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0469A - 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0469A
CN115110469A CN202210575792.XA CN202210575792A CN115110469A CN 115110469 A CN115110469 A CN 115110469A CN 202210575792 A CN202210575792 A CN 202210575792A CN 115110469 A CN115110469 A CN 115110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plate
water
assembled
g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57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力阳
张智勇
于鹏辉
陈赫朋
胡畔
耿志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h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h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h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h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57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04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10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04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00Equipment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gener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e.g. protection of constructions against ice-strains
    • E02B1/02Hydraulic mod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7/26Vertical-lift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7/26Vertical-lift gates
    • E02B7/34Flash- boards for vertical-lift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7/26Vertical-lift gates
    • E02B7/36Elevating mechanisms for vertical-lift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7/54Sealings for g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一)、设计一种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系统,其包括蓄水池、储水罐、缓冲池、试验渠道、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二)、准备该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系统的各个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将潜水泵、储水罐、缓冲池、试验渠道和蓄水池连接;(三)、将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分别安装至试验渠道内;(四)、分别对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的密封性能进行测试;(五)、对比测试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对水流的影响。本发明能够对两种闸门结构进行密封性测试,还能通过对流量计的检测对比两种闸门结构对水流的影响,测试精确、真实。

Description

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灌区的闸门一般用于支渠、斗渠、农渠的用水控制,流量测控用的流量计是单独安装在闸门前,流量计与闸门相互独立,结构比较复杂,管理手段落后,闸门设计好后,通常需要对闸门的性能及流量计进行测试,然而,现有的闸门测试较为简单,测试单一,不能对闸门和流量计集于一体进行测试,测试不精确、不真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本发明能够对两种闸门结构进行密封性测试,还能通过对流量计的检测对比两种闸门结构对水流的影响,测试精确、真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设计一种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系统,该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系统包括蓄水池、储水罐、缓冲池、试验渠道、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蓄水池内底部前侧设置有位于水下的潜水泵,储水罐通过第一桁架支座固定设置在蓄水池的前上侧,缓冲池通过第二桁架支座固定设置在储水罐的右侧,储水罐的高度高于缓冲池的高度,缓冲池的顶部敞口,试验渠道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并通过第三桁架支座固定设置在蓄水池的右侧,试验渠道为上侧敞口的长方管结构,试验渠道与缓冲池同高且均高于蓄水池,试验渠道位于缓冲池的后侧,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前后间隔安装在试验渠道中,潜水泵的出水口与储水罐的顶部进水口通过供水管连接,储水罐的右侧下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出水端自缓冲池的上端口向下伸入到缓冲池中,缓冲池的后侧与试验渠道的前端之间通过输水方管连接,试验渠道的后端与蓄水池的右侧后上部之间通过回流渠道连接,试验渠道的后端设置有泄水闸门,回流渠道高于蓄水池内的水面,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二)、准备该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系统的各个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将潜水泵、储水罐、缓冲池、试验渠道和蓄水池连接;
(三)、将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分别安装至试验渠道内;
(四)、分别对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的密封性能进行测试;
(五)、分别检测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对比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对水流的影响。
第一装配式闸门包括第一门框型板、第一闸门本体和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第一门框型板和第一闸门本体均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且位于试验渠道内前侧部,第一门框型板前后通透且上侧敞口,第一门框型板采用不锈钢板制成,第一门框型板的左右宽度与试验渠道的左右宽度相同,第一门框型板的底板下表面与试验渠道的渠底紧密接触,第一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侧边同高且高于试验渠道,第一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侧边之间固定连接有两块前后间隔且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一角钢,第一门框型板和两块第一角钢组装构成第一门槽框架,两块第一角钢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设置,前侧的第一角钢的水平板的后侧边与其竖直板的上侧边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前侧的第一角钢的水平板的上侧面与第一门框型板的左侧板的上侧边齐平,第一门框型板的左侧板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试验渠道的左侧内壁上,第一门框型板的右侧板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试验渠道的右侧内壁上,第一门框型板的左侧板的右侧面和右侧板的左侧面均沿竖向设置有第一门槽轨道,第一闸门本体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一门槽轨道之间,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固定安装在两块第一角钢上并与第一闸门本体传动连接,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驱动第一闸门本体上下移动,第一门框型板内左侧和右侧下部均设置有第一流量计;
