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9880A - 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9880A
CN115079880A CN202210638749.3A CN202210638749A CN115079880A CN 115079880 A CN115079880 A CN 115079880A CN 202210638749 A CN202210638749 A CN 202210638749A CN 115079880 A CN115079880 A CN 115079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de
information
added
server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87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87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98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9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988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1993 priority patent/WO202323651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5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4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wherein the send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entities apply asymmetric encryption, i.e. different keys for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可包括: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所述信息码添加操作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述页面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获取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并根据所述页面信息展示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其中,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所述页面请求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的。上述的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简化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的操作方式,提高展示效率。

Description

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等终端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依靠着手机等终端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高度使用,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进行信息交互也极大提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便捷性,例如,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付款码进行支付,或是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乘车码搭乘交通工具等。
目前,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的方式非常繁琐,展示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简化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的操作方式,提高展示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码展示方法,包括:
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所述信息码添加操作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述页面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获取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并根据所述页面信息展示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其中,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所述页面请求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的。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码展示方法,包括:
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添加至少一个信息码至信息码展示列表;
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所述第一信息码及所述第二信息码分别属于相同或不同的应用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码展示装置,包括:
请求拦截模块,用于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所述信息码添加操作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述页面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展示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并根据所述页面信息展示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其中,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所述页面请求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的。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码展示装置,包括:
添加模块,用于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添加至少一个信息码至信息码展示列表;
展示模块,用于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所述第一信息码及所述第二信息码分别属于相同或不同的应用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该信息码添加操作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该页面请求用于请求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获取该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并根据该页面信息展示待添加的信息码,其中,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该页面请求从服务器中获取的,从而对该待添加的信息码进行添加,可将多个不同的信息码集成在一起,能够简化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的操作方式,提高展示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码展示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码展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3A为一个实施例中添加信息码的界面示意图;
图3B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添加信息码的界面示意图;
图3C为一个实施例中加载待添加的信息码并显示相应的信息码的界面示意图;
图3D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信息码的界面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码展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码展示方法的系统架构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与服务器建立可信任连接的流程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与服务器建立可信任连接的时序示意图;
图8A为一个实施例中对展示的信息码进行切换的界面示意图;
图8B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对展示的信息码进行切换的界面示意图;
图9为又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码展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码展示装置的框图;
图11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码展示装置的框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信息码称为第二信息码,且类似地,可将第二信息码称为第一信息码。第一信息码和第二信息码两者都是信息码,但其不是同一信息码。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指的是其中的一种方案,或是其中多种方案的任意组合。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在用户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在同一时间段内需要使用到多种不同的信息码,例如,用户在乘坐公共交通时,既需要向公共交通管理人员展示健康码、行程码,还需要打开乘车码扫码乘坐交通工具。不同的信息码分别使用不同的信息码页面,用户需要在终端设备中重复打开、关闭多个信息码页面,更甚至多个信息码分别属于不同的应用程序,这样用户在终端设备展示完成其中一个应用程序的信息码后,就需要关闭该应用程序再重新打开另一应用程序,才能够展示另一应用程序的信息码。因此,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的方式非常繁琐,展示效率低。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简化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的操作方式,提高展示效率。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码展示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0上可安装有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用户可使用终端设备10上安装的应用程序,并开启终端设备10提供的信息码页面对信息码进行展示。该终端设备10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等)、平板电脑、手提电脑、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车载终端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提供一个可用于集成多个不同应用程序的信息码的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用户通过该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选择所需添加的信息码。终端设备上的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响应于用户进行的信息码添加操作,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指的是包含有信息码的应用程序,如包含有付款码的支付类应用程序、包含有健康码的应用程序等)中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并对各个待添加的信息码进行加载,将来自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信息码添加到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从而能够在相应的展示界面中展示信息码,实现对于多个信息码的集成。
