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9804B - 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9804B
CN115119804B CN202210877291.7A CN202210877291A CN115119804B CN 115119804 B CN115119804 B CN 115119804B CN 202210877291 A CN202210877291 A CN 202210877291A CN 115119804 B CN115119804 B CN 1151198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en
miyi
individuals
days
eg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72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9804A (zh
Inventor
余春林
杨朝武
邱莫寒
张增荣
胡陈明
蒋小松
杜华锐
李晴云
杨礼
夏波
宋小燕
熊霞
彭涵
陈家磊
刘思洋
朱师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aheng Poultry Breeding Co ltd
Sichuan Animal Science Academ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aheng Poultry Breeding Co ltd
Sichuan Animal Science Acade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aheng Poultry Breeding Co ltd, Sichuan Animal Science Academ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aheng Poultry Bree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72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98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9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9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9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9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7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vertebrates
    • A01K67/0275Genetically modified vertebrates, e.g. transgen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7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通过米易矮脚鸡与肉用型和蛋用型鸡种的多级杂交,引入了性染色体携带的矮小基因替代了常染色体携带可致死的矮脚基因,保留了米易矮脚鸡“矮脚”体貌、肉质风味优和节粮的特征,且提高了早熟性、产蛋量和孵化性能,使得繁殖性能大幅度提高,且后代全部个体为矮脚型,提高了雏鸡的商品价值;以及实现了地方鸡种杂交改良手段的数字化和精细化,培育的品种特别适合与规模化养殖,对促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Description

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鸡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米易矮脚鸡广泛分布于四川省和云南省等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其具有矮脚等独特的外观性状、优良的肉质风味和节粮等特征,深受老百姓和市场欢迎。但是,米易矮脚鸡的“矮脚”特征是由于常染色体携带“匍匐基因”所致,该基因表现为显性遗传,杂合子个体表现为矮脚,显性纯合子个体在孵化阶段全部致死,隐性纯合子表现为正常型(又称高脚型)。由于老百姓对矮脚型的偏爱,人工选择的种用群体均由表现为矮脚的杂合子个体组成,这些杂合子个体的性成熟晚、产蛋性能低,一般开产时间在160日龄之后,66周龄产蛋量不足100枚;加之显性纯合子后代在孵化阶段致死,孵化性能非常低,入孵蛋孵化率不到50%;同时孵化出的后代雏鸡苗并不是全部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其中仅有约66.7%的矮脚个体受到养殖户青睐,约33.3%的高脚型后代上市后只能在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销售。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差的劣势和后代高矮脚型分离的特点严重影响了产业效率和养殖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旨在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差的劣势和后代高矮脚型分离的特点严重影响了产业效率和养殖效益的技术问题。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其包括:
S1:构建待改良群体
选择米易矮脚鸡后代中正常型的公鸡,饲养至15-17周龄测定冠高,选择冠高排名靠前45-55%的个体进行饲养;
饲养至29-31周龄测定精液品质,记录包含采精量、精液密度、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对精液综合品质进行评价,选择精液品质排名前30-40%的个体;
再饲养至290-310日龄,继续测定精液品质,记录包含采精量、精液密度、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根据精液指标权重计算精液品质综合得分,并测定冠高和体重,分别给予精液综合得分、冠高和体重三个指标的权重,计算综合选择指数,根据指数大小选择排名靠前的35-45%的个体作为待改良群体A;
S2:构建备选群体
选择具有相似羽色、胫色和肤色特征且产蛋性能高的人工培育肉用型鸡种作为优势基因群体A,且选择的品种要求66周龄产蛋数在170枚以上;将待改良群体A和优势基因群体A进行第一级杂交,在所产后代雏鸡中选择母雏作为备选群体A;
S3:早熟性选择和产蛋量间隙性选择
将备选群体A饲养至15-17周龄,测定鸡冠高度,淘汰鸡冠高度低于1.5cm的个体,然后开始单笼饲养;群体中见第一枚蛋时开始作个体产蛋记录,饲养至群体产蛋率达到5%的开产时间后再饲养两周,根据个体产蛋记录选择产蛋总数排名前45-55%的个体继续饲养,并持续记录个体产蛋情况;每3天进行1次间隙性选择,淘汰3天内未产蛋的个体;饲养至群体产蛋率达到45-55%,根据个体产蛋记录对个体产蛋总数进行排序,选择产蛋量前的5-10%个体组成F1代改良群体;
S4:dw矮小基因导入与产蛋量间隙性选择
选择携带dw基因的矮小型蛋用鸡种公鸡作为优势基因群体B,其与F1代改良群体进行第二级杂交,选择后代母雏,并饲养至15-17周龄,再测定鸡冠高度,淘汰鸡冠高度低于1.7cm的个体;在群体中见第一枚蛋当天开始单笼饲养,并进行个体产蛋记录,每2天进行1次间隙性选择,淘汰2天内未产蛋的个体,饲养至290-310日龄,选择产蛋量排前的15-25%的个体作为F2代改良群体;
S5:繁殖性能综合选择
将F2代改良群体与优势基因群体B进行第三级杂交,在生产的后代雏鸡中选择公鸡和母鸡,饲养至15-17周龄,测定冠高,选择鸡冠高度高于2.5cm的公鸡个体和鸡冠高度高于1.7cm的母鸡个体,单笼饲养至290-310日龄,自群体5%产蛋率开始,每2天进行1次间隙性选择,淘汰2天内未产蛋的母鸡个体,在290-310日龄组建家系,每周进行1次系谱孵化,共孵化3次,统计每个公鸡家系20-22天母鸡产蛋总量、公鸡290-310日龄体重和各家系入孵蛋孵化率,分别给予3个指标权重,计算综合选择指数,根据指数大小选择前8-12%的公鸡和母鸡作为F3代改良群体;
S6:新型米易矮脚鸡的培育
F3代改良群体自繁,生产的F4代公母鸡个体即为改良后的新型米易矮脚鸡。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选择米易矮脚鸡后代中正常型的公鸡,饲养至16周龄测定冠高,选择冠高排名靠前50%的个体进行饲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饲养至29-31周龄测定精液品质后,分别给予采精量、精液密度、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4个指标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0.15、0.15、0.40和0.30的权重计算精液品质综合得分,对精液综合品质进行评价。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再饲养至290-310日龄后,分别给予采精量、精液密度、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4个指标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0.20、0.1、0.35和0.35的权重,计算精液品质综合得分。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人工培育肉用型鸡种为大恒D99系。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根据个体产蛋记录选择产蛋总数排名前50%的个体继续饲养。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饲养至群体产蛋率达到50%,根据个体产蛋记录对个体产蛋总数进行排序。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矮小型蛋用鸡种用大恒199系。
进一步地,步骤S5中,所述统计每个公鸡家系21天母鸡产蛋总量、公鸡300日龄体重和各家系入孵蛋孵化率。
