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9153B - 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方法、通信节点、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方法、通信节点、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9153B
CN115119153B CN202210909337.9A CN202210909337A CN115119153B CN 115119153 B CN115119153 B CN 115119153B CN 202210909337 A CN202210909337 A CN 202210909337A CN 115119153 B CN115119153 B CN 1151191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ethernet
ethernet frame
frame
header com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93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9153A (zh
Inventor
沙秀斌
戴博
陆婷
高音
黄河
刘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9093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91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9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9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9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9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4Protocols for data compression, e.g. ROH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04W36/0044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of quality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layers above the physical layer, e.g. RRC or MAC-C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方法、通信节点、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二通信节点从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携带第一以太网帧的第一数据包,以及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与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间的对应关系信息;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携带第二以太网帧的第二数据包;根据该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以及该对应关系信息恢复第二以太网帧的帧头,其中,第一以太网帧为未进行头压缩的以太网帧,第二以太网帧为进行头压缩后的以太网帧,第一、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各自包括相应的头压缩域指示和标识被压缩的以太网帧头的内容的头压缩域内容索引。通过上述方法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每个数据包都携带以太网的头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方法、通信节点、存储介质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910049403.8”,申请日为“2019年1月18日”,题目为“资源周期的配置,链路的处理、建立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资源周期的配置,链路的处理、建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IIoT(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系统中,IIoT业务一般传递的是机器指令,业务的时延敏感性很强,通常要达到微秒级别。这类业务目前是承载于以态网的,终端之间的时钟很难完全对齐。
考虑到布网成本等因素,希望IIoT业务能通过5G无线系统(Next Radio)中承载。也就是支持NR-IIoT。NR-IIoT系统的基本构思是:在NR系统的边界增加一个以太网的适配节点,把以太网的数据包转换为NR系统的数据包,进而在NR系统中进行传输。这样,在NR系统中需要考虑如下增强:
配置授权(Configured Grant)或半静态调度(SPS)的业务周期细化:目前的业务周期间隔为枚举类型,周期间隔不能很好地匹配以太网的业务模式,需要增强。
移动过程中的目标小区资源预配置:在终端移动过程中,如果通过切换命令来配置目标小区的配置授权(Configured Grant)或半静态调度(SPS)资源,则目标小区的资源配置时延可能导致业务传输中断,无法满足IIoT的业务实时性需求,需要考虑增强。
以太网的头压缩:因为以太网的数据包头是固定的,而NR系统的空口资源有限。每个数据包都携带以太网的头对空口资源是个浪费。而目前NR系统比支持以太网的头压缩,需要增强。
以太网终端的指令协调:由于以太网有多个终端协同工作的需求,而以太网终端的时钟无法保证完全同步。所以希望不同终端在某个时刻执行同一指令时,不同终端的执行时机很难协调。需要通过引入差分同步机制来保证UE之间的行为协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周期的配置,链路的处理、建立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CG或SPS业务对应的周期间隔不能很好地匹配以太网的业务模式,以及IOT对于业务实时性不能够满足需求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周期的配置方法,包括:网络侧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业务模式和/或时钟精度能力;所述网络侧向所述UE发送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之一:配置资源的周期因子,配置资源的周期粒度,配置资源的周期长度;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UE配置授权CG或者半静态调度SPS相关资源。
可选地,所述配置资源的周期粒度用于指示所述配置资源的资源周期的单位。
可选地,当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周期因子的情况下,所述CG或者所述SPS的周期为所述CG或者所述SPS的配置周期与所述周期因子联合确定;或,当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周期粒度以及所述周期长度的情况下,所述CG或者所述SPS的周期为以所述周期粒度为单位的所述周期长度的时间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路径的处理方法,包括:源小区向目标小区发送用于请求资源配置信息的资源配置请求,并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反馈的资源配置响应;所述源小区向用户设备UE发送用于在所述UE和所述目标小区间建立链路路径的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其其中,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之一:配置资源的周期因子,配置资源的周期粒度以及配置资源的周期长度,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UE配置授权CG或者半静态调度SPS相关资源。
可选地,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UE监控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和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其中,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和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在所述配置授权CG或者所述半静态调度SPS资源上发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源小区向所述UE发送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源小区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RSRP和/或RSRP无线质量指示信息;当确定所述质量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源小区质量差时,所述源小区向移动管理型实体MME发送用于请求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的路径切换指示。
可选地,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UE监控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或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其中,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或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承载于配置授权CG或者半静态调度SPS资源上。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源小区接收到所述UE监控所述源小区或所述目标小区的RSRP和/或RSRQ无线质量指示信息;当确定所述质量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源小区质量差时,所述源小区向移动管理型实体MME发送用于请求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的路径切换指示以及数据转发定时器,当确定所述质量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目标小区质量差时,所述源小区向所述UE发送用于请求删除所述UE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目标小区链路删除请求,其中,所述数据转发定时器用于指示所述MME在未超时的情况下,同时向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质量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源小区质量差时,所述源基站向所述UE发送用于删除所述UE和所述源小区的源小区链路删除请求。
可选地,所述源小区链路删除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UE监控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删除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UE监控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路径的建立方法,包括:用户设备UE接收源小区发送的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并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链路路径;其中,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是通过所述源小区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资源配置请求获取的,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之一:配置资源的周期因子,配置资源的周期粒度以及配置资源的周期长度,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UE配置授权CG或者半静态调度SPS相关资源。
