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7120A - 一种热泵复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泵复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7120A
CN115077120A CN202210793488.2A CN202210793488A CN115077120A CN 115077120 A CN115077120 A CN 115077120A CN 202210793488 A CN202210793488 A CN 202210793488A CN 115077120 A CN115077120 A CN 115077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way valve
heat exchanger
communicated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34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77120B (zh
Inventor
曹静宇
郑玲
彭晋卿
宋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7934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71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7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7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77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7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3/00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 F24D3/18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Compression cycl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20/00Solar heat coll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environments
    • F24S20/20Solar heat collectors for receiving concentrated solar energy, e.g. receivers for solar power pl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 F25B27/0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using solar energy
    • F25B27/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using solar energy in compression type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复合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热泵复合系统包括PV/T集热器、水箱、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室内空气换热器、地源换热器、压缩机、四通阀、储液罐、膨胀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水泵和控制器,其中控制器分别与压缩机、四通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和水泵电连接,热泵复合系统能够根据操作指令切换为对应的十种工作模式。因此,在不同的季节及不同的温度环境下,通过上述热泵复合系统进行多种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可以合理的耦合利用更多的可再生资源,从而提高热泵复合系统的制冷和制热能效。

Description

一种热泵复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泵复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热泵是一种高效节能装置,它能通过消耗小部分电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向人们提供可被利用的高品位热能。近几年来,能源紧张使得热泵节能优势越来越明显,热泵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传统热泵通常涉及空气源、地源、太阳能等单一冷热源的利用,但是均存在各自的不足。
其中,空气源热泵的性能会随室外气候的变化而变化,高温环境下的热泵制冷能效和低温环境下的热泵制热能效会明显降低,冬季还会出现结霜问题;地源热泵会因短期土壤冷热堆积和长期的地热失衡而出现性能衰减的问题;太阳能热泵受制于太阳辐照,在炎热的夏季无法制冷,在阴雨天和日照时间短的冬季,又很难实现全天候供热水,系统的可靠性较低。
因此,如何合理的耦合利用更多可再生能源,从而提高热泵复合系统的制冷和制热能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复合系统,能够合理的耦合利用更多可再生能源,从而提高热泵复合系统的制冷和制热能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热泵复合系统的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泵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V/T集热器、水箱、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室内空气换热器、地源换热器、压缩机、四通阀、储液罐、膨胀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水泵和控制器,所述水箱和所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的位置均高于所述PV/T集热器;
所述四通阀、所述压缩机、所述储液罐依次串联于所述室内空气换热器与所述PV/T集热器之间的第一连通管路上;
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与所述地源换热器之间的防冻液管路上;
所述膨胀阀设置于所述PV/T集热器与所述室内空气换热器之间的第二连通管路上;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三三通阀、所述第四三通阀和所述水泵电连接,以在多种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四通阀的E口与所述室内空气换热器导通,所述四通阀的D口与所述压缩机导通,所述四通阀的S口与所述储液罐导通,所述四通阀的C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b2口导通;
所述第一三通阀的a1口与所述PV/T集热器导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b1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a2口导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c1口与所述水箱导通;
所述第二三通阀的a2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b1口导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b2口与所述四通阀的C口导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c2口与所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导通;
所述第三三通阀的a3口与所述PV/T导通,所述第三三通阀的b3口与所述第四三通阀的a4口导通,所述第三三通阀的c3口与所述水箱导通;
所述第四三通阀的a4口与所述第三三通阀的b3口导通,所述第四三通阀的b4口与所述膨胀阀导通,所述第四三通阀的c4口与所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导通。
优选的,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组件,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壳体两侧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以及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的风扇。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为可开闭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换热组件包括为多组,且任意一组所述换热组件均包括:
用于输送制冷剂的第一下集管,与所述第一下集管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的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导通的第三连接管,和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导通的第一上集管;
用于输送防冻液的第二下集管,与所述第二下集管连通的第四连接管,与所述第四连接管连通的第五连接管,与所述第五连接管连通的第六连接管,和与所述第六连接管导通的第二上集管。
优选的,任意一组所述换热组件中的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五连接管相贴合;
任意相邻两组所述换热组件的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五连接管之间还设置有翅片。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为可开闭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处还设置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PV/T集热器和所述室内空气换热器均至少设置一个。
一种热泵复合系统控制方法,所述热泵复合系统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复合系统,所述控制方法根据操作指令切换为对应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第三工作模式、第四工作模式、第五工作模式、第六工作模式、第七工作模式、第八工作模式、第九工作模式和第十工作模式;
当切换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扇均关闭;
当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扇均开启;
当切换为所述第三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扇均开启;
当切换为所述第四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扇均关闭;
当切换为所述第五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扇开启;
当切换为所述第六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扇均开启;
当切换为所述第七工作模式时,第一三通阀的a1口和b1口导通,第二三通阀的a2口和b2口导通,第三三通阀的a3口和b3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a4口和b4口导通,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处于停机状态,PV/T集热器作为蒸发器,室内空气换热器作为冷凝器;
当切换为所述第八工作模式时,第一三通阀的a1口和b1口导通,第二三通阀的a2和c2导通,第三三通阀的a3口和b3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a4和c4导通,水泵处于启动状态,PV/T集热器作为热量收集器;
当切换为所述第九工作模式时,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水泵处于开启状态,所述三流体微通道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扇均开启;
当切换为所述第十工作模式时,第一三通阀的a1口和c1口导通,所述第三三通阀的a3和c3导通,第二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PV/T集热器作为热量收集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季节及不同的温度环境下,通过上述热泵复合泵系统进行多种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可以合理的耦合更多的可再生资源,从而提高热泵复合系统的制冷和制热能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热泵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三流体微通道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100为PV/T集热器,200为水箱,300为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1为壳体,302为进风口,303为风扇,304为出风口,305为换热组件,3051为第一上集管,3052为第一连接管,3053为第二连接管,3054为第三连接管,3055为第一下集管,3056为第二上集管,3057为第四连接管,3058为第五连接管,3059为第六连接管,3060为第二下集管,3061为翅片,400为室内空气换热器,500为地源换热器,600为第一连通管路,601为四通阀,602为压缩机,603为储液罐,604为第一三通阀,605为第二三通阀,700为防冻液管路,701为水泵,800为第二连通管路,801为第三三通阀,802为第四三通阀,803为膨胀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热泵复合系统,能够合理的耦合利用更多可再生能源,从而提高热泵复合系统的制冷和制热能效。
本发明的另一核心还在于提供一种热泵复合系统的控制方法。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接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
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热泵复合系统,包括PV/T集热器100、水箱200、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室内空气换热器400、地源换热器500、压缩机602、四通阀601、储液罐603、膨胀阀803、第一三通阀604、第二三通阀605、第三三通阀801、第四三通阀802、水泵701和控制器,水箱200和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位置均高于PV/T集热器100,其中四通阀601、压缩机602、储液罐603依次串联于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与PV/T集热器100之间的第一连通管路600上,水泵701设置于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与地源换热器500之间的防冻液管路700上,膨胀阀803设置于PV/T集热器100与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之间的第二连通管路800上。
其中,控制器分别与压缩机602、四通阀601、第一三通阀604、第二三通阀605、第三三通阀801、第四三通阀802和水泵701电连接,以在多种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四通阀601的E口与室内空气换热器400导通,四通阀601的D口与压缩机602导通,四通阀601的S口与储液罐603导通,四通阀601的C口与第二三通阀605导通。
第一三通阀604的a1口与PV/T集热器的导通,第一三通阀604的b1口与第二三通阀605的a2口导通,第一三通阀604的c1口与水箱200导通。
第二三通阀605的a2口与第一三通阀604的b1口导通,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与四通阀601的C口导通,第二三通阀605的c2口与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导通。
第三三通阀801的a3口与PV/T导通,第三三通阀801的b3口与第四三通阀802的a4口导通,第三三通阀801的c3口与水箱200导通。
第四三通阀802的a4口与第三三通阀801的b3口导通,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与膨胀阀803导通,第四三通阀802的c4口与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导通。
在不同的季节及不同的温度环境下,通过上述热泵复合泵系统进行多种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可以合理的耦合更多的可再生资源,从而提高热泵复合系统的制冷和制热能效。
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包括壳体301,设置于壳体301内的换热组件305,分别相对设置于壳体301两侧的进风口302、和出风口304,以及设置于进风口302处的风扇303。