进一步地,步骤S5中,分别给予母鸡产蛋总量、公鸡体重和孵化率3个指标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0.35、0.25和0.40的权重,计算综合选择指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通过米易矮脚鸡与肉用型和蛋用型鸡种的多级杂交,引入了性染色体携带的矮小基因(dw基因)替代了常染色体携带可致死的矮脚基因(匍匐基因),保留了米易矮脚鸡“矮脚”体貌、肉质风味优和节粮的特征,且提高了早熟性、产蛋量和孵化性能,使得繁殖性能大幅度提高,且后代全部个体为矮脚型,提高了雏鸡的商品价值;在产蛋性能选择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间隙性选择”的理念和方法,同时与精液综合品质、冠高、体重、家系产蛋量、家系入孵蛋孵化率等指标的综合选择紧密结合,实现了地方鸡种杂交改良手段的数字化和精细化,培育的品种特别适合与规模化养殖,对于促进我国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对于西南地区发展优势特色肉鸡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一种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该方法能够培育出的新型米易矮脚鸡不仅保持了原品种的“矮脚”外貌特征,且具有肉质风味优、节粮、繁殖性能高的优点,新品种特别适合于规模化养殖,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其具体步骤如下:
S1:构建待改良群体
选择米易矮脚鸡矮小型公母鸡群体进行自繁,为了最大程度的保留米易矮脚鸡的优势特征,又避免“匍匐基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米易矮脚鸡后代中正常型(高脚型)的公鸡,例如3000只;饲养至15-17周龄测定冠高,选择冠高排名靠前45-55%的个体进行饲养。优选地,饲养至16周龄测定冠高,选择冠高排名靠前约50%的1400只个体。
饲养至29-31周龄测定精液品质,记录包含采精量、精液密度、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对精液综合品质进行评价,选择精液品质排名前30-40%的个体。其中,一优选方案是,饲养至30周龄测定精液品质,记录采精量、精液密度、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等4个指标,分别给予4个指标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0.15、0.15、0.40和0.30的权重计算精液品质综合得分,对精液综合品质进行评价,选择精液品质排名前500名的个体。
再饲养至290-310日龄,继续测定精液品质,记录包含采精量、精液密度、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根据精液指标权重计算精液品质综合得分,并测定冠高和体重,分别给予精液综合得分、冠高和体重三个指标的权重,计算综合选择指数,根据指数大小选择排名靠前的35-45%的个体作为待改良群体A。其中,一优选方案是,饲养至300日龄,继续测定精液品质,记录采精量、精液密度、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等4个指标,分别给予4个指标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0.20、0.1、0.35和0.35的权重,计算精液品质综合得分,并测定冠高和体重,分别给予精液综合得分、冠高和体重三个指标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0.30、0.30和0.40的权重,计算综合选择指数,根据指数大小选择排名靠前的200只个体作为待改良群体A。
S2:构建备选群体
为了提高待改良群体A的产蛋性能,选择具有相似羽色、胫色和肤色特征且产蛋性能高的人工培育肉用型鸡种作为优势基因群体A,且选择的品种要求66周龄产蛋数在170枚以上;将待改良群体A和优势基因群体A进行第一级杂交,在所产后代雏鸡中选择母雏作为备选群体A。其中,优选的是,人工培育肉用型鸡种用“大恒D99系”的母鸡,数量为6000只作为优势基因群体A;在进行第一级杂交后,在所产后代雏鸡中选择母雏30000只作为备选群体A。
S3:早熟性选择和产蛋量间隙性选择
为了选择早熟性和产蛋量,将备选群体A饲养至15-17周龄,测定鸡冠高度,淘汰鸡冠高度低于1.5cm的个体,然后开始单笼饲养;群体中见第一枚蛋时开始作个体产蛋记录,饲养至群体产蛋率达到5%的开产时间后再饲养两周,根据个体产蛋记录选择产蛋总数排名前45-55%的个体继续饲养,并持续记录个体产蛋情况;每3天进行1次间隙性选择,淘汰3天内未产蛋的个体;饲养至群体产蛋率达到45-55%,根据个体产蛋记录对个体产蛋总数进行排序,选择产蛋量前的5-10%个体组成F1代改良群体。
其中,一优选实施方式是,备选群体A饲养至16周龄,测定鸡冠高度,淘汰鸡冠高度低于1.5cm的个体,然后开始单笼饲养;群体中见第一枚蛋时开始作个体产蛋记录,饲养至群体产蛋率达到5%的开产时间后再饲养两周,根据个体产蛋记录选择产蛋总数排名前50%的个体继续饲养,并持续记录个体产蛋情况;每3天进行1次间隙性选择,淘汰3天内未产蛋的个体;饲养至群体产蛋率达到50%,根据个体产蛋记录对个体产蛋总数进行排序,选择产蛋量前2000名的个体组成F1代改良群体。
S4:dw矮小基因导入与产蛋量间隙性选择