可选地,在UE接收源小区发送的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并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链路路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所述UE监控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和/或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其中,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和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均在所述配置授权CG或者所述半静态调度SPS资源上发送或接收。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UE向所述源小区发送所述源小区的无线质量指示信息,其中,当确定所述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源小区质量差时,所述源小区向移动管理型实体MME发送用于请求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的路径切换指示。
可选地,UE接收源小区发送的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并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链路路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所述UE监控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其中,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或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承载于所述CG或者所述SPS业务资源上。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UE向所述源小区发送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或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对应的质量指示信息,其中,当所述质量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源小区质量差时,所述质量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源小区向移动管理型实体MME发送用于请求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的路径切换指示以及数据转发定时器,当所述质量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目标小区质量差时,所述UE接收到所述源小区发送的目标小区链路删除请求以及数据转发定时器,并在该转发定时器超时后删除在所述UE和所述目标小区间的链路路径;其中,所述数据转发定时器用于指示所述MME在未超时的情况下,同时向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质量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源小区质量差时,所述UE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源小区链路删除请求,并删除在所述UE和所述源小区间的链路路径。
可选地,在删除所述UE和所述源小区间的链路路径后,所述UE监控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在删除所述UE和所述目标小区间的链路路径后,所述UE监控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方法,包括: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以太网帧的第一压缩数据包,接收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与头压缩域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第二以太网帧的第二压缩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以及接收的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与所述头压缩域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对所述第二以太网帧的帧头进行恢复;其中,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为未进行头压缩的以太网帧,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为进行头压缩后的以太网帧;其中,所述头压缩域信息包括头压缩域指示和/或头压缩域内容索引。
可选地,通过如下的方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发送所述第二压缩数据包: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判断待发送的数据包中的以太网帧头是否与已发送的数据包中的以太网帧头相同;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在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携带所述以太网帧头压缩后的第二以太网帧。
可选地,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已发送的数据包传输错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数据包,或,停止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包。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以及保存的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与所述头压缩域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二以太网帧的帧头进行恢复,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将保存的头压缩域信息与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将匹配的所述第二以太网帧的帧头以数据包的形式上报至高层。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用户设备UE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网络侧;当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网络侧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UE。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用户设备UE,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网络侧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UE向所述网络侧发送以太网头压缩支持能力,并接收所述网络侧反馈的以太网头压缩参数;其中,所述以太网头压缩支持能力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是否支持以太网头压缩,支持以太网的头压缩域信息;其中,所述以太网头压缩参数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允许压缩的以太网域指示,允许压缩的头压缩域信息。
可选地,所述头压缩域指示包括以下其中之一:不压缩所述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所述以太网帧中的以太网的目的地址以及源地址;压缩Ethernet 2帧的帧头;压缩携带802.2SAP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压缩包含SNAP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压缩包含802.1Q Tag域的Ethernet 2帧的帧头;压缩包含802.2以及802.1Q Tag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压缩包含SNAP以及802.1Q Tag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压缩包含第一802.1QTag以及第二802.1Q Tag域的Ethernet 2帧的帧头;压缩包含802.2、第一802.1Q Tag以及第二802.1Q Tag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压缩包含SNAP、第一802.1Q Tag以及第二802.1Q Tag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压缩工业以太网的特定帧结构的帧头,其中,所述头压缩域内容索引用于标识被压缩的以太网帧头的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太网的指令协调方法,5GS系统分别获取在数据包到达时和所述数据包离开时的到达时间戳以及离开时间,并计算所述数据包的驻留时长;所述5GS系统向用户设备UE发送的信息中携带所述驻留时长以及生效时延的指令。
可选地,所述5GS系统向所述UE发送的信息中携带所述驻留时长以及生效时延的指令,包括:所述5GS系统计算所述生效时延与所述驻留时长的差值,并对所述指令进行更新。
可选地,所述5GS系统向所述UE发送的信息中携带所述驻留时长以及生效时延的指令,包括:所述5GS系统将所述驻留时长添加在所述数据包中;并指示所述UE根据所述驻留时长和所述生效时延对所述生效时延进行更新。
可选地,所述5GS系统向所述UE发送的信息中携带所述驻留时长以及生效时延的指令,包括:所述5GS系统将所述驻留时长累加至所述数据包中的驻留时长中,并指示所述UE根据累加后的所述数据包中的驻留时长和所述生效时延对所述生效时延进行更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周期的配置装置,位于网络侧,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业务模式和/或时钟精度能力;配置模块,用于向所述UE发送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之一:配置资源的周期因子,配置资源的周期粒度,配置资源的周期长度;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UE配置授权CG或者半静态调度SPS相关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路径的处理装置,位于源小区中,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用于请求资源配置信息的资源配置请求,并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反馈的资源配置响应;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用于在所述UE和所述目标小区间建立链路路径的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其中,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之一:配置资源的周期因子,配置资源的周期粒度以及配置资源的周期长度,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UE配置授权CG或者半静态调度SPS相关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链路路径的建立装置,位于用户设备UE中,包括:建立模块,用于接收源小区发送的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并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链路路径;其中,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是通过所述源小区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资源配置请求获取的,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之一:配置资源的周期因子,配置资源的周期粒度以及配置资源的周期长度,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UE配置授权CG或者半静态调度SPS相关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通信节点中,包括:保存模块,用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