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4476A - 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4476A
CN115134476A CN202110335020.4A CN202110335020A CN115134476A CN 115134476 A CN115134476 A CN 115134476A CN 202110335020 A CN202110335020 A CN 202110335020A CN 115134476 A CN115134476 A CN 115134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media
switching device
adapter
multimedia switching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50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镇吉
施嘉南
江进富
曾荣堃
吴壮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Q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BenQ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nQ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BenQ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Q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BenQ Corp filed Critical BenQ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350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44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4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44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04Synchroni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8Signal distribution or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5Conference systems involving storage of or access to video conference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之识别方法包含提供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及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在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被触发后,产生连线控制讯号;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依据连线清单,将连线控制讯号直接或通过服务器传送至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之间建立连结;及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将第一影像资料通过连结传送至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以使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整合第一影像资料及第二影像资料,以产生共享影像资料。

Description

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揭露一种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及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尤指一种具有双向通讯、分割画面以及语音提示功能的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及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各种投影机系统以及会议报告系统已经被快速地发展,并也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会议报告系统可以结合投影机系统而使报告者在呈现资料时的便利性增加。目前的会议报告系统大多以无线通讯的资料传输方式为主流。无线通讯的资料传输方式又可分为两种模式。在第一种模式下,参与会议的成员所用的电脑必须要安装好特定软体,电脑可将硬碟、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或是只读光盘(CD-ROM)等装置进行识别。接着,将上述实体或是虚拟的存储装置内的资料,通过无线网路传输至屏幕或是显示器上。在第二种模式下,参与会议的成员所用的电脑可与传送装置连接,当传送装置通过接收装置与屏幕或是显示器建立连结后,电脑内的资料即可投放于屏幕或是显示器上。近年来,藉由利用无线通讯的资料传输方式进行会议报告,可增加操作效率以及增加便利性。
并且,会议影像分享的功能在近年来也越来越被重视,特别是针对多方会议的画面共享于一个屏幕上所进行的讨论过程。在多个使用者进行远端会议的连线中,使用者的私人注册的讯息有可能是假的或是不正确的。例如,使用者以谷歌(Google)的资料或脸书(Facebook)的资料注册会议的服务器帐号。然而,谷歌的资料或脸书的资料可以改变或伪造,且无法被其他人辨识。换句话说,在多个使用者进行远端会议的过程中,若是至少一个使用者的身份无法被其他人辨识,则会因为发言者身份不明而导致会议讨论的效率大幅度地降低,且资讯安全风险也令人堪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及系统,以辨识与会者身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包含:提供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及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在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被触发后,产生连线控制讯号;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依据连线清单,将该连线控制讯号直接或通过服务器传送至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之间建立连结;及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将第一影像资料通过该连结传送至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以使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整合该第一影像资料及第二影像资料,以产生共享影像资料。
较佳的,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包含第一接收装置及第一多媒体转接盒,该方法另包含:在该第一接收装置或耦接于该第一接收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被触发后,产生第一控制讯号,并将该第一控制讯号由该第一接收装置通过一第一连结传送至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取得内部存储单元所存的该连线清单或通过一服务器取得该连线清单,以产生该连线控制讯号;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取得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的网路位址,或利用该服务器以建立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之间的该连结,及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及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进行同步控制。
较佳的,该第一接收装置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通过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埠以及高画质多媒体介面进行通讯,该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埠支援控制讯号封包的传输,该高画质多媒体介面支援多媒体讯号封包的传输,或该第一接收装置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通过一C型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埠进行通讯,该C型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埠支援该控制讯号封包及该多媒体讯号封包的传输,或该第一接收装置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通过一影音通道进行通讯,且该影音通道支援该多媒体讯号封包以及经编码内嵌于该多媒体讯号封包中的该控制讯号封包的传输。
较佳的,该方法另包含:该第一传送装置将该第一影像资料传送至该第一接收装置;该第一接收装置将该第一影像资料通过第二连结传送至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及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将该第一影像资料传送至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内的第二多媒体转接盒;及该第二多媒体转接盒将该共享影像资料显示于第二显示器。
