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1821A -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1821A
CN115111821A CN202210748918.9A CN202210748918A CN115111821A CN 115111821 A CN115111821 A CN 115111821A CN 202210748918 A CN202210748918 A CN 202210748918A CN 115111821 A CN115111821 A CN 1151118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air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ir temperature
r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489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11821B (zh
Inventor
李坤
孙振勇
禇正言
夏传强
陈兴华
曲晓东
李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hua Digit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hua Digit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hua Digit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hua Digit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489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18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1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1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11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18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718Forced ventilation of a gaseous coolant
    • H05K7/20745Forced ventilation of a gaseous coolant within rooms for removing heat from cabinets, e.g. by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836Thermal management, e.g. server temperature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影响力测试、系统启动、制冷量判断、第一增开运行、第二增开运行、回风温度判断、最低允许判断和最高允许判断。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空调相互影响力的关系对空调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使开机的空调更加靠近数据中心房间内发热量较大的位置,同时通过进一步调节空调的参数以使其制冷效率最大化,最终使各个空调均处于高效的制冷状态,控制精度高且自动化,降低了运维成本。

Description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中心制冷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内的IT设备运行时消耗的电能最终全部转化为热量散入数据中心机房内,IT设备一般在环境温度超过40℃时就会宕机。因此,目前都是按照最高功率的机柜手动设定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来保证数据中心的IT设备安全运行,但这种控制方式存在一下问题:
1、制冷效率低:为保证IT设备的运行环境,按照最高功率机柜设置参数,往往需要设定更低的送风温度,从而导致回风温度较低,由于空调的制冷效率随着回风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这样会降低空调的制冷效率;并且全部按照最高功率机柜设置参数,低功率的机柜区域的温度相对机房外区域温度更低,导致冷量损失。
2、控制精度低:为保证IT设备运行安全,参数设定时都会比较保守,将送风温度设置的较低,不能高精度控制设备运行,即不利于节能也不利于延长设备寿命。
3、运维成本高:现有的控制方式都为人工设置,运维人员需要定期核对参数设定值,并不断进行手动调整以验证其合理性,当有设备运行状态发生重大变化时,又需要重新核对和调整参数设定值。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以解决当前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控制方式制冷效率低、控制精度低、运维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影响力测试:将一台空调作为被测空调,将其余空调作为影响空调,测试空调开机,影响空调逐个进行测试性运行;测试性运行时,影响空调开机,获取被测空调的回风温度变化曲线,影响空调关机;将被测空调回风温度变化曲线波动最大时所对应的影响空调作为高影响空调;按照前述方式获得各个空调所对应的高影响空调。
系统启动:将一台空调开机;
制冷量判断:获取开机状态空调的实时制冷量,并将实时制冷量的最大值与制冷量最大允许值进行比较,若实时制冷量的最大值大于等于制冷量最大允许值,则进行第一增开运行步骤;若实时制冷量的最大值小于制冷量最大允许值,则进行第二增开运行步骤;
第一增开运行:将实时制冷量最大值的空调所对应的高影响空调开机,并回到制冷量判断步骤;
第二增开运行:对实时制冷量最大值的空调所对应的高影响空调进行开关机判断,若该高影响空调处于关机状态,则将该高影响空调开机,并回到制冷量判断步骤;若该高影响空调处于开机状态,则进行回风温度判断步骤;
回风温度判断:获取全部开机状态空调的实时回风温度,并将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与回风温度设定值进行比较,若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小于回风温度设定值,则进行最低允许判断步骤;若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大于等于回风温度设定值,则进行最高允许判断步骤;
