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9814A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99814A
CN115099814A CN202210662769.4A CN202210662769A CN115099814A CN 115099814 A CN115099814 A CN 115099814A CN 202210662769 A CN202210662769 A CN 202210662769A CN 115099814 A CN115099814 A CN 115099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dentity information
token
user identity
ver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27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令涛
蒋宁
王洪斌
郝征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hang Xiaofei Fin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shang Xiaofei Fin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hang Xiaofei Fin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shang Xiaofei Fin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627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998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99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98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1Electronic credentials
    • G06Q20/38215Use of certificates or encrypted proofs of transaction righ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2Confirmation, e.g. check or permission by the legal debtor of pay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接收身份验证请求,该请求携带有许可证令牌和授信条件;在许可证令牌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证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用户身份令牌是将用户身份信息拆解后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时获得的统一存储标识,目标身份信息包括至少两种身份信息;确定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基于对应关系,将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将验证结果发送给身份验证请求的发送方。本申请能够有效地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授信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用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对用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向第三方做出保证的行为。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授信服务应用越来越广泛。金融机构通过合理地为优质用户提供授信服务,不但可以促进用户业务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自身业务发展,实现双赢。
目前,通常采用中心化的方式确定是否可以对用户进行授信:金融机构以人工或者自动的方式,对获取到的用户信息进行真实性核验,根据真实性核验的结果,确定是否可以授信。但是,通过上述中心化的方式确定是否可以授信时,无法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通过中心化的方式确定是否可以授信时,无法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身份验证请求,身份验证请求携带有许可证令牌和授信条件,许可证令牌用于表征用户允许验证的身份信息;
在许可证令牌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证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用户身份令牌是将用户身份信息拆解后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时获得的统一存储标识,目标身份信息包括至少两种身份信息;
确定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
基于对应关系,将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信息验证节点用于基于授信条件对授信条件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得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
将验证结果发送给身份验证请求的发送方。
可选的,基于对应关系,将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包括:对授信条件进行拆解,得到拆解后的多个子授信条件;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每个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将每个子授信条件和每个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一个信息验证节点。
可选的,用户身份令牌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响应于用户身份信息的输入完成指令,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信息验证节点,信息验证节点用于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得到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若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拆解用户身份信息,得到拆解后的多个用户身份信息;将每个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用户身份令牌。
可选的,将每个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用户身份令牌,包括:对每个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将每个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对每个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进行聚合处理,获得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将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用户身份令牌。
可选的,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证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包括:根据许可证令牌,获取许可证令牌对应的许可要求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要求信息,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根据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
可选的,基于对应关系,将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包括:对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基于对应关系,将授信条件和解密后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
可选的,接收身份验证请求之前,该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授信请求的执行指令,接收符合授信要求的身份信息条目数据;根据身份信息条目数据,生成许可证令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身份验证请求,身份验证请求携带有许可证令牌和授信条件,许可证令牌用于表征用户允许验证的身份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许可证令牌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证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用户身份令牌是将用户身份信息拆解后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时获得的统一存储标识,目标身份信息包括至少两种身份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
分发模块,用于基于对应关系,将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信息验证节点用于基于授信条件对授信条件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得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