较佳的,该方法另包含: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整合第一影像资料及由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通过该连结接收的第二影像资料,以产生共享影像资料。
较佳的,该方法另包含: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之间建立该连结后,第一传送装置通过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传送第一控制讯号至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及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接收该第一控制讯号,并依据该第一控制讯号进行操作。
较佳的,该方法另包含: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之间建立该连结后,耦接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的第一显示器显示至少一第一传送装置与至少一第二传送装置的连线状态;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接收该第一控制讯号后,由该至少一第二传送装置中选择第二传送装置的影音资料;及该第二传送装置的影音资料通过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传送至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
较佳的,该方法另包含:耦接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通过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传送第一辨识讯号至一验证服务器,以辨识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资料;耦接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通过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传送第二辨识讯号至该验证服务器,以辨识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资料;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通过该验证服务器接收该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资料,以将该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资料以及该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整合于该共享影像资料中;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通过该验证服务器接收该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资料,以将该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资料以及该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整合于该共享影像资料中。
较佳的,该方法另包含:耦接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向至少一个第一电脑装置发送第一请求讯号;及该至少一个第一电脑装置向该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发送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资料,以使该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辨识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资料;耦接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向至少一个第二电脑装置发送第二请求讯号;及该至少一个第二电脑装置向该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发送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资料,以使该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辨识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资料。
较佳的,该方法另包含:耦接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的第一显示器显示至少一第一传送装置对应的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分资料,及显示至少一第二传送装置对应的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分资料;其中该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分资料利用至少一个第一电脑装置执行软体后而产生,该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分资料利用至少一个第二电脑装置执行软体后而产生,该第一身分资料及该第二身分资料包含使用者的登入资讯,且该第二身分资料通过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传送至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
较佳的,该方法另包含:耦接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广播第一位置讯号;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依据该第一位置讯号,侦测该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的第一位置;耦接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广播第二位置讯号;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依据该第二位置讯号,侦测该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的第二位置;及将该共享影像资料嵌入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的资料,以产生至少一位会议参与者的视觉化位置影像。
较佳的,该方法另包含:在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中的第一传送装置被触发后,产生语音请求讯号;将语音请求讯号由该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传送至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及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同步,以依据该语音请求讯号将该至少一位会议参与者的视觉化位置影像加入对应的语音提示讯息。
较佳的,该方法另包含:依据该语音提示讯息,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发送第二控制讯号,通过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传送至该第一传送装置;及该第一传送装置依据该第二控制讯号启动多媒体收发器。
较佳的,该方法另包含:在该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中的该第一传送装置被触发后,依据该语音请求讯号,控制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中一部分的第一传送装置。
较佳的,该方法另包含:将影像撷取装置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建立连结;该影像撷取装置撷取会议空间的影像;该影像撷取装置将该会议空间的影像传送至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以使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控制第一显示器显示该会议空间的影像的子影像,及将该子影像传送至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
较佳的,该方法另包含:在该影像撷取装置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建立该连结并撷取该会议空间的影像后,若第二传送装置的请求讯号被许可,将该会议空间的影像传送至第二显示器。
较佳的,该方法另包含:在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依据该连线清单,将该连线控制讯号直接或通过该服务器传送至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后,产生通知讯号;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通过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将该通知讯号传送至耦接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及在该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接收到该通知讯号后,若该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被触发,则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之间建立该连结;其中该通知讯号包含声音提示讯号及/或光提示讯号。
较佳的,该方法另包含: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接收由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传来的多媒体讯号;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解析该多媒体讯号,以决定该多媒体讯号是否包含人声资讯;及若该多媒体讯号包含该人声资讯,产生语音提示讯息以加入到至少一位会议参与者的视觉化位置影像。