两个第一门槽轨道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侧的第一门槽轨道包括两块前后间隔且沿竖向设置的第二角钢,前侧的第二角钢的左侧板的后侧边与其后侧板的左侧边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后侧的第二角钢的左侧板的前侧边与其前侧板的左侧边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前侧的第二角钢的左侧板左侧面与第一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右侧面前侧部之间以及后侧的第二角钢的左侧板左侧面与第一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右侧面后侧部之间均夹设有第一密封橡胶条,前侧的第二角钢的左侧板和后侧的第二角钢的左侧板均与第一门框型板的左侧板通过若干根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前侧的第二角钢的后侧板与后侧的第二角钢的前侧板之间形成第一轨道槽,前侧的第二角钢的左侧板前侧边与其后侧板右侧边之间以及后侧的第二角钢的左侧板后侧边与其前侧板右侧边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弧形滤波板,弧形滤波板的下侧边固定连接在第一门框型板的底板上表面,弧形滤波板的上侧边高于试验渠道的上侧边,弧形滤波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滤波孔,第一流量计在前侧的弧形滤波板和前侧的第二角钢之间以及后侧的弧形滤波板和后侧的第二角钢之间的下侧部均设置有一个。
第一闸门本体包括第一不锈钢门板、第一上横梁、第一左立柱、第一下横梁和第一右立柱,第一不锈钢门板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第一不锈钢门板的高度小于试验渠道的高度,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第一上横梁、第一左立柱、第一下横梁和第一右立柱合围焊接组装成第一长方形门板框架,第一长方形门板框架与第一不锈钢门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第一不锈钢门板设置在第一长方形门板框架的前侧,第一不锈钢门板的四侧边与第一长方形门板框架的四侧面齐平,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长方形门板框架内的第一中立柱,第一左立柱与第一中立柱之间以及第一右立柱与第一中立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根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强梁,第一上横梁、第一左立柱、第一下横梁、第一右立柱、第一中立柱和第一加强梁均为方钢管,第一上横梁、第一左立柱、第一下横梁、第一右立柱、第一中立柱和第一加强梁的前侧面与第一不锈钢门板的后侧面焊接在一起,第一左立柱的左侧面和后侧面以及第一右立柱的右侧面和后侧面上均固定设置有两块上下间隔的第一滑块,第一不锈钢门板的前侧面左侧边沿和右侧边沿部以及下横梁的下侧面均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p型硅胶密封条,第一不锈钢门板的左侧边沿部和左立柱滑动嵌设在左侧的第一轨道槽内,第一不锈钢门板的右侧边沿部和右立柱滑动嵌设在右侧的第一轨道槽内,左侧的第一p型硅胶密封条的前侧面与左侧的第一轨道槽的内壁前侧面密封滑动接触,左侧的两块第一滑块与左侧的第一轨道槽的内壁左侧面滑动接触,左后侧的两块第一滑块与左侧的第一轨道槽的内壁后侧面滑动接触,右侧的第一p型硅胶密封条的前侧面与右侧的第一轨道槽的内壁前侧面密封滑动接触,右侧的两块第一滑块与右侧的第一轨道槽的内壁右侧面滑动接触,右后侧的两块第一滑块与右侧的第一轨道槽的内壁后侧面滑动接触,第一上横梁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T形螺母,第一T形螺母的中心线与第一中立柱的中心线重合,第一上横梁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一T形螺母上下对应且与第一中立柱的内部连通的圆孔,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杠竖直设置并向下穿过两块第一角钢的间隙、第一T型螺母和第一上横梁的圆孔,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杠的下端伸入到第一中立柱内,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杠与第一T型螺母螺纹传动连接。
第二装配式闸门包括第二门框型板、第二闸门本体和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第二门框型板和第二闸门本体均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且位于试验渠道内后侧部,第二门框型板前后通透且上侧敞口,第二门框型板采用不锈钢板制成,第二门框型板的左右宽度大于试验渠道的左右宽度,试验渠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在第二门框型板的位置均一体成型有向外凸的卡接凹槽,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嵌设在左侧的卡接凹槽中并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左侧的卡接凹槽的左侧内壁上,第二门槽框架的右侧嵌设在右侧的卡接凹槽中并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右侧的卡接凹槽的右侧内壁上,第二门框型板的底板下表面与试验渠道的渠底紧密接触,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侧边同高且高于试验渠道,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侧边之间固定连接有两块前后间隔且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三角钢,第二门框型板和两块第三角钢组装构成第二门槽框架,两块第三角钢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设置,前侧的第三角钢的水平板的后侧边与其竖直板的上侧边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前侧的第三角钢的水平板的上侧面与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的上侧边齐平,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的右侧面和右侧板的左侧面均沿竖向设置有第二门槽轨道,第二闸门本体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二门槽轨道之间,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固定安装在两块第三角钢上并与第二闸门本体传动连接,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驱动第二闸门本体上下移动,第二门框型板内左侧和右侧下部均设置有第二流量计;
两个第二门槽轨道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侧的第二门槽轨道包括两块前后间隔且沿竖向设置的C型槽钢,C型槽钢的上侧、下侧和右侧均敞口,C型槽钢的右侧口与左侧的卡接凹槽的右侧口齐平,前侧的C型槽钢的左侧板左侧面与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右侧面前侧部之间以及后侧的C型槽钢的左侧板左侧面与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右侧面后侧部之间均夹设有第二密封橡胶条,前侧的C型槽钢的左侧板和后侧的C型槽钢的左侧板均与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通过若干根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前侧的C型槽钢的后侧板与后侧的C型槽钢的前侧板之间形成第二轨道槽,前侧的C型槽钢的前侧板前侧面与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前侧边齐平,后侧的C型槽钢的后侧板后侧面与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后侧边齐平,两块C型槽钢的右侧口均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平面滤波板,平面滤波板的右侧面与试验渠道的左侧内壁齐平,平面滤波板的下侧边固定连接在第二门框型板的底板上表面,平面滤波板的上侧边高于试验渠道的上侧面,平面滤波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滤波孔,第二流量计在两块C型槽钢的槽内下侧部均设置有一个。
