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8243A - 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98243A
CN115098243A CN202210489069.XA CN202210489069A CN115098243A CN 115098243 A CN115098243 A CN 115098243A CN 202210489069 A CN202210489069 A CN 202210489069A CN 115098243 A CN115098243 A CN 115098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latform
data
managemen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890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98243B (zh
Inventor
张发胜
张胜强
黄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p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p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890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982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98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8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98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8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61Partitioning or combining of resources
    • G06F9/5077Logical partitioning of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configuration of virtualized re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 G06F16/2255Hash tab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82Tablespace storage structures;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6Real estate
    • G06Q50/163Real estat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30Control
    • G16Y40/35Management of things, i.e. controlling in accordance with a policy or in order to achieve specified object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属于智能化物联网管理技术领域,为了利用解决有的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无法通过信息分担的方式,对多种类信息进行分控管理,且一个管理系统数据太多,在管理过程中,容易造成内部数据分析过载,导致系统瘫痪,无法对内部信息进行储存,导致数据消失,现有的系统对管理者权限无法限制,导致内部信息容易泄露,安全性低。可通过信息传输平台将数据分摊到不同的分控系统内进行分向分析处理,避免总系统内数据过载,提高传输稳定性,且能够对数据进行备份,可用于后续查询,通过权限修改和限定,有效防止内部隐私泄露,提高信息的保密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Description

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智能化物联网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智能化物联网控制 分析服务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提升建筑管理智能化水平,强调以信息化领先 发展与带动战略,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社 区作为城市人民生产生活的最小单元,是城市经济水平、市民文明程度的外 在表征,科学、精细地社区管理是实现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城市中的 各个社区作为人民生产生活、生存居住的客观空间范围,是我国在人口密度、 经济发展、技术研究、基础性设施建设、信息交换等方面的最小单元。对社 区信息进行管理精细化与服务精细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的应用需求。
1、现有的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无法通过信息分担的方式,对多 种类信息进行分控管理,且一个管理系统数据太多,在管理过程中,容易造 成内部数据分析过载,导致系统瘫痪;
2、其次,当总系统瘫痪时,无法对内部信息进行储存,导致数据消失, 现有的系统对管理者权限无法限制,导致内部信息容易泄露,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提高建筑 的综合使用功能和物业管理的效率,确保建筑内所有设备处于高效、节能、 最佳运行状,通过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通过物联网传输信息到大数据处理平 台时,能够确保信息通信时安全性,提高通信信息的正确性,可通过信息传 输平台将数据分摊到不同的分控系统内进行分向分析处理,避免总系统内数 据过载,影响内部稳定性,实现智能建筑内各专业子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快 速响应与全局控制,实现智能建筑内各专业软件容器之间相互协同的互操作、 快速响应与全局控制,避免集中管理平台瘫痪时,信息闭塞,提高传输稳定 性,且能够对数据进行备份,可用于后续查询,通过权限修改和限定,有效 防止内部隐私泄露,提高信息的保密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包括服务管理系统和分控系统, 服务管理系统与分控系统对接;
所述服务管理系统包括集中管理平台单元、系统接入单元和设备应用单 元,集中管理平台单元通过系统接入单元与设备应用单元对接;
所述集中管理平台单元内包括信息采集平台、监视平台、管控平台、储 存平台、数据分析平台和信息传输平台,所述管控平台通过信息传输平台与 分控系统连接;