较佳的,该方法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包含第一接收装置及第一多媒体转接盒,该第一接收装置及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支援双向通讯,且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被触发,为该第一接收装置、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或耦接于该第一接收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被触发,以执行连线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包含: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连结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第一显示器,耦接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及第二显示器,耦接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其中在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被触发后,产生连线控制讯号,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依据连线清单,将该连线控制讯号直接或通过服务器传送至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之间建立连结,及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将第一影像资料通过该连结传送至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以使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整合第一影像资料及第二影像资料,以产生共享影像资料而显示于该第二显示器上。
较佳的,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包含第一接收装置及第一多媒体转接盒,在该第一接收装置或耦接于该第一接收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被触发后,产生第一控制讯号,并将该第一控制讯号由该第一接收装置通过第一连结传送至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取得内部存储单元所存的该连线清单或通过服务器取得该连线清单,以产生该连线控制讯号,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取得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的网路位址,或利用该服务器以建立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之间的该连结,且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及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进行同步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及系统具有双向的多媒体讯号的通讯功能以及双向的控制讯号的通讯功能,故所产生的共享资料以及每一位会议参与者的身份辨识资料都可以共享给所有的浏览人员,方便辨识与会者身份,避免因为发言者身份不明而导致会议讨论的效率大幅度地降低,提升系统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的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2为1图的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中,讯号传输的示意图。
图3为1图的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中,第一电脑装置、第一传送装置、第一接收装置以及第一多媒体转接盒传输资料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4为1图的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中,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利用应用程序与服务器取得会议参与者的身份资讯的示意图。
图5为1图的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中,第一显示器的屏幕显示所有会议参与者的影像与身份、语音请求以及子影像的示意图。
图6为1图的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中,依据第一会议空间中第一传送装置的第一位置资讯,以及依据第二会议空间中第二传送装置的第二位置资讯,在第一显示器以及第二显示器上的屏幕所显示的视觉化位置影像的示意图。
图7为1图的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执行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的实施例的方块图。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包含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第一显示器D1以及第二显示器D2。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可用无线的方式(如无线保真协定,Wi-Fi)连结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第一显示器D1耦接于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第二显示器D2耦接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在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中,于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被触发后,系统可以产生连线控制讯号。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可以依据连线清单,将连线控制讯号直接或通过服务器SER传送至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随后,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之间即可建立连结。在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之间建立连结后,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可以将第一影像资料通过连结传送至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因此,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可以整合第一影像资料及本身的第二影像资料,以产生共享影像资料而显示于第二显示器D2上。并且,在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之间建立连结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也可以将第二影像资料通过连结传送至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因此,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也可以整合本身的第一影像资料及第二影像资料,以产生共享影像资料而显示于第一显示器D1上。换句话说,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具备双向通讯的功能,且也具备分割画面、会议参与者的识别以及语音提示功能。细节将描述于后文。
在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中,如图1所示,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包含第一接收装置R1及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第一接收装置R1及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之间可通过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埠(Universal Serial Bus Port,USB)以及高画质多媒体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进行通讯。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埠支援控制讯号封包的传输。高画质多媒体介面支援多媒体讯号封包的传输。第一接收装置R1及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之间也可通过C型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埠(USB Type-C)进行通讯。C型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埠支援控制讯号封包及多媒体讯号封包的传输。或者,第一接收装置R1及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之间可以通过影音通道进行通讯。影音通道可以支援多媒体讯号封包以及经编码内嵌于多媒体讯号封包中的控制讯号封包的传输。第一接收装置R1及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之间的任何合理的通讯模式以及通讯技术都属于本发明所揭露的范畴。第一接收装置R1可与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连结。例如,第一接收装置R1可与第一传送装置TX11及第一传送装置TX12建立连结。第一传送装置TX11可与第一电脑装置NB11建立连结。第一传送装置TX12可与第一电脑装置NB12建立连结。类似地,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包含第二接收装置R2及第二多媒体转接盒M2。第二接收装置R2及第二多媒体转接盒M2之间的通讯模式以及通讯技术类似于第一接收装置R1及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之间的通讯模式,故于此不再赘述。第二多媒体转接盒M2可与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连结。例如,第二接收装置R2可与第二传送装置TX21及第二传送装置TX22建立连结。第二传送装置TX21可与第二电脑装置NB21建立连结。第二传送装置TX22可与第二电脑装置NB22建立连结。服务器SER可以连结于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以及第二多媒体转接盒M2。服务器SER可为任何第三方服务器,例如邮件服务器、验证服务器或是查询服务器等等。
