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4255B - 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4255B
CN115134255B CN202210888948.XA CN202210888948A CN115134255B CN 115134255 B CN115134255 B CN 115134255B CN 202210888948 A CN202210888948 A CN 202210888948A CN 115134255 B CN115134255 B CN 1151342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port
networking
ports
opti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89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34255A (zh
Inventor
马超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889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42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4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4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34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4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5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involving simulating, designing, planning or modelling of a network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5/00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 G08B5/22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 G08B5/36Visib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remote indication of seats occupied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using visible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组网的存储设备信息,根据输入的存储设备信息生成最佳的组网模型;获取当前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判断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是否满足最佳的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响应于满足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根据组网模型分配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并生成用于指导用户连接组网设备的连接关系图与配置文件。通过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用户只需提供组网的设备的详细配置信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便可根据对应的配置信息生成在当前条件下最佳的组网配置,将组网配置以图形化和文本描述指导用户将对应的设备的对应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

Description

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存储环境中比较常用的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网络形式就是fc网络(Fibre Channel ,简称FC,网状通道),fc交换机划分网络过程必然少不了交换机zone的划分。Zone是Brocade交换机上的标准功能,FC SWITCH上的Zone功能类似于以太网交换机上的VLAN功能,它是将连接在SAN网络中的设备(主机和存储),逻辑上划到为不同的区域内,使得不同区域中的设备相互间不能FC网络直接访问,从而实现网络中的设备之间的相互隔离。在逻辑上将连接在SAN网络中的设备划分为不同区域,隔离网络中主机和设备。要实现这种SAN划分,可用在Name Server中隔离(Software zoning)或在数据转发时过滤数据包(Hardware zoning)两种方法。当Zone同时有WWN名和Domain,Port作为成员时采用Software Zone;当Zone只有WWN或只有Domain,Port作为成员时采用Hardware Zone。本次专利内容介绍的属于software zone。
目前,划分交换机Zone方法,全靠人工操作,对设计和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要求。在搭建大型复杂的网络时,由于接线过多,十分容易出现接线错误的问题,一旦出现接线错误,排查工作也是十分耗时费力的工作。节省划分交换机zone的时间,提升整体存储环境搭建效率,提高工作的容错率成为该项工作的研究课题。
因此,亟需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组网的存储设备信息,根据输入的存储设备信息生成最佳的组网模型;
获取当前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判断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是否满足所述最佳的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
响应于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根据所述组网模型分配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并生成用于指导用户连接组网设备的连接关系图与配置文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则按照预定的减配策略对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方式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预定的减配策略对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方式进行调整包括:
响应于所述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优先减少组网模型中主机端与交换机的接入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预定的减配策略对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方式进行调整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减少组网模型中交换机与存储节点的接入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预定的减配策略对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方式进行调整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减少所述组网模型中存储节点之间通信所属的Zone在交换机上的接入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组网模型分配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包括:
按照所述组网中各个设备与交换机的连接关系,将交换机的对应的连接端口与各个设备连接端口建立绑定关系,并将所述绑定关系配置到交换机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组网模型中各个设备的连接端口与交换机上的对应连接端口相连,通过所述交换机获取对应的连接端口的标识信息,将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的连接端口与组网模型中对应的连接端口进行一致性校验;
响应于所述一致性校验不通过将不一致的连接端口告知用户连接错误;并将对应的错误信息发送到交换机控制器促使对应的信号灯警示。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系统,包括:
组网模型生成模块,所述组网模型生成模块配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组网的存储设备信息,根据输入的存储设备信息生成最佳的组网模型;
组网模型判断模块,所述组网模型判断模块配置用于获取当前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判断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是否满足所述最佳的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
组网模型实施模块,所述组网模型实施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根据所述组网模型分配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并生成用于指导用户连接组网设备的连接关系图与配置文件。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用户只需提供组网的设备的详细配置信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便可根据对应的配置信息生成在当前条件下最佳的组网配置,并将对应的配置直接导入到交换机中建立对应组网策略,同时将组网配置以图形化和文本描述的方式展示给用户指导用户按照对应的连接关系图和文本描述将对应的设备的对应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为用户提供一种方便高效组网方式,以及提供当前组网条件下效能最佳的组网策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拓扑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拓扑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拓扑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拓扑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拓扑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拓扑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拓扑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传统的SAN网络组网的效率问题。目前划分交换机Zone的方法是纯手工操作。操作前需先规划好主机与存储设备端口的区域划分,然后根据实际网络隔离的需求,进行FC光纤网络的连线;接下来根据网络划分在交换机GUI界面或者CLI命令行界面进行zone的划分。这种方式对运维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更重要的是对于大型组网项目,需要多人完成对应的组网建设,很容易造成因人为配合失误导致组网失败,并且接线现场线路复杂,更容易使运维人员在接线时出现接线错误,而且一旦接线错误需要较高的时间排除错误,耗时费力。
如图1所示,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获取用户输入的组网的存储设备信息,根据输入的存储设备信息生成最佳的组网模型;
步骤S2、获取当前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判断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是否满足所述最佳的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
步骤S3、响应于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根据所述组网模型分配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并生成用于指导用户连接组网设备的连接关系图与配置文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存储设备信息包括存储设备的型号信息,存储设备是指具有存储能力且支持SAN网络连接的存储设备,可以是存储服务器吗,以光纤的方式连接到光交换机上,也即存储设备信息包括存储服务器所具备光纤接口或者是安装的网卡型号,从网卡型号可知该网卡具有几个网络接口。
另外存储信息还包括存储设备的组网形式,如图5所示,图5示出的是一个四控双活的存储结构模型的拓扑图,图中NODE1~4可以视为4个存储服务器,每个存储服务器上有4个光线接口。图中host1~2表示向存储系统(STORAGE1和STORAGE2)中写入数据的业务主机。图中SWITCH表示用于连接主机host1~2和两个存储系统(STORAGE1和STORAGE2)的光通信交换机。所谓四控双活是指有四台存储服务器(NODE1~4)组成两个存储系统(STORAGE1和STORAGE2),STORAGE1和STORAGE2中的数据理论上进行双倍分是相同的(忽略同步更新过程中的数据),同一存储系统内的存储服务器即NODE1与NODE2中的数据是不同的,NODE3与NODE4中也不相同,也即“双活”是指具有两个相同的存储系统进行冗余备份,当然在一些情况下也可将四个存储服务器NODE1~3中的数据配置为4个完全相同的存储机制。
具体地,在步骤S1中,需要用户输入用于此次组网的设备信息,即有多少个存储服务器(类似于图5中的NODE1~4),同时如果用户输入的存储服务器中的光纤接口数量不可知时,还需用户指定对应的NODE的光纤接口数量,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向用户提供闲置的存储服务器,由用户选择,以及组网的类型,即是双控、四控、四控双活、六控、六控双活、八控、八控双活哪种组网类型。若用户未指定对应的组网模型,则根据用户输入的存储服务器数量满足的组网模式组成在当前调价下最优的组网模型。也即需要获取用户输入的:存储服务器设备名(必选)、每个存储服务器对应的光纤接口数量、组网类型、主机名称以及主机上对应的光纤端口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需要用户指定对应的交换机。
进一步,在步骤S2中,可用接入资源是指交换机上的接入端口,即交换机上的光纤接口,在根据用户输入的设备信息进行组网模型的构建时还需要判断交换机上的端口是否满足存储服务器的组网需要,因此需要获取交换机上剩余的可用的光纤端口数,并判断交换机上的剩余的可用的光纤端口数是否满足用基于用户组网的最佳组网模型的需要。
在步骤S3中,最理想的情况下,交换机上剩余的可用光纤接口若满足最佳组网模型的接口需要,则将根据最佳组网模型所需要的接口数量以及组建SAN网络时对应的ZONE的划分方式通过交换机上对应的程序接口自动配置交换机上对应的端口,同时根据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接口,以及不同的Zone对应的交换机端口号生成对应的连接关系图以及配置文件。
具体地,生成组网设备的连接关系图可参考图5,图5为“四控双活”模式下的最佳配置图(存储服务器NODE上为四个光纤接口情况下)。如图所示,交换机上的第一排端口1、3、5、7、9、11、13、15用于与两个主机(host1和host2)相连,端口2、4、6、8、10、12、14、16连接到STORAGE1存储系统上的两个存储服务器NODE1和NODE2,具体如图所示,端口连接的对应关系参考图5上的连线;交换机上的端口18、20、22、24、26、28、30、32连接到存储系统STORAGE2上的NODE3和NODE4两个存储服务器上光纤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组网模型分配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是指在确定组网模型的拓扑结构后,按照SAN网络的组网方式对交换机上的端口划分对应的Zone,以图5所示的拓扑结构为了,可生成直接用于交换机上对应API的脚本,或者通过连接到交换机上对应的接口直接对交换机上相关接口的Zone进行划分,图5拓扑关系对应的交换机上Zone划分如下:
Zone1:交换机端口1、3、5、7、9、11、13、15、10、12;
Zone2:交换机端口1、3、5、7、9、11、13、15、14、16;
Zone3:交换机端口1、3、5、7、9、11、13、15、26、28;
Zone4:交换机端口1、3、5、7、9、11、13、15、30、32;
Zone5:交换机端口、2、4、6、8、18、20、22、24;
端口1、3、5、7、11、13、15同时且分别与端口(10、12),(14、16),(26、28),(30、32)组成对应的Zone1~Zone4,,也即主机(host1和host2)上的八路接口均可与四个存储服务器NODE1~NODE4通信,NODE1~NODE4之间通过Zone5中的四个端口进行通信。上述划分规则可直接通过脚本的方式配置到交换机中,也可以生成类似上述内容以文字内容的形式反馈给用户,指导用户进行对应的配置。
进一步,根据对应的组网模型生成用于方便运维人员连接的配置文件,即与图5一样生成对应的连接指导文件,具体地,配置文件内容如下:
Host1连接步骤:
FC1网卡上的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
FC1网卡上的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3;
FC2网卡上的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5;
FC2网卡上的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7;
Host2连接步骤:
FC1网卡上的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9;
FC1网卡上的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1;
FC2网卡上的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3;
FC2网卡上的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5;
NODE1的连接步骤:
NODE1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6;
NODE1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8;
NODE1第三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0;
NODE1第四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2;
NODE2的连接步骤:
NODE2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
NODE2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4;
NODE2第三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4;
NODE2第四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6;
NODE3的连接步骤:
NODE3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2;
NODE3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4;
NODE3第三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6;
NODE3第四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8;
NODE4的连接步骤:
NODE4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8;
NODE4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0;
NODE4第三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30;
NODE4第四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32;
用户可将配置文件的内容打印,并按照配置文件上的连接步骤进行接线连接。同时可根据组网设备的连接关系图进行对照连接是否错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则按照预定的减配策略对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方式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当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搭建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时,在最佳组网模型的拓扑结构上按照一定的减配策略对组网模型进行减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预定的减配策略对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方式进行调整包括:
响应于所述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优先减少组网模型中主机端与交换机的接入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组网模型中主机端与交换机的接入资源是指主机与交换机相连的光纤端口数量,当交换机上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最佳组网模型需要时,优先减少主机端与交换机的连接,具体地参考图6~7,图6示出了“四控二活”模式下当交换机的缺少1个端口情况下的组网模型的网络拓扑关系图。图7为交换机缺少4个端口情况下的组网模型的网络拓扑关系图。当缺少的端口数在1-4个时,则逐个减少主机端与交换机的光线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预定的减配策略对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方式进行调整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减少所述组网模型中存储节点之间通信所属的Zone在交换机上的接入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当交换机上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最佳组网模型需要时,优先减少存储节点(存储服务器NODE1~4)之间的连接(其连接需要由交换机做桥梁),具体地参考图8-9,图8示出了“四控二活”模式下当交换机的缺少5个端口情况下的组网模型的网络拓扑关系图。图9为交换机缺少8个端口情况下的组网模型的网络拓扑关系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减少的存储节点之间在交换机上的接入资源是指上述实施例中用于在存储系统STORAGE1和STORAGE2之间备份数据的Zone5中的端口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预定的减配策略对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方式进行调整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减少组网模型中交换机与存储节点的接入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交换机与存储节点的接入资源是指存储节点通过交换机接收主机数据的端口。当交换机上的接入资源仍不满足组网模型需要时,减少主机端与交换机的连接,具体地参考图10~11,图10示出了“四控二活”模式下当交换机的缺少9个端口情况下的组网模型的网络拓扑关系图。图11为交换机缺少12个端口情况下的组网模型的网络拓扑关系图。即优先保证主机可向两个存储系统中写入数据的通道的带宽。基于上述内容中Zone1~Zone4中的拓扑关系可知,host1和host2可以同时向任一一个NODE写入数据,因此需优先保持Zone1~Zone4中的存储节点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资源(端口数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组网模型分配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包括:
按照所述组网中各个设备与交换机的连接关系,将交换机的对应的连接端口与各个设备连接端口建立绑定关系,并将所述绑定关系配置到交换机中。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根据组网模型中用户输入的设备信,获取host1~2和Node1~4上的光纤端口的编号与对应的交换机上端口编号进行绑定,具体地,以节点名称(host或NODE)加对应的光纤网卡型号+端口序号作为设备上的每一个端口的设备端口号,并以“交换机端口编号:设备端口编号”的形式建立绑定关系,同时将该绑定关系保存到交换机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组网模型中各个设备的连接端口与交换机上的对应连接端口相连,通过所述交换机获取对应的连接端口的标识信息,将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的连接端口与组网模型中对应的连接端口进行一致性校验;
响应于所述一致性校验不通过将不一致的连接端口告知用户连接错误;并将对应的错误信息发送到交换机控制器促使对应的信号灯警示。
进一步,当交换机启动后与连接到交换机上的设备进行通信,获取交换机上对应端口所连接的设备名称、网卡型号、端口序号,与保存的绑定关系中该端口对应的设备端口号进行校验比对,如果校验结果不一致说明交换机上该端口并不是用于连接当前设备,极有可能存在用户接线时出现连接错误的情况,因此可将交换机上对应的端口的指示闪烁或者常亮(闪烁或常亮时其他正确的接口的指示灯不亮, 或者在颜色上加以区分)向用户示警表示连接错误,及时纠正,不至于当业务运行时发现某存储节点或主机失联或异常。