发送模块,用于将验证结果发送给身份验证请求的发送方。
可选的,分发模块具体用于:对授信条件进行拆解,得到拆解后的多个子授信条件;基于对应关系,确定每个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将每个子授信条件和每个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一个信息验证节点。
可选的,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用户身份令牌:响应于用户身份信息的输入完成指令,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信息验证节点,信息验证节点用于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得到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若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拆解用户身份信息,得到拆解后的多个用户身份信息;将每个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用户身份令牌。
可选的,第二获取模块在用于将每个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用户身份令牌时,具体用于:对每个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将每个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对每个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进行聚合处理,获得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将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用户身份令牌。
可选的,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许可证令牌,获取许可证令牌对应的许可要求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要求信息,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根据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
可选的,分发模块具体用于:对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基于对应关系,将授信条件和解密后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
可选的,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身份验证请求之前,响应于授信请求的执行指令,接收符合授信要求的身份信息条目数据;根据身份信息条目数据,生成许可证令牌。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身份验证请求携带的许可证令牌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证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其中,通过将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碎片化、去中心化存储来获得用户身份令牌,能够有效地保护用户的信息,且可以保护用户的信息不被篡改;确定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基于对应关系,将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以得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由于通过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分别根据授信条件对授信条件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验证,每个信息验证节点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是不同的,而不是集中在一个信息验证节点对目标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即采用去中心化的验证方式,通过不同的信息验证节点进行验证,使得每个信息验证节点,都不会得到用户完整的身份信息,从而保证了用户信息对信息验证节点的隐私保护。因此,本申请能够有效地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进而能够提高授信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采用中心化的方式进行授信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身份令牌的获得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金融数据或用户数据等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和公开等处理,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部分技术术语进行解释说明:
区块链,是一种在对等网络环境下,通过透明和可信规则,(按照时间戳顺序)构建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块链式数据结构,实现和管理事务(交易)处理的模式;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以及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具有分布式对等、数据块链式、不可伪造、防篡改、透明可信以及高可靠性等关键特征;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去中心化并非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
去中心化身份(Decentralized Identity,DID),是基于区块链建立的DID数字身份系统,具有保证数据真实可信、保护用户隐私安全以及可移植性强等特征;
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直接提供的资金,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的保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表内业务,以及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保函、备用信用证、信用证保兑、债券发行担保、借款担保、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未使用的不可撤销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简单来说,授信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向第三方作出保证的行为。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可以提供的众多功能之一,被广泛应用在网络和计算机领域,特别是元宇宙与WEB3.0的概念被提出以后。基于去中心化的各种技术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随着运行在比特币网络上的去中心化身份网络的早期预览版的发布,以及全面支持DID的数字加密钱包的发布,DID正在成为区块链业者和用户关注热议的话题。
目前,通常采用如下中心化的方式进行授信,示例性地,图1为相关技术采用中心化的方式进行授信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采用中心化的方式进行授信包括以下步骤:
S101、用户(即被授信人)向金融机构提交申请授信的相关材料,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身份证、工资流水、公积金信息、信用卡还款信息、固定资产信息等。
S102、金融机构根据用户提供的材料以人工或者系统自动的方式,进行真实性核验。
S103、金融机构通过材料提供的信息计算风险系数和授信额度,金融机构的风控部门或系统,根据风险系数和授信额度,以人工或自动的方式审核以确定是否可以授信。
S104、若可以授信,则用户和金融机构签订授信合同。
S105、金融机构将授信额度发放给用户。
通过上述中心化的方式确定是否可以对用户进行授信时,无法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具体地,存在以下三个缺点:(1)用户隐私的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特别是可以作为授信条件的信息,通常都是敏感信息,让用户提供许多的敏感信息可能直接导致用户申请授信的意愿不强,对于用户和金融机构促成合作不利;(2)金融机构授信条件泄露,授信需要提供的材料往往不是一次性提交的,可能会有补充材料提升额度的流程;对于一些不合规或不合法人员,很容易摸清楚金融机构的授信条件和限制,使用一些虚假信息对授信流程进行假资料攻击;(3)用户多身份风险,例如用户作为打工人的身份,在个人名下没有借款,且信用良好;可是有的用户可能会有无法按时还款的风险。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将用户身份信息碎片化、去中心化存储,采用去中心化的方式验证用户身份信息,确定是否可以对用户进行授信,能够有效地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且能够满足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核验的效果,进而能够提高授信的效率。
以下,首先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的应用场景进行示例说明。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应用场景中,用户通过客户端201对金融机构的服务器202发起授信请求,金融机构的服务器202根据授信请求将身份验证请求发送给与客户端201对应的服务器203;服务器203根据身份验证请求从第一区块链网络204获取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服务器203通过第二区块链网络205中的信息验证节点2051对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将验证结果发送给服务器202,服务器202根据验证结果确定是否对用户进行授信。其中,第一区块链网络204中预先存储有用户身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图1中包括的设备进行限定,也不对图1中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限定。
