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5756B - 一种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点源诱饵弹红外数值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点源诱饵弹红外数值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5756B
CN115115756B CN202211024376.7A CN202211024376A CN115115756B CN 115115756 B CN115115756 B CN 115115756B CN 202211024376 A CN202211024376 A CN 202211024376A CN 115115756 B CN115115756 B CN 1151157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wave
mapping
infrared
poin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43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5756A (zh
Inventor
陈世国
陶克勇
莫冬腊
薛瑞文
赖康
黑圆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0243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57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5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5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5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57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04Texture ma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8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luid dynamics, e.g. using Navier-Stokes equations o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8Flu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lgebr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点源诱饵弹红外数值计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点源诱饵弹的温度场分布;基于所述点源诱饵弹的温度场分布,分别计算不同波点相应视角下的光谱辐射亮度;其中,所述波点为任一波长的电磁波。本发明能够更快捷、更逼真地计算及输出红外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点源诱饵弹红外数值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源诱饵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点源诱饵弹红外数值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诱饵弹是现代战争中对付红外制导导弹应用最广泛、最常用的干扰手段,为了计算红外场景中点源诱饵弹的红外辐射效果,研究人员提出了几种仿真方法,包括基于粒子系统方法,基于流体力学与概率论的方法和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局限性:不能逼真地仿真点源诱饵弹效果;未能在红外场景中合理的使用;计算量较大等。
一种是粒子系统(论文:红外诱饵弹仿真技术研究),将火焰模型、星芒与光晕以及燃烧生成的残留物质形成的拖尾融合生成相应的三维模型,进而输出纹理贴图,但通过该方法仿真计算的点源诱饵弹的红外辐射亮度分布逼真度较差。
一种是流体力学计算(论文:红外诱饵弹气动辐射特性数学建模与仿真),采用流体力学模型计算点源诱饵弹的压力场,根据气动特性计算点源诱饵弹的温度场,采用微元体的方法获取视线方向上的光谱辐射通量,进而获得对应的红外辐射亮度,但此方法无法融入红外场景中。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在其申请的专利文献“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红外诱饵弹动态辐射特性计算方法”(专利申请号:201711218563.8,申请公布号为:CN 107977506 A)中通过建立红外诱饵弹的几何模型;根据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计算红外诱饵弹投放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进而计算红外诱饵弹投放过程中的辐射亮度,该发明计算出了红外诱饵弹的辐射亮度分布,但无法融入红外场景,且计算复杂度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点源诱饵弹红外数值计算方法,以逼真地仿真红外场景中点源诱饵弹的红外辐射亮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点源诱饵弹红外数值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点源诱饵弹的温度场分布;
步骤2:基于所述点源诱饵弹的温度场分布,分别计算各个波点相应视角下的光谱辐射亮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包括:
步骤11:根据直匀流加点源模型,得到流场气体密度二维分布函数;
步骤12:根据红外诱饵弹温度分布具有边界性,得到红外诱饵弹的二维温度场分布模型;
步骤13:根据流场的圆周对称结构,基于得到的流场气体密度二维分布函数和红外诱饵弹的二维温度场分布模型,获取温度场和密度场的三维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之后,所述步骤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波点的数量及纹理贴图的长宽,分配内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根据获取的温度场和密度场的立体模型,将点源诱饵弹的温度场和密度场微元体化;
