区域相反的边界线处设置锚固模切部,以防止开口支承区域与第一膜完全分开。
优选地,为了通过区域增强柔性包装袋的强度和刚度,第二膜的开口支承区域和第二膜的包装增强区域可以在盒的前侧部处间隔开,以形成间隙。该间隙优选地至少大致平行于粘性减小区域延伸,即至少大致垂直于用于打开和关闭进入开口的运动方向延伸。
又一优点是,如果第一膜的进入开口或进入开口区域的两个相对侧部、特别是至少大致垂直于粘性减小区域延伸的那些侧部不设置有包装增强区域。附加地或替代性地,也可以在盒的后侧部上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优选地,包装增强区域可以至少大致完全被盒的前侧部覆盖。替代性地或除此之外,盒的后侧部的内表面也可以至少大致完全被包装增强区域覆盖。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形成柔性包装袋的外侧部的第二膜的开口支承区域上提供永久粘合剂区域,永久粘合剂区域与粘性减小区域对准,并且其中,永久粘合剂区域可以附接至盖的内表面,使得在通过使盖枢转而将容器打开时第二膜的开口支承区域自动地揭开柔性包装袋的进入开口,以允许提取消费品中的至少一个消费品。
永久粘合剂区域可以包括多个较小的子区域。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手指提升凸部可以形成在第二膜的开口支承区域处,以允许手动地揭开和再覆盖柔性包装袋的进入开口。
粘性减小区域可以至少大致没有粘性,或者可再密封粘合剂层在粘性减小区域中的粘性可以至少部分地被减弱。这例如可以通过短暂地中断可再密封粘合剂层的施加或通过施加减弱剂来实现。
另一优点是,如果粘性减小区域由抗粘合剂比如抗粘合漆形成,抗粘合剂设置在第一膜或第二膜的两个相互面向的侧部中的一者上和/或设置在施加至第一膜或第二膜的相互面向的侧部中的一者的可再密封粘合剂层上。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一膜的面向第二膜的侧部上、于进入开口区域的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底漆层,以增加可再密封粘合剂的粘性。底漆位于第一膜的面向第二膜的侧部与可再密封粘合剂层之间。底漆层的区域尺寸至多大致等于进入开口区域的区域尺寸。优选地,底漆层的区域尺寸等于进入开口区域的区域尺寸。在第一膜与第二膜的开口支承区域之间的、并且围绕第一膜的进入开口区域的周缘的可再密封区域没有底漆。此外,底漆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膜与第二膜之间的下述位置处:在这些位置处,不需要第二膜与第一膜分开。也可以使用永久粘合剂代替底漆。
底漆区域可以包括结合剂,以增加粘合剂的粘合力。底漆区域可以与进入开口区域一致并且直接位于进入开口区域处;优选地,制备的进入开口区域的表面区域至少大于底漆区域的表面区域。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用于柔性包装袋的柔性包装片材来解决,柔性包装袋特别地用于容纳消费品、如香烟,柔性包装片材具有宽度方向、纵向方向和厚度方向。柔性包装片材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膜,第一膜形成柔性包装袋的内侧部。此外,柔性包装片材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膜,第二膜形成柔性包装袋的外侧部并且布置在第一膜上,其中,在第一膜与第二膜之间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再密封粘合剂层。第一膜可以在第一膜中具有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条弱化线限定的至少一个进入开口区域,以用于提供进入开口。第二膜可以包括用于揭开和再覆盖进入开口的至少一个开口支承区域、和至少一个包装增强区域,其中,开口支承区域可以沿着开口支承区域的周缘部分地弱化。第二膜的开口支承区域的区域尺寸可以大于第一膜的进入开口区域的区域尺寸,并且可以至少大致完全覆盖第一膜的进入开口区域。在第一膜与第二膜之间布置的粘性减小区域可以设置在第一膜的进入开口区域和第二膜的开口支承区域的两个面向的边界线之间。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用于制造柔性包装片材幅材的方法来解决,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具有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第一膜幅材沿进给方向进给,并且第一膜幅材包括至少一个层;
-将具有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第二膜幅材沿进给方向进给,并且第二膜幅材包括至少一个层;
–至少对第二膜幅材的第一侧部和/或第一膜幅材的第二侧部涂覆至少一个可再密封粘合剂层;
-借助于可再密封粘合剂层将第一膜幅材的第二侧部与第二膜幅材的第一侧部结合在一起,以形成柔性包装片材幅材;
-通过使第一膜幅材沿着要被限定的每个进入开口区域的周缘弱化来在第一膜幅材中限定在进给方向上至少大致等间距地间隔的进入开口区域;
-通过使第二膜幅材弱化来在第二膜幅材中至少限定在进给方向上都至少大致上等间距地间隔的开口支承区域和优选地包装增强区域,其中,开口支承区域的区域尺寸大于进入开口区域的区域尺寸,并且其中,开口支承区域至少大致完全覆盖进入开口区域;
-在第一膜幅材与第二膜幅材之间、并且在第一膜幅材的进入开口区域与第二膜幅材的开口支承区域的两个面向的边界线之间设置粘性减小区域;以及
-将包装膜幅材卷绕。