用户通过终端设备上的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即可展示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集成的各个信息码,而不需要在信息码所属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切换,能够简化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的操作方式,提高展示效率。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信息码展示方法,可应用于上述的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步骤210,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信息码添加操作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该页面请求用于请求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信息码指的是携带有信息或数据的图案,该图案通常可由几何图形构成,信息码可包括但不限于一维码、二维码、三维码等。信息码携带的信息类型不同,可分别对应不同的信息码类型,该信息码类型可包括但不限于付款码、收款码、健康码、行程码、乘车码、身份验证码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付款码指的是携带有付款信息(如付款账号等)的信息码,收款码指的是携带有收款信息(如收款账号等)的信息码,健康码指的是携带有用户健康信息(如是否去过疫情风险地区、是否接种疫苗等)的信息码,行程码指的是携带有用户行程信息的信息码、乘车码指的是携带有乘车信息(如乘坐的交通工具、乘坐账号等)的信息码、身份验证码指的是携带有身份信息(如身份证号、账户信息等)的信息码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信息码类型不作具体限定,任意类型的信息码均可被添加、集成在一起进行使用。
终端设备可提供一个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该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用于集成属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信息码。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待添加的信息码,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提供添加控件,用户可触发该添加控件选择待添加的信息码。可选地,用户可每次选择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也可同时选择多个待添加的信息码,该多个待添加的信息码可以属于同一个应用程序,也可分别属于不同的应用程序。若终端设备检测到用户针对该添加控件进行的信息码添加操作,则可响应该信息码添加操作,确定用户选择的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该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可指的是终端设备中安装的需要集成信息码的应用程序。终端设备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获取需要集成信息码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
方式一、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可预先设置有包含信息码的各个应用程序的应用信息,该应用信息可包括应用名称、应用包名、应用版本、应用程序中包含的信息码信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码信息可包括信息码类型、信息码对应的页面标识、信息码名称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可根据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预先设置的应用信息,查找终端设备中已安装的应用程序中与该应用信息匹配的应用程序,以获取终端设备中包含有信息码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
方式二、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包含有信息码的应用程序,例如,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可显示终端设备中已安装的应用程序,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终端设备可根据检测到的应用选择操作获取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又例如,用户可将需要集成信息码的应用程序添加到终端设备的桌面中(如加入到特定文件夹中,或是统一放置在一个桌面页面中),终端设备可从桌面中获取用户添加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
可选地,终端设备获取需要集成信息码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后,可将获取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的界面中进行显示,方便用户获知能够集成信息码的应用程序的具体情况,满足用户实际需求。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获取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也可以是获取终端设备中所有已安装的应用程序,并不仅限于包含信息码的应用程序。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终端设备可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的界面中显示可添加的信息码类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所需要添加的信息码类型进行信息码添加操作。可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确定待添加的信息码类型,并根据该信息码类型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例如,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付款码、健康码及行程码三种信息码类型进行信息码添加操作,则可从该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包含的信息码类型为付款码、健康码及行程码的信息码,作为待添加的信息码。
示例性地,图3A为一个实施例中添加信息码的界面示意图。如图3A所示,终端设备可提供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310,用户可点击该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310进入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310的界面302中。可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310的界面302中提供添加按钮304,用户可点击该添加按钮304,以触发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310的界面302中显示信息码类型的添加框306,该信息码类型的添加框306中可包括可选择添加的信息码类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所需要添加的信息码类型进行信息码添加操作,例如选择添加付款码、收款码及乘车码三种类型,则终端设备可从获取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将属于付款码、收款码及乘车码三种类型的信息码作为待添加的信息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确定待添加的信息码后,还可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的界面中显示包含该待添加的信息码的应用程序。示例性地,图3B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添加信息码的界面示意图。用户选择添加付款码、收款码及乘车码三种类型,则可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的界面中显示包含有付款码、收款码及乘车码三种类型的信息码的应用程序308。
在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后,可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该页面请求用于请求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可指的是提供信息码的服务器,各个信息码对应的服务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对于属于同一目标应用程序的信息码,可由同一个服务器提供,也可按照不同的信息码类型分别由不同的服务器提供。
在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后,终端设备可对确定的各个待添加的信息码进行加载,并展示各个待添加的信息码。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依次对各个待添加的信息码进行加载,也可同时加载所有待添加的信息码。
针对每个待添加的信息码,终端设备可对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进行监听,该页面请求可用于请求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页面信息可包括信息码、包含该信息码的页面排版样式、包含该信息码的页面显示样式等资源内容。若检测到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则可对该页面请求进行拦截。进一步地,可建立待添加的信息码与拦截的页面请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可指的是存储有信息码页面的服务器,该信息码页面指的是包含有信息码的页面,该信息码页面可以是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页面。若检测到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可对该页面请求进行拦截,并对拦截的页面请求进行解析,以得到目标应用程序所请求访问的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地址,可建立待添加的信息码与该解析得到的URL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230,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并根据页面信息展示待添加的信息码,其中,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该页面请求从服务器中获取的。
针对每个待添加的信息码,终端设备提供的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对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进行拦截,并在拦截到页面请求之后,向服务器发送该页面请求,以向服务器请求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根据从页面请求中解析得到的URL地址访问服务器,以向服务器请求获取URL地址对应的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服务器在接收到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发送的页面请求之后,可向终端设备上的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返回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从服务器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则该信息码加载成功。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根据服务器返回的页面信息,对待添加的信息码进行加载,并在相应的界面中展示待添加的信息码。可选地,可将该待添加的信息码添加至信息码展示列表,信息码展示列表中可包括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集成的所有信息码,用户可通过该信息码展示列表选择所需展示的信息码。