为了能够自由控制空气进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流速,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进风口302和出风口304均优选设置为可开闭式结构,通过对进风口302和出风口304的开度进行调节,可以有效控制进出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空气流速。
当热泵复合系统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604和第三三通阀801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601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701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均关闭。
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中的制冷剂吸收室内空气所携带的热量,蒸发成低温低压气体,通过四通阀601的E口和S口进入储液罐603,再进入压缩机602,在压缩机602内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四通阀601的D口和C口,从C口进入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然后再进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与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内的防冻液进行换交热,同时,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与地源换热器500构成另一个循环,地源换热器500中的防冻液在水泵701的作用流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再通过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回流到地源换热器500中,通过其中防冻液的流动源源不断地将热量转移至地下水或者土壤中,维持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能量平衡状态。
当切换为第二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604和第三三通阀801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601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701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均开启。
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中的制冷剂吸收室内空气所携带的热量,蒸发成低温低压气体,通过四通阀601的E口和S口进入储液罐603,再进入压缩机602,在压缩机602内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四通阀601的D口和C口,从C口进入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进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与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内的防冻液进行换热,同时通过开启可开闭式的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与空气进行换热。另外,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既可从低温空气源中汲取冷量,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还与地源换热器500构成另一个循环,地源换热器500中的防冻液在水泵701的作用流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再通过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回流到地源换热器500中,通过防冻液流动源源不断地将热量转移至地下水或者土壤中,维持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能量平衡状态。
当切换为第三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604和第三三通阀801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701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均开启。
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中的制冷剂吸收室内空气所携带的热量,蒸发成低温低压气体,通过四通阀601的E口和S口进入储液罐603,再进入压缩机602,在压缩机602内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四通阀601的D口和C口,从C口进入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然后再进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同时可开启可开闭式的进风口、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制冷剂通过翅片3061与空气进行换热,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内被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803节流,降低温度和压力,再重新回到室内空气换热器400,如此循环往复,即可达到制冷的目的。
当切换为第四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604和第三三通阀801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701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均关闭。
液态制冷剂流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中,与防冻液进行换热,在其中吸热汽化,汽化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二三通阀605的c2和b2口进入四通阀601的C口和S口,被吸入压缩机602,压缩机602将气态工质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四通阀601的D口和E口进入室内空气换热器400,气体在室内空气换热器400内放热冷凝成高温高压液体,提高室内温度,制冷剂工质由膨胀阀803节流,通过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再重新回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如此循环往复,即可达到制热的目的。
同时,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与地源换热器500构成另一个循环,地源侧循环水泵701和地源换热器500通过防冻液把浅层土壤中的热量提取出来,进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中,以供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中的制冷剂吸热蒸发,维持热泵制热循环的成功运行。
当切换为第五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导通,和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604和第三三通阀801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701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均开启。
液态制冷剂流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与防冻液进行换交热,同时开启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与空气进行换热,在其中吸热汽化,汽化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二三通阀605的c2和b2口进入四通阀601的C口和S口,被吸入压缩机602,压缩机602将气态工质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四通阀601的D口和E口进入室内空气换热器400,气体在室内空气换热器400内放热冷凝成高温高压液体,提高室内温度,制冷剂工质由膨胀阀803节流,通过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再重新回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如此循环往复,即可达到制热的目的。