原理上,也可以完全移除包装增强区域,使得在第一膜上仅保留开口支承区域。
进给方向是指下述机器方向:制造机器将不同的原料幅材沿该机器方向传送以用于后续处理步骤。
第一膜幅材和第二膜幅材两者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层,即每个膜幅材可以包括一个材料层或多个材料层。
必须对第一膜幅材和第二膜幅材借助于可再密封粘合剂层而结合以形成柔性包装片材幅材进行设定或控制,使得粘性减小区域和底漆区域在进给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或者至少不会彼此重叠。
此外,还必须控制进入开口区域的制备,使得制备的进入开口区域优选地居中地布置在底漆区域处,并且其中,制备的进入开口的表面区域优选地延伸超过底漆区域的周缘。
第二膜幅材的沿着每个限定的柔性包装片材的周缘的模切也可以优选地影响粘合剂层。
提供粘性减小区域的步骤还可以优选地包括下述步骤:
-将抗粘合剂、比如抗粘合漆施加至第一膜或第二膜的两个相互面向的侧部中的一者。
有利地,该方法可能还包括下述步骤:
-在柔性包装片材幅材上印刷在进给方向上至少大致等间距地间隔的分开标记,以限定各个至少大致相等长的柔性包装片材,其中,每个限定的柔性包装片材至少包括粘性减小区域、限定的进入开口区域、和开口支承区域;以及
–对膜幅材中的至少一个膜幅材中的层中的至少一个层的至少一个侧部进行印刷。
在将两个幅材接合之前,分开标记也仅印刷在第一膜幅材上。可以使用典型的印刷技术比如柔版印刷、平版印刷、丝网印刷、凹版印刷、数字印刷来施加分开标记。印刷油墨可以是UV油墨、基于水的油墨或基于溶剂的油墨。
还可以设想的是,各个柔性包装片材借助于适应于柔性包装片材幅材的传送速度的高速相机等来限定。
在设置粘性减小区域的步骤还包括将可再密封粘合剂层的施用至少大致规则地中断的步骤时也是有利的。
在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在第一膜幅材与第二膜幅材之间至少进给具有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第三膜幅材;以及
-将第三膜幅材的第二侧部与第二膜幅材的第一侧部永久地结合。
最后,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供应辊来解决,如上所述制造的柔性包装片材幅材卷绕在该供应辊上。
柔性包装片材和用于制造柔性包装片材幅材的方法的优点与上面关于容器所解释的优点相同。
在下文中,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因此,由此,表述“左”、“右”、“下方”和“上方”是指附图中的取向,该取向允许正常阅读附图标记。附图不一定表示按比例执行形式。确切地说,对解释有用的附图是以示意图和/或略微失真的形式绘制的。在说明书中、在附图中和在权利要求书中揭开的发明特征单独地或以任何组合对本发明的任何延续而言都可能是必要的。本发明的总体构思不限于以下所示和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确切形式或细节,也不限于与权利要求的主题相比将受到限制的主题。为了简单起见,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者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部件在下文中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容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局部视图,其中,柔性包装袋的进入开口通过使容纳柔性包装袋的外壳体的盖旋转而被自动地揭开和再覆盖;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容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其中,容纳在外壳体中的柔性包装袋的进入开口借助于手指提升凸部而手动地被揭开和再覆盖;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纵向横截面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纵向横截面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没有开口支承区域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锚固模切部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一膜的仰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纵向横截面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纵向横截面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纵向横截面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两层第一膜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横截面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两层第二膜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纵向横截面视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