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2792B - 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2792B
CN115102792B CN202211015729.7A CN202211015729A CN115102792B CN 115102792 B CN115102792 B CN 115102792B CN 202211015729 A CN202211015729 A CN 202211015729A CN 115102792 B CN115102792 B CN 1151027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ystems
subsystem
user
information
login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57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02792A (zh
Inventor
何春涛
米杰
刘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onghong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onghong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onghong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onghong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57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27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2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2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02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2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1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providing single-sign-on or fe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2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manag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olicies in gener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计算机领域,提供了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其中,多个子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对所述登录请求信息进行识别和验证,所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不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一验证通过指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兼顾安全性和便捷性,能够满足用户对于子系统的多样化登录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前,在多个相互关联的应用系统中,用户只需要进行一次登陆操作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举例来说:同一个厂商开发的关联应用,例如百度旗下的百度地图、百度云盘和百度文库等均可通过一个百度账号登录;例如腾讯旗下的QQ、QQ音乐和QQ邮箱等均可通过一个QQ账户登录。
通过上述单点登录技术,能够减少用户在多个系统间切换时不必要的登录操作,采用统一的账号系统,降低了开发维护成本,也便于进行活跃度统计以及渠道统计,但是发明人在实施上述现有技术时发现,这种只需要进行一次登陆操作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的方法,至少存在以下不足:1、登录快捷但是安全性较差;2、在面对有限个账户对应多个用户(例如包含未注册的临时用户)的使用场景时,难以满足多个用户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其中,多个子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
对所述登录请求信息进行识别和验证,所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
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不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一验证通过指令,所述第一验证通过指令用于指示: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仅显示第一子系统或第二子系统的关联功能模块,所述关联功能模块与同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存在关联;
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二验证通过指令,所述第二验证通过指令用于指示: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其他子系统经过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系统发出的预设验证信息验证后实现登录。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具体包括:
接收输入的时间周期;
每间隔单个时间周期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其中,多个子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至少对应于一个用户。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对所述登录请求信息进行识别和验证,所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具体包括:
对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进行识别,所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的安全级别;
对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进行验证,所述登录请求信息还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用户的身份信息;
当多个子系统对应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每个子系统预存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一致,并且多个子系统对应的所述安全级别达到预设安全级别时,判定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所述安全级别达到预设安全级别的访问地址是否相同;
若所述访问地址相同,判定所述终端的访问地址一致,继续判断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否则,判定所述终端的访问地址地不一致,继续判断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中的身份标识,当至少一个所述身份标识与用户的输入信息相匹配,标记该用户为第一用户,且其他的身份标识信息包含经过第一用户授权的身份标识时,判定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否则,判定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在发出第一验证通过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时,标记除第一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为第二用户;
检测第二用户所在终端是否处于第一用户所在终端的预设范围内;
当存在一个第二用户所在终端不处于第一用户所在终端的预设范围内,允许该第二用户基于关联功能模块进行第一操作,其中第一操作对应的关联功能模块是经过第一用户设置的,且第一操作包括查看操作;
当检测到第二用户所在终端处于第一用户所在终端的预设范围内,允许对应的第二用户基于关联功能模块进行第二操作,其中第二操作包括查看操作和增加操作,且当对应的第二用户大于1个,若检测到一个以上第二用户触发增加操作时,依次向第一用户所在终端发送请求操作同意的指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其他子系统经过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系统发出的预设验证信息验证后实现登录具体包括:
当检测到至少一个第一子系统登录后,获取第一子系统对应用户的特征信息并且发送给其他子系统所在终端,获取其他子系统所在终端发送的对所述特征信息的确认信息;
当所述确认信息与所述特征信息相匹配时,获取其他子系统发送的联合识别信息,所述联合识别信息是其他子系统所在终端的唯一终端识别码和用户人脸识别特征所结合生成,当所述联合识别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联合识别信息匹配时,指示其他子系统同步登录,否则,禁止其他子系统登录。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另一方面,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其中,多个子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