示例性地,图3C为一个实施例中加载待添加的信息码并显示相应的信息码的界面示意图。如图3C所示,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在确定待添加的信息码后,可对拦截该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并根据该页面请求从服务器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以对待添加的信息码进行加载,在此过程中,可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的界面中显示加载信息码的提示信息,如在信息码展示框312中展示提示信息“二维码加载中……”。若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成功加载待添加的信息码,则可在信息码展示框312中展示该信息码,如二维码图片等。信息码成功被添加到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当用户下一次需要展示该信息码时,只需要打开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根据需要展示的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对信息码进行加载,并展示相应的信息码。
图3D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信息码的界面示意图。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的界面中,除了在信息码展示框312中展示信息码,还可展示信息码所属的应用程序314,方便用户获知该信息码的原应用程序情况。能够将多个信息码集成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用户只需打开一次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即可在多个信息码之间进行切换展示,不需要在不同的应用程序或不同的页面之间来回进行开启、退出的操作,有效简化了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的操作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拦截该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该信息码添加操作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该页面请求用于请求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获取该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并根据该页面信息展示待添加的信息码,其中,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该页面请求从服务器中获取的,从而对该待添加的信息码进行添加,可将多个不同的信息码集成在一起,能够简化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的操作方式,提高展示效率。
如图4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信息码展示方法,可应用于上述的终端设备,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2,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
步骤402的描述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210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步骤404,确定与待添加的信息码及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信息码标识。
针对每个待添加的信息码,可分配对应的信息码标识,该信息码标识可由数字、字母及符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可根据每个待添加的信息码及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为每个待添加的信息码分配唯一的信息码标识,例如,应用1的付款码对应的信息码标识为001,应用2的付款码对应的信息码标识为002,应用1的健康码对应的信息码标识为003等,但不限于此。
步骤406,根据信息码标识对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进行监听,并在监听到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时,对页面请求进行拦截。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之前,可先触发该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与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触发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与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的方式,可以是以下几种方式中的任一种:
方式一、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向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发送启动请求,以使目标应用程序根据启动请求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
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在确定待添加的信息码后,针对每个待添加的信息码,可向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发送启动请求,该启动请求可用于触发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与该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可选地,启动请求可携带有待添加的信息码的信息码信息,如信息码类型、信息码对应的页面标识、信息码名称等。需要说明的是,该页面标识可与上述的信息码标识不相同,信息码标识用于标识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添加的各个信息码,存储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页面标识可存储在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中,用于标识目标应用程序中包含的各个页面。
目标应用程序接收到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发送的启动请求后,根据该启动请求携带的信息码信息,向服务器发送与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例如,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向应用1发送启动请求,该启动请求携带有应用1的付款码的信息码信息,应用1接收到该启动请求后,可向服务器发送付款码对应的页面请求,该页面请求用于向服务器请求获取应用1的付款码的页面信息。
方式二、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向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后台服务端发送目标指令,目标指令用于触发后台服务端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
后台服务端可指的是应用程序的研发方所提供的服务端,可用于提供应用程序的各种功能实现。可预先与各个应用程序的研发方约定目标指令的指令格式,或是约定目标指令中携带的关键字,如QR_CODE_BOX_MESSAGE等关键字。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在确定待添加的信息码后,针对每个待添加的信息码,可按照预先约定的目标指令的指令格式,或是携带的关键字,向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后台服务端发送目标指令。
可选地,该目标指令可携带有待添加的信息码的信息码信息,后台服务端接收到该目标指令后,可根据该目标指令携带的信息码信息,向服务器发送与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中注册用于监听页面请求的监听服务,针对每个待添加的信息码,可分别生成相应的监听对象,可将每个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监听对象与对应的信息码标识进行对应存储,建立监听对象与信息码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可通过put(id,object)方法将监听对象与信息码标识存入map中,其中,id表示信息码标识,object表示监听对象,map表示映射关系。
将监听对象与信息码标识进行绑定,每个监听对象相当于一个监听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通过注册的监听服务,利用各个监听对象分别对监听对象绑定的信息码标识对应的信息码的页面请求进行监听。例如,将监听对象A与信息码标识001进行绑定,则监听服务根据该绑定关系,可对应用1向服务器发送的用于请求付款码页面的页面信息的页面请求进行监听。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通过监听对象监听到对应的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时,则可对该页面请求进行拦截,并将拦截结果通过回调函数进行返回,可根据该拦截结果判断是否拦截成功,若拦截成功,则可存储拦截到的页面请求,若未拦截成功,则可刷新消息队列重新进行拦截。可选地,可判断返回的拦截结果中是否包含特定字符,例如,是否包含URL_RETURN_DATA等特定字符,若是,则进一步判断拦截到的数据的数据格式是否符合预设的页面请求格式,若数据格式符合预设的页面请求格式,则拦截成功,将拦截到的数据作为页面请求进行存储。若返回的拦截结果中未包含特定字符,或是拦截到的数据的数据格式不符合预设的页面请求格式,则拦截失败,可刷新消息队列重新进行拦截。
在拦截成功后,可建立拦截的页面请求与该监听对象绑定的信息码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将监听对象与信息码标识进行绑定,能够准确对各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进行监听及拦截,提高了添加信息码的成功率及效率。
步骤408,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并根据页面信息展示待添加的信息码,其中,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页面请求从服务器中获取的。
终端设备中的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用拦截的页面请求进行解析,得到该页面请求中包含的URL地址,并建立URL地址与待添加的信息码的信息码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如采用(key,value)的方式将URL地址与信息码标识进行绑定存储,完成信息码的添加过程。在需要加载任一信息码时,可根据待加载的信息码的信息码标识查找到对应的URL地址,并根据该URL地址访问服务器,以从服务器获取该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示例性地,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码展示方法的系统架构图。如图5所示,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包含信息码聚合框架,在信息码聚合框架监听到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时,可对该页面请求进行拦截。该页面请求可为携带有URL地址的请求,用于向服务器请求获取HTML格式的信息码页面,该信息码页面包含信息码。例如,在信息码聚合框架监听到应用1向服务器发送包含URL地址的页面请求(即图5中的URL请求)时,信息码聚合框架对该页面请求进行拦截,并根据该拦截的页面请求中包含的URL地址访问服务器,从服务器获取应用1中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以实现对该信息码的加载,在加载完成后,还可通过显示装置显示该信息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步骤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可包括步骤602~606。