接下来,通过具体实施例介绍信息处理方法。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等。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301、接收身份验证请求,身份验证请求携带有许可证令牌和授信条件。
其中,许可证令牌用于表征用户允许验证的身份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许可证令牌是根据用户允许验证的身份信息获得的,示例性地,许可证令牌的内容可以包括:(1)允许提供金融机构的授信合同里要求的身份信息验证请求,例如,若A贷款公司的信用贷款要求核验用户的年龄,则许可证令牌的内容中会包含对具体公司的年龄验证的许可;(2)允许验证的次数,验证的次数比如为一次或多次,一般为一次,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授信条件比如为金融机构制定的授信合约的条款项。示例性地,参考图2,可以通过客户端201将许可证令牌发送给金融机构的服务器202,金融机构的服务器202向服务器203(即执行本方法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有许可证令牌和授信条件的身份验证请求;相应地,服务器203接收身份验证请求。
可选的,接收身份验证请求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授信请求的执行指令,接收符合授信要求的身份信息条目数据;根据身份信息条目数据,生成许可证令牌。
示例性地,参考图2,若用户想知道一金融机构可以给自己的贷款额度,则可以通过客户端201对金融机构的服务器202发起授信请求。服务器202将一份授信要求的身份信息条目,以数据的形式发送给客户端201。客户端201经过用户允许,将身份信息条目数据发送给服务器203,服务器203根据身份信息条目数据生成一个可验证身份信息的许可令牌(token),该许可令牌即为许可证token。许可证token的内容比如包括:(1)允许提供该金融机构的授信合同里要求的身份信息验证请求,例如,若A贷款公司的信用贷款要求核验用户的年龄,则许可证token的内容中会包含对具体公司的年龄验证的许可;(2)允许验证的次数,验证的次数比如为一次或多次,一般为一次,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302、在许可证令牌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证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用户身份令牌是将用户身份信息拆解后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时获得的统一存储标识,目标身份信息包括至少两种身份信息。
该步骤中,可以解析身份验证请求,获得身份验证请求携带的许可证令牌和授信条件,对许可证令牌进行验证,验证方式比如为验证身份验证请求携带的许可证令牌和执行本方法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已存储的许可证令牌是否相同。在验证身份验证请求携带的许可证令牌与已存储的许可证令牌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证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目标身份信息包括至少两种身份信息。其中,用户身份令牌是预先将用户身份信息进行拆解,即碎片化处理,然后采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时获得的统一存储标识。对于具体如何获得用户身份令牌,以及如何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证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可参考后续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在验证许可证令牌与已存储的许可证令牌不相同的情况下,向身份验证请求的发送方发送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身份验证请求携带的许可证令牌不正确。
S303、确定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
该步骤中,在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证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到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后,可以根据授信条件包含的不同的条款项,确定授信条件中每个条款项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示例性地,假设授信条件是:年龄大于20岁,小于40岁;收入在年薪10~20万之间,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比如为生日信息和纳税信息,则可以确定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即授信条件中的年龄对应于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中的生日信息,授信条件中的收入对应于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中的纳税信息。
S304、基于对应关系,将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信息验证节点用于基于授信条件对授信条件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得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
该步骤中,在确定了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后,可以将授信条件和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以得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不同的目标身份信息需要在不同的信息验证节点中进行验证。通过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分别根据授信条件对授信条件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验证,而不是集中在一个信息验证节点对目标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可以使得每个信息验证节点都不会得到用户完整的身份信息,从而保证了用户信息对信息验证节点的隐私保护。可以理解,信息验证节点能够根据授信条件,验证目标身份信息是否满足授信条件,本申请对信息验证节点的验证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对于具体如何将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信息验证节点,可参考后续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S305、将验证结果发送给身份验证请求的发送方。
示例性地,验证结果比如为年龄大于20验证通过,年薪10万验证不通过。该步骤中,在获得了验证结果后,可以将验证结果发送给身份验证请求的发送方。示例性地,身份验证请求的发送方不如为金融机构,则将验证结果发送给金融机构,金融结构在确定用户符合授信条件后,用户和和金融机构签订授信合同,本申请对授信合同的签订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在身份验证请求携带的许可证令牌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证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其中,通过将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碎片化、去中心化存储来获得用户身份令牌,能够有效地保护用户的信息,且可以保护用户的信息不被篡改;确定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基于对应关系,将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以得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由于通过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分别根据授信条件对授信条件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验证,每个信息验证节点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是不同的,而不是集中在一个信息验证节点对目标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即采用去中心化的验证方式,通过不同的信息验证节点进行验证,使得每个信息验证节点,都不会得到用户完整的身份信息,从而保证了用户信息对信息验证节点的隐私保护。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有效地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进而能够提高授信的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身份令牌的获得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401、响应于用户身份信息的输入完成指令,获取用户身份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身份信息比如包括用户的身份证、工资流水、公积金信息、信用卡还款信息以及固定资产信息等,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地,参考图2,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201输入用户身份信息,服务器203(即执行本方法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身份信息的输入完成指令,获取用户身份信息。
