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4046B - 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4046B
CN115134046B CN202210753499.8A CN202210753499A CN115134046B CN 115134046 B CN115134046 B CN 115134046B CN 202210753499 A CN202210753499 A CN 202210753499A CN 115134046 B CN115134046 B CN 1151340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bit
dci
coding
reasonable
so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34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34046A (zh
Inventor
聂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eur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ur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ur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uro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534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40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4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4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340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40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DCI检测的软比特集,通过对目标PDCCH候选集的解调结果进行速度匹配后得到;根据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筛选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译码器,以减少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减少了译码器的工作量,降低了译码器的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基站使用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通过解码PDCCH得到所需DCI,获取资源分配信息。
现有技术中,UE主要通过盲检测的方式获取DCI,具体的盲检测方式为:在搜索空间内,根据多种可能的DCI聚合等级,计算出全部PDCCH候选集的位置后,对提取得到的每个PDCCH候选集进行译码,验证该译码结果中是否包含正确的DCI,以最终盲检测出PDCCH中的DCI。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用于指示UE资源分配信息的DCI可以存储在公共搜索空间,也可以存储在UE专用存储空间,再结合DCI聚合等级,所需进行译码的PDCCH候选集的数量非常大,再考虑不同的传输模式下,可能具有2种可能的DCI长度,最终的译码次数会再次翻倍。进而在一次PDCCH的盲检过程中,译码器需要进行多次的译码次操作,译码器计算复杂度很高,从而会带来过高的译码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减少PDCCH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降低了译码器的计算复杂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其中,包括:
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DCI检测的软比特集,所述软比特集通过对目标PDCCH候选集的解调结果进行速度匹配后得到;
根据所述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筛选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
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所述译码器,以减少所述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装置,所述PDCCH盲检测的过滤装置包括:
软比特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DCI检测的软比特集,所述软比特集通过对目标PDCCH候选集的解调结果进行速度匹配后得到;
软比特集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筛选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
译码次数减少模块,用于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所述译码器,以减少所述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DCI检测的软比特集,通过对目标PDCCH候选集的解调结果进行速度匹配后得到;根据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筛选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译码器的技术手段,仅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译码器,而将明显不可能译码得到DCI的软比特值进行过滤,可以大大减少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解决了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减少了译码器的工作量,降低了译码器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另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其他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设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为了后文便于说明,首先将现有技术中的PDCCH盲检测完整过程进行简单介绍。
