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6163A - 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86163A CN115086163A CN202110275427.2A CN202110275427A CN115086163A CN 115086163 A CN115086163 A CN 115086163A CN 202110275427 A CN202110275427 A CN 202110275427A CN 115086163 A CN115086163 A CN 1150861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ttribute
- pon port
- hash table
- target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4 iterative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89—Techniques to speed-up the configuration pro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对所述一级哈希表与对应的二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并在所述二级哈希表中写入所述源业务配置信息被修改后获得的目标业务配置信息;根据所述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所述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并进行配置处理,不仅实现了跨设备厂商的OLT设备的PON口的配置迁移,也提高了PON口配置迁移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文件涉及无源光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是用于宽带、专线等业务接入的光网络技术,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设备包含多个PON线卡,每个PON线卡包含多个PON口,当PON接入网需要实施线路结构优化、OLT设备更新换代等调整时,需要对大量的PON口进行业务迁移。
目前,PON口割接软件的设计方法主要是对同厂商设备的PON口间的割接,并不存在适用于不同设备厂商的设备的PON口间的割接,当配置迁移方法应用于不同设备厂商的OLT之间的PON口配置迁移时,面临如下两个技术问题:第一是随着OLT厂商的种类增多,PON口配置迁移规则的设计复杂度急剧上升;第二是对于存量的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每个厂商定义的ONU带宽模板中的上行带宽不完全一致,同时,不同厂商的PON口可用的上行带宽未必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上行带宽的开销不仅来源于用户,也包括各厂商自己定义的管理信道占用的上行带宽;因此,当PON口跨设备厂商割接时,一般不能直接对带宽模板进行对等转换,而是应当对带宽模板进行适配。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和装置,以解决不同设备厂商的OLT设备的PON口无法配置迁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包括:
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对所述一级哈希表与对应的二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并在所述二级哈希表中写入所述源业务配置信息被修改后获得的目标业务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所述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并进行配置处理。
第二方面,本说明书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ON口配置迁移装置,包括:
读取模块,被配置为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写入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映射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一级哈希表与对应的二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并在所述二级哈希表中写入所述源业务配置信息被修改后获得的目标业务配置信息;
配置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所述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并进行配置处理。
第三方面,本说明书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ON口配置迁移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说明书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的步骤。
在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两级哈希表的属性映射方法,实现不同设备厂商的OLT设备的PON口的配置迁移,具体的,将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以及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各ONU对应的一级哈希表中,然后将各ONU对应的一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映射至各ONU对应的二级哈希表中,并对二级哈希表中的业务配置信息进行修改,修改为目标业务配置信息也写入对应的二级哈希表中,再通过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对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最后根据配置指令对源PON口进行配置迁移,不仅能实现不同设备厂商的OLT设备的PON口的配置迁移,也能够提升配置迁移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处理流程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跨设备厂商的迁移场景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处理流程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ON口配置迁移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ON口配置迁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文件的保护范围。
