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0320B -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0320B
CN115150320B CN202110347420.7A CN202110347420A CN115150320B CN 115150320 B CN115150320 B CN 115150320B CN 202110347420 A CN202110347420 A CN 202110347420A CN 115150320 B CN115150320 B CN 1151503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warding path
network devic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imary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74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50320A (zh
Inventor
刘俊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74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03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0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0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503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03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4Sourc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5Involving tunnels, e.g. MPL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网络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通过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其中,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是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本申请通过利用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进行负载分担,有助于提高备转发路径的利用率,且降低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

Description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分段路由互联网协议第6版策略(segment routing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policy,SRv6policy)技术是在SRv6技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隧道引流技术。一条SRv6policy隧道中包括至少一条候选路径(candidate path),每条候选路径配置有至少一个段列表(segment list),每个段列表用于指示从该SRv6 policy隧道的源端到目的端的端到端的转发路径,并指示网络中的设备遵循指定的转发路径。
在一些业务场景中,用户希望严格按照固定的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基于这种业务诉求,通常配置一条SRv6 policy隧道中包括多条候选路径,每条候选路径配置一个段列表。其中,该多条候选路径包括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之间形成严格的主备保护关系,通常按照主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在主转发路径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将业务的转发路径切换为备转发路径,按照备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
但是,在上述业务场景中,只有在主转发路径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才会启用备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这导致备转发路径经常处于空闲状态,从而导致备转发路径的利用率较低,且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有助于提高备转发路径的利用率,降低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是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其中,该至少两条候选路径分别配置有一个段列表,或者该至少两条候选路径中的至少一条候选路径配置有至少两个段列表。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可以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之后,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负载分担策略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这样一来,在该主转发路径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可以对从第一网络设备发往第二网络设备的流量进行负载分担,有助于提高该备转发路径的利用率,降低该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可以便于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从而将该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分担到该备转发路径上,提高该备转发路径的利用率,且降低该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报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第一指示信息位于第一报文的类型长度值(type length value,TLV)字段中。例如,该TLV字段中包括分担标志位或分担标志字段,该分担标志位或分担标志字段中的值为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第一报文中还携带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是该主转发路径的标识、名称或者是用于指示该主转发路径的段列表,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是该备转发路径的标识、名称或者是用于指示该备转发路径的段列表。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便于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报文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具体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也即是,便于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具体是哪条主转发路径和哪条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时,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这样一来,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从而将该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分担到该备转发路径上,降低该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避免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所带来的业务损失,并且提高该备转发路径的利用率。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使能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是否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功能。例如,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获取到的使能指令使能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是否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功能。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使能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是否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功能,在使用该功能之后,第一网络设备能够根据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根据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通过该主转发路径或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之后,通过该主转发路径或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基于主备保护策略通过该主转发路径或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这样一来,可以便于按照固定转发路径(主转发路径或备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有助于满足业务诉求。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第二指示信息指示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可以便于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该主转发路径或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从而便于按照固定转发路径(主转发路径或备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有助于满足业务诉求。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第二报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第二指示信息位于第二报文的TLV字段中。例如,该TLV字段中包括分担标志位或分担标志字段,该分担标志位或分担标志字段中的值为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第二报文中还携带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是该主转发路径的标识、名称或者是用于指示该主转发路径的段列表,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是该备转发路径的标识、名称或者是用于指示该备转发路径的段列表。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报文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便于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报文中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具体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也即是,便于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具体是哪条主转发路径和哪条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时,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该主转发路径或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从而便于按照固定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有助于满足业务诉求。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一条隧道的全部或部分的候选路径。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至少两条隧道的候选路径。
可选地,所述隧道包括SRv6 policy隧道。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是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的头节点设备,第三网络设备是控制设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是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所属的SRv6 policy隧道的头节点设备。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是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三网络设备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便于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以及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从而将该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分担到该备转发路径上,有助于提高该备转发路径的利用率,降低该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
可选地,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相应地,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报文。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位于第一报文的TLV字段中。例如,该TLV字段中包括分担标志位或分担标志字段,该分担标志位或分担标志字段中的值为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第一报文中还携带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是该主转发路径的标识、名称或者是用于指示该主转发路径的段列表,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是该备转发路径的标识、名称或者是用于指示该备转发路径的段列表。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便于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报文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具体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也即是,便于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具体是哪条主转发路径和哪条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可选地,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三网络设备根据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生成第一指示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时,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便于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从而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将该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分担到该备转发路径上,降低该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避免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所带来的业务损失,并且提高该备转发路径的利用率。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指示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三网络设备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可以便于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以及通过该主转发路径或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从而便于按照固定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有助于满足业务诉求。
