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9803A - 温控型输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温控型输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9803A
CN115089803A CN202210804433.7A CN202210804433A CN115089803A CN 115089803 A CN115089803 A CN 115089803A CN 202210804433 A CN202210804433 A CN 202210804433A CN 115089803 A CN115089803 A CN 115089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outlet
liquid
main bod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44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雪芳
石前芬
袁如乾
陈登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8044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98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9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980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2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68Means for controll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or for metering media to the body, e.g. drip meters, counters ; Monitor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 A61M5/16831Monitoring, detecting, signalling or eliminating infusion flow anomalies
    • A61M5/1684Monitoring, detecting, signalling or eliminating infusion flow anomalies by detecting the amount of infusate remaining, e.g. signalling end of infu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44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having means for cooling or heating the devices or med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68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6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related to heating or cool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控型输液装置,该温控型输液装置包括固定部、连接在固定部下方的主体部以及连接在主体部上的输送管路,所述主体部具有相对靠近固定部的液体入口及相对远离固定部的液体出口,所述输送管路的一端与液体出口连通,所述主体部还包括显示屏及操控部,所述主体部内设有流量控制器,输送管路远离液体出口的另一端设有温度传感器让温度控制更加精准,主体部内设有迂回管路,所述主体部内靠近迂回管路还设有加热装置,所述迂回管路的长度大于主体部高度的两倍有利于液体充分受热。

Description

温控型输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控型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温控型输液装置日趋先进,市面上不乏对输送的液体进行温控的设备,大大的提高的病人的舒适度,如2021年12月24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8852038 U以及2019年5月14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8852038U均揭露了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液体输送装置,且均具有显示功能,然而,不管是用于普通药水的静脉输注或者是肠胃用的营养液输注,这类装置的温度控制部位到液体的输出末端尚存在一定距离,在这一距离上,液体存在冷却的过程,即是说注入病人体内的液体温度往往不是很准确,该温差缺陷导致病人的使用体验存在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控型输液装置,以解决如何让显示的温度与病人接受到的药液温度趋近一致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控型输液装置包括固定部、连接在固定部下方的主体部以及连接在主体部上的输送管路,所述主体部具有相对靠近固定部的液体入口及相对远离固定部的液体出口,所述输送管路的一端与液体出口连通,所述主体部还包括显示屏及操控部,所述主体部内设有流量控制器,输送管路在远离液体出口的另一端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主体部内设有迂回管路,所述迂回管路的长度大于主体部高度的两倍,所述主体部内靠近迂回管路还设有加热装置,操控部包括流量调节键及温度调节键,分别用于控制液体出口的流量与经过加热装置的电流,显示屏上显示液体流出输送管路的温度与流速。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内设有流路切换装置,所述流路切换装置包括具有一个进口两个出口的电磁阀及与电磁阀的一个出口连通的供液泵,所述电磁阀包括一端封闭的筒状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芯、进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以及设置在阀体下端的静铁芯和套设在静铁芯外周的线圈,所述阀芯为动铁芯,内部设有通路,阀芯具有连通进口与第一出口的第一位置和连通进口与第二出口的第二位置,阀芯位于第一位置时,液体在自重的驱使下自第一出口流出至迂回管路,阀芯位于第二位置时,液体在供液泵的驱使下自第二出口流出至迂回管路。
