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6733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6733B
CN115086733B CN202110264538.3A CN202110264538A CN115086733B CN 115086733 B CN115086733 B CN 115086733B CN 202110264538 A CN202110264538 A CN 202110264538A CN 115086733 B CN115086733 B CN 1150867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arget
playing
physical objec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45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86733A (zh
Inventor
刘爽
蒋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645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67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6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6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86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6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04N21/4312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involving specific graphical features, e.g. screen layout, special fonts or colors, blinking icons, highlights or animations
    • H04N21/4316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involving specific graphical features, e.g. screen layout, special fonts or colors, blinking icons, highlights or animations for displaying supplemental content in a region of the screen, e.g. an advertisement in a separate wind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04N21/4318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by altering the content in the rendering process, e.g. blanking, blurring or masking an image reg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获取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按照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采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快捷实现线上应援,操作简单便捷,提升线上应援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许多线上互动场景(如线上演唱会场景、线上直播场景、视频播放场景等等)中,用户往往有线上应援的需求,所谓线上应援可以是指用户通过互联网为偶像助力的一种方式。
现有技术中,通过购买道具可实现线上应援。但实践发现,现有的线上应援方式存在一些缺陷,首先,通过金钱购买道具进行应援,提高用户应援门槛;其次,在线上观看的过程中执行道具购买操作,需要频繁地在观看媒体播放界面和道具购买页面之间进行切换,使得页面跳转路径较长,操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快捷实现线上应援,操作简单便捷,提升线上应援效率。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目标互动标识是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建立关联关系后显示的,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处于同一物理环境;
获取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按照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互动提示信息,互动提示信息是智能终端与播放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后显示的,智能终端和播放终端处于同一物理环境,互动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智能终端的控制用户控制智能终端运动;
获取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并将运动信息发送至播放终端,以便播放终端在终端屏幕中,按照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播放单元,用于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目标互动标识是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建立关联关系后显示的,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处于同一物理环境;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按照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互动提示信息,互动提示信息是智能终端与播放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后显示的,智能终端和播放终端处于同一物理环境,互动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智能终端的控制用户控制智能终端运动;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并将运动信息发送至播放终端,以便播放终端在终端屏幕中,按照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该数据处理设备包括:
处理器,适于执行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信息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上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可在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并在成功建立关联关系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物理对象对应的目标互动标识;此时若控制用户对目标物理对象执行挥动操作,则播放终端可获取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按照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上述过程中,通过操作与播放终端处于同一物理环境中的目标物理对象,可以帮助控制用户在观看多媒体信息时,快捷实现线上应援,简化应援操作,提升应援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1b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上应援的场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媒体播放界面中的显示区域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示意图;
图3b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媒体播放界面之上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示意图;
图3c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媒体播放界面之上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示意图;
图3d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媒体播放界面之上显示目标用户标识的示意图;
图3e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线上应援过程中输入语音或文字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扫描标识码在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示意图;
图5a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示意图;
图5b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示意图;
图5c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示意图;
图5d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一动画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a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互动提示信息的示意图;
图10b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目标用户标识的示意图;
图10c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标识选择窗口的示意图;
图10d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标识选择窗口的示意图;
图10e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的示意图;
图10f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动画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和播放终端通过服务器间接进行数据交互的流程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线上应援,应援是指用户通过某种方法(如挥动荧光棒、购买灯牌、赠送道具等)支持偶像的一种方式。常见的应援形式包括:线上应援和线下应援;其中,线下应援可以是指用户在某一地点(或活动场地)通过齐喊应援口号、在脸上贴偶像的名字、举应援灯牌等行为,支持偶像的一种应援方式,这种应援方式对时间和地点要求较高。线上应援可以是指用户通过互联网参与线上活动(如线上演唱会、线上直播等线上活动),并为偶像购买道具、赠送礼物等,以支持偶像的一种应援方式,这种应援方式对地点不作限制,基于互联网即可参与应援活动,可提高应援的快捷性,而线上应援凭借其方便、快捷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线上活动。例如,在线上演唱会的应援场景中,用户可以通过购买道具为喜欢的偶像应援,购买的道具的数量越多(或价格越贵),偶像的支持度就越高。正如上述所描述的,目前的线上应援主要是通过粉丝为偶像购买道具来实现的,这种通过金钱购买道具来应援的方式,抬高了粉丝应援的门槛,并且,在观看线上活动(如线上直播或线上演唱会)的过程中,频繁进行页面切换,降低用户的观感体验。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信息处理方案,该信息处理方案可帮助用户快捷地实现线上应援。该信息处理方案主要涉及播放终端、目标物理对象、关联物理对象和服务器;播放终端用于播放多媒体信息以及显示用户标识(如目标用户标识)等;目标物理对象用于作为一种模拟应援棒,与播放终端进行交互,为用户营造线上应援氛围;服务器用于与播放终端、目标物理对象以及其他物理环境中的播放终端进行数据交换和处理,以为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提供后台技术支持;关联物理对象是运动信息与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相匹配的任一物理对象。其中,目标物理对象和关联物理对象可以是用户的手或手持的任意物体,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终端、笔、筷子、杯子等等。为了便于阐述,后续以目标物理对象和关联物理对象均为智能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在此对此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在目标物理对象和关联物理对象为智能终端的基础之上,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系统,该信息处理系统可如图1a所示。该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多个终端和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和服务器的数量不作限定。其中,终端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便携式个人计算机、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 Devices,简称MID)、智能电视、车载设备、头戴设备等智能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包括播放终端101和智能终端102。服务器103可以是任一终端(或终端中部署的应用程序)的后台服务器,用于与运行该任一终端(或终端中部署的应用程序)的终端进行交互,以为该任一终端(或终端中部署的应用程序)提供计算和应用服务支持。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智能设备和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通信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智能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
该信息处理系统可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信息处理方案。可选的,该信息处理方案可由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播放终端(即任一可以用于播放多媒体信息的终端)执行;可选的,该信息处理方案还可由上述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智能终端(即任一可以进行通信连接的终端)来执行;可选的,该信息处理方案还可由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之间相互交互来执行;可选的,该信息处理方案还可由播放终端、智能终端以及服务器之间相互交互来执行。下面结合附图1a简要阐述该信息处理方案的大致原理,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1-s14:
s11,若控制用户(即任一用户)具有线上应援需求,则该目标用户可通过播放终端(如图1a中的终端101)播放待应援的多媒体信息(如线上直播、线上演唱会等),此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该多媒体信息。
s12,控制用户在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之间建立关联关系,以实现两端联动;其中,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实现两端联动之后,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之间可进行信息的交互和处理。