通过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用户只需提供组网的设备的详细配置信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便可根据对应的配置信息生成在当前条件下最佳的组网配置,并将对应的配置直接导入到交换机中建立对应组网策略,同时将组网配置以图形化和文本描述的方式展示给用户指导用户按照对应的连接关系图和文本描述将对应的设备的对应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为用户提供一种方便高效组网方式,以及提供当前组网条件下效能最佳的组网策略。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系统,包括:
组网模型生成模块1,所述组网模型生成模块1配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组网的存储设备信息,根据输入的存储设备信息生成最佳的组网模型;
组网模型判断模块2,所述组网模型判断模块2配置用于获取当前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判断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是否满足所述最佳的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
组网模型实施模块3,所述组网模型实施模块3配置用于响应于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根据所述组网模型分配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并生成用于指导用户连接组网设备的连接关系图与配置文件。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21;以及
存储器22,所述存储器22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21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23,所述指令23由所述处理器21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1,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1存储有计算机程序402,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组网的存储设备信息,根据输入的存储设备信息生成最佳的组网模型;
获取当前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判断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是否满足所述最佳的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
响应于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根据所述组网模型分配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并生成用于指导用户连接所述组网设备的连接关系图与配置文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则按照预定的减配策略对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方式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预定的减配策略对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方式进行调整包括:
响应于所述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优先减少组网模型中主机端与交换机的接入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预定的减配策略对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方式进行调整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减少组网模型中交换机与存储节点的接入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按照预定的减配策略对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方式进行调整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减少所述组网模型中存储节点之间通信所属的Zone在交换机上的接入资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组网模型分配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包括:
按照所述组网中各个设备与交换机的连接关系,将交换机的对应的连接端口与各个设备连接端口建立绑定关系,并将所述绑定关系配置到交换机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组网模型中各个设备的连接端口与交换机上的对应连接端口相连,通过所述交换机获取对应的连接端口的标识信息,将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的连接端口与组网模型中对应的连接端口进行一致性校验;
响应于所述一致性校验不通过将不一致的连接端口告知用户连接错误;并将对应的错误信息发送到交换机控制器促使对应的信号灯警示。
以上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支持例外情况,单数形式“一个”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组网的存储设备信息,根据输入的存储设备信息生成最佳的组网模型;
获取当前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判断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是否满足所述最佳的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
响应于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根据最佳组网模型所需要的接口数量以及组建SAN网络时对应的ZONE的划分方式通过交换机上对应的程序接口自动配置交换机上对应的端口,并根据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接口,以及不同的Zone对应的交换机端口号生成用于指导用户连接组网设备的连接关系图与配置文件,
其中:生成组网设备的连接关系图为“四控双活”模式下的最佳配置图,交换机上的端口1、3、5、7、9、11、13、15用于与host1和host2两个主机相连,端口2、4、6、8、10、12、14、16连接到STORAGE1存储系统上的两个存储服务器NODE1和NODE2;交换机上的端口18、20、22、24、26、28、30、32连接到存储系统STORAGE2上的NODE3和NODE4两个存储服务器上光纤接口;
对应的交换机上Zone划分如下:
Zone1:交换机端口1、3、5、7、9、11、13、15、10、12;
Zone2:交换机端口1、3、5、7、9、11、13、15、14、16;
Zone3:交换机端口1、3、5、7、9、11、13、15、26、28;
Zone4:交换机端口1、3、5、7、9、11、13、15、30、32;
Zone5:交换机端口、2、4、6、8、18、20、22、24;
生成的配置文件内容如下:
host1连接步骤:
FC1网卡上的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
FC1网卡上的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3;
FC2网卡上的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5;
FC2网卡上的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7;
host2连接步骤:
FC1网卡上的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9;
FC1网卡上的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1;
FC2网卡上的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3;
FC2网卡上的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5;