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1,其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处理流程图,参照图2,其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跨设备厂商的迁移场景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处理流程图。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S102至步骤S108。
步骤S102,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本实施例提供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通过两级哈希表的属性映射方法,实现不同设备厂商的OLT设备的PON口的配置迁移,具体的,将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以及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各ONU对应的一级哈希表中,然后将各ONU对应的一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映射至各ONU对应的二级哈希表中,并对二级哈希表中的业务配置信息进行修改,修改为目标业务配置信息也写入对应的二级哈希表中,再通过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Transaction Language-1,ASCII型的人机交互协议)格式生成对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最后根据配置指令对源PON口进行配置迁移,不仅能实现不同设备厂商的OLT设备的PON口的配置迁移,也能够提升配置迁移的效率。
本实施例所述源PON口,为需要实施线路结构优化的PON接入网或需要更新换代的OLT设备对应的PON口,即:被迁出的PON口;所述目标PON口,为进行线路结构优化之后的PON接入网或者更新换代后的OLT设备对应的PON口,即:被迁入的PON口;其中,所述源PON口的各ONU的配置信息被称为属性配置信息,所述源PON口的业务配置信息被称为源业务配置信息;所述目标PON口的业务配置信息被称为目标业务配置信息。所述一级哈希表,用于存储与源PON口的OLT厂商TL1协议数据格式匹配的属性,例如:根据TL1协议从网管服务器读取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业务配置信息的所有属性字段,对每条TL1查询命令返回的属性字段,根据所属ONU,分别存储到不同的一级哈希表中;所述属性配置信息包括:ONU认证方式、ONU认证关键字、带宽模板和/或ONU端口配置模板;所述二级哈希表,用于存储执行属性映射之后的映射结果。
具体实施时,在读取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之前,需要获取源PON口的位置信息以及目标PON口的位置信息,以便于之后根据源PON口的位置信息读取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和源业务配置信息,以及根据目标PON口的位置信息读取目标PON口的模板信息,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之前,还需要获取所述源PON口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标PON口的位置信息,并基于所述目标PON口的位置信息读取所述目标PON口的模板信息。
具体的,上述位置信息包括:OLT设备管理IP地址、OLT设备厂商、PON口所在的机框号、槽位号和/或端口号。
具体实施时,源PON口的所有ONU的属性配置信息都存放在网管服务器中,因此,要对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执行属性映射,需要先从网管服务器中读取源PON口的所有ONU的属性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下方式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基于所述源PON口的位置信息读取所述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
提取所述属性配置信息的关键属性字段,将所述关键属性字段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并将所述属性配置信息作为原始信息进行日志形式的存储。
具体的,根据源PON口的位置信息以及源PON口的TL1格式生成属性配置信息的读命令,并通过TL1协议向网管服务器发送,以获得网管服务器返回的源PON口的所有ONU的属性配置信息,然后对每个ONU的属性配置信息提取关键属性字段,并写到一个一级哈希表中,一级哈希表中每个表项是KEY-VALUE格式,KEY代表属性名称,VALUE代表属性值,因此,每个表项相当于一个属性字段;同时,为了保证属性配置信息的回溯性,将读取到的属性配置信息的原始信息写入数据库表或文件中,作为日志。
本实施例中一级哈希表和二级哈希表为内存中进行数据存储的数据结构,这种数据结构具有通用性,与具体的属性字段无关,即:在源PON口的OLT设备与目标PON口的OLT设备的厂商不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对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和源业务配置信息对应的多个一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获得各ONU对应的二级哈希表,并根据该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对目标PON口进行配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适用于不同设备厂商的OLT设备的PON口配置迁移,也适用于同厂商OLT设备的PON口配置迁移。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在具体实施时,也可通过其他进行数据存储的数据结构进行数据存储,本实施例在数据结构的类型上不作具体限定;相应的,对存储在一级哈希表和二级哈希表中每个表项的表项格式也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实施时,在读取到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之后,为了保证配置迁移的有效性,需要判断源PON口是否可以迁移至目标PON口,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通过执行如下步骤判断源PON口是否可以迁移至目标PON口:
判断所述源PON口与所述目标PON口二者的设备厂商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判断所述各ONU的认证方式是否符合特定条件;
若否,则判定所述源PON口不满足迁移条件并终止对所述源PON的迁移;
若是,则判定所述源PON口满足迁移条件,并执行所述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步骤。
具体的,首先判断源PON口的设备厂商与目标PON口的设备厂商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判定源PON口满足迁移条件,并执行步骤S104,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若不一致,则根据源PON口的各ONU的认证方式,判断源PON口下的各ONU是否都可以迁移到目标PON口,需要说明的是,在各ONU的认证方式为特定认证方式的情况下,比如:Password(密钥)认证、或者LOID(逻辑标识)认证,判定源PON口满足迁移条件,并执行步骤S104,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若存在ONU口的认证方式不是特定认证方式,则判定源PON口不满足迁移条件,放弃此次PON口配置迁移。