步骤602,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并通过页面请求与服务器建立可信任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页面请求包含有URL地址,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基于HTTPS(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Socket Layer,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协议,利用解析得到的URL地址对服务器进行访问。HTTPS可在HTTP层和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层之间增加的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字)层,可在服务器添加专属于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的可信证书,以建立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与服务器之间的可信任连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并通过页面请求与服务器建立可信任连接,可包括: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接收服务器根据页面请求返回的加密信息;向目标应用程序请求解密密钥;根据解密密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解密信息;向服务器返回解密信息,以使服务器对解密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建立可信任连接。
终端设备的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向服务器发送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并接收服务器根据该页面请求返回的加密信息。服务器可在SSL层接收到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发送的页面请求,并按照约定的加密方式对发送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加密信息,再向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返回加密信息。终端设备的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向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请求解密密钥,并根据该解密密钥对接收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解密信息,再向服务器返回该解密信息。服务器接收到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发送的解密信息后,可将该解密信息与发送信息进行匹配,判断二者是否一致,若二者一者,则说明解密信息验证通过,服务器可与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建立可信任连接。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通过调用目标应用程序提供的密钥获取接口,向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后台服务端发送解密请求,以使后台服务端根据解密请求从服务器获取解密类型,并根据解密类型生成解密密钥。可接收该后台服务器返回的解密密钥,并根据该解密密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解密信息。
终端设备的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后,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调用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提供的密钥获取接口,向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后台服务端发送解密请求。后台服务端接收到该解密请求后,可从服务器获取解密类型,该解密类型与约定的加密方式匹配,可根据该解密类型生成解密密钥。例如,约定的加密方式可包括公钥和私钥的非对称加密的方式,服务器向后台服务端发送的解密类型可为私钥解密,并同时向后台服务端发送公钥,后台服务端可根据该公钥生成私钥,再将私钥作为解密密钥发送给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生成私钥的方式,以及利用非对称加密的方式对发送信息进行加密的具体实施过程,可参考非对称加密的相关规定,在此不再重复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服务器与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建立可信任连接,可包括服务器与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之间生成会话密钥,服务器与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之后的通信数据可通过该会话密钥进行加密,以保证传输内容的安全性。可选地,该会话密钥可以是上述的解密密钥,也可以是重新生成的密钥。
示例性地,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与服务器建立可信任连接的时序示意图。如图7所示,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URL地址,向服务器发送URL请求,服务器接收该URL请求后可进行URL解析。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向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后台服务端发送解密请求,后台服务端从服务器获取解密类型,并生成解密密钥返回给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服务器可向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发送加密信息,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根据后台服务端返回的解密密钥对该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解密信息,并向服务器返回解密信息。服务器对该解密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与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建立可信任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后台服务端获取解密密钥,成功与服务器建立可信任连接,提高了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安全性。
步骤604,通过可信任连接,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URL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与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建立可信任连接后,可获取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所请求的信息码对应的URL地址(与上述中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拦截的URL地址不一定为同一URL地址),该URL地址可用于获取包含信息码内容的HTML页面。服务器可根据与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之间约定的会话密钥,对该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URL地址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URL地址发送给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根据存储的会话密钥对该加密后的URL地址进行解密,以得到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URL地址。
步骤606,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URL地址从服务器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URL地址后,可根据该URL地址再次对服务器进行访问,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可对获取的页面信息进行解析,并生成相应的信息码,通过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集成的WebView(网页视图)框架对生成的信息码进行显示,以展示待添加的信息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将多个不同的信息码集成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用户无需为了展示不同的信息码而重复打开、退出多个页面或多个应用程序,能够简化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的操作方式,提高展示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多个不同的信息码添加到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后,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在该多个信息码之间进行切换展示。上述的信息码展示方法,还可包括: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
信息码切换操作可包括向第一方向划动或是第二方向划动的划动操作,例如向左划动或向右划动的操作,也可包括对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展示的信息码展示列表中的任一信息码的触发切换操作,例如点击信息码展示列表中的任一信息码的操作等。在检测到用户进行的信息码切换操作时,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的界面可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
示例性地,图8A为一个实施例中对展示的信息码进行切换的界面示意图。如图8A所示,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在检测到用户进行的向左划动的信息码切换操作时,界面中的信息码展示框312所展示的信息码从应用1的付款码切换至应用2的付款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可根据信息码展示顺序确定第二信息码,并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该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
