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278A - 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 - Google Patents
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278A CN1151278A CN 95120525 CN95120525A CN1151278A CN 1151278 A CN1151278 A CN 1151278A CN 95120525 CN95120525 CN 95120525 CN 95120525 A CN95120525 A CN 95120525A CN 1151278 A CN1151278 A CN 11512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r
- line
- suture introducing
- introducing needle
- revuls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将医疗用引线针3穿过活体组织间或活体组织内的诱导器具,具有可相互转动而构成的一对杆1、2,在第一杆1上设置有保持引线针3直立起来的立针部4及诱导线3b的孔1b和切口1c,在第二杆2上设置有当各杆1、2闭合时用于接收直立在立针部4上的引线针3的收针部5。引线针3直立在立针部4上、各杆1、2接近时,在这一接近过程中,引线针3穿过活体组织间或活体组织内而与收针部5配合。此外,还设置有与立针部4连接的容纳引线针3的藏针部6。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将医疗用引线针穿过患部活体组织间或组织内,并通过接收这种医疗用引线针而进行结扎或缝合的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特别是这样一种医疗用器具,即,它能将在特定位置原有线的针容纳在一对杆闭合时的接合面中,在杆处于闭合状态时将其插入体内较深部位或较窄部位,之后,打开杆,将直立在其中一个杆上的针诱导到结扎部位或缝合部位,并且通过闭合杆,将所述的针从其中一个杆传递给另一个杆而进行结扎或缝合。
外科手术时,需要对必须摘除的患部周围的血管进行结扎,或者对切开的部位进行缝合。血管的结扎或切开部位的缝合是通过握住持针器或结扎线诱导器具来操作装有线的缝合针,将线穿过组织间或组织中,再将通过组织的线引出体外连结在一起实现的。
实施结扎或缝合时,医师一手拿持针器,将缝合针穿过组织间或组织中后,交替握住持针器,拔出缝合针进行操作。然而,如果需要结扎或缝合的部位位于体内较深或较窄的部位时,缝合针正确穿刺该部位及利用穿刺缝合针的持针器再次进行握持操作都是很困难的。为此,需要开发一种利用一只手可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实施的结机器具和缝合器具。
例如日本特开平7-67457号公报(ω093/01750)就揭示了一种为此目的而开发的外科用缝合器具,用于使用内窥镜的对患部进行缝合。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尖端,同时,在两尖端中间形成连接缝合线的孔,握住操作手柄,让夹持住针的一个尖端的管朝另一夹持机构侧移动,将针的另一尖端由该夹持机构夹持,在这个过程中,用针将缝合线穿入组织内,由此构成该缝合器具。
利用上述外科用缝合器具对血管结扎或缝合时,仅利用握住操作手柄这一个步骤便可实现结扎或缝合。因此,对于用内窥镜进行腹腔手术的场合,利用该外科用缝合器具是非常有利的。
然而,利用这种外科用缝合器具,是将缝合针插入内窥镜内部进行缝合手术的,为此,必须在移动缝合针时朝前进方向传递驱动力,但问题是,这种驱动力的传递机构很复杂,而且夹持机构及解除夹持机构用的机构等也很复杂。
特别是,对于不使用内窥镜的开腹手术及子宫内手术,在直接目视状态下进行手术时,重要的问题是,要求操作性好、不易发生故障、可靠性高而且廉价,因此,就需要开发一种能满足这些要求的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体内较深及较窄部位进行结扎或缝合时将医疗用引线针穿过活体组织间或组织内的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它是一种能将由针本体和固定在该针本体基端且从基端面沿针轴延长线方向延伸的线组成的医疗用引线针穿过活体组织间或活体组织内部并能接受这种已穿过的医疗用引线针的医疗用引线针诱导具,包括一对可相互转动而构成的杆,在每一杆的后端部设置有操作用把手,在其中一个杆的前端部设置有与针本体的基端面和/或基端侧的一部分外周面接触而将针本体直立起来的立针部和与该立针部连接的用于诱导线的线诱导部,而在另一杆的前端部设置有能够接收直立在立针部上的针本体的收针部,在一对杆的前端部相互接近的过程中,将直立在一个杆上的针本体压入活体组织间或活体组织内并使其穿过活体组织间或活体组织内,同时,使针本体的尖端部分与另一杆上设置的收针部配合,而在一对杆的前端部相互脱离接触的过程中,保持针本体与收针部的配合,从而使针本体与立针部脱离接触,由此构成所述的医疗用引线针诱导器具。
