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02748A - 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02748A
CN115102748A CN202210688040.4A CN202210688040A CN115102748A CN 115102748 A CN115102748 A CN 115102748A CN 202210688040 A CN202210688040 A CN 202210688040A CN 115102748 A CN115102748 A CN 115102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data packet
vulnerability detection
test
tes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880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02748B (zh
Inventor
邓晓东
王帅
余航
陈怡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880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027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02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2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02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02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33Vulnerability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漏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请求对应的待测数据包;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以获得用于请求预设文件的测试数据包;执行测试数据包对应的测试请求,获得响应于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根据测试数据和预设文件确定待测请求的漏洞检测结果。该方法可以以待测请求对应的待测数据包为基础对待测请求进行漏洞检测,扩展了待测请求是否存在漏洞的检测面,提高了待测请求存在漏洞的检出率。

Description

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通信中存在的漏洞成为了影响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关技术中,对于网络请求的检测通常是检测相应链接中是否存在漏洞,检测面较少,检出率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洞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扩展检测面,提高漏洞的检出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漏洞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请求对应的待测数据包;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以获得用于请求预设文件的测试数据包;执行测试数据包对应的测试请求,获得响应于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根据测试数据和预设文件确定待测请求的漏洞检测结果。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在待测请求为POST请求的情况下,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包括:指定的会话标识;以及,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包括:在待测数据包的请求头中植入指定的会话标识,会话标识用于确定预设文件的文件名。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在待测请求为POST请求的情况下,漏洞检测配置数据还包括:目标代码、垃圾数据;以及,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还包括:基于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在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第一请求参数,第一请求参数用于生成包含目标代码的预设文件;在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用于执行预设文件的第二请求参数;获取待测数据包中的原始请求参数;将原始请求参数修改为垃圾数据,以避免执行原始请求参数。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漏洞检测配置数据还包括:指定字段名,指定字段名是基于会话上传进度功能确定的;以及,基于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在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第一请求参数,包括:以指定字段名为键、以及以目标代码为值构建键值对;将键值对作为第一请求参数植入待测数据包。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在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用于执行预设文件的第二请求参数,包括:以预设文件的文件名作为文件包含函数的参数,构建目标文件包含函数;以目标文件包含函数作为参数创建第二请求参数。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执行测试数据包对应的测试请求,获得响应于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包括:利用测试请求中的第一请求参数生成包含目标代码的预设文件;以条件竞争的方式利用第二请求参数执行预设文件;获得响应于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在待测请求为GET请求的情况下,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包括预存储于本地的预设文件;以及,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以获得用于请求预设文件的测试数据包,包括:根据预设文件的存储地址信息确定第三请求参数;使用第三请求参数替换待测数据包中的原始请求参数,获得测试数据包,以使测试数据包用于访问预设文件。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测试数据和预设文件确定待测请求的漏洞检测结果,包括:获取与预设文件对应的正则表达式;将测试数据与正则表达式进行正则匹配,获得匹配结果;在匹配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待测请求存在漏洞。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漏洞检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请求对应的待测数据包;更新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所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以获得用于请求预设文件的测试数据包;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测试请求,获得响应于所述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试数据和所述预设文件确定所述待测请求的漏洞检测结果。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在待测请求为POST请求的情况下,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包括:指定的会话标识;以及,更新模块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包括:在待测数据包的请求头中植入指定的会话标识,会话标识用于确定预设文件的文件名。