最低允许判断:选取实时回风温度最小值所对应的空调,获取该空调的实时制冷量,将该制冷量与制冷量最小允许值进行比较,若该空调的实时制冷量大于制冷量最小允许值,则按照第一设定调整量提升该空调的送风温度,回到回风温度判断步骤;若该空调的实时制冷量小于等于温差最小允许值,则将实时制冷量最小的空调关机,并回到制冷量判断步骤;
最高允许判断:将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与回风温度最大允许值进行比较,若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小于回风温度最大允许值,则按照第二设定调整量提升该空调的回风温度,回到回风温度判断步骤;若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大于等于回风温度最大允许值,则将当前实时制冷量最大值的空调所对应的高影响空调开机,并回到制冷量判断步骤。
本技术方案根据空调相互影响力的关系对空调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使开机的空调更加靠近数据中心房间内发热较大的位置,同时进一步调节空调的参数以使其制冷效率最大化。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回风温度变化曲线波动最大时为单位时间回风温度变化量最大时。本技术方案通过回风温度的波动幅度实现空调之间影响力的界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实时制冷量为当前空调的回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差值。本技术方案通过送回风温度差实现制冷量的界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开机时,均按照相同的设定回风温度和相同的设定送风温度启动运行。本技术方案通过相同参数启动空调,使系统的调节更加平稳。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设定送风温度为最低允许设定值,设定回风温度为最高设定允许值。本技术方案通过最大允许设定的送回风温差启动空调,加快数据中心调节平衡的效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影响力测试步骤中,被测空调开机至稳定状态后,影响空调进行测试性运行;测试性运行时,一台影响空调开机至稳定状态后,获取被测空调的回风温度变化曲线,该影响空调关机至稳定状态后,再开启下一台影响空调。本技术方案在开机和关机稳定后再进行操作,使获得的空调影响力关系更加准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稳定状态时,该空调的送回风温差呈周期性波动。本技术方案通过制冷量是否稳定实现稳定状态的界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定调整量和第二设定调整量均为1℃。本技术方案通过1℃的幅度进行空调的调节,避免调节幅度过大,使系统调节更加平稳。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开机并达到设定时长后,进行下一步骤。本技术方案保证了空调开机后运行至稳定状态后,再进行后续调节步骤,避免系统调节过于频繁,更加平稳的调节至最佳状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启动步骤中,开机的空调为距离房间中心最近的一台空调。本技术方案从位于中心的空调开始运行,使靠近高发热部位的空调能够更快的启动,缩短调节完成的周期。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空调相互影响力的关系对空调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使开机的空调更加靠近数据中心房间内发热量较大的位置,同时通过进一步调节空调的参数以使其制冷效率最大化,最终使各个空调均处于高效的制冷状态,控制精度高且自动化,降低了运维成本,解决了当前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控制方式制冷效率低、控制精度低、运维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的运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该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影响力测试、系统启动、制冷量判断、第一增开运行、第二增开运行、回风温度判断、最低允许判断和最高允许判断。
空调系统包括N台空调,分别为AC1至ACN,均安装在数据中心所处的房间内,并分布在该房间内的不同位置。空调按照送风温度设定值、回风温度设定值等参数设定开机运行,并通过自身设置的传感器测量其实时送风温度和实时回风温度。
进行影响力测试,将空调系统中的AC1作为被测空调,将其余空调作为影响空调。将作为被测空调的AC1开机,作为影响空调的AC2至ACN逐个进行测试性运行。AC2进行测试性运行时,AC2开机,开机后获取AC1的回风温度变化曲线,曲线获取完成后AC2关机,AC2的测试性运行完成。AC2至ACN逐个完成测试性运行后,对全部获得的回风温度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将回风温度变化曲线波动最大时所运行的影响空调设定为AC1的高影响空调。获得AC1的高影响空调后,将空调系统中的AC2作为被测空调,其余的AC1、AC3至ACN作为影响空调,AC2开机,AC1、AC3至ACN逐个进行测试性运行,最终获得AC2的高影响空调。按照前述方式,依次获得AC3至ACN的高影响空调。
影响力测试完成后,获取到全部空调所对应的高影响空调,进行系统启动,将空调系统中的一台空调开机。进行制冷量判断,获取处于开机状态下的空调的实时制冷量,并将全部实时制冷量中的最大值与制冷量最大允许值进行比较,若实时制冷量的最大值大于等于制冷量最大允许值,说明当前开启的空调所提供的制冷量无法满足数据中心的散热需要,下一步进入第一增开运行步骤;若实时制冷量的最大值小于制冷量最大允许值,说明当前开启的空调所提供的制冷量能够满足数据中心的散热需要,但每台空调的制冷效率并不处于最佳状态,下一步进入第二增开运行步骤。
进行第一增开运行,将实时制冷量最大值的空调所对应的高影响空调开机,从而增加空调系统中开机的空调数量,提升空调系统的制冷量,新的空调开机后,返回制冷量判断步骤继续进行。
进行第二增开运行,对实时制冷量最大值的空调所对应的高影响空调进行开关机状态的判断,若该高影响空调处于关机状态,则将该高影响空调开机,增加空调系统中开机的空调数量,使更多的空调对制冷量的供应进行分担,新的空调开机后,返回制冷量判断步骤继续进行;若该高影响空调处于开机状态,下一步进入回风温度判断步骤。
进行回风温度判断,获取全部开机状态空调的实时回风温度,并将全部实时回风温度中的最大值与回风温度设定值进行比较,若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小于回风温度设定值,下一步进入最低允许判断步骤;若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大于等于回风温度设定值,下一步进入最高允许判断步骤。