以太网帧的第一压缩数据包,接收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与头压缩域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恢复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第二以太网帧的第二压缩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以及接收的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与所述头压缩域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对所述第二以太网帧的帧头进行恢复;其中,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为未进行头压缩的以太网帧,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为进行头压缩后的以太网帧,其中,所述头压缩域信息包括头压缩域指示和/或头压缩域内容索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太网的指令协调装置,位于5GS系统中,包括: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在数据包到达时和所述数据包离开时的到达时间戳以及离开时间,并计算所述数据包的驻留时长;指示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的信息中携带所述驻留时长以及生效时延的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因此,可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CG或SPS业务对应的周期间隔不能很好地匹配以太网的业务模式,以及IOT对于业务实时性不能够满足需求的问题,达到对业务周期的优化以及满足IIoT的业务实时性需求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资源周期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CG或SPS业务的业务周期优化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链路路径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链路路径的建立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软切换的资源预配置的场景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软切换的资源预配置的场景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以太网帧的结构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以太网头压缩帧的结构图;
图10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以太网头压缩帧的结构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以太网头压缩流程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以太网头压缩流程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以太网头压缩状态机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以太网的指令协调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以太网的指令协调流程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以太网的指令协调流程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资源周期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链路路径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链路路径的建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以太网的指令协调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制作和使用本发明。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资源周期的配置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资源周期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网络侧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业务模式和/或时钟精度能力;
步骤S104,所述网络侧向所述UE发送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之一:配置资源的周期因子,配置资源的周期粒度,配置资源的周期长度;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UE配置授权CG或者半静态调度SPS相关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周期的配置方法,包括:网络侧向用户设备UE发送的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之一:配置资源的周期因子,配置资源的周期粒度以及配置资源的周期长度;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配置授权CG业务或者半静态调度SPS业务。
可选地,所述配置资源的周期粒度用于指示所述配置资源的资源周期的单位。
可选地,当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周期因子的情况下,所述CG或者所述SPS的周期为所述CG或者所述SPS的配置周期与所述周期因子联合确定;或,当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周期粒度以及所述周期长度的情况下,所述CG或者所述SPS的周期为以所述周期粒度为单位的所述周期长度的时间长度。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CG或SPS业务的业务周期优化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UE向网络侧上报业务模式和/或UE时钟精度能力信息。
所述业务模式至少包括如下之一:数据包大小,数据包传输时间间隔相关信息;所述业务模式上报可以通过RRC消息和/或上行MAC CE来承载。
所述RRC消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RRC Msg3(RRCConnectionRequest、RRCEarlyDataRequest、RRCConnectionResumeRequest或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RRC Msg5(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RRCConnectionResumeComplete、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Complete)或者其他新引入的上行RRC消息。
所述UE时钟精度能力信息至少包括:UE时钟精度级别(比如Stratum-1...Stratum-4),或者UE时钟在单位时间内的最大误差(比如:以ppm为单位,或者以每秒最大误差为x微秒为单位);所述UE时钟精度能力信息通过如下任一方式上报:伴随UE业务模式信息一起上报;通过RRC Msg5(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RRCConnectionResumeComplete、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Complete)独立上报、通过UECapabilityInformation独立上报。
网络侧向UE发送CG或SPS资源配置,所述CG或SPS资源配置里携带如下至少之一的信息:周期因子,以Bitmap方式表示的周期内业务时机、配置携带资源配置索引的多套CG或者多套SPS资源,或者,周期粒度和周期长度。所述资源配置在下行RRC消息中进行。
具体而言,CG或SPS的业务周期的取值范围如下(单位Symbols):
SCS=15kHz:2,7,n*14,where n={1,2,4,5,8,10,16,20,32,40,64,80,128,160,320,640}
SCS=30kHz:2,7,n*14,where n={1,2,4,5,8,10,16,20,32,40,64,80,128,160,256,320,640,1280}
SCS=60kHz with normal CP:2,7,n*14,where n={1,2,4,5,8,10,16,20,32,40,64,80,128,160,256,320,512,640,1280,2560}
SCS=60kHz with ECP:2,6,n*12,where n={1,2,4,5,8,10,16,20,32,40,64,80,128,160,256,320,512,640,1280,2560}
SCS=120kHz:2,7,n*14,where n={1,2,4,5,8,10,16,20,32,40,64,80,128,160,256,320,512,640,1024,1280,2560,5120}
其中,一个子帧是1ms时长;一个子帧对应1~16个slot,一个slot对应12或14个符号,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也就是说,目前的NR标准中,CG或者SPS的最大业务周期是640ms,且取值范围里的间隔较大,取值范范之外的周期(比如n=480)无法配置。因此,网络侧给UE配置CG或SPS时,除了配置资源周期外,再配置:周期因子,以Bitmap方式表示的周期内业务时机、配置携带资源配置索引的多套CG或者多套SPS资源,或者,周期粒度和周期长度。所述资源配置索引用于网络侧以Bitmap方式来同时激活或去激活一个或一个以上CG或SPS。
所述周期因子可以为正整数,比如1/n~m之间的枚举值,n、m为正整数。
所述周期粒度用于表示新周期的单位,取值范围至少包括:符号(Symbol)、时隙(Slot)、子帧(Subframe)、无线帧(Frame)、次数/秒(Hz)。
所述新的周期表示周期粒度为单位的周期长度,取值范围可以为正整数,比如1~m,m为正整数。
如果配置了所述周期因子,则CG或SPS的资源间隔或周期为:资源周期(Periodicity)*周期因子。
如果配置了所述周期粒度和新的周期,则CG或SPS的资源间隔或周期为:以周期粒度为单位,新的周期为长度的时间间隔。
如果配置的周期粒度为Hz,那么CG或SPS的资源间隔或周期为:(1/新的周期为长度)s,再除以符号个数/s,然后上取整,算出的symbol个数作为资源间隔或周期,也即资源间隔或周期计算方法为:
或者,如果配置的周期粒度为Hz,那么CG或SPS的资源位置的确定方法为:第n个资源开始位置距离第一个资源的开始位置的时间长度为
n为正整数。
如果配置了以Bitmap方式表示的周期内业务时机,则业务业务时机在周期范围内按Bitmmap指示的模式出现,比如业务周期为1个无线帧,Bitstring=1010000000,则业务时机在1个无线帧内在第0个slot和第2个slot里出现一次,在其余Slot里不再出现。
如果配置多套CG或者多套SPS资源,则每套资源对应一个资源索引,并用一个Bitmap与资源索引对应,比如8套资源配置对应一个8比特的Bitmap。第一个比特表示第一套资源,第二个比特表示第二套资源,...,第八个比特表示第八套资源。比特值为0表示相关操作与对应资源不相关,比特取1表示相关操作与对应资源相关资源。比如:激活资源欧索引bitmap取值10100000资源,表示激活第一套、第三套CG/SPS资源。ziy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链路路径的处理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链路路径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源小区向目标小区发送用于请求资源配置信息的资源配置请求,并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反馈的资源配置响应;
步骤S304,所述源小区向用户设备UE发送用于在所述UE和所述目标小区间建立链路路径的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其其中,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之一:配置资源的周期因子,配置资源的周期粒度以及配置资源的周期长度,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UE配置授权CG或者半静态调度SPS相关资源。
