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2918A - 消息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消息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2918A
CN115102918A CN202210674375.0A CN202210674375A CN115102918A CN 115102918 A CN115102918 A CN 115102918A CN 202210674375 A CN202210674375 A CN 202210674375A CN 115102918 A CN115102918 A CN 1151029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terminal
equipment
terminal device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43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虎
杨俊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43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29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2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29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4Adaptation or special uses of UDP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消息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服务设备与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每个所述终端设备均设置有消息收集模块,所述消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所述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服务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发送的系统通知消息;并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知消息的流转,实现通知消息的互通,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消息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消息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终端设备的类型多种多样。例如,市面上常见智能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等终端设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可能同时使用多个不同的终端设备。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在多个终端设备之间往往难以的进行消息互通,为用户的使用带来较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消息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知消息的流转,实现通知消息的互通,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消息同步方法,应用于服务设备,所述服务设备与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每个所述终端设备均设置有消息收集模块,所述消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所述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接收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发送的系统通知消息;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消息同步方法,应用于与服务设备通信连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每个所述终端设备均设置有消息收集模块,所述消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所述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收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以使所述服务设备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分别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消息同步方法,应用于与服务设备通信连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每个所述终端设备均设置有消息收集模块,所述消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所述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服务设备发送的系统通知消息;所述系统通知消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收集模块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输出所述系统通知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消息同步装置,应用于服务设备,所述服务设备与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每个所述终端设备均设置有消息收集模块,所述消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所述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所述装置包括:数据同步服务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发送的系统通知消息;所述数据同步服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消息同步装置,应用于与服务设备通信连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每个所述终端设备均设置有消息收集模块;所述装置包括:所述消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所述消息收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以使所述服务设备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分别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消息同步装置,应用于与服务设备通信连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服务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每个所述终端设备均设置有消息收集模块;所述消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所述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所述装置包括:所述消息输出模块,用于接收服务设备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系统通知消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收集模块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所述消息输出模块,还用于输出所述系统通知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服务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消息同步方法中服务设备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消息同步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消息同步方法中服务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服务设备可与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通信连接,且每个终端设备均设置有用于收集所述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的消息收集模块。因此,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可将消息收集模块收集到的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使得服务设备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从而使得通知消息可以在多个终端设备之间进行跨端流转。并且,与服务设备存在通信连接的各个终端设备都可通过消息收集模块收集系统通知消息,也可以通过消息收集模块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因此,系统通知消息可以在多个终端设备之间双向流转,每个终端设备既可以上传终端设备自身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也可以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消息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同步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同步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消息同步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消息同步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登录流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设备注册录流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消息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消息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服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消息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知消息的流转,实现通知消息的互通,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A,图1A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消息同步系统可包括:服务设备10和多个终端设备20。其中:
服务设备10可以是云端服务器、局域网中的本地服务器等,具体不做限定。