同时,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与地源换热器500构成另一个循环,地源侧循环水泵701和地源换热器500通过防冻液把浅层土壤中的热量提取出来,进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中,以供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中的制冷剂吸热蒸发,维持热泵制热循环的成功运行。
当切换为第六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604和第三三通阀801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701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均开启。
液态制冷剂流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开启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与空气进行换热,在其中吸热汽化,汽化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二三通阀605的c2和b2口进入四通阀601的C口和S口,被吸入压缩机602,压缩机602将气态工质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四通阀601的D口和E口进入室内空气换热器400,气体在室内空气换热器400内放热冷凝成高温高压液体,提高室内温度,制冷剂工质由膨胀阀803节流,通过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再重新回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如此循环往复,即可达到制热的目的。
当切换为第七工作模式时,第一三通阀604的a1口和b1口导通、第二三通阀605的a2口和b2口导通、第三三通阀801的a3口和b3口导通、第四三通阀802的a4口和b4口导通,水泵701处于停机状态,PV/T集热器100作为蒸发器,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作为冷凝器。液态制冷剂在PV/T集热器100内吸收热量汽化,汽化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一三通阀604的a1和b1口,第二三通阀605的a2口和b2口,进入四通阀601的C口和S口,再经过储液罐,被吸入压缩机602,压缩机将气态工质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并送入室内空气换热器400,气体在室内空气换热器400内放热冷凝成高温高压液体,再送入膨胀阀803节流,再通过第四三通阀的b4和a4口、第三三通阀的b3和a3口进入PV/T集热器100,如此循环,以实现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
在冬季日间热泵停机时段(包括一天中不需要使用热泵的时段和热泵启停运行过程中的停机时段),即第八工作模式。
当切换为第八工作模式时,第一三通阀604的a1口和b1口导通,第二三通阀605的a2和c2导通,第三三通阀801的a3口和b3口导通,第四三通阀802的a4和c4导通,水泵701处于启动状态,PV/T集热器100作为热量收集器。
工质在PV/T集热器100、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以及连接两者的系统管路内形成分离式热管传热循环,液态制冷剂在PV/T集热器100中吸热汽化,流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在其中与防冻液进行热量交换,制冷剂放热液化后依靠重力的作用回流到PV/T集热器100中。同时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与地源换热器500构成一个传热循环,防冻液依靠水泵的作用流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中,吸收制冷剂中的热量汽化,然后再回流到地源换热器中,为土壤及时补热。此模式亦可在秋季运行以实现跨季节储热。
在夏季热泵停机时段,当切换为第九工作模式时,第一三通阀604、第二三通阀605、第三三通阀801和第四三通阀802均处于关闭状态,水泵701处于开启状态,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均开启。
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与地源换热器500构成一个传热循环,防冻液依靠水泵701的作用流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基于大气昼夜温差,与夜间的低温空气源进行换热,将冷量传入土壤,为土壤降温。此模式亦可在春季跨季节储冷。
当切换为第十工作模式时,第一三通阀604的a1口和c1口导通,第三三通阀801的a3口和c3口导通,第二三通阀605和第四三通阀802均处于关闭状态,PV/T集热器100作为热量收集器。
工质在PV/T集热器100、水箱200以及连接两者的系统管路内形成分离式热管传热循环,制冷剂在PV/T集热器100内吸热汽化,通过第三三通阀801的a3口和c3口进入水箱,用于加热水箱200中的水,制冷剂冷凝成液体,再从第一三通阀604的c1口和a1口流出,依靠重力的作用回流到PV/T集热器100中,这样就可实现非供暖季被动产热水,同时配合全年的光伏发电,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时间和空间利用率,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
需要说明的是,第十工作模式可以与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第三工作模式、第四工作模式、第五工作模式、第六工作模式、和第九工作模式兼容。
通过上述热泵复合系统,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及不同的温度环境下,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能够合理的耦合更多的可再生资源,提高了热泵系统制冷和制热的能效。
本发明实施例对换热组件305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只要满足本发明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换热组件305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只要满足本发明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热泵复合系统中,换热组件305设置为多组,且任意一组换热组件305均包括:
用于输送制冷剂的第一下集管3055、与第一下集管3055连通的第一连接管3052,与第一连接管3052连通的第二连接管3053,与第二连接管3053导通的第三连接管3054,和与第三连接管3054导通的第一上集管3051。
用于输送防冻液的第二下集管3060、与第二下集管3060连通的第四连接管3057,与第四连接管3057连通的第五连接管3058,与第五连接管3058连通的第六连接管3059,和与第六连接管3059相连通的第二上集管3056。
为了提高防冻液、制冷剂等工质的换热面积,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还包括翅片3061,其中任意一组换热组件中的第二连接管3053和第五连接管3058相贴合,任意相邻两组换热组件的第二连接管3053和第五连接管3058之间设置有翅片。
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下集管3055、第一连接管3052、第二连接管3053和第一上集管3051、第二下集管3060、第四连接管3057、第五连接管3058、第六连接管3059和第二上集管3056的具体结构不进行限定,只要满足本发明使用要求的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第一下集管3055、第一连接管3052和第一上集管3051、第二下集管3060、第四连接管3057、第六连接管3059和第二上集管3056采用圆管,优选第二连接管3053和第五连接管3058采用扁管。
本发明对热泵复合系统中的PV/T集热器100和室内空气换热器400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制。