如前所述,PDCCH中承载的是DCI,包含一个或多个UE上的资源分配和其他的控制信息。在LTE中上下行的资源调度信息(MCS,Resource allocation等等的信息)都是由PDCCH来承载的。一般来说,在一个子帧内,可以有多个PDCCH。UE需要首先解调PDCCH中的DCI,然后才能够在相应的资源位置上解调属于UE自己的PDSCH(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包括广播消息,寻呼,UE的数据等。UE一般不知道当前PDCCH占用的CCE(Channel Control Element,信道控制单元)的数目大小,传送的是什么DCI format(样式)的信息,也不知道自己需要的信息在哪个位置。但是UE知道自己当前在期待什么信息,对于不同的期望信息UE用相应的RNTI(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信息做CRC校验,如果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校验成功,那么UE就知道这个信息是自己需要的,也可以进一步知道相应的DCI format,调制方式,从而得到所需的DCI内容。这就是所谓的PDCCH盲检测过程。
其中,PDCCH发送端的处理流程如下:
生成DCI和CRC信息->CRC信息用RNTI加扰->咬尾卷积编码->速率匹配->PDCCH复用以及加扰->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调制->层映射及预编码->资源块的映射。
相对应的,现有技术中,用户接收PDCCH的方法为发送处理流程的逆过程:
解资源块映射->解层映射及预编码->解QPSK->盲检测->速率匹配->维特比译码->解CRC。
下面详细说明UE的盲检测过程:
步骤1、利用UE的RNTI,在搜索空间中计算出全部的PDCCH候选集位置。搜索空间的概念,对不同格式的PDCCH可能的摆放位置进行了限制,降低了UE进行盲检的复杂度。每个不同格式的PDCCH,对应不同的搜索空间,LTE中主要包括小区公共搜索空间和UE专用搜索空间,其候选集数目及聚合等级的对应关系是由协议规定的,如下表1所示。
表1中的L为候选集的聚合等级(Aggregation Level),M(L)为对应的搜索空间内聚合等级为L的候选集个数。该UE的DCI由某个PDCCH候选集承载的,为获取DCI,需要获知承载DCI的PDCCH候选集,该候选集是由起始CCE位置和聚合等级而唯一确定的。
表1 PDCCH候选集数列表
Figure BDA0003719062880000061
起始CCE的位置
Figure BDA0003719062880000062
是由下述公式计算得出:
Figure BDA0003719062880000063
/>
式中,自然数下标k为子帧序号,
Figure BDA0003719062880000064
为第k个子帧中聚合等级为L的起始CCE的位置,连续值m的取值为:0,1,2,…,M(L)-1,NCCE,k为第k个子帧中可用于传输PDCCH的CCE数量。
对于公共搜索空间,计算过程的中间变量Yk=0;对于UE专用搜索空间,则Yk=(A·Yk-1)modD;其中,Y-1=nRNTI≠0,A=39827,D=65537,nRNTI为用户UE的RNTI,符号mod表示求模运算。
每个小区中的每个UE都有一个独有的RNTI,对特定的UE,可根据其RNTI、子帧号和CCE数量计算出全部的PDCCH候选集所在的位置。
步骤2:对每一个PDCCH候选集进行解码,并通过CRC验证是否为正确的DCI。UE根据系统配置可以计算出所需DCI的长度,再根据已知的DCI长度,对每个PDCCH候选集进行解速率匹配和维特比译码,并使用RNTI进行解CRC校验,如果校验正确,则表明解码正确,进行可以提取得到相应的DCI内容。
上述技术方案的缺点是:用于指示UE资源分配的DCI可以存储在公共搜索空间,也可存放在UE专用搜索空间。从表1中可看出,所有可能的候选集的个数为22个。然而,对于下行的每种传输模式,有两种可能的DCI长度,所以最多要译码44次。即最多要进入译码器44次,而译码器的计算复杂度高,过多的译码操作会带来很高的功耗。
基于此,发明人提出在PDCCH盲检测过程中,在速率匹配和维特比译码这两个操作之间,增加一个过滤模块,也即,将盲检测过程:解资源块映射->解层映射及预编码->解QPSK->盲检测->速率匹配->维特比译码->解CRC,调整为解资源块映射->解层映射及预编码->解QPSK->盲检测->速率匹配->过滤模块->维特比译码->解CRC。
在该过滤模块中,主要对速率匹配后的软比特值进行了一次过滤校验,将明显不可能携带有DCI的软比特集,或者说明显不存在DCI编码特征的软比特集滤掉,也就是选择的将一些软比特集不输入至译码器进行译码,以减少PDCCH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主要描述上述过滤模型所实现的过滤方法。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PDCCH进行盲检测的情况,特别适用于在将速度匹配后的软比特集输入至译码器之前,对不符合DCI编码特征的软比特集进行过滤,以及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译码器的情况。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PDCCH盲检测的过滤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配置于终端设备,典型的,移动终端设备中。
相应的,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DCI检测的软比特集。
其中,所述软比特集通过对目标PDCCH候选集的解调结果进行速度匹配后得到。
如前所述,移动终端在PDCCH盲检过程中,针对计算得到的每个PDCCH候选集,进行解码处理以及速度匹配后,可以得到一个软比特值序列,也即软比特集,该软比特集中具有设定数量的软比特值,每个软比特值对应一个采样时刻下的采样值。一个软比特集中包括的软比特值数量,与该PDCCH候选集的聚合等级关联。在本实施例中,在将与一个特定的PDCCH候选集(目标PDCCH候选集)匹配的软比特集输入至译码器之前,首先执行一次过滤操作。
S120、根据所述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筛选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
其中,数值特征可以是指软比特集中各软比特的比特值大小,或者软比特集中各软比特的比特值变化趋势,或者将软比特集按照预设的规则划分为一个或者多个分组后,不同分组中的相同位置的比特值的变化趋势等。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一个软比特集中包含有一个有效编码的DCI,该软比特集中各软比特的比特值一定需要符合一定的数值特征,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通过挖掘出这些数据特征,以实现对不符合DCI编码特征的软比特集的过滤。
合理DCI编码条件可以是包含有效编码的DCI的软比特集中,各软比特的比特值所需符合的一个可量化的判定条件,典型的,该合理DCI编码条件可以为基于设定的合理编码阈值的数值大小判定条件。也即,将根据所述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所量化出一个特征值,与预先设定的合理编码阈值之间进行数值大小判断的条件。
典型的,如果该量化的特征值大于或者等于该合理编码阈值,可以确定软比特集不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也即,该软比特集中不包含有效编码的DCI;如果该量化的特征值小于该合理编码阈值,可以确定软比特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也即,该软比特集中含有一个有效编码的DCI。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统计经验设置一个统一的合理DCI编码条件,或者,考虑到每个软比特集是由PDCCH候选集以及预先选择的目标DCI长度共同确定得到的,进而,可以预先确定出与PDCCH候选集的不同聚合等级,以及不同的DCI长度分别对应的合理DCI编码条件。然后,可以根据当前处理的软比特集对应的聚合等级和目标DCI长度,选择匹配的合理DCI编码条件进行上述判断,以进一步提高判断结果的精准度。