多个终端设备20的设备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不做限定。例如,多个终端设备20的设备类型可以分别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平板、智能电视、个人电脑、可穿戴设备,但不限于此。
服务设备10与每个终端设备20之间可建立通信连接,以在服务设备10与每个终端设备20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上述的通信连接可包括:移动蜂窝网络连接、基于Wi-Fi的无线通信连接等,但不限于此。
基于如图1A所示的消息同步系统,请参阅图1B,图1B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消息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B所示:
服务设备10可包括:设备管理模块110、用户管理模块120和数据同步服务模块130。
设备管理模块110,可用于管理已向服务设备10注册的各个终端设备20的设备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设备名称、设备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Address,IP地址)、设备能力等一种或多种设备信息。设备管理模块110可维护有设备集合,该设备集合包括上述的各个已向服务设备10注册的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用户管理模块120,可用于管理在各个终端设备20上登录的用户账号分别与各个终端设备20之间的绑定关系。用户管理模块120可维护有绑定关系集合,绑定关系集合包括已向服务设备10注册的各个终端设备20,与每个终端设备20绑定的用户账号之间的绑定关系。用户管理模块120,可用于在绑定关系集合中对终端设备20与用户账号之间的绑定关系进行新增、删除、修改等操作,以对终端设备20与用户账号进行绑定或解绑。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个用户账号可以同时与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20绑定,具体不做限定。
数据同步服务模块130,可用于负责系统通知消息的流转分发,各个终端设备20本地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可上传至数据同步服务模块130,由数据同步服务模块决定是否将系统通知消息下发至其它终端设备20,以及决定将系统通知消息下发至哪些终端设备20。
终端设备20可包括:消息收集模块210、消息输出模块220、设备管理客户端230和用户管理客户端240。
消息收集模块210,可用于收集终端设备20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并将收集到的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10。消息收集模块210可以是终端设备的通知中心,消息收集模块20可产生与终端设备20的运行相关的系统通知消息,例如电量过低通知、充电完成通知、设备温度过高通知等设备状态消息。消息收集模块20还可接收终端设备上装设的应用程序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例如,消息收集模块20可接收即时通信软件产生的即时会话提示通知、接收音乐播放软件产生的音乐推送通知等。
不同终端设备在获取系统通知消息时采用的收集方法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不做限定。可选的,消息收集模块210可根据终端设备20的设备类型、终端设备20采用的操作系统等因素确定与终端设备20对应的系统通知消息收集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消息收集模块210将收集到的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10的操作可以是非必须的。例如,对于智能电视可能不产生系统通知消息的终端设备20而言,其设备本地几乎不产生系统通知消息,因此即使终端设备20包括消息收集模块,该消息收集模块消息210也可不向服务设备发送系统通知消息。
消息输出模块220,可用于接收并输出服务设备10下发的系统通知消息。不同终端设备对系统通知消息进行输出时采用的输出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不做限定。可选的,消息输出模块220可根据终端设备20的设备类型确定对应的系统通知消息输出方式。例如,若终端设备20的设备类型为智能手表,则可通过机械震动的方式输出系统通知消息;若终端设备20的设备类型为蓝牙耳机,则可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输出系统通知消息。
设备管理客户端230,可用于负责管理终端设备20自身的设备信息,并与服务设备10配合完成终端设备的设备注册流程。
用户管理客户端240,可用于负责管理终端设备20上登录的用户账号,并与服务设备10配合完成在终端设备20上的用户登录流程。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设备10可与多个终端设备20建立通信连接,且每个终端设备20均可通过自身的消息收集模块210收集终端设备20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消息同步方法基于前述实施例公开的消息同步系统、服务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请参阅图2,图2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同步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210、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消息收集模块收集第一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
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上述的消息同步系统包括的多个终端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
220、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消息收集模块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
第一终端设备可基于前述的无线通信连接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系统通知消息直接发送至服务设备。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基于一定条件对系统通知消息进行验证,在对系统通知消息的验证通过后,再将系统通知消息上传至服务设备。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预先检测消息分享授权,当检测到消息分享授权后,再向服务设备发送系统通知消息。消息分享授权用于指示用户允许对第一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进行分享。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系统设置或者用户设置的方式,针对系统通知消息类型进行分享权限设置,确保得到授权的系统通知消息类型会进行数据同步服务,未被授权的系统通知消息类型将不会进行数据同步服务。
230、服务设备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与服务设备存在通信连接的多个终端设备中,与第一终端设备不同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服务设备将第一终端设备上传的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使得系统通知消息可以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流转。其中,服务设备可通过前述的数据同步服务模块,将通知消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与同一个用户账号绑定的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可与第一用户账号绑定。因此,系统通知消息可以在同一个用户拥有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流转。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与不同的用户账号绑定的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可与第一用户账号绑定,第二终端设备可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因此,系统通知消息可以在不同用户的终端设备之间流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以上。两个或以上的第二终端设备中,可以只包括与第一用户账号绑定的终端设备,也可以只包括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同时包括与第一用户账号绑定的终端设备,以及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的终端设备。也就是说,系统通知消息也可以单独在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流转,也可以单独在不同用户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流转,还可以同时在相同用户和不同用户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流转。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服务设备存在通信连接的各个终端设备都可通过消息收集模块收集系统通知消息,也可以通过消息收集模块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因此,系统通知消息可以在多个终端设备之间双向流转,每个终端设备既可以上传终端设备自身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也可以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
在前述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从与服务设备通信连接的多个终端设备的中选取出的。服务设备可通过前述的数据同步服务模块执行选取第二终端设备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选取第二终端设备的步骤可以是在前述的步骤210之前预先执行,也可以是在前述步骤210执行之后,以及前述步骤220执行之前执行的,具体不做限定。
此外,前述的步骤210-步骤220描述了系统通知消息在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一次流转过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设备可以在每次进行系统通知消息的流转之前,都重新执行一次第二终端设备的选取步骤;或者,服务设备可以在选取出第二终端设备之后,基于选取出的第二终端设备执行多次系统通知消息的流转,具体不做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选取第二终端设备的过程,先对以下几种终端设备进行说明。
注册设备,可指已向服务设备注册的终端设备。服务设备可存储有设备集合,设备集合可包括多个注册设备的设备信息。服务设备的设备管理模块可用于管理该设备集合。
在线设备,可指与服务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终端设备。在线设备可以是注册设备的子集,设备集合中的多个注册设备可包括在线设备,也可包括离线设备,离线设备可指与服务设备断开通信连接的终端设备。服务设备的设备管理模块可用于识别注册设备中的在线设备。