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PV/T集热器100和室内空气换热器400均至少设置一个,作为优选,采用并联或串联连接的2个或多个PV/T集热器100可以提升太阳能集热、发电功率;采用并联连接的2个或多个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以实现建筑物内多个房间的按需供热或供冷。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热泵复合系统控制方法,其中,热泵复合系统为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热泵复合系统,控制方法根据操作指令切换为对应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第三工作模式、第四工作模式、第五工作模式、第六工作模式、第七工作模式、第八工作模式、第九工作模式和第十工作模式。
当夏季日间气温较高而土壤温度较低时,优先启动地源热泵制冷模式,即第一工作模式。
当热泵复合系统切换为第一工作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第二三通阀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604和第三三通阀801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601的S口、C口、D口和E口处于打开状态,水泵701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均关闭。
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中的制冷剂吸收室内空气所携带的热量,蒸发成低温低压气体,通过四通阀601的E口和S口进入储液罐603,再进入压缩机602,在压缩机602内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四通阀601的D口和C口,从C口进入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然后再进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并送至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第一下集管3055中,接着流入各分支的第一连接管3052,再从第一连接管3052流入第二连接管3053,与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内的防冻液进行换热,在其中被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再流入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上方的第三连接管3054中,最后汇聚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上方的第一上集管3051,经膨胀阀803节流,降低温度和压力,再重新回到室内空气换热器400,如此循环往复,即可达到制冷的目的。
同时,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与地源换热器500构成另一个循环,地源换热器500中的防冻液在水泵701的作用流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第二下集管3060中,接着流入第四连接管3057,再从第四连接管3057流入第五连接管3058,再通过第五连接管3058进入第六连接管3059,最后再从第六连接管3059进入到第二上集管3056,从第二上集管3056在水泵701的作用下回流到地源换热器500中,通过其中防冻液的流动源源不断地将热量转移至地下水或者土壤中,维持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能量平衡状态。
在夏季,当土壤温度与气温相近或者地源换热量不足以满足建筑所需的冷负荷时,启动地源与空气源协同利用的方式为建筑制冷,即第二工作模式。
当热泵复合系统切换为第二工作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604和第三三通阀801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601的S口、C口、D口和E口处于打开状态,水泵701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均开启。
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中的制冷剂吸收室内空气所携带的热量,蒸发成低温低压气体,通过四通阀601的E口和S口进入储液罐603,再进入压缩机602,在压缩机602内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四通阀601的D口和C口,从C口进入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进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并送至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第一下集管3055中,接着流入各分支的第一连接管3052,再从第一连接管3052流入第二连接管3053,与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内的防冻液进行换热,同时开启可开闭式的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与空气进行换热,在其中被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再流入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上方的第三连接管3054中,最后汇聚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上方的第一上集管3051,经膨胀阀803节流,降低温度和压力,再重新回到室内空气换热器400,如此循环往复,即可达到制冷的目的。
同时,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亦可以与地源换热器500构成另一个循环,地源换热器500中的防冻液在水泵701的作用流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第二下集管3060中,接着流入第四连接管3057,再从第四连接管3057流入第五连接管3058,再通过第五连接管3058进入第六连接管3059,最后再从第六连接管3059进入到第二上集管3056,从第二上集管3056在水泵701的作用下回流到地源换热器500中,通过其中防冻液的流动源源不断地将热量转移至地下水或者土壤中,这样既可以减少土壤热堆积,降低地热失衡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又可以保证系统以足够的冷量运行,从而提高热泵复合系统的制冷和制热能效。
在夏季,尤其是夜间,当建筑所需冷负荷远超过地源热泵所能提供的冷量,地源热泵无法再支持系统运行时,单独启动空气源热泵,利用夜间低温空气源制冷,即第三工作模式。
当热泵复合系统切换为第三工作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604和第三三通阀801均处于关闭状态,水泵701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开启。
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中的制冷剂吸收室内空气所携带的热量,蒸发成低温低压气体,通过四通阀601的E口和S口进入储液罐603,再进入压缩机602,在压缩机602内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四通阀601的D口和C口,从C口进入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然后再进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并送至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第一下集管3055中,接着流入各分支的第一连接管3052,再从第一连接管3052流入第二连接管3053,同时开启可开闭式的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制冷剂通过翅片3061与空气进行换热,在其中被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再流入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上方的第三连接管3054中,最后汇聚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上方的第一上集管3051,经膨胀阀803节流,降低温度和压力,再重新回到室内空气换热器400,如此循环往复,即可达到制冷的目的。
在冬季,为了减少空气源热泵结霜问题的出现,系统较多启动太阳能热泵制热、地源热泵制热和地源-空气源热泵制热的模式制热。
在冬季,优先启动地源热泵制热模式,当切换为第四工作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604和第三三通阀801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701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均关闭。