上述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以下简称诱导器具),由于在其中一个杆(以下称“第一杆”)上设置了立针部和线的诱导部,因而当线通过诱导部的同时,医疗用引线针(以下称“引线针”)的基端面或基端侧的一部分外周面或两者与立针部接触从而可以使引线针直立起来。关于立针部上引线针的直立状态,可以通过作用于线上的张力来保持。也就是说,通过给予先已处于直立在立针部状态下的引线针的线施加张力,或者通过给处于横放在立针部附近状态下的引线针的线施加张力,这样,会使引线针以引线针与立针部接触的部位为起点转动,从而能将引线针直立起来,同时保持这种直立状态。
此外,由于在另一杆(以下称“第二杆”)上设置了收针部,这样,当第一、第二杆的前端朝相互接近的方向进行操作时,直立在第一杆立针部上的引线针尖端与第二杆上的收针部配合,由此接收该引线针。
将诱导器具插入体内时,第一、第二杆的前端到达患部,接着,在引线针预先已立直在立针部的状态下进入插入的场合,朝使第一、第二杆的前端接合的方向进行操作,而在引线针横放在立针部附近的状态下进行插入的场合,首先使第一、第二杆的前端脱离接触,再给线施加张力,使引线针直立起来之后,再朝使第一、第二杆的前端接合的方向进行操作,在该操作过程中,直立在立针部的引线针在挤压力的作用下,穿过活体组织间或活体组织内,同时与收针部配合,由此,将引线针从第一杆诱导到第二杆上,特别是在朝使第一、第二杆的前端相互脱离接触的方向操作时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引线针与收针部的配合状态,使该针与第一杆脱离接触。
上述结构的诱导器具中,由于第一、第二杆是可相互转动而构成的,因此,医师可以用与操作钳子同样的方法,利用一只手进行操作,很容易实现结扎或缝合。
关于上述诱导器具,第一杆前端部所设置的立针部是由与针本体的基端面接触的平面构成的,或者是由与针本体的基端面和/或针本体基端侧的一部分外周面接触的凹槽构成的。
上述结构的诱导器具,随着第一杆的操作,直立的引线针的基端面或一部分外周面、或基端面及一部分外周面与立针部接触而受挤压作用,借助于这种挤压力可将引线针穿过活体组织间或活体组织内。
关于上述诱导器具,在第二杆前端部所设置的收针部是由具有大致等于或稍小于针本体粗细的宽度尺寸的长孔构成,该长孔是以与第一杆上所设置的立针部相对的位置为基准,朝第二杆的前端侧和/或后端侧而形成的。
上述结构的诱导器具,随着第一、第二杆的操作,引线针的尖端嵌入长孔中而被接收。特别是,自该长孔朝杆的前端侧和/或后端侧延伸而形成有槽,由此使该长孔具有弹性,这样,可牢靠地容纳引线针。
关于上述的诱导器具,在第一、第二杆相互相对的接合面的任一面上或两个面上,设置有以第一杆上所形成的立针部位置为基准而容纳引线针的藏针部。
这样,由于设置了以立针部为基准的容纳引线针的藏针部,所以将诱导器具插入活体内部时,可以将引线针收容在该藏针部。由此,在结扎或缝合之前,引线针可以收容在第一、第二杆的接合面上所形成的藏针部中。
因此,在到达患部之前,引线针不会暴露在外面,进行手术时,即使是在需要准备多个诱导器具的场合,也可使放置场所的面积减小。而且,由于是在一对杆闭合并将引线针收容在藏针部中的状态下到达患部的,这样移动中引线针不会从诱导器具中脱落下来,而且也不会引起针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特别是,在患部是处在体内较深或较窄的部位时,也能使引线针很容易地到达这些部位。
关于上述的诱导器具,在第一杆上设置有沿第一杆对线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所述的线是与收容在藏针部或直立在立针部的针本体固定连结在一起的。
借助于所设置的上述导向部件,可以对从直立在立针部的引线针上延伸的线,或对从收容在藏针部的引线针上延伸的线,沿第一杆到操作部进行导向。由此,在结扎或缝合时,线不会缠绕在第一杆上,而且将穿过活体组织间或组织内的容纳在第二杆收针部中的引线针朝活体外部引出时,可以很顺利地进行线的抽引。
此外,在第一杆上还设置有对沿该杆进行引导的线进行夹持的保持部件,这样,可以对收容在藏针部中的引线针无张力作用的线,或者对立直在立针部的引线针有张力作用的线进行夹持。借此,通过保持部件对线的夹持作用,可以维持引线针收容在藏针部中的状态以及引线针直立在立针部的状态。
进一步,在第一杆上还设置有对沿该杆进行导引的线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部件,在这种场合,收容在藏针部的引线针到达患部之后,当要引线针直立在第一杆的立针部时,操作张力施加部件,将张力施加给线,在该张力的作用下,引线针以与立针部接触的基端面角部为中心转动而直立起来。
