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7408B - 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7408B
CN115147408B CN202211043636.5A CN202211043636A CN115147408B CN 115147408 B CN115147408 B CN 115147408B CN 202211043636 A CN202211043636 A CN 202211043636A CN 115147408 B CN115147408 B CN 115147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information
dangerous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da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436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47408A (zh
Inventor
黄启云
要东明
麦棠坤
陈敬钦
刘伟杰
李文昌
杨红梅
赖振华
丘愉庄
冯梓豪
肖静文
潘琪
李运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onferrous Industry Building Quality Inspection St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onferrous Industry Building Quality Inspection St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onferrous Industry Building Quality Inspection St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onferrous Industry Building Quality Inspection St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436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74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7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7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47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7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06T7/0004Industrial image insp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60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081Training; Lear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建筑内进行全息图像数据采集,再基于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各种破损特征进行深度学习后,对全息图像数据展开的各平面图像进行破损特征识别,获得建筑内部损伤分布信息,以确定建筑内部危险点分布信息;通过线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建筑的形变数据,基于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形变数据进行识别,获得建筑内部构件和外部整体形变分布信息,以确定建筑整体形变的危险点分布信息;基于建筑内部危险点分布信息和建筑整体形变的危险点分布信息,并依据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应的各个建筑构件定点位置关联的危房等级评价系统进行评级。本发明的检测精确度高,效率快。

Description

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建筑物相继达到或超过其设计使用年限,此外,由于各种施工缺陷、年久失修和环境的侵蚀作用等,部分建筑物的服役功能不足或老化。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居住或者使用的建筑物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对出现明显缺陷的建筑物更为重视,因此对老旧、劣化现象比较严重的建筑物进行危险房屋鉴定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对于危险房屋的检测鉴定方法,目前的房屋检测鉴定专业机构主要根据现有行业标准JGJ 125-2016《危险房屋鉴定标准》的相关规定,普遍采用现场人工检测的方法,其中对于房屋倾斜及沉降采用钢尺、吊线锤或全站仪测量的方式,其中对于危险构件数量统计采用现场查勘、局部测量和拍照记录的方式。此方式的检测精确度差、效率低、主观经验依赖性强,同时工作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此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的精确度高、效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
当目标建筑有图纸存档时,按图纸的建筑承重结构建立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
当目标建筑没有图纸存档时,基于室内定位系统在现场对目标建筑采集信息,以建立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
S2、对建筑内进行全息图像数据采集,再基于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各种破损特征进行深度学习后,对全息图像数据展开的各平面图像进行破损特征识别,获得建筑内部损伤分布信息,以确定建筑内部危险点分布信息;
S3、通过线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建筑的形变数据,基于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形变数据进行识别,获得建筑内部构件和外部整体形变分布信息,以确定建筑整体形变的危险点分布信息;
S4、基于建筑内部危险点分布信息和建筑整体形变的危险点分布信息,并依据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应的各个建筑构件定点位置关联的危房等级评价系统进行评级。