可选地,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报文,第二报文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相应地,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报文。
可选地,第二指示信息位于第二报文的TLV字段中。例如,该TLV字段中包括分担标志位或分担标志字段,该分担标志位或分担标志字段中的值为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第二报文中还携带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是该主转发路径的标识、名称或者是用于指示该主转发路径的段列表,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是该备转发路径的标识、名称或者是用于指示该备转发路径的段列表。
可选地,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三网络设备根据该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生成第二指示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时,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可以便于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从而通过该主转发路径或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便于按照固定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有助于满足业务诉求。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一条隧道的全部或部分的候选路径。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至少两条隧道的候选路径。
可选地,所述隧道包括SRv6 policy隧道。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是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的头节点设备,第三网络设备是控制设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是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所属的SRv6 policy隧道的头节点设备。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该报文传输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是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
转发模块,用于根据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
可选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可选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报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第一指示信息位于第一报文的TLV字段中。
可选地,第一报文中还携带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可选地,该报文传输装置还包括:使能模块,用于使能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是否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功能。
可选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转发模块,还用于根据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通过该主转发路径或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
可选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第二指示信息指示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可选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第二报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第二指示信息位于第二报文的TLV字段中。
可选地,第二报文中还携带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一条隧道的全部或部分的候选路径。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至少两条隧道的候选路径。
可选地,所述隧道包括SRv6 policy隧道。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是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的头节点设备。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三网络设备,该报文传输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是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
相应地,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报文。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位于第一报文的TLV字段中。
可选地,第一报文中还携带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生成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生成模块,还用于生成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指示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二报文,第二报文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
相应地,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报文。
可选地,第二指示信息位于第二报文的TLV字段中。
可选地,第二报文中还携带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该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生成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一条隧道的全部或部分的候选路径。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至少两条隧道的候选路径。
可选地,所述隧道包括SRv6 policy隧道。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是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的头节点设备,第三网络设备是控制设备。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报文传输装置,该报文传输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该报文传输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或者,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或者,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或代码,该程序或代码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或者,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该芯片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或者,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
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如上述第三方面所提供的报文传输装置,第三网络设备包括如上述第四方面所提供的报文传输装置;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如上述第五方面所提供的报文传输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是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之后,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基于负载分担策略,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这样一来,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可以对从第一网络设备发往第二网络设备的流量进行负载分担,在该主转发路径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有助于提高该备转发路径的利用率,降低该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报文中的TLV字段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报文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报文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报文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SRv6 policy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各大企业的业务场景中。SRv6 policy技术是在SRv6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隧道引流技术,可以基于SRv6policy技术在通信网络中构建SRv6 policy隧道,并通过SRv6 policy隧道进行业务转发。
通常,一条SRv6 policy隧道中包括至少一条候选路径,每条候选路径配置有至少一个段列表,每个段列表用于指示从该SRv6 policy隧道的源端到目的端的一条转发路径,并指示该转发路径上的转发设备按照该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其中,段列表又称为SID列表(segment ID list),通过SRv6 policy隧道进行业务转发具体指的是通过该SRv6policy隧道中的候选路径配置的段列表所指示的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
在SRv6 policy隧道中的一条候选路径配置至少两个段列表的情况下,该至少两个段列表分别指示从该SRv6 policy隧道的源端到目的端的一条转发路径,该至少两个段列表指示的至少两条转发路径互为负载分担关系,该至少两条转发路径天然的用于对从该SRv6 policy隧道的源端发往目的端的业务进行负载分担。其中,一条候选路径配置的至少两个段列表分别附带有权重(weight)属性,以用于根据weight属性控制该至少两个段列表指示的至少两条转发路径的负载分担比例,从而实现等价多路径(equal cost multipath,ECMP)负载分担或非等价多路径(unequal cost multi path,UCMP)负载分担。
在一条SRv6 policy隧道中包括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情况下,该至少两条候选路径分别附带有优先级(preference)值,以用于在该至少两条候选路径中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互为严格的主备保护关系,在主转发路径未发生故障(down)的情况下,业务严格的按照主转发路径转发,备转发路径不用于业务转发;在主转发路径发生故障之后,将业务的转发路径从主转发路径切换为备转发路径,按照备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
在一条SRv6 policy隧道中包括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每条候选路径配置有至少两个段列表的情况下,如果某条候选路径被确定为主转发路径,则该候选路径中的至少两条转发路径(也即是该候选路径配置的至少两个段列表所指示的至少两条转发路径)均为主转发路径,该候选路径中的至少两条主转发路径互为负载分担关系;如果某条候选路径被确定为备转发路径,则该候选路径中的至少两条转发路径(也即是该候选路径配置的至少两个段列表所指示的至少两条转发路径)均为备转发路径,该候选路径中的至少两条备转发路径互为负载分担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被确定为主转发路径的候选路径中的转发路径互为负载分担关系,被确定为备转发路径的候选路径中的转发路径互为负载分担关系,但是被确定为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的候选路径互为严格的主备保护关系,被确定为主转发路径的候选路径中的转发路径与被确定为备转发路径的候选路径中的转发路径为严格的主备保护关系。
在一些业务场景(例如一些银行等金融业务场景)中,用户通常希望能够对SRv6policy隧道的带宽进行充分利用。基于这种业务诉求,通常配置单path多list的SRv6policy隧道。也即是,配置一条SRv6 policy隧道中包括一条候选路径,且该一条候选路径配置至少两个段列表。通过一条候选路径配置的至少两个段列表指示的至少两条转发路径对从SRv6 policy隧道的源端发往目的端的业务进行负载分担。由于SRv6 policy隧道中的转发路径以负载分担的方式进行业务转发,因此能够对SRv6 policy隧道的带宽进行充分利用。
在另一些业务场景(例如另一些银行等金融业务场景)中,用户通常希望严格按照SRv6policy隧道的固定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基于这种业务诉求,通常配置多path单list的SRv6policy隧道。也即是,配置一条SRv6 policy隧道中包括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每条候选路径配置一个段列表。基于SRv6 policy隧道中包括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附带的preference值在该至少两条候选路径中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并基于主备保护策略,严格的按照主转发路径或备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由于严格的按照主转发路径或备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因此实现严格的按照固定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