NODE1的连接步骤:
NODE1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6;
NODE1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8;
NODE1第三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0;
NODE1第四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2;
NODE2的连接步骤:
NODE2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
NODE2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4;
NODE2第三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4;
NODE2第四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6;
NODE3的连接步骤:
NODE3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2;
NODE3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4;
NODE3第三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6;
NODE3第四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8;
NODE4的连接步骤:
NODE4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8;
NODE4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0;
NODE4第三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30;
NODE4第四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则按照预定的减配策略对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方式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定的减配策略对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方式进行调整包括:
响应于所述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优先减少组网模型中主机端与交换机的接入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定的减配策略对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方式进行调整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减少组网模型中交换机与存储节点的接入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定的减配策略对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方式进行调整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交换机的接入资源不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减少所述组网模型中存储节点之间通信所属的Zone在交换机上的接入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组网模型分配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包括:
按照所述组网中各个设备与交换机的连接关系,将交换机的对应的连接端口与各个设备连接端口建立绑定关系,并将所述绑定关系配置到交换机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组网模型中各个设备的连接端口与交换机上的对应连接端口相连,通过所述交换机获取对应的连接端口的标识信息,将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的连接端口与组网模型中对应的连接端口进行一致性校验;
响应于所述一致性校验不通过将不一致的连接端口告知用户连接错误;并将对应的错误信息发送到交换机控制器促使对应的信号灯警示。
8.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组网模型生成模块,所述组网模型生成模块配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组网的存储设备信息,根据输入的存储设备信息生成最佳的组网模型;
组网模型判断模块,所述组网模型判断模块配置用于获取当前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判断所述交换机的可用接入资源是否满足所述最佳的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
组网模型实施模块,所述组网模型实施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满足所述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需要,根据最佳组网模型所需要的接口数量以及组建SAN网络时对应的ZONE的划分方式通过交换机上对应的程序接口自动配置交换机上对应的端口,并根据最佳组网模型的组网接口,以及不同的Zone对应的交换机端口号生成用于指导用户连接组网设备的连接关系图与配置文件,
其中:生成组网设备的连接关系图为“四控双活”模式下的最佳配置图,交换机上的端口1、3、5、7、9、11、13、15用于与host1和host2两个主机相连,端口2、4、6、8、10、12、14、16连接到STORAGE1存储系统上的两个存储服务器NODE1和NODE2;交换机上的端口18、20、22、24、26、28、30、32连接到存储系统STORAGE2上的NODE3和NODE4两个存储服务器上光纤接口;
对应的交换机上Zone划分如下:
Zone1:交换机端口1、3、5、7、9、11、13、15、10、12;
Zone2:交换机端口1、3、5、7、9、11、13、15、14、16;
Zone3:交换机端口1、3、5、7、9、11、13、15、26、28;
Zone4:交换机端口1、3、5、7、9、11、13、15、30、32;
Zone5:交换机端口、2、4、6、8、18、20、22、24;
生成的配置文件内容如下:
host1连接步骤:
FC1网卡上的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
FC1网卡上的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3;
FC2网卡上的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5;
FC2网卡上的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7;
host2连接步骤:
FC1网卡上的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9;
FC1网卡上的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1;
FC2网卡上的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3;
FC2网卡上的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5;
NODE1的连接步骤:
NODE1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6;
NODE1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8;
NODE1第三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0;
NODE1第四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2;
NODE2的连接步骤:
NODE2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
NODE2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4;
NODE2第三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4;
NODE2第四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6;
NODE3的连接步骤:
NODE3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2;