所述分控系统内置接收模块、分析模块、通道建立模块、备份模块和紧 急通道请求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分析模块、通道建立模块、备份模块和紧 急通道请求发送模块均与分控系统对接。
进一步地,包括如下步骤:
S1:数据整合:计算机内建立大数据平台,计算机通过网关接口接入物 联网,物联网将信息传输给大数据处理平台,大数据处理平台内设置数据库, 数据库内储存接收的信息,并建立通讯方式,用于构件服务管理系统;
S2:系统构件:将储存的数据应用,针对服务与管理项目特征对系统构 件内分层管理,包括集中管理平台层、系统接入层和设备应用层,集中管理 平台层通过系统接入层接入设备应用层,并对设备应用层进行集中管理分析;
S3:技术框架:将智能化不同场景中的各个功能封装成多个相对独立运 行的软件容器,以微服务的方式将相应的功能交付给用户使用;
S4:分接系统:确定好主系统后分接设置多组分控系统,用于对主系统 内数据进行分担分析,针对分配的数据进行储存备份;
S5:建立权限:针对服务管理系统内设置管理权限,根据服务管理类型, 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给管理者提供相应的管理需求,并针对用户进行多方 向反馈数据。
进一步地,针对S1中智能通信方法包括大数据处理平台和计算机,计算 机上支持多通道物联网接入网关接口,通过网关接口接入物联网从而将内部 信心通过物联网进行传输给大数据处理平台,大数据处理平台通过物联网接 入移动终端传输信息给移动终端,实现多终端信息互通化。
进一步地,针对S2中集中管理平台层包括信息采集平台、监视平台、管 控平台、储存平台、数据分析平台和信息传输平台,信息采集平台、监视平 台、数据分析平台和信息传输平台均与管控平台对接,储存平台将信息采集 平台采集到的信息储存,用于为数据分析平台提供数据;
针对S2中系统接入层通过交换机、物联网管道侧设备、软件定义IOT边 缘接入设备或功多媒体终端、无线路由器以及第三方子系统数据接口,标准 接入各类设备和专业子系统,达到弱电施工建设和后期运维管理的统一化、 标准化、智能化和智慧化。
进一步地,针对S2中集中管理平台层管理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信息采集平台包括多种信息采集设备,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信息 采集,在采集后,针对信息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传输 到储存平台内;
S202:管控平台针对针对多种类型信息进行管控,并由数据分析平台针 对信息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由储存平台作为基础,针对内部信息量做 一个大体的评估;
S203:当信息量过载时,管控平台通过信息传输平台将不同种类的数据, 进行分批传输到不同的分控系统内进行单向种类的数据分担;
S204:当对不同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后,针对数据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 进行提示,并由管控平台将统一多项结果传输到服务管理系统内,并建立一 个风险警报的通道,使管理者能够快速进入查看,并根据根据风险问题给个 解决方案,将结果通过智能通信的方法传输给用户。
进一步地,针对S3包括如下步骤:
S301:针对管控中不同场景的各个管控功能进行单独驱动,实现各项单 独管控的效果,智慧建筑实现的功能和业务逻辑,通过容器以建筑功能虚拟 化的方式来实现;
S302:搭建统一的服务池实现系统的高健壮性及一致性服务,实现建筑 管理的全时驱动,将单独控制的软件容器由服务管理系统统一进行管理驱动;
S303:构件模拟系统,将整个系统类对应的管控类型以动态模拟的方式 进行展现,通过三维的方式进行事态模拟,并根据模拟控制多方进行同时调 配;
S304:三维模拟信息将以管理者人员可以通过PC、手机、平板电脑等移 动终端实时地看到其权限范围内所关心的任何一个子系统的任一个设备或关 键点的状态,以图形、模块或动画的方式显示出来。
进一步地,针对S4包括如下步骤:
S401:针对设置的不同分控系统进行管控类型分配,针对管控的类型进 行实施,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集中管理平台单元的数据进行分担处理;
S402:分析模块将分担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好的数据进行传送, 在数据分析后,备份模块可自动进行备份储存;
S403:信息传输时,通道建立模块依次与集中管理平台单元建立数据分 享通道,将单向分析后的信息进行传输;
S404:当与集中管理平台单元无法建立通道或者通道被中断时,分控系 统通过紧急通道请求发送模块发送接入信号给服务管理系统,并建立紧急输 出通道,进行信号传输。
进一步地,针对S5包括如下步骤:
S501:管理权限包括区域内各处管理,针对监控方面,分为公共区域, 对管控区域权限为管理人所在的区域和负责的区域的公共地方;
S502:针对管理权限设置修改系统,根据管控范围变动,对管理人所受 理的权限进行更细和修改;
S503:针对紧急情况,可向总系统内申请零时权限,针对突发事件进行 处理;
S504:管理人在获取管控权利的同时要接收监督,并将行使的权利透明 化,针对不同管理权限的管理人之间,以及用户之间相互监督和管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采集平台,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种信息采集设备发送的采集信息;
第一分类模块,用于:
基于每个信息采集设备的设备属性确定对应的采集信息的种类标识;所 述设备属性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型号;
将所述种类标识与预设种类标识进行语义相似度计算,在确定所述语义 相似度大于预设语义相似度时,确定所述采集信息的采集时间值及记录轨迹;
根据所述采集信息的采集时间值及记录轨迹进行数据分析,剔除不满足 数据记录的采集信息,得到有效采集信息;
提取所述有效采集信息中的线程日志;
获取所述线程日志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线程状态信息及线程 状态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线程状态变化信息及线程状态信息进行节点划分,得到若干个 信息节点;
将所述若干个信息节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若干个分类集合;
第二分类模块,用于:
对分类集合中的组成元素根据预设的SHA256算法进行哈希计算,得到每 个组成元素对应的哈希值;
根据每个组成元素对应的哈希值及预设的哈希值-等级对照表,进行分 类,得到分类结果;
传输模块,用于:
对每个类型的信息数据设置一个固定的传输通道进行传输;
对每个传输通道对应的存储空间进行检测;
在确定各个存储空间分配不均时,将存储空间为空闲状态的传输通道作 为临时传输通道;
