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9260A - 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9260A
CN115079260A CN202110266750.3A CN202110266750A CN115079260A CN 115079260 A CN115079260 A CN 115079260A CN 202110266750 A CN202110266750 A CN 202110266750A CN 115079260 A CN115079260 A CN 115079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locity data
seismic
depth domain
velocity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67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远
王红旗
莫延钢
郝爽
徐凯
崔睿
王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2667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92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9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92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3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velocity profiles or travel tim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282Application of seismic models, synthetic seismogra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4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01V2210/616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 G01V2210/6161Seismic or acoustic, e.g. land or sea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01V2210/616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 G01V2210/6169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using well-log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2Velocity, density or impedance
    • G01V2210/6222Velocity; travel tim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井点的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包括:所述井点处的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确定速度突变层段;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基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

Description

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震数据测试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震波速度场是地震与地质数据相互关联的纽带,准确的速度场是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精度的保障,建立精确的速度场是地球物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它直接影响到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益与成果。尤其在构造较为复杂、速度横向变化较大的地区,时间域速度无法满足成像需求,需要进行深度域速度建模。目前常规地震深度域的速度建模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层析速度分析和走时反演。其中前者基于偏移成像道集剩余速度分析的层析速度分析方,是目前工业界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随着叠而后者对应的共聚焦速度分析方法、角道集速度分析方法及目前研究热点、全波形反演等,受计算成本和数据适用性的限制,仍然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于实际生产当中。因此对层析技术的改进对实际生产更具时效意义。
常规的层析方法利用成像道集上的剩余时差(RMO)来反映剩余速度对应的扰动差,通过偏移和速度迭代,基于迭代后道集的拉平程度改善,来提高深度域速度模型与实际地下真实速度之间的相似性。对于基于层析方法的深度域速度模型而言,初始速度模型的建立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时间域层速度模型时深转换得到常规深度域初始速度模型。但由于时间域速度模型一般十分平缓,且无法适应横纵向速度尤其是横向速度的突变,且层析方法要求初始深度域速度模型平滑(否则层析方法的后期速度迭代过程会陷入局部极值),则使得一般情况的初始深度模型与实际地层真实速度差异较大,基本不具备速度突变的特性。而在诸如西北塔河探区,作为主要目的层的奥陶系,在其顶界面T74层位上下,由于地层岩性和压力的变化,存在500m/s以上乃至近1000m/s的速度突变。而受层析反演算法限制,无法通过地震数据自身迭代,去实现速度的更新以体现此层位上下的速度突变。层析迭代理论限制如下:传统基于层析成像的地震速度建模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输入整体地震道集的剩余时差作为约束,通过数学反演优化过程,调整速度模型,使得剩余速度最小化,进而求出某种数学意义下与实际地下介质真实速度吻合的最佳速度模型。众所周知,与大多数反演问题类似,地震层析成像反演通常是欠定和病态的,而且该病态问题在反演各向异性介质的情况下尤为严重,各项异性越大的介质,其在各方向上突变梯度越大,反演的病态问题越严重,即,速度迭代的准确性越低。此外,由于地震资料采集的技术、环境以及成本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实际地震数据往往只是空间有限采集范围内的地表数据,这也造成层析成像反演不同模型参数之间,以及模型参数和地层深度之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即存在多种模型参数组合可以使得不同地震速度均与实际地下真实速度在不同误差范围内,具有等效的成像结果。由于这些理论和实践的限制,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经常会发现,尽管层析成像反演确实使道集剩余时差或者剩余速度减小,但反演求出的速度模型与其它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如声波测井速度曲线等,并不一致,有时甚至差距很大,而测井速度是测量实际地下介质所得,地震速度是完全基于地震原始数据通过各种数学近似理论而得,使得现有的地震速度模型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井点的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包括:所述井点处的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确定速度突变层段;
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基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中所述速度突变层段对应的第二测井速度数据和非速度突变层段对应的第三测井速度数据;
确定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非速度突变段对应的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井点处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基于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非井点处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基于所述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非井点处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进行插值处理,确定非井点处的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井点处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包括:
确定速度突变层段中的a深度位置;
确定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与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第三测井速度数据的比值;
确定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第二测井速度数据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值;
将所述乘积值确定为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测井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七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其中,所述第七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对应的各个位置点相同;