选择携带dw基因的矮小型蛋用鸡种公鸡作为优势基因群体B,其与F1代改良群体进行第二级杂交,选择后代母雏,并饲养至15-17周龄,再测定鸡冠高度,淘汰鸡冠高度低于1.7cm的个体;在群体中见第一枚蛋当天开始单笼饲养,并进行个体产蛋记录,每2天进行1次间隙性选择,淘汰2天内未产蛋的个体,饲养至290-310日龄,选择产蛋量排前的15-25%的个体作为F2代改良群体。
其中,一优选方案是,选择携带dw基因的矮小型蛋用鸡种“大恒199系”公鸡200只作为优势基因群体B,与F1代改良群体进行第二级杂交,选择后代母雏10000只,饲养至16周龄,测定鸡冠高度,淘汰鸡冠高度低于1.7cm的个体;在群体中见第一枚蛋当天开始单笼饲养,并进行个体产蛋记录,每2天进行1次间隙性选择,淘汰2天内未产蛋的个体,饲养至300日龄,选择产蛋量前2000名的个体作为F2代改良群体。
S5:繁殖性能综合选择
将F2代改良群体与优势基因群体B进行第三级杂交,在生产的后代雏鸡中选择公鸡和母鸡,饲养至15-17周龄,测定冠高,选择鸡冠高度高于2.5cm的公鸡个体和鸡冠高度高于1.7cm的母鸡个体,单笼饲养至290-310日龄,自群体5%产蛋率开始,每2天进行1次间隙性选择,淘汰2天内未产蛋的母鸡个体,在290-310日龄组建家系,每周进行1次系谱孵化,共孵化3次,统计每个公鸡家系20-22天母鸡产蛋总量、公鸡290-310日龄体重和各家系入孵蛋孵化率,分别给予3个指标权重,计算综合选择指数,根据指数大小选择前8-12%的公鸡和母鸡作为F3代改良群体。
其中,一优选方案是,将F2代改良群体与优势基因群体B进行第三级杂交,在生产的后代雏鸡中选择公鸡2000只、母鸡10000只,饲养至16周龄,测定冠高,选择鸡冠高度高于2.5cm的公鸡个体和鸡冠高度高于1.7cm的母鸡个体,单笼饲养至300日龄,自群体5%产蛋率开始,每2天进行1次间隙性选择,淘汰2天内未产蛋的母鸡个体,在300日龄组建家系,每周进行1次系谱孵化,共孵化3次,统计每个公鸡家系21天母鸡产蛋总量、公鸡300日龄体重和各家系入孵蛋孵化率,分别给予3个指标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0.35、0.25和0.40的权重,计算综合选择指数,根据指数大小选择100个家系、100只公鸡和1000只母鸡作为F3代改良群体。
S6:新型米易矮脚鸡的培育
F3代改良群体自繁,生产的F4代公母鸡个体即为改良后的新型米易矮脚鸡。
采用以上实施例的杂交改良方法培养出的新型米易矮脚鸡,外观整齐符合原品种“矮脚”等体貌特征、肉质风味优、节粮且性成熟早、繁殖性能高。种鸡开产日龄为142-147天,较原品种提前了2周以上;66周龄产蛋量达到150枚,较原品种增加了50%以上;入孵蛋孵化率达到72.5%,较原品种提高了22.5个百分点;同时杂交后代雏鸡100%为矮小型,全部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商品价值得到大幅度提高。商品鸡16周龄上市平均体重2.3千克,与原品种相当;料肉转化比2.85,饲料转化效率提高了3.5%;成活率达到91.6%,较原品种提高了6.6个百分点。
综上而言,本发明的一种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采用了多级杂交方式进行了优势基因的导入,通过产蛋性能的“间隙性选择”方法,实现了地方鸡种杂交改良手段的数字化和精细化,通过构建待改良群体、备选群体和改良群体,杂交改良培育的新型米易矮脚鸡不仅保持了原品种的特征和优势,且早熟性、产蛋量、孵化性能等繁殖性能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通过杂交改良和基因替代,新培育的矮脚鸡不仅保持了米易矮脚鸡原有的“矮脚”体貌、肉质风味优和节粮的特征,且繁殖性能大幅度提高,实现了地方鸡种遗传资源的创新利用,培育的新品种对于促进我国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对于西南地区发展优势特色肉鸡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10)

1.一种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构建待改良群体
选择米易矮脚鸡后代中正常型的公鸡,饲养至15-17周龄测定冠高,选择冠高排名靠前45-55%的个体进行饲养;
饲养至29-31周龄测定精液品质,记录包含采精量、精液密度、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对精液综合品质进行评价,选择精液品质排名前30-40%的个体;
再饲养至290-310日龄,继续测定精液品质,记录包含采精量、精液密度、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根据精液指标权重计算精液品质综合得分,并测定冠高和体重,分别给予精液综合得分、冠高和体重三个指标的权重,计算综合选择指数,根据指数大小选择排名靠前的35-45%的个体作为待改良群体A;
S2:构建备选群体
选择具有相似羽色、胫色和肤色特征且产蛋性能高的人工培育肉用型鸡种作为优势基因群体A,且选择的品种要求66周龄产蛋数在170枚以上;将待改良群体A和优势基因群体A进行第一级杂交,在所产后代雏鸡中选择母雏作为备选群体A;
S3:早熟性选择和产蛋量间隙性选择
