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3518A - 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3518A
CN115073518A CN202210797257.9A CN202210797257A CN115073518A CN 115073518 A CN115073518 A CN 115073518A CN 202210797257 A CN202210797257 A CN 202210797257A CN 115073518 A CN115073518 A CN 115073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lt
compound
adde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ubstitu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72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民
宗玺
金晓婷
于文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Pharmaceut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Pharmaceut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Pharmaceut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Pharmaceut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972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35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3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35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547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 C07F9/645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hav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F9/6503Five-membered rings
    • C07F9/65031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he nitrogen atoms in the positions 1 and 2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依达拉奉的一种前药化合物,在血浆中能迅速转化为原药依达拉奉。与原药依达拉奉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更好的溶解性、药物稳定性和毒副作用,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增强了药效,可以应用于脑保护剂有关药物方面。

Description

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与医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依达拉奉,商品名必存,是近年来上市的一种脑保护剂,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依达拉奉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依达拉奉在体内以依达拉奉阴离子的形态存在,与脑缺血再灌注时缺血灶内产生的轻自由基等自由基发生反应。此间,依达拉奉将带有的电子提供给自由基一侧而达到清除自由基并使其无害的目的。临床中不仅针对脑血管障碍,各种各样原因引起的急性脑损伤均可以用它来治疗。
但目前依达拉奉仅有静脉滴注用水针剂,且在该制剂中采用丙二醇溶解依达拉奉,再添加各种稳定剂和抗氧剂制得。该制剂中大量使用具有溶血作用的有机溶剂,加上该药的稳定性较差,使用时需临时配制并在半小时内滴注完全。本领域仍需要开发溶解度更好、稳定性更优、药代动力学性质更佳的依达拉奉衍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异构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金属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有机胺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它以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或主要活性成分,辅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与脑保护剂有关药物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式I所示的化合物、异构体、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021
其中,
X1代表O或S;
R1代表氢、C1-C6烷基、取代C1-C6烷基、环丙基、环己基、取代环己基、苯基、取代苯基、苄基、取代苄基,所述的取代C1-C6烷基、取代环己基、取代苯基或取代苄基可任意地由下述取代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氰基或硝基;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金属盐或有机胺盐,所述金属盐为锂盐、钠盐、钾盐、镁盐、钙盐或铝盐;所述有机胺盐为甲胺盐、二甲胺盐、三甲胺盐、乙胺盐、二乙胺盐、三乙胺盐、乙醇胺盐、哌嗪盐、二苄基乙二胺盐、葡甲胺盐、氨基丁三醇盐、四甲基季胺盐、四乙基季胺盐、胆碱盐、赖氨酸盐或精氨酸盐。
本发明提供的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依达拉奉的一种前药,其目的主要在于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稳定性,减小毒副作用,促使药物长效化。经过化学结构修饰后得到的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在体外无活性或活性较小、在体内经酶或非酶的转化释放出活性药物而发挥药效。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R1代表氢、C1-C4烷基、取代C1-C4烷基、环己基、取代环己基、苯基、取代苯基、苄基、取代苄基,所述的取代C1-C4烷基、取代环己基、取代苯基或取代苄基可任意地由下述取代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甲基、乙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在一种更优选方案中,R1代表氢、乙基、丁基、环己基、苯基或苄基。
本发明提及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金属盐,可以为锂盐、钠盐、钾盐、镁盐或钙盐。
进一步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有机胺盐,可以为乙胺盐、三乙胺盐、乙醇胺盐、哌嗪盐、二苄基乙二胺盐、葡甲胺盐、胆碱盐、赖氨酸盐或精氨酸盐。
对于本发明而言,X1代表O或S,R1代表氢时,式I所示的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金属盐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031
其中,M代表锂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钙离子或铝离子。由于M代表的金属其化合价有正1价、正2价和正3价,式II所示的化合物并不能准确的表达金属盐的具体结构,根据化合价的不同,其具体通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032
对于本发明而言,X1代表O或S,R1代表氢时,式I所示的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有机胺盐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033