S130、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所述译码器,以减少所述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
在本实施例中,当确定不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时,可以认为该软比特集中包含有效编码的DCI的概率非常低,该软比特集不符合DCI编码规则,进而可以直接丢弃该软比特集,以避免译码器做一次无效的译码操作。当确定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时,可以认为该软比特集有一定的概率包含有效编码的DCI,该软比特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DCI编码规则。进而,可以将该软比特集输入至译码器进行译码,以准确判断该软比特集是否包含有DCI。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DCI检测的软比特集,通过对目标PDCCH候选集的解调结果进行速度匹配后得到;根据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筛选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译码器的技术手段,仅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译码器,而将明显不可能译码得到DCI的软比特值进行过滤,可以大大减少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解决了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减少了译码器的工作量,降低了译码器的功耗。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筛选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可以包括:
根据生成所述软比特集所使用的目标DCI长度,将所述软比特集划分为至少一个软比特子集;根据各相邻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差异,计算与所述软比特集对应的DCI编码指数;验证所述DCI编码指数是否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
如前所述,UE根据系统配置可以计算出所需DCI的长度,再根据已知的DCI长度,对每个PDCCH候选集进行速率匹配,进而,在生成与一个目标PDCCH候选集对应的软比特集时,在全部可选的DCI长度中,需要结合使用其中的一个DCI长度,也即目标DCI长度。其中,DCI长度具体是指UE期望获取的DCI中所包含的比特数量,也就说通过译码器译码后,所期望得到的DCI的数据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该目标DCI长度,可以反推DCI在进入该译码器进行译码之前的编码DCI长度。而该编码DCI长度,可以反映UE所需的DCI在该软比特集中所占的比特数量。
相应的,可以按照该编码DCI长度,对该软比特集进行划分,得到一个或者多个软比特子集,进而可以近似的认为每个软比特子集中包含有译码器DCI中的全部或者说大部分信息。
示例性的,假设该编码DCI长度为4,而软比特子集中包括16个软比特值:{-0.5,0.2,-0.8,0.9,-0.7,0.3、0.6,0.1,1.3,0.9,-0.1,0.5,-1.8,1.2,-0.7,0.9},进而,可以将上述软比特子集划分为4个软比特子集:软比特子集1:{-0.5,0.2,-0.8,0.9}、软比特子集2:{-0.7,0.3、0.6,0.1}、软比特子集3:{1.3,0.9,-0.1,0.5}和软比特子集4:{-1.8,1.2,-0.7,0.9}。
其中,比特值差异可以是在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对应的各自比特值之间的数值差异。
续前例,针对{-0.5,0.2,-0.8,0.9}和{-0.7,0.3、0.6,0.1}这两个软比特子集,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差异可以是指:首个比特位置中-0.5与-0.7之间的数值差异,第二个比特位置中0.2和0.3之间的数值差异,第三个比特位置中-0.8和0.6之间的数值差异,以及第四个比特位置中0.9和0.1之间的数值差异。
发明人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对一个PDCCH候选集进行速率匹配后得到的软比特集,并将上述软比特集划分为多个与译码前DCI长度匹配的软比特子集后,如果该软比特集中确实包含有一个有效编码的DCI,则不同软比特子集中包括的相同比特位置的软比特值不会具有非常大的数值波动,而如果该软比特集中并未包含一个有效编码的DCI,则各软比特集中包括的各软比特值则会具有随机性,进而,不同软比特子集中包括的相同比特位置的软比特值可能会具有非常大的数值波动。
基于此,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定义了一个DCI编码指数,该DCI编码指数用于衡量各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差异,不同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差异越大,该DCI编码指数越大,进而该软比特集中包含有效编码的DCI的概率也就越低。
在本实施例中,该DCI编码指数可以为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差异的累加值,或者,也可以为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发生符号翻转的计数值,本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相应的,该合理DCI编码条件可以为一个合理编码阈值条件,也即,如前所述的该DCI编码指数与预先设定的,与该DCI编码指数匹配的合理编码阈值之间进行数值大小判断的条件。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假设合理编码阈值条件中的合理编码阈值为1000,当DCI编码指数为2500时,不满足合理编码阈值条件,则放弃将软比特集输入至译码器,以减少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当DCI编码指数为800时,满足合理编码阈值条件,则需要将软比特集输入至译码器进行进一步的判断。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另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各实施例为基础进行细化,在本实施例中,对根据所述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筛选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细化。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包括下述操作:
S210、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DCI检测的软比特集。
S220、根据所述目标DCI长度,计算编码DCI长度。