可选地,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UE监控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和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其中,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和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在所述配置授权CG或者所述半静态调度SPS资源上发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源小区向所述UE发送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源小区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RSRP和/或RSRP无线质量指示信息;当确定所述质量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源小区质量差时,所述源小区向移动管理型实体MME发送用于请求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的路径切换指示。
可选地,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UE监控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或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其中,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或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承载于配置授权CG或者半静态调度SPS资源上。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源小区接收到所述UE监控所述源小区或所述目标小区的RSRP和/或RSRQ无线质量指示信息;当确定所述质量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源小区质量差时,所述源小区向移动管理型实体MME发送用于请求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的路径切换指示以及数据转发定时器,当确定所述质量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目标小区质量差时,所述源小区向所述UE发送用于请求删除所述UE与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目标小区链路删除请求,其中,所述数据转发定时器用于指示所述MME在未超时的情况下,同时向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质量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源小区质量差时,所述源基站向所述UE发送用于删除所述UE和所述源小区的源小区链路删除请求。
可选地,所述源小区链路删除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UE监控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删除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UE监控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链路路径的建立方法,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链路路径的建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用户设备UE接收源小区发送的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并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链路路径;其中,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是通过所述源小区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资源配置请求获取的,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之一:配置资源的周期因子,配置资源的周期粒度以及配置资源的周期长度,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UE配置授权CG或者半静态调度SPS相关资源。
可选地,在UE接收源小区发送的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并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链路路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所述UE监控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和/或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其中,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和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均在所述配置授权CG或者所述半静态调度SPS资源上发送或接收。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UE向所述源小区发送所述源小区的无线质量指示信息,其中,当确定所述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源小区质量差时,所述源小区向移动管理型实体MME发送用于请求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的路径切换指示。
可选地,UE接收源小区发送的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并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链路路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所述UE监控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其中,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或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承载于所述CG或者所述SPS业务资源上。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UE向所述源小区发送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或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对应的质量指示信息,其中,当所述质量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源小区质量差时,所述质量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源小区向移动管理型实体MME发送用于请求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的路径切换指示以及数据转发定时器,当所述质量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目标小区质量差时,所述UE接收到所述源小区发送的目标小区链路删除请求以及数据转发定时器,并在该转发定时器超时后删除在所述UE和所述目标小区间的链路路径;其中,所述数据转发定时器用于指示所述MME在未超时的情况下,同时向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质量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源小区质量差时,所述UE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源小区链路删除请求,并删除在所述UE和所述源小区间的链路路径。
可选地,在删除所述UE和所述源小区间的链路路径后,所述UE监控所述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在删除所述UE和所述目标小区间的链路路径后,所述UE监控所述源小区处理的数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如下的两个场景以便理解上述的技术方案。
场景1: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软切换的资源预配置的场景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
驻留在源小区(Cell 1)的UE上报目标小区(Cell 2)质量变好的测量报告。
源小区(Cell 1)向目标小区(Cell 2)发送资源配置请求,其中携带CG或SPS的业务模式(比如业务开始时间,数据包大小、周期,或者源小区的CG或SPS配置信息,比如:Grant信息及周期、激活时机等信息);
目标小区(Cell 2)向源小区(Cell 1)发送资源配置响应,其中携带CG或SPS的配置信息(比如Grant信息、周期、激活时机等信息);
源小区(Cell 1)向UE发送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其中携带携带CG或SPS的配置信息(比如Grant信息、周期、激活时机等信息)。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可以通过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等切换相关的下行RRC信令携带。
UE同时监控源小区(Cell 1)和目标小区的调度/下行数据(MME发给小区1的数据,会转发给小区2,然后同时给UE发送),和/或同时在源小区(Cell 1)和目标小区进行数据发送(小区2收到数据转发给小区1,小区1合并后发送给MME)。
UE上报源小区(Cell 1)发送源小区质量差指示,所述指示可以通过测量报告/RLF发送,或者源小区通过上行RLF检测来进行。
源小区(Cell 1)向MME发送路径切换指示,MME将Ng口连接切换到目标小区(Cell2)
源小区(Cell 1)向UE发送源小区链路删除请求。所述源小区链路删除请求可以通过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等切换相关的下行RRC信令携带。
UE只监控目标小区的调度/下行数据(MME给小区2发数据,小区2发送给UE),和/或目标小区进行数据发送(小区2收到数据,发送给MME)。
需要说明的是,本场景与3G系统中的软切换过程的区别在于:3G系统中控制节点为RNC;本场景中不存在RNC,控制节点为PCell。3G系统中没有预配置资源;本场景中给目标小区发送资源请求时携带了业务模式;目标小区的响应中携带了资源授权信息;3G系统中小区间是RL增加请求,UU口发送的时Active Set Update;本场景中小区间时RL增加请求,UU口发送的时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场景2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链接的资源预配置的场景流程图。如图6所示,包括:
驻留在源小区(Cell 1)的UE上报目标小区(Cell 2)质量变好的测量报告。
源小区(Cell 1)向目标小区(Cell 2)发送资源配置请求,其中携带CG或SPS的业务模式(比如业务开始时间,数据包大小、周期,或者源小区的CG或SPS配置信息,比如:Grant信息及周期、激活时机等信息);
目标小区(Cell 2)向源小区(Cell 1)发送资源配置响应,其中携带CG或SPS的配置信息(比如Grant信息、周期、激活时机等信息);
源小区(Cell 1)向UE发送双连接建立请求,其中携带辅小区(SCell)的CG或SPS配置信息(比如Grant信息、周期、激活时机等信息)。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可以通过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等切换相关的下行RRC信令携带。
UE监控源小区(Cell 1)的调度/下行数据(MME发给小区1的数据,小区1给UE发送),和/或在源小区(Cell 1)进行数据发送(小区1收到数据后发送给MME)。
UE上报源小区(Cell 1)发送源小区质量差指示,所述指示可以通过测量报告/RLF发送,或者源小区通过上行RLF检测来进行。
源小区(Cell 1)向MME发送路径切换指示,同时携带数据转发定时器;MME将Ng口连接切换到目标小区(Cell2),且在定时器内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Ng链路同时保持,MME同时给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发送下行数据。
源小区(Cell 1)向UE发送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可以通过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等切换相关的下行RRC信令携带。