s13,在播放终端在与智能终端成功建立关联关系后,播放终端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换句话说,目标互动标识是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建立关联关系后显示在终端屏幕中的。其中,目标互动标识可以是任一种动画图标,如应援棒、荧光棒、棒棒糖、气球等等形状的图标。
另外,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的目标互动标识,可以根据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进行运动,也就是说,播放终端在终端屏幕中按照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其中,智能终端(或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运动方向(如向左运动)、运动轨迹(如运动方式为左右挥动时,挥动智能终端所形成的路径信息)、运动幅度(如运动方式为左右挥动时,挥动智能终端所形成的路径信息的幅度信息)、运动频率(如运动方式为左右挥动时,挥动智能终端的快慢)等等。为例便于后续相关内容的阐述,后续均以智能终端(或物理对象)的运动方式为挥动方式的形式进行介绍。其中,控制用户挥动智能终端的应用场景可参见附图1b。
s14,播放终端从播放终端所处的物理环境中获取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按照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
为了更清楚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信息处理方案的应用场景,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对步骤s11-s14所描述的信息处理方案进行介绍。其中:假设控制用户通过播放终端(如终端101)观看线上演唱会时,产生线上应援需求,则控制用户可将智能终端(如终端102)作为目标物理对象,并将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进行联动(即建立关联关系);当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联动成功后,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应援棒(即目标互动标识);当控制用户挥动智能终端时,播放终端可获取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或称为打拍效果),并根据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控制应援棒在终端屏幕中运动,以实现将智能终端的打拍效果呈现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进而快捷地帮助用户实现线上应援。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可在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并在成功建立关联关系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物理对象对应的目标互动标识;此时若控制用户对目标物理对象执行挥动操作,则播放终端可获取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按照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上述过程中,通过操作与播放终端处于同一物理环境中的目标物理对象,并将操作目标物理对象时的打拍效果呈现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可以帮助控制用户在观看多媒体信息时,快捷实现线上应援,简化应援操作,提升应援效率。
请参见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信息处理方法可以由上述提及的播放终端来执行,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步骤S201-S202:
S201,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
当控制用户打开并使用任一媒体播放应用时,可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该任一媒体播放应用的媒体播放界面,并在媒体播放界面中播放多媒体信息。如果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控制用户产生线上应援需求,那么控制用户可在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此时,目标物理对象作为一种模拟应援棒,控制用户通过挥动目标物理对象来模拟线下演唱会时挥动应援棒的过程,以实现线上应援;并且播放终端获取目标物理对象的打拍效果(或称为打拍节奏),并将目标物理对象的打拍效果呈现于终端屏幕中,可以让控制用户的观看和互动体验更沉浸。其中,目标互动标识是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建立关联关系后显示的。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处于同一物理环境。
其中,目标互动标识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的显示方式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任一种:
(1)若媒体播放界面包括用于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显示区域,则在显示区域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换句话说,该显示区域可以是在媒体播放界面中划分的、专门用于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区域。具体实现中,包括显示区域的媒体播放界面可参见图3a,如图3a所示,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媒体播放界面301,媒体播放界面301中包括显示区域302,显示区域302中显示有目标互动标识303,此时该目标互动标识303表现为一个棒棒糖形状。
(2)若媒体播放界面不包括用于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显示区域,则将目标互动标识悬浮显示在媒体播放界面上。具体实现中,如果媒体播放界面中不包括用于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显示区域,则在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成功建立关联关系之后,可以生成一个蒙层界面,并在该蒙层界面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其中,该蒙层界面的显示优先级高于媒体播放界面,蒙层界面和媒体播放界面按照显示优先级从高至低的顺序显示,也就是说,将包含目标互动标识的蒙层界面显示于媒体播放界面之上。目标互动标识的这一显示方式可参见图3b,如图3b所示,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媒体播放界面301,媒体播放界面301中显示多媒体信息;此时,蒙层界面304可以面积小于媒体播放界面301的面积、且透明度为100%的形式显示于媒体播放界面301之上,这样蒙层界面304中所包含的目标互动标识303可以覆盖部分或全部多媒体信息进行显示,且不会影响控制用户观看多媒体信息。当然,蒙层界面304还可以面积等于媒体播放节目面302的面积、且透明度不为100%的形式进行显示,如图3c所示,蒙层界面304以面积等于媒体播放界面301、且透明度为90%的形式进行显示。本申请实施例对蒙层界面的具体显示形式不作限定,在此进行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在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成功建立关联关系之后,除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外,还可以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目标用户标识。具体实现中,在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成功建立关联关系之后,获取目标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目标用户标识,并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用户标识。此处的目标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目标用户标识可以与目标互动标识相同或不同。举例来说,目标用户标识与目标互动标识不相同,但目标互动标识与目标用户标识之间存在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可以体现为目标用户标识中包括目标互动标识;如图3b所示,假设目标用户标识为人物305,则参见图3b可知,人物305中包括目标互动标识303。可以理解的是,目标用户标识与目标互动标识之间的关联性还可以体现为其他形式,在此不作赘述。
正如前述描述的,目标互动标识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的显示方式可以包括两种;与目标互动标识类似的,目标用户标识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的显示方式同样可以包括两种,分别为:目标用户标识被显示在多媒体信息所在的媒体播放界面中,或者,目标用户标识被显示在媒体播放界面上。其中,目标用户标识被显示在多媒体信息所在的媒体播放界面中的一种示例性显示方式可参见图3b,在此不赘述;而目标用户标识被显示在媒体播放界面上的一种示例性显示方式可参见图3d,如图3d所示,在包括目标互动标识的蒙层界面304中还包括目标用户标识(如人物305)。
与观看多媒体信息(如视频或直播)时进行弹幕发送的场景类似,在线上应援过程中控制用户还可以发送互动信息,以丰富线上应援,其中,该控制用户发送的互动信息可以是语音,文字,或语音和文字等,控制用户通过对互动信息的发送,有助于提升控制用户的真实应援感受。可选的,控制用户可以在观看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通过播放终端提供的实体键盘或虚拟键盘进行文字的编辑和发送,并将编辑的文字可以显示于播放终端的终端中,其中,文字在终端屏幕中的显示方式和显示位置可参见图3e,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文字的方式和位置包括但不限于:按照设定速度,从终端屏幕的一端移动到终端屏幕的另一端,如图3e所示,该播放终端可在终端屏幕中显示控制用户或其他用户发送的文字,如文字305。当然,文字的颜色、字体、字号等均可以由控制用户来设定,在此不作详细阐述。可选的,控制用户在观看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还可以打开播放终端的录音功能,以便于录入控制用户的语音;其中,语音可以语音图标的形式显示于终端屏幕中,再参见图3e,控制用户输入的语音可以语音图标306显示于终端屏幕中;当观看该多媒体信息的任一用户点击该语音图标时,可播放该语音。
S202,获取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按照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
根据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来控制目标互动标识在终端屏幕中的运动,可以使得终端屏幕中的目标互动标识的运动与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同步,进而提高控制用户观看和互动的沉浸感。播放终端可根据从服务器获取的通知信息,确定该终端屏幕中的目标互动标识的运动与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是否同步,其中,服务器可先根据该目标互动标识的运动与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确定该目标互动标识的运动与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是否同步时,服务器需要判断处于不同物理环境中的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的的频率(即用户的应援频率)是否一致(体现为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是否相匹配),检测处理不同物理环境中的物理对象之间是同步(或称为同频)的,有利于根据同频用户的数量,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或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相应的动画效果,以帮助用户营造线上应援的气氛和氛围。为避免各种因素可能造成服务器接收物理对象的频率有延迟,如由于网速较差导致的延迟等等,导致的服务器无法判断不同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是否相匹配的问题,可使用前端运算的技术,在不同物理环境中将每个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计算好之后,即由智能终端将运动信息传输给服务器,再由服务器判断各个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是否相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服务器接收到的运动信息的不准确性。
首先,智能终端可先进行挥动数据(即运动数据)采集(即对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进行采集):主要可以利用智能终端中部署的加速度传感器,来采集智能终端的三维加速度信息。其中,由于人类挥动操作的频率一般在10Hz左右,根据奈奎斯特定律,当采样频率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的2倍时,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完整地保留了原始信号的信息。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加速度传感器的采样频率为50Hz。其次,可对采集的挥动数据进行数据平滑去噪处理,具体地,设计平滑滤波器对挥动操作过程中获取的三轴加速度数据(即三维加速度信息)进行平稳去噪处理,剔除由于挥动过程中手的抖动及传感器本身精度的噪声干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用SMA(Simple Moving Average,简单移动平均线)滤波器的方法对获取的三轴加速度数据进行平稳地去噪处理,滤去由于挥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手的抖动以及传感器本身精度所引起的噪声干扰。其中,SMA又称“算术移动平均线”,是指对特定时间段的收盘价(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是指三维加速度数据)进行简单平均化的意思。SMA沿用最简单的统计学方式,将某段时间内的三维加速度取平均值,以实现对三维加速度数据的平滑去噪;对某段时间内的三维加速度取平均值的公式为:
Yi=(Xi+Xi-1+...+AXi-n+1)/n
其中,i=1,2,3,4,...,n;A为校正参数。最后,对平滑去噪处理之后的三维加速度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可将一些不具体、模糊的因素用具体的数据来表示,以一定范围内线性变换的数据反映智能终端在挥动过程的状态,进而达到分析比较的目的。