S402、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信息验证节点,信息验证节点用于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得到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
示例性地,可以随机选择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信息验证节点,来验证用户身份信息的合法性。可以理解,随机选择的信息验证节点需要有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的能力、验证的规则或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对于用户身份信息中的身份证,则可以在拥有身份证核验资质、能力的信息验证节点中进行随机选择,以验证身份证的真实性,具体的验证方式比如为将人脸视频、照片等与身份证包含的图片进行比对。可选的,用户身份信息包含多个信息,则对每个信息,可以选择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验证节点进行验证,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S403、若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拆解用户身份信息,得到拆解后的多个用户身份信息。
示例性地,在信息验证节点验证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后,可以按照预设拆解规则来拆解用户身份信息,获得拆解后的多个用户身份信息。可以理解,预设拆解规则为最小粒度的拆解规则,例如,对于用户身份信息中的身份证,可以将身份证上的信息拆解为生日、身份证号、性别、民族以及住址等多个用户身份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若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为验证不通过,则提示用户重新输入用户身份信息。
S404、将每个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用户身份令牌。
该步骤中,在获得了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后,可以将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用户身份令牌。
进一步地,可选的,将每个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用户身份令牌,可以包括:对每个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将每个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对每个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进行聚合处理,获得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将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用户身份令牌。
示例性地,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包含多个信息,可以对每个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其中,本申请对具体的加密方式不作具体限定。第一区块链网络比如为星际文件系统(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IPFS)或艾尔维(ARWEAVE,AR)等,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第一区块链网络为去中心化的存储网络。在获得了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后,可以将每个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该令牌可以理解为第一区块链网络中存储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的存储地址。
对每个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进行聚合处理,获得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对于聚合处理,可能出现如下两种情况:(1)如果用户是第一次输入用户身份信息,即用户第一次注册去中心化的身份,则生成一份键(key)、值(value)结构的用户身份聚合数据;用户身份聚合数据比如为:“{“身份证号”:“身份证号信息加密token”,“生日”:“生日信息加密token”,“纳税信息”:“纳税信息加密token”,“固定资产信息”:“固定资产信息加密token”}”;将用户身份聚合数据上传至去中心化的第一区块链网络中,可以获得与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对应的token,即用户身份令牌,该用户身份令牌的绑定方式是token对应了用户的身份证号;(2)如果用户不是第一次注册去中心化的身份,则可以通过用户身份令牌到去中心化的第一区块链网络中查找之前存储的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将用户新输入的用户身份信息加入到之前存储的用户身份聚合数据中;具体地,使用新的用户身份聚合数据替换之前存储的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即使用链上修改替换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身份令牌的获得方法,通过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信息验证节点,来得到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若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将拆解后的每个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用户身份令牌;通过将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碎片化、去中心化存储来获得用户身份令牌,能够有效地保护用户的信息,且可以保护用户的信息不被篡改。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对信息处理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501、接收身份验证请求,身份验证请求携带有许可证令牌和授信条件。
该步骤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S30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3中S302步骤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的S502至S504三个步骤:
S502、在许可证令牌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许可证令牌,获取许可证令牌对应的许可要求信息。
示例性地,参考上述实施例,许可证令牌是根据符合授信要求的身份信息条目数据生成的,因此,可以根据许可证令牌,获取许可证令牌对应的许可要求信息,该许可要求信息比如为允许提供一金融机构的授信合同里要求的身份信息验证请求。
S503、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要求信息,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
该步骤中,基于图4的示例,可以通过用户身份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取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并根据许可要求信息,从用户身份聚合数据中将符合许可要求信息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提取出来,即获得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例如,许可要求信息为需要验证年龄和收入,则只需从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取出如下两条Key、Value的数据即可:“{“生日”:“生日信息加密token”,“纳税信息”:“纳税信息加密token”}”。其中,“生日信息加密token”和“纳税信息加密token”即为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
S504、根据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
该步骤中,在获得了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后,即获得了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在第一区块链网络中的存储地址,因此,可以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
S505、对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
示例性地,基于图4的示例,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是加密的用户身份信息,可以采用与加密方式对应的解密方式来对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
S506、确定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
该步骤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S303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图3中S304步骤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的S507至S509三个步骤:
S507、对授信条件进行拆解,得到拆解后的多个子授信条件。
示例性地,假设授信条件是:年龄大于20岁,小于40岁;收入在年薪10~20万之间,则可以将授信条件拆解为4个子授信条件:(1)年龄大于20岁;(2)年龄小于40岁;(3)年薪大于10万;(4)年薪小于20万。
S508、基于对应关系,确定每个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
示例性地,子授信条件比如为年龄大于20岁,则可以确定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为生日信息。
S509、将每个子授信条件和每个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一个信息验证节点。
该步骤中,在确定了每个子授信条件和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后,可以随机选择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信息验证节点对目标身份信息进行验证,以得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可选的,可以将一个子授信条件和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发送至一个或多个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信息验证节点,来对该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S510、将验证结果发送给身份验证请求的发送方。
该步骤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中S305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通过接收身份验证请求,身份验证请求携带有许可证令牌和授信条件;在验证许可证令牌与已存储的许可证令牌相同的情况下,根据许可证令牌,获取许可证令牌对应的许可要求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要求信息,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根据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确定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对授信条件进行拆解,得到拆解后的多个子授信条件;基于对应关系,确定每个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将每个子授信条件和每个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一个信息验证节点,以得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将验证结果发送给身份验证请求的发送方。由于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碎片化、去中心化存储来获得用户身份令牌,能够有效地保护用户的信息,且可以保护用户的信息不被篡改;通过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分别根据授信条件对授信条件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验证,每个信息验证节点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是不同的,而不是集中在一个信息验证节点对目标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即采用去中心化的验证方式,通过不同的信息验证节点进行验证,使得每个信息验证节点,都不会得到用户完整的身份信息,从而保证了用户信息对信息验证节点的隐私保护。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有效地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进而能够提高授信的效率。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600包括:接收模块601、第一获取模块602、确定模块603、分发模块604和发送模块605。其中: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身份验证请求,身份验证请求携带有许可证令牌和授信条件,许可证令牌用于表征用户允许验证的身份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602,用于在许可证令牌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证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用户身份令牌是将用户身份信息拆解后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时获得的统一存储标识,目标身份信息包括至少两种身份信息。
确定模块603,用于确定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
分发模块604,用于基于对应关系,将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信息验证节点用于基于授信条件对授信条件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得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
发送模块605,用于将验证结果发送给身份验证请求的发送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发模块604可以具体用于:对授信条件进行拆解,获得拆解后的子授信条件;基于对应关系,确定每个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将每个子授信条件和每个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一个信息验证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600包括第二获取模块606,用于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用户身份令牌:响应于用户身份信息的输入完成指令,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信息验证节点,信息验证节点用于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得到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若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拆解用户身份信息,得到拆解后的多个用户身份信息;将每个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用户身份令牌。
可选的,第二获取模块606在用于将每个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用户身份令牌时,可以具体用于:对每个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将每个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对每个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进行聚合处理,获得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将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用户身份令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602可以具体用于:根据许可证令牌,获取许可证令牌对应的许可要求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要求信息,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根据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发模块604可以具体用于:对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基于对应关系,将授信条件和解密后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
可选的,接收模块601还可以用于,在接收身份验证请求之前,响应于授信请求的执行指令,接收符合授信要求的身份信息条目数据;根据身份信息条目数据,生成许可证令牌。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图6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信息处理系统700包括:身份信息加密存储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服务模块701、身份生成服务模块702、验证身份API服务模块703、第一区块链网络704、第二区块链网络705中的信息验证节点7051。其中:
身份信息加密存储API服务模块701,用于响应于用户身份信息的输入完成指令,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二区块链网络705中的信息验证节点7051,以得到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若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拆解用户身份信息,获得拆解后的多个用户身份信息;对每个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将每个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704中,获得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将每个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发送给身份生成服务模块702,以获取用户身份聚合数据;以及接收身份生成服务模块702发送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将解密后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发送给验证身份API服务模块703;