其中,编码DCI长度可以是目标DCI长度在进行译码器译码之前的编码数据长度(编码比特数量)。具体的,假设目标DCI长度为20,根据编码DCI长度计算公式N=3*(DCI_Length+16),计算得到编码DCI长度,在公式中,DCI_Length为目标DCI长度,N为编码DCI长度,可以计算得到N为108。
S230、以所述编码DCI长度为划分单元,将所述软比特集划分为至少一个软比特子集。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以所述编码DCI长度为划分单元,将所述软比特集划分为至少一个软比特子集可以包括:
检测所述软比特集中的软比特总数是否超过所述编码DCI长度;
若是,则取出所述软比特集中前所述编码DCI长度个软比特,形成一个软比特子集,并返回执行检测所述软比特集中的软比特总数是否超过所述编码DCI长度的操作;若否,则使用软比特集中的全部软比特,形成一个软比特子集。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软比特集包括的软比特数量大于该编码DCI长度,则可以划分出多个软比特子集,如果该软比特集包括的软比特数量小于该编码DCI长度,则仅可以划分出一个软比特子集。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仅可以划分出一个软比特子集,因为没有两两软比特子集的数据比较过程,则无法通过计算DCI编码指数的方式进行软比特集的过滤,此时,可以直接将所述软比特集输入至所述译码器,由该译码器实现DCI的检测过程。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点在于,当划分出多个软比特子集时,如何通过计算DCI编码指数,验证是否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情况。
示例性的,假设软比特集中的软比特总数为300,编码DCI长度为108,由于软比特总数大于编码DCI长度,因此取出软比特集中前编码DCI长度个软比特,形成一个软比特子集1,则软比特子集1的软比特总数为108,剩余软比特集中的软比特总数为192。
进一步的,由于剩余软比特集中的软比特总数为192,继续取出软比特集中前编码DCI长度个软比特,形成一个软比特子集2,则软比特子集2的软比特总数为108,剩余软比特集中的软比特总数为84。
相应的,当剩余软比特集中的软比特总数为84时,检测软比特集中的软比特总数不超过编码DCI长度,于是使用软比特集中的全部软比特,形成一个软比特子集3。
因此,将软比特集分为3个软比特子集,分别为:软比特总数为108的软比特子集1、软比特总数为108的软比特子集2和软比特总数为84的软比特子集3。
S240、将每个软比特子集与前序的全部软比特子集对应的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进行对应相加。
S250、将各相加结果相比计算时使用的累加软比特子集所发生的符号翻转总次数,确定为与所述软比特集对应的DCI编码指数。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240和S250的操作可以通过下述循环操作实现:
生成累加软比特子集,所述累加软比特子集初始化为所述编码DCI长度个软比特,各所述软比特具有预设比特值;在各所述软比特子集中,依次获取当前比对子集;将所述当前比对子集与所述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进行对应相加,并在相加结果相比所述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的比特值发生符号翻转时,更新符号翻转计数值;将所述当前比对子集与所述累加软比特子集的相加结果,作为新的累加软比特子集,并返回执行在各所述软比特子集中,依次获取当前比对子集的操作,直至完成对全部软比特子集的处理;将更新完成的所述符号翻转计数值,确定为各相加结果相比计算时使用的累加软比特子集所发生的符号翻转总次数,也即,将所述符号翻转计数值,确定为所述DCI编码指数。
其中,累加软比特子集可以是多个软比特子集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进行对应相加,得到的合并子集。预设比特值可以是给累加软比特子集设置初始的比特值。当前比对子集可以是当前需要进行对比的软比特子集。每次更新的符号翻转计数值可以用于统计当前软比特子集和上一个累加软比特子集进行处理后,发生符号翻转的统计值。
续前例,由于编码DCI长度为108,软比特集分为3个软比特子集。首先生成累加软比特子集,根据编码DCI长度进行初始化,则累加软比特子集为108个比特位置的比特值均为0。
进一步的,在各软比特子集中,依次获取当前比对子集,也就是软比特子集1。将软比特子集1与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进行对应相加,并在相加结果相比累加软比特子集中同一比特位置的比特值发生符号翻转时,更新符号翻转计数值。由于与初始化的累加软比特子集相加,没有发生符号翻转,则符号翻转计数值为0。将软比特子集1与累加软比特子集的相加结果,作为更新后的累加软比特子集。
相应的,将软比特子集2与更新后的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进行对应相加,判断是否发生符号翻转,并更新符号翻转计数值。累加软比特子集和软比特子集相加之后的每一个比特位置的比特值,与之前的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的每一个比特值进行比较,符号发生翻转一次,符号翻转计数值增加1。假设累加软比特子集和软比特子集的长度均为108,则最大有108次符号翻转,也即符号翻转计数值最大为108。直至完成对全部软比特子集的处理,将更新完成的符号翻转计数值,确定为DCI编码指数。
当DCI编码指数越大,说明该软比特集中各软比特子集翻转次数越多,不适合输入至译码器进行PDCCH盲测。当DCI编码指数越小,说明该软比特集中各软比特子集翻转次数越少,适合输入至译码器进行PDCCH盲测。从而可以减少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
具体的一个例子,假设该编码DCI长度为4,而软比特子集中包括16个软比特值:{-0.5,0.2,-0.8,0.9,-0.7,0.3、0.6,0.1,1.3,0.9,-0.1,0.5,-1.8,1.2,-0.7,0.9},进而,可以将上述软比特子集划分为4个软比特子集:软比特子集1:{-0.5,0.2,-0.8,0.9}、软比特子集2:{-0.7,0.3、0.6,0.1}、软比特子集3:{1.3,0.9,-0.1,0.5}和软比特子集4:{-1.8,1.2,-0.7,0.9}。
由于软比特子集的数量为4个,则可以根据各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差异,计算与软比特集对应的DCI编码指数。具体为,首先对累加软比特子集进行初始化,初始化之后的累加软比特子集为:{0,0,0,0}。
将累加软比特子集与软比特子集1进行相加,得到结果为{-0.5,0.2,-0.8,0.9},和初始化的累加软比特子集进行相比,没有进行符号翻转,因此DCI编码指数为0,则将累加软比特子集进行更新,更新为{-0.5,0.2,-0.8,0.9}。
接着,将更新后的累加软比特子集和软比特子集2进行相加,得到{-1.2,0.5,-0.2,1},和累加软比特子集{-0.5,0.2,-0.8,0.9}进行相比,没有进行符号翻转,因此DCI编码指数为0,则将累加软比特子集进行更新,更新为{-1.2,0.5,-0.2,1}。
进一步的,将更新后的累加软比特子集{-1.2,0.5,-0.2,1}和软比特子集3进行相加,得到{0.1,1.4,-0.3,1.5},和累加软比特子集{-1.2,0.5,-0.2,1}进行相比,-1.2和0.1相比,存在符号翻转,因此DCI编码指数为1,则将累加软比特子集进行更新,更新为{0.1,1.4,-0.3,1.5}。