步骤S104,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所述源业务配置信息,包括单播、组播、业务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属性和/或语音业务。
具体实施时,源PON口的所有源业务配置信息也都存放在网管服务器中,因此,要对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执行属性映射,需要先从网管服务器中读取源PON口的所有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下方式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基于所述源PON口的位置信息读取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
提取所述源业务配置信息的关键业务字段,将所述关键业务字段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中,并将所述源业务配置信息作为原始信息进行日志形式的存储。
具体的,首先根据源PON口的位置信息以及源PON口的TL1格式生成源业务配置信息的读命令,并通过TL1协议向网管服务器发送,以获得网管服务器返回的源PON口的所有源业务配置信息,然后对每个ONU的业务配置信息提取关键字段,并写到各ONU对应的一级哈希表中,同时,为了便于回溯,将读取到的源业务配置信息的原始信息写入数据库表或文件中,作为日志。
步骤S106,对所述一级哈希表与对应的二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并在所述二级哈希表中写入所述源业务配置信息被修改后获得的目标业务配置信息。
所述属性映射,包括通用属性映射和非通用属性映射。
实际应用中,如果包含N种不同厂商的OLT设备,那么,当需要将源PON口配置转译为目标PON口配置时,如果采用一般的转译的方法,则需要实现N^2种的转译规则。
具体实施时,为了提高转译效率,对于一个待迁移的ONU,需要对其相关属性字段进行转译,转译过程包括两次映射,并需要将映射结果写入该ONU对应的二级哈希表中,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通过执行如下步骤实现所述属性映射:
将所述一级哈希表中的初始通用属性映射为所述二级哈希表中的目标通用属性;
将所述一级哈希表中的初始非通用属性分解为所述二级哈希表中的分解通用属性;
基于所述分解通用属性以及模板适配算法确定目标非通用属性,并将所述目标非通用属性写入所述二级哈希表。
具体的,对通用属性,即:各厂商OLT中的含义完全一致的属性,比如ONU认证方式、ONU认证关键字和/或业务VLAN属性,只需一次映射,以一对一的方式,从一级哈希表中的初始通用属性映射为二级哈希表中的目标通用属性,并对其属性字段的属性值按需修改为目标PON口的规划数据;对于非通用属性,需要两次映射,第一次映射是将一级哈希表中的初始非通用属性分解为分解通用属性,写入二级哈希表中,第二次映射是将分解后的分解通用属性,根据指定的算法,映射为目标PON口的ONU的目标非通用属性并写入二级哈希表中。其中,非通用属性包括:ONU端口配置模板和/或ONU带宽模板。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转译过程,第一次映射需要实现N种转译规则,第二次映射也需要实现N种转译规则,两次映射一共需要2N种转译规则。因此,当N>2时,需实现的转译规则种类数2N小于采用一般的转译方法需要实现的转移规则种类数N^2,极大地减少转译规则的实现次数,提高转译效率。
实际应用中,在某些厂商的OLT设备中,带宽模板有可能与其它属性结合,封装到其它类型的模板中。因此,在新增ONU的TL1指令中,有可能不直观的体现带宽模板。尽管各厂商对模板的定义不同,但模板都可以分解为通用属性,例如,带宽模板可分解为:固定带宽、保证带宽、最大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源PON口的每个ONU都对应一个一级哈希表和一个二级哈希表,除此之外,由于一个ONU相关的属性通常需要利用多个读命令来查询,因此,一个ONU也可对应多个一级哈希表;比如,将每个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中,在读取到每个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的时候将每个ONU的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各ONU对应的新的一级哈希表中,基于此,在执行属性映射时,是将每个ONU对应的多个一级哈希表映射至该ONU对应的一个二级哈希表中。
具体实施时,每个厂商定义的ONU带宽模板中的上行或下行带宽不完全一致,因此,当PON口跨设备厂商迁移时,为了保持网管数据的稳定性和整洁性,避免创建过多的新模板,进一步避免网管服务器中产生过多冗余的带宽模板,需要对带宽模板进行适配,在根据指定的算法,将分解通用属性映射为目标PON口的ONU的目标非通用属性的过程中,利用模板适配算法来判断目标PON口对应的OLT设备在网管服务器中是否存在某个能够适配源PON口的ONU的目标模板;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下方式基于所述分解通用属性以及模板适配算法确定目标非通用属性:
将所述分解通用属性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目标PON口的模板信息输入所述模板适配算法进行模板适配;
若所述模板适配算法输出目标模板信息,则基于所述目标模板信息生成目标模板字段,并将所述目标模板字段作为所述目标非通用属性;
若所述模板适配算法输出适配失败提醒,则基于所述分解通用属性的属性信息创建新增模板信息,并基于所述新增模板信息生成目标模板字段作为所述目标非通用属性。
以带宽模板的适配为例,对源PON口的每个ONU,根据对应的二级哈希表中的固定带宽、保证带宽和/或最大带宽执行带宽模板适配算法,判断目标PON口对应的OLT设备在网管服务器上是否存在某个目标模板,能适配源PON口的ONU的带宽模板,如果能,则输出目标模板信息,根据目标模板信息对应的模板名称,生成KEY-VALUE字段写入对应的二级哈希表中;如果不能,则输出适配失败提醒以及适配失败的ONU的固定带宽、保证带宽和/或最大带宽,然后根据ONU的固定带宽、保证带宽和最大带宽创建新的带宽模板,并根据创建的新的带宽模板的模板名称生成KEY-VALUE字段写入对应的二级哈希表中。
例如,一个ONU在源PON口下绑定的带宽模板是A,而目标PON口的OLT设备上没有与A完全一致的带宽模板,但是可以用带宽很接近的模板与A适配,仅当不存在带宽模板接近A的模板时,才创建新模板。
具体实施时,模板适配算法在进行模板适配的过程中,在源PON口的ONU的分解通用属性与目标PON口的OLT设备对应的模板信息满足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判定该模板信息与分解通用属性适配,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模板适配算法具体要执行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模板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属性信息的归一化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候选模板信息;