身份生成服务模块702,用于接收身份信息加密存储API服务模块701发送的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对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进行聚合处理,获得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将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存储至第一区块链网络704中,获得用户身份令牌;以及响应于授信请求的执行指令,接收符合授信要求的身份信息条目数据,根据身份信息条目数据,生成许可证令牌;接收验证身份API服务模块703发送的身份验证请求携带的许可证令牌,验证该许可证令牌与已存储的许可证令牌是否相同;在验证该许可证令牌与已存储的许可证令牌相同的情况下,根据许可证令牌,获取许可证令牌对应的许可要求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许可要求信息,从第一区块链网络704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根据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704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将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发送给身份信息加密存储API服务模块701,以对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解密;
验证身份API服务模块703,用于接收身份验证请求,身份验证请求携带有许可证令牌和授信条件,将许可证令牌发送给身份生成服务模块702,以验证许可证令牌的正确性;以及接收身份信息加密存储API服务模块701发送的解密后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授信条件进行拆解,得到拆解后的多个子授信条件;基于授信条件和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每个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将每个子授信条件和每个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发送至第二区块链网络705中的至少一个信息验证节点7051;以得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将验证结果发送给身份验证请求的发送方。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身份信息加密存储API服务模块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分发模块和第二获取模块的功能类似;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身份生成服务模块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第一获取模块和第二获取模块的功能类似;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验证身份API服务模块的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确定模块、分发模块和发送模块的功能类似。
基于图7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示例性地,可以进行无抵押小额贷款授信。在进行无抵押小额贷款授信时,既能够对金融机构的身份信息保密,又可以将用户的良好信用和偿债能力被金融机构获知,最后达成协议;进行用户身份信息审核时,既能够保证用户的身份信息对金融机构保密,又可以让信息验证节点为用户核验身份信息;身份被信息处理系统认证后,不会被盗用,也降低了金融机构接收到假身份信息的风险。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1)用户身份信息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存储,碎片化可以更好地保护用户身份信息,去中心化可以保护用户身份信息不被篡改。
(2)去中心化的验证,根据把待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碎片化的验证方式,分散到多个信息验证节点去核验,使得每个信息验证节点,都不会得到用户完整的用户身份信息,保证了用户身份信息对于信息验证节点的隐私保护。
(3)用户身份信息的去中心化,防止了用户身份信息被盗用的风险,因为用户的身份证与用户身份令牌一一对应。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地,电子设备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或计算机。参照图8,电子设备800包括处理组件801,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80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801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8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801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
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803被配置为执行电子设备8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804被配置为将电子设备8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805。电子设备8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80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信息处理方法的方案。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方案。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可读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可读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s,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信息处理装置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身份验证请求,所述身份验证请求携带有许可证令牌和授信条件,所述许可证令牌用于表征用户允许验证的身份信息;
在所述许可证令牌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所述许可证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令牌是将用户身份信息拆解后存储至所述第一区块链网络时获得的统一存储标识,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包括至少两种身份信息;
确定所述授信条件和所述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授信条件和所述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所述信息验证节点用于基于所述授信条件对所述授信条件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得到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
将所述验证结果发送给所述身份验证请求的发送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授信条件和所述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包括:
对所述授信条件进行拆解,得到拆解后的多个子授信条件;
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每个所述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
将每个所述子授信条件和每个所述子授信条件对应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一个信息验证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身份令牌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
响应于用户身份信息的输入完成指令,获取所述用户身份信息;
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信息验证节点,所述信息验证节点用于对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得到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
若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则拆解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得到拆解后的多个用户身份信息;
将每个所述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所述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所述用户身份令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每个所述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所述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所述用户身份令牌,包括:
对每个所述拆解后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
