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3588A -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3588A
CN115133588A CN202110313129.8A CN202110313129A CN115133588A CN 115133588 A CN115133588 A CN 115133588A CN 202110313129 A CN202110313129 A CN 202110313129A CN 115133588 A CN115133588 A CN 115133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harging
wireless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
transmit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31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剑平
周金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3131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358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2866 priority patent/WO202219967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3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35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池和无线充电发射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对所述第一电池进行充电;确定存在待充电的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通过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对所述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其中将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所述外部电源的电能。本发明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在只有一个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和充电线的情况下实现对两个电子设备的同时充电,缩短整个充电过程所需的时间,提高充电的效率。

Description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方式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电子设备(如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多,而电子设备是需要一定的电量来进行工作的,因此电子设备的充电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目前无法在只有一个充电器和充电线的情况下实现对两个电子设备的同时充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在只有一个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和充电线的情况下实现对两个电子设备的同时充电,提高充电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池和无线充电发射端,方法包括: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确定存在待充电的第二电池,第二电池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端对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其中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外部电源的电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池和无线充电发射端,充电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存在待充电的第二电池,第二电池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充电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端对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其中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外部电源的电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充电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充电方法。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出的充电方法,通过在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对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时,若确定存在待充电的其它电子设备的电池,则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端对其它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外部电源的电能。通过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对外部电源的输入,可以将电子设备反向充电的输出从电池切换至外部电源,从而在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同时实现对其它电子设备的反向充电,可以在只有一个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和充电线的情况下实现对两个电子设备的同时充电,缩短整个充电过程所需的时间,提高充电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利用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进行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切换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进行充电的场景示例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进行堆叠充电的原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进行堆叠充电的场景示例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场景示例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方式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池和无线充电发射端,通过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时,若确定存在待充电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电池,则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端对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外部电源的电能。由于当电子设备反向充电给其它电子设备时是利用电池进行Boost升压后作为输出进行充电,而当电子设备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时,反向充电是关闭的,因此电子设备无法在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同时对其它电子设备进行反向充电;而通过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外部电源,可以将电子设备反向充电的输出从电池切换至外部电源,从而在对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同时实现对其它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反向充电,可以在只有一个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和充电线的情况下实现对两个电子设备的同时充电,缩短整个充电过程所需的时间,提高充电的效率。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即执行主体为第一电子设备。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可穿戴设备等,申请文件中出现的“第一”、“第二”或“第三”等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电子设备,并不作为顺序性或其它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外部电源可以是有线电源,例如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充电线连接的有线电源;也可以为无线的电源,例如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无线方式连接的无线充电座或其它电子设备的电源。相应地,当外部电源为有线电源时,第一电子设备需具备有线接口,而无线接口不是必需的;当外部电源为无线的电源时,第一电子设备需具备无线接口,而有线接口不是必需的。当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既具备有线接口,也可以具备无线接口。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以外部电源为有线电源为例进行说明,其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发射端以第一电池为电能输入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地,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电池进行电源转化后,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端将电源转化后的电能发射给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其中,第二电子设备为支持接收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以便可以接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端发射的电能。
例如,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电源转化模块可以是Boost升压芯片,手机将自身的电池进行Boost升压后,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端将升压后的电能发射给其它手机进行无线充电,而其它手机为支持接收无线充电的手机。