若是,判断已适配的属性信息与模板信息的偏差累积值是否小于所述目标PON口的预设阈值;
若小于,则将所述候选模板信息作为所述目标模板信息输出;
若不小于,则输出所述提醒信息。
继续以带宽模板的适配为例,一方面,源PON口的ONU的带宽模板适配的目标模板,与ONU的带宽模板相比,各个带宽属性应当接近,即:固定带宽、保证带宽和最大带宽,在模板替换后,带宽增量都应该在预先设定的阈值内;另一方面,源PON口下的所有ONU的固定带宽、保证带宽的总和,不能高于目标PON口的最大可用带宽;其中,目标PON口的最大可用带宽是目标PON口的理论带宽减去管理信道的带宽。
进一步,带宽模板适配算法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第一步:定义带宽模板矩阵X和Y。
其中,矩阵X表示源PON口ONU的带宽模板集合,矩阵Y表示目标PON口计划选用的带宽模板集合;矩阵中的每一行代表一个带宽模板的所有参数,不同行代表不同ONU的带宽模板。
例如,X[i]代表源PON口第i个ONU的带宽模板,X[i][j]代表源PON口第i个ONU的带宽模板的第j个分量,一般情况下j=3,各分量的含义如下:
X[i][1]=第i个ONU的带宽模板的固定带宽;
X[i][2]=第i个ONU的带宽模板的保证带宽;
X[i][3]=第i个ONU的带宽模板的最大带宽;
与X同理,对矩阵Y的各分量赋值。
需要说明的是,矩阵W是候选模板矩阵,是目标PON口的OLT设备的带宽模板集合,矩阵W中的每行是目标PON口的OLT设备中的一个带宽模板,根据维护人员的偏好,将带宽模板的分量值填入W的过程中,将偏好程度较高的带宽模板的分量值填写在行标较小的行中,即:偏好程度越高,越优先作为候选模板。
在带宽模板适配算法中,模板矩阵Y是动态变化的,其中的行向量Y[i]来源于矩阵W,在算法迭代过程中,对于固定的ONU编号i,矩阵W的行向量(按优先级顺序)逐个复制到Y[i],即覆盖Y[i],每次复制后,判断模板Y[i]是否可适配X[i],如果不适配,则再从矩阵W中选下一个行向量复制到Y[i],再次判断是否可适配X[i],如此循环。
第二步:计算带宽模板X[i]和Y[i]的归一化距离向量D(X,Y,i)。
向量D(X,Y,i)的第j个分量表示为D(X,Y,i,j),计算公式为:
D(X,Y,i,j)=|X[i][j]-Y[i][j]|/(X[i][jj]+Y[i][j]),j=1,2,3。
考虑到一种特殊情况X[i][j]=Y[i][j]=0,分母为0,因此,当X[i][j]=Y[i][j]时,赋值D(X,Y,i,j)=0。
模板Y[i]可适配X[i]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D(X,Y,i,j)<d[j],其中d[j]是预先设定的门限值,建议取(d[1],d[2],d[3])=(0.05,0.05,0.1)。
第三步:计算第i个ONU的带宽模板,与候选带宽模板适配后,产生的上行带宽偏差B(X,Y,i)。
其中,B(X,Y,i)=Y[i][1]+Y[i][2]-X[i][1]-X[i][2]。
第四步:计算源PON口下前i个ONU的带宽模板适配完成后,产生的上行带宽偏差的累计值S(X,Y,i)。
计算公式如下:
当i=1时,S(X,Y,1)=B(X,Y,1);
当i>1时,S(X,Y,i)=S(X,Y,i-1)+B(X,Y,i);
模板Y[i]可适配X[i]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S(X,Y,i)<R(X),其中R(X)表示目标PON口的带宽阈值,计算方法是:PON口的最大可用带宽减去矩阵X中的所有固定带宽、保证带宽。
综上所述,模板Y[i]可适配X[i]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D(X,Y,i,j)<d[j]并且S(X,Y,i)<R(X);
如果模板Y[i]满足上述条件,则采用目标PON的OLT的模板Y[i]作为第i个ONU割接后的带宽模板,否则创建新模板。
具体实施时,在将根据模板名称生成的KEY-VALUE字段写入对应的二级哈希表之后,将二级哈希表中的业务VLAN属性(包括各种业务的内层VLAN、外层VLAN)的属性值,按照维护人员的部署修改为目标PON口的VLAN属性值。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源PON口的各ONU的端口配置模板,采用上述模板适配算法确定目标PON口的目标端口模板,并生成对应的KEY-VALUE字段写入对应的二级哈希表中;具体的,首先在属性映射的过程中将各ONU的端口配置模板分解为端口类型以及端口VLAN属性,然后根据端口类型、端口VLAN属性和端口模板适配算法确定目标端口模板。
步骤S108,根据所述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所述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并进行配置处理。
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所述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所述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并进行配置处理的过程中,首先根据所述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所述目标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指令和业务配置指令;然后通过TL1协议将所述属性配置指令和所述业务配置指令向网管服务器发送,以使所述网管服务器基于所述配置指令和所述业务配置指令新增ONU配置以及新增业务配置;最后在检测到所述网管服务器配置完成的情况下清除所述源PON口的源数据。
具体的,对每个ONU,根据二级哈希表中的表项,以及目标PON口的OLT对应的TL1指令格式,生成新增ONU配置命令和新增业务配置命令,通过TL1协议发送给网管服务器,以使网管服务器新增ONU以及新增业务配置,同时,将上述生成的新增ONU配置命令和新增业务配置命令保存到数据库表或文件中,作为日志;为了释放内存,避免占用太多内存,在检测到网管服务器配置完成的情况下清理掉源PON口的冗余数据,即清理掉源PON口的位置信息以及各ONU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下述结合附图2,以本实施例提供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在跨设备厂商的迁移场景的应用为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参照图2,应用于跨设备厂商的迁移场景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202至步骤S220。
步骤S202,获取源PON口的位置信息以及目标PON口的位置信息。
步骤S204,基于源PON口的位置信息以及TL1格式从网管服务器读取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具体的,提取读取到的属性配置信息中的关键信息,根据该关键信息生成属性字段并写入一级哈希表中,将读取到的原始信息以日志形式进行存储。
步骤S206,判断源PON口与目标PON口二者的设备厂商是否一致;
若一致,执行步骤S210至步骤S220;
若不一致,执行步骤S208。
步骤S208,判断各ONU的认证方式是否为特定认证方式;
若是,执行步骤S210至步骤S220;
若否,则终止对源PON口的配置迁移。
步骤S210,基于源PON口的位置信息以及TL1格式从网管服务器读取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具体的,提取读取到的源业务配置信息中的关键信息,根据该关键信息生成属性字段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中,将读取到的原始信息以日志形式进行存储。