其中,B代表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乙醇胺、哌嗪、二苄基乙二胺、葡甲胺、氨基丁三醇、四甲基季胺、四乙基季胺、胆碱、赖氨酸或精氨酸。由于B代表的有机胺中N原子的个数不同,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并不能准确的表达有机胺盐的具体结构,其具体通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041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本发明提及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042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05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式I所示化合物、异构体的制备方法,当X1代表O或S,R1代表氢时,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061
当X1代表O,R1代表氢时,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详细的步骤: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062
(1)将有机碱缚酸剂加入溶剂中,待混合均匀后滴入三氯氧磷;
(2)将依达拉奉加入步骤(1)制成的混合液中进行化学反应,制备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即上述式I所示化合物,化合物1。
其中,溶剂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甲苯、苯、乙醚、甲基叔丁基醚、乙二醇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二氯甲烷。
有机碱缚酸剂,可以但不局限于三乙胺、吡啶、N-甲基吗啉,优选为三乙胺。
当X1代表S,R1代表氢时,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详细的步骤: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063
(1)将磷酸双依达拉奉酯溶于溶剂中;
(2)步骤(1)制成的混合液中加入硫磺和有机碱缚酸剂,搅拌反应后,制备硫代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即式I所示化合物,化合物2。
其中,溶剂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甲苯、苯、乙醚、甲基叔丁基醚、乙二醇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二氯甲烷。
有机碱缚酸剂,可以但不局限于三乙胺、吡啶、N-甲基吗啉,优选为三乙胺。
当X1代表O,R1不代表氢时,通式I所示化合物、异构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071
其中,X2代表氯、溴或羟基。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当X1代表O,R1不代表氢时,通式I所示化合物、异构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详细的步骤:
(1)将有机碱缚酸剂加入溶剂中,待混合均匀后滴入三氯氧磷;
(2)将依达拉奉加入步骤(1)制成的混合液中进行化学反应,制备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即化合物1。
(3)在缚酸剂的作用下,将得到的磷酸双依达拉奉酯与化合物IV,在溶剂中发生取代反应,制备式I所示化合物。
其中,缚酸剂为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三乙胺、吡啶、N-甲基吗啉,优选碳酸铯。
溶剂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甲苯、苯、乙醚、甲基叔丁基醚或乙二醇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二氯甲烷。
当X1代表O或S,R1代表氢时,式I所示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金属盐是由式I所示化合物与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醇化物在醇类溶剂中进行化学反应制备而成。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式I所示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金属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式I所示的化合物(化合物1或2)溶于醇类溶剂中;
(2)向步骤(1)的混合液中加入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醇化物,待反应完成后,浓缩除去溶剂,乙酸乙酯结晶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金属盐。
其中,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铝。
金属醇化物为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或叔丁醇钠。
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优选为甲醇。
当X1代表O或S,R1代表氢时,式I所示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有机胺盐是由式I所示化合物与有机胺在醇类溶剂中进行化学反应制备而成。
(1)将式I所示的化合物(化合物1或2)溶于醇类溶剂中;
(2)向步骤(1)的混合液中加入有机胺搅拌反应,待反应完成后,浓缩除去溶剂,乙酸乙酯结晶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有机胺盐。
其中,有机胺为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乙醇胺、哌嗪、二苄基乙二胺、葡甲胺、氨基丁三醇、四甲基季胺、四乙基季胺、胆碱、赖氨酸或精氨酸。
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优选为甲醇。
除非另外说明,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科技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本发明涉及的所有专利和公开出版物通过引用方式整体并入本发明。
除非另外说明,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以下术语具有下面讨论的含义: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表示保留母体化合物的生物有效性和性质的那些盐。
(1)与酸成盐,通过母体化合物的游离碱与无机酸或有机酸的反应而得,无机酸包括盐酸、氢溴酸、硝酸、磷酸、偏磷酸、硫酸、亚硫酸和高氯酸等,有机酸包括乙酸、三氟乙酸、丙酸、丙烯酸、己酸、环戊烷丙酸、羟乙酸、丙酮酸、草酸、(D)或(L)苹果酸、富马酸、马来酸、抗坏血酸、樟脑酸、苯甲酸、羟基苯甲酸、γ-羟基丁酸、甲氧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甲磺酸、乙磺酸、萘-1-磺酸、萘-2-磺酸、对甲苯磺酸、水杨酸、酒石酸、柠檬酸、乳酸、肉桂酸、十二烷基硫酸、葡糖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硬脂酸、扁桃酸、琥珀酸、戊二酸或丙二酸等。
(2)存在于母体化合物中的酸性质子被金属离子代替或者与有机碱配位化合所生成的盐,金属例子例如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或铝离子,有机碱例如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氨丁三醇、N-甲基葡糖胺、奎宁等。
“药物组合物”指将本发明中的化合物中的一个或多个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水合物或前药与别的化学成分,例如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混合。药物组合物的目的是促进给药给动物的过程。
