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8916B - 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8916B
CN115068916B CN202210866158.1A CN202210866158A CN115068916B CN 115068916 B CN115068916 B CN 115068916B CN 202210866158 A CN202210866158 A CN 202210866158A CN 115068916 B CN115068916 B CN 1150689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main body
target main
control modul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661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68916A (zh
Inventor
吕小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de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Changde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de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hangde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108661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68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68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8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68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8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9/00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 A63B69/20Punching balls, e.g. for boxing; Other devices for striking used during training of combat sports, e.g. bags
    • A63B69/32Punching balls, e.g. for boxing; Other devices for striking used during training of combat sports, e.g. bags with indicat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靶主体、支座、采集模块、以及控制模块,靶主体与支座之间连接有连接机构,控制模块与采集模块信号连接;其中,靶主体,被构造成顶部连接有连接轴,用于方便使用者观察并进行击打;连接机构,被构造成用于带动靶主体摆动;采集模块,被构造成用于采集靶主体的摆动状态数据,并将摆动状态数据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被构造成用于处理摆动状态数据以判断使用者对靶主体的击打有效性。本申请通过采集模块来采集靶主体的摆动状态数据进而获知使用者对靶主体的击打有效性,有效提高用户体验,进而提高了拳击人员练习拳击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锻炼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分为普通体育教育和专门体育教育两大类。其基本特征是突出的教育性和教学性。体育教育以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
拳击是戴拳击手套进行格斗的运动项目。它既有业余的,也有职业性质的比赛。比赛的目标是要比对方获得更多的分以战胜对方或者将对方打倒而结束比赛。与此同时比赛者要力图避开对方的打击。
经过本团队的海量检索,了解到现有的用于拳击训练的体育教学系统主要有如公开号为US20220176222A1、US20120316002A1、WO2004096381A1和CN108434702B,其中以公开号为CN108434702B所公开的一种用在智能拳击架上的连接臂结构尤为具有代表性,一种用在智能拳击架上的连接臂结构,包括有拳击架以及设置在拳击架上的拳击靶,所述拳击靶设置有上、中、下三组,每个所述拳击靶均连接有一个连接臂,所述拳击架背面对应所述连接臂位置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部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转轴,所述连接臂的末端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下方均设置有通孔,所述转轴从所述通孔中穿过与所述连接座的上、下表面均垂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的外部抵接,当所述连接臂受力摆动,所述扭簧用以复位所述连接臂,能够方便用户训练。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拳击训练多使用无反应能力的假人或者沙包进行。不具备反馈能力,或者为只能进行简单反馈的假人。而在体育教学方面,传统的对抗训练需要进行人对人的击打训练才会获得陪练者给予的反馈,而其他训练器具只能简单用重力或者是弹簧的弹力或者橡胶本身的弹力来进行简单反馈,并不能让使用者在独自训练过程中获得较好的教学指导以及使用体验,进而无形中降低了拳击人员练习拳击的热情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在的用于拳击训练的体育教学系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靶主体、支座、采集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靶主体与所述支座之间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信号连接;其中,