经修改的两层第二膜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横截面视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纵向横截面视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柔性包装片材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柔性包装片材幅材的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柔性包装片材幅材的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以及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柔性包装片材幅材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用于容纳消费品、如香烟(未描绘)的容器C。容器C包括外壳体OH,外壳体OH又包括盒B和盖L,盒B具有前侧部FS和后侧部BS,盖L在盒B的后侧部BS处铰接至盒B以用于打开和关闭盒取出开口TO。盒B和盖L优选地由相对硬的材料、比如纸板制成。
容器C还包括布置在外壳体OH内部的柔性包装袋PB。柔性包装袋PB——该柔性包装袋PB封围或容纳消费品——由柔性包装片材100形成。如下面将对柔性包装片材100进行详细描述的,柔性包装片材100可以由至少一个第一膜102和至少一个第二膜114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膜102形成柔性包装袋PB的内侧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膜114形成柔性包装袋PB的外侧部并且布置在第一膜102上,其中,在第一膜102与第二膜11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
柔性包装袋PB包括进入开口AO,进入开口AO面向外壳体OH的盒取出开口TO,并且进入开口AO在容器C的闭合状态下被设置在柔性包装袋PB的第二膜114上的开口支承区域109完全覆盖。在所述状态下,开口支承区域109借助于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以可再密封的方式粘附至柔性包装袋PB的第一膜102的外表面。柔性包装袋PB的进入开口AO在使盖L沿打开方向枢转以打开容器C时自动地被揭开以允许提取消费品中的至少一个消费品,如图1中所示。因此,施加在开口支承区域109的外表面上的永久粘合剂区域136附接至盖L的内表面。开口支承区域109与盖L之间的永久粘合剂结合又允许在通过使盖L沿闭合方向枢转而将容器C关闭时自动地再覆盖进入开口AO。进入开口AO由沿着在柔性包装袋PB的第一膜102中制备的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周缘的弱化线来限定。当容器C第一次打开时,第一膜102的在开口区域108内的坯料部分BP被从坯料部分BP的位置移除,并借助于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粘附至开口支承区域109的内表面。第二膜114的开口支承区域109在开口支承区域109的周缘处沿着切割线120被切割。
在图2中,示出了容器C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柔性包装袋PB的进入开口AO必须通过在手指提升凸部LT处抓持开口支承区域109而被手动地揭开和再覆盖。手指提升凸部LT优选地在其面向柔性包装袋PB的第一膜102的内表面上没有粘合剂。
在图3和图4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柔性包装片材100的第一实施方式,柔性包装袋PB由该柔性包装片材100形成。因此,柔性包装片材100优选地用于包绕消费品,并且形成容纳消费品的柔性包装袋PB。然而,还可能的是,首先形成柔性包装袋PB,并且然后将消费品填充到柔性包装袋PB中。
已经如上所述的,具有宽度方向WD、纵向方向LD和厚度方向TD的柔性包装片材100包括第一膜102。第一膜102包括第一侧部104和第二侧部106。在第一膜102中,限定或制备进入开口区域108,以提供柔性包装袋PB的进入开口AO。进入开口区域108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在图4中以虚线示出。可以通过至少部分地沿着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周缘经由模切、穿孔等形成弱化线来进行对进入开口区域108的限定。例如,进入开口区域108可以完全沿着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周缘通过弱化线制备,或者进入开口区域108可以呈U形形状等,使得进入开口区域108保持牢固地附接至第一膜102的其余材料。
还如上面已经提到的,柔性包装片材100包括第二膜114,第二膜114具有第一侧部116和第二侧部118,并且第二膜114布置在第一膜102的第二侧部106的顶部上,使得第一膜102的第二侧部106和第二膜114的第一侧部116借助于布置在第一膜102与第二膜114之间的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被结合在一起。第二膜114和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在纵向方向LD和宽度方向WD上的区域尺寸与第一膜102的区域尺寸一样大。此外,第一膜102、第二膜114和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彼此一致地布置。