服务设备可通过检测注册设备的开关机状态、检测注册设备发送心跳报文的发送情况等方式识别注册设备是否为在线设备。
可选的,服务设备可获取设备管理模块维护的设备集合包括的多个注册设备,并检测各个注册设备分别向服务设备发送心跳报文的发送情况。心跳报文是一种通过字符串信息表示的设备运行状态,通常以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广播或单播方式发送。服务设备检测到的心跳报文发送情况可包括:注册设备已发送心跳报文;或者,注册设备未发送心跳报文。其中,若心跳报文的发送情况为注册设备已发送心跳报文,则服务设备可确定已发送心跳报文的注册设备为在线设备;否则,若心跳报文的发送情况为注册设备未发送心跳报文,则服务设备可确定未发送心跳报文的注册设备为离线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是注册设备和在线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从在线设备中选取出的符合以下其中一种条件的终端设备。
条件一:与第一用户账号绑定,且不同于第一终端设备的在线设备。其中,第一用户账号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服务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别也可将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至服务设备。服务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用户账号之后,可以从服务设备维护的绑定关系集合中识别出与第一用户账号绑定的全部或部分在线设备,并利用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从识别出的在线设备中排除第一终端设备,并将保留的其它在线设备选取为作为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除第一终端设备以外的部分或全部与第一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具体不做限定。
条件二: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其中,第二用户账号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服务设备的,也可以是服务设备自行识别的。服务设备在获取到第一用户账号之后,可以从服务设备维护的绑定关系集合中识别出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的全部或部分在线设备作为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的,第二用户账号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服务设备的。示例性的,第二用户账号可以是与第一终端设备绑定的第一用户账号的关联账号、家庭账号,第一终端设备可存储有多个具有关联关系的用户账号,在第一终端设备上登录的可以是第一用户账号,第一终端设备可识别与第一用户账号存在关联关系的其它用户账号作为第二用户账号,并将第二用户账号发送至服务设备。示例性的,第二用户账号也可以是用户在第一终端设备中输入的,第一终端设备在检测到输入的第二用户账号后,可以将第二用户账号发送至服务设备。
可选的,第二用户账号也可以是服务设备自动识别的。服务设备还可管理有账户集合,账户集合包括的多个用户账号可以订阅了同一个数据同步服务。服务设备可提供多种不同的数据同步服务,不同的数据同步服务对应的数据同步范围可以不同。
示例性的,服务设备可提供全域数据同步服务,订阅了全域数据同步服务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互通所有类型的系统通知消息。
示例性的,服务设备也可提供局部数据同步服务,订阅了局部数据同步服务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可互通局部数据同步服务支持的应用程序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例如,订阅了局部数据同步服务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可互通资讯类应用程序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但不能互通即时会话通信应用程序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以保护用户隐私。订阅了局部同步数据服务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可互通的系统通知消息的消息类型可由终端设备的用户自定义,也可以由开发人员预设,具体不做限定。
不同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在各自的终端设备上执行数据同步服务的订阅操作,服务设备可根据各个终端设备订阅的数据同步服务,将与各个终端设备绑定的用户账号加入对应的账号集合中。
因此,当服务设备自动识别第二用户账号时,服务设备可先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账号,并识别第一用户账号所属的账号集合。服务设备可将第一用户账号所属的账号集合中,除第一用户账号以外的部分或全部其它用户账号确定为第二用户账号。
条件三:处于亮屏状态的在线设备。服务设备可分别接收各个在线设备发送的屏幕运行状态,屏幕运行状态可包括亮屏状态或熄屏状态。若终端设备处于亮屏状态,则说明用户可能正在使用该在线设备,该在线设备可能是受到用户关注的。若在线设备处于熄屏状态,则说明该在线设备可能未被使用,该在线设备可能是未被用户关注的。因此,服务设备可将处于亮屏状态的在线设备确定为待推送的第二终端设备,以便于准确地将系统通知消息推送至用户正在关注的设备。
基于上述三种条件中的任意一种条件,服务设备可从多个在线设备中选取出第二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3,图3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同步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3所示,多个终端设备手机320、平板电脑330、智能电视340、个人电脑350和可穿戴设备360为已向服务设备310注册的注册设备。其中,手机320、平板电脑330、智能电视340和可穿戴设备360为在线设备,而个人电脑350为离线设备。
手机320或平板电脑330可以分别作为第一终端设备,通过自身的消息收集模块收集系统通知消息,并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310。
以手机320为第一终端设备为例,服务设备310在接收到手机320发送的系统通知消息之后,可将智能电视340和可穿戴设备360选取为第二终端设备,并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智能电视340和可穿戴设备360。其中,由于个人电脑350为离线设备,因此服务设备310可以不把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个人电脑350。智能电视340和可穿戴设备360接收到系统通知消息之后,可分别对系统通知消息进行处理。例如,可分别显示系统通知消息,用户370可以在智能电视340和可穿戴设备360上看到在手机320本地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上绑定的用户账号可以不同,系统通知消息可以在不同用户使用的多个设备之间流转,使得消息流转可以突破用户账号的限制。请参阅图4,图4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消息同步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包括以下步骤:
410、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消息收集模块获取第一终端设备本地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
420、第一终端设备判断是否检测到消息分享授权;若是,则执行步骤440;若否,则结束本流程。
消息分享授权用于指示允许将第一终端设备上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同步至其它终端设备。消息分享授权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输入的。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20与前述的步骤410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先后顺序的,步骤420可以在步骤410之前执行。
430、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消息收集模块将系统通知消息以及第二用户账号发送至服务设备。
440、服务设备获取第二用户账号,并将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选取为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的,第二用户账号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服务设备的。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自行指定系统通知消息的分享目标。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的同时,将第二用户账号发送至服务设备。
可选的,第二用户账号也可以是服务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账号识别出的。服务设备可以先接第一用户账号,并识别第一用户账号所属的账号集合。服务设备可将第一用户账号所属的账号集合中,除第一用户账号以外的部分或全部其它用户账号确定为第二用户账号。
示例性的,同一个家庭的多个用户可以分别在各自的终端设备上向服务设备订阅同一个数据同步服务,以使服务设备将属于同一个家庭的多个用户账号划分为同一个账号集合,使得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无需每次分享都输入第二用户账号,服务设备可以自动从账号结合中识别系统通知消息的分享目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设备可选取一个或多个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作为第二终端设备。可选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根据前述的条件二和条件三选取出的,即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且处于亮屏状态的在线设备。
450、第二终端设备判断是否检测到消息接收授权;若是,则向服务设备发送授权信息;若否,则结束本流程。
消息接收授权用于指示允许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其它终端设备上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消息接收授权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输入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的数量可能大于或等于2。在两个或以上的第二终端设备中,可能存在一部分第二终端设备检测到消息接收授权,另一部分第二终端设备则未检测到消息接收授权,具体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50与前述的步骤410-步骤460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先后顺序的,步骤450可以在步骤410之前执行。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只执行前述的步骤420,单独在系统通知消息的发送端进行系统通知消息的分享授权。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只执行步骤450,单独在系统通知消息的接收端进行系统通知消息的接收授权。