第二闸门本体包括第二不锈钢门板、第二上横梁、第二左立柱、第二下横梁和第二右立柱,第二不锈钢门板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第二不锈钢门板的高度小于试验渠道的高度,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第二上横梁、第二左立柱、第二下横梁和第二右立柱合围焊接组装成第二长方形门板框架,第二长方形门板框架与第二不锈钢门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第二不锈钢门板设置在第二长方形门板框架的前侧,第二不锈钢门板的四侧边与第二长方形门板框架的四侧面齐平,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长方形门板框架内的第二中立柱,第二左立柱与第二中立柱之间以及第二右立柱与第二中立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根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梁,第二上横梁、第二左立柱、第二下横梁、第二右立柱、第二中立柱和第二加强梁均为方钢管,第二上横梁、第二左立柱、第二下横梁、第二右立柱、第二中立柱和第二加强梁的前侧面与第二不锈钢门板的后侧面焊接在一起,第二左立柱的左侧面和后侧面以及第二右立柱的右侧面和后侧面上均固定设置有两块上下间隔的第二滑块,第二不锈钢门板的前侧面左侧边沿和右侧边沿部以及下横梁的下侧面均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p型硅胶密封条,第二不锈钢门板的左侧边沿部和左立柱滑动嵌设在左侧的第二轨道槽内,第二不锈钢门板的右侧边沿部和右立柱滑动嵌设在右侧的第二轨道槽内,左侧的第二p型硅胶密封条的前侧面与左侧的第二轨道槽的内壁前侧面密封滑动接触,左侧的两块第二滑块与左侧的第二轨道槽的内壁左侧面滑动接触,左后侧的两块第二滑块与左侧的第二轨道槽的内壁后侧面滑动接触,右侧的第二p型硅胶密封条的前侧面与右侧的第二轨道槽的内壁前侧面密封滑动接触,右侧的两块第二滑块与右侧的第二轨道槽的内壁右侧面滑动接触,右后侧的两块第二滑块与右侧的第二轨道槽的内壁后侧面滑动接触,第二上横梁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T形螺母,第二T形螺母的中心线与第二中立柱的中心线重合,第二上横梁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二T形螺母上下对应且与第二中立柱的内部连通的圆孔,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杠竖直设置并向下穿过两块第二角钢的间隙、第二T型螺母和第二上横梁的圆孔,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杠的下端伸入到第二中立柱内,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杠与第二T型螺母螺纹传动连接。
缓冲池内中部焊接有稳流板,稳流板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且其上侧边低于缓冲池的上端口,稳流板的下侧边与缓冲池的池底表面固定连接,稳流板的左侧边与缓冲池的内壁左侧面固定连接,稳流板的右侧边与缓冲池的内壁右侧面固定连接,稳流板将缓冲池内部空间前后分割为两个小池;
试验渠道的右侧沿试验渠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步梯平台,步梯平台与试验渠道的上侧边同高;
储水罐的侧部设置有液位计,试验渠道内设置有水尺。
步骤(三)具体为:将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的配件运输至步梯平台上,通过人工组装的方式将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分别安装至试验渠道内相应位置,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之间的间距不少于4米,以减缓第一装配式闸门对第二装配式闸门前水流的影响,安装时不使用吊装工具,检验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安装便捷性。
步骤(四)具体为: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的密封性能测试原理相同,当进行第一装配式闸门的密封性能测试时,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第二闸门本体上提至最大开度,同时泄水闸门也开至最大开度,第一闸门本体处于完全闭合状态,启动潜水泵,潜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通过供水管抽至储水罐内,通过液位计观察储水罐内的水位,然后打开阀门,则储水罐内的水通过出水管流至缓冲池内前侧的小池中,当缓冲池内前侧的小池中水流漫过稳流板后便平稳地流向缓冲池内后侧的小池中,水流平稳地通过输水方管流至试验渠道内,则试验渠道中的水被第一闸门本体阻挡,当通过水尺观测到第一闸门本体前的水位达到设计水位800mm时,关闭潜水泵和阀门,停止向试验渠道内放水,检测第一闸门本体的密封性,此时第一闸门本体承受设计水位的压力达到最大,如果第一闸门本体的任意1m长度的水封范围漏水量小于0.1L/s,则第一闸门本体的密封性满足密封要求,第一闸门本体的密封性测试完成后,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第二闸门本体向下移动,直至第二闸门本体完全关闭,然后通过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第一闸门本体上提至最大开度,则试验渠道中的水通过第一闸门本体后流到第二闸门本体前,则试验渠道中的水被第二闸门本体阻挡,试验渠道内的水位降低,然后启动潜水泵,打开阀门,进而继续向试验渠道内放水,当通过水尺观测到第二闸门本体前的水位达到设计水位800mm时,关闭潜水泵和阀门,停止向试验渠道内放水,开始检测第二闸门本体的密封性,此时第二闸门本体承受设计水位的压力达到最大,如果第二闸门本体的任意1m长度的水封范围漏水量小于0.1L/s,则第二闸门本体的密封性满足密封要求,第二闸门本体的密封性测试完成后,然后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第二闸门本体上提至最大开度,则试验渠道中的水通过第二闸门本体后经回流渠道回流到蓄水池中。
步骤(五)具体为:通过检测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分别测试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对水流的影响,当检测第一流量计时,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第二闸门本体上提至最大开度,同时泄水闸门也开至最大开度,然后通过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第一闸门本体上提至一定的开度,通过潜水泵将将蓄水池内的水通过供水管抽至储水罐内,同时打开阀门,则储水罐内的水通过出水管流至缓冲池内前侧的小池中,当缓冲池内前侧的小池中水流漫过稳流板后便平稳地流向缓冲池内后侧的小池中,水流平稳地通过输水方管流至试验渠道内,水流通过第一闸门本体和第二闸门本体后经回流渠道回流到蓄水池中,潜水泵持续抽水给储水罐加压,使试验渠道中的水流达到河流真实的水流速度,保证测试精确、真实,由于第一闸门本体的开度小,则第一闸门本体前后便会产生一定的水位差,通过第一流量计检测通过第一闸门本体的水流流量,观察第一流量计的读数是否稳定,如此,第一流量计检测完毕;
当检测第二流量计时,通过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第一闸门本体上提至最大开度,同时泄水闸门也开至最大开度,然后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第二闸门本体上提至一定的开度,通过潜水泵将将蓄水池内的水通过供水管抽至储水罐内,同时打开阀门,则储水罐内的水通过出水管流至缓冲池内前侧的小池中,当缓冲池内前侧的小池中水流漫过稳流板后便平稳地流向缓冲池内后侧的小池中,水流平稳地通过输水方管流至试验渠道内,水流通过第一闸门本体和第二闸门本体后经回流渠道回流到蓄水池中,潜水泵持续抽水给储水罐加压,使试验渠道中的水流达到河流真实的水流速度,保证测试精确、真实,由于第二闸门本体的开度小,则第二闸门本体前后便会产生一定的水位差,通过第二流量计检测通过第二闸门本体的水流流量,观察第二流量计的读数是否稳定,如此,第二流量计检测完毕;
通过对比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的读数的稳定性,进而可以判断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对水流的影响,如果第一流量计的读数更稳定、波动小,则判断第一装配式闸门对水流的影响更小,第一装配式闸门的结构更优,如果第一流量计的读数更稳定、波动小,则判断第一装配式闸门对水流的影响更小,第一装配式闸门的结构更优。
本发明能够对两种闸门结构进行密封性测试,还能通过对流量计的检测对比两种闸门结构对水流的影响,测试精确、真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门槽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闸门本体的前侧轴测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闸门本体的后侧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门槽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闸门本体的前侧轴测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闸门本体的后侧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9所示,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设计一种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系统,该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系统包括蓄水池1、储水罐2、缓冲池3、试验渠道4、第一装配式闸门51和第二装配式闸门52,蓄水池1内底部前侧设置有位于水下的潜水泵5,储水罐2通过第一桁架支座6固定设置在蓄水池1的前上侧,缓冲池3通过第二桁架支座7固定设置在储水罐2的右侧,储水罐2的高度高于缓冲池3的高度,缓冲池3的顶部敞口,试验渠道4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并通过第三桁架支座8固定设置在蓄水池1的右侧,试验渠道4为上侧敞口的长方管结构,试验渠道4与缓冲池3同高且均高于蓄水池1,试验渠道4位于缓冲池3的后侧,第一装配式闸门51和第二装配式闸门52前后间隔安装在试验渠道4中,潜水泵5的出水口与储水罐2的顶部进水口通过供水管9连接,储水罐2的右侧下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的出水端自缓冲池3的上端口向下伸入到缓冲池3中,缓冲池3的后侧与试验渠道4的前端之间通过输水方管11连接,试验渠道4的后端与蓄水池1的右侧后上部之间通过回流渠道12连接,试验渠道4的后端设置有泄水闸门13,回流渠道12高于蓄水池1内的水面,出水管10上设置有阀门;