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集成的信息码可按照预设规则进行排序,例如,可按照信息码类型进行排序,将属于同一信息码类型的信息码排列在一起;也可按照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进行排序,将属于同一目标应用程序的信息码排列在一起;可按照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对各个信息码进行排序;也可按照添加时间从先到后或是从后到先的顺序对各个信息码进行排列等。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在检测到信息码切换操作后,可按照添加的各个信息码的信息码展示顺序,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该第二信息码为排列在第一信息码之后的信息码。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获取终端设备当前的定位信息,在检测到信息码切换操作时,确定与该定位信息对应的信息码展示顺序,可按照该定位信息对应的信息码展示顺序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可将信息码展示顺序与终端设备的定位信息进行绑定,针对不同的地理位置,可对应不同的信息码展示顺序。各个地理位置对应的信息码的排序规则可相同,也可不同。例如,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在地铁站,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集成的信息码可按照在地铁站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排列;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在学校,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集成的信息码可按照在学校的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排列;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在超市,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集成的信息码可按照信息码类型进行排序等,但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设备进入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时,可按照信息码展示顺序,默认展示排列在第一个的信息码。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默认展示的信息码,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示例性地,图8B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对展示的信息码进行切换的界面示意图。如图8B所示,终端设备的定位信息可为地铁站,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先展示应用1的健康码,在检测到用户进行的向左划动的信息码切换操作时,界面中的信息码展示框312所展示的信息码从应用1的健康码切换至应用2的乘车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信息码的具体排序规则不作限制,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各个信息码的排序进行设置,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用户展示信息码的效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检测到信息码切换操作,可响应该信息码切换操作,根据该切换的第二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获取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并根据该页面信息展示第二信息码,以实现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也即,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采用实时加载的方式加载信息码,在确定需要展示的信息码后,再对需要展示的信息码进行加载,可节省网络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也可采用预加载信息码的方式对信息码进行展示。在响应信息码切换操作,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之前,可根据第二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预先从服务器获取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完成对第二信息码的预加载。若检测到信息码切换操作,可响应该信息码切换操作,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预加载的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可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展示第二信息码。
在终端设备进入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后,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可对集成的信息码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预加载,可选地,可预加载所有集成的信息码,也可预加载排列在当前显示的第一信息码之前和/或排列在当前显示的第一信息码之后的信息码。预加载的信息码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可选择较为合适的数量,例如2、3等,既不会占用过多的网络资源,又可在用户切换展示信息码时可快速进行响应,提高展示效率。
在对第二信息码进行预加载时,可获取与第二信息码的信息码标识对应存储的页面请求,根据该页面请求访问服务器,以从服务器获取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以完成对第二信息码的预加载过程。在切换至第二信息码时,可根据预先获取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对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相较于检测到信息码切换操作再进行加载的方式,展示速度更快,提高了展示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不同的信息码集成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在展示多个信息码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切换,不需要在多个不同的信息码或应用程序中重复进行开启、退出操作,且仅占用一个应用的运行内存,避免了同时启动多个应用程序导致占用过多内存的情况,减少资源浪费,且可节省用电,简化了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的操作方式,提高展示效率。
如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信息码展示方法,可应用于上述的终端设备,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10,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添加至少一个信息码至信息码展示列表。
步骤920,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第一信息码及第二信息码分别属于相同或不同的应用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可包括:根据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展示第二信息码;其中,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第二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从服务器中获取的,第二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为添加第二信息码的过程中,在第二信息码所属的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时拦截得到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920之前,还包括:根据第二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预先从服务器获取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步骤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可包括: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展示第二信息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920,可包括: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根据信息码展示顺序确定第二信息码,并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页面请求用于请求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并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展示待添加的信息码,其中,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页面请求从服务器中获取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可包括:确定待添加的信息码类型,并根据信息码类型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码类型可包括:付款码、收款码、健康码、行程码、乘车码、身份验证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可包括:确定与待添加的信息码及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信息码标识;根据信息码标识对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进行监听,并在监听到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时,对页面请求进行拦截。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之前,还可包括: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向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发送启动请求,以使目标应用程序根据启动请求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或,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向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后台服务端发送目标指令,目标指令用于触发后台服务端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可包括: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并通过页面请求与服务器建立可信任连接;通过可信任连接,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地址;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URL地址从服务器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并通过页面请求与服务器建立可信任连接,可包括: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接收服务器根据页面请求返回的加密信息;向目标应用程序请求解密密钥;根据解密密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解密信息;向服务器返回解密信息,以使服务器对解密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建立可信任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向目标应用程序请求解密密钥,可包括:通过调用目标应用程序提供的密钥获取接口,向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后台服务端发送解密请求,以使后台服务端根据解密请求从服务器获取解密类型,并根据解密类型生成解密密钥;接收后台服务端返回的解密密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码展示方法中各个步骤的描述,可参考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将属于相同或不同应用程序的信息码集成在一起,用户通过简单的信息码切换操作即可实现不同信息码之间的切换,不需要频繁开启及关闭需要展示的信息码或是信息码所属的应用程序,能够简化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的操作方式,提高展示效率。
如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信息码展示装置1000,可应用于上述的终端设备,该信息码展示装置1000可包括请求拦截模块1010及展示模块1020。