可选地,所述电磁阀内还设有导向限位部、让通路对齐第一出口的第一限位部、让通路与第二出口对齐的第二限位部以及设置在静铁芯与阀芯之间的弹簧,所述线圈在通电的情况下产生磁场,吸引阀芯自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静铁芯断电的情况下,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自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
可选地,所述导向限位部为凸棱或凹槽,与之对应地,阀芯上设有导向凹槽或导向凸棱,通过棱与槽的配合防止阀芯转动。
可选地,所述流路切换装置包括与第二出口连通的主动输液管,所述供液泵设置在主动输液管上,所述主动输液管在供液泵和迂回管路之间还设有单向阀。
可选地,所述迂回管路外围设有隔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隔热装置内,隔热装置与显示屏之间设有隔板。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还包括发声装置及音量控制按键,主体部内还进一步设有线路板及设置在线路板上的运算芯片,当温度或流速超出预定范围时,运算芯片控制发声装置发出报警声音。
可选地,线路板上设有信号收发器,当温度或流速超出预定范围时,信号收发器将警示信号通过网络反馈给远端设备,实现远程报警,远端设备通过网络控制运算芯片实现控制温度的升降与流速的大小。
可选地,固定部为框架结构,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第一悬挂部、第二悬挂部及安装第二悬挂部的固定部,所述第一悬挂部与第二悬挂部朝向不同,第二悬挂部设置在第一悬挂部与液体入口之间,且第二悬挂部为多个。
可选地,温控型输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主体部内的蓄电池及与蓄电池电性连接的充电插孔,温控型输液装置还包括与充电插孔电性连通、具有插头的供电线路。
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温控型输液装置,显示的温度与病人接受到的药液温度趋近一致,可以实现利用液体自重供液与采用液泵主动供液的两种模式,并且该温控型输液装置的利用空间更加合理,可以做到更加小型化,运用前景更加广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控型输液装置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温控型输液装置未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温控型输液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温控型输液装置沿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温控型输液装置沿B-B方向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流路切换装置第一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图4所示流路切换装置第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电磁阀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温控型输液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温控型输液装置;10-主体部;11-显示屏;12-操控部;121-流量调节键;122-温度调节键;123功能切换键;101-主管路;102-液体入口;103-迂回管路;104-加热装置;105-隔热装置;106-液体出口;107-隔板;15-发声装置;150-音量控制按键;16-线路板;17-流路切换装置;170-电磁阀;171-静铁芯;172-阀芯;173-弹簧;175-导向限位部;1751-第一限位部;1752-第二限位部;176-供液泵;1762-主动输液管;1763-第一出口;1761-第二出口;177-单向阀;178-进口;179-线圈;18-信号收发器;19-蓄电池;20-固定部;201-第一悬挂部;202-第二悬挂部;203-固定部;30-供电线路;40-输送管路;402-输出端;501-流量控制器;502-温度传感器;503-流量传感器;6-储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
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申请。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控型输液装置100,用于将储液器6中的液体输送至病人体内,储液器6可以是输液袋或输液瓶,用于供应例如葡萄糖、盐水、电解质液、营养液等临床用药水。该温控型输液装置100包括固定部20、连接在固定部20下方的主体部10以及连接在主体部10上的输送管路40。固定部20优选为易于加工制造的金属或强度足够的塑料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固定部20上设有第一悬挂部201、第二悬挂部202及安装第二悬挂部的横梁式固定部203优选地,第二悬挂部202与固定部203铰性连接。所述第一悬挂部201与第二悬挂部202为挂钩,且挂钩的朝向不同,前者朝下以挂温控型输液装置100本身,后者朝上以将其他物品挂在温控型输液装置100上。第二悬挂部202设置在第一悬挂部201与液体入口102之间,且第二悬挂部202为多个。第一悬挂部201用于将温控型输液装置100挂在支撑架、病床、轮椅上等,第二悬挂部202用于挂放储液器6及其备用药液,或用于挂放记录病人及其用药信息的卡片之类的物品。当该温控型输液装置100置于高处时,第二悬挂部202甚至可以用于挂放输液袋、输血袋,让空间得以充分利用。