图2为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中,讯号传输的示意图。图3为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中,第一电脑装置NB11、第一传送装置TX11、第一接收装置R1以及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传输资料的细节的示意图。在第一接收装置R1或耦接于第一接收装置R1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TX11及/或TX12)被触发后,第一接收装置R1可以产生第一控制讯号。例如,第一传送装置TX11包含触发按键TB1。第一接收装置R1包含触发按键RB1。第一传送装置TX11或第一接收装置R1可以按压触发按键TB1或触发按键RB1,以启动一键激活(One-Touch-Active)连线的功能。在第一控制讯号被第一接收装置R1产生后,第一接收装置R1可将第一控制讯号通过路径F3(如USB的第一连结)传送至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接着,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可取得内部存储单元MEM1所存的连线清单,或通过服务器SER取得连线清单,以产生连线控制讯号。连线清单可以包含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的网路位址或是网路名称。在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取得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的网路位址后,即可利用连线控制讯号通过路径F4向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请求连线。或者,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可以利用服务器SER建立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之间11的连结。随后,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及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可以进行同步控制。
在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及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建立连结后,第一电脑装置NB11可以利用第一传送装置TX11,通过路径F1及路径F2将第一影像资料传送至第一接收装置R1。第一接收装置R1可将第一影像资料通过第二连结(如HDMI通道,路径F3)传送至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可将第一影像资料通过路径F4传送至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内的第二多媒体转接盒M2。因此,第二接收装置R2也可以通过路径F5接收第一影像资料。类似地,在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及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建立连结后,第二电脑装置NB21可以利用第二传送装置TX21,通过路径F6及路径F7将第二影像资料传送至第二接收装置R2。第二接收装置R2可将第二影像资料通过路径F8传送至第二多媒体转接盒M2。第二多媒体转接盒M2可将第二影像资料通过路径F9传送至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内的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因此,第一接收装置R1也可以通过路径F10接收第二影像资料。由上观之,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可以支援双向通讯,且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及第二多媒体转接盒M2均可接收到第一影像资料以及第二影像资料。因此,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可以将包含第一影像资料以及第二影像资料的共享影像资料,通过路径F11而显示于第一显示器D1。第二多媒体转接盒M2可以将包含第一影像资料以及第二影像资料的共享影像资料,通过路径F12而显示于第二显示器D2。
并且,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还可以支援控制讯号的双向通讯。举例而言,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之间建立连结后,第一传送装置TX11可通过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传送第一控制讯号至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如通过USB通道)。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接收第一控制讯号后,可依据第一控制讯号进行操作。类似地,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之间建立连结后,第二传送装置TX21可通过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传送第二控制讯号至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如通过USB通道)。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接收第二控制讯号后,可依据第二控制讯号进行操作。
如前述,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可以进行双向的多媒体讯号通讯以及控制讯号通讯。因此,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可以利用控制讯号而选择想要投放的多媒体讯号。举例而言,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之间建立连结后,耦接于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的第一显示器D1可以显示至少第一个传送装置(如第一传送装置TX11及TX12)与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如第二传送装置TX21及TX22)的连线状态。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接收第一控制讯号后,可以由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中选择一个第二传送装置TX21的影音资料。因此,第二传送装置TX21的影音资料可以通过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传送至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类似地,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也可以依据由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所传来的第二控制讯号,选择第一传送装置TX11的影音资料。由于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可以进行双向的多媒体讯号通讯以及控制讯号通讯,故具有非常灵活的操作弹性。