请求拦截模块1010,用于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信息码添加操作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页面请求用于请求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求拦截模块1010,还用于确定待添加的信息码类型,并根据信息码类型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码类型包括:付款码、收款码、健康码、行程码、乘车码、身份验证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展示模块1020,用于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并根据页面信息展示待添加的信息码,其中,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页面请求从服务器中获取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该信息码添加操作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该页面请求用于请求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获取该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并根据该页面信息展示待添加的信息码,其中,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该页面请求从服务器中获取的,从而对该待添加的信息码进行添加,可将多个不同的信息码集成在一起,能够简化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的操作方式,提高展示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求拦截模块1010,还用于确定与待添加的信息码及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信息码标识;根据信息码标识对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进行监听,并在监听到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时,对页面请求进行拦截。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码展示装置1000还可包括触发请求模块。
触发请求模块,用于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向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发送启动请求,以使目标应用程序根据启动请求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或,用于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向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后台服务端发送目标指令,目标指令用于触发后台服务端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展示模块1020,包括连接建立单元、URL接收单元及页面信息获取单元。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并通过页面请求与服务器建立可信任连接。
URL接收单元,用于通过可信任连接,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地址。
页面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URL地址从服务器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建立单元,还用于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接收服务器根据页面请求返回的加密信息;向目标应用程序请求解密密钥;根据解密密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解密信息;向服务器返回解密信息,以使服务器对解密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建立可信任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建立单元,还用于通过调用目标应用程序提供的密钥获取接口,向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后台服务端发送解密请求,以使后台服务端根据解密请求从服务器获取解密类型,并根据解密类型生成解密密钥;接收后台服务端返回的解密密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将多个不同的信息码集成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用户无需为了展示不同的信息码而重复打开、退出多个页面或多个应用程序,能够简化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的操作方式,提高展示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码展示装置1000还可包括切换模块。
切换模块,用于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预先从服务器获取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以及用于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展示第二信息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模块,还用于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根据信息码展示顺序确定第二信息码,并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该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不同的信息码集成在信息码聚合应用程序中,在展示多个信息码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切换,不需要在多个不同的信息码或应用程序中重复进行开启、退出操作,且仅占用一个应用的运行内存,避免了同时启动多个应用程序导致占用过多内存的情况,减少资源浪费,且可节省用电,简化了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的操作方式,提高展示效率。
如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信息码展示装置1100,可包括添加模块1110及展示模块1120。
添加模块1110,用于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添加至少一个信息码至信息码展示列表。
展示模块1120,用于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第一信息码及第二信息码分别属于相同或不同的应用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展示模块1120,还用于根据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展示第二信息码;其中,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第二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从服务器中获取的,第二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为添加第二信息码的过程中,在第二信息码所属的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时拦截得到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码展示装置1100,还包括预加载模块。
预加载模块,用于根据第二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预先从服务器获取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展示模块1120,还用于根据预先获取的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展示第二信息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展示模块1120,还用于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根据信息码展示顺序确定第二信息码,并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添加模块1110,包括页面确定单元、拦截单元。
页面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添加操作,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页面确定单元,还用于响应于添加操作,确定待添加的信息码类型,并根据信息码类型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码类型可包括:付款码、收款码、健康码、行程码、乘车码、身份验证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拦截单元,用于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页面请求用于请求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展示模块1120,还用于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并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展示待添加的信息码,其中,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页面请求从服务器中获取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拦截单元,还用于确定与待添加的信息码及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信息码标识;根据信息码标识对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进行监听,并在监听到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时,对页面请求进行拦截。
在一个实施例中,添加模块1110,还包括触发请求单元。
触发请求单元,用于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向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发送启动请求,以使目标应用程序根据启动请求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或,用于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向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后台服务端发送目标指令,目标指令用于触发后台服务端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展示模块1120,还用于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并通过页面请求与服务器建立可信任连接;通过可信任连接,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地址;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URL地址从服务器获取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展示模块1120,还用于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接收服务器根据页面请求返回的加密信息;向目标应用程序请求解密密钥;根据解密密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解密信息;向服务器返回所解密信息,以使服务器对解密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建立可信任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展示模块1120,还用于通过调用目标应用程序提供的密钥获取接口,向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后台服务端发送解密请求,以使后台服务端根据解密请求从服务器获取解密类型,并根据解密类型生成解密密钥;接收后台服务端返回的解密密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将属于相同或不同应用程序的的信息码集成在一起,用户通过简单的信息码切换操作即可实现不同信息码之间的切换,不需要频繁开启及关闭需要展示的信息码或是信息码所属的应用程序,能够简化用户利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码的操作方式,提高展示效率。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1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210、与处理器1210耦合的存储器1220,其中存储器1220可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可以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10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