460、服务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授权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470;若否,则结束本流程。
服务设备若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授权信息,则第二终端设备已检测到消息接收授权,允许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系统通知消息。因此,服务设备可执行步骤470。
470、服务设备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480、第二终端设备输出系统通知消息。
可见,在前述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将消息收集模块收集到的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经由服务设备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第二用户账号所绑定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上,使得系统通知消息可以在不同用户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流转。并且,为了保障数据安全,保护用户隐私,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检测到消息分享授权后再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保护消息发送方的数据安全;以及,服务设备可以在确定第二终端设备检测到消息接收授权后,再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减少消息接收方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上登录的用户账号可以相同,系统通知消息可以在同一个用户使用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流转。请参阅图5,图5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消息同步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包括以下步骤:
510、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消息收集模块收集系统通知消息。
520、第一终端设备将系统通知消息、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及与第一终端设备绑定的第一用户账号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
530、服务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用户账号,以及各个注册设备向服务设备发送心跳报文的发送情况生成待推送设备列表。
待推送设备列表是服务设备确定出的待推送第二终端设备的集合。服务设备可根据各个注册设备向服务设备发送心跳报文的发送情况从多个注册设备中识别在线设备。服务设备可进一步识别与第一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并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排除第一终端设备,以生成待推送设备列表。待推送设备列表包括排除第一终端设备之后保留的,与第一用户账号绑定的一个或多个在线设备。
可选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根据前述的条件一和条件三选取出的,即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与第一用户账号绑定,不同与第一终端设备且处于亮屏状态的在线设备。
540、服务设备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待推送列表包括的第二终端设备。
550、第二终端设备输出系统通知消息。
可见,在前述实施例中,服务设备可将第一终端设备本地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推送至与第一终端设备绑定了同一个用户账号的其它终端设备,使得系统通知消息可以在同一个用户使用的多个终端设备之间流转,以便于用户配合使用多个终端设备。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设备在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之前,可以先对系统通知消息进行筛选。其中:
服务设备在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前,可以先识别通知消息的第一消息类型。消息类型可根据产生系统通知消息的应用程序的属性确定,例如,消息类型可包括:即时会听通知消息、推送提示消息等。或者,消息类型也可根据系统通知消息的数据类型确定,例如,消息类型可包括:文字消息、图片消息、图文结合消息等。
服务设备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可包括:
服务设备获取待流转消息类型。待流转消息类型可以是由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等终端设备的用户指定的消息类型,也可以是由开发人员预设的消息类型,还可以是服务设备基于大数据自动学习得到的消息类型,具体不做限定。
服务设备判断系统通知消息的第一消息类型是否属于待流转消息类型;当第一消息类型属于待流转消息类型,将通知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
否则,若服务设备判断出消息类型不属于待流转消息类型之后,可不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系统通知消息不在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跨端流转。
可选的,待流转消息类型与用户账号绑定。服务设备可维护有用户账号与消息类型的绑定关系,服务设备可接收任意一个注册设备发送的待流转消息类型,并识别与注册设备绑定的目标用户账号。目标用户账号可以是前述的第一用户账号或第二用户账号,具体不做限定。服务设备可将接收到的待流转消息类型与目标用户账号进行绑定,以得到用户账号与消息类型的绑定关系。当服务设备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的系统通知消息,且选取出第二终端设备之后,可以识别与第二终端设备绑定的目标用户账号,并根据用户账号与消息类型的绑定关系,获取与目标用户账号绑定的待流转消息。
示例性的,用户可通过终端设备A将待流转消息类型设置为:设备状态提示消息、即时会话通知提示通知。服务设备可将上述两种消息类型与终端设备A上登录的目标用户账号进行绑定。因此,属于上述两种消息类型的系统通知消息可以被发送至与目标用户账号绑定的终端设备A。可见,服务设备可以先对接收到的系统通知消息进行过滤筛选,以免将过多的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减轻通信压力并避免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过多不必要的系统通知消息。
可选的,待流转消息类型可与设备类型绑定。服务设备可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待流转消息类型。示例性的,若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为处理能力较弱的智能手表、智慧家具,则待流转消息类型可包括文字消息,不包括图片消息。或者,若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为处理能力较强的个人计算机,则待流转消息类型可包括文字消息、图片消息和图文混合消息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系统通知消息的筛选可以在系统通知消息的接收方进行。即,服务设备可将接收到的系统通知消息直接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对接收到的系统通知消息进行识别,识别系统通知消息的第二消息类型。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可识别与第二终端设备绑定的目标用户账号,并确定与目标用户账号绑定的待流转消息类型。当第二终端设备在判断出系统通知消息的第二消息类型属于待流转消息类型时,可以输出通知消息,以免第二终端设备输出大量用户不感兴趣的系统通知消息,从而对用户造成困扰。
在前述实施例中,各个终端设备的用户可通过用户登录操作,在各个终端设备上登录用户账号,以使服务设备能够识别与各个终端设备上绑定的用户账号。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执行的用户登录操作类似,以下内容以第一终端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用户登录流程,不应构成限定。
请参阅图6,图6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登录流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6所示的方法可以在前述的任意一种消息同步方法之前执行。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610、第一终端设备识别在第一终端设备上登录的第一用户账号。
用户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输出的登录界面中输入第一用户账号,第一终端设备可从登录界面中识别第一用户账号。
620、第一终端设备向服务设备发送用户登录消息。
用户登录消息可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第一用户账号。可选的,用户登录消息还可包括第一用户账号对应的登录密码。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可包括:设备ID或者媒体存取控制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地址)等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具体不做限定。
630、服务设备对用户登录消息包括的第一用户账号进行账号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640;若验证不通过,则结束本流程。
其中,服务设备对第一用户账号进行账号验证,可包括以下验证操作中的一种或多种:验证第一用户账号是否为已注册的用户账号,若已注册则通过验证,若未注册则不通过验证;验证第一用户账号对应的登录密码是否正确,若正确则通过验证,若错误则不通过验证;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验证第一终端设备是否为第一用户账号首次登录的陌生设备,若否则通过验证,若是则不通过验证。
640、服务设备将用户登录消息包括的第一用户账号和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进行绑定。
服务设备将第一用户账号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进行绑定,可包括将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用户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数设备数据库,以便于服务设备在执行前述的任意一种消息同步方法时,根据设备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识别各个终端设备上登录的用户账号。