第二膜114包括开口支承区域109和包装增强区域115。在图4中,开口支承区域109和包装增强区域115也具有矩形形状并且以实线示出。此外,如可以在图4中看到的,开口支承区域109的区域尺寸大于进入开口AO的区域尺寸。包装增强区域115完全围绕开口支承区域109。在第二膜114中通过沿着开口支承区域的周缘经由切割、模切等形成弱化线120来限定或制备开口支承区域109,由此开口支承区域109和包装增强区域115彼此分开。因此,第二膜114的开口支承区域109可以独立于第二膜114的包装增强区域115而从第一膜102的第二侧部106剥离。
此外,在第一膜102的第二侧部106与第二膜114的第一侧部116之间、邻近于进入开口区域108设置有粘性减小区域110,粘性减小区域110便于开口支承区域109的初始提升,其中,粘性减小区域110优选地沿宽度方向WD完全延伸过开口支承区域109。
粘性减小区域110通过下述方式来形成:通过借助于漆、粉末等使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减弱,或者通过在将用于形成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的可再密封粘合剂施加至第一膜102的第二侧部106或第二膜114的第一侧部116时使该区域不经受涂覆过程。
替代性地,粘性减小区域110可以通过将抗粘合剂、比如抗粘合漆施加至第一膜102的第二侧部106或第二膜114的第一侧部116来形成,通过这种方式,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在粘性减小区域110的区域中大致上分别粘附至第二膜114的第一侧部116或第一膜102的第二侧部106。从图3中可以特别地看到,粘性减小区域110设置在第一膜102的进入开口区域108和第二膜114的开口支承区域109的两个面向的边界线或周缘边缘(参照图3在左边,进入开口区域109和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周缘边缘或边界线)之间。
还可以如在图3和图4中看到的,第一膜102和第二膜114在长度方向LD和宽度方向WD上具有相同的尺寸,使得第一膜102和第二膜114的外边缘关于厚度方向TD是一致的。此外,第一膜102和第二膜114两者包括一个层,其中,至少一个层中的至少一个侧部可以被印刷或装饰。
图5和图6示出了柔性包装片材100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中,第二实施方式与柔性包装片材100的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被修改的是,在进入开口区域108与第二膜114的第一侧部116之间布置有底漆区域122。具有矩形形状并在图6中以虚线示出的底漆区域122增加了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的粘性或粘合力,由此提高了进入开口区域108内坯料部分BP之间的粘合剂结合。在开口支承区域109从第一膜102的第二侧部106剥离时,由于这种粘合剂结合,坯料部分PB被从坯料部分PB在进入开口区域108内的位置移除。底漆区域122包括结合剂或耦联剂。
如图6所表示的,底漆区域122的区域尺寸至少小于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区域尺寸。
还可以设想的是,底漆区域122的区域尺寸至少大致与开口支承区域109的区域尺寸相对应。然而,图7中以阴影线示出的可再密封区域126必须没有底漆,以确保开口支承区域109可以被从第一膜106的第二侧部106剥离。在图7中指示出可再密封区域126,在图7中,未示出开口支承区域109。
图8示出了第一膜102的仰视图,即呈现了第一膜102的第一侧部104。进入开口区域108可以沿着其周缘的三个侧部模切到第一膜102中从而形成字母“U”,并且附加地,可以在第四侧处设置有锚固模切部111,锚固模切部111防止坯料部分BP从第一膜102完全分离。
在图9和图10中,示出了柔性包装片材100的第三实施方式,其中,第二膜114和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的区域尺寸在纵向方向LD和宽度方向WD上比第一膜102的区域尺寸小,以在第一膜102处形成密封接缝区域130。沿着密封接缝区域130,第一膜102的外边缘可以被密封或焊接在一起以形成柔性包装袋PB。此处,密封接缝区域130可以被完全地或仅部分地使用。用以产生柔性包装袋PB的热密封或热焊接处理通常可以在消费品被置于第一膜102的第一侧部104上之前或之后执行。沿着密封接缝区域130,第一膜102的外边缘也可以通过胶合处理被接合。
在图11和图12,示出了柔性包装片材100的第四实施方式,其中,第二膜114的包装增强区域115和第二膜114的开口支承区域109沿纵向方向LD布置。包装增强区域115没有任何部分围绕开口支承区域109。包装增强区域115和开口支承区域109沿着切割线120彼此分开。
在图13至图16中,示出了柔性包装片材100的第五实施方式,其中,第五实施方式与第四实施方式相比被修改的是,在第二膜114的包装增强区域115与第二膜114的开口支承区域109之间形成有间隙134。参照由柔性包装片材100的第五实施方式形成的柔性包装袋PB,间隙134确保的是包装增强区域115由图1和图2中所示的容器C的盒B的前侧部FS完全覆盖。