UE收到切换命令后开始监控目标小区(Cell21)的调度/下行数据(MME发给小区1和小区2的数据,小区1和小区2同时给UE发送),和/或在目标小区(Cell 2)进行数据发送(小区2收到数据后发送给MME)
UE只监控目标小区的调度/下行数据(MME给小区2发数据,小区2发送给UE),和/或目标小区进行数据发送(小区2收到数据,发送给MME)。
需要说明的是,只监控目标小区处理的数据的方案与只监控源小区处理的数据的方案类似。区别自傲与,UE上报监控的数据的对象仍然是源小区,而不是直接上报给目标小区。同时也是由源小区作出删除链路的相关指令。此外,由于不涉及切换流程,因此,该方式下源小区不会向UE发送任何的切换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场景2与场景1的区别在于:双连接场景下UE只监控一个小区的CG/SPS信息;在切换命令的发送过程中,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可以同时给UE发送下行数据,但UE只监控其中的一个。
即使UE收到了目标小区作为SCell的配置信息,仍然只监控源小区的CG/SPS信道;直到UE收到了切换命令,则只监控目标小区的CG/SPS信息。
上述两个场景与现有双连接的区别在于:在现有双连接中,UE收到切换命令后,主辅小区同时释放,UE在目标小区重新同步;而上述场景当中,UE收到切换命令后,辅小区的同步、CG/SPS等资源配置仍然保持,UE无需在目标小区重新同步。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方法,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2,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以太网帧的第一压缩数据包,接收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与头压缩域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
步骤S704,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第二以太网帧的第二压缩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以及接收的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与所述头压缩域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对所述第二以太网帧的帧头进行恢复;其中,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为未进行头压缩的以太网帧,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为进行头压缩后的以太网帧;其中,所述头压缩域信息包括头压缩域指示和/或头压缩域内容索引。
可选地,通过如下的方式,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发送所述第二压缩数据包: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判断待发送的数据包中的以太网帧头是否与已发送的数据包中的以太网帧头相同;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在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携带所述以太网帧头压缩后的第二以太网帧。
可选地,在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确定已发送的数据包传输错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数据包,或,停止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数据包。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以及保存的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与所述头压缩域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二以太网帧的帧头进行恢复,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将保存的头压缩域信息与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将匹配的所述第二以太网帧的帧头以数据包的形式上报至高层。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用户设备UE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网络侧;当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网络侧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UE。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用户设备UE,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网络侧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UE向所述网络侧发送以太网头压缩支持能力,并接收所述网络侧反馈的以太网头压缩参数;其中,所述以太网头压缩支持能力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是否支持以太网头压缩,支持以太网的头压缩域信息;其中,所述以太网头压缩参数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允许压缩的以太网域指示,允许压缩的头压缩域信息。
可选地,所述头压缩域指示包括以下其中之一:不压缩所述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所述以太网帧中的以太网的目的地址以及源地址;压缩Ethernet 2帧的帧头;压缩携带802.2SAP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压缩包含SNAP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压缩包含802.1Q Tag域的Ethernet 2帧的帧头;压缩包含802.2以及802.1Q Tag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压缩包含SNAP以及802.1Q Tag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压缩包含第一802.1QTag以及第二802.1Q Tag域的Ethernet 2帧的帧头;压缩包含802.2、第一802.1Q Tag以及第二802.1Q Tag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压缩包含SNAP、第一802.1Q Tag以及第二802.1Q Tag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压缩工业以太网的特定帧结构的帧头,其中,所述头压缩域内容索引用于标识被压缩的以太网帧头的内容。
具体而言,头压缩域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之一:头压缩域指示(Profiles)或头压缩域指示索引(Index)。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以太网帧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其中,前导(Preamble)、符开始帧(Start Frame Delimiter,SFD)、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Sequence,FCS)、帧间距(Inter Frame Gap,IFG)不在5G系统中传输,无需考虑。
不同帧结构的其余Header中,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DST ADR)、源地址(Source Address,SRC ADR)的位置是相同的;其余Header随着帧结构的不同而位置不同。
所以以太网头压缩域指示(Profiles)或索引(Index)建议至少包括如下:
不压缩以太网头;
只压缩以太网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
压缩Ethernet 2帧的帧头(包括:DST ADR、SRC ADR、类型(Type));
压缩携带802.2SAP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包括:DST ADR、SRC ADR、Length、IEEE 802.2);
压缩包含SNAP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包括:DST ADR、SRC ADR、Length、IEEE802.2、SNAP Header);
压缩包含802.1Q Tag域的Ethernet 2帧的帧头(包括:DST ADR、SRC ADR、802.1QTag、类型(Type));
压缩包含802.2以及802.1Q Tag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包括:DST ADR、SRCADR、802.1Q Tag、Length、IEEE 802.2);
压缩包含SNAP以及802.1Q Tag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包括:DST ADR、SRCADR、802.1Q Tag、Length、IEEE 802.2、SNAP Header);
压缩包含第一802.1Q Tag以及第二802.1Q Tag域的Ethernet 2帧的帧头(包括:DST ADR、SRC ADR、802.1Q Tag、802.1Q Tag类型(Type));
压缩包含802.2、第一802.1Q Tag以及第二802.1Q Tag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包括:DST ADR、SRC ADR、802.1Q Tag、802.1Q Tag、Length、IEEE 802.2);
压缩包含SNAP、第一802.1Q Tag以及第二802.1Q Tag域的IEEE 802.3帧的帧头(包括:DST ADR、SRC ADR、802.1Q Tag、802.1Q Tag、Length、IEEE802.2、SNAP Header);
压缩工业以太网的特定帧结构的帧头(比如EtherCAT,Profinet and PROFIsafe帧的帧头)。
其中:IEEE 802.2包括:目的地服务接入点(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Point,DSAP)、源服务接入点(Source SAP,SSAP)、控制域(Control,CTRL)三个子头(与IEEE802.2同时压缩或同时不压缩)。
SNAP Header包括:Organization、Ether Type两个子头(与SNAP Header同时压缩或同时不压缩)
802.1Q Tag包括:标签协议标识符(TAG Protocol Identifier,TPID)、用户优先级优先级(user_priority:PRI)、规范格式指示符(Canonical Format Indicator,CFI)、局域网标识(VLANID,VID)四个子头(与802.1Q Tag同时压缩或同时不压缩)
也就是至少定义如上11个以太网头压缩域指示(Profiles)或索引(Index)。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以太网头压缩帧的结构图。图10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以太网头压缩帧的结构图。如图9和10所示,以太网头压缩帧结构至少需要包含如下信息:以太网头压缩指示(用于指示帧类型:是否压缩,压缩初始帧、压缩帧)、太网头压缩域指示(用于指示压缩哪些帧头)、太网头压缩域内容索引(用于指示被压缩的帧头的内容索引)、CRC校验比特、以太网Payload域、以太网头压缩的初始数据帧指示(包含以太网完整包头)、以太网头压缩状态的数据帧指示(包头被压缩后的数据帧)。其中:以太网头压缩的初始数据帧指示和以太网头压缩状态的数据帧可由以太网头压缩指示间接标识。
如果以太网头压缩处于UPF和UE节点,且以QoS Flow为单位压缩,则:太网头压缩域指示、太网头压缩域内容索引可以不携带。
如果以太网头压缩处于网络侧和UE节点,对于周期性业务的头压缩,eNB在配置CG或SPS时,同时携带以太网头压缩相关配置信息。
目前有14个太网头压缩域指示(Profiles)或索引(Index),考虑到后续可能的帧结构扩展,建议用5个bit(共32个值)来表征以太网头压缩域指示;考虑到帧结构中是以BYTE为单位对齐的,IIoT系统中以太网的帧头变化可能性较小,所以用3比特(共8个值)来表征以太网头压缩内容索引。另外,需要一个BYTE来标识头压缩指示(指示以太网头是否被压缩);需要CRC校验比特(1~4个BYTE)以确保数据解码的正确性。
考虑到帧结构的扩展性以及IIoT系统中以太网的帧头变化的课扩展性,也可以用8个独立比特来表征以太网头压缩域指示;8个独立比特来表征以太网头压缩内容索引。