650、服务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登录成功消息。
登录成功消息可用于指示服务设备已将第一用户账号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进行绑定,服务设备可以识别到当前在第一终端设备上登录的第一用户账号,为跨端的消息同步提供前提条件。
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登录成功消息之后,可启动监听本地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并在监听到系统通知消息时,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以触发执行前述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消息同步方法,在多个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实现系统通知消息的流转。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消息同步方法可包括前述的用户登录流程,以使服务设备可对各个终端设备上登录的用户账号分别与各个终端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管理,有利于从多个终端设备中确定出待推送的第二终端设备。
结合如图1所示的服务设备和终端设备,服务设备可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第一终端设备可包括用户管理客户端,可由服务设备的用户管理模块执行前述的步骤630-步骤660,由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管理客户端执行前述的步骤610-步骤620。
此外,在用户登录之前,各个终端设备还可先执行设备注册操作,以便于在服务设备中对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进行记录。在不同的终端设备上执行的设备注册操作类似,以下内容以第一终端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设备注册流程,不应构成限定。
请参阅图7,图7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设备注册录流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7所示的方法可以在前述的任意一种消息同步方法之前执行。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710、第一终端设备向服务设备发送设备注册消息。
设备注册消息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设备名称、设备IP地址、设备能力等一种或多种设备信息。
720、服务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设备注册消息将第一终端设备记录为注册设备。
服务设备将第一终端设备记录为已注册设备,可包括: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设备注册消息包括的各种设备信息存储至设备数据库,以便于利用设备数据库中存储的设备信息执行前述的用户登录和跨端的消息同步。
730、服务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注册成功消息。
740、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注册成功消息之后,按周期向服务设备发送心跳报文。
第一终端设备向服务设备发送心跳报文的发送周期不做限定,可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设置。可选的,发送周期可以按照第一终端设备的待机时长进行确定,以便于服务设备可及时通过心跳报文的发送情况确定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在线状态。
750、服务设备检测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心跳报文的发送情况,并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发送情况维护第一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
服务设备可以按心跳报文的发送周期检测是否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心跳报文。不同终端设备对应的心跳报文发送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不做限定。若不同终端设备对应的心跳报文发送周期不同,则服务设备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表示确定与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心跳报文发送周期,并按照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心跳报文发送周期检测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心跳报文的发送情况。
若服务设备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心跳报文,则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心跳发送情况为已发送心跳报文,可将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在线设备。若服务设备未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心跳报文,则可将第一终端设备的心跳报文发送情况为未发送心跳报文,可将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离线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设备注册过程可以只包括前述的步骤710-步骤72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消息同步方法可包括前述的设备注册流程,以使服务设备可对多个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结合如图1所示的服务设备和终端设备,服务设备可包括设备管理模块,第一终端设备可包括设备管理客户端,可由服务设备的设备管理模块执行前述的步骤720、步骤730和步骤760,由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管理客户端执行前述的步骤710-步骤740。
请参阅图8,图8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的消息同步装置800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服务设备。服务设备与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每个终端设备均设置有消息收集模块,消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如图8所示,消息同步装置800可包括:数据同步服务模块810。
数据同步服务模块81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消息收集模块发送的系统通知消息;以及,将通知消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息同步装置800还可包括设备管理模块。
设备管理模块,可用于存储多个在线设备的设备信息。
数据同步服务模块810,还可用于从设备管理模块中获取多个在线设备,并从多个在线设备中选取出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在线设备与服务设备通信连接;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用户账号绑定;和/或,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第二用户账号与第一用户账号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同步服务模块810,还用于在从多个在线设备中选取出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前,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账号,并接收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消息同步装置800,还可包括: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可用于存储多个用户账号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
数据同步服务模块,还可用于从用户管理模块和设备管理模块分别存储的数据中,识别与第一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以及,根据设备信息在与第一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中排除第一终端设备,并将保留的其它在线设备选取为第二终端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同步服务模块,还用于在从多个在线设备中选取出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前,识别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以及,将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选取为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的,数据同步服务模块810,还用于在识别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之前,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用户账号,以获取第二用户账号。
可选的,数据同步服务模块810,还用于识别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之前,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用户账号。以及,识别第一用户账号所属的账号集合,账号集合多个订阅了同一数据同步服务的用户账号;以及,将账号集合中除第一用户账号以外的其它用户账号确定为第二用户账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管理模块,还用于数据同步服务模块810从多个在线设备中选取出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前,接收多个在线设备分别发送的屏幕运行状态。
数据同步服务模块810,还用于在从多个在线设备中选取出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前,从设备管理模块中获取多个在线设备的屏幕运行状态,并将屏幕运行状态为亮屏状态的在线设备确定为第二终端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