将每个所述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至所述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所述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
对每个所述加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进行聚合处理,获得用户身份聚合数据;
将所述用户身份聚合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一区块链网络中,获得所述用户身份令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所述许可证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许可证令牌,获取所述许可证令牌对应的许可要求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令牌和所述许可要求信息,从所述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所述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
根据所述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令牌,从所述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所述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授信条件和所述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包括:
对所述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解密后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授信条件和所述解密后的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身份验证请求之前,还包括:
响应于授信请求的执行指令,接收符合授信要求的身份信息条目数据;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条目数据,生成所述许可证令牌。
8.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身份验证请求,所述身份验证请求携带有许可证令牌和授信条件,所述许可证令牌用于表征用户允许验证的身份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许可证令牌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用户身份令牌和所述许可证令牌,从第一区块链网络获取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所述用户身份令牌是将用户身份信息拆解后存储至所述第一区块链网络时获得的统一存储标识,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包括至少两种身份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授信条件和所述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
分发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授信条件和所述待验证的目标身份信息,分发给第二区块链网络中的至少两个信息验证节点,所述信息验证节点用于基于所述授信条件对所述授信条件对应的目标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得到所述目标身份信息对应的验证结果;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验证结果发送给所述身份验证请求的发送方。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1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2210662769.4A 2022-06-13 2022-06-13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0998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2769.4A CN115099814A (zh) 2022-06-13 2022-06-13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2769.4A CN115099814A (zh) 2022-06-13 2022-06-13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9814A true CN115099814A (zh) 2022-09-23

Family

ID=83291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2769.4A Pending CN115099814A (zh) 2022-06-13 2022-06-13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998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4253A (zh) * 2023-02-15 2023-03-21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身份验证系统、客户端和服务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4253A (zh) * 2023-02-15 2023-03-21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身份验证系统、客户端和服务端
CN115834253B (zh) * 2023-02-15 2023-04-14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身份验证系统、客户端和服务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73270B2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におけるスマートコントラクトに基づくトランザクション活動の取扱注意データを保護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US11637709B2 (en) Split-key wallet access between blockchains
JP7450339B2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のためのリソースの公平性のための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7250568B2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ノード、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ノードの方法、および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ノード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22002980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reating and recovering accounts using dynamic passwords
US20210051027A1 (en) User identity information authent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US1078906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sequence of instructions of software
JP7304116B2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確率的タイマー・トランザクション同期化
US10742398B2 (en) Bespoke programmable crypto token
US11019053B2 (en) Requesting credentials
US10936552B2 (en) Performing bilateral negotiations on a blockchain
EP3867849B1 (en) Secure digital wallet processing system
US20220311611A1 (en) Reputation profile propagation on blockchain networks
US20220172198A1 (en) Real-time blockchain settlement network
CN111417945A (zh)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保函
WO2020047116A1 (en) Techniques for data access control utilizing blockchains
CN114761952A (zh) 提供安全联合机器学习的技术
CN111433798A (zh)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保函
CN114363327A (zh) 区块链网络中的合规机制
US11769146B1 (en) Blockchain transactional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20200082391A1 (en) Performing bilateral negotiations on a blockchain
KR101876672B1 (ko) 블록 체인을 이용한 전자 서명 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는 시스템
CN115099814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97103B2 (en) Graduated accounts using assertions
US2023003921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liance chec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