将存储空间为满载状态的传输通道对应的排队信息数据通过所述临时传 输通道进行传输,进而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传输到储存平台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采集平台基于若干个的传输节点将不同类型的 信息数据进行分类传输到储存平台内;
计算传输节点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能够正常传输的时长,并判断是否小于 预设时长;
将时长小于预设时长的传输节点进行标记,并发出报警提示;
计算传输节点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能够正常传输的时长,包括:
计算第i个传输节点的数据传输带宽Dai
Dai=Dbi+∑Dci
其中,Dbi为第i个传输节点采集数据时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Dci为第i 个传输节点在使用数据传输功能时所接收的带宽;
根据第i个传输节点的数据传输带宽,计算第i个传输节点在进行数据 传输时能够正常传输的时长Ti
Figure BDA0003630879580000071
其中,Ri第i个传输节点的自身数据上传带宽;Ddi为第i个传输节点传 输过程中的已用带宽;Vi为第i个传输节点的数据传输率;F(i,U)为第i个 传输节点与储存平台间的数据传输频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出的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是 整个建筑的监控管理中心,负责整个系统协调运行和综合管理;实现各系统 的监测和控制,采用公共云或私有云方式,保证建筑的数据安全性,可以部 署在云服务器或本地的服务池方式实现各专业的控制,保证数据高度的稳定 性,物联网数据中台共性平台基础上,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对建筑全面有效 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建筑的综合使用功能和物业管理的效率,确保建筑内所 有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
2、本发明提出的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计算机上支持多 通道物联网接入网关接口,通过网关接口接入物联网从而将内部信心通过物 联网进行传输给大数据处理平台,大数据处理平台通过物联网接入移动终端 传输信息给移动终端,实现多终端信息互通化,支持各种智能化的信息交互 服务,提高通信智能智能化,通过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通过物联网传输信息 到大数据处理平台时,能够确保信息通信时安全性,提高通信信息的正确性。
3、本发明提出的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集中管理平台针 对多个分控系统进行全局化的集中统一式监视和管理,将多个分控系统的信 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准确、全面反映各子系统实时运行 信息、历史数据及运行趋势,并对重要部位的运行信息实时动态监视,实现 事前预警,提高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在内部信息过载时,可通过信息传输 平台将数据分摊到不同的分控系统内进行分向分析处理,避免总系统内数据 过载,影响内部稳定性。
4、本发明提出的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采用与各智能化 应用系统数据通讯的方式,实现对系统状态的监控和信息与数据的交互,其 并不影响单独控制的软件容器独立运行的功能,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 软件容器之间的互操作性,实现智能建筑内各专业子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快 速响应与全局控制,实现智能建筑内各专业软件容器之间相互协同的互操作、 快速响应与全局控制。
5、本发明提出的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不同的分控系统 对应多中控制类型,能够有效做到分担处理,提高分析效率,可通过建立紧 急通道,传输信息,避免集中管理平台瘫痪时,信息闭塞,提高传输稳定性, 且能够对数据进行备份,可用于后续查询。
6、本发明提出的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建筑管理者是智 能建筑管理主要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因此,智能建筑信息服务管理系统给建筑 管理者提供的主要功能,采集管理权限内的建筑信息、分析运营数据和向住 户反馈状况等,通过权限修改和限定,有效防止内部隐私泄露,提高信息的 保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服务管理系统模块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控系统模块图;
图3为本发明的模块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总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系统构件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技术框架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分接系统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建立权限的流程图。
图中:1、服务管理系统;11、集中管理平台单元;111、信息采集平台; 112、监视平台;113、管控平台;114、储存平台;115、数据分析平台;116、 信息传输平台;12、系统接入单元;13、设备应用单元;2、分控系统;21、 接收模块;22、分析模块;23、通道建立模块;24、备份模块;25、紧急通 道请求发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包括服务管理 系统1和分控系统2,服务管理系统1与分控系统2对接;
服务管理系统1包括集中管理平台单元11、系统接入单元12和设备应用 单元13,集中管理平台单元11通过系统接入单元12与设备应用单元13对接;
集中管理平台单元11内包括信息采集平台111、监视平台112、管控平 台113、储存平台114、数据分析平台115和信息传输平台116,管控平台113 通过信息传输平台116与分控系统2连接;
分控系统2内置接收模块21、分析模块22、通道建立模块23、备份模块 24和紧急通道请求发送模块25,接收模块21、分析模块22、通道建立模块 23、备份模块24和紧急通道请求发送模块25均与分控系统2对接。
请参阅图3-图4,包括如下步骤:
S1:数据整合:计算机内建立大数据平台,计算机通过网关接口接入物 联网,物联网将信息传输给大数据处理平台,大数据处理平台内设置数据库, 数据库内储存接收的信息,并建立通讯方式,用于构件服务管理系统1;