智能终端在将相关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后,服务器则可采用DTW(Dynamic TimeWarping,动态时间归整算法)算法来匹配计算各个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是否相匹配,其中,DTW算法是一种用于衡量两个数据之间的相似度的一种重要方法。具体地,将待识别的挥动数据(即运动信息)与存储的样本模板数据进行匹配计算,从而找到与待识别的挥动数据最接近的样本模板数据,进而完成挥动识别的目的。其中,存储的样本模板数据是事先设定并存储起来的多种类型的挥动数据。那么通过上述过程,服务器可获取较为准确的运动信息,进而较为准确的判断处于不同物理环境中的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是否相匹配,相应的提高播放终端中互动标识运动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201和步骤S202所示的相关内容,均是基于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成功建立关联关系实现的。其中,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过程可包括:在控制用户观看多媒体信息之前或观看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关联提示信息,该关联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控制用户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基于关联提示信息获取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事件,并在获取到该触发事件时,触发执行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
根据目标物理对象的类型的不同,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建立关联关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目标物理对象为智能终端,则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方式可包括但不限于: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之间通过蓝牙连接建立关联关系;或者,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通过连接同一局域网(如同一wifi)建立关联关系;等等。又如,目标物理对象为笔(或手、筷子、杯子等等),则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方式可包括:播放终端通过热力识别获取目标物理对象的相关信息,以实现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当然,除采用热力识别的方式建立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建立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在此不作详细的阐述。为了便于阐述,后续均以目标物理对象为智能终端(即任一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在此说明。
下面对上述给出的几种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实现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关联提示信息包括标识码,目标物理对象为智能终端,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通过扫描操作快速实现关联关系的建立。具体地,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过程包括:获取针对标识码的读取操作;也就是说,采用智能终端对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的标识码进行扫描,实现建立播放终端与智能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若获取到针对标识码的读取操作,则确定获取到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事件。此处的标识码可包括但不限于:二维码、图形码、小程序码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标识码具体的形式不作限定。这种通过扫码在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方式,能够快速实现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关联关系的建立,简化用户操作。
下面结合图4,并以目标物理对象为智能终端为例,详细介绍上述描述的通过标识码在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过程。如图4所示,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显示媒体播放界面,在媒体播放界面中显示多媒体信息(如演唱会)和标识码401;如控制用户在观看多媒体信息时,产生线上应援需求,则控制用户可打开智能终端的“扫一扫”功能,并采用智能终端对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的标识码进行扫描,此时可以在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中输出确认选项和取消选项,若控制用户选中确认选项,则播放终端确定获取到针对标识码的读取操作,若控制用户选中取消选项,则播放终端未获取到针对标识码的读取操作。当然,采用智能对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的标识进行扫描之后,还可以默认控制用户确认在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之间建立关联关系,那么播放终端直接确定获取到针对标识码的读取操作。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关联提示信息包括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询问文本,目标物理对象为智能终端,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是通过蓝牙连接或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连接同一局域网(如wifi)实现关联关系的建立。具体实现中,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过程包括:检测播放终端是否开启蓝牙连接功能,若播放终端未开启蓝牙连接功能,则开启播放终端的蓝牙连接功能,若播放终端已经开启蓝牙连接功能,则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询问文本(如图5a包括询问文本501),例如,询问文本为“XX开启蓝牙连接XX”;如果控制用户开启智能终端的蓝牙连接功能,那么此时播放终端可获取针对询问文本的确定操作,所谓获取针对询问文本的确定操作可以包括播放终端的蓝牙账号与和智能终端的蓝牙账号之间匹配成功,此时播放终端确定获取到针对询问文本的确定操作,并确定获取到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事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以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通过蓝牙连接建立关联关系为例进行介绍,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产生限定;如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还可以通过连接同一wifi建立关联关系。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关联提示信息包括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询问文本和确认按键,目标物理对象为非通信连接的对象,如手部、笔等物体,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通过热力识别实现关联关系的建立。具体实现中,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询问文本;若获取到针对询问文本的确定操作,则确定获取到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事件。其中,针对询问文本的确定操作可包括: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还包括确认按键,若检测到对确认按键的选中操作,则确定获取到针对询问文本的确定操作。当获取到针对询问文本的确定操作时,播放终端可打开摄像头,便于通过摄像头热力识别捕捉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其中,在播放终端中显示询问文本和确认按键的一种示例性示意图可参见图5b,图5b中包括询问文本501和确认按键502。
由于播放终端所处的物理环境所包含的物理对象是多样的,为了便于播放终端从数量较多的物理对象中确定目标物理对象,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支持在播放终端在打开摄像头之后,引导控制用户对目标物理对象执行指定操作(如往右挥动目标物理对象),以便于摄像头从数量较多的物理对象中锁定目标物理对象。举例来说,假设设定的指定操作为往右运动物理对象,现在播放终端所处的物理环境中包括静止的物理对象1、往上运动的物理对象2以及往右运动的物理对象3,则确定将往右运动的物理对象3作为目标物理对象。当然,如果播放终端所处的物理环境中存在多个按照指定操作运动的物理对象,则该多个按照指定操作运动的物理对象均可以作为目标物理对象。本申请实施例对目标物理对象的数量和种类不作限定。
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过程还可以包括: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询问文本和确认按键,此时询问文本用于询问控制用户是否进行联动;若确定按键被触发,则确定建立联动,此时在终端屏幕中显示询问文本的位置处一并显示标识码;当控制用户采用智能终端扫描该标识码后,即实现在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上述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过程可参见图5c。
上述给出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几种实现方式,以及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过程中的动画显示等内容均是示例性介绍,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产生限定,在此说明。
另外,在播放终端检测到播放终端与智能终端之间成功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事件之后,可以触发执行步骤S201所描述的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用户标识的步骤。可选的,当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成功建立关联关系后,可在终端屏幕中将目标互动标识覆盖显示于标识码(或询问文本)之上;例如目标互动标识覆盖显示于标识码之上的过程可参见图5d。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可在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并在成功建立关联关系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物理对象对应的目标互动标识;此时若控制用户对目标物理对象执行挥动操作,则播放终端可获取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按照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上述过程中,通过操作与播放终端处于同一物理环境中的目标物理对象,可以帮助控制用户在观看多媒体信息时,快捷实现线上应援,简化应援操作,提升应援效率。
请参见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信息处理方法可以由上述提及的播放终端来执行,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步骤S601-S603:
S601,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
S602,获取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按照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601-S602的具体实施过程可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01-S202所示的具体实施过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S603,若目标物理对象存在关联物理对象,则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显示位置处,显示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
关联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是与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相匹配的,所谓相匹配可以是指关联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与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相同;例如,物理对象1的运动信息(如运动频率)与目标关联对象的运动信息(如运动频率)相同,则确定物理对象1的运动信息与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相匹配,即物理对象1为目标物理对象的关联物理对象。关联物理对象与目标物理对象可以不处于同一物理环境,或者关联物理对象与目标物理对象可以处于同一物理环境,但关联物理对象与播放终端不存在关联关系,关联物理对象与其他播放终端存在关联关系。
举例来说,假设控制用户为小明,在不同物理环境中观看同一演唱会的用户包括:小明、小花、小白和小猪,且小明、小花、小白和小猪均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挥动各自对应的物理对象;当小明以目标运动频率挥动目标物理对象时,检测到小白和小猪也以目标运动频率挥动对应的物理对象,而小花以不同于目标运动频率的其他运动频率挥动对应的物理对象;则确定小明与小白和小猪为同频用户,即小明、小白和小猪挥动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频率一致,也确定小明所持的目标物理对象存在关联物理对象,分别为小白所持的物理对象和小猪所持的物理对象。
其中,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的示意图可参见图7,如图7所示,如果在控制用户挥动目标物理对象的过程中,目标物理对象存在关联物理对象,则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目标互动标识303处一并显示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701。需要说明的是,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可以与目标物理对象的目标互动标识相同或者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且,图7所示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的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的数量只是一个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互动标识的数量可增加或减少。且,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与终端屏幕中所显示的互动标识的数量并非一定是相同的;例如,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为10,也就是说,存在10个控制用户挥动物理对象的运动频率与控制用户挥动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频率相同,那么在终端屏幕中可以显示固定数量(如4)的互动标识,来表示目标物理对象存在关联物理对象。