然而,在目前的SRv6 policy技术中,例如,对于多path单list的SRv6 policy隧道,在主转发路径发生故障之前,主转发路径一直用于业务转发,备转发路径不用于业务转发,只有在主转发路径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才会启用备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这一方面导致备转发路径经常处于空闲状态,备转发路径的利用率较低,容易造成SRv6 policy隧道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导致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较大。并且当主转发路径未发生故障但发生拥塞时,流量只能拥塞在主转发路径上,容易造成业务损失。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转发路径发生故障指的是例如,主转发路径上的某两个节点之间的链路down,或者主转发路径上的某个节点down。所述节点包括转发设备或转发设备上的端口。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不属于主转发路径发生故障的范畴。此外,对于多path多list的SRv6 policy隧道(也即是一条SRv6 policy隧道中包括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每条候选路径配置有至少两个段列表),主转发路径发生故障可以是指被确定为主转发路径的候选路径中的所有转发路径发生故障,也可以是被确定为主转发路径的候选路径中的某几条(特定的某几条或者随机的某几条)转发路径发生故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有鉴于目前SRv6 policy技术(例如多path单list的SRv6 policy隧道)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SRv6 policy隧道中的主转发路径未发生故障的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或接收到控制设备下发的分担指示信息),可以启用SRv6 policy隧道中的备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使得备转发路径对主转发路径进行负载分担,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提高备转发路径的利用率,避免SRv6 policy隧道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并且能够避免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导致的业务损失。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了便于理解,首先介绍本申请的应用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于通信网络中,该通信网络中包括多个网络设备,该多个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控制设备和多个转发设备,该多个转发设备通信连接,且该多个转发设备与控制设备通信连接。其中,控制设备用于根据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计算转发路径,并向转发路径上的转发设备发送该转发路径的路径信息,转发设备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路径信息确定转发路径,并通过确定的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
其中,通信网络例如是数据中心网络(data center network,DCN)、城域网络、广域网络或园区网络等。转发设备是交换机、路由器、虚拟交换机或虚拟路由器等用于业务转发的设备。同一通信网络中的多个转发设备可以是相同的转发设备或不同的转发设备。例如,同一通信网络中的所有转发设备均是路由器,或者,同一通信网络中的一部分转发设备是路由器,另一部分转发设备是交换机。根据转发设备在通信网络中所处位置的不同,通信网络中的转发设备可以包括边缘设备和核心设备,边缘设备例如是运营商边缘(provideredge,PE)设备,核心网络设备例如是运营商(provider,P)设备。控制设备可以是控制器,例如控制器是终端、服务器、部署在服务器中的功能模块、由若干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是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这里以控制器独立于转发设备为例说明,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集成在转发设备中(例如集成在转发路径的头节点设备中),也即是,在转发设备中集成控制器的功能,使得转发设备同时具备转发功能和控制功能(例如算路功能)。
其中,所述转发路径可以是SRv6 policy隧道中的转发路径,例如是SRv6 policy隧道中的候选路径配置的段列表所指示的转发路径。所述SRv6 policy隧道可以是多path单list的SRv6 policy隧道或者多path多list的SRv6 policy隧道。控制设备计算转发路径可以是控制设备计算SRv6 policy隧道。控制设备向转发设备发送转发路径的路径信息可以是控制设备向转发设备发送包括该转发路径的SRv6 policy隧道的信息(为了便于描述下文将SRv6 policy隧道的信息称为SRv6 policy)。其中,控制设备向转发设备发送的SRv6policy中包括SRv6 policy隧道中的候选路径的信息,候选路径的信息包括候选路径配置的段列表以及该段列表的相关信息(例如weight属性)、候选路径的preference值、候选路径的生成协议(protocol-origin)、候选路径的生成节点(originator)和候选路径的鉴别器(discriminator)等。
转发路径上的转发设备可以包括入口(ingress)设备、出口(egress)设备以及位于入口设备与出口设备之间的中转(transit)设备,入口设备是位于转发路径的源端的转发设备,出口设备是位于转发路径的目的端的转发设备。入口设备又可以称为头节点(headnode)设备,出口设备又可以称为尾节点(end node)设备,中转设备又可以称为中转节点设备或中间节点设备。根据转发路径的长短,转发路径上可以仅存在入口设备和出口设备,而不存在中转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向转发路径上的转发设备发送该转发路径的路径信息可以是控制设备向转发路径的头节点设备发送该转发路径的路径信息,例如,控制设备向转发路径的头节点设备(具体是包括该转发路径的SRv6 policy隧道的头节点设备)发送包括该转发路径的SRv6 policy隧道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设备也可以向转发路径上的非头节点设备发送转发路径的路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以控制设备向SRv6 policy隧道的头节点设备发送SRv6 policy(也即是SRv6policy隧道的信息)为例。控制设备向SRv6 policy隧道的头节点设备发送SRv6 policy之后,头节点设备根据控制设备发送的SRv6 policy确定SRv6 policy隧道,并确定该SRv6policy隧道中的候选路径,根据该SRv6 policy隧道中的候选路径附带的preference值,在该SRv6 policy隧道中的候选路径中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并基于主备保护策略,通过确定的主转发路径或备转发路径向SRv6 policy隧道的尾节点设备转发报文。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头节点设备中包括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组件和SRv6 policy组件,控制设备通过BGP报文向SRv6 policy隧道的头节点设备发送SRv6policy(SRv6 policy可以携带在BGP报文的TLV字段中)。SRv6 policy被头节点设备中的BGP组件接收,之后由BGP组件传输给SRv6 policy组件,SRv6 policy组件根据BGP组件传输的SRv6 policy确定SRv6 policy隧道,并对该SRv6 policy隧道中的候选路径配置的段列表所指示的转发路径进行有效性验证,在验证成功之后,SRv6 policy组件根据该SRv6policy隧道中的候选路径附带的preference值,在该SRv6 policy隧道中的候选路径中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
示例地,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的示意图,该通信网络包括网络设备100~108,网络设备100是控制设备,网络设备101~108均是转发设备,例如,网络设备101、网络设备104、网络设备105和网络设备108均为PE设备,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网络设备106和网络设备107均为P设备。网络设备100可以基于业务诉求,根据该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计算从网络设备101到网络设备104的SRv6 policy隧道(该SRv6 policy隧道的头节点设备是网络设备101,尾节点设备是网络设备104)。以网络设备100计算从网络设备101到网络设备104的一条SRv6 policy隧道,该SRv6 policy隧道中包括两条候选路径,每条候选路径配置有一个段列表(也即是该SRv6 policy隧道为多path单list的SRv6 policy隧道)为例。该两条候选路径配置的两个段列表指示的两条转发路径可以是转发路径P1(转发路径P1为:网络设备101—>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3—>网络设备104)和转发路径P2(转发路径P2为:网络设备101—>网络设备106—>网络设备107—>网络设备104)。网络设备100可以向网络设备101(也即是SRv6 policy隧道的头节点设备)发送SRv6 policy隧道的信息,网络设备101根据SRv6 policy隧道中的两个候选路径附带的preference值,在该两个候选路径中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假设网络设备101将转发路径P1所属的候选路径确定为主转发路径,将转发路径P2所属的候选路径确定为备转发路径,则转发路径P1为主转发路径,转发路径P2为备转发路径。
通常情况下(例如在目前的SRv6 policy技术中),网络设备101基于主备保护策略,通过转发路径P1(也即是主转发路径)或转发路径P2(也即是备转发路径)向网络设备104转发报文。例如,在转发路径P1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网络设备101通过转发路径P1向网络设备104转发报文,在转发路径P1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网络设备101通过转发路径P2向网络设备104转发报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业务触发(例如转发路径P1发生拥塞)配置转发路径P1和转发路径P2具备负载分担关系(也即是配置转发路径P1和转发路径P2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使得转发路径P1和转发路径P2在具备主备保护关系的同时具备负载分担关系,在转发路径P1未发生故障的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转发路径P1发生拥塞),启用转发路径P2进行业务转发,使得转发路径P2对转发路径P1进行负载分担,提高转发路径P2的利用率,降低转发路径P1的业务压力,并且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业务损失。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网络设备100计算从网络设备101到网络设备104的一条SRv6 policy隧道,且该SRv6 policy隧道为多path单list的SRv6 policy隧道为例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00可以计算从网络设备101到网络设备104的多条SRv6 policy隧道,且该多条SRv6 policy隧道可以包括多path单list的SRv6 policy隧道和/或多path多list的SRv6 policy隧道,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主转发路径(例如转发路径P1)和备转发路径(例如转发路径P2)可以是同一条SRv6 policy隧道中的不同候选路径配置的段列表所指示的转发路径,或者,是两条SRv6 policy隧道中的候选路径配置的段列表所指示的转发路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1所示通信网络仅用于举例,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网络中还可能包括其他设备,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配置控制设备的数量以及转发设备的数量。此外,图1以控制设备独立于转发设备为例说明,也可以在诸如SRv6 policy隧道的头节点设备等转发设备中集成控制设备的功能,这样通信网络中可以不包括控制设备。
以上是关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介绍,下面介绍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报文传输方法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第一网络设备是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的头节点设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是包括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的隧道(例如SRv6 policy隧道)的头节点设备。结合图1所示,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101,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104,主转发路径可以是转发路径P1,备转发路径可以是转发路径P2。参见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下述S201至S202。
S201.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其中,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可以是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中的每条候选路径配置有至少一个段列表,每个段列表指示一条转发路径。主转发路径的数量为至少一条,当主转发路径的数量为多条时,多条主转发路径是被确定为主转发路径的一条候选路径的多个段列表指示的多条转发路径。备转发路径的数量为至少一条,当备转发路径的数量为多条时,多条备转发路径是被确定为备转发路径的至少一条候选路径的多个段列表指示的多条转发路径。示例地,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中的每条候选路径配置有一个段列表,每个段列表指示一条转发路径,主转发路径的数量和备转发路径的数量均为一条,主转发路径是被确定为主转发路径的一条候选路径(例如候选路径11)的一个段列表(例如段列表11)指示的一条转发路径,备转发路径是被确定为备转发路径的一条候选路径(例如候选路径12)的一个段列表(例如段列表12)指示的一条转发路径。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一条隧道的全部或部分的候选路径。例如,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均属于隧道1。在具体的示例中,隧道1包括候选路径11、候选路径12、候选路径13和候选路径14,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隧道1中的候选路径11和候选路径12(也即是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隧道1中的部分候选路径),或者,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隧道1中的候选路径11、候选路径12、候选路径13和候选路径14(也即是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隧道1中的全部候选路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至少两条隧道的候选路径。例如,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中的一部分候选路径属于隧道1,另一部分候选路径属于隧道2。在具体的示例中,隧道1包括候选路径11、候选路径12、候选路径13和候选路径14,隧道2包括候选路径21、候选路径22和候选路径23,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隧道1中的候选路径11和隧道2中的候选路径21,或者,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隧道1中的候选路径11、候选路径12和隧道2中的候选路径2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隧道包括SRv6 policy隧道。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一条所述隧道的全部或部分的候选路径,所述隧道中的每条候选路径配置有一个段列表,则所述隧道为多path单list的SRv6 policy隧道。