图13至图16还呈现了施加在开口支承区域上的永久粘合剂区域136,该永久粘合剂区域136与粘性减小区域110对准。借助于永久粘合剂区域136永久地附连至容器C的盖L,如图1中所示。
图14示出了具有两个层102a、102b的第一膜102,这两个层102a、102b借助于布置在这两个层102a、102b之间的永久粘合剂层138而永久地粘附至彼此。这两个层102a、102b的区域尺寸至少大致相等。
图15示出了具有两个层114a、114b的第二膜114,这两个层114a、114b借助于布置在层114a、114b两者之间的永久粘合剂层140而永久地粘附至彼此。这两个层114a、114b的区域尺寸也至少大致相等。
在图17中,呈现了图15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改型。第二层114包括下部的第一层114b和上部的第二层114a,下部的第一层114b的区域尺寸对应于第一膜102的区域尺寸,上部的第二层114a借助于永久粘合剂层140而永久粘附至第一层114,其中,第二层114a和永久粘合剂层140的区域尺寸比第一层114b和第一膜102的区域尺寸小,由此,在第一膜102处、连同第二膜114的第一层114b形成密封接缝区域130。
在图18和图19中,示出了柔性包装片材100的第六实施方式,其中,已完全移除了第二膜114的包装增强区域115。
在图20中,示出了用于制造柔性包装片材幅材的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从柔性包装片材幅材可以生产各个包装片材100。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将第一膜幅材302从第一供应辊300沿进给方向FD进给至制造过程。第一膜幅材302可以借助于第一印刷站304在至少一个侧部上被印刷。
将第二膜幅材310从第二供应辊308沿进给方向FD进给至制造过程。第二膜幅材310也可以在第二印刷站312中在第二膜幅材310的侧部的至少一个侧部上被印刷。
随后,第二膜幅材310在涂覆站304中使用可再密封粘合剂在第二膜幅材310的第一侧部(图20中的下侧)上被涂覆。第二膜幅材310的第一侧部上的涂覆层的等间距地间隔的区域在减弱站316中被减弱,以形成粘性减小区域110。在底漆站306中,等间距地间隔的底漆区域122被涂覆到第一膜幅材302的第二侧部(图20中的上侧部)上,以便在第一膜幅材302和第二膜幅材310已经接合在一起后使涂覆在第二膜幅材310的第一侧部上的限定区域中的可再密封粘合剂的粘合力增加。在接合站318中,第一膜幅材302和第二膜幅材310借助于涂覆在第二膜幅材310的第一侧部上的可再密封粘合剂而接合在一起,由此形成了两层式包装膜幅材320。在第三印刷站322中,包装幅材320的侧部中的一个侧部被用分开标记323印刷,以限定各个柔性包装片材100。在第三印刷站322之后,包装膜幅材320被进一步沿进给方向FD传送至制备站324。在制备站324中,在第一膜幅材302的第一侧部中制备等间距地间隔的进入开口区域108,其中,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制备可以是第一膜幅材302沿着每个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周缘的弱化,比如穿孔、激光切割、模切、不完全的模切、用于提供抓持点的模切、激光切割等。之后,在模切站326中,第二膜幅材310沿着其周缘被模切,使得每个限定的柔性包装片材100内的每个第二膜114的区域尺寸小于对应的第一膜102的区域尺寸,以在第一膜102处形成密封接缝区域130。此外,在每个限定的柔性包装片材100内于第二膜幅材310中模切出等间距地间隔的开口支承区域109,由此,在每个限定的柔性包装片材100内,第二膜114的包装增强区域115和第二膜114的开口支承区域109彼此分开。开口支承区域109的区域尺寸大于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区域尺寸,并且在每个限定的柔性包装片材100内,进入开口区域108由开口支承区域109完全覆盖。在模切站326中由切割过程产生的切割残留物328与包装膜幅材320分开,并卷绕到第三供应辊330上。最后,将具有多个柔性包装片材100的成品的柔性包装片材幅材332卷绕到第四供应辊334上。
在图21中,示出了用于制造柔性包装片材幅材的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其包括三个膜幅材。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将第一膜幅材424从第一供应辊422沿进给方向FD进给至制造过程。第一膜幅材424可以借助于第一印刷站426在至少一个侧部上被印刷。在第一底漆站428中,底漆区域122被等间距地间隔地施加至第一膜幅材424的第二侧部(图21中的上侧部)。
将第二膜幅材408从第二供应辊406沿进给方向FD进给至制造过程。第二膜幅材408也可以在第二印刷站410中在第二膜幅材408的侧部中的至少一个侧部上被印刷。在第二底漆站412中,第二膜幅材408的第二侧部(图21中的上侧部)被涂覆底漆层。
将第三膜幅材402从第三供应辊400沿进给方向FD进给至制造过程。第三膜幅材402在第一涂覆站404中在第三膜幅材402的第一侧部(图21中的下侧部)上被涂覆粘合剂层。
第三膜幅材402的第一侧部和第二膜幅材408的第二侧部在第一接合站414中借助于粘合剂层而接合在一起,其中,底漆层增加了粘合剂层的粘性或粘合力。随后,第二膜幅材408的第一侧部(图21中的下侧部)在第二涂覆站418中被涂覆可再密封粘合剂层。之后,涂覆在第二膜幅材408的第一侧部上的可再密封粘合剂层的等间距地间隔的区域在减弱站420中被减弱,以形成粘性减小区域110。