步骤S212,将一级哈希表中的初始通用属性映射为二级哈希表中的目标通用属性,并将一级哈希表中的初始非通用属性分解为二级哈希表中的分解通用属性。
步骤S214,基于分解通用属性以及模板适配算法确定目标非通用属性,并将目标非通用属性写入对应的二级哈希表中。
步骤S216,对源业务配置信息进行修改,并将修改获得的目标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二级哈希表中。
步骤S218,根据各二级哈希表中的表项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并进行配置处理。
步骤S220,清除源PON口的位置信息以及各ONU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首先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然后将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再对一级哈希表与对应的二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并在二级哈希表中写入源业务配置信息被修改后获得的目标业务配置信息;最后根据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所述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并进行配置处理,以此通过两级哈希表的属性映射,不仅实现了不同设备厂商的OLT设备的PON口配置迁移,也提高了迁移效率,同时,保证网管数据的整洁性和稳定性。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ON口配置迁移装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读取模块302,被配置为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写入模块304,被配置为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映射模块306,被配置为对所述一级哈希表与对应的二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并在所述二级哈希表中写入所述源业务配置信息被修改后获得的目标业务配置信息;
配置模块308,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所述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并进行配置处理。
可选的,所述读取模块302,包括:
属性信息读取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源PON口的位置信息读取所述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
属性字段提取子模块,被配置为提取所述属性配置信息的关键属性字段,将所述关键属性字段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并将所述属性配置信息作为原始信息进行日志形式的存储。
可选的,所述PON口配置迁移装置,还包括:
厂商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源PON口与所述目标PON口二者的设备厂商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运行认证判断模块,所述认证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各ONU的认证方式是否符合特定条件;
若否,则运行迁移终止模块,所述迁移终止模块,被配置为判定所述源PON口不满足迁移条件并终止对所述源PON的迁移;
若是,则运行所述写入模块304。
可选的,若所述厂商判断模块运行之后的运行结果为一致,则运行所述写入模块304。
可选的,所述映射模块306,包括:
通用映射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一级哈希表中的初始通用属性映射为所述二级哈希表中的目标通用属性;
分解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一级哈希表中的初始非通用属性分解为所述二级哈希表中的分解通用属性;
非通用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分解通用属性以及模板适配算法确定目标非通用属性,并将所述目标非通用属性写入所述二级哈希表。
可选的,所述非通用确定子模块,具体被配置为:将所述分解通用属性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目标PON口的模板信息输入所述模板适配算法进行模板适配;若所述模板适配算法输出目标模板信息,则基于所述目标模板信息生成目标模板字段,并将所述目标模板字段作为所述目标非通用属性;若所述模板适配算法输出适配失败提醒,则基于所述分解通用属性的属性信息创建新增模板信息,并基于所述新增模板信息生成目标模板字段作为所述目标非通用属性。
可选的,所述模板适配算法,通过运行如下子模块确定输出结果:
距离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模板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属性信息的归一化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候选模板信息;
若是,运行阈值判断子模块,所述阈值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已适配的属性信息与模板信息的偏差累积值是否小于所述目标PON口的预设阈值;若小于,则将所述候选模板信息作为所述目标模板信息输出;若不小于,则输出所述提醒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PON口配置迁移装置,首先通过读取模块302,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然后通过写入模块304将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再通过映射模块306对一级哈希表与对应的二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并在二级哈希表中写入源业务配置信息被修改后获得的目标业务配置信息;最后通过配置模块308,根据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所述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并进行配置处理,以此通过两级哈希表的属性映射,不仅实现了不同设备厂商的OLT设备的PON口配置迁移,也提高了迁移效率,同时,保证网管数据的整洁性和稳定性。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PON口配置迁移装置能够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功能和效果,这里不再重复。