(二)、准备该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的各个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将潜水泵5、储水罐2、缓冲池3、试验渠道4和蓄水池1连接;
(三)、将第一装配式闸门51和第二装配式闸门52分别安装至试验渠道4内;
(四)、分别对第一装配式闸门51和第二装配式闸门52的密封性能进行测试;
(五)、对比测试第一装配式闸门51和第二装配式闸门52对水流的影响。。
第一装配式闸门51包括第一门框型板14、第一闸门本体15和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16,第一门框型板14和第一闸门本体15均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且位于试验渠道4内前侧部,第一门框型板14前后通透且上侧敞口,第一门框型板14采用不锈钢板制成,第一门框型板14的左右宽度与试验渠道4的左右宽度相同,第一门框型板14的底板下表面与试验渠道4的渠底紧密接触,第一门框型板14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侧边同高且高于试验渠道4,第一门框型板14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侧边之间固定连接有两块前后间隔且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一角钢17,第一门框型板14和两块第一角钢17组装构成第一门槽框架,两块第一角钢17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设置,前侧的第一角钢17的水平板的后侧边与其竖直板的上侧边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前侧的第一角钢17的水平板的上侧面与第一门框型板14的左侧板的上侧边齐平,第一门框型板14的左侧板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试验渠道4的左侧内壁上,第一门框型板14的右侧板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试验渠道4的右侧内壁上,第一门框型板14的左侧板的右侧面和右侧板的左侧面均沿竖向设置有第一门槽轨道,第一闸门本体15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一门槽轨道之间,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16固定安装在两块第一角钢17上并与第一闸门本体15传动连接,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16驱动第一闸门本体15上下移动,第一门框型板14内左侧和右侧下部均设置有第一流量计;
两个第一门槽轨道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侧的第一门槽轨道包括两块前后间隔且沿竖向设置的第二角钢18,前侧的第二角钢18的左侧板的后侧边与其后侧板的左侧边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后侧的第二角钢18的左侧板的前侧边与其前侧板的左侧边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前侧的第二角钢18的左侧板左侧面与第一门框型板14的左侧板右侧面前侧部之间以及后侧的第二角钢18的左侧板左侧面与第一门框型板14的左侧板右侧面后侧部之间均夹设有第一密封橡胶条,前侧的第二角钢18的左侧板和后侧的第二角钢18的左侧板均与第一门框型板14的左侧板通过若干根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前侧的第二角钢18的后侧板与后侧的第二角钢18的前侧板之间形成第一轨道槽19,前侧的第二角钢18的左侧板前侧边与其后侧板右侧边之间以及后侧的第二角钢18的左侧板后侧边与其前侧板右侧边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弧形滤波板20,弧形滤波板20的下侧边固定连接在第一门框型板14的底板上表面,弧形滤波板20的上侧边高于试验渠道4的上侧边,弧形滤波板20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滤波孔21,第一流量计在前侧的弧形滤波板20和前侧的第二角钢18之间以及后侧的弧形滤波板20和后侧的第二角钢18之间的下侧部均设置有一个。
第一闸门本体15包括第一不锈钢门板22、第一上横梁23、第一左立柱24、第一下横梁25和第一右立柱26,第一不锈钢门板22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第一不锈钢门板22的高度小于试验渠道4的高度,第一上横梁23和第一下横梁25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第一上横梁23、第一左立柱24、第一下横梁25和第一右立柱26合围焊接组装成第一长方形门板框架,第一长方形门板框架与第一不锈钢门板22的形状和大小相同,第一不锈钢门板22设置在第一长方形门板框架的前侧,第一不锈钢门板22的四侧边与第一长方形门板框架的四侧面齐平,第一上横梁23和第一下横梁25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长方形门板框架内的第一中立柱27,第一左立柱24与第一中立柱27之间以及第一右立柱26与第一中立柱27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根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强梁28,第一上横梁23、第一左立柱24、第一下横梁25、第一右立柱26、第一中立柱27和第一加强梁28均为方钢管,第一上横梁23、第一左立柱24、第一下横梁25、第一右立柱26、第一中立柱27和第一加强梁28的前侧面与第一不锈钢门板22的后侧面焊接在一起,第一左立柱24的左侧面和后侧面以及第一右立柱26的右侧面和后侧面上均固定设置有两块上下间隔的第一滑块29,第一不锈钢门板22的前侧面左侧边沿和右侧边沿部以及下横梁的下侧面均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p型硅胶密封条30,第一不锈钢门板22的左侧边沿部和左立柱滑动嵌设在左侧的第一轨道槽19内,第一不锈钢门板22的右侧边沿部和右立柱滑动嵌设在右侧的第一轨道槽19内,左侧的第一p型硅胶密封条30的前侧面与左侧的第一轨道槽19的内壁前侧面密封滑动接触,左侧的两块第一滑块29与左侧的第一轨道槽19的内壁左侧面滑动接触,左后侧的两块第一滑块29与左侧的第一轨道槽19的内壁后侧面滑动接触,右侧的第一p型硅胶密封条30的前侧面与右侧的第一轨道槽19的内壁前侧面密封滑动接触,右侧的两块第一滑块29与右侧的第一轨道槽19的内壁右侧面滑动接触,右后侧的两块第一滑块29与右侧的第一轨道槽19的内壁后侧面滑动接触,第一上横梁23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T形螺母31,第一T形螺母31的中心线与第一中立柱27的中心线重合,第一上横梁23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一T形螺母31上下对应且与第一中立柱27的内部连通的圆孔,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16的丝杠竖直设置并向下穿过两块第一角钢17的间隙、第一T型螺母和第一上横梁23的圆孔,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16的丝杠的下端伸入到第一中立柱27内,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16的丝杠与第一T型螺母螺纹传动连接。
第二装配式闸门52包括第二门框型板32、第二闸门本体33和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34,第二门框型板32和第二闸门本体33均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且位于试验渠道4内后侧部,第二门框型板32前后通透且上侧敞口,第二门框型板32采用不锈钢板制成,第二门框型板32的左右宽度大于试验渠道4的左右宽度,试验渠道4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在第二门框型板32的位置均一体成型有向外凸的卡接凹槽,第二门框型板32的左侧板嵌设在左侧的卡接凹槽中并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左侧的卡接凹槽的左侧内壁上,第二门槽框架的右侧嵌设在右侧的卡接凹槽中并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右侧的卡接凹槽的右侧内壁上,第二门框型板32的底板下表面与试验渠道4的渠底紧密接触,第二门框型板32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侧边同高且高于试验渠道4,第二门框型板32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侧边之间固定连接有两块前后间隔且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三角钢53,第二门框型板32和两块第三角钢53组装构成第二门槽框架,两块第三角钢53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设置,前侧的第三角钢53的水平板的后侧边与其竖直板的上侧边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前侧的第三角钢53的水平板的上侧面与第二门框型板32的左侧板的上侧边齐平,第二门框型板32的左侧板的右侧面和右侧板的左侧面均沿竖向设置有第二门槽轨道,第二闸门本体33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二门槽轨道之间,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34固定安装在两块第三角钢53上并与第二闸门本体33传动连接,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34驱动第二闸门本体33上下移动,第二门框型板32内左侧和右侧下部均设置有第二流量计;