在第二接合站430中,第二膜幅材408的第一侧部和第一膜幅材424的第二侧部借助于可再密封粘合剂层而接合在一起,使得底漆区域122与粘性减小区域110在进给方向FD上彼此略微间隔开。
在制备站434中,在第一膜幅材424中制备等间距地间隔的进入开口区域108,其中,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制备可以是第一膜幅材424沿着每个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周缘的弱化,比如穿孔、激光切割、模切、起折皱等。
之后,在模切站436中,第二膜幅材408和第三膜幅材402沿着各个柔性包装片材100的周缘被模切,以在第一膜幅材424处形成密封接缝区域130。此外,在第二膜幅材408和第三膜幅材402中模切等间距地间隔的开口支承区域109,其中,开口支承区域109的区域尺寸大于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区域尺寸,并且其中,每个进入开口区域108被一个开口支承区域109完全覆盖。在模切站436中由切割过程产生的切割残留物438与柔性包装片材幅材432分开,并且卷绕到第四供应辊440上。
最终,将具有多个柔性包装片材100的成品的柔性包装片材幅材432卷绕到第五供应辊444上。
在图22中,示出了具有若干柔性包装片材100(如图16中所示)的成品的柔性包装片材幅材332的俯视图,其中,各个柔性包装片材100在进给方向FD上由分开标记323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容器(C),所述容器(C)用于容纳消费品、比如香烟,所述容器(C)包括:
-外壳体(OH),所述外壳体(OH)包括:
-盒(B),所述盒(B)具有前侧部(FS)和后侧部(BS);以及
-盖(L),所述盖(L)在所述盒(B)的所述后侧部(BS)处铰接至所述盒(B),以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外壳体(OH)的盒取出开口(OH),
其中,所述盒(B)和所述盖(L)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以及
-柔性包装袋(PB),所述柔性包装袋(PB)用于容纳所述消费品,其中,所述柔性包装袋(PB)设置在所述外壳体(OH)的内部并且具有进入开口(AO),所述进入开口(AO)至少大致面向所述外壳体(OH)的所述盒取出开口(TO),其中,所述柔性包装袋(PB)由至少一个第一膜(102)和至少一个第二膜(114)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膜(102)形成所述柔性包装袋(PB)的内侧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膜(114)形成所述柔性包装袋(PB)的外侧部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一膜(102)上,其中,在所述第一膜(102)与所述第二膜(11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
其中,所述第一膜(102)在所述第一膜(102)中具有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条弱化线限定的至少一个进入开口区域(108),以用于提供所述进入开口(AO),
其中,所述第二膜(114)包括用于揭开和再覆盖所述进入开口(210)的至少一个开口支承区域(109)、和至少一个包装增强区域(115),
其中,所述开口支承区域(109)沿着所述开口支承区域(109)的周缘被部分地弱化,
其中,所述第二膜(114)的所述开口支承区域(109)的区域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膜(102)的所述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区域尺寸并且至少大致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膜(102)的所述进入开口区域(108),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膜(102)与所述第二膜(114)之间布置的粘性减小区域(110)设置在所述第一膜(102)的所述进入开口区域(108)和所述第二膜(114)的所述开口支承区域(109)的两个面向的边界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膜包括第一纸或者由第一纸构成,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膜包括第二纸或者由第二纸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第一纸的水蒸气透过率(WVTR)在标准WVTR(23℃、50%相对湿度)下为30g/d/sqm或更小、优选地在标准WVTR(23℃、50%相对湿度)下为6g/d/sqm或更小、更优选地在热WVTR(38℃、90%相对湿度)下为6g/d/sqm或更小、最优选地在热WVTR(38℃、90%相对湿度)下为1g/d/sqm或更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第二膜(114)的所述开口支承区域(109)至少部分地被所述第二膜(114)的所述包装增强区域(115)围绕。