用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替换所述第七地震深度域地震速度数据,得到目标地震速度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地震速度数据确定地震速度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确定速度突变段,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确定测井速度平滑曲线;
基于所述测井速度平滑曲线确定各段的曲率变化;
在存在曲率变化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曲率变化大于预设阈值对应的测井速度平滑曲线段对应的深度层段确定为速度突变层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井点的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包括:所述井点处的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确定速度突变层段;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可用来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第一测井速度数据来确定速度突变层段,在确定了速度突变层段后,用第一测井速度数据来约束井点处的第二地址深度域速度数据,来确定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并基于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来确定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由于通过第一测井速度进行约束,使得速度突变层位附近的速度更加接近真实地下介质速度,速度模型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未优化的地震速度与井速度对比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未优化的地震速度进行成像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优化前后的成像效果对比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如果申请文件中出现“第一\第二\第三”的类似描述则增加以下的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基于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其中,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01,获取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井点的第一测井速度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包括:所述井点处的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还包括非井点处的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设备可以通过网络从服务器中获取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井点处的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设备可以与各个测试设备连接,直接从各个测试设备获取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井点的第一测井速度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的分辨率小于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的分辨率,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的通常以cm为单位进行各个深度点的速度测量,而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通常以米为单位进行深度点的速度测量。例如,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已12cm为单位进行速度测量,而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已50米为单位进行速度测量。本申请实施例中,井点可以包括多个。每个井点对应有第一测井速度数据。
步骤S102,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确定速度突变层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第一测井速度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测井速度平滑曲线;基于所述测井速度平滑曲线确定各段的曲率变化;在存在曲率变化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曲率变化大于预设阈值对应的测井速度平滑曲线段对应的深度层段确定为速度突变层段。
步骤S103,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可以包括井点处的各个深度点和非井点处的深度点。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确定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中所述速度突变层段对应的第二测井速度数据和非速度突变层段对应的第三测井速度数据;确定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非速度突变段对应的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基于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基于所述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井点处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基于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非井点处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基于所述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井点处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确定速度突变层段中的a深度位置;确定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与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第三测井速度数据的比值;确定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第二测井速度数据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值;将所述乘积值确定为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测井速度。
步骤S104,基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确定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七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其中,所述第七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对应的各个位置点相同;用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替换所述第七地震深度域地震速度数据,得到目标地震速度数据;基于所述目标地震速度数据确定地震速度模型。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通过第一测井速度数据来确定速度突变层段,在确定了速度突变层段后,用第一测井速度数据来约束井点处的第二地址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并基于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来确定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由于通过第一测井速度进行约束,使得速度突变层位附近的速度更加接近真实地下介质速度,地震速度模型更加准确。
实施例二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S201,获取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井点的第一测井速度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是通过声波测试信号获取的。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包括井点处的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非井点处的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用Vel-1表示。
步骤S202,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确定速度突变层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确定测井速度平滑曲线;基于所述测井速度平滑曲线确定各段的曲率变化;在存在曲率变化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曲率变化大于预设阈值对应的测井速度平滑曲线段对应的深度层段确定为速度突变层段。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根据数据分析方式确定速度突变层段,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速度突变层段确定速度突变层段顶界层位和底界层位。顶界层位用hor1表示,底界层位用hor2表示。