进行最低允许判断,选取实时回风温度最小值所对应的空调,获取该空调的实时制冷量,将该制冷量与制冷量最小允许值进行比较,若该空调的实时制冷量大于制冷量最小允许值,则按照第一设定调整量提升该空调的送风温度,返回回风温度判断步骤继续进行;若该空调的实时制冷量小于等于温差最小允许值,则将实时制冷量最小的空调关机,并返回制冷量判断步骤继续进行。
进行最高允许判断,将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与回风温度最大允许值进行比较,若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小于回风温度最大允许值,则按照第二设定调整量提升该空调的回风温度,返回回风温度判断步骤继续进行;若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大于等于回风温度最大允许值,则将当前实时制冷量最大值的空调所对应的高影响空调开机,并返回制冷量判断步骤继续进行。
进行制冷量判断时,在制冷量最大的空调仍无法满足制冷需求的情况下加开一台高影响空调,能够快速增加制冷量,并使制冷量更快的满足数据中心的散热需求;在制冷量最大的空调满足制冷需求的情况下依然开启一台高影响空调,使更多的空调分担数据中心散热所需的制冷量,减轻单个空调的制冷负荷,从而降低空调的故障率。为了在更多空调分担制冷量的同时,提高每个空调的制冷效率,在确定高影响空调已经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空调运行参数的调节,在最高回风温度小于设定值时,说明处于开机状态的该高影响空调的制冷量已经能够充分分担其他空调的制冷量,通过提高该高影响空调送风温度设定,降低回风温度,减小该高影响空调的制冷量,从而在满足数据中心散热需要的情况下,提高该高影响空调制冷效率,减轻该高影响空调的运行负荷,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在最高回风温度大于等于设定值时提高回风温度设定,说明处于开机状态的该高影响空调的制冷量无法充分分担其他空调的制冷量,在该高影响空调送风温度设定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其回风温度设定,从而增加该高影响空调的制冷量,使其更多的分担其他空调的制冷量,减轻其他空调的负载,并且自身负载提升较少,也能够保持在较低的负载。制冷量最大允许值根据空调的性能设定,制冷量最小允许值和回风温度最大允许值为人工设定,回风温度最大允许值高于空调可设置的最大的回风温度设定值。
在上述示意性实施例中,通过空调相互影响力的关系对空调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制冷量判断后不论是否满足数据中心散热需求,都确保高影响空调开机,在制冷量不足时迅速提升制冷量以达到散热需求,在制冷量足够使迅速通过多台空调进行制冷量的分担,减轻单机负担以提高寿命,并且通过影响力关系使开机的空调更加靠近数据中心内发热量较大的位置,更快速的满足数据中心的散热需求,制冷系统控制自动化,降低了运维成本;另外,在制冷量充足的情况能够调整高影响空调的运行参数,在保证数据中心制冷需求的情况下改变空调的制冷量,降低空调的负载,提高使用寿命,空调系统的控制更加精确,最终解决了当前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控制方式制冷效率低、控制精度低、运维成本高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影响力测试步骤中,回风温度变化曲线波动最大时为单位时间回风温度变化量最大时。通过单位时间内曲线的斜度,界定回风温度变化的波动程度,能够更准确的空调之间的影响长度,使每台空调能够准确的获得对齐影响最大的另一台空调,为后续调节提供准确依据,使空调系统能够更快速的运行至满足数据中心制冷需求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实时制冷量为当前空调的回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差值。通过空调的送回风温度差对制冷量进行界定,从而能够将空调的制冷效率作为依据对空调系统进行调节,使空调系统满足数据中心制冷需求的同时,运行更高效,单个空调的负载不会过高,提高空调系统的寿命。制冷量最大允许值即为空调可设置的最低送风温度设定值与可设置的最高回风温度设定值之间的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各个步骤中,有空调开机时,开机的空调均按照相同的设定回风温度和相同的设定送风温度启动运行。按照相同的参数设定启动,避免空调开机时负载忽高忽低,空调系统的调节能够更加平稳,并快速达到控制目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送风温度为最低允许设定值,即空调可设置的最低送风温度设定值;设定回风温度为最高设定允许值,即空调可设置的最高回风温度设定值。将空调的送风温度设定至最低,回风温度设定至最高,使空调开机时,尽可能制冷量最大,使空调系统快速达到控制目标,更高效的满足数据中心的散热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影响力测试步骤中,被测空调开机至稳定状态后,影响空调进行测试性运行;测试性运行时,一台影响空调开机至稳定状态后,获取被测空调的回风温度变化曲线,该影响空调关机至稳定状态后,再开启下一台影响空调。在空调运行至稳定状态后,进行数据采集,使获得的回风温度变化曲线更加准确,从而保证影响力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使空调系统的控制更加精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状态时,该空调的送回风温差呈周期性波动。制冷量稳定时,其对其他空调的影响程度稳定,被测空调的回风温度变化曲线能够准确反映影响空调对被测空调的影响程度,保证每台空调都能够准确获得其对应的高影响空调,保证空调系统控制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定调整量和第二设定调整量均为1℃,回风温度和送风温度的调整幅度均采用1℃,保证空调系统的调节平稳,避免调节幅度过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开机并达到设定时长后,进行下一步骤。系统启动时,一台空调开机后间隔一段时间,再进行制冷量判断,使开启的空调能够达到稳定状态,保证制冷量判断中实时制冷量的最大值与制冷量最大允许值的大小关系判定准确。高影响空调开机后间隔一段时间,再进行制冷量判断,同样能够保证数据比较的准确性。送风温度以及回风温度调节后,可间隔设定时长再进行回风温度判断,也能够使调节参数后的空调达到稳定状态后,再进行数据大小判断,使后续控制更加精确,并且,各个步骤之间设置间隔时间,使空调系统的调节更加平缓,避免系统调节过于频繁,更加平稳的调节至最佳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启动步骤中,开机的空调为距离房间中心最近的一台空调。空调系统首先开启最中间的空调,制冷效果能够最大程度的在数据中心中扩散,并且后续开启的高影响空调能够更快达到接近数据中心高发热的位置,空调系统能够更高效的达到稳定状态。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影响力测试:将一台空调作为被测空调,将其余空调作为影响空调,测试空调开机,影响空调逐个进行测试性运行;测试性运行时,影响空调开机,获取被测空调的回风温度变化曲线,影响空调关机;将被测空调回风温度变化曲线波动最大时所对应的影响空调作为高影响空调;按照前述方式获得各个空调所对应的高影响空调。