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地,当图中的有线电源输入为未接入状态且利用无线充电发射端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时,无线发射端的电能输入为电池(第一电池),电池的电能通过Vbat引脚到PMIC(Power Management IC,电源管理IC),然后经过PMIC的Vsys引脚给Boost升压芯片,经过Boost升压芯片升压后通过Tx引脚发送给无线芯片,无线芯片通过无线充电线圈将升压后的电能发射给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电池,其中,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发射端可以为图中的无线充电线圈。应当说明的是,图2仅为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实际也可以为其它的实施方式,例如图中的PMIC可以由一个或多个PMIC和电量计等组成的电源管理模块来代替,图2仅为示例说明,并不应将其作为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子设备将电池进行Boost升压是为了使升压后的电压符合第二电子设备的要求,即目的使转换后的电压符合充电对象的要求,因此将电池进行Boost升压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可以是其它的方式。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电源转化模块可以是buck降压,只要能实现相应的电压(电平)转换即可,例如图2中的Boost升压芯片可以用电平转换模块来代替,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S102:判断是否接收到有线电源输入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若是,则进入S103,否则返回S101。
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有线接口的输入进行判断,例如通过USB接口的输入进行判断,在接收到有线电源输入时,进入S103,否则返回S101继续以第一电池为电能输入进行无线充电。在判定接收到有线电源输入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时,由于正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因此也确定存在待充电的第二电池。
S103: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从第一电池的电能切换至有线电源的电能,并利用所述有线电源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请继续参考图2,当有线电源输入时,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从电池(第一电池)切换至有线电源,控制芯片将有线电源输入选通至Vbus并输入至PMIC,PMIC将有线电源的电能通过Vbat引脚输入给电池(第一电池)进行充电,同时有线电源的电能通过Vsys引脚给Boost升压芯片,经过Boost升压芯片升压后通过Tx引脚发送给无线芯片,无线芯片通过无线充电线圈将升压后的电能发射给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电池。
请参考图3,其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进行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切换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地,在第一电子设备利用无线充电发射端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时,通过控制模块将第一设备(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电池(第一电池),对电池(第一电池)的电压进行升压后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端发射至第二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接收端;在接入有线电源时,关闭对电池(第一电池)的升压的路径,通过控制模块将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切换至有线电池,再将有线电源的电能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端发射给第二设备。应当说明的是,图3仅为第一电子设备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时切换电能输入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实际也可以为其它的实施方式,图3仅为示例说明,并不应将其作为限制。
由于在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从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切换至有线电源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池不再作为电能输出,因此此时可以利用有线电源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另外,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切换至有线电源,可以继续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并且,由于电能输入从第一电池切换至有线电源,有线电源通过Vbus输入,不需要经过Boost升压,因此可以提高充电的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S101-S103是指先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再接入有线电源的场景下的方法,实际上,也可以是先接入有线电源再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场景,即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还可以为包括以下步骤的流程:
S101’: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池使用有线电源进行充电。
S102’:判断是否需要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发射端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若需要则进入S103’,否则返回S101’。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S102’具体可以包括:在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池使用外部的有线电源进行充电时,利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定时发送无线充电广播报文;若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对无线充电广播报文的应答报文,则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识别认证;若识别认证成功,则判定需要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发射端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确定存在待充电的第二电池。
请参考图5,其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池使用有线电源进行充电时,是有线电源输入至电源管理模块,由电源管理模块将有线电源输入给电池(第一电池)进行充电;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管理模块(为图2的无线芯片中的一个功能部分)启动无线充电检测,通过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发射端)定时发送无线充电广播报文(无线充电握手广播包);若第二电子设备靠近(例如放置在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上),第二电子设备回复应答报文,则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应答报文后,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协议认证(认证识别),若认证成功,则第一电子设备判定需要使用无线充电发射端进行无线充电,再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有线电源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应当说明的是,图5仅为电子设备的硬件框图的示例说明,并不应将其作为限制。
S103’:将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所述有线电源。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有线电源之后,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为有线电源的电能,并非第一电池的电能,因此此时第一电池可以继续利用有线电源的电能进行充电。
请参考图6,其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进行充电的场景示例图。具体地,手机(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有线电源(图中的充电器和数据线)对手机的电池进行充电,同时手机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有线电源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按照无线充电的协议标准进行握手协商充电功率,例如,若第一电子设备作为无线充电发射端,第二电子设备作为无线充电接收端,两者都通过QI标准认证,则第一电子设备按照无线充电标准协议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大功率协商(如QI EPP,Extended Power Profile)充电;若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标准认证,第二电子设备未通过标准认证,则第一电子设备按照低功率(如BPP:Basic Power Profile)给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外部电源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的路径不同于第一电子设备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路径,在将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外部电源后,还包括:若第一电池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则关闭外部电源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的路径。其中,预设电量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场景进行设置,例如50%、70%和100%。在一些场景中,需要对第一电池电量进行控制,例如希望将第一电池电量控制在预设范围内,或者第一电池电量已充满的情况下,则可以关闭外部电源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的路径,此时相当于将第一电子设备当作无线充电器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可选地,也可以在接收到用户在电子设备上输入的指令时关闭外部电源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的路径。