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在待测请求为POST请求的情况下,漏洞检测配置数据还包括:目标代码、垃圾数据;以及,更新模块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还包括:基于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在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第一请求参数,第一请求参数用于生成包含目标代码的预设文件;在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用于执行预设文件的第二请求参数;获取待测数据包中的原始请求参数;将原始请求参数修改为垃圾数据,以避免执行原始请求参数。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漏洞检测配置数据还包括:指定字段名,指定字段名是基于会话上传进度功能确定的;以及,更新模块基于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在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第一请求参数,包括:以指定字段名为键、以及以目标代码为值构建键值对;将键值对作为第一请求参数植入待测数据包。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更新模块在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用于执行预设文件的第二请求参数,包括:以预设文件的文件名作为文件包含函数的参数,构建目标文件包含函数;以目标文件包含函数作为参数创建第二请求参数。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执行模块执行测试数据包对应的测试请求,获得响应于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包括:利用测试请求中的第一请求参数生成包含目标代码的预设文件;以条件竞争的方式利用第二请求参数执行预设文件;获得响应于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在待测请求为GET请求的情况下,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包括预存储于本地的预设文件;以及,更新模块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以获得用于请求预设文件的测试数据包,包括:根据预设文件的存储地址信息确定第三请求参数;使用第三请求参数替换待测数据包中的原始请求参数,获得测试数据包,以使测试数据包用于访问预设文件。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根据测试数据和预设文件确定待测请求的漏洞检测结果,包括:获取与预设文件对应的正则表达式;将测试数据与正则表达式进行正则匹配,获得匹配结果;在匹配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待测请求存在漏洞。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漏洞检测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的漏洞检测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漏洞检测方法,能够对多种类型的请求进行漏洞检测,其中可以以待测请求对应的待测数据包为基础对待测请求进行漏洞检测,扩展了待测请求是否存在漏洞的检测面,提高了待测请求存在漏洞的检出率。
进一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漏洞检测方法还可以分别对POST类型和GET类型的请求进行漏洞检测,通过与POST请求对应的参数修改方式或者通过与GET请求对应的参数修改方式更新相应的数据包,以确定待测请求是否存在文件包含漏洞,从而扩展了待测请求是否存在漏洞的检测面,提高了待测请求存在漏洞的检出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漏洞检测方法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漏洞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漏洞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漏洞检测装置的框图;和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漏洞检测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洞检测方法,以用于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全部。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漏洞检测方法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可以包括服务器101、网络102和客户端103。网络102用以在客户端103和服务器101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2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与服务端101进行数据传输的客户端10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音箱、数字助理、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类型的电子设备,或者,客户端103也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比如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可选的,电子设备上运行的操作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安卓系统、IOS系统、linux系统、windows系统等。
服务器101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在一些实际应用中,服务器101也可以是网络平台的服务器,网络平台例如可以是交易平台、直播平台、社交平台或者音乐平台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其中,服务器可以是一台服务器,也可以是多台服务器形成的集群,本公开对于服务器的具体架构不做限定。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待测数据包可以是客户端103通过网络102向服务器101发送的,可以由部署在客户端103上的相关程序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漏洞检测方法,也可以由部署在服务器101上的相关程序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漏洞检测方法。以客户端103为执行主体举例说明,客户端103用于实现漏洞检测方法的过程可以是:客户端103获取待测请求对应的待测数据包;客户端103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以获得用于请求预设文件的测试数据包;客户端103执行测试数据包对应的测试请求,客户端103获得响应于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根据测试数据和预设文件确定待测请求的漏洞检测结果。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仅仅是本公开提供的漏洞检测方法的一种应用环境。图1中的客户端、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客户端、网络和服务器。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漏洞检测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2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漏洞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由如图1所示的服务器或客户端执行,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
在下面的举例说明中,以服务器集群101为执行主体进行示例说明。
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漏洞检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待测请求对应的待测数据包。
本步骤中,可以通过旁路模式截取上述待测数据包,例如可以通过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端口镜像”功能来实现监控,将待测数据包复制拷贝一份,再对复制拷贝的待测数据包进行漏洞检测,这样可以避免形成网络延时,进而不影响用户体验;也可以使用串联模式直接拦截上述待测数据包,在检测该待测数据包不存在漏洞后再继续执行,这样利用操作系统自带的“网关”或“网桥”功能即可实现,不需要其余硬件设备的支持。