两个第二门槽轨道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侧的第二门槽轨道包括两块前后间隔且沿竖向设置的C型槽钢35,C型槽钢35的上侧、下侧和右侧均敞口,C型槽钢35的右侧口与左侧的卡接凹槽的右侧口齐平,前侧的C型槽钢35的左侧板左侧面与第二门框型板32的左侧板右侧面前侧部之间以及后侧的C型槽钢35的左侧板左侧面与第二门框型板32的左侧板右侧面后侧部之间均夹设有第二密封橡胶条,前侧的C型槽钢35的左侧板和后侧的C型槽钢35的左侧板均与第二门框型板32的左侧板通过若干根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前侧的C型槽钢35的后侧板与后侧的C型槽钢35的前侧板之间形成第二轨道槽36,前侧的C型槽钢35的前侧板前侧面与第二门框型板32的左侧板前侧边齐平,后侧的C型槽钢35的后侧板后侧面与第二门框型板32的左侧板后侧边齐平,两块C型槽钢35的右侧口均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平面滤波板37,平面滤波板37的右侧面与试验渠道4的左侧内壁齐平,平面滤波板37的下侧边固定连接在第二门框型板32的底板上表面,平面滤波板37的上侧边高于试验渠道4的上侧面,平面滤波板37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滤波孔38,第二流量计在两块C型槽钢35的槽内下侧部均设置有一个。
第二闸门本体33包括第二不锈钢门板41、第二上横梁42、第二左立柱43、第二下横梁44和第二右立柱45,第二不锈钢门板41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第二不锈钢门板41的高度小于试验渠道4的高度,第二上横梁42和第二下横梁44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第二上横梁42、第二左立柱43、第二下横梁44和第二右立柱45合围焊接组装成第二长方形门板框架,第二长方形门板框架与第二不锈钢门板41的形状和大小相同,第二不锈钢门板41设置在第二长方形门板框架的前侧,第二不锈钢门板41的四侧边与第二长方形门板框架的四侧面齐平,第二上横梁42和第二下横梁44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长方形门板框架内的第二中立柱46,第二左立柱43与第二中立柱46之间以及第二右立柱45与第二中立柱4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根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梁47,第二上横梁42、第二左立柱43、第二下横梁44、第二右立柱45、第二中立柱46和第二加强梁47均为方钢管,第二上横梁42、第二左立柱43、第二下横梁44、第二右立柱45、第二中立柱46和第二加强梁47的前侧面与第二不锈钢门板41的后侧面焊接在一起,第二左立柱43的左侧面和后侧面以及第二右立柱45的右侧面和后侧面上均固定设置有两块上下间隔的第二滑块48,第二不锈钢门板41的前侧面左侧边沿和右侧边沿部以及下横梁的下侧面均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p型硅胶密封条49,第二不锈钢门板41的左侧边沿部和左立柱滑动嵌设在左侧的第二轨道槽36内,第二不锈钢门板41的右侧边沿部和右立柱滑动嵌设在右侧的第二轨道槽36内,左侧的第二p型硅胶密封条49的前侧面与左侧的第二轨道槽36的内壁前侧面密封滑动接触,左侧的两块第二滑块48与左侧的第二轨道槽36的内壁左侧面滑动接触,左后侧的两块第二滑块48与左侧的第二轨道槽36的内壁后侧面滑动接触,右侧的第二p型硅胶密封条49的前侧面与右侧的第二轨道槽36的内壁前侧面密封滑动接触,右侧的两块第二滑块48与右侧的第二轨道槽36的内壁右侧面滑动接触,右后侧的两块第二滑块48与右侧的第二轨道槽36的内壁后侧面滑动接触,第二上横梁42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T形螺母50,第二T形螺母50的中心线与第二中立柱46的中心线重合,第二上横梁42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二T形螺母50上下对应且与第二中立柱46的内部连通的圆孔,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34的丝杠竖直设置并向下穿过两块第二角钢18的间隙、第二T型螺母和第二上横梁42的圆孔,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34的丝杠的下端伸入到第二中立柱46内,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34的丝杠与第二T型螺母螺纹传动连接。
缓冲池3内中部焊接有稳流板39,稳流板39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且其上侧边低于缓冲池3的上端口,稳流板39的下侧边与缓冲池3的池底表面固定连接,稳流板39的左侧边与缓冲池3的内壁左侧面固定连接,稳流板39的右侧边与缓冲池3的内壁右侧面固定连接,稳流板39将缓冲池3内部空间前后分割为两个小池;
试验渠道4的右侧沿试验渠道4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步梯平台40,步梯平台40与试验渠道4的上侧边同高;
储水罐2的侧部设置有液位计,试验渠道4内设置有水尺。
(三)、将第一装配式闸门51和第二装配式闸门52的配件运输至步梯平台40上,通过人工组装的方式将第一装配式闸门51和第二装配式闸门52分别安装至试验渠道4内相应位置,第一装配式闸门51和第二装配式闸门52之间的间距不少于4米,以减缓第一装配式闸门51对第二装配式闸门52前水流的影响,安装时不使用吊装工具,检验第一装配式闸门51和第二装配式闸门52安装便捷性。
步骤(四)具体为:第一装配式闸门51和第二装配式闸门52的密封性能测试原理相同,当进行第一装配式闸门51的密封性能测试时,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34将第二闸门本体33上提至最大开度,同时泄水闸门13也开至最大开度,第一闸门本体15处于完全闭合状态,启动潜水泵5,潜水泵5将蓄水池1内的水通过供水管9抽至储水罐2内,通过液位计观察储水罐2内的水位,然后打开阀门,则储水罐2内的水通过出水管10流至缓冲池3内前侧的小池中,当缓冲池3内前侧的小池中水流漫过稳流板39后便平稳地流向缓冲池3内后侧的小池中,水流平稳地通过输水方管11流至试验渠道4内,则试验渠道4中的水被第一闸门本体15阻挡,当通过水尺观测到第一闸门本体15前的水位达到设计水位800mm时,关闭潜水泵5和阀门,停止向试验渠道4内放水,检测第一闸门本体15的密封性,此时第一闸门本体15承受设计水位的压力达到最大,如果第一闸门本体15的任意1m长度的水封范围漏水量小于0.1L/s,则第一闸门本体15的密封性满足密封要求,第一闸门本体15的密封性测试完成后,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34将第二闸门本体33向下移动,直至第二闸门本体33完全关闭,然后通过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16将第一闸门本体15上提至最大开度,则试验渠道4中的水通过第一闸门本体15后流到第二闸门本体33前,则试验渠道4中的水被第二闸门本体33阻挡,试验渠道4内的水位降低,然后启动潜水泵5,打开阀门,进而继续向试验渠道4内放水,当通过水尺观测到第二闸门本体33前的水位达到设计水位800mm时,关闭潜水泵5和阀门,停止向试验渠道4内放水,开始检测第二闸门本体33的密封性,此时第二闸门本体33承受设计水位的压力达到最大,如果第二闸门本体33的任意1m长度的水封范围漏水量小于0.1L/s,则第二闸门本体33的密封性满足密封要求,第二闸门本体33的密封性测试完成后,然后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34将第二闸门本体33上提至最大开度,则试验渠道4中的水通过第二闸门本体33后经回流渠道12回流到蓄水池1中。
步骤(五)具体为:通过检测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分别测试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对水流的影响,当检测第一流量计时,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34将第二闸门本体33上提至最大开度,同时泄水闸门13也开至最大开度,然后通过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16将第一闸门本体15上提至一定的开度,通过潜水泵5将将蓄水池1内的水通过供水管9抽至储水罐2内,同时打开阀门,则储水罐2内的水通过出水管10流至缓冲池3内前侧的小池中,当缓冲池3内前侧的小池中水流漫过稳流板39后便平稳地流向缓冲池3内后侧的小池中,水流平稳地通过输水方管11流至试验渠道4内,水流通过第一闸门本体15和第二闸门本体33后经回流渠道12回流到蓄水池1中,潜水泵5持续抽水给储水罐2加压,使试验渠道4中的水流达到河流真实的水流速度,由于第一闸门本体15的开度小,则第一闸门本体15前后便会产生一定的水位差,通过第一流量计检测通过第一闸门本体15的水流流量,观察第一流量计的读数是否稳定,如此,第一流量计检测完毕;
当检测第二流量计时,通过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16将第一闸门本体15上提至最大开度,同时泄水闸门13也开至最大开度,然后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34将第二闸门本体33上提至一定的开度,通过潜水泵5将将蓄水池1内的水通过供水管9抽至储水罐2内,同时打开阀门,则储水罐2内的水通过出水管10流至缓冲池3内前侧的小池中,当缓冲池3内前侧的小池中水流漫过稳流板39后便平稳地流向缓冲池3内后侧的小池中,水流平稳地通过输水方管11流至试验渠道4内,水流通过第一闸门本体15和第二闸门本体33后经回流渠道12回流到蓄水池1中,潜水泵5持续抽水给储水罐2加压,使试验渠道4中的水流达到河流真实的水流速度,由于第二闸门本体33的开度小,则第二闸门本体33前后便会产生一定的水位差,通过第二流量计检测通过第二闸门本体33的水流流量,观察第二流量计的读数是否稳定,如此,第二流量计检测完毕;