识别和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登录请求信息进行识别和验证,所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
第一验证和指示单元,用于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不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一验证通过指令,所述第一验证通过指令用于指示: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仅显示第一子系统或第二子系统的关联功能模块,所述关联功能模块与同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存在关联;
第二验证和指示单元,用于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二验证通过指令,所述第二验证通过指令用于指示: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其他子系统经过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系统发出的预设验证信息验证后实现登录。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周期设定子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时间周期;
间隔获取子单元,用于每间隔单个时间周期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其中,多个子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至少对应于一个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及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在所述终端的访问地址不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子系统能够通过同一用户的身份信息登录,并且登录后仅显示关联功能模块,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的同时能够保证子系统登录的安全性;在终端访问地址一致时,对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性的用户,能够保证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若干子系统的安全、快捷登录,满足多个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的主流程图。
图2是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中对所述登录请求信息进行识别和验证的流程图。
图3是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中识别所述安全级别达到预设安全级别的访问地址是否相同相关流程图。
图4是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中在发出第一验证通过指令之后,另一种实施的的流程图。
图5是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其他子系统经过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系统发出的预设验证信息验证后实现登录的流程图。
图6是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系统的主结构图。
图7是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系统中获取单元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及系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的主流程图,所述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其中,多个子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
步骤S11:对所述登录请求信息进行识别和验证,所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
步骤S12: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不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一验证通过指令,所述第一验证通过指令用于指示: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仅显示第一子系统或第二子系统的关联功能模块,所述关联功能模块与同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存在关联,换而言之,关联功能模块可以经过同一用户进行设定,以满足私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这里的关联功能模块可以是子系统中的部分功能界面、订单系统或者网页等,在此不做限定;
这里的相应的子系统,即为满足前述所有条件的子系统;
具体的,至少一个子系统可以登录访问第一子系统或第二子系统中的关联功能模块,并且至少一个子系统可以利用同一用户的身份信息登录;至少一个子系统对应的用户和同一用户之间需要满足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的条件;
步骤S13: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二验证通过指令,所述第二验证通过指令用于指示: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其他子系统经过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系统发出的预设验证信息验证后实现登录;对于其他情况,如所述终端的访问地址不一致且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则可以通过单个账户单人登录。
可以理解的是,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不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一验证通过指令,所述第一验证通过指令用于指示: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仅显示第一子系统或第二子系统的关联功能模块,所述关联功能模块与同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存在关联;即在所述终端的访问地址不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子系统能够通过同一用户的身份信息登录,并且登录后仅显示关联功能模块,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的同时能够保证子系统登录的安全性;
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二验证通过指令,所述第二验证通过指令用于指示: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其他子系统经过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系统发出的预设验证信息验证后实现登录,即在终端访问地址一致时,对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性的用户,能够保证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若干子系统的安全、快捷登录,这里若干子系统的登录只需要通过预设验证信息验证后即可完成同步登录,保证登录的便捷性,并且可以实现不同的用户对于若干子系统的登录需求,显然,若干子系统对于数量少于子系统个数的用户的登录需求也是可以满足的,在此不做限定。
以上两种用户对于子系统的登录方式,能够满足用户(包含未注册的临时用户)的多样化使用需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S101:接收输入的时间周期;
步骤S102:每间隔单个时间周期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其中,多个子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至少对应于一个用户。
本实施例在应用时,通过每间隔单个时间周期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能够将不同的间隔时间周期内,用户对于子系统的登录,按照不同的情况划分,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如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对所述登录请求信息进行识别和验证,所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S111:对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进行识别,所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的安全级别;
步骤S112:对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进行验证,所述登录请求信息还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用户的身份信息;