所述支座,被构造成包括固定块、竖杆、水平杆,所述竖杆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水平杆的一端与所述竖杆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块用于放置在地面上;
所述靶主体,被构造成顶部连接有连接轴,用于方便使用者观察并进行击打;
所述连接机构,被构造成用于带动所述靶主体摆动;
所述采集模块,被构造成用于采集所述靶主体的摆动状态数据,并将所述摆动状态数据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被构造成用于处理所述摆动状态数据以判断使用者对所述靶主体的击打有效性;
所述采集模块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机构中。
上述的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通过采集模块来采集靶主体的摆动状态数据进而获知使用者对靶主体的击打有效性,有效提高用户体验,进而提高了拳击人员练习拳击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安装腔、支撑弹簧、滑座、圆弧凹槽、球头连杆、端盖、安装孔以及复位弹簧;
所述连接杆竖直设置,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顶部,所述固定轴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孔孔轴配合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腔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所述滑座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圆弧凹槽设置于所述滑座的底部,所述端盖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端盖的顶部开有与所述圆弧凹槽相适配的避空位,所述端盖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所述圆弧凹槽以及所述避空位围合形成活动腔;
所述球头连杆包括杆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杆体一端的球体,所述球体设置于所述活动腔中并与所述圆弧凹槽配合连接,所述支撑弹簧连接于所述圆弧凹槽与所述端盖之间,且所述支撑弹簧套接于所述球体外;所述连接轴的顶部开有连接孔,所述杆体穿过所述端盖的中心孔并与所述连接孔孔轴配合固定连接;
所述复位弹簧套接于所述连接轴的外周以及所述连接杆的外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杆体以及所述复位弹簧的固定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上,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感知到所述杆体的加速度矢量a=[ax,ay,az]T,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输入的使用者的参数设定击中阈值α,当|ax|>α、|ay|>α或|az|>α任一条件成立时,所述控制模块判断为击打有效。
进一步地,所述使用者的参数包括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身高、体重。
进一步地,所述击打阈值α通过以下式子获得:
其中,T为所述训练时间,f(T)为训练时间指数,S为所述训练强度,p(S)为训练强度指数,H为所述身高,q(H)为身高指数,所述a为对应级别的拳击手击打所述靶主体并判断为击打有效时的平均最小加速度,所述a的取值与所述体重相关。
进一步地,所述f(T)为关于T的增函数,所述p(S)为关于S的增函数,所述q(H)为关于H的增函数。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杆上设置有活动装置,所述活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水平杆上的导轨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的滑块,所述导轨的一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底部连接有轨道块,所述轨道块的底部为平面且所述平面上开设有环形轨道,所述固定轴活动连接于所述环形轨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块的底面为倾斜平面。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采集模块来采集靶主体的摆动状态数据进而获知使用者对靶主体的击打有效性,有效提高用户体验,进而提高了拳击人员练习拳击的效率;
2、通过设置连接机构,提高支座与靶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通过检测与靶主体连接的连接轴部分来获知靶主体的加速度变化,准确性大大提高;
3、通过设置活动装置来提高靶主体的可动性,进而模拟对抗训练中陪练者在受击过程中的身体动作的小幅度变化,进而提高真实性,提高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相同的部分。