通过对比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的读数的稳定性,进而可以判断第一装配式闸门51和第二装配式闸门52对水流的影响,如果第一流量计的读数更稳定、波动小,则判断第一装配式闸门51对水流的影响更小,第一装配式闸门51的结构更优,如果第一流量计的读数更稳定、波动小,则判断第一装配式闸门51对水流的影响更小,第一装配式闸门51的结构更优。
阀门、第一流量计、第一密封橡胶条、卡接凹槽、第二流量计、第二密封橡胶条液位计和水尺在图中均未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设计一种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系统,该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系统包括蓄水池、储水罐、缓冲池、试验渠道、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蓄水池内底部前侧设置有位于水下的潜水泵,储水罐通过第一桁架支座固定设置在蓄水池的前上侧,缓冲池通过第二桁架支座固定设置在储水罐的右侧,储水罐的高度高于缓冲池的高度,缓冲池的顶部敞口,试验渠道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并通过第三桁架支座固定设置在蓄水池的右侧,试验渠道为上侧敞口的长方管结构,试验渠道与缓冲池同高且均高于蓄水池,试验渠道位于缓冲池的后侧,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前后间隔安装在试验渠道中,潜水泵的出水口与储水罐的顶部进水口通过供水管连接,储水罐的右侧下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出水端自缓冲池的上端口向下伸入到缓冲池中,缓冲池的后侧与试验渠道的前端之间通过输水方管连接,试验渠道的后端与蓄水池的右侧后上部之间通过回流渠道连接,试验渠道的后端设置有泄水闸门,回流渠道高于蓄水池内的水面,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二)、准备该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系统的各个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将潜水泵、储水罐、缓冲池、试验渠道和蓄水池连接;
(三)、将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分别安装至试验渠道内;
(四)、分别对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的密封性能进行测试;
(五)、对比测试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对水流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装配式闸门包括第一门框型板、第一闸门本体和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第一门框型板和第一闸门本体均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且位于试验渠道内前侧部,第一门框型板前后通透且上侧敞口,第一门框型板采用不锈钢板制成,第一门框型板的左右宽度与试验渠道的左右宽度相同,第一门框型板的底板下表面与试验渠道的渠底紧密接触,第一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侧边同高且高于试验渠道,第一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侧边之间固定连接有两块前后间隔且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一角钢,第一门框型板和两块第一角钢组装构成第一门槽框架,两块第一角钢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设置,前侧的第一角钢的水平板的后侧边与其竖直板的上侧边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前侧的第一角钢的水平板的上侧面与第一门框型板的左侧板的上侧边齐平,第一门框型板的左侧板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试验渠道的左侧内壁上,第一门框型板的右侧板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试验渠道的右侧内壁上,第一门框型板的左侧板的右侧面和右侧板的左侧面均沿竖向设置有第一门槽轨道,第一闸门本体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一门槽轨道之间,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固定安装在两块第一角钢上并与第一闸门本体传动连接,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驱动第一闸门本体上下移动,第一门框型板内左侧和右侧下部均设置有第一流量计;
两个第一门槽轨道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侧的第一门槽轨道包括两块前后间隔且沿竖向设置的第二角钢,前侧的第二角钢的左侧板的后侧边与其后侧板的左侧边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后侧的第二角钢的左侧板的前侧边与其前侧板的左侧边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前侧的第二角钢的左侧板左侧面与第一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右侧面前侧部之间以及后侧的第二角钢的左侧板左侧面与第一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右侧面后侧部之间均夹设有第一密封橡胶条,前侧的第二角钢的左侧板和后侧的第二角钢的左侧板均与第一门框型板的左侧板通过若干根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前侧的第二角钢的后侧板与后侧的第二角钢的前侧板之间形成第一轨道槽,前侧的第二角钢的左侧板前侧边与其后侧板右侧边之间以及后侧的第二角钢的左侧板后侧边与其前侧板右侧边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弧形滤波板,弧形滤波板的下侧边固定连接在第一门框型板的底板上表面,弧形滤波板的上侧边高于试验渠道的上侧边,弧形滤波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滤波孔,第一流量计在前侧的弧形滤波板和前侧的第二角钢之间以及后侧的弧形滤波板和后侧的第二角钢之间的下侧部均设置有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闸门本体包括第一不锈钢门板、第一上横梁、第一左立柱、第一下横梁和第一右立柱,第一不锈钢门板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第一不锈钢门板的高度小于试验渠道的高度,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第一上横梁、第一左立柱、第一下横梁和第一右立柱合围焊接组装成第一长方形门板框架,第一长方形门板框架与第一不锈钢门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第一不锈钢门板设置在第一长方形门板框架的前侧,第一不锈钢门板的四侧边与第一长方形门板框架的四侧面齐平,第一上横梁和第一下横梁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长方形门板框架内的第一中立柱,第一左立柱与第一中立柱之间以及第一右立柱与第一中立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根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强梁,第一上横梁、第一左立柱、第一下横梁、第一右立柱、第一中立柱和第一加强梁均为方钢管,第一上横梁、第一左立柱、第一下横梁、第一右立柱、第一中立柱和第一加强梁的前侧面与第一不锈钢门板的后侧面焊接在一起,第一左立柱的左侧面和后侧面以及第一右立柱的右侧面和后侧面上均固定设置有两块上下间隔的第一滑块,第一不锈钢门板的前侧面左侧边沿和右侧边沿部以及下横梁的下侧面均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p型硅胶密封条,第一不锈钢门板的左侧边沿部和左立柱滑动嵌设在左侧的第一轨道槽内,第一不锈钢门板的右侧边沿部和右立柱滑动嵌设在右侧的第一轨道槽内,左侧的第一p型硅胶密封条的前侧面与左侧的第一轨道槽的内壁前侧面密封滑动接触,左侧的两块第一滑块与左侧的第一轨道槽的内壁左侧面滑动接触,左后侧的两块第一滑块与左侧的第一轨道槽的内壁后侧面滑动接触,右侧的第一p型硅胶密封条的前侧面与右侧的第一轨道槽的内壁前侧面密封滑动接触,右侧的两块第一滑块与右侧的第一轨道槽的内壁右侧面滑动接触,右后侧的两块第一滑块与右侧的第一轨道槽的内壁后侧面滑动接触,第一上横梁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T形螺母,第一T形螺母的中心线与第一中立柱的中心线重合,第一上横梁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一T形螺母上下对应且与第一中立柱的内部连通的圆孔,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杠竖直设置并向下穿过两块第一角钢的间隙、第一T型螺母和第一上横梁的圆孔,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杠的下端伸入到第一中立柱内