S2:系统构件:将储存的数据应用,针对服务与管理项目特征对系统构 件内分层管理,包括集中管理平台层、系统接入层和设备应用层,集中管理 平台层通过系统接入层接入设备应用层,并对设备应用层进行集中管理分析;
S3:技术框架:将智能化不同场景中的各个功能封装成多个相对独立运 行的软件容器,以微服务的方式将相应的功能交付给用户使用;
S4:分接系统:确定好主系统后分接设置多组分控系统2,用于对主系统 内数据进行分担分析,针对分配的数据进行储存备份;
S5:建立权限:针对服务管理系统1内设置管理权限,根据服务管理类 型,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给管理者提供相应的管理需求,并针对用户进行 多方向反馈数据。
服务管理系统1是整个建筑的监控管理中心,负责整个系统协调运行和 综合管理;实现各系统的监测和控制,采用公共云或私有云方式,保证建筑 的数据安全性,可以部署在云服务器或本地的服务池方式实现各专业的控制, 保证数据高度的稳定性,物联网数据中台共性平台基础上,采用现代化技术 进行对建筑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建筑的综合使用功能和物业管理的 效率,确保建筑内所有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
针对S1中智能通信方法包括大数据处理平台和计算机,计算机上支持多 通道物联网接入网关接口,通过网关接口接入物联网从而将内部信心通过物 联网进行传输给大数据处理平台,大数据处理平台通过物联网接入移动终端 传输信息给移动终端,实现多终端信息互通化,支持各种智能化的信息交互 服务,提高通信智能智能化,通过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通过物联网传输信息 到大数据处理平台时,能够确保信息通信时安全性,提高通信信息的正确性。
针对S2中集中管理平台层包括信息采集平台111、监视平台112、管控 平台113、储存平台114、数据分析平台115和信息传输平台116,信息采集 平台111、监视平台112、数据分析平台115和信息传输平台116均与管控平 台113对接,储存平台114将信息采集平台111采集到的信息储存,用于为 数据分析平台115提供数据。
请参阅图5,针对S2中集中管理平台层管理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信息采集平台111包括多种信息采集设备,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信息采集,在采集后,针对信息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 传输到储存平台114内;
S202:管控平台113针对针对多种类型信息进行管控,并由数据分析平 台115针对信息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由储存平台114作为基础,针对 内部信息量做一个大体的评估;
S203:当信息量过载时,管控平台113通过信息传输平台116将不同种 类的数据,进行分批传输到不同的分控系统2内进行单向种类的数据分担;
S204:当对不同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后,针对数据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 进行提示,并由管控平台113将统一多项结果传输到服务管理系统1内,并 建立一个风险警报的通道,使管理者能够快速进入查看,并根据根据风险问 题给个解决方案,将结果通过智能通信的方法传输给用户。
集中管理平台针对多个分控系统2进行全局化的集中统一式监视和管理, 将多个分控系统2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准确、全面 反映各子系统实时运行信息、历史数据及运行趋势,并对重要部位的运行信 息实时动态监视,实现事前预警,提高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在内部信息过 载时,可通过信息传输平台116将数据分摊到不同的分控系统2内进行分向 分析处理,避免总系统内数据过载,影响内部稳定性。
针对S2中系统接入层通过交换机、物联网管道侧设备、软件定义IOT边 缘接入设备或功多媒体终端、无线路由器以及第三方子系统数据接口,标准 接入各类设备和专业子系统,达到弱电施工建设和后期运维管理的统一化、 标准化、智能化和智慧化。
请参阅图6,针对S3包括如下步骤:
S301:针对管控中不同场景的各个管控功能进行单独驱动,实现各项单 独管控的效果,智慧建筑实现的功能和业务逻辑,通过容器以建筑功能虚拟 化的方式来实现;
S302:搭建统一的服务池实现系统的高健壮性及一致性服务,实现建筑 管理的全时驱动,将单独控制的软件容器由服务管理系统1统一进行管理驱 动;
S303:构件模拟系统,将整个系统类对应的管控类型以动态模拟的方式 进行展现,通过三维的方式进行事态模拟,并根据模拟控制多方进行同时调 配;
S304:三维模拟信息将以管理者人员可以通过PC、手机、平板电脑等移 动终端实时地看到其权限范围内所关心的任何一个子系统的任一个设备或关 键点的状态,以图形、模块或动画的方式显示出来。
采用与各智能化应用系统数据通讯的方式,实现对系统状态的监控和信 息与数据的交互,其并不影响单独控制的软件容器独立运行的功能,而是要 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软件容器之间的互操作性,实现智能建筑内各专业子系 统之间的互操作、快速响应与全局控制,实现智能建筑内各专业软件容器之 间相互协同的互操作、快速响应与全局控制。
请参阅图7,针对S4包括如下步骤:
S401:针对设置的不同分控系统2进行管控类型分配,针对管控的类型 进行实施,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集中管理平台单元11的数据进行分担处理;
S402:分析模块22将分担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好的数据进行传送, 在数据分析后,备份模块24可自动进行备份储存;
S403:信息传输时,通道建立模块23依次与集中管理平台单元11建立 数据分享通道,将单向分析后的信息进行传输;
S404:当与集中管理平台单元11无法建立通道或者通道被中断时,分 控系统2通过紧急通道请求发送模块25发送接入信号给服务管理系统1,并 建立紧急输出通道,进行信号传输。
不同的分控系统2对应多中控制类型,能够有效做到分担处理,提高分 析效率,可通过建立紧急通道,传输信息,避免集中管理平台瘫痪时,信息 闭塞,提高传输稳定性,且能够对数据进行备份,可用于后续查询。
请参阅图8,针对S5包括如下步骤:
S501:管理权限包括区域内各处管理,针对监控方面,分为公共区域, 对管控区域权限为管理人所在的区域和负责的区域的公共地方;
S502:针对管理权限设置修改系统,根据管控范围变动,对管理人所受 理的权限进行更细和修改;
S503:针对紧急情况,可向总系统内申请零时权限,针对突发事件进行 处理;
S504:管理人在获取管控权利的同时要接收监督,并将行使的权利透明 化,针对不同管理权限的管理人之间,以及用户之间相互监督和管控。