“药用载体”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指的是对有机体不引起明显的刺激性和不干扰所给予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性质的药物组合物中的非活性成分,例如但不限于:碳酸钙、磷酸钙、各种糖(例如乳糖、甘露醇等)、淀粉、环糊精、硬脂酸镁、纤维素、碳酸镁、丙烯酸聚合物或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凝胶、水、聚乙二醇、丙二醇、乙二醇、蓖麻油或氢化蓖麻油或多乙氧基氢化蓖麻油、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等。
“烷基”表示1-20个碳原子的饱和的脂烃基,包括直链和支链基团(本申请书中提到的数字范围,例如“1-20”,是指该基团,此时为烷基,可以含1个碳原子、2个碳原子、3个碳原子等,直至包括20个碳原子)。更优选的是,烷基是有1-10个碳原子的中等大小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2-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等。最好是,烷基为有1-4或1-6个碳原子的低级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2-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等。烷基可以是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当是取代的烷基时,该取代基优选是一或多个,更优选1-3个,最优选1或2个取代基。
“羟基”表示-OH基团。
“硝基”表示-NO2基团。
“氰基”表示-CN基团。
“苯基”表示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091
基团。
“苄基”表示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092
基团。
“环己基”表示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093
基团。
“烷氧基”表示-O-(未取代的烷基)和-O-(未取代的环烷基)。代表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环丙氧基、环丁氧基、环戊氧基、环己氧基等。
异构体包括“立体异构体”和“互变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是指具有相同化学构造,但原子或基团在空间上排列方式不同的化合物。立体异构体包括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构象异构体(旋转异构体)、几何异构体、(顺/反)异构体、阻转异构体,等等。“对映异构体”是指一个化合物的两个不能重叠但互成镜像关系的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是指有两个或多个手性中心并且其分子不互为镜像的立体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光谱性质和反应性。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可通过高分辨分析操作如电泳和色谱,例如HPLC来分离。“互变异构体”即“互变异构形式”,是指具有不同能量的可通过低能垒(lowenergy barrier)互相转化的结构异构体。若互变异构是可能的(如在溶液中),则可以达到互变异构体的化学平衡。例如,质子互变异构体(protontautomer)(也称为质子转移互变异构体(prototropic tautomer))包括通过质子迁移来进行的互相转化,如酮-烯醇异构化和亚胺-烯胺异构化。价键互变异构体(valence tautomer)包括通过一些成键电子的重组来进行的互相转化。酮-烯醇互变异构的具体实例是戊烷-2,4-二酮和4-羟基戊-3-烯-2-酮互变异构体的互变。互变异构的另一个实例是酚-酮互变异构。酚-酮互变异构的一个具体实例是吡啶-4-醇和吡啶-4(1H)-酮互变异构体的互变。除非另外指出,本发明化合物的所有互变异构体形式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任选”或者“任选地”意味着随后所描述的事件或者环境可以但不必发生,该说明包括该事情或者环境发生或者不发生的场合。
此外,本发明公开的化合物可以以前药形式给药。在本发明中,本发明公开化合物的“前药”是对患者给药时,最终能在体内释放出本发明公开化合物的功能性衍生物。
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前药”,代表一个化合物在体内转化为式(I)或式(II)所示的化合物。这样的转化受前体药物在血液中水解或在血液或组织中经酶转化为母体结构的影响。本发明前体药物类化合物可以是酯,在现有的发明中酯可以作为前体药物的芳香酯类,脂肪族(C1-C24)酯类,酰氧基甲基酯类,碳酸酯,氨基甲酸酯类和氨基酸酯类。例如本发明里的一个化合物包含羟基,即可以将其酰化得到前体药物形式的化合物。其他的前体药物形式包括磷酸酯,如这些磷酸酯类化合物是经母体上的羟基磷酸化得到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它以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或主要活性成分,辅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提供的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依达拉奉的一种前药化合物,在血浆中能迅速转化为原药依达拉奉。与原药依达拉奉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更好的溶解性、药物稳定性和毒副作用,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增强了药效,可以应用于脑保护剂有关药物方面。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优势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依达拉奉的一种前药化合物,在血浆中能迅速转化为原药依达拉奉。与原药依达拉奉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更好的溶解性、药物稳定性和毒副作用,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增强了药效,可以应用于脑保护剂有关药物方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这些实施例仅是处于解释说明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
1H-NMR用WNMR-I-400/500MHz型仪测定,MS用Agilent 1100LC/MS仪测定,所用试剂二氯甲烷、乙腈等均购于安耐吉化学试剂公司。氘代DMSO均购于百灵威化学试剂公司。所有溶剂在使用前均经过重新蒸馏,所使用的无水溶剂均是按照标准方法干燥处理获得;产品的纯化除说明外均使用硅胶(200-300目)柱色谱法;其中硅胶(200-300目)是由青岛海洋化工生产,薄层硅胶板由烟台江友硅胶开发有限公司生产。
实施例1: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然后加入50mL干燥的二氯甲烷。将6.10g三乙胺加入到二氯甲烷中,搅拌,降温至5~10℃,滴加4.40g三氯氧磷,控制温度低于10℃。加完后,降温至0℃,分批加入10.00g依达拉奉,控温0~5℃。加完自然升温,室温反应2小时。加入30mL水洗涤。分层分出有机相再使用30mL水洗涤一次。分出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所得残余物经过柱(DCM/MeOH=10/1)得12.0g,为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化合物1)。液相面积归一纯度:98.9%,LCMS(E-)m/z:411.4(M+H)。1HNMR(400MHz,DMSO-d6)δ7.62-7.60(d,J=8,4H),7.44-7.40(t,4H),7.31-7.27(t,2H),5.85(s,2H),4.14(s,1H),2.13(s,6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111
实施例2: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然后加入50mL干燥的二氯乙烷。将6.10g三乙胺加入到二氯乙烷中,搅拌,降温至5~10℃,滴加4.40g三氯氧磷,控制温度低于10℃。加完后,降温至0℃,分批加入10.00g依达拉奉,控温0~5℃。加完自然升温,室温反应2小时。加入30mL水洗涤。分层分出有机相再使用30mL水洗涤一次。分出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所得残余物经过柱(DCM/MeOH=10/1)得11.5g,为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化合物1)。液相面积归一纯度:99.1%,LCMS(E-)m/z:411.4(M+H)。1HNMR(400MHz,DMSO-d6)δ7.62-7.60(d,J=8,4H),7.44-7.40(t,4H),7.31-7.27(t,2H),5.85(s,2H),4.14(s,1H),2.13(s,6H)。