进一步地,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PON口配置迁移设备,图4为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ON口配置迁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设备包括:存储器401、处理器402、总线403和通信接口404。存储器401、处理器402和通信接口404通过总线403进行通信,通信接口404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接口包括但不限于键盘、鼠标、显示器、麦克风、扩音器等。
图4中,所述存储器401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402上运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402执行时实现以下流程:
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对所述一级哈希表与对应的二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并在所述二级哈希表中写入所述源业务配置信息被修改后获得的目标业务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所述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并进行配置处理。
可选的,所述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包括:
基于所述源PON口的位置信息读取所述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
提取所述属性配置信息的关键属性字段,将所述关键属性字段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并将所述属性配置信息作为原始信息进行日志形式的存储。
可选的,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包括:
判断所述源PON口与所述目标PON口二者的设备厂商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判断所述各ONU的认证方式是否符合特定条件;
若否,则判定所述源PON口不满足迁移条件并终止对所述源PON的迁移;
若是,则判定所述源PON口满足迁移条件,并执行所述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步骤。
可选的,若所述判断所述源PON口与所述目标PON口二者的设备厂商是否一致步骤执行之后的执行结果为一致,则判定所述源PON口满足迁移条件,并执行所述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步骤。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一级哈希表与对应的二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包括:
将所述一级哈希表中的初始通用属性映射为所述二级哈希表中的目标通用属性;
将所述一级哈希表中的初始非通用属性分解为所述二级哈希表中的分解通用属性;
基于所述分解通用属性以及模板适配算法确定目标非通用属性,并将所述目标非通用属性写入所述二级哈希表。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分解通用属性以及模板适配算法确定目标非通用属性,包括:
将所述分解通用属性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目标PON口的模板信息输入所述模板适配算法进行模板适配;
若所述模板适配算法输出目标模板信息,则基于所述目标模板信息生成目标模板字段,并将所述目标模板字段作为所述目标非通用属性;
若所述模板适配算法输出适配失败提醒,则基于所述分解通用属性的属性信息创建新增模板信息,并基于所述新增模板信息生成目标模板字段作为所述目标非通用属性。
可选的,所述模板适配算法,通过如下方式确定输出结果:
判断所述模板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属性信息的归一化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候选模板信息;
若是,判断已适配的属性信息与模板信息的偏差累积值是否小于所述目标PON口的预设阈值;
若小于,则将所述候选模板信息作为所述目标模板信息输出;
若不小于,则输出所述提醒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PON口配置迁移设备,通过存储器401、处理器402、总线403和通信接口404的配合,首先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然后将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再对一级哈希表与对应的二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并在二级哈希表中写入源业务配置信息被修改后获得的目标业务配置信息;最后根据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所述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并进行配置处理,以此通过两级哈希表的属性映射,不仅实现了不同设备厂商的OLT设备的PON口配置迁移,也提高了迁移效率,同时,保证网管数据的整洁性和稳定性。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PON口配置迁移设备能够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功能和效果,这里不再重复。
进一步地,本说明书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流程:
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对所述一级哈希表与对应的二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并在所述二级哈希表中写入所述源业务配置信息被修改后获得的目标业务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所述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并进行配置处理。
可选地,所述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包括:
基于所述源PON口的位置信息读取所述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
提取所述属性配置信息的关键属性字段,将所述关键属性字段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并将所述属性配置信息作为原始信息进行日志形式的存储。
可选地,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包括:
判断所述源PON口与所述目标PON口二者的设备厂商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判断所述各ONU的认证方式是否符合特定条件;
若否,则判定所述源PON口不满足迁移条件并终止对所述源PON的迁移;
若是,则判定所述源PON口满足迁移条件,并执行所述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步骤。