建筑管理者是智能建筑管理主要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因此,智能建筑信息 服务管理系统1给建筑管理者提供的主要功能,采集管理权限内的建筑信息、 分析运营数据和向住户反馈状况等,通过权限修改和限定,有效防止内部隐 私泄露,提高信息的保密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服务管 理系统1是整个建筑的监控管理中心,负责整个系统协调运行和综合管理; 实现各系统的监测和控制,采用公共云或私有云方式,保证建筑的数据安全 性,可以部署在云服务器或本地的服务池方式实现各专业的控制,保证数据 高度的稳定性,物联网数据中台共性平台基础上,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对建 筑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建筑的综合使用功能和物业管理的效率,确 保建筑内所有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计算机上支持多通道物联网接入网关接口,通过网关接口接入物联网从而将内部信心通过物联网进 行传输给大数据处理平台,大数据处理平台通过物联网接入移动终端传输信 息给移动终端,实现多终端信息互通化,支持各种智能化的信息交互服务, 提高通信智能智能化,通过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通过物联网传输信息到大数 据处理平台时,能够确保信息通信时安全性,提高通信信息的正确性,集中 管理平台针对多个分控系统2进行全局化的集中统一式监视和管理,将多个 分控系统2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准确、全面反映各 子系统实时运行信息、历史数据及运行趋势,并对重要部位的运行信息实时 动态监视,实现事前预警,提高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在内部信息过载时, 可通过信息传输平台116将数据分摊到不同的分控系统2内进行分向分析处 理,避免总系统内数据过载,影响内部稳定性,采用与各智能化应用系统数 据通讯的方式,实现对系统状态的监控和信息与数据的交互,其并不影响单 独控制的软件容器独立运行的功能,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软件容器之间的互操作性,实现智能建筑内各专业子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快速响应与全 局控制,实现智能建筑内各专业软件容器之间相互协同的互操作、快速响应 与全局控制,不同的分控系统2对应多中控制类型,能够有效做到分担处理, 提高分析效率,可通过建立紧急通道,传输信息,避免集中管理平台瘫痪时, 信息闭塞,提高传输稳定性,且能够对数据进行备份,可用于后续查询,建 筑管理者是智能建筑管理主要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因此,智能建筑信息服务管 理系统1给建筑管理者提供的主要功能,采集管理权限内的建筑信息、分析 运营数据和向住户反馈状况等,通过权限修改和限定,有效防止内部隐私泄 露,提高信息的保密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采集平台111,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种信息采集设备发送的采集信息;
第一分类模块,用于:
基于每个信息采集设备的设备属性确定对应的采集信息的种类标识;所 述设备属性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型号;
将所述种类标识与预设种类标识进行语义相似度计算,在确定所述语义 相似度大于预设语义相似度时,确定所述采集信息的采集时间值及记录轨迹;
根据所述采集信息的采集时间值及记录轨迹进行数据分析,剔除不满足 数据记录的采集信息,得到有效采集信息;
提取所述有效采集信息中的线程日志;
获取所述线程日志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线程状态信息及线程 状态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线程状态变化信息及线程状态信息进行节点划分,得到若干个 信息节点;
将所述若干个信息节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若干个分类集合;
第二分类模块,用于:
对分类集合中的组成元素根据预设的SHA256算法进行哈希计算,得到每 个组成元素对应的哈希值;
根据每个组成元素对应的哈希值及预设的哈希值-等级对照表,进行分 类,得到分类结果;
传输模块,用于:
对每个类型的信息数据设置一个固定的传输通道进行传输;
对每个传输通道对应的存储空间进行检测;
在确定各个存储空间分配不均时,将存储空间为空闲状态的传输通道作 为临时传输通道;
将存储空间为满载状态的传输通道对应的排队信息数据通过所述临时传 输通道进行传输,进而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传输到储存平台(114) 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将每个信息采集设备发送的采集 信息作为一类进行接收,同时基于每个信息采集设备的设备属性确定对应的 采集信息的种类标识,将所述种类标识与预设种类标识进行语义相似度计算, 在确定所述语义相似度大于预设语义相似度时,确定所述采集信息的采集时 间值及记录轨迹;便于准确统计用户所需的满足预设种类标识的类型数据, 并确定采集时间值及记录轨迹。根据所述采集信息的采集时间值及记录轨迹 进行数据分析,剔除不满足数据记录的采集信息,得到有效采集信息;便于 实现数据筛选,避免后续对一些不必要的信息进行分类,便于减少信息处理 量,进而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提取所述有效采集信息中的线程日志;线程日 志为进程下一个线程执行任务的信息。获取所述线程日志的属性信息,所述 属性信息包括线程状态信息及线程状态变化信息;根据所述线程状态变化信 息及线程状态信息进行节点划分,得到若干个信息节点;将所述若干个信息 节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若干个分类集合;实现对有效采集信息进行第一次 分类,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信息节点作为一个分类集合,实现数据划分。第 二分类模块,用于:对分类集合中的组成元素根据预设的SHA256算法进行哈 希计算,得到每个组成元素对应的哈希值;根据每个组成元素对应的哈希值 及预设的哈希值-等级对照表,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对分类集合中的组 成元素基于对应的哈希值及预设的哈希值-等级对照表,第二次进行划分,便 于分类的更加细致,同时基于哈希值分类,便于实现将数据进行数值化处理, 便于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及效率。传输模块,用于:对每个类型的信息数据设 置一个固定的传输通道进行传输;对每个传输通道对应的存储空间进行检测;在确定各个存储空间分配不均时,将存储空间为空闲状态的传输通道作为临 时传输通道;将存储空间为满载状态的传输通道对应的排队信息数据通过所 述临时传输通道进行传输,进而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传输到储存 平台114内。设立临时通道,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些数据传输通道 的存储空间处于空闲状态,一些数据传输通道的存储空间处于满载状态,导 致的数据传输机制的存储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资源的 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采集平台111基于若干个的传输节点将不同类 型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传输到储存平台114内;