步骤22:根据分子遮挡原理,计算微元体的辐射面积;
步骤23:分别将每个像素作为一个视线起点,并根据辐射面积与气动特性之间的关系,计算该视线上的光谱辐射通量,并根据辐射通量与辐射亮度的转换公式计算出对应的辐射亮度;
步骤24:将所有像素的光谱辐射亮度存储到对应像素内存中。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23中,转换公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Figure 607717DEST_PATH_IMAGE002
为辐射亮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为辐射通量,
Figure 576548DEST_PATH_IMAGE004
为立体角,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为视线方向的微元体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4包括:
多个波点中的第i个波点对应的内存为 buffer[n* length*width]到buffer[(n+1)* length*width-1];其中,length为纹理贴图的长,width为纹理贴图的宽;i的取值范围为1至n;第一个波点对应的n值为0,第二个波点对应的n值为1,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波点对应的n值为n-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将各个波点相应视角下的光谱辐射亮度与图像灰度值进行映射,得到映射因子;
将各个波点对应的纹理贴图以及映射因子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分别将各个波点相应视角下的光谱辐射亮度与图像灰度值进行映射,得到映射因子,包括:
分别统计各个波点对应的所有像素的光谱辐射亮度值,分别找出最大辐射亮度值,并将该最大辐射亮度值分别与255进行映射即相除,得到多个映射因子;其中,映射因子的数量与波点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射线追踪时,根据射线与纹理贴图相交像素点,获取对应像素的辐射亮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在射线追踪时,根据射线与纹理贴图相交像素点,获取对应像素的辐射亮度值,包括:
在红外场景中指定位置放置点源诱饵弹公告板,根据纹理贴图的长和宽设置公告板的尺寸,并将像素点与UV坐标系中的坐标点进行映射;
将探测器设为射线起点,在红外场景中进行射线追踪;
当射线打中点源诱饵弹对应的面时,根据纹理的UV坐标输出对应波长视角下像素的辐射亮度值。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生成更逼真的点源诱饵弹的纹理贴图的方法,能够更快捷、更逼真地仿真红外场景中点源诱饵弹的红外辐射亮度;该方法将会在点源诱饵弹和其他人为干扰红外场景仿真中有广泛的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点源诱饵弹红外数值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点源诱饵弹红外数值计算方法的实施例,其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点源诱饵弹的温度场分布;
S2:基于点源诱饵弹的温度场分布,分别计算各个波点相应视角下的光谱辐射亮度。
本实施例中,S1包括:
S11:根据直匀流加点源模型,得到流场气体密度二维分布函数;
S12:根据红外诱饵弹温度分布具有边界性,得到红外诱饵弹的二维温度场分布模型;
S13:根据流场的圆周对称结构,基于得到的流场气体密度二维分布函数和红外诱饵弹的二维温度场分布模型,获取温度场和密度场的三维分布。
本实施例中,S1之后,S2之前,本方法还包括:
根据波点的数量及纹理贴图的长宽,分配内存。
本实施例中,S2包括:
S21:根据获取的温度场和密度场的立体模型,将点源诱饵弹的温度场和密度场微元体化;
S22:根据分子遮挡原理,计算微元体的辐射面积;
S23:分别将每个像素作为一个视线起点,并根据辐射面积与气动特性之间的关系,计算该视线上的光谱辐射通量,并根据辐射通量与辐射亮度的转换公式计算出对应的辐射亮度;
S24:将所有像素的光谱辐射亮度存储到对应像素内存中。
本实施例中,在S23中,转换公式为:
Figure 916394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
Figure 116431DEST_PATH_IMAGE002
为辐射亮度,
Figure 516319DEST_PATH_IMAGE003
为辐射通量,
Figure 67386DEST_PATH_IMAGE004
为立体角,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为视线方向的微元体面积。
本实施例中,S24包括:
多个波点中的第i个波点对应的内存为 buffer[n* length*width]到buffer[(n+1)* length*width-1];其中,length为纹理贴图的长,width为纹理贴图的宽;i的取值范围为1至n;第一个波点对应的n值为0,第二个波点对应的n值为1,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波点对应的n值为n-1。
本实施例中,S2之后,本方法还包括:
分别将各个波点相应视角下的光谱辐射亮度与图像灰度值进行映射,得到映射因子;
将各个波点对应的纹理贴图以及映射因子进行存储。
本实施例中,分别将各个波点相应视角下的光谱辐射亮度与图像灰度值进行映射,得到映射因子,包括:
分别统计各个波点对应的所有像素的光谱辐射亮度值,分别找出最大辐射亮度值,并将该最大辐射亮度值分别与255进行映射即相除,得到多个映射因子;其中,映射因子的数量与波点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S2之后,本方法还包括:
在射线追踪时,根据射线与纹理贴图相交像素点,获取对应像素的辐射亮度值。
本实施例中,在射线追踪时,根据射线与纹理贴图相交像素点,获取对应像素的辐射亮度值,包括:
在红外场景中指定位置放置点源诱饵弹公告板,根据纹理贴图的长和宽设置公告板的尺寸,并将像素点与UV坐标系中的坐标点进行映射;
将探测器设为射线起点,在红外场景中进行射线追踪;
当射线打中点源诱饵弹对应的面时,根据纹理的UV坐标输出对应波长视角下像素的辐射亮度值。