所述头压缩指示用于指示:不进行头压缩;头压缩的初始包;头压缩后数据包。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以太网头压缩流程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
UE向以太网头压缩节点(网络侧或UPF)发送以太网头压缩支持能力。所述支持能力至少包括如下信息:是否支持以太网头压缩,支持以太网的头压缩域指示(支持哪些头的压缩)、支持的最大头压缩域内容索引个数。如果太网头压缩节点网络侧,则通过UE能力上报的RRC消息发送;如果发网头压缩节点是UPF,则通过UE能力上报的RRC消息发送给网络侧,由网络侧发送给UPF,或者通过NAS消息直接发送给UPF;
以太网头压缩节点(网络侧或UPF)给UE配置以太网头压缩相关参数,所述参数包括:可以压缩的以太网域指示(列表)、可以使用的最大头压缩域内容索引个数。
UE发送初始压缩数据包(携带完整以太网帧头)给以太网头压缩节点,以太网头压缩节点记录“头压缩域指示”、“头压缩域内容索引”与“帧头”的对应关系。
当UE发现新发的数据包与已发送的初始压缩数据包(携带完整以太网帧头)的帧头内容一致,则给以太网头压缩节点发送以太网头压缩的数据帧(携带头压缩后的数据帧,“头压缩域指示”、“头压缩域内容索引”)。
以太网头压缩节点基于以太网帧结构中的“头压缩域指示”和“头压缩域内容索引”以及保存的信息恢复以太网的帧头。
下行以太网头压缩过程类似,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以太网头压缩流程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
以太网头压缩节点发送初始压缩数据包(携带完整以太网帧头)给UE,以太网头压缩节点记录“头压缩域指示”、“头压缩域内容索引”与“帧头”的对应关系。
当以太网头压缩节点发现新发的数据包与已发送的初始压缩数据包(携带完整以太网帧头)的帧头内容一致,则给UE发送以太网头压缩的数据帧(携带头压缩后的数据帧,“头压缩域指示”、“头压缩域内容索引”)。
UE基于以太网帧结构中的“头压缩域指示”和“头压缩域内容索引”以及保存的信息恢复以太网的帧头。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以太网头压缩状态机的示意图。
发送端:发送端发现待发送的数据包的帧结构和帧头内容和已传初始压缩数据包的帧结构和帧头内容完全一致,则发送头压缩后的数据包,进入以太网数据包压缩状态;当发送端发现待发送的数据包的帧结构和帧头内容和已传数据包的不同(所述帧结构和帧头内容未发送过),或者,上次压缩后的数据包传输错误(头压缩错误),则发送包含帧头的数据包(初始压缩数据包或者不压缩的数据包),进入以太网数据包未压缩状态。
接收端:
当接收端收到不压缩的数据包,则将所述数据包出纳给高层;当接收端收到头压缩的初始数据包,将“以太网帧头帧”域“头压缩域指示”“头压缩内容索引”的对应关系保存下来,并将以太网数据包传递给高层;当接收端收到头压缩后的初始数据包,基于保存的“以太网帧头”“头压缩域指示”“头压缩内容索引”的对应关系和新数据包携带的“头压缩域指示”“头压缩内容索引”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将匹配到的“以太网帧头”添加到Payload上形成携带以太网帧头的数据包,并将携带以太网帧头的数据包传给高层;否则,向发送端返回数据包传输错误(头压缩错误指示)。所述头压缩错误指示可以通过预定义的FEEDBACK帧结构或者MAC CE、NAS信令等指示。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以太网的指令协调方法,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以太网的指令协调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402,5GS系统分别获取在数据包到达时和所述数据包离开时的到达时间戳以及离开时间,并计算所述数据包的驻留时长;
步骤S1404,所述5GS系统向用户设备UE发送的信息中携带所述驻留时长以及生效时延的指令。
可选地,所述5GS系统向所述UE发送的信息中携带所述驻留时长以及生效时延的指令,包括:所述5GS系统计算所述生效时延与所述驻留时长的差值,并对所述指令进行更新。
可选地,所述5GS系统向所述UE发送的信息中携带所述驻留时长以及生效时延的指令,包括:所述5GS系统将所述驻留时长添加在所述数据包中;并指示所述UE根据所述驻留时长和所述生效时延对所述生效时延进行更新。
可选地,所述5GS系统向所述UE发送的信息中携带所述驻留时长以及生效时延的指令,包括:所述5GS系统将所述驻留时长累加至所述数据包中的驻留时长中,并指示所述UE根据累加后的所述数据包中的驻留时长和所述生效时延对所述生效时延进行更新。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以太网的指令协调流程图。如图15所示,包括:给以太网终端发送指令时,同时携带所述指令的生效时延(比如:从发送时刻开始计时,多长时间后生效);当数据包到达5GS系统时,在5GS系统以太网适配节点对数据包增加到达时间点时间戳(5GS Start TimeStmp);当数据包见过5GS系统传输,离开5GS系统时,在5GS系统以太网适配节点基于数据包达时间点时间戳和当前时间点计算数据包在5GS系统中传输所用时长,并将所述时长作为数据包在5GS系统中的驻留时长或传输时长;
所述数据包在5GS系统中的驻留时长或传输时长也可以为:数据包在5GS系统通讯节点间传输过程中同时携带“数据包已传输时长”;数据到达某个通讯节点时,所述节点记录数据包在该节点的驻留时长,并将所述驻留时长累加到“数据包已传输时长”,并将累加后的“数据包已传输时长”传递给下一通讯节点。5GS系统最后一个通讯节点收到的“数据包已传输时长”即为数据包在5GS系统中的驻留时长或传输时长。
5GS系统以太网适配节点将指令的生效时延减去数据包在5GS系统中的驻留时长,作为指令的生效时延传递给以太网终端;或者
5GS系统以太网适配节点将数据包在NR系统中的驻留时长添加到以太网数据包里传递给以太网终端,以太网终端基于指令的生效时延和在传输节点的驻留时延计算指令的生效时延(收到指令后多久生效),或者
5GS系统以太网适配节点将所述驻留时长累加到以太网数据包的驻留时长里传递给以太网终端,以太网终端基于指令的生效时延和以太网数据包里的驻留时长计算指令的生效时延(收到指令后多久生效)。
上行数据发送也是类似的流程。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以太网的指令协调流程图。如图16所示,(如下图:TSN终端发送数据时,携带希望指令的生效时延;数据包进5GS系统时,增加开始时间戳;出5GS系统时基于开始时间戳和当前时间计算在5GS内驻留流的时间;用希望指令的生效时延减去驻留时延,将结果作为希望指令的生效时延发给下一节点;或者将驻留时长发给下一节点;或者将驻留时长累加到以太网数据包的驻留时长里传递给下一节点。)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6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资源周期的配置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资源周期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7所示,位于网络侧,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702,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上报的业务模式和/或时钟精度能力;
配置模块1704,用于向所述UE发送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之一:配置资源的周期因子,配置资源的周期粒度,配置资源的周期长度;其中,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UE配置授权CG或者半静态调度SPS相关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7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链路路径的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链路路径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8所示,位于网络侧,该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1802,用于向目标小区发送用于请求资源配置信息的资源配置请求,并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反馈的资源配置响应;
发送模块1804,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用于在所述UE和所述目标小区间建立链路路径的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其中,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之一:配置资源的周期因子,配置资源的周期粒度以及配置资源的周期长度,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UE配置授权CG或者半静态调度SPS相关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8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链路路径的建立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链路路径的建立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9所示,位于用户设备UE中,该装置包括:
建立模块1902,用于接收源小区发送的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并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链路路径;其中,所述目标小区链路增加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是通过所述源小区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资源配置请求获取的,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以下至少之一:配置资源的周期因子,配置资源的周期粒度以及配置资源的周期长度,所述资源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配置授权CG业务或者半静态调度SPS业务,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UE配置授权CG业务或者半静态调度SPS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9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2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0所示,位于用户设备UE中,该装置包括:
保存模块2002,用于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第一以太网帧的第一压缩数据包,接收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与头压缩域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
恢复模块2004,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携带有第二以太网帧的第二压缩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以及接收的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与所述头压缩域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对所述第二以太网帧的帧头进行恢复;其中,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为未进行头压缩的以太网帧,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为进行头压缩后的以太网帧,其中,所述头压缩域信息包括头压缩域指示和/或头压缩域内容索引。
实施例10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以太网的指令协调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以太网的指令协调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位于5GS系统中,该装置包括:
计算模块2102,用于分别获取在数据包到达时和所述数据包离开时的到达时间戳以及离开时间,并计算所述数据包的驻留时长;
指示模块2104,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的信息中携带所述驻留时长以及生效时延的指令。