计算传输节点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能够正常传输的时长,并判断是否小于 预设时长;
将时长小于预设时长的传输节点进行标记,并发出报警提示;
计算传输节点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能够正常传输的时长,包括:
计算第i个传输节点的数据传输带宽Dai
Dai=Dbi+∑Dci
其中,Dbi为第i个传输节点采集数据时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Dci为第i 个传输节点在使用数据传输功能时所接收的带宽;
根据第i个传输节点的数据传输带宽,计算第i个传输节点在进行数据 传输时能够正常传输的时长Ti
Figure BDA0003630879580000171
其中,Ri第i个传输节点的自身数据上传带宽;Ddi为第i个传输节点传 输过程中的已用带宽;Vi为第i个传输节点的数据传输率;F(i,U)为第i个 传输节点与储存平台114间的数据传输频率。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所述信息采集平台111基于若干 个的传输节点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传输到储存平台114内;计算 传输节点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能够正常传输的时长,并判断是否小于预设时长; 将时长小于预设时长的传输节点进行标记,并发出报警提示;便于及时发现 异常传输节点,进而进行及时调整,调整各个传输节点的功率,便于使得节 点间功率交互均衡化,可以有效减少带宽资源受限导致的传输故障。基于第i 个传输节点采集数据时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及第i个传输节点在使用数据传输功能时所接收的带宽,准确计算出第i个传输节点的数据传输带宽,进而 准确计算出第i个传输节点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能够正常传输的时长,提高了 判断时长与预设时长大小的准确性,进而便于准确的确定异常传输节点并进 行功率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 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管理系统(1)和分控系统(2),服务管理系统(1)与分控系统(2)对接;
所述服务管理系统(1)包括集中管理平台单元(11)、系统接入单元(12)和设备应用单元(13),集中管理平台单元(11)通过系统接入单元(12)与设备应用单元(13)对接;
所述集中管理平台单元(11)内包括信息采集平台(111)、监视平台(112)、管控平台(113)、储存平台(114)、数据分析平台(115)和信息传输平台(116),所述管控平台(113)通过信息传输平台(116)与分控系统(2)连接;
所述分控系统(2)内置接收模块(21)、分析模块(22)、通道建立模块(23)、备份模块(24)和紧急通道请求发送模块(25),接收模块(21)、分析模块(22)、通道建立模块(23)、备份模块(24)和紧急通道请求发送模块(25)均与分控系统(2)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管理包括如下步骤:
S1:数据整合:计算机内建立大数据平台,计算机通过网关接口接入物联网,物联网将信息传输给大数据处理平台,大数据处理平台内设置数据库,数据库内储存接收的信息,并建立通讯方式,用于构件服务管理系统(1);
S2:系统构件:将储存的数据应用,针对服务与管理项目特征对系统构件内分层管理,包括集中管理平台层、系统接入层和设备应用层,集中管理平台层通过系统接入层接入设备应用层,并对设备应用层进行集中管理分析;
S3:技术框架:将智能化不同场景中的各个功能封装成多个相对独立运行的软件容器,以微服务的方式将相应的功能交付给用户使用;
S4:分接系统:确定好主系统后分接设置多组分控系统(2),用于对主系统内数据进行分担分析,针对分配的数据进行储存备份;
S5:建立权限:针对服务管理系统(1)内设置管理权限,根据服务管理类型,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给管理者提供相应的管理需求,并针对用户进行多方向反馈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S1中智能通信方法包括大数据处理平台和计算机,计算机上支持多通道物联网接入网关接口,通过网关接口接入物联网从而将内部信心通过物联网进行传输给大数据处理平台,大数据处理平台通过物联网接入移动终端传输信息给移动终端,实现多终端信息互通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S2中集中管理平台层包括信息采集平台(111)、监视平台(112)、管控平台(113)、储存平台(114)、数据分析平台(115)和信息传输平台(116),信息采集平台(111)、监视平台(112)、数据分析平台(115)和信息传输平台(116)均与管控平台(113)对接,储存平台(114)将信息采集平台(111)采集到的信息储存,用于为数据分析平台(115)提供数据;
针对S2中系统接入层通过交换机、物联网管道侧设备、软件定义IOT边缘接入设备或功多媒体终端、无线路由器以及第三方子系统数据接口,标准接入各类设备和专业子系统,达到弱电施工建设和后期运维管理的统一化、标准化、智能化和智慧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S2中集中管理平台层管理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信息采集平台(111)包括多种信息采集设备,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在采集后,针对信息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传输到储存平台(114)内;
S202:管控平台(113)针对多种类型信息进行管控,并由数据分析平台(115)针对信息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由储存平台(114)作为基础,针对内部信息量做一个大体的评估;
S203:当信息量过载时,管控平台(113)通过信息传输平台(116)将不同种类的数据,进行分批传输到不同的分控系统(2)内进行单向种类的数据分担;