本实施例中,将像素点与UV坐标系中的坐标点进行映射的过程为:
像素点的原点与UV坐标系中的零点对应,像素点(0,width)对应UV坐标(0.0,1.0), 像素点(length,0)对应UV坐标(1.0,0.0), 像素点(length,width)对应UV坐标(1.0,1.0),其他像素点对应的UV坐标通过计算获得;如(像素(x,y),对应的UV坐标为(x/width,y/length))。
本发明主要是根据红外场景中的波点的数量,以及根据预设的纹理贴图尺寸1024*256分配内存;针对每一个波点,计算所有像素对应的视线方向上的辐射亮度,并存储到与该像素位置对应的内存中,最后在内存中形成一个三维矩阵(波点数*宽度*高度);在将点源诱饵弹公告板放置到场景中后,将探测器设置为射线的起点,在场景中进行射线追踪,当射线与公告板相交时,根据纹理坐标及光谱点在内存中读取相应位置的光谱辐射亮度值。通过这种方法将基于流体力学方法计算得到的红外辐射亮度进行存储,可以在红外场景中任意设定波点的数量,并且在射线追踪时可快速的获取对应波点、对应像素位置的红外辐射亮度值,最终输出的红外数值计算结果也更逼真。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点源诱饵弹红外数值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点源诱饵弹的温度场分布;
步骤2:基于所述点源诱饵弹的温度场分布,分别计算不同波点相应视角下的光谱辐射亮度;其中,所述波点为任一波长的电磁波;
所述步骤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将各个波点相应视角下的光谱辐射亮度与图像灰度值进行映射,得到映射因子;
将各个波点对应的纹理贴图以及映射因子进行存储;
根据红外场景中的波点的数量,以及根据预设的纹理贴图尺寸1024*256分配内存;针对每一个波点,计算所有像素对应的视线方向上的辐射亮度,并存储到与该像素位置对应的内存中,最后在内存中形成一个三维矩阵,波点数*宽度*高度;在将点源诱饵弹公告板放置到场景中后,将探测器设置为射线的起点,在场景中进行射线追踪,当射线与公告板相交时,根据纹理坐标及光谱点在内存中读取相应位置的光谱辐射亮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步骤11:根据直匀流加点源模型,得到流场气体密度二维分布函数;
步骤12:根据红外诱饵弹温度分布具有边界性,得到红外诱饵弹的二维温度场分布模型;
步骤13:根据流场的圆周对称结构,基于得到的流场气体密度二维分布函数和红外诱饵弹的二维温度场分布模型,获取温度场和密度场的三维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之后,所述步骤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波点的数量及纹理贴图的长宽,分配内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根据获取的温度场和密度场的立体模型,将点源诱饵弹的温度场和密度场微元体化;
步骤22:根据分子遮挡原理,计算微元体的辐射面积;
步骤23:分别将每个像素作为一个视线起点,并根据辐射面积与气动特性之间的关系,计算该视线上的光谱辐射通量,并根据辐射通量与辐射亮度的转换公式计算出对应的辐射亮度;
步骤24:将所有像素的光谱辐射亮度存储到对应像素内存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3中,转换公式为:
Figure 497122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Figure 232997DEST_PATH_IMAGE002
为辐射亮度,
Figure 150006DEST_PATH_IMAGE003
为辐射通量,
Figure 84464DEST_PATH_IMAGE004
为立体角,
Figure 546669DEST_PATH_IMAGE005
为视线方向的微元体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4包括:
多个波点中的第i个波点对应的内存为 buffer[n* length*width]到buffer[(n+1)*length*width-1];其中,length为纹理贴图的长,width为纹理贴图的宽;i的取值范围为1至n;第一个波点对应的n值为0,第二个波点对应的n值为1,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波点对应的n值为n-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将不同波点相应视角下的光谱辐射亮度与图像灰度值进行映射,得到映射因子,包括:
分别统计各个波点对应的所有像素的光谱辐射亮度值,分别找出最大辐射亮度值,并将该最大辐射亮度值分别与255进行映射即相除,得到多个映射因子;其中,映射因子的数量与波点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射线追踪时,根据射线与纹理贴图相交像素点,获取对应像素的辐射亮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射线追踪时,根据射线与纹理贴图相交像素点,获取对应像素的辐射亮度值,包括:
在红外场景中指定位置放置点源诱饵弹公告板,根据纹理贴图的长和宽设置公告板的尺寸,并将像素点与UV坐标系中的坐标点进行映射;
将探测器设为射线起点,在红外场景中进行射线追踪;
当射线打中点源诱饵弹对应的面时,根据纹理的UV坐标输出对应波长视角下像素的辐射亮度值。
CN202211024376.7A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点源诱饵弹红外数值计算方法 Active CN1151157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4376.7A CN115115756B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点源诱饵弹红外数值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4376.7A CN115115756B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点源诱饵弹红外数值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5756A CN115115756A (zh) 2022-09-27
CN115115756B true CN115115756B (zh) 2022-11-22

Family