步骤S113:当多个子系统对应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每个子系统预存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一致,并且多个子系统对应的所述安全级别达到预设安全级别时,判定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这里的判定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每个子系统预存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一致,只是初步身份认证,区别于后续实施例中联合识别信息的详细认证,身份信息可以为人脸识别、指纹认证、口令认证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多个子系统对应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每个子系统预存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一致,并且多个子系统对应的所述安全级别达到预设安全级别时,判定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即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是第一验证通过指令和第二验证通过指令发出的安全前提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后续子系统登录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识别所述安全级别达到预设安全级别的访问地址是否相同;
步骤S21:若所述访问地址相同,判定所述终端的访问地址一致,继续判断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步骤S22:否则,判定所述终端的访问地址地不一致,继续判断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步骤S23: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中的身份标识,当至少一个所述身份标识与用户的输入信息相匹配,标记该用户为第一用户,且其他的身份标识信息包含经过第一用户授权的身份标识时,判定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否则,判定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
具体的,这里的访问地址一致可以是终端到连接同一局域网(Local AreaNetwork,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例如在有线或者无线的条件下,访问地址一致表明相应用户之间距离不远,且可以实现登录请求信息在(同一局域网)内网中快速而安全的验证;
具体的,其他的身份标识信息包含经过第一用户授权的身份标识,可以是其他用户使用第一用户授权的账户进行登录或者使用与第一用户相同的同一账户进行登录。
例如家庭成员之间利用同一用户的账户登录不同的子系统,并且仅显示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的关联功能模块,关联功能模块可以由该(同一)用户设定。
本实施例在应用时,通过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中的身份标识,当至少一个所述身份标识与用户的输入信息相匹配,标记该用户为第一用户,且其他的身份标识信息包含经过第一用户授权的身份标识时,判定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否则,判定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能够在所述终端的访问地址不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以及所述终端的访问地址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的情况下,为不同的子系统的登录提供便利。
如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在发出第一验证通过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当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时,标记除第一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为第二用户;这里的第二用户为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的用户中除去第一用户之外的用户;
步骤S31:检测第二用户所在终端是否处于第一用户所在终端的预设范围内;
步骤S32:当存在一个第二用户所在终端不处于第一用户所在终端的预设范围内,允许该第二用户基于关联功能模块进行第一操作,其中第一操作对应的关联功能模块是经过第一用户设置的,且第一操作包括查看操作;若不处于所述预设范围内,具体的,可以表示第二用户所在终端距离第一用户所在终端足够远,二者不处于同一个区间范围内,已经偏离了某个具体的场所,如办公室,此时第二用户登录相关子系统后的操作对应的关联功能模块是经过第一用户设置的,能够在第二用户进行相应操作的同时,保证其子系统登录(经过第一用户授权)的安全性;
步骤S33:当检测到第二用户所在终端处于第一用户所在终端的预设范围内,允许对应的第二用户基于关联功能模块进行第二操作,其中第二操作包括查看操作和增加操作,且当对应的第二用户大于1个,若检测到一个以上第二用户触发增加操作时,依次向第一用户所在终端发送请求操作同意的指令;经过第一用户的同意后其增加操作才被允许记录,保证子系统登录的安全性。
第二用户所在终端与第一用户所在终端距离的检测可以通过终端定位来完成,也可以这样完成:在第一用户所在终端连接局域网的情况下,第二用户所在终端向覆盖预设范围内的局域网发送预连接请求信息,若预连接请求失败(为接收到请求信息的返回信息),表明第二用户所在终端不处于第一用户所在终端的预设范围内,否则,表明第二用户所在终端处于第一用户所在终端的预设范围内,预连接不是真正的连接,而是为了判断距离。
应当理解的是,当检测到第二用户所在终端处于第一用户所在终端的预设范围内,表明二者处于同一个区间范围内,此时触发对应的第二用户基于关联功能模块进行第二操作,其中第二操作包括查看操作和增加操作,查看操作,例如对子系统中内容(如部分功能界面)的查看(此时,查看的内容一般不受限制);增加操作,例如对子系统中能够进行编辑的地方增加内容,在所述终端的访问地址不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子系统能够通过同一用户的身份信息登录,并且登录后仅显示关联功能模块,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的同时能够保证子系统登录的安全性。
如图5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其他子系统经过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系统发出的预设验证信息验证后实现登录具体包括:
步骤S131:当检测到至少一个第一子系统登录后,获取第一子系统对应用户的特征信息并且发送给其他子系统所在终端,获取其他子系统所在终端发送的对所述特征信息的确认信息;例如,通过第一子系统对应用户的声学特征信息、面部特征信息来确认第一子系统对应用户的身份,获取其他子系统所在终端发送的对所述特征信息的确认信息,若当所述确认信息与所述特征信息相匹配,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其他子系统所在终端的用户对第一子系统对应用户的身份足够了解;
步骤S132:当所述确认信息与所述特征信息相匹配时,获取其他子系统发送的联合识别信息,所述联合识别信息是其他子系统所在终端的唯一终端识别码和用户人脸识别特征所结合生成,当所述联合识别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联合识别信息匹配时,指示其他子系统同步登录;否则,则可以禁止其他子系统(同步)登录。这里的唯一终端识别码可以是移动终端的身份码,如MEID (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er ,移动设备识别码),其是CDMA手机的身份识别码,也是每台CDMA手机或通讯平板唯一的识别码,用户人脸识别特征可以是虹膜信息或者整个人脸信息,通过联合识别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联合识别信息匹配,能够保证只有在其他子系统中用户和终端的一一对应匹配的情况下,符合该条件的其他子系统才存在同步登录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所述确认信息与所述特征信息相匹配,以及当所述联合识别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联合识别信息匹配时,指示其他子系统同步登录,这里的其他子系统同步登陆可以利用同一个账户(第一子系统登录所用的账户)。在终端访问地址一致时,对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性的用户,能够保证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若干子系统的安全、快捷登录。
如图6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另一方面,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100,用于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其中,多个子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
识别和验证模块200,用于对所述登录请求信息进行识别和验证,所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
第一验证和指示单元300,用于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不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一验证通过指令,所述第一验证通过指令用于指示: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仅显示第一子系统或第二子系统的关联功能模块,所述关联功能模块与同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存在关联;