正如前述所述描述,关联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与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相匹配,则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除显示于终端屏幕中之外,还可以按照运动信息在终端屏幕中运动,这样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和目标互动标识在终端频率中以相同的运动信息进行运动。例如,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和目标互动标识以相同运动频率和运动方向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那么播放终端可获取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并根据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或数量的变化,如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相应的动画效果,以提示控制用户同频情况(即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基于此,下面给出几种示例性的根据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变化,终端屏幕中显示动画效果的实现方式,其中:
第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若获取到的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则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一动画。第一动画的一种示例性形式可参见图8,如图8所示,当后台(如服务器或播放终端的后台)检测到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时,可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一动画801,以提示控制用户当前同频的其他用户的数量到达一个门槛值,表示多媒体信息引起较多用户的共鸣,这能帮助控制用户营造一种较为真实的线上应援氛围,提高控制用户的观看和互动体验。
第二种实现方式可以是,在第一种实现方式所描述的动画效果基础之上,如果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持续增加,那么可以在终端屏幕显示第一动画801的同时,还可以再显示其他动画,营造更为浓厚的应援氛围;如增加第一动画801的数量等等。相反,如果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减少,但数量还是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那么可以在终端屏幕中显示提示信息,如提示信息为“加油哦!”来提示控制用户同频的用户数量有减少;如果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减少到小于第一数量阈值,则在终端屏幕中取消显示第一动画801。当然,在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持续增加的过程中,除了以上述描述的在终端屏幕中显示其他动画以外,还可以输出互动音效来提醒产生共鸣的用户的人数变化情况;可选的,对于不同数量的关联物理对象,输出的互动音效的音量和类型可以不同或相同,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当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增加到第一数量阈值时,在终端屏幕中以第一音量输出第一互动音效;当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增加到第二数量阈值时,在终端屏幕中以第二音量输出第二音效;可以理解,如果第一数量阈值小于第二数量阈值,则输出的第一音量小于第二互音量,而输出的第一互动音效与第二互动音效可以是相同的音效,也可以是不同的互动音效。
上述只是给出几种示例性的动画效果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屏幕中显示的动画效果并不做限定,在此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将控制用户所持的目标物理对象和播放终端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并在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成功建立关联关系后,通过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来控制目标互动标识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的运动。这种通过操作与播放终端处于同一物理环境中的目标物理对象,可以帮助控制用户在观看多媒体信息时,快捷实现线上应援,简化应援操作,提升应援效率。另外,当目标物理对象存在关联物理对象时,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还可一并显示目标互动标识处,并且终端屏幕中的动画效果可根据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进行变化,可营造应援氛围,并为处于不同物理环境的控制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应援方式。
基于前述描述可知,目标物理对象可以包括智能终端和其他物理对象,当目标物理对象为智能终端时,通过智能终端进行线上应援的流程可参见图9,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信息处理方法可以由智能终端来执行。该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901和S902:
S901,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互动提示信息。
其中,智能终端和播放终端处于同一物理环境中,并且在智能终端和播放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后互动提示信息才显示于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互动提示信息是用于指示持有智能终端的控制用户控制智能终端运动。
另外,互动提示信息还规定了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方式,例如,互动提示信息为“跟随节奏左右摇摆手机引发隐藏特效”,表示播放终端只有在检测到目标物理对象的左右摇摆时,才将此时采集的信息作为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这样采集的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所描述的运动方式,是与互动提示信息规定的运动方式一致的。通过将目标物理对象按照规定的运动方式运动时产生的信息作为运动信息,可避免将控制用户对目标物理对象执行的其他操作误判为应援操作,提高运动信息的准确性。其中,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互动提示信息的一种示例性方式可参见图10a,如图10a所示,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1001中包括互动提示信息1002,该互动提示信息1002可以为“跟随节奏摇摆手机引发隐藏特效”。
正如上述所描述的,互动提示信息是用于指示持有智能终端的控制用户控制智能终端运动的,那么当智能终端刚检测到控制用户按照互动提示信息所规定的运动方式对智能终端执行运动时,就可以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取消显示互动提示信息。而智能终端检测控制用户是否按照规定的运动方式运动,是通过获取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来检测的;运动信息指示的运动方式与规定的运动方式一致时,确定控制用户是按照互动提示信息所规定的运动方式对智能终端执行运动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智能终端与播放终端之间成功建立关联关系时,智能终端就开始检测是否存在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若存在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则智能终端触发执行步骤S902。
S902,获取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并将运动信息发送至播放终端,以便于播放终端在终端屏幕中,按照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
步骤S901和步骤S902中,在播放终端与智能终端成功建立关联关系之后,除了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互动提示信息外,还可以在用户界面中显示控制用户的目标用户标识,如图10b所示,用户界面1001中包括控制用户的目标用户标识1003。当智能终端获取到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时,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取消显示互动提示信息,但仍然显示目标用户标识。
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根据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目标互动标识运动类似的,本申请实施例同样支持控制目标用户标识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进行运动。具体实现中,在智能终端获取到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所产生的运动信息后,可以按照获取的运动信息,控制在用户界面中显示的目标用户标识进行运动,进而丰富控制用户在线上应援过程中的动画效果,更好地为用户营造线上应援气氛。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支持由控制用户来选择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互动标识,这样可以帮助用户选择心仪的互动标识和用户标识,提高用户粘性。可选的,控制用户可以在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建立关联关系的过程中,执行目标用户标识或目标互动标识的选择操作;可选的,控制用户还可以在播放终端在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执行目标用户标识或目标互动标识的选择操作。本申请实施例对控制用户执行目标用户标识或目标互动标识的选择操作的时间不作限定。
在控制用户在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建立关联关系的过程中,控制用户选择目标互动标识的过程可包括:响应于智能终端与播放终端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操作(可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中描述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建立关联关系的实现方式),在用户界面中显示标识选择窗口,该标识选择窗口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互动标识;控制用户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候选互动标识中选中目标互动标识,并将目标互动标识发送至播放终端,以在播放终端的终端频率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如图10c所示的用户界面中显示有标识选择窗口1004,标识选择窗口1004中包括候选互动标识1、候选互动标识2、候选互动标识3、……、等等;控制用户可以从多个候选互动标识中选中任一候选互动标识,则将该被选中的任一候选互动标识确定为目标互动标识;智能终端并将该目标互动标识发送至播放终端,以便于播放终端在终端屏幕中显示该目标互动标识。
该控制用户在播放终端与智能终端建立关联关系时,选择目标用户标识的过程可包括:响应于智能终端与播放终端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操作,在用户界面中显示标识选择窗口,该标识选择窗口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标识;控制用户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标识中选中目标用户标识时,智能终端将目标用户标识发送至播放终端,以便于播放终端将目标用户标识显示在多媒体信息所在的媒体播放界面中(或将目标用户标识显示在媒体播放界面上);当检测到从标识选择窗口返回至用户界面的返回操作时,在用户界面中显示被选中的目标用户标识。此处的标识选择窗口的示意图类似与图10c所示,在此不作详细阐述。
此外,控制用户还可在播放终端与智能终端建立关联关系时,同时选择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互动标识,具体地,该控制用的智能终端可响应该智能终端与播放终端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操作,并在用户标识界面中显示标识选择窗口,该标识选择窗口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互动标识,以及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标识;控制用户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候选互动标识中选中目标互动标识,并将目标互动标识发送至播放终端,以在播放终端的终端频率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同理,控制用户还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标识中选中目标用户标识;当检测到从标识选择窗口返回至用户界面的返回操作时,在用户界面中显示被选中的目标用户标识。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用户通过相应的智能终端同时对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互动标识进行选择的流程示意图可如图10d所示,如图10d所示的用户界面1001中显示的标识选择窗口1004中包括候选互动标识1、候选互动标识2、候选互动标识3、……、候选用户标识1、候选用户标识2、候选用户标识3、……、等等;假设控制用户从标识选择窗口1004中选中候选用户标识2和候选互动标识3,则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候选用户标识2以及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候选互动标识3。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如图10d所示的用于对互动标识进行选择的窗口中所显示的每个候选互动标识(或候选用户标识)还关联有选择音效,其中,与每个候选互动标识(或候选用户标识)关联的选择音效可以是由控制用户设置的,也可以是该智能终端默认的,那么,当控制用户对某个候选互动标识或候选用户标识进行选择时,该智能终端则可同时播放与被选择的候选互动标识(或候选用户标识)关联的选择音效,从而可提升控制用户在对互动标识(或用户标识)进行选择时的趣味性。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的长度有限,所有候选互动选项(或候选用户标识)可能不能被一次性全部显示于标识选择窗口中,基于此,在标识选择窗口中还包括滑动轴1005,通过滑动滑动轴1005可在标识选择窗口中显示出被隐藏的那部分候选互动选项(或候选用户标识)。当然,除了采用滑动轴来滑动显示候选互动选项(或候选用户标识)以外,还可以在标识选择窗口的底部位置显示下拉图标“∨”,当按压图标“∨”并向下拉动时,在标识选择窗口中显示被隐藏的候选互动选项(或候选用户标识);本申请实施例以上述两种方式为例,但对具体如何显示被隐藏的候选互动选项(或候选用户标识)的方式不作限定。且图10c和图10d所示示意图中的标识选择窗口均是以浮层形式显示于用户界面之上的,但可以理解的是,标识选择窗口还可以单独的页面显示于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标识选择窗口的具体表现形式不作限定,在此对此进行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持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的目标互动标识,与智能终端的互动信息一致,在控制用户控制智能终端运动的过程中,服务器需要判断控制用户挥动智能终端的频率(即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与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运动频率是否同步;如果控制用户挥动智能终端的频率(即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与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运动频率是同步的,则可保证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的目标互动标识,与智能终端的互动信息一致,进而则可提高控制用户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粘性。在具体实现中,智能终端可在使用陀螺仪收集运动信息(或陀螺仪数据,或陀螺仪转动频率数据)后,可直接与播放终端进行蓝牙通信,通过近点交换数据,减少数据验证的延迟,让控制用户在应援的时候得到实时的反馈。具体实现逻辑如下:第一步启动蓝牙设备:通过调用静态方法get Default Adapter()获取蓝牙适配器BluetoothAdapter;第二步搜索设备:在建立连接之前,先查询配对好了的蓝牙设备集以便选取一个设备进行通信;第三步客户端链接初始化一个与远端设备(即播放终端)的连接:需要先获取代表该设备的一个Bluetooth Device对象,通过Bluetooth Device对象来获取Bluetooth Socket并初始化连接,以实现蓝牙通信。