,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杠与第一T型螺母螺纹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装配式闸门包括第二门框型板、第二闸门本体和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第二门框型板和第二闸门本体均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且位于试验渠道内后侧部,第二门框型板前后通透且上侧敞口,第二门框型板采用不锈钢板制成,第二门框型板的左右宽度大于试验渠道的左右宽度,试验渠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在第二门框型板的位置均一体成型有向外凸的卡接凹槽,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嵌设在左侧的卡接凹槽中并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左侧的卡接凹槽的左侧内壁上,第二门槽框架的右侧嵌设在右侧的卡接凹槽中并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右侧的卡接凹槽的右侧内壁上,第二门框型板的底板下表面与试验渠道的渠底紧密接触,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侧边同高且高于试验渠道,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侧边之间固定连接有两块前后间隔且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三角钢,第二门框型板和两块第三角钢组装构成第二门槽框架,两块第三角钢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设置,前侧的第三角钢的水平板的后侧边与其竖直板的上侧边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前侧的第三角钢的水平板的上侧面与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的上侧边齐平,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的右侧面和右侧板的左侧面均沿竖向设置有第二门槽轨道,第二闸门本体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二门槽轨道之间,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固定安装在两块第三角钢上并与第二闸门本体传动连接,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驱动第二闸门本体上下移动,第二门框型板内左侧和右侧下部均设置有第二流量计;
两个第二门槽轨道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左侧的第二门槽轨道包括两块前后间隔且沿竖向设置的C型槽钢,C型槽钢的上侧、下侧和右侧均敞口,C型槽钢的右侧口与左侧的卡接凹槽的右侧口齐平,前侧的C型槽钢的左侧板左侧面与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右侧面前侧部之间以及后侧的C型槽钢的左侧板左侧面与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右侧面后侧部之间均夹设有第二密封橡胶条,前侧的C型槽钢的左侧板和后侧的C型槽钢的左侧板均与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通过若干根紧固螺栓固定连接,前侧的C型槽钢的后侧板与后侧的C型槽钢的前侧板之间形成第二轨道槽,前侧的C型槽钢的前侧板前侧面与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前侧边齐平,后侧的C型槽钢的后侧板后侧面与第二门框型板的左侧板后侧边齐平,两块C型槽钢的右侧口均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平面滤波板,平面滤波板的右侧面与试验渠道的左侧内壁齐平,平面滤波板的下侧边固定连接在第二门框型板的底板上表面,平面滤波板的上侧边高于试验渠道的上侧面,平面滤波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滤波孔,第二流量计在两块C型槽钢的槽内下侧部均设置有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闸门本体包括第二不锈钢门板、第二上横梁、第二左立柱、第二下横梁和第二右立柱,第二不锈钢门板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第二不锈钢门板的高度小于试验渠道的高度,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第二上横梁、第二左立柱、第二下横梁和第二右立柱合围焊接组装成第二长方形门板框架,第二长方形门板框架与第二不锈钢门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第二不锈钢门板设置在第二长方形门板框架的前侧,第二不锈钢门板的四侧边与第二长方形门板框架的四侧面齐平,第二上横梁和第二下横梁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长方形门板框架内的第二中立柱,第二左立柱与第二中立柱之间以及第二右立柱与第二中立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根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强梁,第二上横梁、第二左立柱、第二下横梁、第二右立柱、第二中立柱和第二加强梁均为方钢管,第二上横梁、第二左立柱、第二下横梁、第二右立柱、第二中立柱和第二加强梁的前侧面与第二不锈钢门板的后侧面焊接在一起,第二左立柱的左侧面和后侧面以及第二右立柱的右侧面和后侧面上均固定设置有两块上下间隔的第二滑块,第二不锈钢门板的前侧面左侧边沿和右侧边沿部以及下横梁的下侧面均通过若干根膨胀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p型硅胶密封条,第二不锈钢门板的左侧边沿部和左立柱滑动嵌设在左侧的第二轨道槽内,第二不锈钢门板的右侧边沿部和右立柱滑动嵌设在右侧的第二轨道槽内,左侧的第二p型硅胶密封条的前侧面与左侧的第二轨道槽的内壁前侧面密封滑动接触,左侧的两块第二滑块与左侧的第二轨道槽的内壁左侧面滑动接触,左后侧的两块第二滑块与左侧的第二轨道槽的内壁后侧面滑动接触,右侧的第二p型硅胶密封条的前侧面与右侧的第二轨道槽的内壁前侧面密封滑动接触,右侧的两块第二滑块与右侧的第二轨道槽的内壁右侧面滑动接触,右后侧的两块第二滑块与右侧的第二轨道槽的内壁后侧面滑动接触,第二上横梁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T形螺母,第二T形螺母的中心线与第二中立柱的中心线重合,第二上横梁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二T形螺母上下对应且与第二中立柱的内部连通的圆孔,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杠竖直设置并向下穿过两块第二角钢的间隙、第二T型螺母和第二上横梁的圆孔,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杠的下端伸入到第二中立柱内,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杠与第二T型螺母螺纹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缓冲池内中部焊接有稳流板,稳流板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且其上侧边低于缓冲池的上端口,稳流板的下侧边与缓冲池的池底表面固定连接,稳流板的左侧边与缓冲池的内壁左侧面固定连接,稳流板的右侧边与缓冲池的内壁右侧面固定连接,稳流板将缓冲池内部空间前后分割为两个小池;
试验渠道的右侧沿试验渠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步梯平台,步梯平台与试验渠道的上侧边同高;
储水罐的侧部设置有液位计,试验渠道内设置有水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具体为:将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的配件运输至步梯平台上,通过人工组装的方式将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分别安装至试验渠道内相应位置,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之间的间距不少于4米,以减缓第一装配式闸门对第二装配式闸门前水流的影响,安装时不使用吊装工具,检验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安装便捷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具体为: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的密封性能测试原理相同,当进行第一装配式闸门的密封性能测试时,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第二闸门本体上提至最大开度,同时泄水闸门也开至最大开度,第一闸门本体处于完全闭合状态,启动潜水泵,潜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通过供水管抽至储水罐内,通过液位计观察储水罐内的水位,然后打开阀门,则储水罐内的水通过出水管流至缓冲池内前侧的小池中,当缓冲池内前侧的小池中水流漫过稳流板后便平稳地流向缓冲池内后侧的小池中,水流平稳地通过输水方管流至试验渠道内,则试验渠道中的水被第一闸门本体阻挡,当通过水尺观测到第一闸门本体前的水位达到设计水位800mm时,关闭潜水泵和阀门,停止向试验渠道内放水,检测第一闸门本体的密封性,此时第一闸门本体承