实施例11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实施一至实施例五中任一项的所述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执行实施一至实施例五中任一项的所述方法。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节点从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携带有第一以太网帧的第一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与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携带有第二以太网帧的第二数据包;和
根据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与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之间的所述对应关系信息,恢复所述第二以太网帧的帧头,
其中,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为未进行以太网头压缩的以太网帧,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为进行以太网头压缩后的以太网帧,并且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和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各自包括相应的头压缩域指示和相应的用于标识被压缩的以太网帧头的内容的头压缩域内容索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与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之间的所述对应关系信息,恢复所述第二以太网帧的所述帧头,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将所述对应关系信息中的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与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进行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用户设备UE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网络侧节点;以及当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网络侧节点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UE。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UE向所述网络侧节点发送以太网头压缩支持能力,以及所述UE从所述网络侧节点接收以太网头压缩参数;
其中,所述以太网头压缩支持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是否支持以太网头压缩,或支持以太网的头压缩域信息;和
其中,所述以太网头压缩参数包括允许压缩的头压缩域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头压缩域指示用于指示:
压缩所述以太网帧中的以太网的目的地址以及源地址;和
压缩包含802.1Q Tag域的以太网帧的帧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头压缩域指示用于指示:
不压缩所述以太网帧的帧头。
7.一种第二通信节点,包括: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
从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携带有第一以太网帧的第一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与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
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携带有第二以太网帧的第二数据包;和
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根据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与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之间的所述对应关系信息,恢复所述第二以太网帧的帧头,
其中,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为未进行以太网头压缩的以太网帧,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为进行以太网头压缩后的以太网帧,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和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各自包括相应的头压缩域指示和相应的用于标识被压缩的以太网帧头的内容的头压缩域内容索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二通信节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恢复所述第二以太网帧的帧头:
将所述对应关系信息中的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与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进行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二通信节点,其中,当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用户设备UE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网络侧节点;以及当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网络侧节点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UE。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二通信节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实现如下操作:
向所述网络侧节点发送以太网头压缩支持能力,以及从所述网络侧节点接收以太网头压缩参数,
其中,所述以太网头压缩支持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是否支持以太网头压缩,或支持以太网的头压缩域信息;和
其中,所述以太网头压缩参数包括允许压缩的头压缩域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二通信节点,其中,所述头压缩域指示用于指示:
压缩所述以太网帧中的以太网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和
压缩包含802.1Q Tag域的以太网帧的帧头。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二通信节点,其中,所述头压缩域指示用于指示:
不压缩所述以太网帧的帧头。
13.一种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携带有第一以太网帧的第一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与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和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携带第二以太网帧的第二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二以太网帧的帧头根据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与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被恢复,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为未进行以太网头压缩的以太网帧,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为进行以太网头压缩的以太网帧,并且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和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各自包括相应的头压缩域指示和相应的用于标识被压缩的以太网帧头的内容的头压缩域内容索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通过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中的以太网帧头与已发送的数据包中的以太网帧头是否相同,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以及如果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的以太网帧头与所述已发送的数据包中的以太网帧头相同,则在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携带所述第二以太网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确定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的所述以太网帧头与所述已发送的数据包中的所述以太网帧头是否相同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的所述以太网帧头与所述已发送的数据包中的所述以太网帧头不相同,则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数据包。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以太网帧的帧头通过以下方式被恢复:
将所述对应关系信息中的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与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进行匹配。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用户设备UE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网络侧节点;以及当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为网络侧节点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为UE。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UE向所述网络侧节点发送以太网头压缩支持能力,以及所述UE从所述网络侧节点接收以太网头压缩参数,
其中,所述以太网头压缩支持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是否支持以太网头压缩,或支持以太网的头压缩域信息;和
其中,所述以太网头压缩参数包括允许压缩的头压缩域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头压缩域指示用于指示:
压缩所述以太网帧中的以太网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和
压缩包含802.1Q Tag域的以太网帧的帧头。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头压缩域指示用于指示:
不压缩所述以太网帧的帧头。
21.一种第一通信节点,包括: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
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携带有第一以太网帧的第一数据包,以及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与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和