实施例3: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然后加入50mL干燥的氯仿。将6.10g三乙胺加入到氯仿中,搅拌,降温至5~10℃,滴加4.40g三氯氧磷,控制温度低于10℃。加完后,降温至0℃,分批加入10.00g依达拉奉,控温0~5℃。加完自然升温,室温反应2小时。加入30mL水洗涤。分层分出有机相再使用30mL水洗涤一次。分出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所得残余物经过柱(DCM/MeOH=10/1)得10.6g,为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化合物1)。液相面积归一纯度:99.1%,LCMS(E-)m/z:411.4(M+H)。1H NMR(400MHz,DMSO-d6)δ7.62-7.60(d,J=8,4H),7.44-7.40(t,4H),7.31-7.27(t,2H),5.85(s,2H),4.14(s,1H),2.13(s,6H)。
实施例4: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然后加入50mL干燥的四氢呋喃。将6.10g三乙胺加入到四氢呋喃中,搅拌,降温至5~10℃,滴加4.40g三氯氧磷,控制温度低于10℃。加完后,降温至0℃,分批加入10.00g依达拉奉,控温0~5℃。加完自然升温,室温反应2小时。加入30mL饱和食盐水洗涤。分层分出有机相再使用30mL饱和食盐水洗涤一次。分出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所得残余物经过柱(DCM/MeOH=10/1)得10.6g,为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化合物1)。液相面积归一纯度:98.7%,LCMS(E-)m/z:411.4(M+H)。1H NMR(400MHz,DMSO-d6)δ7.62-7.60(d,J=8,4H),7.44-7.40(t,4H),7.31-7.27(t,2H),5.85(s,2H),4.14(s,1H),2.13(s,6H)。
实施例5: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然后加入50mL干燥的甲苯。将6.10g三乙胺加入到甲苯中,搅拌,降温至5~10℃,滴加4.40g三氯氧磷,控制温度低于10℃。加完后,降温至0℃,分批加入10.00g依达拉奉,控温0~5℃。加完自然升温,室温反应2小时。加入30mL水洗涤。分层分出有机相再使用30mL水洗涤一次。分出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所得残余物经过柱(DCM/MeOH=10/1)得8.7g,为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化合物1)。液相面积归一纯度:99.5%,LCMS(E-)m/z:411.4(M+H)。1H NMR(400MHz,DMSO-d6)δ7.62-7.60(d,J=8,4H),7.44-7.40(t,4H),7.31-7.27(t,2H),5.85(s,2H),4.14(s,1H),2.13(s,6H)。
实施例6: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然后加入50mL干燥的甲基叔丁基醚。将6.10g三乙胺加入到甲基叔丁基醚中,搅拌,降温至5~10℃,滴加4.40g三氯氧磷,控制温度低于10℃。加完后,降温至0℃,分批加入10.00g依达拉奉,控温0~5℃。加完自然升温,室温反应2小时。加入30mL水洗涤。分层分出有机相再使用30mL水洗涤一次。分出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所得残余物经过柱(DCM/MeOH=10/1)得9.5g,为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化合物1)。液相面积归一纯度:99.0%,LCMS(E-)m/z:411.4(M+H)。1H NMR(400MHz,DMSO-d6)δ7.62-7.60(d,J=8,4H),7.44-7.40(t,4H),7.31-7.27(t,2H),5.85(s,2H),4.14(s,1H),2.13(s,6H)。
实施例7: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然后加入50mL干燥的二氯甲烷。将4.77g吡啶加入到二氯甲烷中,搅拌,降温至5~10℃,滴加4.40g三氯氧磷,控制温度低于10℃。加完后,降温至0℃,分批加入10.00g依达拉奉,控温0~5℃。加完自然升温,室温反应2小时。加入30mL水洗涤。分层分出有机相再使用30mL水洗涤一次。分出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所得残余物经过柱(DCM/MeOH=10/1)得11.5g,为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化合物1)。液相面积归一纯度:99.1%,LCMS(E-)m/z:411.4(M+H)。1HNMR(400MHz,DMSO-d6)δ7.62-7.60(d,J=8,4H),7.44-7.40(t,4H),7.31-7.27(t,2H),5.85(s,2H),4.14(s,1H),2.13(s,6H)。
实施例8: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然后加入50mL干燥的二氯甲烷。将6.10g N-甲基吗啉加入到二氯甲烷中,搅拌,降温至5~10℃,滴加4.40g三氯氧磷,控制温度低于10℃。加完后,降温至0℃,分批加入10.00g依达拉奉,控温0~5℃。加完自然升温,室温反应2小时。加入30mL水洗涤。分层分出有机相再使用30mL水洗涤一次。分出有机相使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所得残余物经过柱(DCM/MeOH=10/1)得11.2g,为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化合物1)。液相面积归一纯度:99.2%,LCMS(E-)m/z:411.4(M+H)。1H NMR(400MHz,DMSO-d6)δ7.62-7.60(d,J=8,4H),7.44-7.40(t,4H),7.31-7.27(t,2H),5.85(s,2H),4.14(s,1H),2.13(s,6H)。
实施例9: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二氯甲烷,将2g化合物1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再加入0.16g硫磺,室温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过柱得2.1g产品,为硫代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化合物2)。液相面积归一纯度:99.3%,LCMS(E-)m/z:427.4(M+H)。1H NMR(400MHz,DMSO-d6)δ7.62-7.60(d,J=8,4H),7.44-7.40(t,4H),7.31-7.27(t,2H),5.85(s,2H),4.14(s,1H),2.13(s,6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141
实施例10: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甲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甲醇中,再加入0.16g硫磺,室温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过柱得2g产品,为硫代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化合物2)。液相面积归一纯度:99.2%,LCMS(E-)m/z:427.4(M+H)。1HNMR(400MHz,DMSO-d6)δ7.62-7.60(d,J=8,4H),7.44-7.40(t,4H),7.31-7.27(t,2H),5.85(s,2H),4.14(s,1H),2.13(s,6H)。