步骤S1中,所述建筑承重结构包括各承重构件、木结构体系和瓦顶屋面的定位位置信息。
所述承重构件包括柱、墙、梁和板。
步骤S1中,当目标建筑没有图纸存档时室内定位系统关联软件-建筑信息数字化系统,室内定位系统在现场采集各承重构件、木结构体系、瓦顶屋面的定位位置信息,在建筑信息数字化系统中自动形成点-线框架网络,通过输入现场所量测的各个承重构件的尺寸大小,自动形成各结构层简单的二维平面图,基于此二维平面图的信息建立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
步骤S2中,破损特征包括裂缝、缺陷、露筋、钢筋锈蚀、露砖且破损、抹灰砂浆脱落、瓦片破损或脱落、木结构开裂、虫蛀、损伤、渗水、发黄、生长青苔。
步骤S3中,所述形变数据包括倾斜、挠曲、侧弯和整体扭转。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通过软件功能预设、关联JGJ 125-2016《危险房屋鉴定标准》规范评判规则、现场定位及构件尺寸采集、破损特征图像数据采集以及形变数据采集建立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再基于此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自动识别破损特征和对破损特征数据、形变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及评判,以确定建筑内部危险点分布信息和建筑整体形变的危险点分布信息,从而对危房进行检测鉴定。此方法减少了人工检测和内业人员数据处理、分析及评级工作,后期自动生成危房鉴定报告,既提高了检测和鉴定效率,也提升了检测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目标建筑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目标建筑的首层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目标建筑的二层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目标建筑的首层的危险构件分布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目标建筑的二层的危险构件分布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目标建筑的垂直度(倾斜)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7是《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2016)鉴定方法计算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
当目标建筑有图纸存档时,按图纸的建筑承重结构建立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
当目标建筑没有图纸存档时,基于UWB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此UWB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采用爱尔兰Decawave公司的UWB定位系统产品)在现场对目标建筑采集信息,以建立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
其中,所述建筑承重结构包括各承重构件、木结构体系和瓦顶屋面的定位位置信息。所述承重构件包括柱、墙、梁和板。具体的,当目标建筑没有图纸存档时,UWB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关联软件-建筑信息数字化系统,UWB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在现场采集各承重构件、木结构体系、瓦顶屋面的定位位置信息,在建筑信息数字化系统中自动形成点-线框架网络,通过输入现场所量测的各个承重构件的尺寸大小,自动形成各结构层简单的二维平面图,基于此二维平面图的信息建立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其中,在建筑信息数字化系统中自动统计采集的各个承重构件(柱、墙、梁、板)或木结构体系、瓦顶屋面的平面尺寸信息(长、宽、高、面积)和构件数量信息等,形成数字化信息。
S2、对建筑内进行全息图像数据采集,再基于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各种破损特征进行深度学习后,对全息图像数据展开的各平面图像进行破损特征识别,获得建筑内部损伤分布信息,以确定建筑内部危险点分布信息;
具体的,破损特征包括裂缝、缺陷、露筋、钢筋锈蚀、露砖且破损、抹灰砂浆脱落、瓦片破损或脱落、木结构开裂、虫蛀、损伤、渗水、发黄、生长青苔。
对应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所述的各承重构件、木结构体系、瓦顶屋面的定位位置信息等,在此基础上获取采集的室内各个房间的定点位置,并给各房间予以编号,再获取采集的各个房间的全息图像数据,每个房间全息图像数据可自动展开成前、后、左、右、上、下的平面图像;通过定位信息,初步自动识别所述前、后、左、右、上、下各平面图像内的承重构件与非承重构件的所占区域、边界、面积;其中,承重构件为由砌体或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制成柱、墙、梁和板等。
基于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各种破损特征进行深度学习后,对房间全息图像展开的各平面图像进行裂缝、缺陷、露筋、钢筋锈蚀、露砖且破损、抹灰砂浆脱落、瓦片破损或脱落、木结构开裂或虫蛀、损伤、渗水、发黄、生长青苔的破损特征识别,获得建筑内部损伤分布信息;
建筑内部损伤分布信息应用于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在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中自动统计获取采集的建筑内部损伤分布信息的平面尺寸信息(长、宽、高、面积)和构件数量信息,再基于行业标准JGJ 125-2016《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各种评判方法的危险点判断系统对建筑内部损伤分布信息进行判断,以确定建筑内部危险点分布信息。
S3、通过线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建筑的形变数据,基于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形变数据进行识别,获得建筑整体形变分布信息,以确定建筑整体形变的危险点分布信息;