可以理解的是,在外部电源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的路径不同于第一电子设备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路径的情况下,通过在将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外部电源后,若第一电池的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阈值,则关闭外部电源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的路径,可以对第一电池的电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若有线电源拨出或第一电池未接入有线电源进行充电,则将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第一电池。当需要使用无线充电发射端对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时,利用第一电池进行Boost升压后对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现有技术中,在只有一个充电器和充电线的情况下,若想对两个电子设备进行充电,需要对两个电子设备先后进行充电:1、在充电接口相同的情况下,先对其中一个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再对另外一个电子设备进行充电;2、在充电接口不同的情况,先对充电接口符合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再利用充好电的电子设备对另外一个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整个充电的过程所需时间较长,充电的效率较低。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通过在电子设备利用无线充电发射端对其它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时,若存在外部的有线电源输入,则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该有线电源。由于当电子设备反向充电给其它电子设备时是利用电池进行Boost升压后作为输出进行充电的,而当电子设备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时,反向充电是关闭的,因此电子设备无法在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同时对其它电子设备进行反向充电;而通过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对电池进行充电的有线电源,可以在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同时实现对其它电子设备的反向充电,可以在只有一个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和充电线的情况下实现对两个电子设备的同时充电,缩短整个充电过程所需的时间,提高充电的效率。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充电方法,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在于: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端,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外部电源输入的电能。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7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发射端利用第一电池的电能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
其中,S201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S101基本相同,具体可以参见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关描述,为了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S202:判断是否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到外部电源的输入,若是则进入S203,否则返回S201。
其中,外部电源的输入可以是无线充电座的电源发射给第一电子设备的电能,也可以是其它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发射端发射给第一电子设备的电能,下面以外部电源的输入为第三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发射端发射给第一电子设备的电能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当第一电子设备不存在外部电源输入时,若通过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到第三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广播,则向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无线充电的请求,若该请求被第三电子设备通过,则判定接收到外部电源输入,执行S203,否则返回S201继续以第一电池为电能输入对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在判定接收到外部电源的输入时,由于正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因此也确定存在待充电的第二电池。
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靠近第三电子设备(进入第三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广播的范围),在接收到第三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广播时,向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无线充电认证的请求。其中,在向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无线充电认证的请求时,可以是在接收到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上的指令输入后发送。
S203: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从第一电池的电能切换至外部电源的电能,并利用外部电源的电能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在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从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的电能切换至外部电源的电能时,也可以不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如在需要控制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的情况下),此时可以通过关闭对电池进行充电的路径来实现。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S201-S203是指先对第二电子进行无线充电再通过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电能的场景下的方法,实际上,也可以是先通过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电能再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场景,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还可以为包括以下步骤的流程:
S201’: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电池使用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的电能进行充电。
其中,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的电能可以为无线充电座发射给第一电子设备的电能,也可以为其它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发射端发射给第一电子设备的电能。
S202’:判断是否需要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发射端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若需要则进入S203’,否则返回S201’。
其中,S202’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S102’描述的内容基本相同,具体可以参见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关描述,为了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S203’: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到的电能。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到的电能之后,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为外部电源输入,并非电池,因此此时电池可以继续利用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到的电能进行充电。
请参考图9,其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地,当图中的有线电源输入为未接入状态时,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无线充电接收端(图中的无线充电线圈1)接收外部的电能输入,通过无线芯片1的Rx引脚输入至控制芯片2,控制芯片2将电能输入通过Vbus引脚接入PMIC,PMIC将电能输入至Vbat引脚对电池(第一电池)进行充电,同时可以将电能输入至Vsys引脚,经Boost升压芯片后再经Tx引脚到无线芯片2,再经过无线充电发射端(图中的无线充电线圈2)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应当说明的是,图9仅为第一电子设备利用无线充电发射端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同时,利用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外部电源输入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实际也可以为其它的实施方式,例如图中的PMIC可以由一个或多个PMIC和电量计等组成的电源管理模块来代替,图9仅为示例说明,并不应将其作为限制;另外,图9中电子设备包含两个无线芯片和两个无线充电线圈,其中两个无线充电线圈分别为无线充电接收端和无线充电发射端,实际上,当第一电子设备仅包括一个无线芯片和一个无线充电线圈时,其无线充电线圈可以在无线芯片的控制下用作无线充电发射端或用作无线充电接收端;当无线充电线圈用作无线充电发射端时,相当于图2,第一电子设备在利用有线电源给电池(第一电池)进行充电的同时,通过PMIC的Vsys引脚将有线电源的电能经过Tx引脚到无线芯片,再通过用作无线充电发射端的无线充电线圈发射出去,给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电池进行充电;当无线充电线圈用作无线充电接收端时,其相当于图9中没有无线芯片2和无线充电线圈2,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用作无线充电接收端的无线充电线圈1接收外部的电能,经过无线芯片(无线芯片1)的Rx引脚接收到控制芯片,再经过Vbus引脚到PMIC,最后经Vbat引脚给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池(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应当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充电方法可以实现多个电子设备进行堆叠充电的效果。