温控型输液装置100的主体部10具有相对靠近固定部20的液体入口102及相对远离固定部20的液体出口106,所述输送管路40的一端与液体出口106连通,另一端为安装针头的输出端402。主体部10还包括显示屏11及操控部12,显示屏11上至少显示有液体流出温控型输液装置100的速度及流出输送管路40的温度。主体部10具有相对靠近固定部20的液体入口102及相对远离固定部20的液体出口106,优选地,液体入口102设置在主体部10的上端,方便与储液器6连接,液体出口106设置在主体部10的下端。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温控型输液装置100的主体部10内还进一步设有线路板16,线路板16上设置有运算芯片(未图示)及信号收发器18,主体部10内靠近液体入口102设有流量传感器503,靠近液体出口106设有流量控制器501,输送管路40远离液体出口106的另一端设有温度传感器502,优选地,温度传感器502设置在距离输出端402不超过10厘米的范围内,并且采用无线耦合方式将采集的温度信号反馈给运算芯片。上述传感器与控制器均与线路板16上的运算芯片电性耦合,实现温度及流量两个参数的显示与控制功能,其中信号收发器18连接无线局域网络,在一定距离内可以实现信号的无线发送和接收功能。
主体部10内设有迂回管路103,主体部10内靠近迂回管路103还设有加热装置104,加热装置104用于给附近的迂回管路103中的液体加热,迂回管路103可以是柔性的管道或刚性的管道,但为了让流经迂回管路103的液体充分受热,迂回管路103的长度至少大于主体部10高度的两倍,这样设置的迂回管路103还具有储存备用液体的功效,结合残留在输送管路40中的液体,符合本申请的温控型输液装置100在储液器6中的液体流尽之后能给医护人员充分的更换时间,当然,换了储液器6之后需排出空气等医务常识在此不做赘述。
迂回管路103外围的设有隔热装置105,所述加热装置104设置在隔热装置105内,隔热装置105与显示屏11之间设有隔板107。隔板107上则设有安装线路板16的支撑柱(未标号),线路板16通过螺钉安装紧固在支撑柱上。显而易见地,显示屏11通过导线与线路板16电性连接。隔热装置105除了可以保护线路板16元器件以外,还可以让加热装置104发出的热量被充分利用,使得加热效果更好,让温控型输液装置100更加节能。
为了保证温控型输液装置100可靠运行,所述主体部10还包括发声装置15,流量传感器503读取的数据低于设定值时,表示储液器6中的液体过少,需要及时关闭输液或更换储液器6;温度传感器502读取的数值通过线路板16上的运算芯片处理后显示在显示屏11上,当温度传感器502测得液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分别表示需要关闭加热装置104或者启动加热装置104,同时流量控制器501用于控制流体的流速,该流速也会通过运算芯片处理后显示在显示屏11上。无论是温度或者是流速超出规定值时均会触发运算芯片上的运算逻辑,进而运算芯片会发出指令让发声装置15发出报警声音,同步地,信号收发器18将警示信号通过网络反馈给远端设备,比如医护人员的手机上或电脑上,实现远程报警;远端设备通过无线网络控制运算芯片实现控制温度的升降与流速的大小。上述温度或流速的规定值可以在设备出厂时设置,也可以通过插入外接设备更改。
进一步地,操控部12包括流量调节键121、温度调节键122以及功能切换键123,流量调节键121用于控制液体出口106的流量,温度调节键122用于调节经过加热装置104的电流,并且通过显示屏11显示液体流出输送管路40的温度与流速。值得一提的是,输出端402流出的液体流速与液体出口106是一致的,但是温度是不同的,尤其在冬天、或者输送管路40过长时这一现象更加明显,因此,将温度传感器502设置在输送管路40的输出端402附近,这样使得病人接收到的液体温度更加准确,不必考虑液体流过输送管路40时造成的热量损失,大大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6至图8,所述主体部10内还设有流路切换装置17,所述流路切换装置17包括具有一个进口两个出口的电磁阀170及与电磁阀170的一个出口连通的供液泵176,所述电磁阀170包括一端封闭的筒状阀体(未标号)、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芯172、进口178、第一出口1763、第二出口1761以及设置在阀体下端的静铁芯171和套设在静铁芯171外周的线圈179,其中阀芯172为动铁芯,阀芯172的内部设有通路,阀芯172具有连通进口178与第一出口1763的第一位置和连通进口178与第二出口1761的第二位置。
阀芯172位于第一位置时,液体在自重的驱使下自第一出口1763流出至迂回管路103,这一情况意味着静铁芯171外的线圈179不需要通电,输送管路40的输出端402位于液体入口102的更低的位置,优选地,输出端402位于比液体出口106更低的位置,即是说,温控型输液装置100需要像现有的输液瓶、输液袋等利用液体自重实现输液的装置一样挂至高位,但仍然可以选择性地使用其加热、控速和监视报警等功能。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线圈179通电后吸引阀芯172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液体在供液泵176的驱使下自第二出口1761流出至迂回管路103,此时温控型输液装置100并不是一定要挂于高出,可以利用第一悬挂部201挂在病人的床上、轮椅上或者手术台上甚至放置于地上(如图9所示)。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所述电磁阀170内还设有导向限位部175、让阀芯172上的通路对齐第一出口1763的第一限位部1751、让通路与第二出口1761对齐的第二限位部1752以及设置在阀芯172底部的弹簧173。按下功能切换键123,的线圈179和供液泵176同步通电。供液泵176启动的情况下,供液泵176供液快慢的能力由流量控制器501间接通过运算芯片控制,最终与显示屏11上显示的流速一致,同时,静铁芯171在线圈179通电的情况下会产生磁场,磁场吸引阀芯171自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再次按下功能切换键123,静铁芯171断电供液泵176关闭,阀芯171在弹簧173的作用下自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