第二验证和指示单元400,用于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二验证通过指令,所述第二验证通过指令用于指示: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其他子系统经过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系统发出的预设验证信息验证后实现登录。
在一个实例中,例如主域名yonghongtech.com下有多个子系统,如应用市场(plugins.yonghongtech.com),社区(club.yonghongtech.com),工单系统(online.yonghongtech.com)等,在所述终端的访问地址不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子系统能够通过同一用户的身份信息登录,并且登录后仅显示关联功能模块,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的同时能够保证子系统登录的安全性;在终端访问地址一致时,对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性的用户,能够保证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若干子系统的安全、快捷登录。
如图7所示,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单元100包括:
周期设定子单元1001,用于接收输入的时间周期;
间隔获取子单元1002,用于每间隔单个时间周期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其中,多个子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至少对应于一个用户。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并基于该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提供了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系统,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不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一验证通过指令,所述第一验证通过指令用于指示: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仅显示第一子系统或第二子系统的关联功能模块,所述关联功能模块与同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存在关联;即在所述终端的访问地址不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子系统能够通过同一用户的身份信息登录,并且登录后仅显示关联功能模块,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的同时能够保证子系统登录的安全性;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二验证通过指令,所述第二验证通过指令用于指示: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其他子系统经过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系统发出的预设验证信息验证后实现登录,即在终端访问地址一致时,对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性的用户,能够保证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若干子系统的安全、快捷登录,上述用户对于子系统的登录方式,能够满足用户对于子系统的多样化登录需求。
为了能够加载上述方法和系统能够顺利运行,该系统除了包括上述各种模块之外,还可以包括比上述描述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处理器和存储器等。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上述处理器是上述系统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各个部分。
上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以及系统程序和/或模块,上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上述各种功能。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信息采集模板展示功能、产品信息发布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泊位状态显示系统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不同产品种类对应的产品信息采集模板、不同产品提供方需要发布的产品信息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其中,多个子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
对所述登录请求信息进行识别和验证,所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
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不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一验证通过指令,所述第一验证通过指令用于指示: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仅显示第一子系统或第二子系统的关联功能模块,所述关联功能模块与同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存在关联;
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二验证通过指令,所述第二验证通过指令用于指示: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其他子系统经过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系统发出的预设验证信息验证后实现登录;
所述对所述登录请求信息进行识别和验证,所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具体包括:
对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进行识别,所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的安全级别;
对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进行验证,所述登录请求信息还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用户的身份信息;
当多个子系统对应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每个子系统预存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一致,并且多个子系统对应的所述安全级别达到预设安全级别时,判定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具体包括:
接收输入的时间周期;
每间隔单个时间周期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其中,多个子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至少对应于一个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所述安全级别达到预设安全级别的访问地址是否相同;
若所述访问地址相同,判定所述终端的访问地址一致,继续判断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否则,判定所述终端的访问地址地不一致,继续判断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中的身份标识,当至少一个所述身份标识与用户的输入信息相匹配,标记该用户为第一用户,且其他的身份标识信息包含经过第一用户授权的身份标识时,判定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否则,判定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出第一验证通过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时,标记除第一用户之外的其他用户为第二用户;
检测第二用户所在终端是否处于第一用户所在终端的预设范围内;
当存在一个第二用户所在终端不处于第一用户所在终端的预设范围内,允许该第二用户基于关联功能模块进行第一操作,其中第一操作对应的关联功能模块是经过第一用户设置的,且第一操作包括查看操作;
当检测到第二用户所在终端处于第一用户所在终端的预设范围内,允许对应的第二用户基于关联功能模块进行第二操作,其中第二操作包括查看操作和增加操作,且当对应的第二用户大于1个,若检测到一个以上第二用户触发增加操作时,依次向第一用户所在终端发送请求操作同意的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其他子系统经过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系统发出的预设验证信息验证后实现登录具体包括:
当检测到至少一个第一子系统登录后,获取第一子系统对应用户的特征信息并且发送给其他子系统所在终端,获取其他子系统所在终端发送的对所述特征信息的确认信息;