实施例11: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四氢呋喃,将2g化合物1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再加入0.16g硫磺,室温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过柱得1.95g产品,为硫代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化合物2)。液相面积归一纯度:99.6%,LCMS(E-)m/z:427.4(M+H)。1H NMR(400MHz,DMSO-d6)δ7.62-7.60(d,J=8,4H),7.44-7.40(t,4H),7.31-7.27(t,2H),5.85(s,2H),4.14(s,1H),2.13(s,6H)。
实施例12: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甲苯,将2g化合物1加入到甲苯中,再加入0.16g硫磺,室温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过柱得1.88g产品,为硫代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化合物2)。液相面积归一纯度:99.3%,LCMS(E-)m/z:427.4(M+H)。1HNMR(400MHz,DMSO-d6)δ7.62-7.60(d,J=8,4H),7.44-7.40(t,4H),7.31-7.27(t,2H),5.85(s,2H),4.14(s,1H),2.13(s,6H)。
实施例13: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甲基叔丁基醚,将2g化合物1加入到甲基叔丁基醚中,再加入0.16g硫磺,室温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过柱得1.9g产品,为硫代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化合物2)。液相面积归一纯度:99.3%,LCMS(E-)m/z:427.4(M+H)。1HNMR(400MHz,DMSO-d6)δ7.62-7.60(d,J=8,4H),7.44-7.40(t,4H),7.31-7.27(t,2H),5.85(s,2H),4.14(s,1H),2.13(s,6H)。
实施例14: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二氯甲烷,将2g化合物1加入到甲醇中,再加入0.16g硫磺和0.49g三乙胺,室温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过柱得2g产品,为硫代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化合物2)。液相面积归一纯度:99.3%,LCMS(E-)m/z:427.4(M+H)。1HNMR(400MHz,DMSO-d6)δ7.62-7.60(d,J=8,4H),7.44-7.40(t,4H),7.31-7.27(t,2H),5.85(s,2H),4.14(s,1H),2.13(s,6H)。
实施例15: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无水二氯甲烷,将2g化合物1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再加入0.83g溴化苄和2.38g碳酸铯,室温搅拌15小时。过滤,滤液浓缩。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1.9g化合物3。LCMS(E-)m/z:501.2(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151
实施例16: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无水二氯甲烷,将2g化合物1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再加入0.83g溴化苄和0.49g三乙胺,室温搅拌15小时。浓缩,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1.85g化合物3。LCMS(E-)m/z:501.2(M+H)。
实施例17: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无水四氢呋喃,将2g化合物1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再加入0.83g溴化苄和0.49g三乙胺,室温搅拌15小时。浓缩,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1.88g化合物3。LCMS(E-)m/z:501.2(M+H)。
实施例18: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5mL干燥的二氯甲烷。将4.50g三乙胺加入到二氯甲烷中。搅拌,降温至5~10℃,滴加2.20g三氯氧磷,控制温度低于10℃。加完后,降温至0℃,分批加入5.00g依达拉奉,控温0~5℃。加完保温反应1小时,滴入1.55g苄醇,控温0~5℃。加完自然升温,室温反应2小时。快速过滤去除反应体系中的固体,滤液浓缩,所得剩余物使用中性氧化铝过柱,得3.8g化合物3。LCMS(E-)m/z:501.2(M+H)。
实施例19: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无水二氯甲烷,将2g化合物1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再加入0.67g溴丁烷和2.38g碳酸铯,室温搅拌15小时。过滤,滤液浓缩。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1.9g化合物4。LCMS(E-)m/z:467.2(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161
实施例20: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5mL干燥的二氯甲烷。将4.50g三乙胺加入到二氯甲烷中。搅拌,降温至5~10℃,滴加2.20g三氯氧磷,控制温度低于10℃。加完后,降温至0℃,分批加入5.00g依达拉奉,控温0~5℃。加完保温反应1小时,滴入1.06g正丁醇,控温0~5℃。加完自然升温,室温反应2小时。快速过滤去除反应体系中的固体,滤液浓缩,所得剩余物使用中性氧化铝过柱,PE/EA=10/1得3.4g化合物4。LCMS(E-)m/z:467.2(M+H)。
实施例21: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无水二氯甲烷,将2g化合物1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再加入0.79g溴代环己烷和2.38g碳酸铯,室温搅拌15小时。过滤,滤液浓缩。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1.95g化合物5。LCMS(E-)m/z:493.2(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171
实施例22: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5mL干燥的二氯甲烷。将4.50g三乙胺加入到二氯甲烷中。搅拌,降温至5~10℃,滴加2.20g三氯氧磷,控制温度低于10℃。加完后,降温至0℃,分批加入5.00g依达拉奉,控温0~5℃。加完保温反应1小时,滴入1.44g环己醇,控温0~5℃。加完自然升温,室温反应2小时。快速过滤去除反应体系中的固体,滤液浓缩,所得剩余物使用中性氧化铝过柱,PE/EA=10/1得3.7g化合物5。LCMS(E-)m/z:493.2(M+H)。
实施例23: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冲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甲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甲醇中,再加入0.19g氢氧化钠,加热至65℃回流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再加入20mL二氯甲烷,浓缩。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1.5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钠盐(化合物6)。LCMS(E-)m/z:411.4(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181
实施例24: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甲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甲醇中,再加入0.92mL30%的甲醇钠甲醇溶液,加热至65℃回流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再加入20mL二氯甲烷,浓缩。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1.69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钠盐(化合物6)。LCMS(E-)m/z:411.4(M+H)。