请参考图10,其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进行堆叠充电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地,在第一设备(第一电子设备)未接入有线电源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端将自身电池的电能发射给第二设备(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第二设备可以在对自身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同时,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发射端将接收到的第一设备的电能发射给第三设备(第三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第三设备在对自身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同时,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发射端将接收到的第一设备的电能发射给第四设备(第四电子设备,图中未示出)进行无线充电……,如此就可以实现多个电子设备堆叠充电的效果,场景示例图如图11所示。若第一设备是在接入有线电源的情况下,则第一设备可以利用有线电源对自身的电池进行充电,并利用自身的无线充电发射端将有线电源的电能发射给第二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内容)。当然,第一设备也可以是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外部电源的电能输入,例如如图12所示,手机(第一设备)通过自身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外部的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数据线和无线充电底座)电能输入对电池进行充电,同时将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到的无线充电器的电能发射给其它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应当说明的是:1、上面一段内容是以第一设备(最下面的设备)为原始电能输出进行示例说明,实际上也可以以最上面的设备(如图11中的设备N)为原始电能输出,相应地,在以最下面的设备为原始电能输出时,最上面的设备可以仅具备无线充电接收端而不具备无线充电发射端;在以最上面的设备为原始电能输出时,最下面的设备可以仅具备无线充电接收端而不具备无线充电发射端;2、中间设备可以不对自身的电池进行充电而仅进行无线充电,如图10中第二设备不对自身的电池进行充电而仅对第三设备进行无线充电;3、上述充电的过程是指多个电子设备同时进行充电的过程,若存在先后顺序,则不限于使用最下面或最上面的电子设备为原始电能输出,例如可以是图10中第二设备先对第一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再对第三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等;4、除了堆叠的形式外,也可以是并排放置的方式,只需多个电子设备均可以通过无线充电协议进行握手即可,例如,若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为上下设置,则可以采用堆叠的方式,若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为左右设置,则可以采用并排的方式。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在第一电子设备利用第一电池的电能对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时,例如有线电源拨出或第一电池未接入有线电源,若第二电池与第一电池的电量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停止对第二电池的无线充电。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而电量差值可以是指电量百分比的差值,也可以为剩余总电量(容量)的差值,还可以为电池的电压值,其中,由于电池的电压值与电池的电量有对应关系,例如当满电状态下电压为4.5V,80%电量时电压为4.3V,20%电量时电压为3.5V等,因此可以通过电压值的差值来间接反映电量的差值。应当理解的是,在堆叠充电(非同时充电)的场景下,多个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在电量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停止对其它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的方式实现电量的均衡。以图10为例,若预设阈值为0,刚开始各电子设备的剩余总电量为:第一设备1000mAh(毫安时),第二设备600mAh,第三设备200mAh,则第一设备可以先对第二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直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为800mAh;然后第二设备再给第三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直至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均为500mAh;再是第一设备给第二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最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的电量被均衡至600mAh,达到电量均衡的效果。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上述电量均衡的方法应用于多电池组的设备,可以均衡电池的寿命,防止某个电池的寿命耗尽而影响电池组无法使用的问题。但同时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可以是大容量电池的电子设备给小容量电池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也可以是小容量电池的电子设备给大容量电池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即对电池容量本身不做限制。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方法,通过在电子设备利用无线充电发射端对其它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时,若存在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到的电能,则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到的电能,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的同时,实现电子设备对其它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从而实现多个电子设备同时充电的效果,提高了充电的效率。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充电装置300,如图13所示,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和无线充电发射端,其中,充电装置300包括接收模块301、确定模块302和充电控制模块303。
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确定模块302,用于确定存在待充电的第二电池,第二电池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
充电控制模块303,用于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端对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其中将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外部电源的电能。
进一步地,确定模块302具体用于:
在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时,若需要利用无线充电发射端进行无线充电,则确定存在待充电的第二电池。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装置300还包括认证模块,其中认证模块用于:
利用无线充电发射端定时发送无线充电广播报文;
若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对无线充电广播报文的应答报文,则对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识别认证;
若识别认证成功,则判定需要利用无线充电发射端进行无线充电。
进一步地,外部电源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的路径不同于第一电子设备对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路径。
进一步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端,外部电源的输入为有线电源的输入或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的电能输入。
进一步地,第二电子设备堆叠在第一电子设备之上或之下,或者,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并排放置。
进一步地,充电控制模块303还用于:在无线充电发射端利用第一电池的电能对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时,若第二电池与第一电池的电量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停止对第二电池的无线充电。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前述方法的实施方式相对应的装置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与前述方法的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前述方法的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前述方法的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4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402;其中,存储器4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40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401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401能够执行上述的充电方法。
其中,存储器和处理器采用总线方式连接,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收发机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