当所述确认信息与所述特征信息相匹配时,获取其他子系统发送的联合识别信息,所述联合识别信息是其他子系统所在终端的唯一终端识别码和用户人脸识别特征所结合生成,当所述联合识别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联合识别信息匹配时,指示其他子系统同步登录。
6.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其中,多个子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
识别和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登录请求信息进行识别和验证,所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
第一验证和指示单元,用于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不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一验证通过指令,所述第一验证通过指令用于指示: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仅显示第一子系统或第二子系统的关联功能模块,所述关联功能模块与同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存在关联;
第二验证和指示单元,用于若识别到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一致但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不存在关联,且所述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时,发出第二验证通过指令,所述第二验证通过指令用于指示:在相应的子系统中,至少一个子系统登录后,其他子系统经过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系统发出的预设验证信息验证后实现登录;
其中,所述识别和验证模块具体用于:
对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进行识别,所述登录请求信息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的终端的访问地址的安全级别;
对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进行验证,所述登录请求信息还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应用户的身份信息;
当多个子系统对应用户的身份信息与每个子系统预存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一致,并且多个子系统对应的所述安全级别达到预设安全级别时,判定登录请求信息验证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系统同步登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周期设定子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时间周期;
间隔获取子单元,用于每间隔单个时间周期获取多个子系统的登录请求信息,其中,多个子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至少对应于一个用户。
CN202211015729.7A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102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5729.7A CN115102792B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5729.7A CN115102792B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2792A CN115102792A (zh) 2022-09-23
CN115102792B true CN115102792B (zh) 2022-11-15

Family

ID=83300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5729.7A Active CN115102792B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27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32771B (zh) * 2023-05-08 2023-07-28 深圳市博视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云平台的安全登录管理方法
CN116962078A (zh) * 2023-09-19 2023-10-27 成都运荔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浏览器插件的web系统登录管控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3376A (zh) * 2018-11-30 2019-03-29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登陆认证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65174B2 (en) * 2018-12-07 2023-09-19 Vmware, Inc. Identity-based access control for cloud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3376A (zh) * 2018-11-30 2019-03-29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登陆认证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2792A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02792B (zh) 一种多系统同步登录方法及系统
KR102242218B1 (ko)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및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등록 방법 및 장치
AU2014235174B2 (en) Controlling physical access to secure areas via client devices in a networked environment
US9059978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remote maintenance in an electronic network with multiple clients
CN110798466B (zh) 一种虚拟机场景下软件license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10691085B (zh) 登录方法、装置、密码管理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RU2684584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работы
CN111176794B (zh) 一种容器管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81809A1 (zh) 基于接口校验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WO2017210934A1 (zh) 嵌入式sim卡注册、嵌入式sim卡鉴权方法及对应系统
CN110909340B (zh) 一种登录处理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TW202040385A (zh) 以裝置識別資料透過電信伺服器識別身份之系統及方法
US1180954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uthentication via a short-range wireless token
CN112035807A (zh) 对象认证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09829321A (zh) 一种认证身份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529232A (zh) 开机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13360868A (zh) 应用程序登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37167A (zh) 系统登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61988B (zh) 嵌入式设备的鉴权方法、嵌入式设备、业务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5871840A (zh) 一种证书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5086090A (zh) 基于UKey的网络登录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3301557B (zh) eSIM卡状态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84395B (zh) 一种基于fido认证的邮件安全登录方法及系统
CN110753034B (zh) 一种权限管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3709849A (zh) 待入网设备的入网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