步骤S203,确定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中所述速度突变层段对应的第二测井速度数据和非速度突变层段对应的第三测井速度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了速度突变层段后,可以确定第一测井数据中的第二测井速度数据和第三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与速度突变层段对应,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与非速度突变层段对应。示例性地,第一测井数据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后,得到测井速度平滑曲线,设该测井速度平滑曲线为Vwell-a-i,其中,a为代表深度点,i代表不同位置的井点。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从Vwell-a-i中确定hor1和hor2之间的各个深度点的井速度为Vwell-a-i-h1。Vwell-a-i-h1即为第二测井速度数据,可以从Vwell-a-i中确定hor1和hor2之外的各个深度点的井速度为Vwell-a-i-h2,Vwell-a-i-h2即为第三测井速度数据。
步骤S204,确定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非速度突变段对应的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了速度突变层段后,可以从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提取出所述井点处的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并从第二地址深度域速度数据中确定速度突变层段对应的第八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非速度突变段对应的第四深度域速度数据。示例性地,设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为Vseis-a-i,可以从Vseis-a-i中确定hor1和hor2之间地震速度数据为Vseis-a-i-h1,Vseis-a-i-h1即为第八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可以从Vseis-a-i中确定hor1和hor2之外地震速度数据为Vseis-a-i-h2,Vseis-a-i-h2即为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步骤S205,基于所述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井点处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承接上面的示例,所述井点处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用Vs-i表示,在计算Vs-i时,可以确定速度突变层段中的a深度位置;确定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与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第三测井速度数据的比值;确定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第二测井速度数据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值;将所述乘积值确定为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测井速度。从而可以计算出所述井点处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所述井点处所述速度突变段中a深度位置的地震速度的计算公式参见公式(1):
Vs-i=Vwell-a-i-h1*(Vseis-a-i-h2/Vwell-a-i-h2) (1);
步骤S206,基于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非井点处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进行插值处理,确定非井点处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步骤S207,基于所述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与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进行合并,得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用Vel-2-a1表示。
步骤S208,基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七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其中,所述第七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对应的各个位置点相同;用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替换所述第七地震深度域地震速度数据,得到目标地震速度数据;基于所述目标地震速度数据确定地震速度模型。
承接上面的示例Vel-1对应hor1和hor2之间的地震速度即为第七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用第七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与Vel-2-a1进行替换,从而得到Vel-2-a2,Vel-2-a2即目标地震速度数据,进而基于目标地址速度数据确定地震速度模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利用井数据进行约束,改善速度突变层段附近的深度域地震速度,进而提高深度域地震速度精度。
实施例三
基于前述的各个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S301,获取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井点的第一测井速度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包括:所述井点处的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步骤S302,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确定测井速度平滑曲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对第一测井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测井速度平滑曲线,该测井速度平滑曲线的分辨率大于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的分辨率。
步骤S303,基于所述测井速度平滑曲线确定各段的曲率变化。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确定测井速度平滑曲线的曲率变化。
步骤S304,在存在曲率变化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曲率变化大于预设阈值对应的测井速度平滑曲线段对应的深度层段确定为速度突变层段。
该预设阈值可以是预先设定的,曲率变化大于预设阈值对应的深度层段即为速度突变层段。
步骤S305,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所述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井点处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基于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非井点处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基于所述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步骤S306,基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通过对第一测井速度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测井速度平滑曲线,进而基于测井速度平滑曲线来确定速度突变层段,从而基于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和第二地址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点第三深度域速度数据,将第三深度域速度数据替换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中与各个深度点对应的数据,从而确定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
实施例四
基于前述的各个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可以减少地震深度域速度建模过程中,地层速度突变时,层析方法求取速度不准的情况,应用测井数据对地震速度模型进行约束校正求取。通过井数据约束,结合基于地震数据的层析迭代,最终得到更加真实的反映地下介质速度的深度域速度模型,且成像效果更加井精确。为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井位部署等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依据。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401,对深度域的测井速度进行平滑,得到分辨率略大于地震深度域速度分辨率的测井速度平滑曲线Vwell-a-i(同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测井速度数据)。i=1,2,3.....。i代表不同位置井点(以下文中i代表相同意义)。
步骤S402,设此时的地震深度域速度为Vel-1(同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对存在速度突变的井分层处(同上述实施例中的速度突变层段),确定对应地震数据层段的顶底层位。设对应的层段顶界层位为hor1,底界层位为hor2。抽取各井点处的深度域地震速度曲线Vseis-a-i(同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步骤S403,用Vseis-a-i和Vwell-a-i重新计算得到hor1和hor2之间的速度,并与原Vel-1的hor1和hor2层段之外的速度进行拼接得到Vel-2(同上述实施例中的目标地震速度数据)。