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第二膜(114)的所述开口支承区域(109)和所述第二膜(114)的所述包装增强区域(115)优选地在所述盒(B)的所述前侧部(FS)处间隔开以形成间隙(13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在形成所述柔性包装袋(PB)的外侧部的所述第二膜(114)的所述开口支承区域(109)上设置有永久粘合剂区域(136),所述永久粘合剂区域(136)与所述粘性减小区域(110)对准,并且其中,所述永久粘合剂区域(136)附接至所述盖(L)的内表面,使得所述第二膜(114)的所述开口支承区域(109)在通过使所述盖(L)枢转而将所述容器(C)打开时自动地揭开所述柔性包装袋(PB)的所述进入开口(AO),以允许提取所述消费品中的至少一个消费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在所述第二膜(114)的所述开口支承区域(109)处形成有手指提升凸部(LT),以允许手动地揭开和再覆盖所述柔性包装袋(PB)的所述进入开口(AO)。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粘性减小区域(110)至少大致无粘性或者所述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在所述粘性减小区域(110)中的粘性至少部分地被减弱。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粘性减小区域(110)由抗粘合剂、比如抗粘合漆形成,所述抗粘合剂设置在所述第一膜(102)或所述第二膜(114)的两个相互面向的侧部(106、116)中的一者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容器,其中,在所述第一膜(102)的面向所述第二膜(114)的侧部(106)上、于所述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底漆层(122),其中,优选地,所述底漆层(122)的区域尺寸至多大致等于所述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区域尺寸。
11.一种用于柔性包装袋(PB)的柔性包装片材(100),所述柔性包装袋(PB)特别地用于容纳消费品、比如香烟,所述柔性包装片材(100)具有宽度方向(WD)、纵向方向(LD)和厚度方向(TD),其中,所述柔性包装片材(100)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膜(102)和至少一个第二膜(114),所述第一膜(102)形成所述柔性包装袋(PB)的内侧部,所述第二膜(114)形成所述柔性包装袋(PB)的外侧部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一膜(102)上,其中,在所述第一膜(102)与所述第二膜(11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
其中,所述第一膜(102)在所述第一膜(102)中具有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条弱化线限定的至少一个进入开口区域(108),以用于提供所述进入开口(AO),
其中,所述第二膜(114)包括用于揭开和再覆盖所述进入开口(AO)的至少一个开口支承区域(109)、和至少一个包装增强区域(115),
其中,所述开口支承区域(109)沿着所述开口支承区域(109)的周缘被部分地弱化,
其中,所述第二膜(114)的所述开口支承区域(109)的区域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膜(102)的所述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区域尺寸,并且至少大致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膜(102)的所述进入开口区域(108),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一膜(102)与所述第二膜(114)之间布置的粘性减小区域(110)设置在所述第一膜(102)的所述进入开口区域(108)和所述第二膜(114)的所述开口支承区域(109)的两个面向的边界线之间。
12.一种用于制造柔性包装片材幅材(332)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具有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第一膜幅材(302)沿进给方向(FD)进给中,并且所述第一膜幅材(302)包括至少一个层;
-使具有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第二膜幅材(310)沿所述进给方向(FD)进给,并且所述第二膜幅材(310)包括至少一个层;
-至少对所述第二膜幅材(310)的第一侧部和/或所述第一膜幅材(302)的第二侧部涂覆至少一个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
-借助于所述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将所述第一膜幅材(302)的第二侧部与所述第二膜幅材(310)的第一侧部结合,以形成柔性包装片材幅材(320);
-通过使所述第一膜幅材(302)沿着要被限定的每个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周缘弱化来在所述第一膜幅材(302)中限定在进给方向(FD)上至少大致等间距地间隔的进入开口区域(108);
