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0307A - 挂载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挂载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80307A
CN115080307A CN202210515017.5A CN202210515017A CN115080307A CN 115080307 A CN115080307 A CN 115080307A CN 202210515017 A CN202210515017 A CN 202210515017A CN 115080307 A CN115080307 A CN 115080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ory
mount
mounting
container
container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50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珊
施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150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803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80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803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06F11/1451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by selection of backup cont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06F11/1464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for networked environ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挂载恢复方法,涉及大数据、云服务等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挂载恢复方法包括:部署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创建源目录;将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对应的存储卷挂载到源目录之后,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确定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所挂载目录中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执行对应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以完成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本公开通过创建源目录的方式来挂载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对应的存储卷,无需在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所挂载目录的挂载点断开的情况下,重启Node节点中的所有容器组,因此不会影响Node节点中其他容器组的运行,提升了容器组的运行稳定性与运行安全性。

Description

挂载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云服务、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挂载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Kubernetes集群是一个开源的、用于管理云平台中多个主机上容器化应用的容器编排管理平台,提供应用部署、规划、更新、维护等机制。但是位于Kubernetes集群中的Node节点(即Kubernetes集群中的工作节点),可能会因为该Node节点中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重启或者存储源暂时异常等问题所产生的挂载断开问题。
相关技术通常采用重启该Node节点中的全部容器组的方式来完成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但会影响Node节点中应用容器组的正常运行,导致重启过程中应用容器组会停止服务。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挂载恢复方法,包括:部署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创建源目录;将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对应的存储卷挂载到所述源目录之后,将挂载所述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确定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所挂载目录中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执行对应所述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以完成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挂载恢复装置,包括:第一部署单元,用于部署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创建单元,用于创建源目录;挂载单元,用于将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对应的存储卷挂载到所述源目录之后,将挂载所述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所挂载目录中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处理单元,用于执行对应所述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以完成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通过创建源目录的方式来挂载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对应的存储卷,无需在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所挂载目录的挂载点断开的情况下,重启Node节点中的所有容器组来完成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因此不会影响Node节点中其他容器组的运行,提升了容器组的运行稳定性与运行安全性。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挂载恢复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机构的描述。
图1是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挂载恢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部署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
S102、创建源目录;
S103、将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对应的存储卷挂载到所述源目录之后,将挂载所述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
S104、确定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所挂载目录中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
S105、执行对应所述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以完成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步骤编号并不限制执行的先后顺序。比如,部署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和创建源目录的步骤,并不局限于先部署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后创建源目录,也可以先创建源目录后部署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或者并行执行。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挂载恢复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位于Kubernetes(k8s)集群或者k3s集群中的Node节点,该Node节点部署容器存储接口(Container Storage Interface,CSI)容器组(Pod),在创建一层源目录之后,按照源目录-第一挂载目录的顺序,将CSI Pod对应的存储卷进行挂载,然后将CSI Pod所挂载目录中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进而执行与目标目录的目录类型对应的挂载恢复操作,以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本实施例通过创建源目录的方式来挂载CSI Pod对应的存储卷,无需在CSI Pod所挂载目录的挂载点断开的情况下,重启Node节点中的所有Pod来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因此不会影响Node节点中其他Pod的运行,提升了Pod的运行稳定性与运行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以k8s集群为例进行说明,k8s集群中包含Master节点(管理节点)与Node节点(工作节点),物理机是为位于k8s集群中的Node节点的运行提供硬件环境的机器,物理机也可以被称为宿主机(host);Pod(容器组)是在k8s集群中所创建或者部署的最小/最简单的基本单位,一个Pod代表在k8s集群中运行的一个进程,每个Pod由一个或者多个容器组成。