图4为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中,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利用应用程序APP与服务器SER取得会议参与者的身份资讯的示意图。第一传送装置TX11内还可包含辨识装置ID1。辨识装置ID1可为读卡机、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感应装置或是指纹辨识器等任何可辨识身份的装置。第一传送装置TX11可利用辨识装置ID1,产生第一辨识讯号(例如员工卡的卡号)。第一传送装置TX11将第一辨识讯号传送至第一接收装置R1及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应用程序APP取得权限后,存取第一辨识讯号。接着,应用程序APP可以控制第一多媒体转接盒M1将第一辨识讯号(例如员工卡的卡号)传送至服务器SER以验证第一辨识讯号是否合法。服务器SER可为验证服务器(Active DirectoryServer),用以辨识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资料。服务器SER可以回应第一辨识讯号(例如员工卡的卡号)之对应的员工组织及细节内容、如公司名称、姓名、电子邮件信箱至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因此,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即可将共享影像加入已辨识的第一会议参与者的身份资讯。类似地,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如TX21),可以通过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传送第二辨识讯号至服务器SER,以辨识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资料。并且,由于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具有双向通讯的功能,故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也可以通过服务器SER接收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资料,以将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资料以及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整合于共享影像资料中。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也可以通过服务器SER接收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资料,以将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资料以及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整合于共享影像资料中。
并且,在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之识别系统100中,辨识会议参与者的身份并不局限于利用服务器SER协助辨识。举例而言,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如TX11)可向至少一个第一电脑装置(如NB11)发送第一请求讯号。接着,至少一个第一电脑装置向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发送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资料,以使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辨识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资料。类似地,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如TX21)可向至少一个第二电脑装置(如NB21)发送第二请求讯号。接着,至少一个第二电脑装置向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发送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资料,以使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辨识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资料。
如前述提及,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可以进行双向的资料通讯功能。因此,在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的资料同步后,耦接于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的第一显示器D1可显示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对应的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分资料,及显示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对应的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分资料。类似地,耦接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的第二显示器D2也可显示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对应的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分资料,及显示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对应的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分资料。并且,「会议参与者的身份资料」也可以利用软体产生。例如,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分资料可以利用至少一个第一电脑装置执行软体后而产生。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分资料可以利用至少一个第二电脑装置执行软体后而产生。第一身分资料及第二身分资料也可以包含使用者的登入资讯。
图5为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中,第一显示器D1的屏幕Scr1显示所有会议参与者的影像与身份UID1至UID4、语音请求V1以及子影像Sub1的示意图。在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中,具备了语音提示功能,说明如下。在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中的第一传送装置TX11被触发后,可以产生语音请求讯号。接着,语音请求讯号可由第一传送装置TX11传送至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同步后,可以依据语音请求讯号,将至少一位会议参与者的视觉化位置影像加入对应的语音提示讯息。举例而言,如图5所示,第一显示器D1的屏幕Scr1可以显示四位会议参与者的身份UID1至UID4,可用文字的方式显示。当对应身份UID1的会议参与者触发第一传送装置TX11而请求发言时,屏幕Scr1中的身份UID1的会议参与者的视窗也会显示语音请求V1,可用文字或是图示的方式显示。因此,屏幕Scr1中所显示的影像可用以清楚地分辨会议参与者的身份以及当下发言的参与者,故能提升会议讨论效率。并且,由于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支援双向的控制讯号通讯,因此,当第一传送装置TX11被触发而产生语音提示讯息于屏幕Scr1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可以发送第二控制讯号,以通过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传送至第一传送装置TX11。接着,第一传送装置TX11可以依据第二控制讯号启动多媒体收发器,例如启动麦克风。并且,如图4所示,影像撷取装置DC1可与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建立连结。影像撷取装置DC1可以撷取会议空间的即时影像。影像撷取装置DC1可将会议空间的即时影像传送至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以使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控制第一显示器D1显示会议空间的即时影像的子影像Sub1。子影像Sub1也可以传送至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使第二显示器D2同步显示子影像Sub1。如图5所示,第一显示器D1的屏幕Scr1除了显示会议参与者的身份UID1至UID4以及语音请求V1外,还可以显示会议空间的即时影像,以子影像Sub1的视窗显示。并且,影像撷取装置DC1与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建立连结并撷取会议空间的即时影像后,若第二传送装置(如TX21)的请求讯号被许可,可将会议空间的即时影像传送至第二显示器D2。
图6为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中,依据第一会议空间CR1中第一传送装置TX11至TX14的第一位置资讯,以及依据第二会议空间CR2中第二传送装置TX21及TX22的第二位置资讯,在第一显示器D1以及第二显示器D2上的屏幕所显示的视觉化位置影像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第一会议空间CR1中,耦接于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广播第一位置讯号。举例而言,第一传送装置TX11至TX14可以通过超宽频(Ultra-Wideband,UWB)技术,广播四个第一位置讯号。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可以依据一个或多个第一位置讯号,侦测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的第一位置。例如,多媒体转接装置10内的第一接收装置R1可以依据四个第一位置讯号,定位第一传送装置TX11至TX14的第一位置。类似地,在第二会议空间CR2中,耦接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的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广播第二位置讯号。举例而言,第二传送装置TX21至TX22可以通过超宽频技术,广播两个第二位置讯号。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可以依据一个或多个第二位置讯号,侦测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的第二位置。例如,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内的第二接收装置R2可以依据两个第二位置讯号,定位第二传送装置TX21及TX22的第二位置。并且,共享影像资料可以嵌入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资料,以产生至少一位会议参与者的视觉化位置影像。举例而言,于第一会议空间CR1的第一显示器D1的屏幕Scr1中,可以显示对应即时第一位置的第一传送装置TX11至TX14的代表标示,如TX11:UID1、TX12:UID2、TX13:UID3、TX14:UID4。于第二会议空间CR2的第二显示器D2的屏幕Scr2中,可以显示对应即时第二位置的第二传送装置TX21至TX22的代表标示,如TX21:UID5、TX22:UID6。并且,屏幕Scr1以及屏幕Scr2也可以同时显示第一会议空间CR1以及第二会议空间CR2的所有传送装置的相对位置以及对应的参与者身份。因此,第一会议空间CR1内的成员看到共享影像SIMG1即可明了多个第一会议参与者以及第二会议参与者的位置分布。第二会议空间CR2内的成员看到共享影像SIMG2即可明了多个第一会议参与者以及第二会议参与者的位置分布。