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的另一个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固定块;12、竖杆;13、水平杆;14、固定轴;20、靶主体;21、连接轴;30、连接机构;31、连接杆;32、安装腔;33、支撑弹簧;34、滑座;35、球头连杆;36、端盖;37、限位凸缘;38、安装孔;39、复位弹簧;40、加速度传感器;51、导轨;52、滑块;53、气缸;54、轨道块;60、电流变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的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靶主体20、支座、采集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靶主体20与所述支座之间连接有连接机构30,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信号连接;其中,所述支座,被构造成包括固定块11、竖杆12、水平杆13,所述竖杆12竖直设置所述固定块11上,所述水平杆13的一端与所述竖杆12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杆1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轴14,所述固定块11用于放置在地面上;所述靶主体20,被构造成顶部连接有连接轴21,用于方便使用者观察并进行击打;所述连接机构30,被构造成用于带动所述靶主体20摆动;所述采集模块,被构造成用于采集所述靶主体20的摆动状态数据,并将所述摆动状态数据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构造成用于处理所述摆动状态数据以判断使用者对所述靶主体20的击打有效性;所述采集模块包括加速度传感器40,所述加速度传感器40设置于所述连接机构30中。
上述的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通过采集模块来采集靶主体20的摆动状态数据进而获知使用者对靶主体20的击打有效性,有效提高用户体验,进而提高了拳击人员练习拳击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以及音频播放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以及所述音频播放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显示模块能够显示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的击打次数以及击打有效次数,并在击打有效时通过所述音频播放模块发出提示音。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机构30包括连接杆31、安装腔32、支撑弹簧33、滑座34、圆弧凹槽、球头连杆35、端盖36、安装孔38以及复位弹簧39;
所述连接杆31竖直设置,所述安装孔38设置于所述连接杆31的顶部,所述固定轴14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孔38孔轴配合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腔32设置于所述连接杆31的底部,所述滑座34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32内;
所述圆弧凹槽设置于所述滑座34的底部,所述端盖36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端盖36的顶部开有与所述圆弧凹槽相适配的避空位,所述端盖36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杆31的底部,所述圆弧凹槽以及所述避空位围合形成活动腔;
所述球头连杆35包括杆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杆体一端的球体,所述球体设置于所述活动腔中并与所述圆弧凹槽配合连接,所述支撑弹簧33连接于所述圆弧凹槽与所述端盖36之间,且所述支撑弹簧33套接于所述球体外;所述连接轴21的顶部开有连接孔,所述杆体穿过所述端盖36的中心孔并与所述连接孔孔轴配合固定连接;
所述复位弹簧39套接于所述连接轴21的外周以及所述连接杆31的外周。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轴21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杆体以及所述复位弹簧39的固定螺钉。具体的,所述连接轴21外壁的螺孔连通连接孔;所述固定螺钉既可以固定所述杆体也可以固定所述复位弹簧39。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水平杆13上设置有活动装置,所述活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水平杆13上的导轨51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导轨51上的滑块52,所述导轨51的一端设置有气缸53,所述气缸53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52固定连接,所述滑块52的底部连接有轨道块54,所述轨道块54的底部为平面且所述平面上开设有环形轨道,所述固定轴14活动连接于所述环形轨道上。
具体的,通过所述气缸53带动所述滑块52做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固定轴14移动,再带动所述靶主体20进行移动,而由于气缸53推动过程平缓,并不会突然产生很大的加速度,所以能够满足需求。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轨道块54的底面为倾斜平面。通过所述倾斜平面使得当所述靶主体20被击打时能够产生除了水平方向的移动还能产生竖直方向的移动,具体的,由于所述轨道块54的底面为倾斜平面,当靶主体20静止不动时,在重力作用下,所述固定轴14总是位于所述倾斜平面上的所述环形轨道的最低点,而击打时,由于力的作用,所述靶主体20带动所述固定轴14在所述环形轨道移动,同时脱离所述环形轨道的最低点,并在动能完全转化为重力势能,由于没有其他限位机构,故在重力的作用下,重力势能再次转化为动能,促使所述靶主体20带动所述固定轴14返回所述环形轨道的最低点,此时如果使用者击打所述靶主体20会产生与前一次击打不一样的效果,从而提高整体的不确定性,进而促使使用者在击打过程中不断变化发力和击打点。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加速度传感器40设置于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上,所述加速度传感器40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加速度传感器40感知到所述杆体的加速度矢量a=[ax,ay,az]T,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输入的使用者的参数设定击中阈值α,当|ax|>α、|ay|>α或|az|>α任一条件成立时,所述控制模块判断为击打有效。