具体的,所述形变数据包括倾斜、挠曲、侧弯和整体扭转。通过线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有代表性的建筑外围阳角处或通过受力分析选取的关键部位的各个竖向承重构件的形变数据(如弯扭曲、倾斜等);在现场室内,对应上述建筑信息数字化系统所述的各个水平向承重构件(如柱、梁和板等)的定位位置信息,通过线激光扫描技术获取通过裂缝现场识别和受力分析选取的关键部位的各个水平向承重构件的形变数据;基于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各个承重构件的形变数据进行弯扭曲、倾斜、挠曲等变形数据识别,获得建筑整体形变分布信息;经过对行业标准JGJ 125-2016《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对建筑整体形变分布信息进行是否危险点判断,获得建筑整体形变的危险点分布信息。
S4、基于建筑内部危险点分布信息和建筑整体形变的危险点分布信息,并依据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应的各个建筑构件定点位置关联的危房等级评价系统进行评级。
具体的,如危险房屋鉴定项目为广东省珠海市XXX农村自建房,建筑面积为78.75㎡,结构类型为砖木结构,共两层,建筑年代和基础类型不详,委托方无设计图纸提供,目标建筑如图1所示。检测鉴定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基于UWB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关联软件-建筑信息数字化系统,在现场采集承重构件(墙、梁、板)和木结构体系、瓦顶屋面的定位位置信息,在建筑信息数字化系统中自动形成点-线框架网络,通过输入现场所量测的各个承重构件的尺寸大小,自动形成各结构层简单的二维平面图;在建筑信息数字化系统中自动统计采集的各个承重构件(墙、梁、板)和木结构体系、瓦顶屋面的平面尺寸信息(长、宽、高、面积)及构件数量信息,如图2和图3所示,以形成建筑数字化模型,为后续危险点的判别作准备;图2和图3中,a、b、c和d为目标建筑的建筑结构,其中a为钢筋混凝土板,b为木梁,c为墙,d为钢筋混凝土梁。
通过建筑房间表观损伤的全息图像识别方法,对房屋的裂缝、缺陷、露筋及其他损伤进行识别。获取室内各个房间的定点位置,并给各房间予以编号,再获取采集的各个房间的全息图像数据,每个房间全息图像数据可自动展开成前、后、左、右、上、下的平面图像;通过所述定位信息,初步自动识别所述前、后、左、右、上、下各平面图像内的承重构件与非承重构件的所占区域、边界、面积;
通过基于预先训练和对各种破损特征已进行深度学习的表观损伤识别模型,对所述房间全息图像展开的各平面图像进行破损特征识别,获得建筑内部损伤分布信息;所述的建筑内部损伤分布信息应用于建筑信息数字化系统,在建筑信息数字化系统中自动统计获取采集的建筑内部损伤分布信息的平面尺寸信息(长、宽、高、面积)和构件数量信息;基于经过对现有行业标准JGJ 125-2016《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所述评判方法进行深度学习的危险点判断系统对所述建筑内部损伤分布信息进行是否危险点判断,获得建筑内部危险点分布信息,如图4和图5所示及表1:
Figure 418804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295494DEST_PATH_IMAGE002
表1
其中,图4和图5中的1~24均为目标建筑的危险点,图中的1~24的位置与表1中的序号1~24一一对应。
表观损伤识别模型的建立过程具体如下:
图像数据样本采集主要通过网络收集和工程项目现场拍摄,网络收集主要通过网络数据库得到裂缝、缺陷、露筋、钢筋锈蚀、露砖且破损、抹灰砂浆脱落、瓦片破损或脱落、木结构开裂或虫蛀、损伤、渗水、发黄、生长青苔等危险房屋局部损伤图片,后进行人工筛选,去除画质模糊、图像不明确的图片;后面利用OpenCV开源计算机视觉库对损伤图片进行随机裁剪和旋转以及随机色彩变换方式的数据增强,完成构建数据库的工作。最后通过在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中,将所述数据集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框架设计规则设计出卷积神经网络框架,后面选取激活函数、损失函数、学习率和反向传播算法等参数,通过 TensorFlow 构建训练程序,最后对训练样本集进行训练得到模型,以此来构建基于神经网络分类的所述表观损伤识别模型。
在现场室外,对应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的各个竖向承重构件(如柱和墙等)的定位位置信息,通过线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建筑外围阳角处或通过受力分析选取的关键部位的各个竖向承重构件的形变数据(如弯扭曲和倾斜);在现场室内,经现场识别该建筑水平向承重构件(梁、板)没有肉眼可见的明显挠曲,所以本案例不采集该类构件的形变数据;基于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所述各个承重构件的形变数据进行弯扭曲、倾斜、挠曲等变形识别,获得建筑整体形变分布信息;具体如图6及下表2:
Figure 931005DEST_PATH_IMAGE003
表2
其中,图6中的①、②、③和④均为测点位置,与表2中的①、②、③和④相对应。由上表及图6可知,现场垂直度观测结果中观测点倾斜率未超过JGJ 125-2016《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4.2.1.4中的3%的规定。
经过对行业标准JGJ 125-2016《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所述垂直度或倾斜率、挠度、侧弯变形等形变限值进行深度学习的危险点判断系统对所述建筑整体形变分布信息进行是否危险点判断,获得建筑整体形变危险点分布信息。
基于建筑内部危险点分布信息和建筑整体形变的危险点分布信息,并依据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应的各个建筑构件定点位置关联的危房等级评价系统进行评级。具体如图7所示。由图7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2016)鉴定方法,对房屋进行危险性鉴定:
根据上述现场检查、检测情况,依照《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2016)鉴定方法,对房屋进行危险性鉴定:
(一)第一阶段:地基危险性鉴定
该建筑未发现明显下沉,亦未发现有因地基基础沉降而引起上部结构的损坏反应;因此地基危险性评定为非危险状态。
(二)第二阶段:基础及上部结构危险性鉴定
(1)基础:
未发现有因基础承重能力不足引起上部结构的损坏反应,故基础的危险性等级评定为Au级。
(2)上部结构构件:
首层危险构件综合比例Rs1=47.3%,故首层的危险性等级评定为Du级;二层危险构件综合比例Rs2=22.2%,故二层的危险性等级评定为Cu级。
(三)房屋整体危险性等级评定
根据该房屋基础及上部结构各楼层的危险性评定结果,该房屋整体结构危险构件综合比例R=0.383,即R=38.3%。
根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2016)第6.3.6条第4款要求,当R≥25%时,应评定为D级;故该房屋应评定为D级。
处理建议如下:
(1)应停止使用或应采取相关安全技术措施对该房屋排危,若无修缮加固价值及在条件允许下,可整体拆除重建。
(2)应在房屋四周拉起警戒线,周边围蔽,并悬挂危险标识牌。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
当目标建筑有图纸存档时,按图纸的建筑承重结构建立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
当目标建筑没有图纸存档时,室内定位系统关联软件-建筑信息数字化系统,室内定位系统在现场采集砌体或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各承重构件、木结构体系、瓦顶屋面的定位位置信息,在建筑信息数字化系统中自动形成点-线框架网络,通过输入现场所量测的各个承重构件的尺寸大小,自动形成各结构层简单的二维平面图,基于此二维平面图的信息建立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
S2、对建筑内进行全息图像数据采集,再基于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各种破损特征进行深度学习后,对全息图像数据展开的各平面图像进行破损特征识别,获得建筑内部损伤分布信息,以确定建筑内部危险点分布信息;
S3、通过线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建筑的形变数据,基于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形变数据进行识别,获得建筑内部构件和外部整体形变分布信息,以确定建筑整体形变的危险点分布信息;
S4、基于建筑内部危险点分布信息和建筑整体形变的危险点分布信息,并依据建筑信息数字化模型对应的各个建筑构件定点位置关联的危房等级评价系统进行评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建筑承重结构包括各承重构件、木结构体系和瓦顶屋面的定位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构件包括柱、墙、梁和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破损特征包括裂缝、缺陷、露筋、钢筋锈蚀、露砖且破损、抹灰砂浆脱落、瓦片破损或脱落、木结构开裂、虫蛀、损伤、渗水、发黄、生长青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形变数据包括倾斜、挠曲、侧弯和整体扭转。
CN202211043636.5A 2022-08-30 2022-08-30 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 Active CN115147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3636.5A CN115147408B (zh) 2022-08-30 2022-08-30 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3636.5A CN115147408B (zh) 2022-08-30 2022-08-30 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7408A CN115147408A (zh) 2022-10-04
CN115147408B true CN115147408B (zh) 2022-12-13

Family

ID=83415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43636.5A Active CN115147408B (zh) 2022-08-30 2022-08-30 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74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41980A (zh) * 2023-03-29 2023-06-27 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用于混凝土排架厂房损伤指数的确定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6046303B (zh) * 2023-03-30 2023-07-04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挠度智能检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6630814B (zh) * 2023-07-24 2023-09-29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建筑灾害快速定位评估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5052A (zh) * 2018-03-07 2018-08-17 张天骏 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危旧建筑物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0781261A (zh) * 2019-10-14 2020-02-11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建筑物损坏风险筛查方法及系统
CN113408035A (zh) * 2021-07-13 2021-09-1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bim的木结构古建筑结构健康监测方法
CN113592869A (zh) * 2021-09-29 2021-11-02 广东省有色工业建筑质量检测站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幕墙玻璃破裂图像识别方法及报警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517058U (zh) * 2017-07-14 2018-06-19 江苏南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和云计算的智慧建筑安全等级评估系统
US12014433B1 (en) * 2018-10-09 2024-06-18 Corelogic Solutions, Llc Generation and display of interactive 3D real estate models
CN112215944A (zh) * 2020-09-28 2021-01-12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进行快速精准定位危险边界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5052A (zh) * 2018-03-07 2018-08-17 张天骏 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危旧建筑物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0781261A (zh) * 2019-10-14 2020-02-11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建筑物损坏风险筛查方法及系统