步骤S203,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以获得用于请求预设文件的测试数据包。
本步骤中,待测请求可以是POST请求也可以是GET请求,本公开实施例对于不同类型的请求提供了不同的更新方式。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可以是预设的,其中可以包含与预设文件相关的数据配置、参数的更新方式等。在对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进行更新后可以得到修改过的测试数据包,修改过的测试数据包可以用于尝试请求预设文件。在一些实际应用中,请求预设文件可以是访问预设文件、执行预设文件等含义。
步骤S205,执行测试数据包对应的测试请求,获得响应于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
本步骤中,执行测试数据包对应的测试请求,可以认为是在使用测试请求尝试请求预设文件;执行测试请求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测试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更新了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获得了测试数据包,且更新内容是用于请求预设文件的,但在一些实际应用中,若在请求过程中存在一些数据校验或安全校验,则可能出现请求不成功的情况;相应地,若在请求过程中没有设置合理的校验或校验被绕过了,则可能可以请求成功。基于此,响应于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可能是成功请求到预设文件后获得的返回值,也可能是未能成功请求到预设文件后获得的返回值。其中,若请求成功了,那么可以认为该待测请求中的参数可以被修改、且修改后缺少相应的数据校验,那么则可认为该待测请求存在漏洞。
步骤S207,根据测试数据和预设文件确定待测请求的漏洞检测结果。
呈上述,测试数据可能是成功请求到预设文件后获得的返回值,也可能是未能成功请求到预设文件后获得的返回值,本步骤中可以利用与预设文件相关的数据确定该测试数据是否是成功请求到预设文件后获得的返回值,进而确定该待测请求是否存在漏洞。具体例如,若确定与预设文件相关的数据和该测试数据之间存在匹配关系,则可以确定已成功请求到预设文件,则可以确定该待测请求存在漏洞。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7可以包括:获取与预设文件对应的正则表达式;将测试数据与正则表达式进行正则匹配,获得匹配结果;在匹配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待测请求存在漏洞。
本实施例中,与预设文件对应的正则表达式可以预先在漏洞检测配置数据中进行设置,在一些实际应用中,该正则表达式可以与预先设置好的预设文件或与目标代码存在关联关系,当使用不同的目标代码或不同的预设文件时,可以使用相应不同的正则表达式来与测试数据进行比对,以确定待测请求的漏洞检测结果。
通过本公开提供的漏洞检测方法,可以对多种类型的请求进行漏洞检测,其中可以以待测请求对应的待测数据包为基础对待测请求进行漏洞检测,扩展了待测请求是否存在漏洞的检测面,提高了待测请求存在漏洞的检出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待测请求为POST请求的情况下,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可以包括:指定的会话标识、目标代码、垃圾数据,以及指定字段名。
本实施例中,指定的会话标识可以用于确定预设文件的文件名,也即可以通过指定会话标识来指定预设文件的文件名。目标代码可以作为预设文件的内容,例如可以是“123”,或者可以是预设的方法指令,又或者也可以是用于执行指定动作的代码指令等。垃圾数据可以用于更新待测数据包中的原始请求参数,以使原始请求参数失去意义,也即可以避免执行原始请求参数、避免原始请求参数在检测过程中形成干扰,垃圾数据例如可以是一段无意义的代码。指定字段名可以是基于会话上传进度功能(session.upload_progress)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待测请求为POST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203中的“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可以包括:在待测数据包的请求头中植入指定的会话标识,基于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在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用于生成包含目标代码的预设文件的第一请求参数,在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用于执行预设文件的第二请求参数,以及将待测数据包中的原始请求参数修改为垃圾数据。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在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第一请求参数的步骤,可以包括:以指定字段名为键、以及以目标代码为值构建键值对;将键值对作为第一请求参数植入待测数据包。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PHP可以将session(会话)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服务器某个文件中,而在会话上传进度功能(session.upload_progress)的规范下,session.use_strict_mode默认值为0,该设置意味着此时用户可以自主定义Session ID(即会话标识)。例如,若希望指定会话标识为“test”,那么可以通过在Cookie里设置PHPSESSID=test的方式来达到指定会话标识为“test”的效果,那么当包含这一信息的数据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时,会在该服务器上创建一个名为sess_test的session(会话)文件。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在会话上传进度功能(session.upload_progress)的规范下,默认情况下session.upload_progress.enabled是为On的,该设置意味着此时是开启session.upload_progress功能的,当该功能开启,则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在目标主机上初始化Session(会话)。此外,会话上传进度功能中还规范了session.upload_progress.name的值即为Session中的键值,而session.upload_progress.name的值默认设置为"PHP_SESSION_UPLOAD_PROGRESS",因此当一个上传在处理中,同时POST一个与session.upload_progress.name同名变量时,上传进度可以在$_SESSION中获得。当PHP检测到这种POST请求时,它会在$_SESSION中添加一组数据,索引是session.upload_progress.prefix与session.upload_progress.name连接在一起的值。
结合上述实际应用,可以在POST请求中通过POST方式同时发送一个内容为目标代码的名为“PHP_SESSION_UPLOAD_PROGRESS”的字段(即本实施例中的指定字段名),那么目标服务器的PHP就会自动启用Session(会话),Session(会话)文件将会自动创建;并且,若此时已指定会话标识为“test”,则目标服务器的PHP会自动创建一个名为sess_test的session(会话)文件,并将目标代码写入名为sess_test的session(会话)文件中。因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创建一个文件名可控的session(会话)文件,并将该文件作为预设文件。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在创建第一请求参数的过程中,在以指定字段名为键、以及以目标代码为值构建键值对(即第一请求参数)后,可以以指定的参数提交方式(如multipart/form-data)将第一请求参数以表单数据的形式植入进POST请求的待测数据包中,从而实现利用第一请求参数生成包含目标代码的预设文件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用于执行预设文件的第二请求参数的步骤,可以包括:以预设文件的文件名作为文件包含函数的参数,构建目标文件包含函数;以目标文件包含函数作为参数创建第二请求参数。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文件包含函数可以为:include()或者include_once()或者require()或者require_once(),通过该方式,可以尝试利用第二请求参数直接调用预设文件。