液态制冷剂流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第一上集管3051中,接着流入各分支的第三连接管3054,再从第三连接管3054流入第二连接管3053,与防冻液进行换热,在其中吸热汽化,再流入到下方的第一连接管3052中,最后汇聚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下方的第一下集管3055,汽化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二三通阀605的c2口和b2口进入四通阀601的C口和S口,被吸入压缩机602,压缩机602将气态工质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四通阀601的D口和E口进入室内空气换热器400,气体在室内空气换热器400内放热冷凝成高温高压液体,提高室内温度,制冷剂工质由膨胀阀803节流,通过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再重新回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如此循环往复,即可达到制热的目的。
同时,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与地源换热器500构成另一个循环,地源侧循环水泵701和地源换热器500通过防冻液把浅层土壤中的热量提取出来,进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中,以供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中的工质吸热蒸发,维持热泵制热循环的成功运行。
在冬季,当土壤温度较低,即地源热泵系统所储存的热量不足,或地源换热不能满足建筑所需的热负荷时,启动地源热泵系统与空气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的方式为建筑制热,即第五工作模式。
当热泵复合系统切换为第五工作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604和第三三通阀801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701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均开启。
液态制冷剂流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第一上集管3051中,接着流入各分支的第三连接管3054,再从第三连接管3054流入第二连接管3053,与防冻液进行换热,同时开启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制冷剂通过翅片3061与空气进行换热,在其中吸热汽化,再流入到下方的第一连接管3052中,最后汇聚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下方的第一下集管3055,汽化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二三通阀605的c2口和b2口进入四通阀601的C口和S口,被吸入压缩机602,压缩机602将气态工质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四通阀601的D口和E口进入室内空气换热器400,气体在室内空气换热器400内放热冷凝成高温高压液体,提高室内温度,工质由膨胀阀803节流,通过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再重新回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如此循环往复,即可达到制热的目的。同时,对于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既可以从高温空气源中汲取热量,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与地源换热器500构成另一个循环,地源侧循环水泵701和地源换热器500通过防冻液把浅层土壤中的热量提取出来,进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中,以供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中的工质吸热蒸发,维持热泵制热循环的成功运行。
在冬季,当土壤温度较低,建筑所需热负荷远超过地源热泵所能提供的热量,地源热泵无法再支持系统运行时,单独启动空气源热泵,利用空气源制热,热泵复合系统切换为第六工作模式。
当热泵复合系统切换为第六工作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第二三通阀605的b2口和c2口导通,和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604和第三三通阀801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701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均开启。
液态制冷剂流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的第一上集管3051中,接着流入各分支的第三连接管3054,再从第三连接管3054流入第二连接管3053,同时开启进风口302、出风口304和风扇303,制冷剂通过翅片3061与空气进行换热,在其中吸热汽化,再流入到下方的第一连接管3052中,最后汇聚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下方的第一下集管3055,汽化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二三通阀605的c2口和b2口进入四通阀601的C口和S口,被吸入压缩机602,压缩机602将气态工质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四通阀601的D口和E口进入室内空气换热器400,气体在室内空气换热器400内放热冷凝成高温高压液体,提高室内温度,工质由膨胀阀803节流,通过第四三通阀802的b4口和c4口再重新回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如此循环往复,即可达到制热的目的。
当冬季日间太阳辐照强度高于300~500W/m2,启动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热泵复合系统切换为第七工作模式。
当热泵复合系统切换为第七工作模式时,第一三通阀604的a1和b1口导通、第二三通阀605的a2口和b2导通、第三三通阀801的a3口和b3口导通、第四三通阀802的a4口和b4口导通,水泵701处于停机状态,PV/T集热器100作为蒸发器,室内空气换热器400作为冷凝器。
液态制冷剂在PV/T集热器100内吸收热量汽化,汽化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一三通阀604的a1和b1口,第二三通阀605的a2口和b2口进入四通阀601的C口和S口,再经过储液罐603,被吸入压缩机602,压缩机将气态工质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四通阀601的D口和E口,并送入室内空气换热器400,气体在室内空气换热器400内放热冷凝成高温高压液体,再送入膨胀阀803节流,再通过第四三通阀的b4和a4口、第三三通阀的b3和a3口进入PV/T集热器100,如此循环,以实现太阳能热泵制热模式。
在冬季日间热泵停机时段(包括一天中不需要使用热泵的时段和热泵启停运行过程中的停机时段),当冬季日间太阳辐照强度高于300~500W/m2,启动太阳能储热模式,即第八工作模式。
当切换为第八工作模式时,第一三通阀的a1口和b1口导通,第二三通阀的a2和c2导通,第三三通阀的a3口和b3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a4和c4导通,水泵701处于启动状态,PV/T集热器100作为热量收集器;
工质在PV/T集热器100、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以及连接两者的系统管路内形成分离式热管传热循环,液态制冷剂在PV/T集热器100中吸热汽化,流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在其中与防冻液进行热量交换,制冷剂放热液化后依靠重力的作用回流到PV/T集热器100中。同时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与地源换热器500构成一个传热循环,防冻液依靠水泵701的作用流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中,吸收制冷剂中的热量汽化,然后再回流到地源换热器中,为土壤及时补热。此模式亦可在秋季运行以实现跨季节储热。
在夏季夜间热泵停机时段,启动空气源储冷模式,即第九工作模式。当切换为第九工作模式时,第一三通阀604、第二三通阀605、第三三通阀801和第四三通阀802均处于关闭状态,水泵701处于开启状态,可开闭式进风口、出风口以及风扇均开启。