可选地,若所述判断所述源PON口与所述目标PON口二者的设备厂商是否一致步骤执行之后的执行结果为一致,则判定所述源PON口满足迁移条件,并执行所述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步骤。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一级哈希表与对应的二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包括:
将所述一级哈希表中的初始通用属性映射为所述二级哈希表中的目标通用属性;
将所述一级哈希表中的初始非通用属性分解为所述二级哈希表中的分解通用属性;
基于所述分解通用属性以及模板适配算法确定目标非通用属性,并将所述目标非通用属性写入所述二级哈希表。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分解通用属性以及模板适配算法确定目标非通用属性,包括:
将所述分解通用属性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目标PON口的模板信息输入所述模板适配算法进行模板适配;
若所述模板适配算法输出目标模板信息,则基于所述目标模板信息生成目标模板字段,并将所述目标模板字段作为所述目标非通用属性;
若所述模板适配算法输出适配失败提醒,则基于所述分解通用属性的属性信息创建新增模板信息,并基于所述新增模板信息生成目标模板字段作为所述目标非通用属性。
可选地,所述模板适配算法,通过如下方式确定输出结果:
判断所述模板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属性信息的归一化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候选模板信息;
若是,判断已适配的属性信息与模板信息的偏差累积值是否小于所述目标PON口的预设阈值;
若小于,则将所述候选模板信息作为所述目标模板信息输出;
若不小于,则输出所述提醒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首先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然后将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再对一级哈希表与对应的二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并在二级哈希表中写入源业务配置信息被修改后获得的目标业务配置信息;最后根据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所述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并进行配置处理,以此通过两级哈希表的属性映射,不仅实现了不同设备厂商的OLT设备的PON口配置迁移,也提高了迁移效率,同时,保证网管数据的整洁性和稳定性。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功能和效果,这里不再重复。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对所述一级哈希表与对应的二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并在所述二级哈希表中写入所述源业务配置信息被修改后获得的目标业务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所述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并进行配置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包括:
基于所述源PON口的位置信息读取所述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
提取所述属性配置信息的关键属性字段,将所述关键属性字段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并将所述属性配置信息作为原始信息进行日志形式的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步骤执行之后,且所述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步骤执行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源PON口与所述目标PON口二者的设备厂商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判断所述各ONU的认证方式是否符合特定条件;
若否,则判定所述源PON口不满足迁移条件并终止对所述源PON的迁移;
若是,则判定所述源PON口满足迁移条件,并执行所述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判断所述源PON口与所述目标PON口二者的设备厂商是否一致步骤执行之后的执行结果为一致,则判定所述源PON口满足迁移条件,并执行所述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一级哈希表与对应的二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包括:
将所述一级哈希表中的初始通用属性映射为所述二级哈希表中的目标通用属性;
将所述一级哈希表中的初始非通用属性分解为所述二级哈希表中的分解通用属性;
基于所述分解通用属性以及模板适配算法确定目标非通用属性,并将所述目标非通用属性写入所述二级哈希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分解通用属性以及模板适配算法确定目标非通用属性,包括:
将所述分解通用属性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目标PON口的模板信息输入所述模板适配算法进行模板适配;
若所述模板适配算法输出目标模板信息,则基于所述目标模板信息生成目标模板字段,并将所述目标模板字段作为所述目标非通用属性;
若所述模板适配算法输出适配失败提醒,则基于所述分解通用属性的属性信息创建新增模板信息,并基于所述新增模板信息生成目标模板字段作为所述目标非通用属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适配算法,通过如下方式确定输出结果:
判断所述模板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属性信息的归一化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候选模板信息;
若是,判断已适配的属性信息与模板信息的偏差累积值是否小于所述目标PON口的预设阈值;
若小于,则将所述候选模板信息作为所述目标模板信息输出;
若不小于,则输出所述提醒信息。
8.一种PON口配置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模块,被配置为读取源PON口的各ONU的属性配置信息并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写入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各ONU的源业务配置信息写入对应的一级哈希表;
映射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一级哈希表与对应的二级哈希表执行属性映射,并在所述二级哈希表中写入所述源业务配置信息被修改后获得的目标业务配置信息;
配置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二级哈希表以及目标PON口的TL1格式,生成所述目标PON口的配置指令并进行配置处理。