也即,可以通过指定会话标识的方式使得预设文件的文件名是明确且可控的,且其中的内容是可以通过PHP_SESSION_UPLOAD_PROGRESS进行写入的。从而当预设文件被文件包含时,可以通过检测其返回值来确定是否成功执行了预设文件中的内容,进而确定这个预设文件是否被包含成功了;而当确定包含成功,则可以确定文件包含漏洞被利用成功了,即意味着存在漏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测试数据包对应的测试请求,获得响应于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可以包括:利用测试请求中的第一请求参数生成包含目标代码的预设文件;以条件竞争的方式利用第二请求参数执行预设文件;获得响应于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由于在会话上传进度功能(session.upload_progress)的规范下,session.upload_progress.cleanup默认是开启的,即一旦读取了所有POST数据,设备中就会清除进度信息,那么就没用了,预设文件中的目标代码就执行不了了,因此可以使用条件竞争的方式,赶在设备还没有读取完post包上传的数据的时候就访问到这个预设文件,执行里面的代码。
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当存在漏洞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条件竞争的方式使预设文件中的目标代码被成功执行,此时返回的测试数据才可能是执行目标代码后的结果;而当不存在漏洞的情况下,返回的测试数据则与预设文件中的目标代码无关,基于此,可以在后续步骤中根据测试数据和预设文件来确定待测请求的漏洞检测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待测请求为GET请求的情况下,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包括预存储于本地的预设文件;以及,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以获得用于请求预设文件的测试数据包,包括:根据预设文件的存储地址信息确定第三请求参数;使用第三请求参数替换待测数据包中的原始请求参数,获得测试数据包,以使测试数据包用于访问预设文件。
其中,在待测请求为GET请求的情况下,通常会存在一个相应的访问链接,原始请求参数可以是该访问链接的链接参数,此时可以修改链接参数的值使得访问链接指向预设文件,然后可以通过相应的返回值检测该访问链接是否可以成功包含预设文件,进而检测该GET请求是否存在文件包含漏洞。
图3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漏洞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漏洞检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待测请求对应的待测数据包。
本步骤中,待测数据包可以是POST包,也可以是GET包。
步骤S303,在POST请求中,修改会话标识,并创建新参数,获得测试请求。
步骤S305,重放测试请求,使用条件竞争的方式尝试执行目标文件。
本步骤中,即重放修改后的POST请求,并使用条件竞争的方式尝试使预设文件被包含成功,以在存在文件包含漏洞的情况下成功触发漏洞。
步骤S307,在GET请求中,修改原始请求参数,获得测试请求。
步骤S309,重放测试请求。即重放修改后的GET请求。
需要注意的是,步骤S303~S305的过程与步骤S307~S309的过程可以是两个独立互不影响的过程,本方案中通过这两种方式分别提供了针对POST类型和GET类型的请求的漏洞检测方案。
步骤S311,获得响应于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
步骤S313,根据测试数据和预设文件确定待测请求的漏洞检测结果。
图3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其它实施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图4示出本公开第五实施例中一种漏洞检测装置400的框图;如图4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待测请求对应的待测数据包。
更新模块402,用于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所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以获得用于请求预设文件的测试数据包。
执行模块403,用于执行所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测试请求,获得响应于所述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
确定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测试数据和所述预设文件确定所述待测请求的漏洞检测结果。
通过本公开提供的漏洞检测方法,可以对多种类型的请求进行漏洞检测,其中可以以待测请求对应的待测数据包为基础对待测请求进行漏洞检测,扩展了待测请求是否存在漏洞的检测面,提高了待测请求存在漏洞的检出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待测请求为POST请求的情况下,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包括:指定的会话标识;以及,更新模块402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包括:在待测数据包的请求头中植入指定的会话标识,会话标识用于确定预设文件的文件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待测请求为POST请求的情况下,漏洞检测配置数据还包括:目标代码、垃圾数据;以及,更新模块402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还包括:基于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在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第一请求参数,第一请求参数用于生成包含目标代码的预设文件;在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用于执行预设文件的第二请求参数;获取待测数据包中的原始请求参数;将原始请求参数修改为垃圾数据,以避免执行原始请求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漏洞检测配置数据还包括:指定字段名,指定字段名是基于会话上传进度功能确定的;以及,更新模块402基于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在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第一请求参数,包括:以指定字段名为键、以及以目标代码为值构建键值对;将键值对作为表单数据植入待测数据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更新模块402在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用于执行预设文件的第二请求参数,包括:以预设文件的文件名作为文件包含函数的参数,构建目标文件包含函数;以目标文件包含函数作为参数创建第二请求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模块403执行测试数据包对应的测试请求,获得响应于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包括:利用测试请求中的第一请求参数生成包含目标代码的预设文件;以条件竞争的方式利用第二请求参数执行预设文件;获得响应于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
可见,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对POST类型的请求进行漏洞检测,可以通过与POST请求对应的参数修改方式更新相应的数据包以确定POST请求是否存在文件包含漏洞,从而扩展了待测请求是否存在漏洞的检测面,提高了待测请求存在漏洞的检出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待测请求为GET请求的情况下,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包括预存储于本地的预设文件;以及,更新模块402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以获得用于请求预设文件的测试数据包,包括:根据预设文件的存储地址信息确定第三请求参数;使用第三请求参数替换待测数据包中的原始请求参数,获得测试数据包,以使测试数据包用于访问预设文件。
可见,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对GET类型的请求进行漏洞检测,可以通过与GET请求对应的参数修改方式更新相应的数据包以确定GET请求是否存在文件包含漏洞,从而扩展了待测请求是否存在漏洞的检测面,提高了待测请求存在漏洞的检出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404根据测试数据和预设文件确定待测请求的漏洞检测结果,包括:获取与预设文件对应的正则表达式;将测试数据与正则表达式进行正则匹配,获得匹配结果;在匹配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待测请求存在漏洞。