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执行S101时,可以将物理机与CSI Pod之间的传播属性设置为rshared,从而实现所部署的CSI Pod与物理机之间进行信息的双向传播,本实施例中的双向传播包括物理机向CSI Pod传播第一挂载目录以及CSI Pod向物理机传播挂载恢复信息,该挂载恢复信息具体为挂载源目录的第一挂载目录,该源目录上挂载存储卷;其中,本实施例所部署的CSI Pod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执行S101部署CSI Pod时,还可以同时将物理机所提供的kubelet组件的数据目录/var/lib/kubelet以bidirectional的方式挂载到CSI Pod;本实施例中的kubelet组件在Node节点上运行,以提供Node节点中Pod的创建、启动、挂载等代理服务。
由于Node节点对应的物理机与在Node节点中的CSI Pod,分别对应不同的挂载命名空间(Mount Namespace),因此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按照与物理机之间进行信息的双向传播的方式,来部署CSI Pod时,能够使得物理机与CSI Pod中挂载命名空间下的挂载信息是相互可见的,从而实现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之后,将CSI Pod的挂载信息传播到物理机上,若Node节点中存在应用Pod的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由物理机将CSI Pod的挂载信息传播到应用Pod,使得应用Pod对CSI Pod的挂载信息可见,完成应用Pod的挂载恢复。
本实施例的Node节点在执行S101部署CSI Pod之后,执行S102创建源目录,所创建的源目录为source目录。
在相关技术中,Node节点仅会通过一层第一挂载目录(即mount目录,该mount目录为Node节点中的kubelet组件设定的Pod挂载存储卷的目录,位于物理机的挂载命名空间),来进行存储卷的挂载,因此会导致在CSI Pod所挂载的目录的挂载点断开时,需要重启Node节点中的全部Pod来恢复挂载,从而影响Node节点中应用Pod的运行。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Node节点在完成对CSI Pod的部署之后,还会在已有的第一挂载目录之外,额外创建一个源目录,通过两层目录来完成存储卷的挂载,从而实现根据CSI Pod所断开的目录,采取相应的挂载恢复操作。
本实施例的Node节点在执行S102创建源目录之后,执行S103将容器存储接口Pod对应的存储卷挂载到源目录之后,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Node节点在执行S103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时,可以采用的可选实现方式为:采用mount bind(挂载绑定)的方式,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
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完成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之后,还可以在CSI Pod中的容器启动完成时,将第一挂载目录与容器内的挂载点进行映射,进而通过映射关系来确定挂载目录对应的挂载点;本实施例中的挂载点即为挂载路径。
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执行S103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之后,执行S104确定CSI Pod所挂载目录中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执行S104确定CSI Pod所挂载目录中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时,可以采用的可选实现方式为:按照从源目录到第一挂载目录的检查顺序,依次检查CSI Pod所挂载目录的挂载点是否断开;将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预设的目录检查顺序来进行目录的挂载点的检查,进而将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能够提升目录检查的效率与准确性,提升CSI Pod挂载恢复的成功率。
若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执行S104时,不按照预设的目录检查顺序,例如先检查第一挂载目录、再检查源目录,若实际情况下第一挂载目录与源目录的挂载点同时断开,则会确定第一挂载目录为目标目录,进而仅执行与第一挂载目录对应的挂载恢复操作,而并不会执行与源目录对应的挂载恢复操作,依然无法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
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检查CSI Pod所挂载目录的挂载点是否断开时,若Node节点中还存在子路径的第二挂载目录,则在检查完源目录、第一挂载目录之后,再检查该第二挂载目录。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执行S104确定CSI Pod所挂载目录中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时,还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间隔来进行定期检查,从而进一步确保Node节点中各Pod的稳定运行。
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可以通过在CSI Pod中预先设置的挂载点检查模块(mount point checker),对所挂载目录的挂载点是否断开来进行检查。
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执行S104确定目标目录之后,执行S105执行对应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以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预设对应不同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采用与实际情况中所断开的目录对应的挂载恢复操作,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实现在无需重启所有Pod的情况下,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执行S105执行对应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以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时,可以采用的可选实现方式为:在确定目标目录为源目录的情况下,卸载(umount)源目录,将CSI Pod对应的存储卷挂载(mount)到源目录,并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mount bind)到第一挂载目录,以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其中,本实施例所进行卸载源目录的操作,即为将挂载到源目录的存储卷进行卸载。
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执行S105执行对应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以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时,可以采用的可选实现方式为:在确定目标目录为第一挂载目录的情况下,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mount bind)到第一挂载目录,以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
另外,若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还存在子路径的第二挂载目录,则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确定目标目录为第二挂载目录的情况下,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mountbind)到第二挂载目录,以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
图2是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挂载恢复方法,还可以包含以下步骤:
S201、部署应用容器组;
S202、将所述存储卷挂载到所述应用容器组。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部署应用Pod之后,还会将CSI Pod对应的存储卷挂载到该应用Pod,以使得应用容器组对挂载到CSI Pod的存储卷进行使用。