CN113408035A (zh) * 2021-07-13 2021-09-1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bim的木结构古建筑结构健康监测方法
CN113592869A (zh) * 2021-09-29 2021-11-02 广东省有色工业建筑质量检测站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幕墙玻璃破裂图像识别方法及报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7408A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47408B (zh) 危房智能检测鉴定方法
Ortega et al. A vulnerability index formulation for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Binda et al. Application of NDTs to the diagnosis of Historic Structures
CN112560573B (zh) 一种建筑物震害信息检测提取方法
Ningthoujam et al. A GIS system integrated with earthquak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RC building
Krentowski et al. Historical masonry buildings’ condition assessment by non-destructive and destructive testing
Olivito et al. Inventory and monitoring of historical cultural heritage buildings on a territorial scale: a preliminary study of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based on the CARTIS approach
Mileto et al. Assessment of vulnerability of earthen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the Iberian Peninsula to natural risks. Generation of an analysis tool
Di Pasquale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economic loss from the GNDT-DPC-SSN safety evaluation forms
Hermida et al. Two-dimensional models of variable inertia from LiDAR data for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imber trusses
Diana et al.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heritage buildings: a holistic methodology for masonry churches
Olivito et al. SHM systems applied to the built heritage inventory at the territorial scale. A preliminary study based on CARTIS approach
Adami et al. The Survey of Cultural Heritage after an Earthquake: The Case of Emilia–Lombardia in 2012
Maqsood et al.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existing building stock in Pakistan
Maqsood et al. A schema to catego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Australian floodplains
Angjeliu et al. Seismic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historic masonry buildings through fragility curves approach
Parrinello et al. Documentation strategies for a non-invasive structural and decay analysis of medieval civil towers: an application on the Clock Tower in Pavia
CN111895970B (zh) 一种鉴定建筑变形观测方法
Zhang et 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Beijing Bell and Drum Towers Safety Detection Project
Giri et al. A Review on Analysis and Design of Multistorey Hospital Building (G+ 4)
CN216749007U (zh) 一种无损检测实训基地
Cantini et al. Condition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in Milan Cathedral: putting risk assessment into practice
Parajuli et 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the old brick masonry buildings
Nannei et al. Integrated survey techniques: preliminary studie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Villa Galvagnina
Ortega Heras et al. Seismic vulnerability and loss assessment of Vila Real de Santo António, Portugal: application of a novel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