再者,在第一杆上还设置有用于卷绕沿该杆导引的线的凸起。借助于所设置的该凸起,可很容易地实现给线施加张力时的操作。
图1是具有可转动地构成的一对杆的诱导器具的整体形状说明图。
图2是引线针容纳在杆的接合面的状态下的侧面图。
图3是图2III-III方向的视图。
图4是图2IV-IV方向的视图。
图5是结扎操作顺序的说明图。
图6是结扎、缝合时通过开闭动作传递引线针的状态说明图。
图7是引线针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8是一对杆闭合面的另一种结构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9是一对杆闭合面的再一种结构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0是收针部另一种例子的说明图。
图11是诱导器具另一种例子的说明图。
图12是诱导器具再一种例子的说明图。
下文结合附图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所示的诱导器具A具有一对相互可转地构成的杆1.2,在一个杆(第一杆1)上形成用于使引线针3竖立起来的立针部4,而在另一个杆(第二杆2)上形成用于接收引线针3的收针部5,并且,在杆1.2闭合时的接合面1a、2a上形成容纳引线针3的藏针部6,整个诱导器具A做成钳状,对患部结扎或缝合时采用与钳子相同的操作方式便可实现。
引线针3以使杆1.2的开闭操作无障碍的方式构成,其本体3a做成直针状的,一端装线3b,并且具有依据杆1.2的长度经过选择而设定的大约3-15mm范围的长度。再者,前述本体3a的长度值设定在杆1.2的转动支点至立针部4之间距离的约1/3以下。
构成引线针3的本体3a具有尖端部3a1、针体部3a2及基端部3a3,尖端部3a1做成使穿过活体组织时穿刺容易实现的尖锐状或容易穿过组织之间的球面状,针体部3a2具有与第二杆2上形成的收针部5充分配合的长度。
针体部3a2的粗细不设定成单一的,线3b的粗细根据结扎部位或缝合部位来设定,针体部3a2的粗细则根据线3b的粗细设定成该线3b粗细程度的2倍以上。例如,结扎或缝合所使用的线为0.2-0.249mm(美国专利药品局规格3-0)、0.2-0.399mm(美国专利药品局规格2-0)、0.35-0.399mm(美国专利药品局规格1-0)、0.4-0.499mm(美国专利药品局规格1)时,为此,针体部3a2(本体3a)的外径则根据前述线3b的粗细设定成0.7-0.9mm。
如上述,本体3a的粗细是线3b粗细的2倍以上,这样,在立针部4与基端面3a2或基端侧的外周面接触时,可施加推力。
本体3a一般采用不锈钢制作。当然,也可以采用合成树脂注射模塑成形,在这种场合,线3b采用嵌入法成形,由此,引线针3可用一道工序制造。并且,本体3a还可采用碳化钨或钛合金构成。特别是,当本体3a由磁石制成时,收针部5则由磁性体构成,这样,可容易地实现引线针3的传递。
本体3a的材料并不限于某一种材料,任何具有能穿过活体组织间或穿入活体组织内的强度的对活体无恶劣影响的材料都可采用。
作为引线针3,不一定非要都做成本体3a与线3b的分体形式,也可采用所谓的不锈钢线针一体的结构。这种一体针的本体3a及线3b用不锈钢制成,本体3a用硬化加工等方法按一定硬度硬化处理,线3b采用热处理使其具有柔软性。
本体3a做成图7(a)-(d)所示的直针形状。尖端部3a1根据所穿刺的组织做成图7(a)-(c)所示的球状或图7(d)所示的尖锐状形式。
线3b装在本体3a上时,图7(a)、(d)所示的是,将本体3a的基端面3a3侧的一部分用挤压的方法形成直径缩小的部分进行安装的,而图7(b)所示的是本体3a不用挤压的方式而是采用将线3b粘接等形式进行安装,图7(c)所示的则是将本体3a的基端面3a3侧面按一定长度挤压形成过渡锥状进行安装。
上述结构的引线针3竖立在第一杆1上所形成的立针部4上时,基端面3a3或本体3a的基端面3a3侧的一部分外周面或基端面3a3及一部分外周面与立针部4接触,随着第一杆的操作,将挤压力作用于该接触部。
下文根据图2-4叙述诱导器具A的主要结构。
在第一杆1的接合面1a上,离前端间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处形成立针部4。该立针部4具有平坦面或形成锯齿状凸起的面,与本体3a的基端面3a3接触时具有使本体3a直立起的功能。
在对应于立针部4的位置,沿杆1厚度方向形成通孔1b,并形成通孔1b与杆1前端相连通的切口1c。前述通孔1b的结构具有当引线针3直立在立针部4时使装在该针3的本体3a上的线3b穿过的功能,其直径比本体3a的粗细要小,但比线3b的直径大。切口1c的结构具有诱导该孔1b中的线3b的功能,并保持当引线针3装入诱导器具A时使线3b容易穿过的尺寸。
在前述孔1b及切口1c的上侧面(立针部4的相反一侧)拐角位置,形成当线3b上有张力作用时与该线3b接触而不损伤线3b的光滑曲面状,而不是尖锐的边缘。