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执行S201部署应用Pod时,还可以设置应用Pod与物理机之间进行信息的单向传播,该单向传播为物理机向应用Pod传播第一挂载目录,使得在CSIPod的挂载恢复之后,CSI Pod的挂载信息双向传播至物理机,再由物理机将挂载信息单向传播至应用Pod,使得应用Pod可见恢复挂载之后的挂载内容,应用Pod也相应地完成挂载恢复,从而无需重启应用Pod,确保了应用Pod的运行稳定性与运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执行S201所部署的应用Pod,可以为向用户提供神经网络训练服务或者神经网络预测服务的Pod。
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执行S202时,可以采用首先将存储卷挂载(mount bind)到第一挂载目录,然后将第一挂载目录挂载到应用Pod的方式,来完成将CSI Pod对应的存储卷挂载到应用Pod。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执行S202时,还可以将挂载源目录的第一挂载目录挂载到应用Pod,该源目录挂载对应CSI Pod的存储卷;即应用Pod可以根据物理机通过单向传播所得到的挂载恢复信息,来完成存储卷的挂载。
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执行S202时,可以将物理机与应用Pod之间的传播属性设置为rslave,注明传播方向为物理机到应用Pod(即Host to Container),从而实现所创建的应用Pod与物理机之间传播挂载信息的方式为从物理机到应用Pod的单向传播。
图3是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挂载恢复的整体架构图:该Node节点包含CSI Pod、应用Pod与物理机,CSI Pod与物理机之间的传播关系为双向传播,应用Pod与物理机之间的传播关系为单向传播;k8s应用程序接口服务器中存储Node节点中全部CSI Pod的相关信息;CSI Pod中的控制器服务器用于执行CSI Pod的挂载与卸载操作。
图4是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Pod与物理机之间的传播关系:CSI Pod与物理机之间通过设置rshared属性进行双向传播,应用Pod与物理机之间通过设置rslave属性进行单向传播;图4中的podID表示CSI Pod的标识信息、PV表示存储地址、HDFS表示文件系统、/volumeID表示存储卷ID、FUSE表示挂载工具、Mount Bind表示挂载方式、/dependency表示挂载所需依赖文件、/prefix表示设置或返回属性的前缀。
图5是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挂载恢复装置500,位于k8s集群或者k3s集群中的Node节点,包括:
第一部署单元501、用于部署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
创建单元502、用于创建源目录;
挂载单元503、用于将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对应的存储卷挂载到所述源目录之后,将挂载所述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
确定单元504、用于确定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所挂载目录中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
处理单元505、用于执行对应所述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以完成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部署单元501,可以将物理机与CSI Pod之间的传播属性设置为rshared,从而实现所部署的CSI Pod与物理机之间进行信息的双向传播,本实施例中的双向传播包括物理机向CSI Pod传播第一挂载目录以及CSI Pod向物理机传播挂载恢复信息,该挂载恢复信息具体为挂载源目录的第一挂载目录,该源目录上挂载存储卷;其中,部署单元501所部署的CSI Pod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第一部署单元501在部署CSI Pod时,还可以同时将物理机所提供的kubelet组件的数据目录/var/lib/kubelet以bidirectional的方式挂载到CSI Pod;本实施例中的kubelet组件在Node节点上运行,以提供Node节点中Pod的创建、启动、挂载等代理服务。
本实施例在由第一部署单元501部署CSI Pod之后,由创建单元502创建源目录,所创建的源目录为source目录。
本实施例的Node节点在完成对CSI Pod的部署之后,还会由第一创建单元502在已有的第一挂载目录之外,额外创建一个源目录,通过两层目录来完成存储卷的挂载,从而实现根据CSI Pod所断开的目录,采取相应的挂载恢复操作。
本实施例在由创建单元502创建源目录之后,由挂载单元503将CSI Pod对应的存储卷挂载到源目录之后,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
具体地,挂载单元503在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时,可以采用的可选实现方式为:采用mount bind(挂载绑定)的方式,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
挂载单元503在完成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之后,还可以在CSI Pod中的容器启动完成时,将第一挂载目录与容器内的挂载点进行映射,进而通过映射关系来确定挂载目录对应的挂载点;本实施例中的挂载点即为挂载路径。
本实施例在由挂载单元503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之后,由确定单元504确定CSI Pod所挂载目录中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
具体地,确定单元504在确定CSI Pod所挂载目录中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时,可以采用的可选实现方式为:按照从源目录到第一挂载目录的检查顺序,依次检查CSI Pod所挂载目录的挂载点是否断开;将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
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中还存在子路径的第二挂载目录,则在检查完第一挂载目录之后,再检查该第二挂载目录。
另外,确定单元504在确定CSI Pod所挂载目录中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时,还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间隔来进行定期检查,从而进一步确保Node节点中各Pod的稳定运行。
本实施例中的确定单元504可以为在CSI Pod中预先设置的挂载点检查模块(mount point checker)。
本实施例在由确定单元504确定目标目录之后,由处理单元505执行对应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完成容器存储接口Pod的挂载恢复。
也就是说,处理单元505通过预设对应不同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采用与实际情况中所断开的目录对应的挂载恢复操作,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实现在无需重启所有Pod的情况下,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
具体地,处理单元505在执行对应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时,可以采用的可选实现方式为:在确定目标目录为源目录的情况下,卸载(umount)源目录,将CSI Pod对应的存储卷挂载(mount)到源目录,并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mount bind)到第一挂载目录,以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
处理单元505在执行对应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时,可以采用的可选实现方式为:在确定目标目录为第一挂载目录的情况下,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mount bind)到第一挂载目录,以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
另外,若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还存在子路径的第二挂载目录,则处理单元505在确定目标目录为第一挂载目录的情况下,将挂载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mount bind)到第二挂载目录,以完成CSI Pod的挂载恢复。
本实施例的挂载恢复装置500,还可以包含第二部署单元506,用于执行以下内容:部署应用容器组;将存储卷挂载到应用容器组。
第二部署单元506在部署应用Pod时,本实施例中的Node节点在执行S201部署应用Pod时,还可以设置应用Pod与物理机之间进行信息的单向传播,该单向传播为物理机向应用Pod传播第一挂载目录,使得在CSI Pod的挂载恢复之后,CSI Pod的挂载信息双向传播至物理机,再由物理机将挂载信息单向传播至应用Pod,使得应用Pod可见恢复挂载之后的挂载内容,应用Pod也相应地完成挂载恢复,从而无需重启应用Pod,确保了应用Pod的运行稳定性与运行安全性。