相应的,将更新后的累加软比特子集{0.1,1.4,-0.3,1.5}和软比特子集4进行相加,得到{-1.7,2.6,-1.0,2.4},和累加软比特子集{0.1,1.4,-0.3,1.5}进行相比,-1.7和0.1相比,存在进行符号翻转,因此DCI编码指数为2,则将累加软比特子集进行更新,更新为{-1.7,2.6,-1.0,2.4}。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对累加软比特子集进行初始化,并且将当前比对子集和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进行对应相加,并在相加结果相比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的比特值发生符号翻转时,更新符号翻转计数值。这样可以根据符号翻转计数值的大小来进一步的判断是否符合编码规则,这样判断出的结果更加具体和准确,从而能够减少不符合编码规则的PDCCH输入至译码器,减少译码器计算的复杂度。
可选的,在将所述当前比对子集与所述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进行对应相加之前,还可以包括:
检测所述当前比对子集是否与所述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的软比特总数相同;若否,则按照所述当前比对子集中的软比特总数,对所述累加软比特子集进行截短处理。
续前例,根据上述方法,将软比特子集2与更新后的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进行对应相加,得到新的累加软比特子集,此时,新的累加软比特子集的软比特总数为108。由于软比特子集3的软比特总数为84,则新的累加软比特子集与软比特子集3中的软比特总数不相同,所以需要按照软比特子集3的软比特总数为84,对新的累加软比特子集的软比特总数为108进行截短处理,将累加软比特子集3的软比特总数截短为84。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根据当前比对子集和累加软比特子集的软比特总数进行比较,按照当前比对子集中的软比特总数,对累加软比特子集进行截短处理。这样可以使得累加软比特子集的软比特总数与当前比对子集相同,能够提高统计符号翻转计数值的准确度,提高统计符号翻转计数值的可靠性。
S260、验证所述DCI编码指数是否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
S270、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所述译码器,以减少所述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DCI检测的软比特集;根据所述目标DCI长度,计算编码DCI长度;以所述编码DCI长度为划分单元,将所述软比特集划分为至少一个软比特子集;根据各相邻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差异,计算与所述软比特集对应的DCI编码指数;验证所述DCI编码指数是否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根据所述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筛选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所述译码器,以减少所述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可以根据DCI编码指数的大小来进一步的判断是否符合合理DCI编码条件,这样判断出的结果更加具体和准确,提高统计DCI编码指数的可靠性,从而能够减少不符合编码规则的PDCCH输入至译码器,减少译码器计算的复杂度,减少了译码器的工作量。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所述译码器之前,还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PDCCH候选集的目标聚合等级以及所述目标DCI长度,在合理编码阈值集合中,获取目标合理编码阈值作为合理DCI编码条件;
其中,所述合理编码阈值集合中存储有聚合等级和DCI长度的组合,与合理编码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聚合等级可以是一个PDCCH是n个连续的CCE,PDCCH可以有4种聚合等级:{1,2,4,8}。如果聚合等级为8的话,就表示一个PDCCH是8个连续的CCE。
其中,合理编码阈值集合中包括多个合理编码阈值与匹配的聚合等级和DCI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的,在获取与目标PDCCH候选集的聚合等级以及所述目标DCI长度之后,通过查询该合理编码阈值集合,可以获取匹配的目标合理编码阈值。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根据目标PDCCH候选集的聚合等级和目标DCI长度,得到目标合理编码阈值,根据当DCI编码指数超过目标合理编码阈值,放弃将软比特集输入至译码器。可以选择更加准确具体的合理编码阈值,从而能够根据合理编码阈值,将不符合编码规则的PDCCH进行丢弃。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检测的软比特集之前,还可以包括:
在无发送端信号时,分别在每个聚合等级和DCI长度的组合下,提取多个模拟PDCCH候选集;
计算与每个组合下的多个模拟PDCCH候选集分别对应的最大DCI编码指数,作为与每个组合分别对应的合理DCI编码条件,以形成合理编码阈值集合。
可选的,计算与每个组合下的多个模拟PDCCH候选集分别对应的最大DCI编码指数可以包括:
在聚合等级和DCI长度组合集中,依次获取当前处理组合;
在无发送端信号时,根据所述当前处理组合中包括的当前聚合等级以及当前DCI长度,提取设定数量的模拟PDCCH候选集;
对各所述模拟PDCCH候选集的解调结果进行速度匹配,得到各模拟软比特集,并计算与各所述模拟软比特集分别对应的DCI编码指数;
获取最大的DCI编码指数,作为与所述当前处理组合匹配的合理编码阈值;
返回执行在聚合等级和DCI长度组合集中,依次获取当前处理组合的操作,直至完成对全部聚合等级和DCI长度组合的处理。
其中,当前处理组合可以是根据聚合等级和DCI长度组合集进行组合,得到的处理组合。具体的,假设聚合等级为4种,DCI长度为2种,从而可以得到当前处理组合为8。模拟PDCCH候选集可以根据当前处理组合中的当前聚合等级和当前DCI长度,得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模拟候选集。模拟软比特集可以是根据模拟PDCCH候选集的解调结果进行速度匹配得到的软比特集。
示例性的,假设在聚合等级和DCI长度组合集中,依次获取当前处理组合。假设PDCCH可以有4种聚合等级:{1,2,4,8},DCI长度有16和24两种类型的长度,则当前处理组合为8组。分别是聚合等级为1,DCI长度为16;聚合等级为2,DCI长度为16;聚合等级为4,DCI长度为16;聚合等级为8,DCI长度为16;聚合等级为1,DCI长度为24;聚合等级为2,DCI长度为24;聚合等级为4,DCI长度为24;聚合等级为8,DCI长度为24。
在无发送端信号时,具体的,假设根据当前处理组合中的当前聚合等级为1以及当前DCI长度为16,提取100个模拟PDCCH候选集,对模拟PDCCH候选集的解调结果进行速度匹配,得到模拟软比特集,并分别计算与模拟软比特集分别对应的DCI编码指数,假设选择最大的DCI编码指数为50,则将50作为与当前处理组合匹配的合理编码阈值。