于前述提及,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可以侦测每一个会议参与者的位置以及产生语音提示讯息于屏幕上。因此,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可以进一步地优化,以降低语音讨论时的干扰。举例而言,在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中的第一传送装置TX11被触发后,若语音请求讯号被许可,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可以阻隔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中的其他第一传送装置的语音输入。换句话说,同时只能有一个发言人说话,故可降低语音讨论时的干扰。或者,在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中的第一传送装置TX11被触发后,若语音请求讯号被许可,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之识别系统100可以阻隔第一传送装置邻近位置的其他第一传送装置的语音输入。换句话说,当某位发言人正在说话时,附近的人员会被禁声,故可降低语音讨论时的干扰。
并且,在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中,也可以经由解析讯号而辨识是否存在「人声」,藉以自动地产生语音提示讯息。举例而言,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可接收由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传来的多媒体讯号。之后,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可以解析多媒体讯号,以决定多媒体讯号是否包含人声资讯。并且,若多媒体讯号包含人声资讯,表示操作第一传送装置的使用者有说话,因此,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可产生语音提示讯息,以加入到至少一位会议参与者的视觉化位置影像。因此,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也可以自动化地产生语音提示讯息,以更进一步的增加会议讨论效率。
并且,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也可以利用通知讯号,告知使用者连线是否确认的讯息。举例而言,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可依据连线清单,将连线控制讯号直接或通过服务器SER传送至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后,产生通知讯号。接着,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通过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将通知讯号传送至耦接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0的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在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接收到通知讯号后,若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被触发,则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之间建立连结。通知讯号可包含声音提示讯号及/或光提示讯号,用以告知使用者。换句话说,为了增加操作性以及安全性,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在将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之间建立连结之前,可以利用通知讯号告知使用者确认。任何技术或是硬体的合理变动皆属于本发明所揭露的范畴。
图7为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执行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包含步骤S701至步骤S705。步骤S701至步骤S705的说明如下。
步骤S701:提供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及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
步骤S702:在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被触发后,产生连线控制讯号;
步骤S703: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依据连线清单,将连线控制讯号直接或通过服务器SER传送至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
步骤S704: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与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之间建立连结;
步骤S705: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10将第一影像资料通过连结传送至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以使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11整合第一影像资料及第二影像资料,以产生共享影像资料;
步骤S701至步骤S705的细节已于前述,故于此将不再赘述。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因有双向通讯的功能,故所产生的共享资料可以分享给两个或以上的会议室的浏览人员(会议参与者)。两个或以上的会议室的参与者也可以通过双向通讯的功能,互相控制对方的多媒体讯号。并且,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100也具备语音提示以及位置侦测的功能,故能用视觉化的方式增加会议讨论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揭露了一种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以及方法。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具有双向的多媒体讯号的通讯功能以及双向的控制讯号的通讯功能。由于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具有双向的多媒体讯号的通讯功能以及双向的控制讯号的通讯功能,故所产生的共享资料以及每一位会议参与者的身份辨识资料都可以共享给所有的浏览人员。并且,由于本发明的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也具备了语音提示以及位置侦测的功能,故能用视觉化的方式增加会议讨论的效率。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提供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及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
在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被触发后,产生连线控制讯号;
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依据连线清单,将该连线控制讯号直接或通过服务器传送至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
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之间建立连结;及
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将第一影像资料通过该连结传送至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以使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整合该第一影像资料及第二影像资料,以产生共享影像资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包含第一接收装置及第一多媒体转接盒,该方法另包含:
在该第一接收装置或耦接于该第一接收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被触发后,产生第一控制讯号,并将该第一控制讯号由该第一接收装置通过一第一连结传送至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
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取得内部存储单元所存的该连线清单或通过一服务器取得该连线清单,以产生该连线控制讯号;
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取得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的网路位址,或利用该服务器以建立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之间的该连结,及