S204:当对不同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后,针对数据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提示,并由管控平台(113)将统一多项结果传输到服务管理系统(1)内,并建立一个风险警报的通道,使管理者能够快速进入查看,并根据根据风险问题给个解决方案,将结果通过智能通信的方法传输给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S3包括如下步骤:
S301:针对管控中不同场景的各个管控功能进行单独驱动,实现各项单独管控的效果,智慧建筑实现的功能和业务逻辑,通过容器以建筑功能虚拟化的方式来实现;
S302:搭建统一的服务池实现系统的高健壮性及一致性服务,实现建筑管理的全时驱动,将单独控制的软件容器由服务管理系统(1)统一进行管理驱动;
S303:构件模拟系统,将整个系统类对应的管控类型以动态模拟的方式进行展现,通过三维的方式进行事态模拟,并根据模拟控制多方进行同时调配;
S304:三维模拟信息将以管理者人员可以通过PC、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实时地看到其权限范围内所关心的任何一个子系统的任一个设备或关键点的状态,以图形、模块或动画的方式显示出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S4包括如下步骤:
S401:针对设置的不同分控系统(2)进行管控类型分配,针对管控的类型进行实施,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集中管理平台单元(11)的数据进行分担处理;
S402:分析模块(22)将分担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好的数据进行传送,在数据分析后,备份模块(24)可自动进行备份储存;
S403:信息传输时,通道建立模块(23)依次与集中管理平台单元(11)建立数据分享通道,将单向分析后的信息进行传输;
S404:当与集中管理平台单元(11)无法建立通道或者通道被中断时,分控系统(2)通过紧急通道请求发送模块(25)发送接入信号给服务管理系统(1),并建立紧急输出通道,进行信号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S5包括如下步骤:
S501:管理权限包括区域内各处管理,针对监控方面,分为公共区域,对管控区域权限为管理人所在的区域和负责的区域的公共地方;
S502:针对管理权限设置修改系统,根据管控范围变动,对管理人所受理的权限进行更细和修改;
S503:针对紧急情况,可向总系统内申请零时权限,针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S504:管理人在获取管控权利的同时要接收监督,并将行使的权利透明化,针对不同管理权限的管理人之间,以及用户之间相互监督和管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平台(111),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种信息采集设备发送的采集信息;
第一分类模块,用于:
基于每个信息采集设备的设备属性确定对应的采集信息的种类标识;所述设备属性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型号;
将所述种类标识与预设种类标识进行语义相似度计算,在确定所述语义相似度大于预设语义相似度时,确定所述采集信息的采集时间值及记录轨迹;
根据所述采集信息的采集时间值及记录轨迹进行数据分析,剔除不满足数据记录的采集信息,得到有效采集信息;
提取所述有效采集信息中的线程日志;
获取所述线程日志的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线程状态信息及线程状态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线程状态变化信息及线程状态信息进行节点划分,得到若干个信息节点;
将所述若干个信息节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若干个分类集合;
第二分类模块,用于:
对分类集合中的组成元素根据预设的SHA256算法进行哈希计算,得到每个组成元素对应的哈希值;
根据每个组成元素对应的哈希值及预设的哈希值-等级对照表,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传输模块,用于:
对每个类型的信息数据设置一个固定的传输通道进行传输;
对每个传输通道对应的存储空间进行检测;
在确定各个存储空间分配不均时,将存储空间为空闲状态的传输通道作为临时传输通道;
将存储空间为满载状态的传输通道对应的排队信息数据通过所述临时传输通道进行传输,进而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传输到储存平台(11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平台(111)基于若干个的传输节点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传输到储存平台(114)内;
计算传输节点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能够正常传输的时长,并判断是否小于预设时长;
将时长小于预设时长的传输节点进行标记,并发出报警提示;
计算传输节点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能够正常传输的时长,包括:
计算第i个传输节点的数据传输带宽Dai
Dai=Dbi+∑Dci
其中,Dbi为第i个传输节点采集数据时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Dci为第i个传输节点在使用数据传输功能时所接收的带宽;
根据第i个传输节点的数据传输带宽,计算第i个传输节点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能够正常传输的时长Ti
Figure FDA0003630879570000061
其中,Ri第i个传输节点的自身数据上传带宽;Ddi为第i个传输节点传输过程中的已用带宽;Vi为第i个传输节点的数据传输率;F(i,U)为第i个传输节点与储存平台(114)间的数据传输频率。
CN202210489069.XA 2022-05-06 2022-05-06 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 Active CN1150982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9069.XA CN115098243B (zh) 2022-05-06 2022-05-06 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9069.XA CN115098243B (zh) 2022-05-06 2022-05-06 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8243A true CN115098243A (zh) 2022-09-23