图4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其它实施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漏洞检测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下面参照图5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500。图5显示的电子设备5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5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5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5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5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520和处理单元510)的总线5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5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5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510可以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方法。
存储单元5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5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5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5203。
存储单元5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5205的程序/实用工具5204,这样的程序模块5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5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5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6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5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5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5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5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5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560通过总线530与电子设备5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5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1)

1.一种漏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测请求对应的待测数据包;
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所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以获得用于请求预设文件的测试数据包;
执行所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测试请求,获得响应于所述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
根据所述测试数据和所述预设文件确定所述待测请求的漏洞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测请求为POST请求的情况下,所述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包括:指定的会话标识;以及,
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所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包括:
在所述待测数据包的请求头中植入所述指定的会话标识,所述会话标识用于确定所述预设文件的文件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洞检测配置数据还包括:目标代码、垃圾数据;以及,
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所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还包括:
基于所述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在所述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第一请求参数,所述第一请求参数用于生成包含所述目标代码的所述预设文件;
在所述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用于执行所述预设文件的第二请求参数;
获取所述待测数据包中的原始请求参数;将所述原始请求参数修改为所述垃圾数据,以避免执行所述原始请求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洞检测配置数据还包括:指定字段名,所述指定字段名是基于会话上传进度功能确定的;以及,
基于所述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在所述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第一请求参数,包括:
以所述指定字段名为键、以及以所述目标代码为值构建键值对;
将所述键值对作为第一请求参数植入所述待测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测数据包中创建用于执行所述预设文件的第二请求参数,包括:
以所述预设文件的文件名作为文件包含函数的参数,构建目标文件包含函数;
以所述目标文件包含函数作为参数创建所述第二请求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测试请求,获得响应于所述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包括:
利用所述测试请求中的第一请求参数生成包含所述目标代码的所述预设文件;
以条件竞争的方式利用所述第二请求参数执行所述预设文件;
获得响应于所述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测请求为GET请求的情况下,所述漏洞检测配置数据包括预存储于本地的所述预设文件;以及,
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所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以获得用于请求预设文件的测试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文件的存储地址信息确定第三请求参数;
使用所述第三请求参数替换所述待测数据包中的原始请求参数,获得所述测试数据包,以使所述测试数据包用于访问所述预设文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测试数据和所述预设文件确定所述待测请求的漏洞检测结果,包括:
获取与所述预设文件对应的正则表达式;
将所述测试数据与所述正则表达式进行正则匹配,获得匹配结果;
在所述匹配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测请求存在漏洞。
9.一种漏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请求对应的待测数据包;
更新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漏洞检测配置数据更新所述待测数据包中的请求参数,以获得用于请求预设文件的测试数据包;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测试数据包对应的测试请求,获得响应于所述测试请求返回的测试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试数据和所述预设文件确定所述待测请求的漏洞检测结果。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漏洞检测方法。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漏洞检测方法。