第二部署单元506所部署的应用Pod,可以为向用户提供神经网络训练服务或者神经网络预测服务的Pod。
第二部署单元506可以采用首先将存储卷挂载(mount bind)到第一挂载目录,然后将第一挂载目录挂载到应用Pod的方式,来完成将CSI Pod对应的存储卷挂载到应用Pod。
第二部署单元506还可以将挂载源目录的第一挂载目录挂载到应用Pod,该源目录挂载对应CSI Pod的存储卷;即应用Pod可以根据物理机通过单向传播所得到的挂载恢复信息,来完成存储卷的挂载。
第二部署单元506可以将物理机与应用Pod之间的传播属性设置为rslave,注明传播方向为物理机到应用Pod(即Host to Container),从而实现所创建的应用Pod与物理机之间传播挂载信息的方式为从物理机到应用Pod的单向传播。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应用等,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如图6所示,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挂载恢复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6所示,设备600包括计算单元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603中,还可存储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601、ROM602以及RAM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设备6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输入单元6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607,例如各种类型的展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6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6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609允许设备6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6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6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6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挂载恢复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恢复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608。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602和/或通信单元6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6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603并由计算单元6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挂载恢复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6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挂载恢复方法。
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挂载恢复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展示信息的展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展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Virtual Private Server”,或简称“VPS”)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挂载恢复方法,包括:
部署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
创建源目录;
将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对应的存储卷挂载到所述源目录之后,将挂载所述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
确定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所挂载目录中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
执行对应所述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以完成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与物理机之间进行信息的双向传播,所述双向传播包括所述物理机向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传播所述第一挂载目录以及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向所述物理机传播挂载恢复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所挂载目录中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包括:
按照从所述源目录到所述第一挂载目录的检查顺序,依次检查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所挂载目录的挂载点是否断开;
将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所述目标目录。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执行对应所述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以完成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包括:
在确定所述目标目录为源目录的情况下,卸载所述源目录,将所述存储卷挂载到所述源目录,并将挂载所述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所述第一挂载目录,以完成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执行对应所述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以完成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包括:
在确定所述目标目录为第一挂载目录的情况下,将挂载所述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所述第一挂载目录,以完成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部署应用容器组;
将所述存储卷挂载到所述应用容器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容器组与所述物理机之间进行信息的单向传播,所述单向传播包括所述物理机向所述应用容器组传播所述第一挂载目录。
8.根据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存储卷挂载到所述应用容器组包括:
将所述存储卷挂载到所述第一挂载目录;
将挂载所述存储卷的第一挂载目录挂载到所述应用容器组。
9.根据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存储卷挂载到所述应用容器组包括:
将挂载所述源目录的第一挂载目录挂载到所述应用容器组。
10.一种挂载恢复装置,包括:
第一部署单元,用于部署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
创建单元,用于创建源目录;
挂载单元,用于将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对应的存储卷挂载到所述源目录之后,将挂载所述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第一挂载目录;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所挂载目录中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
处理单元,用于执行对应所述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以完成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与物理机之间进行信息的双向传播,所述双向传播包括所述物理机向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传播所述第一挂载目录以及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向所述物理机传播挂载恢复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在确定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所挂载目录中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目标目录时,具体执行:
按照从所述源目录到所述第一挂载目录的检查顺序,依次检查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所挂载目录的挂载点是否断开;