步骤S403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4031,确定当前hor1和hor2之间的地震速度为Vel-1-h1。
步骤S4032,确定当前hor1和hor2之外的地震速度为Vel-1-h2。
步骤S4033,确定对应井点处的hor1和hor2之间的地震速度为Vseis-a-i-h1(同上述实施例中的第八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步骤S4034,确定对应井点处的hor1和hor2之外的地震速度为Vseis-a-i-h2(同上述实施例中的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步骤S4035,确定当前测井速度平滑曲线Vwell-a-i对应的hor1和hor2之间的井速度为Vwell-a-i-h1(同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测井速度数据)。
步骤S4036,确定当前测井速度平滑曲线Vwell-a-i对应的hor1和hor2之外的井速度为Vwell-a-i-h2(同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三测井速度数据)。
步骤S4037,计算得到的hor1和hor2之间用于替换的井点处的地震速度为Vs-i,
Vs-i=Vwell-a-i-h1*(Vseis-a-i-h2/Vwell-a-i-h2)
步骤S4038,在不同井点位置处的hor1和hor2之间填充Vs-i,hor1和hor2之间非井点处的地震速度,用Vs-i进行插值,差值后得到hor1和hor2之间的地震层速度体Vel-2-a1。
步骤S4039,将Vel-1在hor1和hor2之间的地震速度拼接替换为Vel-2-a1,得到整体地震速度Vel-2-a2。
步骤S4040,在hor1和hor2层位拼接处进行纵向速度值的体平滑,平滑后得到Vel-2。则,Vel-2为井约束计算后得到的地震速度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确定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在速度突变层位附近的速度更加接近真实地下介质速度,震深度域速度模型更加可靠,对应的成像能量更加收敛,成像数据体的深度值更加接近真实地下深度。
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应用于中石化新疆塔河探区,该地区的主要目的层为奥陶系。奥陶系为海相地层,岩性为碳酸岩。其顶界面t74之上为陆相地层,岩性为碎屑岩。t74界面上下的井速度突变剧烈,一般速度差在300m/s至1000m/s之间。而测井速度基本反映地下介质的真实速度。常规基于地震数据驱动的层析速度反演无法在t74附近得到贴近井速度的地震速度值。且t74以下的目标串珠成像十分不收敛,常有成像拖尾现象,这种成像不准源于速度模型的不精确。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未优化的地震速度与井速度对比示意图,如图5所示,抽取多个井点的井速度与地震速度进行对比,在图5中,地震速度变化相对平缓。相对平缓的曲线为地震速度的曲线,在t74层附近,地震速度与井速度差异较大。从Y1井点图中可以看出在t74层下的井速度曲线存在明显突变,t74上的井速度基本为5000m/s,t74下井速度骤变为5600m/s左右,速度突变量在600m/s左右,而这种突变在经过多轮次的基于地震数据的层析迭代后,地震速度在此处仍无明显改善,即仍然为连续缓慢变化的状态。
通过未优化的地震速度进行成像,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未优化的地震速度进行成像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当前地震速度的成像效果里,箭头等处的目标串珠仍有成像尾巴,即成像能量收敛性较差,成像精度不足。
通过井速度进行约束的地震速度建模,将t74层至t80层之间的速度进行替换。得到新的深度域地震速度。并用新的地震速度进行偏移成像。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优化前后的成像效果对比图,如图7所示,在图7中,左边为未优化前的成效效果示意图,右变图像为优化后的成效效果示意图,左边图像箭头处的目标串珠拖尾现象较为严重,而右边图像中大部分串珠的拖尾现象得到有效矫正,串珠成像更加聚焦,部分断层断裂现象更加突出。即,优化后新速度模型更加精确,成像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确定的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建立地震速度建模的中间过程。在确定了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后还需要继续常规迭代才能得到最终的速度模型。在本实例中,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基于其偏移成像和偏移道集,继续进行基于地震数据约束的常规层析成像,经过多次层析迭代后,得到最终的偏移速度和成像数据体。
实施例五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包括的各单元,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or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装置,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装置800包括:
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井点的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包括:所述井点处的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80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确定速度突变层段;
第二确定模块80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第三确定模块804,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803,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中所述速度突变层段对应的第二测井速度数据和非速度突变层段对应的第三测井速度数据;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非速度突变段对应的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井点处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非井点处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进行插值处理,确定非井点处的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速度突变层段中的a深度位置;确定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与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第三测井速度数据的比值;确定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第二测井速度数据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值;将所述乘积值确定为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测井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确定模块804,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七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其中,所述第七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对应的各个位置点相同;
替换单元,用于用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替换所述第七地震深度域地震速度数据,得到目标地震速度数据;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地震速度数据确定地震速度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802包括: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确定测井速度平滑曲线;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测井速度平滑曲线确定各段的曲率变化;
第八确定单元,用于在存在曲率变化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曲率变化大于预设阈值对应的测井速度平滑曲线段对应的深度层段确定为速度突变层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中的步骤。
实施例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设备;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电子设备900包括:一个处理器901、至少一个通信总线902、用户接口903、至少一个外部通信接口904、存储器905。其中,通信总线902配置为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903可以包括显示屏,外部通信接口904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和无线接口。所述处理器901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的程序,以实现以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中的步骤。