在接着获取当前聚合等级为2以及当前DCI长度为16的当前处理组合,进行计算与当前处理组合匹配的合理编码阈值。以及获取当前聚合等级为4以及当前DCI长度为16的当前处理组合;当前聚合等级为8以及当前DCI长度为16的当前处理组合;当前聚合等级为1以及当前DCI长度为24的当前处理组合;当前聚合等级为2以及当前DCI长度为24的当前处理组合;当前聚合等级为4以及当前DCI长度为24的当前处理组合;当前聚合等级为8以及当前DCI长度为24的当前处理组合,来分别得到合理编码阈值,并结束流程。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根据聚合等级和DCI长度组合集的不同,得到不同的当前处理组合,可以得到设定数量的模拟PDCCH候选集,进而得到模拟软比特集,并计算得到DCI编码指数,从而确定当前处理组合匹配的合理编码阈值,直至完成对全部聚合等级和DCI长度组合的处理。这样使得得到的合理编码阈值更加准确,从而能够和DCI编码指数进行比较,减少不符合编码规则的PDCCH送入译码器进行译码,从而减少了译码器的工作量。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可配置于终端设备中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
如图3所示,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软比特集获取模块310、软比特集筛选模块320和译码次数减少模块330。
其中,软比特集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DCI检测的软比特集,所述软比特集通过对目标PDCCH候选集的解调结果进行速度匹配后得到;
软比特集筛选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筛选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
译码次数减少模块330,用于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所述译码器,以减少所述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DCI检测的软比特集,通过对目标PDCCH候选集的解调结果进行速度匹配后得到;根据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筛选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译码器的技术手段,仅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译码器,而将明显不可能译码得到DCI的软比特值进行过滤,可以大大减少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解决了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减少了译码器的工作量,降低了译码器的功耗。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软比特集筛选模块320,可以具体包括:
软比特子集划分单元,用于根据生成所述软比特集所使用的目标DCI长度,将所述软比特集划分为至少一个软比特子集;
DCI编码指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各相邻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差异,计算与所述软比特集对应的DCI编码指数;
合理DCI编码条件判断单元,用于验证所述DCI编码指数是否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软比特子集划分单元,可以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DCI长度,计算编码DCI长度;以所述编码DCI长度为划分单元,将所述软比特集划分为至少一个软比特子集。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DCI编码指数计算单元,可以具体用于:
将每个软比特子集与前序的全部软比特子集对应的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进行对应相加;将各相加结果相比计算时使用的累加软比特子集所发生的符号翻转总次数,确定为与所述软比特集对应的DCI编码指数。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截短处理单元,可以具体用于:
在将每个软比特子集与前序的全部软比特子集对应的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进行对应相加之前,检测当前计算的当前软比特子集是否与前序的全部软比特子集对应的当前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的软比特总数相同;若否,则按照所述当前软比特子集中的软比特总数,对所述当前累加软比特子集进行截短处理。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合理DCI编码条件获取模块,可以具体用于:
在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所述译码器之前,根据所述目标PDCCH候选集的目标聚合等级以及所述目标DCI长度,在合理编码阈值集合中,获取目标合理编码阈值作为合理DCI编码条件;其中,所述合理编码阈值集合中存储有聚合等级和DCI长度的组合,与合理编码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合理编码阈值集合确定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在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DCI检测的软比特集之前,在无发送端信号时,分别在每个聚合等级和DCI长度的组合下,提取多个模拟PDCCH候选集;计算与每个组合下的多个模拟PDCCH候选集分别对应的最大DCI编码指数,作为与每个组合分别对应的合理DCI编码条件,以形成合理编码阈值集合。
上述PDCCH盲检测的过滤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设备包括CPU核410、存储器420、输入装置430和输出装置440;设备中CPU核41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图4中以多个CPU核410为例;设备中的CPU核410、存储器420、输入装置430和输出装置4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4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软比特集获取模块310、软比特集筛选模块320和译码次数减少模块330)。CPU核4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DCI检测的软比特集,所述软比特集通过对目标PDCCH候选集的解调结果进行速度匹配后得到;根据所述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筛选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所述译码器,以减少所述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