ID=83335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4376.7A Active CN115115756B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点源诱饵弹红外数值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575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04831D0 (en) * 1993-07-29 1996-07-24 Lacroix Soc E An infrared decoy cartridge, and decoy apparatus including such a cartridge
CN109658496A (zh) * 2018-11-05 2019-04-1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飞机红外纹理图像生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79079B2 (en) * 2007-09-25 2015-11-03 Eltics Ltd Active adaptive thermal stealth system
CN106529078B (zh) * 2016-11-28 2019-04-09 西安天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实时仿真的快速面源红外诱饵的粒子建模方法
CN107977506A (zh) * 2017-11-28 2018-05-01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红外诱饵弹动态辐射特性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04831D0 (en) * 1993-07-29 1996-07-24 Lacroix Soc E An infrared decoy cartridge, and decoy apparatus including such a cartridge
CN109658496A (zh) * 2018-11-05 2019-04-1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飞机红外纹理图像生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mparison of the emission of IR decoy flare under controlled laboratory and on-field conditions;Carmen Sanchez Oliveros 等;《Technologies for optical countermeasures Vl》;20091231;全文 *
基于电阻阵列的红外场景生成技术;高辉等;《航空学报》;20151225(第09期);全文 *
红外成像导引头复杂环境适应性评估技术;张晓阳等;《激光与红外》;20121220(第12期);全文 *
高速气流作用下自燃箔片云团的辐射特性计算与实验研究(英文);Biao WANG等;《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20190603(第06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5756A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4875B (zh) 基于样式生成对抗网络的红外图像中舰船样本扩充方法
CN103003663B (zh) 使用非线性光度立体视觉方法获取工具印痕的三维表面形态图像
CN114419240B (zh) 光照渲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55313B (zh) 镜面物体三维重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19941B (zh) 渲染水体面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45063B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pbr三维重建方法、系统与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123670A (zh) 基于纹理的红外粗糙海面动态仿真方法
CN111583371A (zh) 基于神经网络的参与性介质多重散射绘制方法及系统
KR102367028B1 (ko) 일사량을 예측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15115756B (zh) 一种基于流体力学模型的点源诱饵弹红外数值计算方法
CN107301633B (zh) 在云雾干扰下遥感成像的仿真方法
CN109447932B (zh) 基于实测红外成像数据的目标与背景融合仿真方法
CN103247069A (zh) 基于辐射能量特性和光谱特性的紫外场景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4898040A (zh) 基于硬件管线加速的实时红外成像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15546393A (zh) 一种基于Open GL的红外虚拟场景辐射度绘制方法
CN105894447B (zh) 一种获取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红外图像的方法
CN106327567B (zh) 一种在实时渲染系统中模拟ies精确光照的方法
Le Goff et al. Realistic multispectral simulation including IR simulation
CN107728113B (zh) 被动毫米波成像模拟中多层亮温追踪的快速计算方法
CN107507237B (zh) 基于实测图像的激光干扰效应仿真方法
CN112819929A (zh) 渲染水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937120A (zh) 一种红外阴影仿真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3656928B (zh) 一种基于单参数控制的快速尾焰红外仿真方法
JP2878678B1 (ja) 樹木の3次元形状生成装置
CN115661405A (zh) 基于体绘制的空中目标尾焰红外成像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