9.一种PON口配置迁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上述处理器上运行时,能够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75427.2A CN115086163B (zh) | 2021-03-15 | 2021-03-15 | 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75427.2A CN115086163B (zh) | 2021-03-15 | 2021-03-15 | 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86163A true CN115086163A (zh) | 2022-09-20 |
CN115086163B CN115086163B (zh) | 2024-04-09 |
Family
ID=83241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75427.2A Active CN115086163B (zh) | 2021-03-15 | 2021-03-15 | 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086163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140603B1 (ko) * | 2010-10-29 | 2012-05-02 | 엘아이지넥스원 주식회사 | 클라이언트의 데이터베이스와 서버의 데이터베이스 간의 데이터 동기화를 위한 동기화 미들웨어 시스템, 및 클라이언트의 데이터베이스와 서버의 데이터베이스 간의 동기화를 수행하는 방법 |
CN107911764A (zh) * | 2017-12-29 | 2018-04-13 |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加快密集型epon onu业务管理的方法 |
CN110737467A (zh) * | 2018-07-18 | 2020-01-31 |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迁移的方法和设备 |
-
2021
- 2021-03-15 CN CN202110275427.2A patent/CN1150861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140603B1 (ko) * | 2010-10-29 | 2012-05-02 | 엘아이지넥스원 주식회사 | 클라이언트의 데이터베이스와 서버의 데이터베이스 간의 데이터 동기화를 위한 동기화 미들웨어 시스템, 및 클라이언트의 데이터베이스와 서버의 데이터베이스 간의 동기화를 수행하는 방법 |
CN107911764A (zh) * | 2017-12-29 | 2018-04-13 |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加快密集型epon onu业务管理的方法 |
CN110737467A (zh) * | 2018-07-18 | 2020-01-31 |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迁移的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86163B (zh) | 2024-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43950B (zh) | 一种区块链中数据智能合约生成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2217656B (zh) | Sd-wan系统中的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同步方法和装置 | |
CN112367211B (zh) | 一种设备命令行生成配置模板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0650037B (zh) | 异构网络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10855458B (zh) | 配置命令生成方法及设备 | |
CN109116828B (zh) | 一种控制器中模型代码配置方法和装置 | |
US10541872B2 (en) | Network policy distribution | |
US20230336421A1 (en) | 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s | |
US2016013447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el-driven, affinity-based, network functions | |
CN1326363C (zh) | 网络管理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 |
US10673624B2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
CN108074065B (zh) | 多组织跨网流程审批方法 | |
US20140359114A1 (en) |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age mode data generation method, and usage mode data generation device | |
CN115086163B (zh) | Pon口配置迁移方法和装置 | |
CN105988785A (zh) | 一种rpc服务开发方法及装置 | |
WO2005124571A1 (ja) | データ相互アクセス方法およびデータ相互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 |
CN117453784A (zh) | 配置文件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740851B (zh) | 配置报文生成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 |
CN108062277B (zh) | 一种电子凭据数据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4490651A (zh) | 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 |
CN104363286A (zh) | 一种基于工作流模板驱动的cdn内容分发方法及系统 | |
CN114584962A (zh) | 数据迁移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
CN111723036A (zh) | 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2749189A (zh) | 数据查询方法及装置 | |
EP4109290B1 (en)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alidation of modifications in a databas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