或者,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一条所述隧道的全部或部分的候选路径,所述隧道中的每条候选路径配置有至少两个段列表,则所述隧道为多path多list的SRv6 policy隧道,本申请实施例以所述隧道为多path单list的SRv6 policy隧道为例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SRv6 policy隧道仅仅是一种隧道的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隧道还可以是例如分段路由流量工程(segment routing traffic engineering,SR-TE)隧道、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RSVP-TE)隧道、分段路由策略(segment routing policy,SR policy)、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ed path,LSP)隧道、分段路由尽力而为(segment routing best effort,SR-BE)隧道或分段路由互联网协议第6版尽力而为(segment routing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best effort,SRv6BE)隧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情况下,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具备主备保护关系且具备负载分担关系。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包括以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1):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报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解析第一报文,以从第一报文中提取第一指示信息,然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例如,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一报文中提取出的第一指示信息为1,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1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可选地,第一报文中还携带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以使得第一报文中的第一指示信息能够指示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也即是使得第一报文中的第一指示信息能够指示具体哪条主转发路径和哪条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解析第一报文,以从第一报文中提取第一指示信息、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然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是该主转发路径的标识、名称、用于指示该主转发路径的段列表或者是其他能够指示该主转发路径的信息,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是该备转发路径的标识、名称、用于指示该备转发路径的段列表或者是其他能够指示该备转发路径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报文中包括TLV字段,第一指示信息位于该TLV字段中。例如,该TLV字段中包括分担标志位,第一指示信息位于该分担标志位中,也即是,该分担标志位中的值为第一指示信息,其中该分担标志位的长度可以为1比特(bit)。可选地,第一报文中包括多个TLV字段,第一指示信息与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位于第一报文的不同TLV字段中。例如,第一指示信息位于一个TLV字段中,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位于另一个TLV字段中。示例地,第一报文中包括SRPOLICY_CPATH_ID TLV字段,SRPOLICY_CPATH_ID TLV字段中包括预留(reserved)字段,可以在该预留字段中定义一个比特位作为分担标志位来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从而将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第一报文的SRPOLICY_CPATH_ID TLV字段中。
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指示信息与转发路径(包括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位于不同的TLV字段中为例说明。示例地,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报文中的TLV字段的示意图,该TLV字段可以是SRPOLICY_CPATH_ID TLV字段。图3以该TLV字段中包括分担标志位为例说明,该TLV字段中的L位即为分担标志位,该分担标志位L中的值为第一指示信息。如图3所示,该TLV字段中还包括类型(type)字段、长度(length)字段、生成协议(protocol-origin)字段、预留(reserved)字段、生成节点自治系统号(originator autonomous system number,originator ASN)字段、生成节点地址(originator address)字段和鉴别器(discriminator)字段。其中,类型字段用于记录该TLV字段的类型,长度字段用于记录该TLV字段的长度,生成协议字段用于记录生成候选路径的协议/途径(也即是候选路径是以什么协议/路径生成的),生成节点ASN字段用于记录生成候选路径的节点的ASN,生成节点地址字段用于记录生成候选路径的节点的地址,鉴别器字段用于记录候选路径的标识,例如候选路径的身份标识(identity,ID),以区分不同的候选路径,比如某节点通过BGP消息发布了属于SRv6 policy的3个候选路径,这3个候选路径可以通过鉴别器字段中记录的信息进行区分。
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报文的TLV字段中包括分担标志位,第一指示信息位于该分担标志位中为例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该TLV字段中包括分担标志字段,该分担标志字段的长度可以大于1比特,第一指示信息位于该分担标志字段中。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指示信息与转发路径(包括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位于不同的TLV字段中为例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与转发路径(包括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位于同一个TLV字段中。例如,TLV字段中可以记录第一指示信息、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以及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使得第一指示信息能够指示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的负载分担关系。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在TLV字段中设置用于记录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的主路径字段、用于记录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的备路径字段,以及与该主路径字段和该备路径字段分别对应的分担标志字段,与该主路径字段和该备路径字段对应的分担标志字段各自用于记录相应的转发路径的分担指示信息,当与该主路径字段和该备路径字段对应的分担标志字段记录的分担指示信息均为第一指示信息时,指示相应的该主路径字段和该备路径字段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可以属于同一条隧道或者属于至少两条隧道,则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报文中还携带该主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以及该备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由此便于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所属隧道和该备转发路径所属隧道。其中,主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可以是该主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标识或名称,备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可以是该备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标识或名称。可选地,该主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和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位于第一报文的同一TLV字段,该备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位于第一报文的同一TLV字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是通信网络中的转发设备,通信网络中还包括控制设备,第一报文是控制设备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控制设备通过网络感知确定主转发路径是否发生拥塞,如果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控制设备生成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报文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报文,使得第一网络设备能够基于S201中的实现方式1)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第一报文可以是BGP报文。
实现方式2):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网络感知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是否发生拥塞,如果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可选地,如果该主转发路径未发生拥塞,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这样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主转发路径的负载分担到备转发路径上,以便于解除主转发路径的拥塞,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主转发路径是否发生拥塞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采集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性能数据,根据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性能数据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是否发生拥塞。其中,传输性能数据可以是带宽利用率、传输时延等数据,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性能数据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是否发生拥塞例如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检测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是否大于利用率阈值,和/或,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是否大于时延阈值;如果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大于利用率阈值,和/或,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大于时延阈值,则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如果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不大于利用率阈值,且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不大于时延阈值,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未发生拥塞。
本申请实施例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为例说明。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可以小于前述利用率阈值),如果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大于第一阈值,说明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较大,为了避免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再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是否大于第二阈值(第二阈值可以小于前述时延阈值),如果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大于第二阈值,说明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较大,为了避免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S202.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通过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
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基于负载分担策略,通过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其中,负载分担策略例如是ECMP策略。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基于负载分担策略,采用逐流分担或逐包分担方式,通过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对于逐流分担方式,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交替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流,也即是,第一网络设备以业务流的粒度在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之间进行负载分担。例如,对于从第一网络设备发往第二网络设备的任意相邻的两条业务流,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两条业务流中的一条业务流,通过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两条业务流中的另一条业务流。对于逐包分担方式,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交替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也即是,第一网络设备以报文的粒度在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之间进行负载分担。例如,对于从第一网络设备发往第二网络设备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报文,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两个报文中的一个报文,通过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两个报文中的另一个业务报文。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是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之后,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这样一来,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可以对从第一网络设备发往第二网络设备的流量进行负载分担,在该主转发路径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有助于提高备转发路径的利用率,降低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
通常情况下,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是严格的主备保护关系,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在主转发路径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按照主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只有在主转发路径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才会启用备转发路径进行业务转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预先使能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是否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功能。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现方案,该报文传输方法还包下述S203。