处理器12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12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12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12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2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2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21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2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存储器12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2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终端设备12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等。
可以理解地,终端设备1200可包括比上述结构框图中更多或更少的结构元件,例如,包括电源模块、物理按键、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扬声器、蓝牙模块、传感器等,还可在此不进行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该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ROM等。
如此处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PROM(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为多种形式,诸如静态RAM(Static RAM,SRAM)、动态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DRAM(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率SDRAM(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直接RAM(Rambus DRAM,RDRAM)及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irectRambus DRAM,DRDRAM)。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必然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4)

1.一种信息码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所述信息码添加操作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述页面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获取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并根据所述页面信息展示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其中,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所述页面请求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包括:
确定与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及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信息码标识;
根据所述信息码标识对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进行监听,并在监听到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页面请求时,对所述页面请求进行拦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向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发送启动请求,以使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根据所述启动请求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或,
根据待添加的信息码,向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后台服务端发送目标指令,所述目标指令用于触发所述后台服务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页面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包括: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页面请求,并通过所述页面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建立可信任连接;
通过所述可信任连接,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地址;
根据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URL地址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页面请求,并通过所述页面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建立可信任连接,包括: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页面请求;
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页面请求返回的加密信息;
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请求解密密钥;
根据所述解密密钥对所述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解密信息;
向所述服务器返回所述解密信息,以使所述服务器对所述解密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建立可信任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请求解密密钥,包括:
通过调用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提供的密钥获取接口,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后台服务端发送解密请求,以使所述后台服务端根据所述解密请求从所述服务器获取解密类型,并根据所述解密类型生成解密密钥;
接收所述后台服务端返回的所述解密密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待添加的信息码类型,并根据所述信息码类型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码类型包括:付款码、收款码、健康码、行程码、乘车码、身份验证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预先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所述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包括:
根据预先获取的所述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展示所述第二信息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包括:
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根据信息码展示顺序确定第二信息码,并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所述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
12.一种信息码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添加至少一个信息码至信息码展示列表;
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所述第一信息码及所述第二信息码分别属于相同或不同的应用程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展示所述第二信息码;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从服务器中获取的,所述第二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为添加所述第二信息码的过程中,在所述第二信息码所属的应用程序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页面请求时拦截得到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信息码对应的页面请求,预先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展示所述第二信息码,包括:
根据预先获取的所述第二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展示所述第二信息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包括:
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根据信息码展示顺序确定第二信息码,并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所述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
拦截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所述页面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获取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并根据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展示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其中,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所述页面请求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包括:
确定与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及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信息码标识;
根据所述信息码标识对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进行监听,并在监听到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页面请求时,对所述页面请求进行拦截。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拦截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向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发送启动请求,以使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根据所述启动请求向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或,
根据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向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后台服务端发送目标指令,所述目标指令用于触发所述后台服务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页面请求。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包括: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页面请求,并通过所述页面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建立可信任连接;
通过所述可信任连接,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地址;