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携带有第二以太网帧的第二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二以太网帧的帧头根据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与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帧头之间的对应关系信息被恢复,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为未进行以太网头压缩的以太网帧,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为进行以太网头压缩的以太网帧,并且所述第一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和所述第二以太网帧中的头压缩域信息各自包括对应的头压缩域指示和对应的用于标识被压缩的以太网帧头的内容的头压缩域内容索引。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第一通信节点,还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确定待发送的数据包中的以太网帧头与已发送的数据包中的以太网帧头是否相同,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以及如果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的以太网帧头与所述已发送的数据包中的以太网帧头相同,则在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携带所述第二以太网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第一通信节点,其中,在确定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的所述以太网帧头与所述已发送的数据包中的所述以太网帧头是否相同后,所述收发器还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包中的所述以太网帧头与所述已发送的数据包中的所述以太网帧头不相同,则向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以太网帧的数据包。
24.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配置为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6或13-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909337.9A 2019-01-18 2019-01-18 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方法、通信节点、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1191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9337.9A CN115119153B (zh) 2019-01-18 2019-01-18 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方法、通信节点、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9403.8A CN111464965A (zh) 2019-01-18 2019-01-18 资源周期的配置,链路的处理、建立方法及装置
CN202210909337.9A CN115119153B (zh) 2019-01-18 2019-01-18 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方法、通信节点、存储介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9403.8A Division CN111464965A (zh) 2019-01-18 2019-01-18 资源周期的配置,链路的处理、建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9153A CN115119153A (zh) 2022-09-27
CN115119153B true CN115119153B (zh) 2023-09-01

Family

ID=7161303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9337.9A Active CN115119153B (zh) 2019-01-18 2019-01-18 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方法、通信节点、存储介质
CN201910049403.8A Pending CN111464965A (zh) 2019-01-18 2019-01-18 资源周期的配置,链路的处理、建立方法及装置
CN202311269893.5A Pending CN117119393A (zh) 2019-01-18 2019-01-18 资源周期的配置,链路的处理、建立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9403.8A Pending CN111464965A (zh) 2019-01-18 2019-01-18 资源周期的配置,链路的处理、建立方法及装置
CN202311269893.5A Pending CN117119393A (zh) 2019-01-18 2019-01-18 资源周期的配置,链路的处理、建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07232A1 (zh)
EP (1) EP3913937A4 (zh)
JP (1) JP7185054B2 (zh)
KR (1) KR20210117305A (zh)
CN (3) CN115119153B (zh)
AU (1) AU2020208539B2 (zh)
WO (1) WO20201478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28994B2 (en) 2019-02-18 2022-0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hancements for transparent and boundary clocks
US20230300778A1 (en) * 2020-08-11 2023-09-2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for resource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74101A1 (fr) * 2007-12-07 2009-06-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appareil de traitement de compression d'en-tête dans un réseau sans fil
EP2150018A1 (en) * 2008-07-30 2010-02-03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Header compression sche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69701B2 (en) * 2013-06-14 2017-09-1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eader compression for wireless backhaul systems
US20190007941A1 (en) * 2017-06-28 2019-01-03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to Implement Preemptive Transmission of a Wireless Time Sensitive Network Frame
US11006316B2 (en) * 2017-10-16 2021-05-11 Ofinno, Llc Header compression for ethernet fram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74101A1 (fr) * 2007-12-07 2009-06-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appareil de traitement de compression d'en-tête dans un réseau sans fil
EP2150018A1 (en) * 2008-07-30 2010-02-03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Header compression schem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Ethernet Header Compression.《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104 *
R2-1816362》.2018,第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19393A (zh) 2023-11-24
JP2022522984A (ja) 2022-04-21
CN111464965A (zh) 2020-07-28
EP3913937A1 (en) 2021-11-24
US20220007232A1 (en) 2022-01-06
EP3913937A4 (en) 2022-05-11
JP7185054B2 (ja) 2022-12-06
WO2020147806A1 (zh) 2020-07-23
CN115119153A (zh) 2022-09-27
AU2020208539A1 (en) 2021-08-19
KR20210117305A (ko) 2021-09-28
AU2020208539B2 (en)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96252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US7397824B2 (en) Inter-nod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in radio network system, radio control server, and radio bearer server
CN11083107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702660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0035171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stic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20220217505A1 (en)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32322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40048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sidelink operation
AU202025501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KR20160079085A (ko) Drx의 설정 및 제어 채널의 모니터링 방법, 시스템 및 장치
CN115119153B (zh) 以太网帧的帧头压缩方法、通信节点、存储介质
WO2020057519A1 (zh) 调度方法、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23031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通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4342489A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终端设备及用户面网元
US20240114367A1 (en) Mobility Measurement Reporting for XR Services
WO2022151477A1 (zh) 一种多trp系统的波束恢复方法、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164713A1 (en) Inform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WO2017147905A1 (zh) 子帧配置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24104101A1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93860A1 (zh) 信息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
US20230088622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network
JP2003009208A (ja) 携帯電話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同期中継方式
CN117692117A (zh) 确定数据传送结束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017489A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7279032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