S203.第一网络设备使能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是否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功能。
为了便于描述下文将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是否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功能称为第一功能。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之前(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在执行S201之前),根据获取的使能指令使能第一功能。
其中,使能指令可以是通过命令行在第一网络设备中配置的,或者是控制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或者是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使能指令也被称为使能命令、控制命令,例如,使能指令可以是path load-balancing enable。
第一网络设备使能第一功能之后,当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感知到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时,第一网络设备根据S201中所述的方案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对第一报文中的分担标志位的值进行校验,以确定分担标志位的值是否为第一指示信息。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未使能第一功能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去使能第一功能之后,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是严格的主备保护关系,即使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感知到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第一网络设备也不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例如,第一网络设备不对第一报文中的分担标志位的值进行校验。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203可以是发生在S201之前的处理过程。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还包括下述S204和S205。
S204.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如果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为严格的主备保护关系。
作为S204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第一网络设备通过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之后(也即是第一网络设备执行S202之后),该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作为S204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第一网络设备在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创建成功且通过该主转发路径转发业务报文之前,该主转发路径未发生拥塞,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之后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为例说明。则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包括以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1):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第二报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解析第二报文,以从第二报文中提取第二指示信息,然后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例如,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二报文中提取出的第二指示信息为0,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0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可选地,第二报文中还携带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以使得第二报文中的第二指示信息能够指示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也即是使得第二报文中的第二指示信息能够指示具体哪条主转发路径和哪条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解析第二报文,以从第二报文中提取第二指示信息、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然后根据第二指示信息、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二报文中包括TLV字段,第二指示信息位于该TLV字段中。例如,该TLV字段中包括分担标志位,第二指示信息位于该分担标志位中,也即是,该分担标志位中的值为第二指示信息,其中该分担标志位的长度可以为1比特。可选地,第二报文中包括多个TLV字段,第二指示信息与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位于第二报文的不同TLV字段中。例如,第二指示信息位于一个TLV字段中,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位于另一个TLV字段中。示例地,第二报文中包括SRPOLICY_CPATH_ID TLV字段,SRPOLICY_CPATH_ID TLV字段中包括预留字段,可以在该预留字段中定义一个比特位作为分担标志位来携带第二指示信息,从而将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第二报文的SRPOLICY_CPATH_ID TLV字段中。关于第二报文中的SRPOLICY_CPATH_IDTLV字段可以参考图3,这里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二报文的TLV字段中包括分担标志位,第二指示信息位于该分担标志位中为例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该TLV字段中包括分担标志字段,该分担标志字段的长度可以大于1比特,第二指示信息位于该分担标志字段中。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二指示信息与转发路径(包括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位于不同的TLV字段中为例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指示信息与转发路径(包括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位于同一个TLV字段中,具体的实现可以参考第一报文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做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可以属于同一条隧道或者属于至少两条隧道,则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二报文中还携带该主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以及该备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由此便于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所属隧道和该备转发路径所属隧道。可选地,该主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和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位于第二报文的同一TLV字段,该备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位于第二报文的同一TLV字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是通信网络中的转发设备,通信网络中还包括控制设备,第二报文是控制设备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设备通过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的过程中,控制设备通过网络感知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是否解除拥塞,如果该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控制设备生成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第二报文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报文,使得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第二报文可以是BGP报文。
实现方式2):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第一网络设备通过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的过程中,通过网络感知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是否解除拥塞,如果该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可选地,如果该主转发路径未解除拥塞,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主转发路径是否解除拥塞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采集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性能数据,根据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性能数据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是否解除拥塞。其中,传输性能数据可以是带宽利用率、传输时延等数据,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性能数据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是否解除拥塞例如可以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检测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是否大于利用率阈值,和/或,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是否大于时延阈值;如果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不大于利用率阈值,且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不大于时延阈值,则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如果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大于利用率阈值,和/或,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不大于时延阈值,则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未解除拥塞。
本申请实施例以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为例说明。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可以小于前述利用率阈值),如果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不大于第一阈值,说明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较小,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再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是否大于第二阈值(第二阈值可以小于前述时延阈值),如果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不大于第二阈值,说明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较小,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S205.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通过主转发路径或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
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是否发生故障,如果该主转发路径未发生故障,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如果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故障,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如此第一网络设备实现按照固定转发路径(例如主转发路径或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报文传输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的通信系统中,第一网络设备是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的头节点设备,第三网络设备是控制设备。例如,第一网络设备是包括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的隧道(例如SRv6policy隧道)的头节点设备。结合图1所示,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101,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104,第三网络设备是网络设备100,主转发路径可以是转发路径P1,备转发路径可以是转发路径P2。参见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下述S401至S409。
S401.第一网络设备使能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是否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功能。
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是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该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一条隧道的全部或部分的候选路径,或者,该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至少两条隧道的候选路径。隧道包括SRv6 policy隧道。关于该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描述请参考图2实施例,这里不做赘述。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获取到的使能指令,使能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是否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功能,也即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获取到的使能指令使能第一功能。其中,使能指令可以是通过命令行在第一网络设备中配置的,或者是控制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或者是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