数据同步服务模块810,还用于在将通知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前,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授权信息;授权信息是第二终端设备在检测到消息接收授权后发送的。以及,当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授权信息,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管理模块,还可用于检测各个注册设备分别向服务设备发送心跳报文的发送情况;以及,识别多个注册设备中的在线设备;在线设备是发送情况为已发送心跳报文的注册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同步服务模块810,还可用于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前,识别系统通知消息的第一消息类型;以及,当第一消息类型属于待流转消息类型,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同步服务模块810,还可用于根据用户账号与消息类型的绑定关系,获取与目标用户账号绑定的待流转消息类型;目标用户账号与第二终端设备绑定;或者,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待流转消息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用户管理模块,还可用于在数据同步服务模块810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系统通知消息之前,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用户登录消息;用户登录消息至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在第一终端设备上登录的第一用户账号;
用户管理模块,可用于将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用户账号进行绑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管理模块,可用于对第一用户账号进行账号验证;以及,在第一用户账号通过账号验证时,将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与第一用户账号进行绑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管理模块,还可用于在第一用户账号通过账号验证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登录成功消息,以使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登录成功消息之后,获取第一终端设备本地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设备管理模块,还可用于在数据同步服务模块810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系统通知消息之前,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设备注册消息;以及,根据设备注册消息包括的设备信息,将第一终端设备记录为注册设备,并存储注册设备的设备信息。
可见,实施前述实施例公开的消息同步装置,可以使得应用该消息同步装置的服务设备接收终端设备上传的系统通知消息,并将接收到的系统通知消息下发至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从而实现系统通知消息的跨端流转。
请参阅图9,图9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消息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的消息同步装置900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如图9所示,消息同步装置900可包括:消息收集模块。
消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第一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
消息收集模块,还用于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以使服务设备将系统通知消息分别发送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息同步装置900还可包括:用户管理客户端。
用户管理客户端,用于在消息收集模块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之前,识别与第一终端设备绑定的第一用户账号。
消息收集模块,还可用于将第一用户账号发送至服务设备,以使服务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账号,从多个在线设备中选取出第二终端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息同步装置900还可包括:设备管理客户端。
设备管理客户端,可用于在消息收集模块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之前,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消息收集模块,还可用于将设备信息发送至服务设备,以使服务设备根据设备信息从与第一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中排除第一终端设备,并将保留的其它在线设备选取为第二终端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管理客户端,还可用于检测第二用户账号;第二用户账号与第一用户账号不同,第一用户账号与第一终端设备绑定;
消息收集模块,还可用于将第二用户账号发送至服务设备,以使服务设备将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选取为第二终端设备;在线设备与服务设备通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息收集模块,还可用于在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之前,检测消息分享授权;以及,当检测到消息分享授权,通过消息收集模块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
可见,实施前述实施例公开的消息同步装置,可以使得应用该消息同步装置的终端设备采集本地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并将获取到的系统通知消息上传至服务设备,由服务设备将系统通知消息下发至其它终端设备,从而实现系统通知消息的跨端流转。
请参阅图10,图10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消息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的消息同步装置1000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第二终端设备。如图10所示,消息同步装置1000可包括:消息输出模块1010。
消息输出模块1010,可用于接收服务设备发送的通知消息;系统通知消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收集模块发送至服务设备;
消息输出模块1010,还可用于输出系统通知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息输出模块1010还可用于检测消息接收授权;以及,当检测到消息接收授权,向服务设备发送授权信息,以使服务设备在接收到授权信息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系统通知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息同步装置1000还可包括:设备管理客户端。
设备管理客户端,可用于识别第二终端设备的屏幕运行状态;以及,向服务设备发送第二终端设备的屏幕运行状态,以使服务设备从多个在线设备中选取出屏幕运行状态为亮屏状态的第二终端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管理客户端,还可用于按周期向服务设备发送心跳报文,以使服务设备在接收到心跳报文时将第二终端设备识别为在线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息输出模块1010还可用于识别系统通知消息的第二消息类型;以及,识别与第二终端设备绑定的目标用户账号,并确定与目标用户账号绑定的待流转消息类型;
消息输出模块1010,还可用于当第二消息类型属于与待流转消息类型,输出系统通知消息。
可见,实施前述实施例公开的消息同步装置,可以使得应用该消息同步装置的终端设备接收并输出服务设备下发的系统通知消息,该系统通知消息是其它终端设备的产生的,从而实现系统通知消息的跨端流转。
请参阅图11,图11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服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服务设备1100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1110;
与存储器1110耦合的处理器1120;
图11所示的处理器1120调用存储器1110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前述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消息同步方法中服务设备执行的步骤。
请参阅图12,图12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移动终端1200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1210;
与存储器1210耦合的处理器12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2所示的终端设备可为前述的任意一种第一终端设备,图12所示的处理器1220调用存储器1210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前述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消息同步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12所示的终端设备可为前述的任意一种第二终端,图12所示的所示的处理器1120调用存储器1110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前述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消息同步方法中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图12所示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电源、输入按键、摄像头、扬声器、屏幕、RF电路、Wi-Fi模块、蓝牙模块、传感器等未显示的组件,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请参阅图13,图13是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消息同步系统1300可包括:服务设备1310、第一终端设备1320和第二终端设备1330。服务设备1310分别与第一终端设备1320和第二终端设备1330通信连接。第一终端设备1310与第二终端设备1330均设置有消息收集模块,消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
第一终端设备1320,用于通过消息收集模块收集第一终端设1320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并通过消息收集模块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服务设备1310;
服务设备1330,用于将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1330;