系统启动:将一台空调开机;
制冷量判断:获取开机状态空调的实时制冷量,并将实时制冷量的最大值与制冷量最大允许值进行比较,若实时制冷量的最大值大于等于制冷量最大允许值,则进行第一增开运行步骤;若实时制冷量的最大值小于制冷量最大允许值,则进行第二增开运行步骤;
第一增开运行:将实时制冷量最大值的空调所对应的高影响空调开机,并回到制冷量判断步骤;
第二增开运行:对实时制冷量最大值的空调所对应的高影响空调进行开关机判断,若该高影响空调处于关机状态,则将该高影响空调开机,并回到制冷量判断步骤;若该高影响空调处于开机状态,则进行回风温度判断步骤;
回风温度判断:获取全部开机状态空调的实时回风温度,并将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与回风温度设定值进行比较,若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小于回风温度设定值,则进行最低允许判断步骤;若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大于等于回风温度设定值,则进行最高允许判断步骤;
最低允许判断:选取实时回风温度最小值所对应的空调,获取该空调的实时制冷量,将该制冷量与制冷量最小允许值进行比较,若该空调的实时制冷量大于制冷量最小允许值,则按照第一设定调整量提升该空调的送风温度,回到回风温度判断步骤;若该空调的实时制冷量小于等于温差最小允许值,则将实时制冷量最小的空调关机,并回到制冷量判断步骤;
最高允许判断:将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与回风温度最大允许值进行比较,若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小于回风温度最大允许值,则按照第二设定调整量提升该空调的回风温度,回到回风温度判断步骤;若实时回风温度的最大值大于等于回风温度最大允许值,则将当前实时制冷量最大值的空调所对应的高影响空调开机,并回到制冷量判断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温度变化曲线波动最大时为单位时间回风温度变化量最大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制冷量为当前空调的回风温度与送风温度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调开机时,均按照相同的设定回风温度和相同的设定送风温度启动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送风温度为最低允许设定值,所述设定回风温度为最高设定允许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响力测试步骤中,被测空调开机至稳定状态后,影响空调进行测试性运行;测试性运行时,一台影响空调开机至稳定状态后,获取被测空调的回风温度变化曲线,该影响空调关机至稳定状态后,再开启下一台影响空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状态时,该空调的送回风温差呈周期性波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调整量和所述第二设定调整量均为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调开机并达到设定时长后,进行下一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启动步骤中,开机的空调为距离房间中心最近的一台空调。
CN202210748918.9A 2022-06-29 2022-06-29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1118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8918.9A CN115111821B (zh) 2022-06-29 2022-06-29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8918.9A CN115111821B (zh) 2022-06-29 2022-06-29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1821A true CN115111821A (zh) 2022-09-27
CN115111821B CN115111821B (zh) 2023-03-17

Family

ID=83329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48918.9A Active CN115111821B (zh) 2022-06-29 2022-06-29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182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64930A1 (en) * 2010-11-02 2012-06-28 Dai Murayama Server room manag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WO2016169401A1 (zh) * 2015-04-21 2016-10-27 广州汇安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的二维动态送风节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17509A (zh) * 2017-10-16 2018-04-1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10740617A (zh) * 2019-10-15 2020-01-31 青岛海信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机架式变频空调控制方法和机架式变频空调
CN112082784A (zh) * 2019-06-13 2020-12-1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产品能源使用效率能效因子测试方法