S402.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第三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是否发生拥塞,如果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可选地,如果该主转发路径未发生拥塞,第三网络设备不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网络设备不作任何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确定主转发路径是否发生拥塞可以包括:第三网络设备采集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性能数据,根据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性能数据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是否发生拥塞。其中,传输性能数据可以是带宽利用率、传输时延等数据,第三网络设备根据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性能数据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是否发生拥塞例如可以包括:第三网络设备检测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是否大于利用率阈值,和/或,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是否大于时延阈值;如果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大于利用率阈值,和/或,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大于时延阈值,则第三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如果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不大于利用率阈值,且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不大于时延阈值,则第三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未发生拥塞。
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报文,第一报文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例如,第一指示信息位于第一报文的TLV字段中。第一报文中还可以携带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以及该主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主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和备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在第一报文中的位置和关系可以参考图2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的情况下,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为例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是否需要生成第一指示信息。例如,第三网络设备确定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可以小于前述利用率阈值),如果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大于第一阈值,说明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较大,为了避免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再例如,第三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是否大于第二阈值(第二阈值可以小于前述时延阈值),如果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大于第二阈值,说明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较大,为了避免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的触发条件进行限定。
S403.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第三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报文,以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报文中还可以携带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以及,该主转发路径所属隧道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
S404.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S404的功能实现请参考前述S201中的实现方式1),这里不再赘述。
S405.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通过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
S405的功能实现请前述S202,这里不再赘述。
S406.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第三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是否解除拥塞,如果该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可选地,如果该主转发路径未解除拥塞,第三网络设备不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网络设备不作任何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确定主转发路径是否解除拥塞可以包括:第三网络设备采集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性能数据,根据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性能数据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是否解除拥塞。其中,传输性能数据可以是带宽利用率、传输时延等数据,第三网络设备根据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性能数据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是否解除拥塞例如可以包括:第三网络设备检测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是否大于利用率阈值,和/或,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是否大于时延阈值;如果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不大于利用率阈值,且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不大于时延阈值,则第三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如果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大于利用率阈值,和/或,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不大于时延阈值,则第三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未解除拥塞。
其中,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报文,第二报文携带第二指示信息。例如,第二指示信息位于第二报文的TLV字段中。第二报文中还可以携带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以及该主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主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和备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在第二报文中的位置和关系可以参考图2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以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的情况下,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指示信息为例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是否需要生成第二指示信息。例如,第三网络设备确定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是否大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可以小于前述利用率阈值),如果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不大于第一阈值,说明该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较小,第三网络设备可以生成第二指示信息。再例如,第三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是否大于第二阈值(第二阈值可以小于前述时延阈值),如果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不大于第二阈值,说明该主转发路径的传输时延较小,第三网络设备可以生成第二指示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指示信息的触发条件进行限定。
S407.第三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第三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第二报文,以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报文中还可以携带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以及,该主转发路径所属隧道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所属隧道的指示信息。
S408.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S408的功能实现请参考前述S204中的实现方式1),这里不再赘述。
S409.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通过主转发路径或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
S409的功能实现请前述S205,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是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三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之后,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这样一来,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可以对从第一网络设备发往第二网络设备的流量进行负载分担,在该主转发路径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有助于提高备转发路径的利用率,降低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
以上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的介绍。下面介绍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本申请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的报文传输方法。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装置500的结构示意图,报文传输装置500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例如报文传输装置500是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中的功能组件。参见图5,报文传输装置5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确定模块510,用于确定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是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确定模块510的功能实现可以参考上述S201中的相关描述。
转发模块520,用于根据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转发模块520的功能实现可以参考上述S202和S405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确定模块51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确定模块510的功能实现可以参考上述S404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确定模块51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报文,确定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第一指示信息位于第一报文的TLV字段中。
可选地,第一报文中还携带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确定模块510,用于根据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5,报文传输装置500还包括:使能模块530,用于使能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是否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功能。使能模块530的功能实现可以参考上述S203和S401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确定模块510,还用于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确定模块510的功能实现还可以参考上述S204中的相关描述。
转发模块520,还用于根据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通过该主转发路径或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转发模块520的功能实现还可以参考上述S205和S409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确定模块51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第二指示信息指示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确定模块510的功能实现还可以参考上述S408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确定模块51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第二报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其中,第二指示信息位于第二报文的TLV字段中。
可选地,第二报文中还携带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确定模块510,用于根据该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一条隧道的全部或部分的候选路径。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至少两条隧道的候选路径。