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及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进行同步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收装置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通过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埠以及高画质多媒体介面进行通讯,该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埠支援控制讯号封包的传输,该高画质多媒体介面支援多媒体讯号封包的传输,或该第一接收装置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通过一C型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埠进行通讯,该C型通用序列汇流排连接埠支援该控制讯号封包及该多媒体讯号封包的传输,或该第一接收装置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通过一影音通道进行通讯,且该影音通道支援该多媒体讯号封包以及经编码内嵌于该多媒体讯号封包中的该控制讯号封包的传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该第一传送装置将该第一影像资料传送至该第一接收装置;
该第一接收装置将该第一影像资料通过第二连结传送至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及
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将该第一影像资料传送至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内的第二多媒体转接盒;及
该第二多媒体转接盒将该共享影像资料显示于第二显示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整合第一影像资料及由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通过该连结接收的第二影像资料,以产生共享影像资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之间建立该连结后,第一传送装置通过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传送第一控制讯号至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及
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接收该第一控制讯号,并依据该第一控制讯号进行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之间建立该连结后,耦接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的第一显示器显示至少一第一传送装置与至少一第二传送装置的连线状态;
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接收该第一控制讯号后,由该至少一第二传送装置中选择第二传送装置的影音资料;及
该第二传送装置的影音资料通过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传送至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耦接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通过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传送第一辨识讯号至一验证服务器,以辨识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资料;
耦接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通过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传送第二辨识讯号至该验证服务器,以辨识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资料;
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通过该验证服务器接收该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资料,以将该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资料以及该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整合于该共享影像资料中;
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通过该验证服务器接收该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资料,以将该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资料以及该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整合于该共享影像资料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耦接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向至少一个第一电脑装置发送第一请求讯号;及
该至少一个第一电脑装置向该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发送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资料,以使该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辨识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份资料;
耦接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向至少一个第二电脑装置发送第二请求讯号;及
该至少一个第二电脑装置向该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发送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资料,以使该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辨识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份资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耦接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的第一显示器显示至少一第一传送装置对应的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分资料,及显示至少一第二传送装置对应的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分资料;
其中该至少一位第一会议参与者的第一身分资料利用至少一个第一电脑装置执行软体后而产生,该至少一位第二会议参与者的第二身分资料利用至少一个第二电脑装置执行软体后而产生,该第一身分资料及该第二身分资料包含使用者的登入资讯,且该第二身分资料通过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传送至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耦接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广播第一位置讯号;
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依据该第一位置讯号,侦测该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的第一位置;
耦接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广播第二位置讯号;
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依据该第二位置讯号,侦测该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的第二位置;及
将该共享影像资料嵌入该第一位置及该第二位置的资料,以产生至少一位会议参与者的视觉化位置影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在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中的第一传送装置被触发后,产生语音请求讯号;
将语音请求讯号由该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传送至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及
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同步,以依据该语音请求讯号将该至少一位会议参与者的视觉化位置影像加入对应的语音提示讯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依据该语音提示讯息,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发送第二控制讯号,通过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传送至该第一传送装置;及
该第一传送装置依据该第二控制讯号启动多媒体收发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在该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中的该第一传送装置被触发后,依据该语音请求讯号,控制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中一部分的第一传送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将影像撷取装置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建立连结;
该影像撷取装置撷取会议空间的影像;
该影像撷取装置将该会议空间的影像传送至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以使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控制第一显示器显示该会议空间的影像的子影像,及