在如上文所述结构的立针部4中,借助于穿过孔1b的线3b的张力作用,本体3a的基端面3a3与构成立针部的平坦面或锯齿状的面压接在一起,可以保持引线针3的直立状态。特别是,可以允许竖立在立针部4上的引线针3上或多或少有些倾斜和错位。
在第二杆2上形成收针部5。收针部5在结扎或缝合时与直立在立针部4的引线针3本体3a嵌合时,具有接收并把持住该本体3a的功能。
收针部5在与杆1上所形成的立针部4相对位置的杆2的接合面2a上形成。即,收针部5是,以大致与杆1上所形成的孔1b相对的位置为起点。根据略等于或稍小于引线针3本体3a(针体部3a2)粗细的宽度,并按一定长度和贯穿第二杆2厚度方向而形成的长孔状,为了使收针部5具有弹性,从杆2的前端到收针部5形成沿长度方向的通槽2b。而且,在构成收针部5长孔的与第一杆1相对的边缘,形成允许直立在立针部4上的引线针3多少有些倾斜及错位的半圆面。
由此,从第一杆1与第二杆2脱离接触时引线针直立在立针部4上的状态开始,当各杆1、2接近闭合时,将本体3a的前端3a1及针体部3a2压入收针部5。这样,借助于收针部5接收引线针3的本体3a,并将其挟持住。
如上述,引线针3的本体3a压入收针部5时,收针部对本体3a的保持力,是根据在未达到线3b的抗拉强度或本体3a对线3b的固定力的情况下设定的。
线的抗拉强度随其粗细及材质不同而异,根据美国药品局方面的规格,线连接状态下用力拉断时的强度(结节张力)规定为,对于3-0规格的线是960g.f(其中g为克,f为力),2-0规格的线是1440g.f,1-0规格的线是2160g.f,1规格的线则为2720g.f。这种结节张力的值低于纯抗拉强度。
在此,关于本体3a对线3b的固定力是指,例如线3b依靠挤压固定到本体3a上时,所施加的挤压力和线3b及本体3a间的摩擦力,或者利用粘接方式将线3b固定到本体3a时两者的粘接强度。
关于美国药品局的规格,本体3a的线3b的固定力规定为,对于3-0规格的线是680g.f,2-0线是1100g.f,1-0线是1500g.f,1规格的线为1800g.f。
考虑到上述线的抗拉强度及固定力的规格,在本实施中,收针部5对本体3a的保持力设定为250-500g.f的范围。
在第二杆2的接合面2a上形成容纳引线针3的藏针部6。藏针部6在各杆1、2闭合时由两者的协同动作收容引线针3,而且在各杆1、2闭合期间具有保持这种收容状态的功能。
藏针部6在杆2的接合面2a上做成槽状,该槽是以大致与第一杆1上所形成的孔1相对的位置为起点形成的,即与立针部4连续,并具有本体粗细程度以上或稍小于本体粗细的宽度和深度,其长度尺寸较本体3a的长度更长一些。
由此,引线针3收容在藏针部6而各杆1、2闭合时,藏针部6由第一杆1的接合面1a盖住,这样能确实防止引线针3从藏针部6中脱落,而可靠地将其收藏。此外,藏针部6不一定非要在第二杆2上形成,也可在第一杆1上形成上述的柄。还可以只在第一杆1上形成单独的藏针部6,在这种场合,仅在第二杆2上形成收针部5(图8所示)。而且,还可以分别在各杆1、2上形成沿深度方向分开的两部分槽,该两部分槽构成藏针部6,由此,使藏针部6横跨两个杆1、2而形成(图9所示)。
如上文所述,无论藏针部6在第一杆1或第二杆2两者中任何一方上单独形成还是横跨各杆1、2而形成,设计上的问题是,都必须根据引线针3本体3a的粗细及各杆1、2的厚度等尺寸条件进行恰当的设定。
如图1所示,在各杆1、2的端部设置有医师手指插入进行转动操作用的把持部7。而且,沿第一杆1设置有导引线3b的导向部件8、保持线3b的保持部件9以及卷绕线3b的凸起11,而且在把持部7或把持部7附近还设置有给线3b施加张力的施加张力部件10。
导向部件8将线3b穿在其中进行导向,并具有防止线3b缠绕在第一杆1上。使线3b顺利地抽出的功能。导向部件8并不限于某种特殊结构,只要它具有前述功能就可以。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杆1上以一定间隔设置的钩状部件构成导向部件8。
保持部件9能始终保持将沿第一杆1导引的线3b压在第一杆1的侧面,而与该线3b上有无张力的作用无关。为此,将保持部件9做成能朝第一杆方向施加弹性力的弹性部件。于是,线3b可以由保持部件9的弹性力保持其位置,将其夹在保持部件9与第一杆1之间。
结扎血管或缝合切开部位的引线针3由收针部5接收,第一杆1与第二杆2脱离接触时,作用在线3b上的保持力的大小必须不妨碍前述的抽血动作,该保持力可以根据适当设定的保持部件9朝第一杆1侧面方向的弹性力来进行调整。
突起10做成相对第一杆1的安装部分是细的而离开第一杆后的部分逐渐变粗的锥状,并能给线3b施加张力使本体3a固定在立针部4时保持这种稳定的固定状态。
张力施加部件11具有当到达患部的各杆1、2的前端脱离接触时,给线3b施加张力,将线3b拉伸一定长度,使引线针3竖直在立针部4上的功能。张力施加部件11并不限于某种特殊结构,只要具有前述功能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该张力施加部件11的结构是设置在把持部7上的可沿把持部7转动的杆,同时,该杆沿箭头a所示方向转动时将把持张力施加给线3b,允许线3b朝箭头b的方向移动。
