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8540A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8540A
CN115118540A CN202210751088.5A CN202210751088A CN115118540A CN 115118540 A CN115118540 A CN 115118540A CN 202210751088 A CN202210751088 A CN 202210751088A CN 115118540 A CN115118540 A CN 115118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connection
security system
module
home security
subsyste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10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7510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85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8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85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3Processing of data at an internetworking point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04L12/2836Protocol conversion between an external network and a home networ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所述家庭安防系统包括监测前端、安防控制端、系统接入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智能互联分析端和联防信息处理端,所述监测前端、安防控制端、智能互联分析端和联防信息处理端之间均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进行数据连接;其中,所述监测前端包括若干组采集组件,适用于在家庭安防系统中对以家庭为主体场景的安防监测;所述安防控制端包括若干组控制组件,适用于在家庭安防系统中对以家庭为主体场景的安防控制;所述系统接入模块用于提供家庭安防系统接入通道,进而实现家庭安防系统可拓展功能,本发明,具有高效联防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庭安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
背景技术
安防,可以理解为“安全防范”的缩略词。根据现在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谓防范,就是防备、戒备,而防备是指作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戒备是指防备和保护。
家庭安防系统在广泛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各安防组件相互独立、缺乏联动,发生紧急事件时,不能高效发挥预警联防的作用。构建强大的安防系统集成平台存在很大的困难,导致这一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标准不统一。
因此,设计高效联防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家庭安防系统包括监测前端、安防控制端、系统接入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智能互联分析端和联防信息处理端,所述监测前端、安防控制端、智能互联分析端和联防信息处理端之间均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进行数据连接;其中,
所述监测前端包括若干组采集组件,适用于在家庭安防系统中对以家庭为主体场景的安防监测;
所述安防控制端包括若干组控制组件,适用于在家庭安防系统中对以家庭为主体场景的安防控制;
所述系统接入模块用于提供家庭安防系统接入通道;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适用于在监测前端和安防控制端的各组件之间、以及与智能互联分析端和联防信息处理端之间提供通信数据传输;
所述智能互联分析端用于分析判断家庭安防系统互联预警可行性;
所述联防信息处理端用于对家庭安防系统下构建的各子系统进行信息互联处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智能互联分析端包括子系统构建模块、遍历搜索模块、互联学习模块和逻辑判断模块,所述子系统构建模块用于将监测前端和安防控制端下各联动配套设置组件模块化处理,构建为闭环子系统;所述遍历搜索模块用于对所有构建的子系统信息的进行访问;所述互联学习模块用于根据遍历搜索模块拟合互联路径以及结合家庭情况学习互联路径的实际应用设置,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用于分析判断各互联路径实际应用设置的可行性;所述子系统构建模块与遍历搜索模块电连接,所述遍历搜索模块与互联学习模块电连接,所述互联学习模块与逻辑判断模块电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联防信息处理端包括搭建定义模块、调整模块和协议转换模块,所述搭建定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对各子系统之间预搭建数据交换链路,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对搭建定义模块所有预搭建数据交换链路提供人为性调整,所述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对搭建交换链路两端的子系统进行协议标准转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家庭安防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以家庭为主体场景,按需铺设采集组件和与采集组件配套设置的安防控制组件,构建家庭安防系统基本层面;