具体的,ax,ay,az分别为a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分量,且ax的方向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平行,ay的方向与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y轴平行,az的方向与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z轴平行。
进一步的,当|ax|>α且|ay|>α且|az|>α均成立时,所述控制模块判断为击打无效。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使用者的参数包括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身高、体重。进一步地,所述击打阈值α通过以下式子获得:
其中,T为所述训练时间,所述f(T)为训练时间指数,S为所述训练强度,所述p(S)为训练强度指数,H为身高,所述q(H)为身高指数,所述a为对应级别的拳击手击打所述靶主体20并判断为击打有效时的平均最小加速度,所述a的取值与体重相关。更具体的,所述f(T)为关于T的增函数,所述p(S)为关于S的增函数,所述q(H)为关于H的增函数。
具体的,H取实际身高值,T取实际时间且单位为小时,且最长训练时间为一小时,即0<T≤1,S的取值为0<S≤2;f(T)、p(S)以及q(H)可以分别为以下单调增函数:
f(T)=m*T+n;
p(S)=xS+y
q(H)=ln(H+z);
其中,m、n、x、y以及z均为调节用参数,m的取值范围为m>0,n的取值范围为-1<n≤1;x的取值范围为x>1,y的取值范围为0<y≤1,且0<f(T)*p(S)≤2;z的取值范围为z≥0;在满足0<f(T)*p(S)≤2且q(H)>0的前提条件下,m、n、x、y以及z的取值可以通过有限次实验来任意选取,以达到校正所述智能监控系统在不同使用场景下均保持输出结果处于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的目的。
在此举一个例子,T=1,S=2,H=1.7,m=1,n=0,x=1.01,y=0.1,z=-0.5,则此时
f(T)=T;
p(S)=1.01s+0.1;
q(H)=ln(H-1);
通过以下说明以方便理解上述式子,使用者训练时间越长,其拳击经验越高,更容易使得击打有效,而使用者此时需要进步则需要增加难度,即增加触发击打阈值α,同理,为了训练强度越高,意味着需要击打的力度越大才能触发击打阈值α,故α与所述T以及所述S均为正相关。
同时,人在正常站姿的情况下,手击打的范围是有限的,根据杠杆原理,以所述连接轴21上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40的位置作为支点,身高越高,手击打的范围越接近所述连接轴21,力臂越短,打击所需要的力度越大,才能造成更大地加速度变化,故α与H的关系为负相关。
进一步地,根据职业拳击比赛分为十七个级别,分别为:
1、Heavyweight(201磅以上)重量级(91.25公斤级以上);
2、Cruiserweight(200磅)次重量级(90.8公斤级);
3、Light Heavyweight(175磅)轻重量级(79.45公斤级);
4、Super Middleweight(168磅)超中量级(76.27公斤级);
5、Middleweight(160磅)中量级(72.64公斤级);
6、Junior Middleweight/Super Welterweight(154磅)超次中量级(69.91公斤级);
7、Welterweight(147磅)次中量级(66.74公斤级);
8、Junior Welterweight/Super Lightweight(140磅)初中量级/超轻量级(63.56公斤级);
9、Lightweight(135磅)轻量级(61.29公斤级);
10、Junior Lightweight/Super Featherweight(130磅)次轻量级/超羽量级(59.02公斤级);
11、Featherweight(126磅)羽量级(57.2公斤级);
12、Junior Featherweight/Super Bantamweight(122磅)超最轻量级(55公斤级);
13、Bantamweight(118磅)最轻量级(53.57公斤级);
14、Junior Bantamweight/Super Flyweight(115磅)超次最轻量级(52.21公斤级);
15、Flyweight(112磅)次最轻量级/蝇量级(50.84公斤级);
16、Junior Flyweight/Light Flyweight(108磅)最次轻量级(49.03公斤级);
17、Mini Flyweight/Minimum Weight(105磅)迷你轻量级(48公斤级)。
故a标分别根据这十七个级别对应有十七个值,当使用者输入到所述控制模块中的体重的数值达到上述其中一个级别时,a标取所述级别对应的平均最小加速度,而所述a标可以通过有限次实验获得,在此不再赘述。
工作原理:使用者在击打靶主体20时,靶主体20发生摆动,然后在复位弹簧39的弹力作用下复位,由于有球头连杆35作为缓冲件,因此靶主体20的摇摆幅度会变小,且连接稳定性更好,不会在击打后出现往复摆动多次的情况,同时通过旋转端盖36的松紧程度可以微调球头连杆35的上下高度,球头连杆35的摆动角度受到连接杆31的安装腔32的限制,因此端盖36拧的越紧时,球头连杆35摇摆幅度越小,同时球头连杆35的球体与滑座34之间的摩擦力越大,使得靶主体20在击打后复位速度变慢,防止反弹伤到使用者,适用于大力低频率的击打;端盖36拧的越松时,球头连杆35受到同样力的击打时,靶主体20摇摆幅度越大,同时球头连杆35的球体与滑座34之间的摩擦力越小,使得靶主体20在击打后复位速度加快,适用于小力高频率的击打。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本实施例包括前述全部技术特征并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所述连接杆31为短轴状,且既可以为圆轴也可以为多边形轴体状;所述滑座34为圆柱状,所述端盖36为圆柱状,所述安装孔38可以为螺纹孔,用于与所述固定轴14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孔可以为螺纹孔,与所述杆体的另一端配合螺纹连接;所述复位弹簧39的内径要大于所述连接杆31的外径和所述端盖36的外径。