可选地,所述隧道包括SRv6 policy隧道。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是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的头节点设备。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装置,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是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之后,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这样一来,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可以对从第一网络设备发往第二网络设备的流量进行负载分担,在该主转发路径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有助于提高备转发路径的利用率,降低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报文传输装置600的结构示意图,报文传输装置600应用于第三网络设备,例如报文传输装置600是第三网络设备或者第三网络设备中的功能组件。参见图6,报文传输装置6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生成模块610,用于生成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是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生成模块610的功能实现可以参考上述S402中的相关描述。
发送模块620,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发送模块620的功能实现可以参考上述S403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生成模块610,用于生成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
相应地,发送模块620,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报文。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位于第一报文的TLV字段中。
可选地,第一报文中还携带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生成模块610,用于根据该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生成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生成模块610,还用于生成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指示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生成模块610的功能实现还可以参考上述S406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发送模块620,还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发送模块620的功能实现还可以参考上述S407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生成模块610,用于生成第二报文,第二报文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
相应地,发送模块620,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报文。
可选地,第二指示信息位于第二报文的TLV字段中。
可选地,第二报文中还携带该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该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生成模块610,用于根据该主转发路径解除拥塞,生成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一条隧道的全部或部分的候选路径。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至少两条隧道的候选路径。
可选地,所述隧道包括SRv6 policy隧道。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是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的头节点设备,第三网络设备是控制设备。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装置,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和备转发路径是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第三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之后,通过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这样一来,该主转发路径和该备转发路径可以对从第一网络设备发往第二网络设备的流量进行负载分担,在该主转发路径未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该备转发路径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有助于提高备转发路径的利用率,降低主转发路径的业务压力。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装置还可以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实现,上述PLD可以是复杂程序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logical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当通过软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时,报文传输装置中的各个模块也可以为软件模块。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装置700的结构示意图,报文传输装置7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报文传输装置700,第一报文传输装置700可以是PE设备。如图7所示,报文传输装置700包括:主控板710、接口板730和接口板740。多个接口板的情况下可以包括交换网板(图7中未示出),交换网板用于完成各接口板(接口板也称为线卡或业务板)之间的数据交换。
主控板710用于完成系统管理、设备维护、协议处理等功能。接口板730和接口板740用于提供各种业务接口(例如,POS接口、GE接口、ATM接口等),并实现报文转发。主控板710上主要有3类功能单元:系统管理控制单元、系统时钟单元和系统维护单元。主控板710、接口板730以及接口板740之间通过系统总线与系统背板相连实现互通。接口板730上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31。处理器731用于对接口板730进行控制管理并与主控板710上的中央处理器712进行通信。接口板730上的存储器732用于存储路由转发表,处理器731通过查找存储器732中存储的路由转发表进行报文转发。如图7所示,主控板710可以包括存储器714,主控板710上的存储器714也可以用于存储路由转发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接口板730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733用于接收以及转发报文。具体实现过程这里不再逐一赘述。处理器731的具体功能这里同样不再逐一赘述。
可以理解,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多个接口板,采用分布式的转发机制,这种机制下,接口板740上的操作与所述接口板730的操作基本相似,为了简洁,不再赘述。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图7中的接口板730中的处理器731和/或接口板740中的处理器741可以是专用硬件或芯片,如网络处理器或者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上述功能,这种实现方式即为通常所说的转发面采用专用硬件或芯片处理的方式。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口板730中的处理器731和/或接口板740中的处理器741也可以采用通用的处理器,如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来实现以上描述的功能。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主控板可能有一块或多块,有多块的时候可以包括主用主控板和备用主控板。接口板可能有一块或多块,该网络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越强,提供的接口板越多。多块接口板的情况下,该多块接口板之间可以通过一块或多块交换网板通信,有多块的时候可以共同实现负荷分担冗余备份。在集中式转发架构下,该网络设备可以不需要交换网板,接口板承担整个系统的业务数据的处理功能。在分布式转发架构下,该网络设备包括多块接口板,可以通过交换网板实现多块接口板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大容量的数据交换和处理能力。所以,分布式架构的网络设备的数据接入和处理能力要大于集中式架构的设备。具体采用哪种架构,取决于具体的组网部署场景,此处不做任何限定。
具体的实施例中,存储器73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或者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73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与处理器731相连接。存储器732也可以和处理器731集成在一起。
存储器732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731来控制执行,以执行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处理器731用于执行存储器73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程序代码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这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可以为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功能模块。存储器714也可以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由中央处理器712来控制执行,以执行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
具体实施例中,网络接口733,可以是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它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报文传输装置800的结构示意图,报文传输装置8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三网络设备。参见图8,报文传输装置800包括处理器802、存储器804、通信接口806和总线808,处理器802、存储器804和通信接口806通过总线808彼此通信连接。图8所示的处理器802、存储器804和通信接口806之间的连接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在实现过程中,处理器802、存储器804和通信接口806也可以采用除了总线808之外的其他连接方式彼此通信连接。
其中,存储器804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8042,计算机程序8042可以包括指令和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804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例如RAM、ROM、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memory,CD-ROM)、闪存、寄存器、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或者其它磁存储设备。
其中,处理器8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通用处理器可以是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例如存储器804)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8042)来执行特定步骤和/或操作的处理器,通用处理器在执行上述步骤和/或操作的过程中可能用到存储在存储器(例如存储器804)中的数据。该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例如可以被执行以实现前述确定模块510、使能模块530和生成模块610的相关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CPU。此外,处理器802也可以是专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可以是专门设计的用于执行特定步骤和/或操作的处理器,该专用处理器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ASIC和FPGA等。可选地,处理器802可能是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能是多核(multi-CPU)处理器。处理器8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电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报文传输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其中,通信接口806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物理接口和逻辑接口等用于实现报文传输装置800内部的器件互连的接口,以及用于实现报文传输装置800与其他设备(例如网络设备或用户设备)互连的接口。物理接口可以是千兆的以太接口(gigabit Ethernet,GE),其可以用于实现报文传输装置800与其他设备(例如网络设备或用户设备)互连,逻辑接口是报文传输装置800内部的接口,其可以用于实现报文传输装置800内部的器件互连。通信接口806用于报文传输装置800与其他网络设备和/或用户设备通信,例如,通信接口806用于报文传输装置800与其他网络设备之间报文的发送和接收,通信接口806可以实现前述转发模块520和发送模块610的相关功能。此外,通信接口806还可以包括收发器以进行报文的收发,收发器同样可以实现前述转发模块520和发送模块610的相关功能。
其中,总线808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用于实现处理器802、存储器804和通信接口806互连的通信总线,例如系统总线。
上述器件可以分别设置在彼此独立的芯片上,也可以至少部分的或者全部的设置在同一块芯片上。将各个器件独立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还是整合设置在一个或者多个芯片上,往往取决于产品设计的需要。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器件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做限定。
图8所示的报文传输装置800仅仅是示例性的,在实现过程中,报文传输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其他组件,本文不再一一列举。图8所示的报文传输装置800可以通过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报文传输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来进行报文转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如图5所示的报文传输装置500,第三网络设备包括如图6所示的报文传输装置600。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如图7所示的报文传输装置700,第三网络设备包括如图8所示的报文传输装置800。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如图8所示的报文传输装置800。