步骤S2:在家庭安防系统基本层面构建完成基础上,提供家庭安防系统接入通道,当有新的组件布设时,通过接入通道的设置,可被动或主动接入家庭安防系统;
步骤S3:对于加入家庭安防系统内的组件,对现有联动配套设置组件模块化处理,将模块化处理后的联动配套设置组件之间构建为闭环子系统;
步骤S4:标记其中一个子系统,以该子系统为中心开展遍历搜索,拟合出所有可能互联路径,并分析判断子系统间的互联路径可行性,完成该步骤后,标记另一个子系统并重复该步骤直至家庭安防系统下构建的所有子系统被遍历搜索完成;
步骤S5:根据智能学习以及进一步分析,判断所有拟合的互联路径可行性,并输出符合判断要求的拟合互联路径至联防信息处理端;
步骤S6:在联防信息处理端,开始处理基于家庭安防系统的符合判断要求拟合互联路径,基于数据协议层面打通标准差异,实现信息联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新的组件接入家庭安防系统的方法为:
步骤S21:当新的组件布设安装后,启动该组件,组件端自适应开始连接信号发射;
步骤S22:在家庭为主体场景范围内,系统接入模块提供接入通道,搜索发现新型信号地址,当发现后,主动尝试将其纳入家庭安防系统内;
步骤S23:在步骤S22中,当新的组件所在位置超出家庭安防系统范围或主动尝试加入将其纳入失败时,用户可手动获取信号地址、切换信号类型方式,手动将新的组件接入家庭安防系统。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在闭环子系统构建完成后,对所有构建的子系统以功能层面、应用场景层面、安防触发模式层面分层后,平坦式部署,随后标记一个子系统,依次以将标记子系统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层级,与其它子系统下另外层级进行互联尝试,尝试互联后可直接剔除完全无法互联的路径,往复于此,完成所有互联路径的尝试,并输出互联路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互联学习模块调取监测前端和安防控制端的所有监测与控制信号;
步骤S52:结合构建的闭环子系统,上位输出各个子系统的监测与控制信号;
步骤S53:将步骤S4中输出的互联路径与上位输出的各个子系统的监测与控制信号融合匹配;
步骤S54:分析信号与互联路径的匹配度,当多个子系统输出监测与控制信号中存在与互联路径相重合的节点时,与预设标准重合量对比,超出时即判断为该拟合互联路径符合逻辑判断标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4进一步包括:在符合逻辑判断标准的拟合路径中添加时间控制因子,学习用户在联动子系统间产生实际联动之间的时间因素。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6中,对联防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61:接收逻辑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对符合标准的子系统之间预搭建数据交换链路;
步骤S62:搭建结果输出至用户端,用户端供用户判断可行性后,利用调整模块手动调整;
步骤S63:确认最终子系统间的联防信息,在涉及联防信息的预搭建数据交换链路中,构建中转协议,打通数据在交换链路的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将各个零散组件之间先整合为一个功能更为全面的一个整体,再以整体为单位,对各单位间相互联动路径的挖掘,实现有序、全面且有深度的互联挖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模块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家庭安防系统包括监测前端、安防控制端、系统接入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智能互联分析端和联防信息处理端,所述监测前端、安防控制端、智能互联分析端和联防信息处理端之间均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进行数据连接;其中,
所述监测前端包括若干组采集组件,适用于在家庭安防系统中对以家庭为主体场景的安防监测;
所述安防控制端包括若干组控制组件,适用于在家庭安防系统中对以家庭为主体场景的安防控制;
所述系统接入模块用于提供家庭安防系统接入通道,进而实现家庭安防系统可拓展功能;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适用于在监测前端和安防控制端的各组件之间、以及与智能互联分析端和联防信息处理端之间提供通信数据传输;
所述智能互联分析端用于分析判断家庭安防系统互联预警可行性;
所述联防信息处理端用于对家庭安防系统下构建的各子系统进行信息互联处理,高效发挥预警联防作用,达到产生超过原功能的效果。
智能互联分析端包括子系统构建模块、遍历搜索模块、互联学习模块和逻辑判断模块,所述子系统构建模块用于将监测前端和安防控制端下各联动配套设置组件模块化处理,构建为闭环子系统;所述遍历搜索模块用于对所有构建的子系统信息的进行访问,并拟合所有互联路径;所述互联学习模块用于根据遍历搜索模块拟合互联路径以及结合家庭情况学习互联路径的实际应用设置,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用于分析判断各互联路径实际应用设置的可行性;所述子系统构建模块与遍历搜索模块电连接,所述遍历搜索模块与互联学习模块电连接,所述互联学习模块与逻辑判断模块电连接。
联防信息处理端包括搭建定义模块、调整模块和协议转换模块,所述搭建定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对各子系统之间预搭建数据交换链路,并将拟搭建链路数据传输至调整模块,供用户进一步确定,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对搭建定义模块所有预搭建数据交换链路提供人为性调整,所述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对搭建交换链路两端的子系统进行协议标准转换,使各子系统数据传输协议标准统一化,利于实现联防预警。
家庭安防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以家庭为主体场景,按需铺设采集组件和与采集组件配套设置的安防控制组件,构建家庭安防系统基本层面;