张力施加部件11除了能将收藏在藏针部6中的引线3直立在立针部4以外,还可用于穿过组织间或组织内由收针部5接收的引线针3返回立针部4而再次穿过组织间或组织内的场合。
也就是说,例如,在进行结扎时将线3b在血管周围卷两周以上的场合,直立在立针部4上的引线针3借助于第一杆1和第二杆2两者逐渐接近的动作与收针部5配合,之后,由收针部4保持引线针3的配合状态,各杆1、2脱离接触后,移动线3b、使其卷绕在血管的周围。其次,各杆1、2靠近,使引线针3b的本体3a与立针部4接触,在这种状态下,操作张力施加部件11,给线3b施加张力,可以使本体3a与收针部5脱离,直立在立针部4上。
于是,再次移动引线针3,各杆1、2接近,使引线针3与收针部5配合,之后,各杆1、2脱离接触,保持引线针3与收针部的配合状态,将引线针从体外引出,可以将线3b在血管周围卷2周进行结扎。
下文,根据图1、图2、图5及图6叙述结扎血管E时各杆1、2的开闭动作与引线针3的姿势、移动动作的关系。而且,图5(a)-(c)与图6(a)-(c)示出了双方对应的动作。
首先,操作诱导器具A的把持部7,让第一杆1与第二杆2脱离接触,藏针部6敞开,以便接收引线针3的本体3a。此时,使本体3a的基端面3a3配置在侧面杆1上所形成的孔1b的侧面,以如此方式容纳本体3a,并将线3b从第二杆2的前端引出。操作把持部7、使各杆1、2闭合,由第一杆1盖住藏针部6,并借助制动器保持各杆1、2的闭合状态,同时,通过杆1上所形成的切口1c将线3b穿过孔1b而卷绕在突起10上,并通过导向部件8沿杆1对线3b导向,使其退回把持部7并系在保持部件9上,之后与张力施加部件11结合(参考图1、图2)。这种操作过程完了之后,便结束了用诱导器具结扎、缝合的准备工作。
关于上述状态,也就是杆1、2相互的闭合状态,引线针3的本体3a是由杆1的接合面1a盖住,并容纳在藏针部6中而不露在外面。由此,即使患部是在体内较深或较窄的部位,插入诱导器具A也如同普通钳子一样的感觉,而引线针3不会脱落,而且,也不会由针3的本体3a损伤正常组织,从可到达患部。
各杆1、2到达血管E的结扎部位之后,解除制动器,操作把持部7,如图5(a)所示,使各杆1、2脱离接触。同时,操作张力施加部件11,给线3b施加张力,该张力通过线3b传递给本体3a,将本体3a拉到孔1b上,以与包含孔1b而形成的立针部4接触的基端面3a3的角为支点,使本体3a转动,如图6(a)所示,如此使本体3a直立在立针部4上。
这时,由于本体3a的尖端部3a1,是在第二杆2上所形成的槽2b及收针部5两者上形成接收本体3a的空间中移动,因此,即使该尖端部3a1做成尖锐状,也能保持其程度。并且,本体3a是直立在立针部4上的,并由保持部件9夹持线3b,以此可维持本体3a的直立状态。
接着,从上述状态开始,继续操作把持部7,如图5(b)、图6(b)所示,各杆1、2闭合。在这一过程中,直立在立针部4上的引线针3穿过血管E周围组织间或组织内,本体3a的尖端3a1插入收针部5,并继续将针体部3a2压入收针部5,由该收针部5夹持住。
然后,如图5(c)、图6(c)所示,继续操作把持部,使各杆1、2脱离接触,此时,仍保持将引线针3的本体3a夹持在收针部的状态,线3b从第一杆1的孔1b及导向部件与导引抽出。在保持这种状态的条件下将各杆1、2如图5(a)所示的那样朝体处引出,此时,随着本体3a的移动,线3b穿过组织间或组织内,并使其端部(安装在本体3a的端部)朝体外引出。在这种状态下,将线3b的朝体外引出的一侧与先前处在把持部7的一侧系结在一起,便可实现对血管E的结扎。
图8是在第一杆1上形成立针部4及藏针部6、并将收针部5做成弹性部件的诱导器具一个例子的结构图。并且,该图中与前述相同的部分及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其叙述在此省略。
在第一杆1的一定位置形成孔1b,在孔1b与前端之间形成切口1c。在包含孔1b周边的面对杆2的面上形成立针部,并形成与立针部4连接的槽,以构成藏针部6,该槽具有等于或大于引线针3本体3a粗细的宽度和深度,且较本体3a的长度更长一些。
在与第一杆1上所形成的立针部4相对的位置,在第二杆2上形成收针部5。该收针部5是由将具有预先设定形状的收针部件12嵌合在贯穿第二杆2厚度方向而形成的孔2c中而构成的。
收针部件12由聚氨酯橡胶等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等弹性体或磁性体构成,具有略等于第二杆2厚度的长度及略等于或稍大于第二杆2上所形成的孔2c的外径,且在其内部形成保持孔12a在收针部件12是弹性体的场合,该保持孔12a的直径较引线针3本体3a的粗细稍小一些,若收针部件12是磁性体,则该保持孔12a的直径等于本体3a的粗细。于是,将收针部件12嵌在第二柄2的孔2c中连接住,或压入该孔2c中,以此构成收针部5。
即使是由如上结构构成收针部5及藏针部6,仍可使用与前述例子相同的操作方式,使引线针3直立在立针部4上,同时穿过活体组织间或组织内进行结扎、缝合。
图9示出了诱导器具的另一例子,其中在杆1上设置有可以容纳引线针3本体3a的做成阶梯状的针部4,同时,其藏针部6是横跨杆1、2而形成的。并且,与前述各例相同的部分及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对其说明在此省略。