将备选群体A饲养至15-17周龄,测定鸡冠高度,淘汰鸡冠高度低于1.5cm的个体,然后开始单笼饲养;群体中见第一枚蛋时开始作个体产蛋记录,饲养至群体产蛋率达到5%的开产时间后再饲养两周,根据个体产蛋记录选择产蛋总数排名前45-55%的个体继续饲养,并持续记录个体产蛋情况;每3天进行1次间隙性选择,淘汰3天内未产蛋的个体;饲养至群体产蛋率达到45-55%,根据个体产蛋记录对个体产蛋总数进行排序,选择产蛋量前的5-10%个体组成F1代改良群体;
S4:dw矮小基因导入与产蛋量间隙性选择
选择携带dw基因的矮小型蛋用鸡种公鸡作为优势基因群体B,其与F1代改良群体进行第二级杂交,选择后代母雏,并饲养至15-17周龄,再测定鸡冠高度,淘汰鸡冠高度低于1.7cm的个体;在群体中见第一枚蛋当天开始单笼饲养,并进行个体产蛋记录,每2天进行1次间隙性选择,淘汰2天内未产蛋的个体,饲养至290-310日龄,选择产蛋量排前的15-25%的个体作为F2代改良群体;
S5:繁殖性能综合选择
将F2代改良群体与优势基因群体B进行第三级杂交,在生产的后代雏鸡中选择公鸡和母鸡,饲养至15-17周龄,测定冠高,选择鸡冠高度高于2.5cm的公鸡个体和鸡冠高度高于1.7cm的母鸡个体,单笼饲养至290-310日龄,自群体5%产蛋率开始,每2天进行1次间隙性选择,淘汰2天内未产蛋的母鸡个体,在290-310日龄组建家系,每周进行1次系谱孵化,共孵化3次,统计每个公鸡家系中20-22天母鸡产蛋总量、公鸡290-310日龄体重和各家系入孵蛋孵化率,分别给予3个指标权重,计算综合选择指数,根据指数大小选择前8-12%的公鸡和母鸡作为F3代改良群体;
S6:新型米易矮脚鸡的培育
F3代改良群体自繁,生产的F4代公母鸡个体即为改良后的新型米易矮脚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选择米易矮脚鸡后代中正常型的公鸡,饲养至16周龄测定冠高,选择冠高排名靠前50%的个体进行饲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饲养至29-31周龄测定精液品质后,分别给予采精量、精液密度、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4个指标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0.15、0.15、0.40和0.30的权重计算精液品质综合得分,对精液综合品质进行评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再饲养至290-310日龄后,分别给予采精量、精液密度、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4个指标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0.20、0.1、0.35和0.35的权重,计算精液品质综合得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人工培育肉用型鸡种为大恒D99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根据个体产蛋记录选择产蛋总数排名前50%的个体继续饲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饲养至群体产蛋率达到50%,根据个体产蛋记录对个体产蛋总数进行排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矮小型蛋用鸡种用大恒199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统计每个公鸡家系中21天母鸡产蛋总量、公鸡300日龄体重和各家系入孵蛋孵化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分别给予母鸡产蛋总量、公鸡体重和孵化率3个指标无量纲标准化后的数据0.35、0.25和0.40的权重,计算综合选择指数。
CN202210877291.7A 2022-07-25 2022-07-25 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 Active CN1151198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7291.7A CN115119804B (zh) 2022-07-25 2022-07-25 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7291.7A CN115119804B (zh) 2022-07-25 2022-07-25 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9804A CN115119804A (zh) 2022-09-30
CN115119804B true CN115119804B (zh) 2024-01-30

Family

ID=83386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7291.7A Active CN115119804B (zh) 2022-07-25 2022-07-25 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980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51596A1 (en) * 2009-02-08 2010-08-12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ex-determination and methods of specifying same