存储器4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4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CPU核4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4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4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DCI检测的软比特集,所述软比特集通过对目标PDCCH候选集的解调结果进行速度匹配后得到;根据所述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筛选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所述译码器,以减少所述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PDCCH盲检测的过滤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检测的软比特集,所述软比特集通过对目标PDCCH候选集的解调结果进行速度匹配后得到;
根据所述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筛选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
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所述译码器,以减少所述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
其中,根据所述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筛选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包括:
根据生成所述软比特集所使用的目标DCI长度,将所述软比特集划分为至少一个软比特子集;
根据各相邻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差异,计算与所述软比特集对应的DCI编码指数;
验证所述DCI编码指数是否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
其中,当DCI编码指数小于合理编码阈值条件中的合理编码阈值时,所述DCI编码指数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生成所述软比特集所使用的目标DCI长度,将所述软比特集划分为至少一个软比特子集,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DCI长度,计算编码DCI长度;
以所述编码DCI长度为划分单元,将所述软比特集划分为至少一个软比特子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相邻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差异,计算与所述软比特集对应的DCI编码指数,包括:
将每个软比特子集与前序的全部软比特子集对应的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进行对应相加;
将各相加结果相比计算时使用的累加软比特子集所发生的符号翻转总次数,确定为与所述软比特集对应的DCI编码指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每个软比特子集与前序的全部软比特子集对应的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进行对应相加之前,还包括:
检测当前计算的当前软比特子集是否与前序的全部软比特子集对应的当前累加软比特子集中的软比特总数相同;
若否,则按照所述当前软比特子集中的软比特总数,对所述当前累加软比特子集进行截短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所述译码器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PDCCH候选集的目标聚合等级以及所述目标DCI长度,在合理编码阈值集合中,获取目标合理编码阈值作为合理DCI编码条件;
其中,所述合理编码阈值集合中存储有聚合等级和DCI长度的组合,与合理编码阈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检测的软比特集之前,还包括:
在无发送端信号时,分别在每个聚合等级和DCI长度的组合下,提取多个模拟PDCCH候选集;
计算与每个组合下的多个模拟PDCCH候选集分别对应的最大DCI编码指数,作为与每个组合分别对应的合理DCI编码条件,以形成合理编码阈值集合。
7.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软比特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输入至译码器进行DCI检测的软比特集,所述软比特集通过对目标PDCCH候选集的解调结果进行速度匹配后得到;
软比特集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软比特集的数值特征,筛选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
译码次数减少模块,用于将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的软比特集输入至所述译码器,以减少所述译码器在PDCCH的盲检测过程中的译码次数;
其中,软比特集筛选模块,包括:
软比特子集划分单元,用于根据生成所述软比特集所使用的目标DCI长度,将所述软比特集划分为至少一个软比特子集;
DCI编码指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各相邻软比特子集中相同比特位置的比特值差异,计算与所述软比特集对应的DCI编码指数;
合理DCI编码条件判断单元,用于验证所述DCI编码指数是否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
其中,当DCI编码指数小于合理编码阈值条件中的合理编码阈值时,所述DCI编码指数满足合理DCI编码条件。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
CN202210753499.8A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51340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3499.8A CN115134046B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3499.8A CN115134046B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4046A CN115134046A (zh) 2022-09-30
CN115134046B true CN115134046B (zh) 2023-05-23

Family

ID=83380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3499.8A Active CN115134046B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404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90665B1 (en) * 2011-04-06 2015-03-24 Densbits Technologies Ltd.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joint search of a read threshold and soft decoding