在该图中,在杆1上所形成的孔16周围,形成圆形阶梯部4a,由该阶梯部4a构成立针部4。该阶梯部4a的直径与引线针3本体3a的粗细之间的关系没有特殊的限制,当阶梯部4a的直径大于本体3a的粗细时,本体3a通过基端面3a3侧与阶梯部4a配合而直立起来,当阶梯部4a的直径大约等于本体3a的粗细程度时,本体3a通过其基端面3a3与阶梯部4a配合以及该阶梯部4a与本体3a外周面的接触而立直起来,而当阶梯部4a的直径小于本体3a的粗细程度时,本体3a通过其针体部3a2的基端面3a3侧面的一部分与阶梯部4a的缘配合而直立起来。
此外,在第一杆1和第二杆2的配合面1a、2a上分别形成以等于或大于本体3a粗细的尺寸为整体宽度和深度的分开的槽6a、6b,其长度较本体3a的长度更长一些,由此构成藏针部6。
在第二杆2上与第一杆1上所形成的孔1b及阶梯部4a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收针部5。在该收针部5上配置有由弹性体或磁性体构成的收针部件12。
在上文所述的横跨第一杆1和第二杆2而形成藏针部6的场合,如图9(a)所示,对应于各杆1、2的槽6a、6b部分的壁厚是相等的,这样有利于提高强度,并且可以稳定接收引线针3。
再者,由于利用第一杆1上的孔1b周围所形成的阶梯部4a构成立针部4,如图9(b)所示,各杆1、2脱离接触并给容纳在藏针部6内的引线针3的线3b施加张力时,由此将本体3a的后端侧嵌入阶梯部4a,该阶梯部4a的底面与基端面3a3接触,以此将本体3a直立起来,或者针体部3a2后端侧的外周与阶梯部4a的缘配合而使本体3a直立起来。
如上文所述,利用孔1b周围所形成的阶梯部4a而构成的立针部4,可以稳定地实现引线针3的直立位置,这样,结扎或缝合时,从立针部4向收针部5传递引线针时可以在稳定的状态下进行。
图10说明了利用图7(c)所示引线针3的诱导器具,该诱导器具所使用的收针部5可将引线针3的本体3a上所形成的球状体装入其中。
收针部5由压入或连接在第二杆2上所形成的孔2c中的弹性体组成的收针部件13构成。在该收针部件13中形成用于容纳引线针3的本体3a上所形成的球状尖端部3a1的接收孔13a,并且还形成用于防止与孔13a相配合的尖端部3a1脱落的凸起13b。
在上述结构的诱导器具A中,引线针3的本体3a尖端部3a1与收针部件13的孔13a配合时,即使第一杆1与第二杆2脱离接触,也能维持本体3相对于收针部件5的配合状态。诱导器具引出体外后,医师可将线3b象如图10(b)所示的那样以与第二杆2平行的方式引拉时,尖端部3a1的基部与凸起13b配合,而本体3a以该配合部为支点转动、通过这种转动使本体3a与收针部件13脱离接触。
图11是第一杆1与第二杆2端部连接在一起并具有弹性且可相互转动地构成的诱导器具B的说明图。医师可用与操作镊子同样的方式操作诱导器具B,以此构成该诱导器具B。
诱导器具B第一杆1及第二杆2的前端部分(图11的左侧)以保持适当的刚性形成,而且其基部(图11的右侧)弹性地相互连接在一起。这样构成的诱导器具B,第一杆1的前端侧也设置有立针部4,引线针3可直立在该立针部,而在第二杆2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接收引线针3的收针部5(收针部件12)。
第一杆1与第二杆2也没有必要一定要采用象诱导器具A那样的结构,与把持部7形成一体,也可采用图12所示的诱导器具C的结构。
在该图中,各杆1、2设置在具有一定长度(根据患部的深度大致为300-400mm)的套管14的前端,其中一个杆(例如,形成有收针部5及藏针部6的第二杆2)做成不能相对于套管14转动的形式,另一个杆(例如设有立针部4的第一杆1)做成可转动的结构。套管14的后端固定在操作把手15上,在该操作把手15上设置有扳柄16。第一杆1与扳柄16通过套管14内所设置的线,杆等传动部件连接在一起,随着扳柄16的操作,第一杆1转动,与第二杆2接近。
利用如上述构成的诱导器具C,可以对体内较深部的患部进行结扎或缝合。特别是,将套管14用挠性材料形成时,便可用于腹腔镜内手术等,从而可以扩大其应用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能将由针本体和固定在该针本体基端且从基端面沿针轴延长线方向沿伸的线组成的医疗用引线针穿边活体组织间或活体组织内部,并能接受这种医疗用引线针,其特征是,该诱导器具包括:一对可相互转动而构成的杆,在每一杆的后端部设置有操作用的把手,在其中一个杆的前端部设置有与针本体的基端面和/或基端侧的一部分外周面接触,而将针本体直立起来的立针部以及与该立针部连结的用于引导线的线诱导部,而在另一杆的前端部设置有能够接收直立在立针部上的针本体的收针部,在一对杆的前端部相互接近的过程中,将直立在一个杆上的针本体的基端面和/或基端侧变细的阶梯部压入活体组织间或活体组织内,并使其穿过活体组织间或活体组织内,同时,使针本体的尖端部分与另一杆上设置的收针部配合,而在一对杆的前端部相互脱离接触的过程中,保持