根据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对应的URL地址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包括:
确定待添加的信息码类型,并根据所述信息码类型从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
21.一种信息码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拦截模块,用于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拦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属的目标应用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页面请求,所述信息码添加操作用于确定至少一个待添加的信息码,所述页面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
展示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并根据所述页面信息展示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其中,所述待添加的信息码的页面信息是根据所述页面请求从所述服务器中获取的。
22.一种信息码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添加模块,用于响应于信息码添加操作,添加至少一个信息码至信息码展示列表;
展示模块,用于响应于信息码切换操作,从当前展示的第一信息码切换至第二信息码进行展示,所述第一信息码及所述第二信息码分别属于相同或不同的应用程序。
2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20任一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0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210638749.3A 2022-06-07 2022-06-07 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0798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8749.3A CN115079880A (zh) 2022-06-07 2022-06-07 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41993 WO2023236512A1 (zh) 2022-06-07 2022-12-26 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8749.3A CN115079880A (zh) 2022-06-07 2022-06-07 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9880A true CN115079880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51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8749.3A Pending CN115079880A (zh) 2022-06-07 2022-06-07 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9880A (zh)
WO (1) WO202323651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6512A1 (zh) * 2022-06-07 2023-1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3597A (zh) * 2015-12-21 2016-06-08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端同步播放文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81767A (zh) * 2016-12-29 2017-05-17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应用添加方法及装置
CN109558537A (zh) * 2018-11-20 2019-04-02 深圳智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309237A (zh) * 2018-12-11 2020-06-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支付功能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475072A (zh) * 2020-04-08 2020-07-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信息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349428A (zh) * 2020-11-06 2021-02-09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家庭健康码查询方法和设备
CN113344567A (zh) * 2021-06-23 2021-09-0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码的支付页面的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867585A (zh) * 2021-09-24 2021-12-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15871A (zh) * 2022-01-04 2022-04-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形码管理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5180A (zh) * 2019-09-06 2020-02-14 深圳平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码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53673B (zh) * 2020-05-07 2021-09-2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形码识别的信息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2308559A (zh) * 2020-11-06 2021-02-02 北京绿善心星球网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079880A (zh) * 2022-06-07 2022-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3597A (zh) * 2015-12-21 2016-06-08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端同步播放文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81767A (zh) * 2016-12-29 2017-05-17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应用添加方法及装置
CN109558537A (zh) * 2018-11-20 2019-04-02 深圳智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309237A (zh) * 2018-12-11 2020-06-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支付功能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741784A (zh) * 2018-12-11 2021-12-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支付功能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475072A (zh) * 2020-04-08 2020-07-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信息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349428A (zh) * 2020-11-06 2021-02-09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家庭健康码查询方法和设备
CN113344567A (zh) * 2021-06-23 2021-09-0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码的支付页面的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867585A (zh) * 2021-09-24 2021-12-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15871A (zh) * 2022-01-04 2022-04-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形码管理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6512A1 (zh) * 2022-06-07 2023-1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36512A1 (zh) 2023-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8186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sharing
CN109447780A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24834B (zh) 模拟测试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949974A (zh) 一种认证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84830A1 (zh) 账号绑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662941B (zh) 信息加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811485A (zh) 一种资源分享方法
CN115079880A (zh) 信息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516225B (zh) 操作对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118291B (zh) 广告任务推广中用户认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241298A (zh) 页面显示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9922122A (zh) 交互、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769059B (zh) 校验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1131415A (zh)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42567A (zh) 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83602B (zh) 信息码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6233847A (zh) 登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48722A (zh) 跨浏览器登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78527A (zh) 一种电子签名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71908B (zh) 终端绑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21791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24361A (zh) 信息认证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CN115118476B (zh) 一种用户权限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96660B (zh) 广告任务推送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64797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