实施例25: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乙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乙醇中,再加入1.57g 21%的乙醇钠乙醇溶液,加热至70℃搅拌12小时。浓缩除去溶剂,再加入20mL二氯甲烷,浓缩。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1.65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钠盐(化合物6)。LCMS(E-)m/z:411.4(M+H)。
实施例26: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甲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甲醇中,再加入0.27g氢氧化钾,加热至65℃回流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再加入20mL二氯甲烷,浓缩。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1.6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钾盐(化合物7)。LCMS(E-)m/z:411.4(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191
实施例27: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甲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甲醇中,再加入0.55g叔丁醇钾,加热至65℃回流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再加入20mL二氯甲烷,浓缩。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1.70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钾盐(化合物7)。LCMS(E-)m/z:411.4(M+H)。
实施例28: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甲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甲醇中,再加入0.12g氢氧化锂,加热至65℃回流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再加入20mL二氯甲烷,浓缩。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1.4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锂盐(化合物8)。LCMS(E-)m/z:411.4(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192
实施例29: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甲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甲醇中,再加入0.28g氢氧化镁,滴入2滴DMF。加热至65℃回流搅拌100小时。浓缩除去溶剂,再加入20mL二氯甲烷,浓缩。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1.2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镁盐(化合物9)。LCMS(E-)m/z:411.4(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201
实施例30: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甲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甲醇中,再加入0.36g氢氧化钙,滴入2滴DMF。加热至65℃回流搅拌100小时。浓缩除去溶剂,再加入20mL二氯甲烷,浓缩。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1.2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钙盐(化合物10)。LCMS(E-)m/z:411.4(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202
实施例31: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甲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甲醇中,再加入0.30g乙醇胺,加热至65℃回流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中,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2.1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乙醇胺盐(化合物11)。LCMS(E-)m/z:411.4(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211
实施例32: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乙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乙醇中,再加入0.30g乙醇胺,加热至78℃回流搅拌8小时。浓缩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中,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2.0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乙醇胺盐(化合物11)。LCMS(E-)m/z:411.4(M+H)。
实施例33: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异丙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异丙醇中,再加入0.30g乙醇胺,加热至82℃回流搅拌8小时。浓缩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中,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2.0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乙醇胺盐(化合物11)。LCMS(E-)m/z:411.4(M+H)。
实施例34: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甲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甲醇中,再加入0.22g乙胺,加热至65℃回流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中,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1.96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乙胺盐(化合物12)。LCMS(E-)m/z:411.4(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221
实施例35: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异丙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异丙醇中,再加入0.49g三乙胺,加热至82℃回流搅拌20小时。浓缩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中,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2.1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三乙胺盐(化合物13)。LCMS(E-)m/z:411.4(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222