以上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控制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井点的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包括:所述井点处的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确定速度突变层段;
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基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中所述速度突变层段对应的第二测井速度数据和非速度突变层段对应的第三测井速度数据;
确定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非速度突变段对应的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基于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井点处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基于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非井点处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基于所述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非井点处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进行插值处理,确定非井点处的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六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所述第二测井速度数据、所述第三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井点处所述速度突变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五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包括:
确定速度突变层段中的a深度位置;
确定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第四地震深度域速度与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第三测井速度数据的比值;
确定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第二测井速度数据与所述比值的乘积值;
将所述乘积值确定为所述a深度位置对应的测井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七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其中,所述第七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对应的各个位置点相同;
用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替换所述第七地震深度域地震速度数据,得到目标地震速度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地震速度数据确定地震速度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确定速度突变段,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确定测井速度平滑曲线;
基于所述测井速度平滑曲线确定各段的曲率变化;
在存在曲率变化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曲率变化大于预设阈值对应的测井速度平滑曲线段对应的深度层段确定为速度突变层段。
8.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井点的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中包括:所述井点处的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确定速度突变层段;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二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所述速度突变层段中各个深度点对应的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和所述第一地震深度域速度数据确定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
9.一种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能够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能够用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
CN202110266750.3A 2021-03-11 2021-03-11 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0792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6750.3A CN115079260A (zh) 2021-03-11 2021-03-11 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6750.3A CN115079260A (zh) 2021-03-11 2021-03-11 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9260A true CN115079260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40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6750.3A Pending CN115079260A (zh) 2021-03-11 2021-03-11 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926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30788B2 (en) Sensitivity kernal-based migration velocity analysis in 3D anisotropic media
AU2014249423B2 (en) Anisotropy analysis using direct and reflected arrivals in seismic survey data
CN109581501B (zh) 用于沙漠区深度域速度建模的方法
US7082367B2 (en) Seismic data calibration using crossplotted AVO attributes
CN115079260A (zh) 地震深度域速度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Gibson Jr et al. Modeling and velocity analysis with a wavefront-construction algorithm for anisotropic media
US9213117B2 (en) Dip seismic attributes
US10338248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seismic images
CN109581521B (zh) Tti各向异性的局部层析方法及系统
WO2021016064A1 (en) Generating enhanced seismic velocity models using geomechanical modeling
US10739483B2 (en) Absolute strength and absolute sensitivity in seismic data
US10067254B2 (en) Removal of an estimated acquisition effect from a marine survey measurement
Mendonça Inversion of gravity-field inclination to map the basement relief of sedimentary basins
CN110632661B (zh) 一种油气储层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66610B (zh) 地层有机碳含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3267810B (zh) 地震勘探全深度速度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3031073B (zh) 叠前深度偏移速度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0466379B2 (en)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resolution of a seismic image
CN115963556A (zh) 深部储层的脆性参数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963542A (zh) 各向异性参数敏感度矩阵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e Oliveira et al. SEISMIC TRAVELTIME TOMOGRAPHY IN THE DOM JOÃO FIELD, RECÔNCAVO BASIN, BRAZIL
CN114139463A (zh) 致密复杂岩性储层流体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13273A (zh) 裂缝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55671A (zh) 一种两点间地震波正演方法及装置
CN112444885A (zh) 基于走时相等的微测井和层析反演浅表层联合建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