针本体与收针部的配合,使针本体与立针部脱离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其特征是,前述一个杆的前端部所设置的立针部是由与针本体的基端面接触的平面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其特征是,前述一个杆的前端部所设置的线诱导部是以在对应于线延长方向的捌角处不损伤线的方式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其特征是,前述一个杆的前端部所设置的立针部是由与针本体的基端面和/或针本体基端侧的一部分外周面接触的凹槽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其特征是,前述另一杆的前端部所设置的收针部是由具有大致等于或稍小于针本体粗细的宽度尺寸的长孔构成,该长孔是以与前述一个杆上所设置的立针部相对的位置为基准,朝杆的前端侧和/或后端侧而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其特征是,在由前述另一杆上所设置的长孔而构成的收针部上,形成从该长孔开始朝杆前端侧和/或后端侧延伸的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其特征是,由前述长孔构成的收针部对针本体的保持力,小于固定在针本体上的线的抗拉强度或针本体对线的固定力。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其特征是,在前述一对杆相对的接合面的任一面上或两个面上,设置有以前述一个杆上所形成的立针部位置为基准而容纳医疗用引线针的藏针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其特征是,在前述的一个杆上设置有沿该杆对线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所述的线是与收容在藏针部或直立在立针部的针本体固定联结在一起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其特征是,在前述的一个杆上,设置有夹持沿该杆导向的线的保持部件,所述的线与收容在藏针部或直立在立针部的针本体固定在一起。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其特征是,设置有对沿该杆进行导引的线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其特征是,在前述的一个杆上设置有卷绕沿该杆进行导向的线的凸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医疗用引线针的针本体长度为3mm以上、15mm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医疗用引线针的针本体粗细是线的粗细的两倍以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5120525 CN1290471C (zh) | 1995-12-06 | 1995-12-06 | 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5120525 CN1290471C (zh) | 1995-12-06 | 1995-12-06 | 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278A true CN1151278A (zh) | 1997-06-11 |
CN1290471C CN1290471C (zh) | 2006-12-20 |
Family
ID=5082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512052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0471C (zh) | 1995-12-06 | 1995-12-06 | 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90471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074331A1 (zh) * | 2014-11-14 | 2016-05-19 | 江苏江科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及其打结剪线的方法 |
CN110279445A (zh) * | 2019-07-08 | 2019-09-27 | 谢小波 | 一种外科手术用肌腱辅助缝合器 |