步骤S2:在家庭安防系统基本层面构建完成基础上,提供家庭安防系统接入通道,当有新的组件布设时,通过接入通道的设置,可被动或主动接入家庭安防系统,家庭安防系统可对组件信息分析,挖掘家庭安防系统的拓展功能;
步骤S3:对于加入家庭安防系统内的组件,对现有联动配套设置组件模块化处理,将模块化处理后的联动配套设置组件之间构建为闭环子系统;从而可以将各个零散组件之间先整合为一个功能更为全面的一个整体,再以整体为单位,对各单位间相互联动路径的挖掘,实现有序、全面且有深度的互联挖掘;
步骤S4:标记其中一个子系统,以该子系统为中心开展遍历搜索,拟合出所有可能互联路径,并分析判断子系统间的互联路径可行性,完成该步骤后,标记另一个子系统并重复该步骤直至家庭安防系统下构建的所有子系统被遍历搜索完成;进而实现先行挖掘家庭安防系统的各子系统间产生联动的可能,剔除相互产生新型干扰、重复等情况,为打通互联奠定基础;
步骤S5:根据智能学习以及进一步分析,判断所有拟合的互联路径可行性,并输出符合判断要求的拟合互联路径至联防信息处理端;
步骤S6:在联防信息处理端,开始处理基于家庭安防系统的符合判断要求拟合互联路径,基于数据协议层面打通标准差异,实现信息联防;经过智能互联分析端对互联基础判断,有效减少联防信息处理端的无用数据处理量,降低家庭安防系统的硬件性能要求,提高适应性。
步骤S2中,新的组件接入家庭安防系统的方法为:
步骤S21:当新的组件布设安装后,启动该组件,组件端自适应开始连接信号发射;
步骤S22:在家庭为主体场景范围内,系统接入模块提供接入通道,搜索发现新型信号地址,当发现后,主动尝试将其纳入家庭安防系统内;
步骤S23:在步骤S22中,当新的组件所在位置超出家庭安防系统范围或主动尝试加入将其纳入失败时,用户可手动获取信号地址、切换信号类型方式,手动将新的组件接入家庭安防系统;从而可以使家庭安防系统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在更多场景,更多领域,利用物联网技术突破传统限制,实现拓展层面的突破。
步骤S4进一步包括:在闭环子系统构建完成后,对所有构建的子系统以功能层面、应用场景层面、安防触发模式层面分层后,平坦式部署,随后标记一个子系统,依次以将标记子系统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层级,与其它子系统下另外层级进行互联尝试,尝试互联后可直接剔除完全无法互联的路径,主要包括有功能冲突、产生新型干扰等状况,往复于此,完成所有互联路径的尝试,并输出互联路径;进而可以充分挖掘家庭安防系统下所有互联的可能,为高效发挥预警联防做准备。
步骤S5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互联学习模块调取监测前端和安防控制端的所有监测与控制信号;
步骤S52:结合构建的闭环子系统,上位输出各个子系统的监测与控制信号;通过步骤S51和S52,可以了解到用户对安防行为习惯,发挥更多安防下子系统的互联互动;
步骤S53:将步骤S4中输出的互联路径与上位输出的各个子系统的监测与控制信号融合匹配;
步骤S54:分析信号与互联路径的匹配度,当多个子系统输出监测与控制信号中存在与互联路径相重合的节点时,与预设标准重合量对比,超出时即判断为该拟合互联路径符合逻辑判断标准;使得家庭安防系统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符合用户行为习惯标准,定制具有可行性较高的安防互联设置。
步骤S54进一步包括:在符合逻辑判断标准的拟合路径中添加时间控制因子,学习用户在联动子系统间产生实际联动之间的时间因素;在子系统功能互联过程中,用过加入时间量的控制,深度互联学习,提高智能互联精准度。
步骤S6中,对联防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61:接收逻辑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对符合标准的子系统之间预搭建数据交换链路;
步骤S62:搭建结果输出至用户端,用户端供用户判断可行性后,利用调整模块手动调整;
步骤S63:确认最终子系统间的联防信息,在涉及联防信息的预搭建数据交换链路中,构建中转协议,打通数据在交换链路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家庭安防系统包括监测前端、安防控制端、系统接入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智能互联分析端和联防信息处理端,所述监测前端、安防控制端、智能互联分析端和联防信息处理端之间均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进行数据连接;其中,
所述监测前端包括若干组采集组件,适用于在家庭安防系统中对以家庭为主体场景的安防监测;
所述安防控制端包括若干组控制组件,适用于在家庭安防系统中对以家庭为主体场景的安防控制;
所述系统接入模块用于提供家庭安防系统接入通道;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适用于在监测前端和安防控制端的各组件之间、以及与智能互联分析端和联防信息处理端之间提供通信数据传输;
所述智能互联分析端用于分析判断家庭安防系统互联预警可行性;
所述联防信息处理端用于对家庭安防系统下构建的各子系统进行信息互联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互联分析端包括子系统构建模块、遍历搜索模块、互联学习模块和逻辑判断模块,所述子系统构建模块用于将监测前端和安防控制端下各联动配套设置组件模块化处理,构建为闭环子系统;所述遍历搜索模块用于对所有构建的子系统信息的进行访问;所述互联学习模块用于根据遍历搜索模块拟合互联路径以及结合家庭情况学习互联路径的实际应用设置,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用于分析判断各互联路径实际应用设置的可行性;所述子系统构建模块与遍历搜索模块电连接,所述遍历搜索模块与互联学习模块电连接,所述互联学习模块与逻辑判断模块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防信息处理端包括搭建定义模块、调整模块和协议转换模块,所述搭建定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逻辑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对各子系统之间预搭建数据交换链路,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对搭建定义模块所有预搭建数据交换链路提供人为性调整,所述协议转换模块用于对搭建交换链路两端的子系统进行协议标准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家庭安防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以家庭为主体场景,按需铺设采集组件和与采集组件配套设置的安防控制组件,构建家庭安防系统基本层面;