同时,为了实现服务器返回实时性效果,以便于播放终端或智能终端较为实时的进行效果反馈,由于经实践发现,用户在进行线上应援时,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实时反馈互动效果,才能让用户感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但通常网络延迟会让用户存在很大的不真实感,这是需要服务器将一部分应援人数的数据(即运动信息)下发到播放终端,可以让播放终端实时反馈用户应援,以提高对用户应援的实时效果展现。具体实现中,在播放终端中建立并存储缓存文件,以便于播放终端在进行效果判断时,直接从本地内存空间中可以读取缓存文件,并直接在播放终端处理各种请求,加快响应速率。其中,缓存文件的格式如下:
{
应援人数
应援动效地址
应援挥动状态频率
}
其中,应援人数可以是指当前时刻或时间段,针对同一多媒体信息正在进行线上应援的用户的总数量;应援动效地址可以是指每个应援用户的运动信息的存储地址;应援挥动状态频率可以是指应援用户对应的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也就使得通过在不同物理环境中将每个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计算好之后,由智能终端计算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并将运动信息传输给服务器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服务器接收到的运动信息的不准确性。此外,智能终端直接与播放终端进行蓝牙通信,通过近点交换数据,减少数据验证的延迟,让控制用户在应援的时候得到实时的反馈。而且,服务器通过将一部分应援人数的数据(即运动信息)下发到播放终端,可以让播放终端实时反馈用户应援,以提高对用户应援的实时效果展现。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支持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目标用户标识时,同时显示与目标用户标识指示的控制用户关联的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可以理解的是,显示的用户标识可以是根据对应用户的用户图像构建的虚拟人物形象,或者,也可以是为对应用户随机分配的一个虚拟人物形象。具体实现中,若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有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表示存在与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相同的其他物理对象,则在用户界面中显示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其中,关联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与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相匹配。其中,在该智能终端中显示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时,可如图10e所示,如果在控制用户挥动目标物理对象的过程中,目标物理对象存在关联物理对象,则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目标互动标识所在位置处一并显示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其中,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可以与控制用户的目标互动标识相同或者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此外,图10e所示的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的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的数量只是一个示例性的,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用户标识的数量可增加或减少,另外,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与智能终端中用户界面中显示的用户标识的数量并非一定是相同的;例如,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为10,也就是说,存在10个控制用户挥动物理对象的运动频率与控制用户挥动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频率相同,那么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可以显示固定数量(如4)的用户标识,来表示目标物理对象存在关联物理对象。
与图6所示实施例类似的,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的动画效果,也可以根据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具体实现中,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那么播放终端可获取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播放终端将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实时传输给智能终端,以便于智能终端根据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或数量的变化,如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在用户界面中显示相应的动画效果,以提示控制用户同频情况。在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终端在根据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变化,在用户界面中显示动画效果时,可先获取在用户界面中显示的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的数量;进一步地,若显示的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则在用户界面显示第二动画。第二动画的一种示例性形式可参见图10f,如图10f所示,当后台(如服务器或智能终端的后台)检测到在用户界面中显示的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时,可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动画1007,以提示控制用户当前同频的其他用户的数量到达一个门槛数量,这能帮助控制用户营造一种较为真实的线上应援氛围,提高控制用户的观看和互动体验。另外,若显示的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则智能终端还可以产生震动或输出音效等,以提醒控制用户当前同频人数较多,达到爆灯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智能终端在根据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变化,在用户界面中显示动画效果时,可在前述所描述的动画效果基础之上,如果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持续增加,那么可以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动画1007的同时,还可以再显示其他动画,营造更为浓厚的应援氛围;如增加第二动画1007的数量等等。相反,如果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减少,但数量还是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那么可以在智能终端中显示提示信息,如提示信息为“继续拼!”来提示控制用户同频的用户数量有减少;如果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减少到小于第二数量阈值,则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取消显示第二动画1007。其中,上述只是给出几种示例性的动画效果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的动画效果并不做限定,在此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终端与播放终端在建立关联关系之后,智能终端中可显示控制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标识;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有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时,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从而丰富线上应援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描述的智能终端和播放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可以是在该智能终端和播放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后直接交互的,或者,该智能终端和播放终端也可分别和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该服务器间接进行数据交互。下面结合附图11来对该智能终端和播放终端通过服务器间接进行数据交互的流程进行说明,并具体执行下述的步骤s210~步骤s238:
s210,控制用户在播放终端中打开并播放多媒体信息,多媒体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直播、演唱会、视频等等。
s211,播放终端根据用户的请求播放多媒体信息的播放操作,向服务器请求多媒体信息。
s212,服务器响应播放终端的请求,将多媒体信息返回给播放终端,以便于播放终端执行步骤s213。
s213,播放终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多媒体信息,并播放该多媒体信息。
s214,控制用户通过播放终端开启联动模式,以便于播放终端执行步骤s215。其中,所谓联动模式可以是指播放终端处于与智能终端建立关联关系的模式;例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有确认按键,当控制用户点击确认按键时,在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之间开始执行建立关联关系的操作。
s215,播放终端向服务器请求标识码。
s216,服务器响应播放终端的请求,生成标识码并将标识码返回给播放终端。
s217,播放终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标识码,并将标识码显示于终端屏幕中。具体地,播放终端将标识码显示于媒体播放界面中的显示区域,或媒体播放界面之上,以便于控制用户可以执行步骤s218。
s218,控制用户打开智能终端的扫一扫功能。更为详细的,控制用户可以是打开智能终端中运行的某一应用程序(或小程序)的扫一扫功能。
s219,控制用户通过智能终端发起扫描。
s220,播放终端发起联动请求,也就是说,播放终端向服务器请求与智能终端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s221,服务器响应播放终端的联动请求,并下发给智能终端联动确认信息。所谓联动确认信息是用于向控制用户询问是否建立智能终端与播放终端之间的关联关系。
s222,智能终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联动确认信息,并显示联动确认信息。
s223,控制用户在智能终端多的终端屏幕中确认联动授权。例如,在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中显示确认按键,当控制用户选中确认按键时,表示控制用户确定联动授权,即控制用户确定在播放终端和智能终端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s224,基于步骤s223,播放终端与智能终端之间成功建立关联关系,则智能终端开启陀螺仪,并将初始的陀螺仪数据传输给服务器。陀螺仪是一种角运动检测装置。智能终端中包括的陀螺仪传感器是一个简单易用的基于自由空间移动和手势的定位和控制系统。陀螺仪数据可以用于反映智能终端移动信息和角度信息。此处的初始的陀螺仪数据是指智能终端还未开始按照互动提示信息所规定的运动方式进行运动时,智能终端在物理环境中的角度信息等。
s225,服务器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初始的陀螺仪数据,并将初始的陀螺仪数据处理为可视化数据,即将初始的陀螺仪数据处理为在播放终端的显示屏幕中应该显示的角度信息等数据。
s226,服务器将可视化处理下发给播放终端。
s227,播放终端根据可视化数据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此处的目标互动标识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的角度与智能终端的角度信息是相匹配的。
s228,控制用户开始挥动智能终端进行应援。
s229,智能终端将实时的陀螺仪转动频率数据发送至服务器,该陀螺仪转动频率数据用于指示智能终端在物理环境中的移动信息和角度信息。
s230,服务器接收其他用户1对应智能终端的陀螺仪转动频率数据。
s231,服务器接收其他用户2对应智能终端的陀螺仪转动频率数据。
s232,服务器接收各个智能终端发送的陀螺仪转动频率数据(即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并判断运动信息相匹配的那部分智能终端,以及将相匹配的运动信息处理为可视化动态数据。该可视化动态数据指示了智能终端在物理环境中变化的角度信息和移动信息。
s233,服务器下发可视化动态数据到播放终端,使得播放终端执行步骤s234。
s234,播放终端在终端屏幕中按照智能终端的运动信息(即可视化动态数据)控制目标用户标识运动。
s235,服务器将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的通知信息,发送给播放终端。
s236,播放终端接收步骤s235中的通知信息,并在目标互动标识显示的位置处一并显示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