-通过使所述第二膜幅材(302)弱化来在所述第二膜幅材(310)中至少限定在进给方向上都至少大致等间距地间隔的开口支承区域(109),其中,所述开口支承区域(109)的区域尺寸大于所述进入开口区域(108)的区域尺寸,并且其中,所述开口支承区域至少大致完全覆盖所述进入开口区域(108);
-在所述第一膜幅材(302)与所述第二膜幅材(310)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幅材(302)的所述进入开口区域(108)与所述第二膜幅材(310)的所述开口支承区域(109)的两个面向的边界线之间设置粘性减小区域(110);以及
-将所述包装膜幅材(332)卷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设置粘性减小区域(110)的步骤还包括:
-将抗粘合剂、比如抗粘合漆施加至所述第一膜(102)或所述第二膜(114)的两个相互面向的侧部(106、116)中的一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设置粘性减小区域(110)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可再密封粘合剂层(112)的施加至少大致规则地中断的步骤。
15.一种供应辊,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的至少一项制造的所述柔性包装片材幅材(332)卷绕在所述供应辊上。
CN202180016562.3A 2020-02-25 2021-02-25 具有柔性包装袋的容器 Pending CN1151514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094272 2020-02-25
EP201594272 2020-02-25
PCT/EP2021/054707 WO2021170730A1 (en) 2020-02-25 2021-02-25 Container with flexible packaging ba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1491A true CN115151491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5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6562.3A Pending CN115151491A (zh) 2020-02-25 2021-02-25 具有柔性包装袋的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149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98154B1 (en) Container for consumer goods comprising a rigid outer box having a hinged lid and a rigid inner box
EP3109172B1 (en) Reclosable flexible film packaging product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KR101650045B1 (ko) 가열 밀봉 패키징용의 재밀봉가능한 라미네이트
US7632370B2 (en) Method of making a container
WO2021170730A1 (en) Container with flexible packaging bag
EP3558830B1 (en) Flexible packaging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CA2811008A1 (en) Flexible packag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lexible package
US10077132B2 (en) Box in a box re-sealable pack
EP3592664B1 (en) A pull tab for a container for consumer goods and container comprising with pull tab
CN115151491A (zh) 具有柔性包装袋的容器
CN113557200A (zh) 具有掩蔽元件的可再密封标签和具有可再密封标签的包装膜
US20150266645A1 (en) Re-sealable lid films and label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EP3936460A1 (en) Box-shaped insert element for insertion into a box-shaped container
US20230264878A1 (en) Reseal label for box in a box re-sealable pack
US11462132B2 (en) Label for pack
WO2014001740A1 (en) Plastic tray with printable cover
WO2018177812A1 (en) Container for consumer goods with reclosable fla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