将挂载点断开的目录作为所述目标目录。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在执行对应所述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以完成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时,具体执行:
在确定所述目标目录为源目录的情况下,卸载所述源目录,将所述存储卷挂载到所述源目录,并将挂载所述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所述第一挂载目录,以完成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
14.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在执行对应所述目标目录的挂载恢复操作,以完成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时,具体执行:
在确定所述目标目录为第一挂载目录的情况下,将挂载所述存储卷的源目录挂载到所述第一挂载目录,以完成所述容器存储接口容器组的挂载恢复。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二部署单元,用于执行:
部署应用容器组;
将所述存储卷挂载到所述应用容器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应用容器组与所述物理机之间进行信息的单向传播,所述单向传播包括所述物理机向所述应用容器组传播所述第一挂载目录。
17.根据权利要求15-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部署单元在将所述存储卷挂载到所述应用容器组时,具体执行:
将所述存储卷挂载到所述第一挂载目录;
将所述第一挂载目录挂载到所述应用容器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5-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部署单元在将所述存储卷挂载到所述应用容器组时,具体执行:
将挂载所述源目录的第一挂载目录挂载到所述应用容器组。
1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15017.5A 2022-05-11 2022-05-11 挂载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0803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5017.5A CN115080307A (zh) 2022-05-11 2022-05-11 挂载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5017.5A CN115080307A (zh) 2022-05-11 2022-05-11 挂载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80307A true CN115080307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47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5017.5A Pending CN115080307A (zh) 2022-05-11 2022-05-11 挂载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8030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7198A (zh) * 2022-10-19 2022-11-1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卷的挂载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107515A (zh) * 2023-04-03 2023-05-12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存储卷挂载与访问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57841A (zh) * 2023-02-16 2023-06-13 北京未来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Kubernetes的函数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7198A (zh) * 2022-10-19 2022-11-1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存储卷的挂载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257841A (zh) * 2023-02-16 2023-06-13 北京未来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Kubernetes的函数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257841B (zh) * 2023-02-16 2024-01-26 北京未来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Kubernetes的函数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107515A (zh) * 2023-04-03 2023-05-12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存储卷挂载与访问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07515B (zh) * 2023-04-03 2023-08-18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存储卷挂载与访问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80307A (zh) 挂载恢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0621029B2 (en) Restoring an application from a system dump file
CN106575244B (zh) 确保云应用的高可用性的修补过程
CN115794257B (zh) 系统启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329952B2 (en) Reducing application downtime during failover
US10372701B2 (en) Transaction processor
CN110647318A (zh) 一种有状态应用的实例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641677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254267B (zh) 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备份方法和装置
US10579476B2 (en) Using alternate recovery actions for initial recovery actions in a computing system
US20180121107A1 (en) Validation of write data subsequent to destaging to auxiliary storage for completion of peer to peer remote copy
US20180260288A1 (en) Recovery of local resource
CN113220573A (zh) 用于微服务架构的测试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782802B2 (e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ata protection
CN113553082B (zh) 升级固件的方法、恢复固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16755936A (zh) 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27588A (zh) 一种业务全局流水号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301962A (zh) 服务模型更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471268A (zh) 私有云项目的交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
CN117234601A (zh) 系统的启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26689A (zh) 刷写车辆的固件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722344A (zh) 数据生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5391046A (zh) 一种配额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428668A (zh) 用于更新数据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5270672A (zh) 一种tcam封装模块的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