受设计水位的压力达到最大,如果第一闸门本体的任意1m长度的水封范围漏水量小于0.1L/s,则第一闸门本体的密封性满足密封要求,第一闸门本体的密封性测试完成后,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第二闸门本体向下移动,直至第二闸门本体完全关闭,然后通过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第一闸门本体上提至最大开度,则试验渠道中的水通过第一闸门本体后流到第二闸门本体前,则试验渠道中的水被第二闸门本体阻挡,试验渠道内的水位降低,然后启动潜水泵,打开阀门,进而继续向试验渠道内放水,当通过水尺观测到第二闸门本体前的水位达到设计水位800mm时,关闭潜水泵和阀门,停止向试验渠道内放水,开始检测第二闸门本体的密封性,此时第二闸门本体承受设计水位的压力达到最大,如果第二闸门本体的任意1m长度的水封范围漏水量小于0.1L/s,则第二闸门本体的密封性满足密封要求,第二闸门本体的密封性测试完成后,然后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第二闸门本体上提至最大开度,则试验渠道中的水通过第二闸门本体后经回流渠道回流到蓄水池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具体为:通过检测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分别测试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对水流的影响,当检测第一流量计时,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第二闸门本体上提至最大开度,同时泄水闸门也开至最大开度,然后通过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第一闸门本体上提至一定的开度,通过潜水泵将将蓄水池内的水通过供水管抽至储水罐内,同时打开阀门,则储水罐内的水通过出水管流至缓冲池内前侧的小池中,当缓冲池内前侧的小池中水流漫过稳流板后便平稳地流向缓冲池内后侧的小池中,水流平稳地通过输水方管流至试验渠道内,水流通过第一闸门本体和第二闸门本体后经回流渠道回流到蓄水池中,潜水泵持续抽水给储水罐加压,使试验渠道中的水流达到河流真实的水流速度,保证测试精确、真实,由于第一闸门本体的开度小,则第一闸门本体前后便会产生一定的水位差,通过第一流量计检测通过第一闸门本体的水流流量,观察第一流量计的读数是否稳定,如此,第一流量计检测完毕;
当检测第二流量计时,通过第一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第一闸门本体上提至最大开度,同时泄水闸门也开至最大开度,然后通过第二蜗轮丝杆升降机将第二闸门本体上提至一定的开度,通过潜水泵将将蓄水池内的水通过供水管抽至储水罐内,同时打开阀门,则储水罐内的水通过出水管流至缓冲池内前侧的小池中,当缓冲池内前侧的小池中水流漫过稳流板后便平稳地流向缓冲池内后侧的小池中,水流平稳地通过输水方管流至试验渠道内,水流通过第一闸门本体和第二闸门本体后经回流渠道回流到蓄水池中,潜水泵持续抽水给储水罐加压,使试验渠道中的水流达到河流真实的水流速度,保证测试精确、真实,由于第二闸门本体的开度小,则第二闸门本体前后便会产生一定的水位差,通过第二流量计检测通过第二闸门本体的水流流量,观察第二流量计的读数是否稳定,如此,第二流量计检测完毕;
通过对比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的读数的稳定性,进而可以判断第一装配式闸门和第二装配式闸门对水流的影响,如果第一流量计的读数更稳定、波动小,则判断第一装配式闸门对水流的影响更小,第一装配式闸门的结构更优,如果第一流量计的读数更稳定、波动小,则判断第一装配式闸门对水流的影响更小,第一装配式闸门的结构更优。
CN202210575792.XA 2022-05-25 2022-05-25 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 Pending CN1151104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5792.XA CN115110469A (zh) 2022-05-25 2022-05-25 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5792.XA CN115110469A (zh) 2022-05-25 2022-05-25 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0469A true CN115110469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26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5792.XA Pending CN115110469A (zh) 2022-05-25 2022-05-25 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1046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100774U1 (ru) * 2010-07-28 2010-12-27 ВУЕЗ, а.с. Герметический шлюз
CN205246292U (zh) * 2015-12-18 2016-05-18 陕西中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钢闸门密封试验架
RU162141U1 (ru) * 2015-10-06 2016-05-27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Опыт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имени И.И. Африкантова" (АО "ОКБМ Африкантов") Стенд для испытаний предохранительного клапана
KR101889541B1 (ko) * 2018-02-09 2018-08-17 미래수문 주식회사 쐐기형 문비를 구비한 수문장치
CN110424323A (zh) * 2019-09-03 2019-11-08 长春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实验室的多功能、多维度渠系科研试验系统
CN212585764U (zh) * 2020-05-13 2021-02-23 潘忠宝 一种闸门测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100774U1 (ru) * 2010-07-28 2010-12-27 ВУЕЗ, а.с. Герметический шлюз
RU162141U1 (ru) * 2015-10-06 2016-05-27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Опыт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имени И.И. Африкантова" (АО "ОКБМ Африкантов") Стенд для испытаний предохранительного клапана
CN205246292U (zh) * 2015-12-18 2016-05-18 陕西中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钢闸门密封试验架
KR101889541B1 (ko) * 2018-02-09 2018-08-17 미래수문 주식회사 쐐기형 문비를 구비한 수문장치
CN110424323A (zh) * 2019-09-03 2019-11-08 长春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实验室的多功能、多维度渠系科研试验系统
CN212585764U (zh) * 2020-05-13 2021-02-23 潘忠宝 一种闸门测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30232U (zh) 透水性混凝土渗透系数测试装置
CN107705692A (zh) 一种溃坝循环水槽
CN210155006U (zh) 一种混凝土抗渗仪的供水装置
CN115110469A (zh) 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方法
CN115045229A (zh) 装配式远程测控一体化闸门测定系统
CN219200722U (zh) 一种盐融式基坑渗漏水监测装置
CN110206049B (zh) 一种沉管水袋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747824A (zh) 一种一体化钢闸门
CN215811107U (zh) 一种量测水系统
CN114182697B (zh) 一种高密封性智能测控铝合金闸门
CN206656760U (zh) 一种水利工程闸门区域水质水量检测设备
CN212585764U (zh) 一种闸门测流装置
CN111964870B (zh) 一种泵房流道模拟的试验平台
CN111680460B (zh) 水力自动翻板闸门流量系数的确定方法
CN112133179B (zh) 一种基于高水位密闭水箱近距离内形成自由液面的拦污栅实验台
CN113532589A (zh) 一种量测水系统
CN211401323U (zh) 一种利用现有泄流闸下泄及监测生态流量的设施
CN210263319U (zh) 虹吸式雨水管末端控制设备
CN219909291U (zh) 一种防止产生外溢的一体化泵站
CN218349543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桥梁路面导流测试器
CN221038638U (zh) 一种双通高密封性pp管外壁耐腐蚀性测试装置
CN218917138U (zh) 码头填料渗透性能测量装置
CN214702373U (zh) 一种明渠测量装置
CN211453284U (zh) 一种粗粒土水平渗透试验仪
CN218297507U (zh) 一种气体式泵密封性能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