CN113938257A (zh) * 2021-12-17 2022-01-14 广州慧睿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22080A (zh) * 2021-12-22 2022-04-29 广州慧睿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dcch盲检测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13836A (zh) * 2022-02-14 2022-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dcch的盲检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4598439A (zh) * 2022-05-09 2022-06-07 广州世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5g通信系统的pdcch盲检测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24492A1 (en) * 2012-02-03 2013-08-0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false detect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90665B1 (en) * 2011-04-06 2015-03-24 Densbits Technologies Ltd.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joint search of a read threshold and soft decoding
CN113938257A (zh) * 2021-12-17 2022-01-14 广州慧睿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22080A (zh) * 2021-12-22 2022-04-29 广州慧睿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dcch盲检测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13836A (zh) * 2022-02-14 2022-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dcch的盲检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4598439A (zh) * 2022-05-09 2022-06-07 广州世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5g通信系统的pdcch盲检测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717997 RNTI and Scrambling for DCI》;ERICSS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bis》;全文 *
《优化PDCCH盲检测的功率检测法的实现》;李小文;曾李;穆朋飞;;《自动化仪表》;第37卷(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4046A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9967B (zh)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降低pdcch盲检次数的盲检方法
EP3258629B1 (en) Blind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CN110048726B (zh)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9039344B (zh) 编码输入数据为极性码的方法及设备、解码方法及其设备
CN108365848B (zh) 一种极性码的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09286473B (zh)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低复杂度pdcch信道盲检测方法
EP3562071A1 (en) Polar code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4598439B (zh) 用于5g通信系统的pdcch盲检测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911200A (zh) Lte系统pdcch盲检的实现方法
CN108809500B (zh) 编码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938257B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74558B (zh)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60798B (zh)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物理层控制信道盲检测方法
US11909417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1726878A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WO2018098691A1 (zh) 一种控制信道生成方法、控制信道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202530B (zh) 信道盲检测方法和装置以及通信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333121B (zh)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134046B (zh) 一种pdcch盲检测的过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519018B (zh) 一种被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09952730B (zh) 对接收的信道信号解码的方法和系统
EP2567463B1 (en) Technique for processing encoded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5052358B (zh) Pdcch盲检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791023B (zh) 編碼輸入資料為極性碼的方法及設備、解碼方法及用以解碼碼字的設備
CN115173997B (zh) Pdcch盲检测的译码过滤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