NODE3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4;
NODE3第三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6;
NODE3第四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8;
NODE4的连接步骤:
NODE4第一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18;
NODE4第二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20;
NODE4第三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30;
NODE4第四端口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3。
9. 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888948.XA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1342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8948.XA CN115134255B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8948.XA CN115134255B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4255A CN115134255A (zh) 2022-09-30
CN115134255B true CN115134255B (zh) 2023-08-29

Family

ID=83385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8948.XA Active CN115134255B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425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2703A (zh) * 2018-11-16 2019-02-01 西北师范大学 异构网络中一种基于非最佳用户级联方案的物理层安全方法
CN111130962A (zh) * 2019-12-30 2020-05-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自动化配置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245645A (zh) * 2019-12-31 2020-06-0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SAN交换机的zone自动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1414171A (zh) * 2020-03-12 2020-07-1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光纤网络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08581A1 (en) * 2002-05-02 2003-11-06 Behren Paul D. Von Discovery of fabric devices using information from devices and switch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2703A (zh) * 2018-11-16 2019-02-01 西北师范大学 异构网络中一种基于非最佳用户级联方案的物理层安全方法
CN111130962A (zh) * 2019-12-30 2020-05-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自动化配置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245645A (zh) * 2019-12-31 2020-06-0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SAN交换机的zone自动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1414171A (zh) * 2020-03-12 2020-07-1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光纤网络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4255A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330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a dynamic high-availability mode based on current wide area network connectivity
EP3681110B1 (en) A region interconnect control using vrf tables across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942623B2 (en) Data center network architecture
US9723379B2 (en) Automated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real time energy management
US7532576B2 (en) Site-to-site dynamic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US6128729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links to attached devices
US9204207B2 (en) Hierarchy of control in a data center network
CN110301104B (zh) 一种光线路终端olt设备虚拟方法及相关设备
EP2774329B1 (en) Data center network architecture
EP198244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recovering from virtual switch link failures
US8533316B2 (en) Management computer for set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f node
US2007016259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network resources
US20080215910A1 (en) High-Availability Networking with Intelligent Failover
WO2020114017A1 (zh) 数据中心流量互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656645A (zh) 堆叠系统的故障处理的决策方法和装置
CN113194020B (zh) 一种虚拟网络交互方法及虚拟网络架构
CN115134255B (zh) 一种交换机自动组网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24202B (zh) 一种探测线路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5426258B (zh) 信息配置方法、装置、交换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90823B (zh) 一种用于层次拓扑的交换机自动配置方法及介质
CN116016213A (zh) 一种基于网络靶场的流量编排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14189485A (zh) 一种交换机的网口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4675B (zh) 一种基于城域网的家宽业务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US20220182465A1 (en) Network management server, network device, and erroneous connection detection program
CN109039680A (zh) 一种切换主宽带网络网关bng和备bng的方法、系统和b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