实施例36: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乙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乙醇中,再加入0.42g哌嗪,加热至78℃回流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中,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2.22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哌嗪盐(化合物14)。LCMS(E-)m/z:411.4(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231
实施例37: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乙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乙醇中,再加入1.17g二苄基乙二胺,加热至78℃回流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中,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2.30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二苄基乙二胺盐(化合物15)。LCMS(E-)m/z:411.4(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232
实施例38: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甲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甲醇中,再加入0.95g葡甲胺,加热至65℃回流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中,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2.13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葡甲胺盐(化合物16)。LCMS(E-)m/z:411.4(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241
实施例39: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乙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乙醇中,再加入0.59g胆碱,加热至78℃回流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中,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2.05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胆碱盐(化合物17)。LCMS(E-)m/z:411.4(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242
实施例40: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乙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乙醇中,再加入0.85g精氨酸,加热至78℃回流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中,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2.13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精氨酸盐(化合物18)。LCMS(E-)m/z:411.4(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251
实施例41:
在干燥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加入20mL无水乙醇,将2g化合物1加入到乙醇中,再加入0.71g赖氨酸,加热至78℃回流搅拌15小时。浓缩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加入20mL乙酸乙酯中,加热至60℃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过滤,滤饼使用10mL乙酸乙酯洗涤,滤饼烘干得2.11g磷酸双依达拉奉酯赖氨酸盐(化合物19)。LCMS(E-)m/z:411.4(M+H)。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252
实施例42生物利用度研究
受试药物:
依达拉奉原料粉末和本发明制备的依达拉奉系列前药化合物粉末(磷酸双依达拉奉酯、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动物条件:
试验动物为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00±20g,由东南大学试验动物中心提供。受试动物笼养,每笼饲养同性别动物2只。基础饲料为实验鼠全价颗粒饲料,由江苏省江浦实验动物饲料厂提供,自由饮水;实验室温度25±2℃,湿度55±15%,具有排气通风设备。实验方法与剂量: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禁食10小时候,取依达拉奉原料粉末和依达拉奉系列前药化合物粉末,用生理盐水配置成溶液或混悬液后分别对各组大鼠灌胃等摩尔量的依达拉奉原料、依达拉奉系列前药化合物。采用HPLC方法检测预定时间(0,0.25,0.5,1.0,2.0,4.0,6.0,8.0,12.0,16.0和24.0h)血浆中依达拉奉含量,计算生物利用度,结果如表所示:
Figure BDA0003732589540000261
药理学实验表明,本发明的提供的依达拉奉前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稳定性,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优于依达拉奉原料药,具有进一步临床研究的潜力。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能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式I所示的化合物、异构体、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Figure FDA0003732589530000011
其中,
X1代表O或S;
R1代表氢、C1-C6烷基、取代C1-C6烷基、环丙基、环己基、取代环己基、苯基、取代苯基、苄基、取代苄基,所述的取代C1-C6烷基、取代环己基、取代苯基或取代苄基可任意地由下述取代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氰基或硝基;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金属盐或有机胺盐,所述金属盐为锂盐、钠盐、钾盐、镁盐、钙盐或铝盐;所述有机胺盐为甲胺盐、二甲胺盐、三甲胺盐、乙胺盐、二乙胺盐、三乙胺盐、乙醇胺盐、哌嗪盐、二苄基乙二胺盐、葡甲胺盐、氨基丁三醇盐、四甲基季胺盐、四乙基季胺盐、胆碱盐、赖氨酸盐或精氨酸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异构体、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代表氢、C1-C4烷基、取代C1-C4烷基、环己基、取代环己基、苯基、取代苯基、苄基、取代苄基,所述的取代C1-C4烷基、取代环己基、取代苯基或取代苄基可任意地由下述取代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甲基、乙基、甲氧基或乙氧基;优选地,R1代表氢、乙基、丁基、环己基、苯基或苄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异构体、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金属盐为锂盐、钠盐、钾盐、镁盐或钙盐;所述有机胺盐为乙胺盐、三乙胺盐、乙醇胺盐、哌嗪盐、二苄基乙二胺盐、葡甲胺盐、胆碱盐、赖氨酸盐或精氨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式I所示的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
Figure FDA0003732589530000021