为了方便加工,所述导向限位部175为凸棱或凹槽,与之对应地,阀芯172上设有导向凹槽或导向凸棱,通过棱与槽的配合可防止阀芯172转动,让阀芯172上的通路择一对齐第一出口1763或第二出口1761。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流路切换装置17包括与第二出口1761连通的主动输液管1762,所述供液泵176设置在主动输液管1762上。优选地,所述主动输液管1762在供液泵176和迂回管路103之间还设有单向阀177,这样使得功能切换键123没有被按下时,即线圈179不通电的情况下,液体也不会从主动输液管1762中倒流至供液泵176中。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10上设有音量控制按键150所述音量控制按键150设置在主体部10的侧面,所述显示屏11及调节键121设置在主体部10的正面。温控型输液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主体部10内的蓄电池19及与蓄电池19电性连接的充电插孔(未图示),温控型输液装置100还包括与充电插孔电性连通、具有插头的供电线路30,进一步地,主体部10上设有电量显示部13,当电量显示部13上观察到的电量过低时,应及时对蓄电池19充电。本申请揭示的温控型输液装置100,可以让更换药液的时间更加合理,显示的温度与病人接受到的药液温度趋近一致,极大改善了产品的使用体验,同时,该温控型输液装置100空间更加合理利用,可以做到小型化,由于具有利用液体自重供液与采用液泵主动供液的两种模式,功能齐备,运用场景更加丰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温控型输液装置(100),包括固定部(20)、连接在固定部(20)下方的主体部(10)以及连接在主体部(10)上的输送管路(40),所述主体部(10)具有相对靠近固定部(20)的液体入口(102)及相对远离固定部(20)的液体出口(106),所述输送管路(40)的一端与液体出口(106)连通,所述主体部(10)还包括显示屏(11)及操控部(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0)内设有流量控制器(501),输送管路(40)远离液体出口(106)的另一端设有温度传感器(502),所述主体部(10)内设有迂回管路(103),所述迂回管路(103)的长度大于主体部(10)高度的两倍,所述主体部(10)内靠近迂回管路(103)还设有加热装置(104),操控部(12)包括流量调节键(121)及温度调节键(122),分别用于控制液体出口(106)的流量与经过加热装置(104)的电流,显示屏(11)上显示液体流出输送管路(40)的温度与流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0)内设有流路切换装置(17),所述流路切换装置(17)包括具有一个进口两个出口的电磁阀(170)及与电磁阀(170)的一个出口连通的供液泵(176),所述电磁阀(170)包括一端封闭的筒状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芯(172)、进口(178)、第一出口(1763)、第二出口(1761)以及设置在阀体下端的静铁芯(171)和套设在静铁芯(171)外周的线圈(179),所述阀芯(172)为动铁芯,内部设有通路,阀芯(172)具有连通进口(178)与第一出口(1763)的第一位置和连通进口(178)与第二出口(1761)的第二位置,阀芯(172)位于第一位置时,液体在自重的驱使下自第一出口(1763)流出至迂回管路(103),阀芯(172)位于第二位置时,液体在供液泵(176)的驱使下自第二出口(1763)流出至迂回管路(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170)的阀体内还设有导向限位部(175)、让通路对齐第一出口(1763)的第一限位部(1751)、让通路与第二出口(1761)对齐的第二限位部(1752)以及设置在阀芯(172)底部的弹簧(173),所述线圈(179)在通电后产生磁场,吸引阀芯(171)自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线圈(179)断电的情况下,阀芯(171)在弹簧(173)的作用下自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限位部(175)为凸棱或凹槽,与之对应地,阀芯(172)上设有导向凹槽或导向凸棱,通过棱与槽的配合防止阀芯(172)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装置(17)包括与第二出口(1761)连通的主动输液管(1762),所述供液泵(176)设置在主动输液管(1762)上,所述主动输液管(1762)在供液泵(176)和迂回管路(103)之间还设有单向阀(17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迂回管路(103)外围设有隔热装置(105),所述加热装置(104)设置在隔热装置(105)内,隔热装置(105)与显示屏之间设有隔板(1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0)还包括发声装置(15)及音量控制按键(150),主体部(10)内还进一步设有线路板(16)及设置在线路板(16)上的运算芯片,当温度或流速超出预定范围时,运算芯片控制发声装置(15)发出报警声