第二终端设备1310,用于输出系统通知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消息同步系统包括的服务设备1310、第一终端设备1320和第二终端设备1330可执行前述实施例公开的消息同步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分别执行的步骤,以下内容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消息同步方法中服务设备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消息同步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消息同步方法中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该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任意一种消息同步方法中服务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必然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单元,即可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若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获取的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请求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具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消息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7)

1.一种消息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设备,所述服务设备与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均设置有消息收集模块,所述消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所述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发送的系统通知消息;
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用户账号绑定;在所述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多个在线设备中选取出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所述在线设备与所述服务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绑定;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所述第二用户账号与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多个在线设备中选取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账号,并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以下步骤选取:
识别与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
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在与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中排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并将保留的在线设备中选取至少一个作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多个在线设备中选取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用户账号;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以下步骤选取:
识别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
将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中选取至少一个作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二用户账号,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用户账号;
或者,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账号;识别所述第一用户账号所属的账号集合,所述账号集合包括多个订阅了同一数据同步服务的用户账号;
将所述账号集合中除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以外的其它用户账号中确定至少一个作为第二用户账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多个在线设备中选取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多个在线设备分别发送的屏幕运行状态;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以下步骤选取具体包括:
将所述屏幕运行状态为亮屏状态的在线设备确定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绑定;在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授权信息;所述授权信息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检测到消息接收授权后发送的;
所述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授权信息,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多个在线设备中选取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已向所述服务设备注册的多个注册设备;
检测各个所述注册设备分别向所述服务设备发送心跳报文的发送情况;
识别所述多个注册设备中的在线设备;所述在线设备是所述发送情况为已发送心跳报文的注册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所述系统通知消息的第一消息类型;
以及,所述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包括:
获取待流转消息类型;
当所述第一消息类型属于所述待流转消息类型,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流转消息类型,包括:
根据用户账号与消息类型的绑定关系,获取与目标用户账号绑定的待流转消息类型;所述目标用户账号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绑定;或者,
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待流转消息类型。
11.一种消息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服务设备通信连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均设置有消息收集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收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
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以使所述服务设备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分别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绑定的第一用户账号;
将所述第一用户账号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以使所述服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从多个在线设备中选取出所述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绑定;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二用户账号绑定;所述第二用户账号与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不同;所述在线设备与所述服务设备通信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
将所述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以使所述服务设备根据所述设备信息从与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中排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并将保留的其它在线设备选取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第二用户账号;所述第二用户账号与第一用户账号不同,所述第一用户账号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绑定;
将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以使所述服务设备将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绑定的在线设备选取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述在线设备与所述服务设备通信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消息分享授权;
以及,所述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消息分享授权,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
16.一种消息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服务设备通信连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均设置有消息收集模块;所述消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对应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设备发送的系统通知消息;所述系统通知消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收集模块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
输出所述系统通知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服务设备发送的系统通知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消息接收授权;
当检测到所述消息接收授权,向所述服务设备发送授权信息,以使所述服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授权信息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系统通知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服务设备发送的系统通知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屏幕运行状态;