示例地,结合图1,第一网络设备是网络设备101,第三网络设备是网络设备100。该通信系统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通信网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与系统可以为等价概念,网络和系统可以互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例如,被网络设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等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或代码,该程序或代码被执行(例如,被网络设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等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该芯片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的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装置。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的“至少一个”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两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在本申请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第三”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和装置实施例等不同类型的实施例均可以相互参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操作的先后顺序能够进行适当调整,操作也能够根据情况进行响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提供的相应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构成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描述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主转发路径和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是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中的不同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所属的隧道包括分段路由互联网协议第6版SRv6 policy隧道,所述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包括所述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大于利用率阈值和所述主转发路径的时延大于时延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通过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的情况下接收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报文,确定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位于所述第一报文的类型长度值TLV字段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报文中还携带所述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所述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确定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使能确定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是否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通过所述主转发路径或所述备转发路径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一条隧道的全部或部分的候选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至少两条隧道的候选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的头节点设备。
11.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的情况下,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主转发路径和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是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中的不同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所属的隧道包括分段路由互联网协议第6版SRv6policy隧道,所述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包括所述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大于利用率阈值和所述主转发路径的时延大于时延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生成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位于所述第一报文的类型长度值TLV字段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报文中还携带所述主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和所述备转发路径的指示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一条隧道的全部或部分的候选路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是属于至少两条隧道的候选路径。
17.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主转发路径和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是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中的不同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所述至少两条候选路径所属的隧道包括分段路由互联网协议第6版SRv6 policy隧道,所述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包括所述主转发路径的带宽利用率大于利用率阈值和所述主转发路径的时延大于时延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通过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是否用于进行负载分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所述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的情况下接收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确定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使能模块,用于使能确定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是否用于进行负载分担的功能。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
所述转发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不用于进行负载分担,通过所述主转发路径或所述备转发路径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报文。
22.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三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从第一网络设备到第二网络设备的主转发路径发生拥塞的情况下,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主转发路径和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备转发路径用于进行负载分担,所述主转发路径和所述备转发路径是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两条候选路径的段列表指示的转发路径;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3.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传输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报文传输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
25.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7至21任一项所述的报文传输装置,所述第三网络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报文传输装置;或者,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报文传输装置。
2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或代码,所述程序或代码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
CN202110347420.7A 2021-03-31 2021-03-31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51503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7420.7A CN115150320B (zh) 2021-03-31 2021-03-31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7420.7A CN115150320B (zh) 2021-03-31 2021-03-31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0320A CN115150320A (zh) 2022-10-04
CN115150320B true CN115150320B (zh) 2023-12-08

Family

ID=83403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7420.7A Active CN115150320B (zh) 2021-03-31 2021-03-31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032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155A (zh) * 2009-04-30 2009-09-3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主备隧道负载分担方法和流量转发设备
CN102057631A (zh) * 2008-06-09 2011-05-11 微软公司 数据中心互连和流量工程
CN108574594A (zh) * 2017-03-14 2018-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业务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11049752A (zh) * 2019-12-17 2020-04-21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多传输线路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2398749A (zh) * 2019-08-12 2021-02-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系统、网络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7631A (zh) * 2008-06-09 2011-05-11 微软公司 数据中心互连和流量工程
CN101547155A (zh) * 2009-04-30 2009-09-3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主备隧道负载分担方法和流量转发设备
CN108574594A (zh) * 2017-03-14 2018-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业务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12398749A (zh) * 2019-08-12 2021-02-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系统、网络和存储介质
CN111049752A (zh) * 2019-12-17 2020-04-21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多传输线路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5G承载网分段路由技术研究;付易鹏;《数字通信世界》;第17-1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0320A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0586B2 (en) Inter-clou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nd inter-cloud communica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8337157B (zh) 一种网络中传输报文的方法和节点
EP287810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rsvp hello suppression for graceful restart capable neighbors
US20220124025A1 (en) Method for forwarding packet in data center network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3395735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EP3029883B1 (en) Network pro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next-ring node, and system
CN11347264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节点、网络管理器及系统
EP3534571A1 (en) Service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node apparatus
Wang et al. CFR: A cooperative link failure recovery scheme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WO2022194023A1 (zh) 报文处理的方法、网络设备及控制器
EP4329248A1 (e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networ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121707A1 (zh) 报文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4257494A (zh) 一种实现业务路径检测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5150320B (zh)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242699A (zh) 报文传输方法、切片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208829A (zh) 报文处理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WO2024021976A1 (zh) 一种报文处理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3213216A1 (zh) 一种报文处理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EP4277226A1 (e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4210290A1 (e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3040783A1 (zh) 获取能力、发送能力信息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3138351A1 (zh) 一种流量转发方法、报文发送方法、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24087691A1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303792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in Segment Routing SR Network
WO2022166464A1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