CN112752491A (zh) * 2020-12-30 2021-05-04 厦门华睿晟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的智能联动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203138A (zh) * 2021-05-18 2021-08-03 恒华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节能控制方法
CN113606693A (zh) * 2021-08-19 2021-11-05 上海上证数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及其风水耦合节能控制方法
CN114353283A (zh) * 2021-12-29 2022-04-1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机房空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64930A1 (en) * 2010-11-02 2012-06-28 Dai Murayama Server room manag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WO2016169401A1 (zh) * 2015-04-21 2016-10-27 广州汇安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的二维动态送风节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17509A (zh) * 2017-10-16 2018-04-1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12082784A (zh) * 2019-06-13 2020-12-1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产品能源使用效率能效因子测试方法
CN110740617A (zh) * 2019-10-15 2020-01-31 青岛海信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机架式变频空调控制方法和机架式变频空调
CN112752491A (zh) * 2020-12-30 2021-05-04 厦门华睿晟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空调的智能联动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203138A (zh) * 2021-05-18 2021-08-03 恒华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节能控制方法
CN113606693A (zh) * 2021-08-19 2021-11-05 上海上证数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及其风水耦合节能控制方法
CN114353283A (zh) * 2021-12-29 2022-04-1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机房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1821B (zh) 2023-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8661B (zh) 太阳能空调系统及其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461844B (zh) 空调系统及其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006138B (zh) 防止空调器的压缩机液击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1435048B (zh) 变频压缩机的频率控制方法及热泵机组
CN113871758B (zh) 电池储能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电池储能系统
CN115084707A (zh) 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内的液冷系统能耗优化方法
CN111237995A (zh) 一种空调冷机的控制方法
CN111121219A (zh) 风冷模块机加卸载控制方式
CN112303853B (zh) 吸风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JP2009063290A (ja) 冷水循環システム
CN115111821B (zh)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EP3650761A1 (en) Control of heating, ventilation, air-conditioning
CN108332463B (zh) 数据中心电池间空调柜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083959A (zh) 驻车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驻车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8758977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
JP2008180505A (ja) 冷水循環システム
CN111988961B (zh) 一种机柜温度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系统
CN115139859A (zh) 温度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61076A (zh) 空调器的机能力补偿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5046272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能量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3108393A (zh) 一种空调水系统的能量调节方法
JP7075973B2 (ja) 個別分散空調制御方法、個別分散空調制御装置、及び個別分散空調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24013867A1 (ja) 蓄電池システム及び蓄電池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12032945B (zh)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CN112032952B (zh) 空调蓄热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