将该子影像传送至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在该影像撷取装置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建立该连结并撷取该会议空间的影像后,若第二传送装置的请求讯号被许可,将该会议空间的影像传送至第二显示器。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在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依据该连线清单,将该连线控制讯号直接或通过该服务器传送至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后,产生通知讯号;
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通过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将该通知讯号传送至耦接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及
在该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接收到该通知讯号后,若该至少一个第二传送装置被触发,则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之间建立该连结;
其中该通知讯号包含声音提示讯号及/或光提示讯号。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接收由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传来的多媒体讯号;
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解析该多媒体讯号,以决定该多媒体讯号是否包含人声资讯;及
若该多媒体讯号包含该人声资讯,产生语音提示讯息以加入到至少一位会议参与者的视觉化位置影像。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包含第一接收装置及第一多媒体转接盒,该第一接收装置及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支援双向通讯,且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被触发,为该第一接收装置、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或耦接于该第一接收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被触发,以执行连线功能。
20.一种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
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连结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
第一显示器,耦接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及
第二显示器,耦接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
其中在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被触发后,产生连线控制讯号,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依据连线清单,将该连线控制讯号直接或通过服务器传送至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之间建立连结,及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将第一影像资料通过该连结传送至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以使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整合第一影像资料及第二影像资料,以产生共享影像资料而显示于该第二显示器上。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包含第一接收装置及第一多媒体转接盒,在该第一接收装置或耦接于该第一接收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传送装置被触发后,产生第一控制讯号,并将该第一控制讯号由该第一接收装置通过第一连结传送至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取得内部存储单元所存的该连线清单或通过服务器取得该连线清单,以产生该连线控制讯号,该第一多媒体转接盒取得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的网路位址,或利用该服务器以建立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与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之间的该连结,且该第一多媒体转接装置及该第二多媒体转接装置进行同步控制。
CN202110335020.4A 2021-03-29 2021-03-29 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51344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5020.4A CN115134476A (zh) 2021-03-29 2021-03-29 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5020.4A CN115134476A (zh) 2021-03-29 2021-03-29 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4476A true CN115134476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75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5020.4A Pending CN115134476A (zh) 2021-03-29 2021-03-29 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44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4579B (zh) 一种能与访客交互的智能门禁系统以及交互方法
US11115227B2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bidirectional live sharing and smart monitoring
US20180131899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tool installed on mobile terminal
CN108509169B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120122A (zh) 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13329240A (zh) 投屏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13418B (zh) 重置结果确认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移动终端
CN102804761A (zh) 用于配对计算机与视频会议设备的方法
KR102003546B1 (ko) 사용자 디바이스와 스트리밍 미디어 콘텐츠 디바이스 간의 연결을 인증하기 위한 방법들, 시스템들, 및 매체들
CN111586337A (zh) 音视频会议系统、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07018A (zh) 远程投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77682A (zh) 直播检测与数据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170264450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EP3337128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smart video cameras
CN104967886A (zh) 无线投影方法和系统
CN113452662A (zh) 建立会议、会议创建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0848530B2 (en) Conferen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audio conference and web conference
EP4060985A1 (en) Image sharing method and image sharing system capable of performing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partitioning images
CN103731628A (zh) 传输终端、传输系统和记录介质
CN115134476A (zh) 影像分享与会议参与者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EP3160107A1 (en) Intercom system, server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5361365B (zh) 基于视频流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KR102391898B1 (ko) 영상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원격 접속 시스템 및 이의 실행 방법
CN112449221B (zh) 车载装置、信息播放控制方法以及信息播放控制系统
KR20200003663A (ko) 스마트 초인종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