处理器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方式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池和无线充电发射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对所述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确定存在待充电的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
通过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对所述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其中将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所述外部电源的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存在待充电的第二电池,包括:
在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时,若需要利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进行无线充电,则确定存在待充电的第二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需要利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进行无线充电之前,还包括:
利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定时发送无线充电广播报文;
若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对所述无线充电广播报文的应答报文,则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识别认证;
若识别认证成功,则判定需要利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进行无线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电源对所述第一电池进行充电的路径不同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二电池进行充电的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端,所述外部电源的输入为有线电源的输入或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端接收的电能输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堆叠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之上或之下,或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并排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利用所述第一电池的电能对所述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时,若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第一电池的电量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停止对所述第二电池的无线充电。
8.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池和无线充电发射端,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对所述第一电池进行充电;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存在待充电的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设置在第二电子设备上;
充电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对所述第二电池进行无线充电,其中将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电能输入选通至所述外部电源的电能。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
CN202110313129.8A 2021-03-24 2021-03-24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1335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3129.8A CN115133588A (zh) 2021-03-24 2021-03-24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082866 WO2022199671A1 (zh) 2021-03-24 2022-03-24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3129.8A CN115133588A (zh) 2021-03-24 2021-03-24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3588A true CN115133588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74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3129.8A Pending CN115133588A (zh) 2021-03-24 2021-03-24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3588A (zh)
WO (1) WO202219967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33337B2 (ja) * 2010-06-25 2014-06-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電通信システム
CN202997687U (zh) * 2012-12-06 2013-06-12 叶明祥 具有旁路控制的双向无线充放电装置
CN203039388U (zh) * 2012-12-19 2013-07-03 叶明祥 分离式双向无线充电座
US9318915B2 (en) * 2013-03-20 2016-04-19 Halo2Cloud Llc Portable power charger with wireless and direct charging connectivity
KR20150142215A (ko) * 2014-06-11 2015-12-22 주식회사 켐트로닉스 무선충전 송수신기와 이동식 디스크를 구비한 보조배터리 및 그의 전력과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205355969U (zh) * 2016-01-26 2016-06-29 深圳市辛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发射器
CN206211560U (zh) * 2016-07-29 2017-05-31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供电设备
CN206211626U (zh) * 2016-12-06 2017-05-31 安徽理工大学 基于频率跟踪的耦合谐振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US9729003B1 (en) * 2016-12-21 2017-08-08 C-Corp International Co., Limite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KR102216278B1 (ko) * 2018-12-28 2021-02-17 주식회사 워프솔루션 유무선 전력 전송이 가능한 보조 배터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99671A1 (zh) 2022-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8260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control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9269333B2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thereof
US779131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wirelessly sharing power by inductive method
US10243393B2 (en) Charging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40184148A1 (en) Power Transfer Architecture With Charging History
US967363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US9728999B2 (en) Wirelessly charging a second device from a first device
KR102651773B1 (ko)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US10454288B2 (en) Quick charging method, power adapter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2122739A (zh) 充电方法和用户设备
US20190052105A1 (e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identifying apple and android devices
CN102868820A (zh) 移动终端、数据通信主设备和移动终端充电系统及方法
US1068632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harging method thereof
US8941361B2 (en) Computer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4617643B (zh) 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供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KR20160015613A (ko)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17197736A1 (zh) 一种充电方法、充电器及终端
CN103441580A (zh) 一种充电设备、电子装置以及无线充电系统
JP5451016B2 (ja) 充電機器、充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20200309A1 (en) Battery control device and mobile battery
CN107820590A (zh) Usb设置中的充电过程
WO2011118673A1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CN105098890A (zh) 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器
CN103036276B (zh) 充电器、终端、控制器、系统和充电器识别方法
CN115133588A (zh)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