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与地源换热器500构成一个传热循环,防冻液依靠水泵701的作用流入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300,基于大气昼夜温差,与夜间的低温空气源进行换热,将冷量传入土壤,为土壤降温。此模式亦可在春季跨季节储冷。
当采用太阳能热水模式时,切换为第十工作模式。当切换为第十工作模式时,第一三通阀604的a1口和c1口导通,第三三通阀801的a3口和c3口导通,第二三通阀605和第四三通阀802均处于关闭状态,PV/T集热器100作为热量收集器。
工质在PV/T集热器100、水箱200以及连接两者的系统管路内形成分离式热管传热循环,制冷剂在PV/T集热器100内吸热汽化,通过第三三通阀801的a3口和c3口进入水箱,用于加热水箱200中的水,制冷剂冷凝成液体,再从第一三通阀604的c1口和a1口流出,依靠重力的作用回流到PV/T集热器100中,这样就可实现非供暖季被动产热水,同时配合全年的光伏发电,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时间和空间利用率,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
需要说明的是,第十工作模式可以与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第三工作模式、第四工作模式、第五工作模式、第六工作模式、和第九工作模式兼容。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创新地融合了地源、太阳能和空气源的直接、协同利用和短期、跨季节储存,实现了三种可再生能源在热泵领域的互补耦合,不仅为热泵的全年运行提供了优于传统热泵的低温冷源和高温热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热泵的制冷和制热能效,还能显著增强热泵循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全年太阳能发电和制热水,其创新的供能方式在能源、环境和经济效益上极具竞争力,广泛适用于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和寒冷地区。
(2)基于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和分离式热管的创新应用避免了热泵与三种可再生能源结合时所需的额外换热部件,通过减少中间传热提升了太阳能集热和空气源换热的效率和热响应速率,可同时实现地源储能以及供电、供热水,显著优化了热泵复合系统组件的时间和空间利用率,实质性地提高了多源热泵的产业化价值。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热泵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V/T集热器、水箱、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室内空气换热器、地源换热器、压缩机、四通阀、储液罐、膨胀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水泵和控制器,所述水箱和所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的位置均高于所述PV/T集热器;
所述四通阀、所述压缩机、所述储液罐依次串联于所述室内空气换热器与所述PV/T集热器之间的第一连通管路上;
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与所述地源换热器之间的防冻液管路上;
所述膨胀阀设置于所述PV/T集热器与所述室内空气换热器之间的第二连通管路上;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三三通阀、所述第四三通阀和所述水泵电连接,以在多种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四通阀的E口与所述室内空气换热器导通,所述四通阀的D口与所述压缩机导通,所述四通阀的S口与所述储液罐导通,所述四通阀的C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b2口导通;
所述第一三通阀的a1口与所述PV/T集热器导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b1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a2口导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c1口与所述水箱导通;
所述第二三通阀的a2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b1口导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b2口与所述四通阀的C口导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c2口与所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导通;
所述第三三通阀的a3口与所述PV/T导通,所述第三三通阀的b3口与所述第四三通阀的a4口导通,所述第三三通阀的c3口与所述水箱导通;
所述第四三通阀的a4口与所述第三三通阀的b3口导通,所述第四三通阀的b4口与所述膨胀阀导通,所述第四三通阀的c4口与所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组件,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壳体两侧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以及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的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为可开闭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为多组,且任意一组所述换热组件均包括:
用于输送制冷剂的第一下集管,与所述第一下集管连通的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的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导通的第三连接管,和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导通的第一上集管;
用于输送防冻液的第二下集管,与所述第二下集管连通的第四连接管,与所述第四连接管连通的第五连接管,与所述第五连接管连通的第六连接管,和与所述第六连接管导通的第二上集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一组所述换热组件中的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五连接管相贴合;
任意相邻两组所述换热组件的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五连接管之间还设置有翅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V/T集热器和所述室内空气换热器均至少设置一个。
7.一种热泵复合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复合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复合系统,所述控制方法根据操作指令切换为对应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第三工作模式、第四工作模式、第五工作模式、第六工作模式、第七工作模式、第八工作模式、第九工作模式和第十工作模式;
当切换为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扇均关闭;
当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扇均开启;
当切换为所述第三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扇均开启;
当切换为所述第四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扇均关闭;
当切换为所述第五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扇开启;
当切换为所述第六工作模式时,第二三通阀的b2口和c2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b4口和c4口导通,第一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空气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三流体微通道换热器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扇均开启;