向所述服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屏幕运行状态,以使所述服务设备从多个在线设备中选取出屏幕运行状态为亮屏状态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服务设备发送的通知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周期向所述服务设备发送心跳报文,以使所述服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心跳报文时将第二终端设备识别为在线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包括:
识别所述系统通知消息的第二消息类型;
识别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绑定的目标用户账号,并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账号绑定的待流转消息类型;
当所述第二消息类型属于与所述待流转消息类型,输出所述系统通知消息。
21.一种消息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设备,所述服务设备与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每个所述终端设备均设置有消息收集模块,所述消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所述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同步服务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发送的系统通知消息;
所述数据同步服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22.一种消息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服务设备通信连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均设置有消息收集模块;所述装置包括:
所述消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
所述消息收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以使所述服务设备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分别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23.一种消息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服务设备通信连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中的第二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每个所述终端设备均设置有消息收集模块;所述消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所述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所述装置包括:
所述消息输出模块,用于接收服务设备发送的通知消息;所述系统通知消息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收集模块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
所述消息输出模块,还用于输出所述系统通知消息。
24.一种消息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设备,所述服务设备与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每个所述终端设备均设置有消息收集模块,所述消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所述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于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收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产生的系统通知消息;以及,通过所述消息收集模块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服务设备;
所述服务设备,用于将所述系统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用于输出所述系统通知消息。
25.一种服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15或16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或11至15或16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674375.0A 2022-06-14 2022-06-14 消息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1029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4375.0A CN115102918A (zh) 2022-06-14 2022-06-14 消息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4375.0A CN115102918A (zh) 2022-06-14 2022-06-14 消息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2918A true CN115102918A (zh) 2022-09-23

Family

ID=83291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4375.0A Pending CN115102918A (zh) 2022-06-14 2022-06-14 消息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291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3639A (zh) * 2016-11-25 2017-02-22 深圳市小满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同步方法及其装置
CN108075965A (zh) * 2017-12-13 2018-05-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12805A (zh) * 2019-11-20 2020-03-24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读取状态的同步方法、终端、服务端及系统
CN112055064A (zh) * 2020-08-26 2020-12-08 北京致医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37314A (zh) * 2020-12-17 2021-04-09 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同步方法、系统、第一终端设备、服务端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3639A (zh) * 2016-11-25 2017-02-22 深圳市小满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同步方法及其装置
CN108075965A (zh) * 2017-12-13 2018-05-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12805A (zh) * 2019-11-20 2020-03-24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读取状态的同步方法、终端、服务端及系统
CN112055064A (zh) * 2020-08-26 2020-12-08 北京致医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37314A (zh) * 2020-12-17 2021-04-09 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同步方法、系统、第一终端设备、服务端和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9714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on-air service using official account
CN105611055B (zh) 通话方法及装置
WO2017107470A1 (zh) 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EP2995089B1 (en) Unpaired devices
RU2388165C2 (ru) СПОСОБ РЕЗЕРВИРОВАНИЯ УСЛУГИ В "Push-to" СИСТЕМЕ
CN104936304A (zh) 智能设备绑定方法、智能设备及服务器
US890390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stor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CN111385666B (zh) 通信链路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52853A (zh) 设备配网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3888488A (zh) 一种基于wifi进行数据共享的方法
CN106713127B (zh) 即时聊天记录的获取及处理方法和装置
EP2210389B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establishing a service session
CN111669661B (zh) 一种基于trtc协议的电视音视频通话系统及方法
CN112738575A (zh) 投屏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278000B (zh) 用于绑定手机号码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765932B (zh)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2148906B1 (ko) 페어링된 디바이스
CN113157466A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867378A (zh) 一种门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18967A (zh) 一种移动终端与电视端互动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59732A (zh) 一种推送电视节目的方法和装置
CA2951525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1385349A (zh)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EP3833153B1 (en)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CN105681162A (zh) 一种信息同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