Figure FDA0003732589530000031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异构体的制备方法,当X1代表O或S,R1代表氢时,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Figure FDA0003732589530000032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异构体的制备方法,当X1代表O,R1不代表氢时,通式I所示化合物、异构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Figure FDA0003732589530000041
其中,X2代表氯、溴或羟基。
7.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金属盐的制备方法,当X1代表O或S,R1代表氢时,式I所示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金属盐是由式I所示化合物与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醇化物在醇类溶剂中进行化学反应制备而成;其中,所述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铝;所述金属醇化物为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或叔丁醇钠,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
8.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有机胺盐的制备方法,当X1代表O或S,R1代表氢时,式I所示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有机胺盐是由式I所示化合物与有机胺在醇类溶剂中进行化学反应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有机胺为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乙醇胺、哌嗪、二苄基乙二胺、葡甲胺、氨基丁三醇、四甲基季胺、四乙基季胺、胆碱、赖氨酸或精氨酸;所述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
9.一种药物组合物,它以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或主要活性成分,辅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10.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化合物、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与脑保护剂有关药物方面的应用。
CN202210797257.9A 2022-07-06 2022-07-06 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ending CN1150735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7257.9A CN115073518A (zh) 2022-07-06 2022-07-06 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7257.9A CN115073518A (zh) 2022-07-06 2022-07-06 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3518A true CN115073518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58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97257.9A Pending CN115073518A (zh) 2022-07-06 2022-07-06 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351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29545B1 (fr) Nouveaux derives phosphates, leu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et les compositions pharmaceutiques qui les contiennent
EP3816163A1 (en) Cell necrosis inhibitor,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EA024681B1 (ru) Имидазопиридины в качестве противовирусных средств против респираторно-синцитиального вируса
CN103619841A (zh) 杂芳基化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US7985754B2 (en) Selective antagonists of A2A adenosine receptors
CA2880040A1 (en) N-alkyl 2-(disubstituted)alkynyladenosine-5-uronamides as a2a agonists
CN111662294A (zh) 一类具有降解Btk活性的化合物
WO2022228544A1 (zh) 异喹啉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13336735B (zh) 一种尿石素类化合物、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KR102485731B1 (ko) Jak 효소 억제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과 용도
US5116837A (en) 2,9-dihydro-(6 or 7)-(3-oxo-2,3,4,5-tetrahydropyridazinyl)-pyrazolo [4,3-B]-1,4-benzoxazines
CN103058972A (zh) 一类含环己烷结构的苯基c-葡萄糖苷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1993019075A1 (en) Antiviral phosphonic acid derivatives of purine analogues
CN115073518A (zh) 磷酸双依达拉奉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P4206197A1 (en) Preparation method for novel rho-related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 and intermediate in preparation method
US11760751B2 (en) Benzo 2-azaspiro[4.4]nonane compound and use thereof
EP4063361A1 (en) Crystal forms of fused ring compound, and composition thereof,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WO2021194623A1 (en) 8-substituted diaryl xanthines as dual a 2a-a 2b antagonists
TW201625543A (zh) 羥吡啶酮衍生物,其醫藥組合物,及其用於發炎性、神經退化性或免疫媒介疾病之治療用途
CN115141169B (zh) 一种萜内酯衍生物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RU2793918C2 (ru) Ингибитор некроза клеток,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и применения
WO2023284872A1 (zh) 一种dpp4抑制活性化合物的多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78435A (zh) 一种1,-腈基取代核苷衍生物及其用途
CN117229223A (zh) 一种杂环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应用
CN115109040A (zh) 抗真菌化合物,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剂,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