当切换为所述第七工作模式时,第一三通阀的a1口和b1口导通,第二三通阀的a2口和b2口导通,第三三通阀的a3口和b3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a4口和b4口导通,四通阀的S口、C口、D口和E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水泵处于停机状态,PV/T集热器作为蒸发器,室内空气换热器作为冷凝器;
当切换为所述第八工作模式时,第一三通阀的a1口和b1口导通,第二三通阀的a2和c2导通,第三三通阀的a3口和b3口导通,第四三通阀的a4和c4导通,水泵处于启动状态,PV/T集热器作为热量收集器;
当切换为所述第九工作模式时,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水泵处于开启状态,所述三流体微通道的进风口、出风口和风扇均开启;
当切换为所述第十工作模式时,第一三通阀的a1口和c1口导通,所述第三三通阀的a3和c3导通,第二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PV/T集热器作为热量收集器。
CN202210793488.2A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热泵复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077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3488.2A CN115077120B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热泵复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3488.2A CN115077120B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热泵复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7120A true CN115077120A (zh) 2022-09-20
CN115077120B CN115077120B (zh) 2023-04-07

Family

ID=83258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93488.2A Active CN115077120B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热泵复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712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6514A (zh) * 2010-12-17 2011-07-27 浙江省能源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 基于光伏电池的pvt系统
CN103499129A (zh) * 2013-10-21 2014-01-08 天津商业大学 微通道冷风机
CN104132482A (zh) * 2014-07-30 2014-11-05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平行流式换热器
JP5685485B2 (ja) * 2011-05-13 2015-03-1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太陽光熱利用蒸気吸収式冷凍機及び太陽光熱利用システム
CN105910302A (zh) * 2016-05-31 2016-08-31 嘉兴学院 热管型集热换热器和使用其的多热源热泵系统
CN106931674A (zh) * 2017-03-14 2017-07-07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太阳能与土壤源联合供能的双热源热泵及跨季节蓄能系统
CN107388621A (zh) * 2017-08-15 2017-11-24 东北电力大学 蓄热式太阳能耦合喷气增焓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47585A (zh) * 2019-10-16 2021-05-0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土壤源、空气源及太阳能耦合的开式热泵干燥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6514A (zh) * 2010-12-17 2011-07-27 浙江省能源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 基于光伏电池的pvt系统
JP5685485B2 (ja) * 2011-05-13 2015-03-1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太陽光熱利用蒸気吸収式冷凍機及び太陽光熱利用システム
CN103499129A (zh) * 2013-10-21 2014-01-08 天津商业大学 微通道冷风机
CN104132482A (zh) * 2014-07-30 2014-11-05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平行流式换热器
CN105910302A (zh) * 2016-05-31 2016-08-31 嘉兴学院 热管型集热换热器和使用其的多热源热泵系统
CN106931674A (zh) * 2017-03-14 2017-07-07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太阳能与土壤源联合供能的双热源热泵及跨季节蓄能系统
CN107388621A (zh) * 2017-08-15 2017-11-24 东北电力大学 蓄热式太阳能耦合喷气增焓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47585A (zh) * 2019-10-16 2021-05-0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土壤源、空气源及太阳能耦合的开式热泵干燥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7120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2663C (zh) 多热源多功能太阳能热泵
CN110486779B (zh) 一种利用土壤冷量冷却光伏电池的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CN108302838A (zh) 一种蓄热式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680650U (zh) 多功能太阳能热泵机组
CN103017282A (zh) 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热泵空调系统
CN112013451B (zh) 太阳能光伏光热耦合双冷换热器热泵系统及工作方法
EP4343214A1 (en) Multi-mode water-fluorine multi-split system
CN211526570U (zh) 一种室外机以及复合热泵系统
CN110160178B (zh) 基于自然能源的热泵空调系统
CN113915794B (zh) 一种多能互补的制冷/制热储能系统的制冷制热方法
CN101806515B (zh) 太阳能空调热水三联供系统
CN106839217B (zh) 脱电独立运行复合式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50418A (zh) 热管式光伏光热模块-热泵-相变材料耦合系统及方法
CN115077120B (zh) 一种热泵复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135954B (zh) 一种热管换热空调系统
CN212961846U (zh) 热管式光伏光热模块-热泵-相变材料耦合系统
CN213656920U (zh) 热管式光伏光热模块-热泵-相变地板耦合系统
CN210267577U (zh) 基于自然能源的热泵空调系统
CN211575592U (zh) 一种基于土壤跨季蓄热除霜及太阳能间歇利用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11306841B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三联供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0063291B (zh) 一种风水双热源热泵型水产养殖土塘温控系统
CN111750417A (zh) 热管式光伏光热模块-热泵-相变地板耦合系统及方法
CN203052883U (zh) 一种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热泵空调系统
CN212869930U (zh) 太阳能光伏光热耦合双冷换热器热泵系统
CN219283686U (zh) 一种土壤自补冷\热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