步骤S2:在家庭安防系统基本层面构建完成基础上,提供家庭安防系统接入通道,当有新的组件布设时,通过接入通道的设置,可被动或主动接入家庭安防系统;
步骤S3:对于加入家庭安防系统内的组件,对现有联动配套设置组件模块化处理,将模块化处理后的联动配套设置组件之间构建为闭环子系统;
步骤S4:标记其中一个子系统,以该子系统为中心开展遍历搜索,拟合出所有可能互联路径,并分析判断子系统间的互联路径可行性,完成该步骤后,标记另一个子系统并重复该步骤直至家庭安防系统下构建的所有子系统被遍历搜索完成;
步骤S5:根据智能学习以及进一步分析,判断所有拟合的互联路径可行性,并输出符合判断要求的拟合互联路径至联防信息处理端;
步骤S6:在联防信息处理端,开始处理基于家庭安防系统的符合判断要求拟合互联路径,基于数据协议层面打通标准差异,实现信息联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新的组件接入家庭安防系统的方法为:
步骤S21:当新的组件布设安装后,启动该组件,组件端自适应开始连接信号发射;
步骤S22:在家庭为主体场景范围内,系统接入模块提供接入通道,搜索发现新型信号地址,当发现后,主动尝试将其纳入家庭安防系统内;
步骤S23:在步骤S22中,当新的组件所在位置超出家庭安防系统范围或主动尝试加入将其纳入失败时,用户可手动获取信号地址、切换信号类型方式,手动将新的组件接入家庭安防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在闭环子系统构建完成后,对所有构建的子系统以功能层面、应用场景层面、安防触发模式层面分层后,平坦式部署,随后标记一个子系统,依次以将标记子系统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层级,与其它子系统下另外层级进行互联尝试,尝试互联后可直接剔除完全无法互联的路径,往复于此,完成所有互联路径的尝试,并输出互联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互联学习模块调取监测前端和安防控制端的所有监测与控制信号;
步骤S52:结合构建的闭环子系统,上位输出各个子系统的监测与控制信号;
步骤S53:将步骤S4中输出的互联路径与上位输出的各个子系统的监测与控制信号融合匹配;
步骤S54:分析信号与互联路径的匹配度,当多个子系统输出监测与控制信号中存在与互联路径相重合的节点时,与预设标准重合量对比,超出时即判断为该拟合互联路径符合逻辑判断标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4进一步包括:在符合逻辑判断标准的拟合路径中添加时间控制因子,学习用户在联动子系统间产生实际联动之间的时间因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对联防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61:接收逻辑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对符合标准的子系统之间预搭建数据交换链路;
步骤S62:搭建结果输出至用户端,用户端供用户判断可行性后,利用调整模块手动调整;
步骤S63:确认最终子系统间的联防信息,在涉及联防信息的预搭建数据交换链路中,构建中转协议,打通数据在交换链路的传输。
CN202210751088.5A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 Pending CN1151185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1088.5A CN115118540A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1088.5A CN115118540A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8540A true CN115118540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0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1088.5A Pending CN115118540A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854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7543Y1 (ko) * 2000-07-24 2000-12-15 주식회사호서텔넷 무선보안 시스템 가입자용 인터넷 전화기
CN105404231A (zh) * 2016-01-12 2016-03-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监控管理系统
CN108646581A (zh) * 2018-05-24 2018-10-12 文丹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
CN108833231A (zh) * 2018-06-27 2018-11-16 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居安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233368A (zh) * 2020-09-01 2021-01-15 苏州市豪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CN113848866A (zh) * 2021-11-17 2021-12-28 青岛海信智慧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联动回路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869753A (zh) * 2021-09-30 2021-12-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物联网智能家居情景安全分析方法和装置