s237,服务器将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的通知信息,发送给智能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37可以在步骤s236后执行,或者,也可在步骤s235后执行,在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s238,智能终端接收步骤s237中的通知信息,并在用户界面中显示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智能终端和播放终端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后,还会将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的通知信息,发送给智能终端和播放终端,以便于智能终端在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动画以及播放终端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一动画;而且,服务器在智能终端和播放终端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后,智能终端与播放终端之间还存在数据传输,如智能终端将运动信息发送给播放终端,以便于播放终端能够较为准确的控制目标互动标识的运动;等等。通过上述步骤,播放终端、智能终端以及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可提供一种快捷的线上应援方法,简化应援操作,提升应援效率。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为了便于更好地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方案,相应地,下面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信息处理装置可以用于是运行于上述播放终端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该信息处理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2以及图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请参见图12,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如下单元:
播放单元1201,用于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目标互动标识是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建立关联关系后显示的,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处于同一物理环境;
处理单元1202,用于获取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按照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多媒体信息显示在终端屏幕的媒体播放界面中;处理单元1202用于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时,具体用于:
若媒体播放界面包括用于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显示区域,则在显示区域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
若媒体播放界面不包括用于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显示区域,则将目标互动标识悬浮显示在媒体播放界面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
在终端屏幕中显示关联提示信息,关联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基于关联提示信息获取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事件,并在获取到触发事件时,触发执行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步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关联提示信息包括标识码,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
获取针对标识码的读取操作;
若获取到针对标识码的读取操作,则确定获取到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事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关联提示信息包括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询问文本,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
获取针对询问文本的确定操作;
若获取到针对询问文本的确定操作,则确定获取到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事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
获取目标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目标用户标识,并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用户标识;
其中,目标用户标识被显示在多媒体信息所在的媒体播放界面中,或者,目标用户标识被显示在媒体播放界面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
若目标物理对象存在关联物理对象,则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显示位置处,显示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
其中,关联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与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相匹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202还用于:
获取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
若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则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一动画。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图12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可以分别或全部合并为一个或若干个另外的单元来构成,或者其中的某个(些)单元还可以再拆分为功能上更小的多个单元来构成,这可以实现同样的操作,而不影响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上述单元是基于逻辑功能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单元的功能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或者多个单元的功能由一个单元实现。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该信息处理装置也可以包括其它单元,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功能也可以由其它单元协助实现,并且可以由多个单元协作实现。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介质(RAM)、只读存储介质(ROM)等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的例如计算机的通用计算设备上运行能够执行如图2及图6所示的相应方法所涉及的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来构造如图12中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社交会话方法。计算机程序可以记载于例如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装载于上述计算设备中,并在其中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播放单元1201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可在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并在成功建立关联关系时,通过播放单元1201显示目标物理对象对应的目标互动标识;此时若控制用户对目标物理对象执行挥动操作,则处理单元1202可获取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按照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上述过程中,通过操作与播放终端处于同一物理环境中的目标物理对象,并将操作目标物理对象时的打拍效果呈现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可以帮助控制用户在观看多媒体信息时,快捷实现线上应援,简化应援操作,提升应援效率。
图1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信息处理装置可以用于是运行于上述智能终端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该信息处理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9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请参见图13,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如下单元:
显示单元1301,用于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互动提示信息,互动提示信息是智能终端与播放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后显示的,智能终端和播放终端处于同一物理环境,互动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智能终端的控制用户控制智能终端运动;
处理单元1302,用于获取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并将运动信息发送至播放终端,以便播放终端在终端屏幕中,按照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界面还包括控制用户的目标用户标识;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
按照获取的运动信息,控制在用户界面中显示的目标用户标识进行运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
响应于与播放终端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操作,在用户界面中显示标识选择窗口,标识选择窗口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互动标识;
从一个或多个候选互动标识中选中目标互动标识,并将目标互动标识发送至播放终端,以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标识选择窗口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标识;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
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标识中选中目标用户标识,并在用户界面中显示目标用户标识;
将目标用户标识发送至播放终端,以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用户标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运动信息描述的运动方式,与互动提示信息规定的运动方式一致;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
在用户界面中取消显示互动提示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
若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有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则在用户界面中显示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
其中,关联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与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相匹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
获取在用户界面中显示的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的数量;
若显示的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时,则在用户界面显示第二动画。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图13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可以分别或全部合并为一个或若干个另外的单元来构成,或者其中的某个(些)单元还可以再拆分为功能上更小的多个单元来构成,这可以实现同样的操作,而不影响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上述单元是基于逻辑功能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单元的功能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或者多个单元的功能由一个单元实现。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该数据处理装置也可以包括其它单元,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功能也可以由其它单元协助实现,并且可以由多个单元协作实现。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介质(RAM)、只读存储介质(ROM)等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的例如计算机的通用计算设备上运行能够执行如9所示的相应方法所涉及的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来构造如图13中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计算机程序可以记载于例如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装载于上述计算设备中,并在其中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智能终端与播放终端建立关联关系之后,智能终端的显示单元1301可用于显示控制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标识;并且,显示单元1301显示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时,在显示单元1301中还可以显示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从而丰富线上应援内容。