CN202210688040.4A 2022-06-16 2022-06-16 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102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8040.4A CN115102748B (zh) 2022-06-16 2022-06-16 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8040.4A CN115102748B (zh) 2022-06-16 2022-06-16 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2748A true CN115102748A (zh) 2022-09-23
CN115102748B CN115102748B (zh) 2023-09-22

Family

ID=83290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88040.4A Active CN115102748B (zh) 2022-06-16 2022-06-16 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0274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4890A (zh) * 2013-07-03 2013-09-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对链接进行本地文件包含漏洞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JP2016009405A (ja) * 2014-06-25 2016-01-18 エヌ・ティ・ティ・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攻撃コード検出装置、攻撃コード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302337A (zh) * 2015-05-22 2017-01-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漏洞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7832617A (zh) * 2017-09-15 2018-03-23 北京知道未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hp代码执行漏洞的黑盒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492403A (zh) * 2018-10-26 2019-03-19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4890A (zh) * 2013-07-03 2013-09-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对链接进行本地文件包含漏洞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JP2016009405A (ja) * 2014-06-25 2016-01-18 エヌ・ティ・ティ・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攻撃コード検出装置、攻撃コード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302337A (zh) * 2015-05-22 2017-01-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漏洞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7832617A (zh) * 2017-09-15 2018-03-23 北京知道未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hp代码执行漏洞的黑盒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492403A (zh) * 2018-10-26 2019-03-19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02748B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2381B2 (en) Updating cache using two bloom filters
CN109597677B (zh)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78955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lving client-side logic
KR20150064063A (ko) 컴퓨팅 장치의 보안 식별 및 보안 식별 방법
CN109542862B (zh) 用于控制文件系统的挂载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831892B2 (en) Web browser script monitoring
CN114697304B (zh) 一种灰度发布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22501B (zh) 页面内容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12887440A (zh) 一种ip地址管理方法和装置
EP3740869B1 (en) Automated distribution of models for execution on a non-edge device and an edge device
CN115102748B (zh) 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662927B2 (en) Redirecting access requests between access engines of respective disk management devices
KR102574280B1 (ko) 컴퓨팅 디바이스에서 애플리케이션 업데이트를 위한 메모리 효율적인 소프트웨어 패치하기
CN114579167A (zh) 一种下载应用升级文件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596953A (zh) 版本管理系统、开发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491940B (zh) 代理服务器的请求转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455660B (zh) 页面访问请求的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371745B (zh) 用于确定ssrf漏洞的方法和装置
US11899725B1 (en) Continuous file metadata refresh for file gateway
CN117130631A (zh) 页面的更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5098810A (zh) 一种页面数据缓存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2491940A (zh) 代理服务器的请求转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20230149235A (ko) 하이브리드 원격 브라우저 서비스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3760724A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7806840A (zh) 基于消息模板的消息显示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23

Assignee: Tianyiyun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CHINA TELECOM Corp.,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11000002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Vulnerability detec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storage media and electronic devic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92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