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控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线路板(16)上设有信号收发器(18),当温度或流速超出预定范围时,信号收发器(18)将警示信号通过网络反馈给远端设备,实现远程报警,远端设备通过网络控制运算芯片实现控制温度的升降与流速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部(20)为框架结构,所述固定部(20)上设有第一悬挂部(201)、第二悬挂部(202)及安装第二悬挂部的固定部(203),所述第一悬挂部(201)与第二悬挂部(202)朝向不同,第二悬挂部(202)设置在第一悬挂部(201)与液体入口(102)之间,且第二悬挂部(202)为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主体部(10)内的蓄电池(19)及与蓄电池(19)电性连接的充电插孔,温控型输液装置还包括与充电插孔电性连通、具有插头的供电线路(30)。
CN202210804433.7A 2022-07-08 2022-07-08 温控型输液装置 Withdrawn CN1150898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4433.7A CN115089803A (zh) 2022-07-08 2022-07-08 温控型输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4433.7A CN115089803A (zh) 2022-07-08 2022-07-08 温控型输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9803A true CN115089803A (zh) 2022-09-23

Family

ID=83296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4433.7A Withdrawn CN115089803A (zh) 2022-07-08 2022-07-08 温控型输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898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82629A (zh) * 2022-09-27 2023-02-0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外挂式的小型氦液化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82629A (zh) * 2022-09-27 2023-02-0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外挂式的小型氦液化器
CN115682629B (zh) * 2022-09-27 2024-04-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外挂式的小型氦液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13241B2 (en) Rapid infusion system
EP2742961A1 (en) Modular drug infusion system with central control and multiple infusion pumps comprising touch screens
CN115089803A (zh) 温控型输液装置
CN107050562B (zh) 一种全自动输液装置及其工作过程
CN109464722A (zh) 一种主动压力式智能输液器、输液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07037606A1 (en) Intravenous infus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US20110282277A1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injection of ringer's solution
CN209392413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营养泵
CN115089804A (zh) 具有储液效果的多功能输液装置
CN112156019A (zh) 一种智能鼻饲进食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1751457U (zh) 输液装置
KR101927149B1 (ko) 스마트형 경관 약물 공급장치
US20230293793A1 (en) Wearable 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 device
CN109288684B (zh) 一种便携式营养泵系统
CN213284894U (zh) 一种无重力静脉输液装置
CN210932834U (zh) 营养器、营养泵及肠内喂养系统
CN220917876U (zh) 一种主动输液装置
KR102207495B1 (ko) 수액주사를 맞는 도중에 수액주머니를 휴대하는 장치 및 그 구성방법
CN219595465U (zh) 一种输液用的流速控制装置
CN215840893U (zh) 一种便携携带式营养输注泵
CN219110381U (zh) 一种用于置换液或透析液的加温箱
CN215652978U (zh) 一种放液量可控的腹膜透析液保温装置
CN220608795U (zh) 一种智能输液挂杆
CN115957392A (zh) 一种带有加热、截停功能的智能点滴架
US20220347051A1 (en) Wearable intravenous fluid delivery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2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