图1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信息处理设备可以是上述的播放终端。请参见图14,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1401、通信接口1402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403。其中,处理器1401、通信接口1402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403可通过总线或者其它方式连接。其中,通信接口1402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403可以存储在信息处理设备的存储器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4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801用于执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403存储的程序指令。处理器1401(或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信息处理设备的计算核心以及控制核心,其适于实现一条或多条指令,具体适于加载并执行一条或多条指令从而实现相应方法流程或相应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Memory),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终端中的记忆设备,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既可以包括终端中的内置存储介质,当然也可以包括终端所支持的扩展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提供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存储了终端的处理系统。并且,在该存储空间中还存放了适于被处理器1401加载并执行的一条或多条的指令,这些指令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执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放的一条或多条指令,以实现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具体实现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
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目标互动标识是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建立关联关系后显示的,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处于同一物理环境;
获取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按照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多媒体信息显示在终端屏幕的媒体播放界面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时,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若媒体播放界面包括用于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显示区域,则在显示区域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
若媒体播放界面不包括用于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显示区域,则将目标互动标识悬浮显示在媒体播放界面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还执行如下步骤:
在终端屏幕中显示关联提示信息,关联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基于关联提示信息获取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事件,并在获取到触发事件时,触发执行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步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关联提示信息包括标识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还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针对标识码的读取操作;
若获取到针对标识码的读取操作,则确定获取到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事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关联提示信息包括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询问文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还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针对询问文本的确定操作;
若获取到针对询问文本的确定操作,则确定获取到在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事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还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目标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目标用户标识,并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用户标识;
其中,目标用户标识被显示在多媒体信息所在的媒体播放界面中,或者,目标用户标识被显示在媒体播放界面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还执行如下步骤:
若目标物理对象存在关联物理对象,则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显示位置处,显示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
其中,关联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与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相匹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还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
若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则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一动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信息处理设备还可以上述的智能终端,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04中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执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放的一条或多条指令,以实现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具体实现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还可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
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互动提示信息,互动提示信息是智能终端与播放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后显示的,智能终端和播放终端处于同一物理环境,互动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智能终端的控制用户控制智能终端运动;
获取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并将运动信息发送至播放终端,以便播放终端在终端屏幕中,按照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界面还包括控制用户的目标用户标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还执行如下步骤:
按照获取的运动信息,控制在用户界面中显示的目标用户标识进行运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还执行如下步骤:
响应于与播放终端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操作,在用户界面中显示标识选择窗口,标识选择窗口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互动标识;
从一个或多个候选互动标识中选中目标互动标识,并将目标互动标识发送至播放终端,以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标识选择窗口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标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还执行如下步骤:
从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标识中选中目标用户标识,并在用户界面中显示目标用户标识;
将目标用户标识发送至播放终端,以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用户标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运动信息描述的运动方式,与互动提示信息规定的运动方式一致;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还执行如下步骤:
在用户界面中取消显示互动提示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还执行如下步骤:
若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有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则在用户界面中显示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
其中,关联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与控制用户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相匹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由处理器1401加载并还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在用户界面中显示的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的数量;
若显示的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时,则在用户界面显示第二动画。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播放终端的处理器1401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可在播放终端和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并在成功建立关联关系时,由处理器1401显示目标物理对象对应的目标互动标识;此时若控制用户对目标物理对象执行挥动操作,则通信接口1402可获取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并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处理器1401按照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上述过程中,处理器1401可将操作目标物理对象时的打拍效果呈现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可以帮助控制用户在观看多媒体信息时,快捷实现线上应援,简化应援操作,提升应援效率。另外,智能终端与播放终端在建立关联关系之后,处理器1401可显示控制用户对应的目标用户标识;并在终端屏幕中显示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时,处理器1401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从而丰富线上应援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信息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上述信息处理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设备。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局部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局部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所述目标互动标识是所述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建立关联关系后显示的,所述播放终端与所述目标物理对象处于同一物理环境;
获取所述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并在所述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按照所述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所述目标互动标识运动;
若存在与所述目标物理对象同频的关联物理对象,则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所述目标互动标识的显示位置处显示所述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所述同频是指所述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和所述关联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相匹配;所述关联物理对象与所述播放终端不存在关联关系,所述关联物理对象与其他播放终端存在关联关系;
按照所述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所述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媒体信息显示在所述终端屏幕的媒体播放界面中;所述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包括:
若所述媒体播放界面包括用于显示所述目标互动标识的显示区域,则在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目标互动标识;
若所述媒体播放界面不包括用于显示所述目标互动标识的显示区域,则将所述目标互动标识悬浮显示在所述媒体播放界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关联提示信息,所述关联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在所述播放终端与所述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关联提示信息获取在所述播放终端与所述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事件,并在获取到所述触发事件时,触发执行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提示信息包括标识码,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针对所述标识码的读取操作;
若获取到针对所述标识码的读取操作,则确定获取到在所述播放终端与所述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事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提示信息包括在所述播放终端与所述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询问文本,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针对所述询问文本的确定操作;
若获取到针对所述询问文本的确定操作,则确定获取到在所述播放终端与所述目标物理对象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事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目标用户标识,并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所述目标用户标识;