CN112690845A (zh) * | 2021-03-23 | 2021-04-23 | 上海宇度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深部缝合器及深部缝合组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74710C (zh) * | 2007-04-04 | 2009-12-30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钳式腔隙缝合器 |
-
1995
- 1995-12-06 CN CN 95120525 patent/CN129047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074331A1 (zh) * | 2014-11-14 | 2016-05-19 | 江苏江科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打结的微创手术器械及其打结剪线的方法 |
CN110279445A (zh) * | 2019-07-08 | 2019-09-27 | 谢小波 | 一种外科手术用肌腱辅助缝合器 |
CN110279445B (zh) * | 2019-07-08 | 2022-05-31 | 谢小波 | 一种外科手术用肌腱辅助缝合器 |
CN112690845A (zh) * | 2021-03-23 | 2021-04-23 | 上海宇度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深部缝合器及深部缝合组件 |
CN112690845B (zh) * | 2021-03-23 | 2021-06-25 | 上海宇度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深部缝合器及深部缝合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90471C (zh) | 2006-1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663645B2 (en) | Device for controlled endoscopic penetration of injection needle | |
JP4987909B2 (ja) | 内視鏡用縫合器 | |
EP1726317B1 (en) | Surgical means for cosmetic surgery | |
CN1654016A (zh) | 一种用于封闭血管中的开口的缝合装置 | |
CN101396293B (zh) | 缝合器 | |
CN105919642A (zh) | 用于外科器械的钉仓及外科器械 | |
CN101011277B (zh) | 用于吻合术的椭圆形腔内外科缝合器 | |
TWI605842B (zh) | 用於插入醫療縫線的裝置及含有其的用於插入醫療縫線的手術套組 | |
CN1806770A (zh) | 可移除的定域线 | |
CN1316889A (zh) | 三尖瓣与三尖瓣整复术 | |
WO2004098415A3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turing a vessel puncture using a loop | |
CN101437458A (zh) | 手术缝合材料及其应用方法 | |
DE60135738D1 (de) | Vorrichtung zum nähen von gewebe | |
JP2012502737A (ja) | 縫合糸アンカー挿入器 | |
EP1587433A2 (en) | Flexible wire transection of the transverse carpal ligament | |
MX2007000184A (es) | Dispositivo de sutura medica. | |
CA2492702A1 (en) | Apparatus for sealing punctures in blood vessels | |
KR101434976B1 (ko) | 생체용 실을 삽입하기 위한 도구 | |
CN112494087B (zh) | 一种小关节缝合穿线器 | |
CN111493954B (zh) | 半月板缝合针与半月板缝合系统 | |
CN115670552A (zh) | 中空两段式植入无结缝线锚钉 | |
CN1290471C (zh) | 医疗用引线针的诱导器具 | |
CN102686167A (zh) | 手术缝合装置 | |
CN103517678A (zh) | 医疗用端口 | |
CN202223282U (zh) | 手术缝合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20 Termination date: 201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