CN115098243B CN115098243B (zh) 2023-06-20

Family

ID=83287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89069.XA Active CN115098243B (zh) 2022-05-06 2022-05-06 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982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7767A (zh) * 2023-10-27 2024-01-30 江苏华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弱电智能系统运行监测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3023A (zh) * 2019-12-27 2020-03-24 深圳云谷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产业园区的大数据管理平台
US10838836B1 (en) * 2020-05-21 2020-11-17 AlteroSmart Solutions LTD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platform for internet of things analysis and control
CN112379653A (zh) * 2020-12-01 2021-02-19 国能信控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慧电厂管控系统
CN114023134A (zh) * 2021-11-05 2022-02-08 河南卓达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信息电力仿真培训系统
CN114254982A (zh) * 2020-09-25 2022-03-29 益狐智造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智慧工厂云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3023A (zh) * 2019-12-27 2020-03-24 深圳云谷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产业园区的大数据管理平台
US10838836B1 (en) * 2020-05-21 2020-11-17 AlteroSmart Solutions LTD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platform for internet of things analysis and control
CN114254982A (zh) * 2020-09-25 2022-03-29 益狐智造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智慧工厂云管理系统
CN112379653A (zh) * 2020-12-01 2021-02-19 国能信控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慧电厂管控系统
CN114023134A (zh) * 2021-11-05 2022-02-08 河南卓达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信息电力仿真培训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7767A (zh) * 2023-10-27 2024-01-30 江苏华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弱电智能系统运行监测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8243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2224B2 (en) Fine granularity real-time supervision system based on edge computing
CN103593804A (zh) 一种电力信息通信调度监控平台
US2011029600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orting usage history data as input to a management platform of a target cloud-based network
EP3361703B1 (en) Load balancing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CN106850549B (zh) 一种分布式加密服务网关及实现方法
CN104966006A (zh) 基于云变平台的智能人脸识别系统
CN109787915B (zh) 网络访问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59355B (zh) 一种基于sdn的工业互联网标识切片管理系统
CN112671893A (zh) 一种数据采集与边缘计算的工业系统
CN115098243B (zh) 智能化物联网控制分析服务管理系统
CN116662020B (zh) 应用服务动态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01811A (zh) 一种智能供热信息化管理平台
CN113596150A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180393B (zh) 一种用于变电系统监控的集中式平台服务器
CN112141832A (zh) 一种电梯物联网可视化运营平台
CN113127904B (zh) 一种访问控制策略智能优化系统及方法
CN113676518A (zh) 一种基于区块的分布式数据调度汇集平台
CN117395251A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77143A (zh) 一种资源匹配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22078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动汽车充电数据调配监测方法
CN114065158A (zh) 基于5g技术的云计算管理控制平台用的安全登录监控方法
CN116260732A (zh) 一种多云统管的共享系统和方法
CN114124662A (zh) 一种基于跨网环境下的资源智能化运维系统
CN112637119A (zh) 主机扫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866363A (zh) 一种综合信息集成服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