其中,所述目标用户标识被显示在所述多媒体信息所在的媒体播放界面中,或者,所述目标用户标识被显示在所述媒体播放界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
若所述关联物理对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阈值,则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一动画。
8.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互动提示信息,所述互动提示信息是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播放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后显示的,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播放终端处于同一物理环境,所述互动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智能终端的控制用户控制所述智能终端运动;
获取所述控制用户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并将所述运动信息发送至所述播放终端,以便所述播放终端在终端屏幕中,按照所述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以及,以便所述播放终端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所述目标互动标识的显示位置处显示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并按照所述控制用户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控制所述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运动;所述关联物理对象与所述智能终端同频,所述同频是指所述控制用户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和所述关联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相匹配;所述关联物理对象与所述播放终端不存在关联关系,所述关联物理对象与其他播放终端存在关联关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界面还包括所述控制用户的目标用户标识;所述获取所述控制用户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获取的运动信息,控制在所述用户界面中显示的所述目标用户标识进行运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与所述播放终端建立关联关系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用户界面中显示标识选择窗口,所述标识选择窗口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互动标识;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互动标识中选中目标互动标识,并将所述目标互动标识发送至所述播放终端,以在所述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所述目标互动标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选择窗口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标识中选中目标用户标识,并在所述用户界面中显示所述目标用户标识;
将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发送至所述播放终端,以在所述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所述目标用户标识。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信息描述的运动方式,与所述互动提示信息规定的运动方式一致;所述获取所述控制用户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界面中取消显示所述互动提示信息。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显示有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则在所述用户界面中显示所述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在所述用户界面中显示的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的数量;
若显示的关联物理对象对应控制用户的用户标识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数量阈值,则在所述用户界面显示第二动画。
15.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播放单元,用于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目标互动标识,所述目标互动标识是所述播放终端与目标物理对象建立关联关系后显示的,所述播放终端与所述目标物理对象处于同一物理环境;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并在所述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按照所述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所述目标互动标识运动;
若存在与所述目标物理对象同频的关联物理对象,则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所述目标互动标识的显示位置处显示所述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所述同频是指所述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和所述关联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相匹配;所述关联物理对象与所述播放终端不存在关联关系,所述关联物理对象与其他播放终端存在关联关系;
按照所述目标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控制所述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运动。
16.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在播放终端的终端屏幕中播放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在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中显示互动提示信息,所述互动提示信息是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播放终端建立关联关系后显示的,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播放终端处于同一物理环境,所述互动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智能终端的控制用户控制所述智能终端运动;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控制用户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并将所述运动信息发送至所述播放终端,以便所述播放终端在终端屏幕中,按照所述运动信息控制目标互动标识运动;以及,以便所述播放终端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所述目标互动标识的显示位置处显示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并按照所述控制用户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控制所述关联物理对象的互动标识运动;所述关联物理对象与所述智能终端同频,所述同频是指所述控制用户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运动信息和所述关联物理对象的运动信息相匹配;所述关联物理对象与所述播放终端不存在关联关系,所述关联物理对象与其他播放终端存在关联关系。
17.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适于执行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或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1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处理器加载所述计算机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2110264538.3A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5086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4538.3A CN115086733B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4538.3A CN115086733B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6733A CN115086733A (zh) 2022-09-20
CN115086733B true CN115086733B (zh) 2024-04-19

Family

ID=83241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4538.3A Active CN115086733B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8673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2472A (zh) * 2012-04-10 2012-09-12 苏州中科启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肢体动作的学习方法及其云服务系统
CN107124658A (zh) * 2017-05-02 2017-09-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视频直播方法及装置
CN108156516A (zh) * 2016-12-06 2018-06-12 宋杰 一种通过智能手机与智能电视互动的护眼系统与方法
CN207992941U (zh) * 2018-03-30 2018-10-19 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交互装置
CN110064191A (zh) * 2019-04-30 2019-07-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陀螺仪的游戏互动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2472A (zh) * 2012-04-10 2012-09-12 苏州中科启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肢体动作的学习方法及其云服务系统
CN108156516A (zh) * 2016-12-06 2018-06-12 宋杰 一种通过智能手机与智能电视互动的护眼系统与方法
CN107124658A (zh) * 2017-05-02 2017-09-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视频直播方法及装置
CN207992941U (zh) * 2018-03-30 2018-10-19 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交互装置
CN110064191A (zh) * 2019-04-30 2019-07-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陀螺仪的游戏互动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6733A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4838B (zh) 社交应用的动画生成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终端
US11683280B2 (en) Messaging system including an external-resource dock and drawer
US11443306B2 (en) Third-party resource authorization
CN112516589A (zh) 直播中游戏商品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065421A1 (en) Moving image distribution system, moving image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moving image distribution program
CN112511850A (zh) 连麦方法、直播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55144B2 (en) Video creation and editing and associated user interface
US20230236707A1 (en) Presenting content received from third-party resources
WO2023140786A2 (zh) 特效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152947A1 (en) Point and control object
US20240073373A1 (en) Sharing social augmented reality experiences in video calls
CN11508673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1967343B2 (en) Automated video editing
US20220100331A1 (en) Turn-based collaborative playlist
WO2022192883A1 (en) Automated video editing to add visual or audio effect corresponding to a detected motion of an object in the video
US20240177390A1 (en) Avatar dance animation system
US20230344953A1 (en) Camera settings and effects shortcuts
US20240144569A1 (en) Danceability score generator
US9420067B2 (en) Content provid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230177789A1 (en) Computer vision tools for creating augmented reality (ar) models
US20240171533A1 (en) Saving ephemeral media to a conversation thread
WO2023211660A1 (en) Camera settings and effects shortcuts
CN116743851A (zh) 程序运行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WO2024097553A1 (en) Danceability score generator
WO2023130016A1 (en) Combining content items in a shared content coll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7397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