WO2017024343A1 (en) * 2015-08-07 2017-02-16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nimal comprising a germline genetic modification
CN107581152A (zh) * 2017-10-31 2018-01-16 广西平南县平原农牧有限公司 一种矮脚高产黑凤鸡的育种方法
CN109315350A (zh) * 2018-07-12 2019-02-12 湖北欣华生态畜禽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隐性白羽矮脚绿壳高产蛋鸡的培育方法
CN110367197A (zh) * 2019-08-26 2019-10-25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肉鸽的杂交配套组合研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51596A1 (en) * 2009-02-08 2010-08-12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Sex-determination and methods of specifying same
WO2017024343A1 (en) * 2015-08-07 2017-02-16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nimal comprising a germline genetic modification
CN107581152A (zh) * 2017-10-31 2018-01-16 广西平南县平原农牧有限公司 一种矮脚高产黑凤鸡的育种方法
CN109315350A (zh) * 2018-07-12 2019-02-12 湖北欣华生态畜禽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隐性白羽矮脚绿壳高产蛋鸡的培育方法
CN110367197A (zh) * 2019-08-26 2019-10-25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肉鸽的杂交配套组合研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优质黄羽矮小型鸡的选育及配套利用研究;文伯珍, 郭况彦, 杨纯芬, 胡刚安, 舒鼎铭;广东农业科学(第01期) *
文伯珍,郭况彦,杨纯芬,胡刚安,舒鼎铭.优质黄羽矮小型鸡的选育及配套利用研究.广东农业科学.1995,(01),第32、3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9804A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0602B2 (en) Breeding method for improving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chicken specialized dam line
CN104982378B (zh) 一种小型白羽肉鸡的三系配套制种方法及其应用
CN111226869B (zh) 一种高均匀度屠宰型优质麻黄鸡的选育方法
CN110622912A (zh) 一种非矮小型高产小蛋蛋鸡配套系的制种方法
CN111418550B (zh) 一种高产种猪的选育方法
CN113424794B (zh) 一种优质抗病型地方鸡新品系选育方法
CN103814864B (zh) 一种绿壳蛋鸭选育方法
CN109105338B (zh) 一种红羽白壳蛋鸡配套系的制种方法
CN109169516B (zh) 一种高抗节粮型优质蛋鸡的培育方法
CN109362647B (zh) 一种低成本的小型优质肉鸡配套制种方法
CN107494415B (zh) 一种新广黄鸡的培育方法
CN115119804B (zh) 提高米易矮脚鸡繁殖性能的杂交改良方法
CN112997962A (zh) 花羽白肤肉鸽配套制种方法
CN109122579B (zh) 一种提高大骨鸡快慢羽自别雌雄鉴别准确率的方法
CN114568384B (zh) 一种早熟节粮抗逆肉鸡配套系的制种方法
CN1426679A (zh) 黑眼大白兔杂交品种的生产方法
CN112956448B (zh) 一种提高地方特色蛋鸡早期蛋重的品系选育方法
CN111280126B (zh) 一种黄羽胡须蛋鸡的选育方法及其应用
CN113678768A (zh) 一种速生抗逆型中国对虾配套系的选育方法
CN114667965A (zh) 一种高繁、高效、优质兼用型黑羽鸡的培育方法
CN106172095B (zh) 一种大规格长江水系河蟹良种的选育方法
CN109757433A (zh) 一种肉质香嫩猪的育种方法
CN111616098B (zh) 一种菲克皮用兔配套系育种方法
Bakos et al. Lessons from the breeding program on common carp in Hungary
CN116326543B (zh) 一种文昌鸡配套系的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