WO2022126503A1 (zh) * 2020-12-15 2022-06-23 南京矩阵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的智能家居监测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7543Y1 (ko) * 2000-07-24 2000-12-15 주식회사호서텔넷 무선보안 시스템 가입자용 인터넷 전화기
CN105404231A (zh) * 2016-01-12 2016-03-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监控管理系统
CN108646581A (zh) * 2018-05-24 2018-10-12 文丹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
CN108833231A (zh) * 2018-06-27 2018-11-16 无锡南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居安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2233368A (zh) * 2020-09-01 2021-01-15 苏州市豪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WO2022126503A1 (zh) * 2020-12-15 2022-06-23 南京矩阵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的智能家居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3869753A (zh) * 2021-09-30 2021-12-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物联网智能家居情景安全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3848866A (zh) * 2021-11-17 2021-12-28 青岛海信智慧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联动回路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SEEB TOUQEER, SHAKIR ZAMAN, RASHID AMIN, MUDASSAR HUSSAIN, FADI AL-TURJMAN & MUHAMMAD BILAL: "Smart home security: challenges, issues and solutions at different IoT layers", THE 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 (2021) 77 *
张沛;: "智能建筑安防综合解决方案浅析", 中国公共安全, no. 23 *
贾友波: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设计", 中国知网硕士电子期刊, no. 2017, 15 March 2017 (2017-03-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5283A (zh) 基于可扩展虚拟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949554B (zh) 一种分布式网络全局态势感知数据高速传输方法
CN106657035A (zh) 一种网络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437305A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双连通并优化通信路径的方法
CN11249229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303901B (zh) 一种无线传感网中基于协同过滤的可靠数据融合优化方法
CN115118540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安防系统
CN114630201B (zh) 数据机房的运维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2616155A (zh) 无线自组织网络性能评估方法
CN104169930B (zh) 资源访问方法及装置
Shao et al. Reliability optimization of distributed access networks with constrained total cost
CN111432010B (zh) 一种面向移动终端的区块链平台及通信方法
CN103227733B (zh) 一种拓扑发现方法及系统
CN106603294A (zh) 一种基于电力通信网结构和状态的综合脆弱性评估方法
Jim et al. A review of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based security frameworks for MANET
CN106453421A (zh) 融合LTE的智慧标识网络对服务篡改DoS攻击的协同防御方法
CN204206223U (zh) 一种危险品仓储监控预警系统
Juan et al. Ant system based anycast rout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Pascoe et al. Constructing interfaces between (and with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CN101426221A (zh) 面向可生存性的移动Ad Hoc网络仿真系统
CN104333589B (zh) 一种危险品仓储监控预警系统和方法
CN1866936A (zh) 路由器内部物理设备配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259167B (zh) 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配电终端数据传输方法
CN103347260A (zh) 可靠性的Ad hoc网络安全路由设备
CN109818834A (zh) 一种轻量级的sdn流表规则探测工具及探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