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轴21的外壁设置有用于托住所述复位弹簧39的限位凸缘37。所述限位凸缘37的外径要大于所述复位弹簧39的内径,使得所述限位凸缘37能够托住所述复位弹簧39,防止所述复位弹簧39下落;所述限位凸缘37可以为薄片状,便于所述复位弹簧39端头旋转卡在所述限位凸缘37上进行固定。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本实施例包括前述全部技术特征并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如图3与图5所示,为了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对靶主体20的摇摆幅度进行调节,所述安装腔32的顶面与所述滑座34之间填充有电流变体60,所述安装腔32的顶面与所述滑座34之间的内壁上相对设置有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触点以及所述第二触点通电进而对所述电流变体60施加电场,改变所述电流变体60的粘滞性,且电场强度越大,电流变体60的粘滞性越大,所述球头连杆35的活动范围越小,所述靶主体20的摇摆幅度越小,相反,电场强度越小,电流变体60的粘滞性越小,所述球头连杆35的活动范围越大,所述靶主体20的摇摆幅度越大。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包括实现的示例性配置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配置例如,已经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而没有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配置。该描述仅提供示例配置,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前面对配置的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技术的可能描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综上,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靶主体、支座、采集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靶主体与所述支座之间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信号连接;其中,
所述支座,被构造成包括固定块、竖杆、水平杆,所述竖杆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水平杆的一端与所述竖杆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块用于放置在地面上;
所述靶主体,被构造成顶部连接有连接轴,用于方便使用者观察并进行击打;
所述连接机构,被构造成用于带动所述靶主体摆动;
所述采集模块,被构造成用于采集所述靶主体的摆动状态数据,并将所述摆动状态数据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被构造成用于处理所述摆动状态数据以判断使用者对所述靶主体的击打有效性;
所述采集模块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机构中;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杆、安装腔、支撑弹簧、滑座、圆弧凹槽、球头连杆、端盖、安装孔以及复位弹簧;
所述连接杆竖直设置,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顶部,所述固定轴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孔孔轴配合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腔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所述滑座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所述圆弧凹槽设置于所述滑座的底部,所述端盖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端盖的顶部开有与所述圆弧凹槽相适配的避空位,所述端盖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所述圆弧凹槽以及所述避空位围合形成活动腔;
所述球头连杆包括杆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杆体一端的球体,所述球体设置于所述活动腔中并与所述圆弧凹槽配合连接,所述支撑弹簧连接于所述圆弧凹槽与所述端盖之间,且所述支撑弹簧套接于所述球体外;所述连接轴的顶部开有连接孔,所述杆体穿过所述端盖的中心孔并与所述连接孔孔轴配合固定连接;
所述复位弹簧套接于所述连接轴的外周以及所述连接杆的外周;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感知到所述杆体的加速度矢量a=[ax,ay,az]T,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输入的使用者的参数设定击打阈值α,当|ax|>α、|ay|>α或|az|>α任一条件成立时,所述控制模块判断为击打有效;所述使用者的参数包括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身高、体重;
所述击打阈值α通过以下式子获得:
其中,T为所述训练时间,f(T)为训练时间指数,S为所述训练强度,p(S)为训练强度指数,H为所述身高,q(H)为身高指数,所述a为对应级别的拳击手击打所述靶主体并判断为击打有效时的平均最小加速度,所述a的取值与所述体重相关;所述f(T)为关于T的增函数,所述p(S)为关于S的增函数,所述q(H)为关于H的增函数;
所述水平杆上设置有活动装置,所述活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水平杆上的导轨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的滑块,所述导轨的一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底部连接有轨道块,所述轨道块的底部为平面且所述平面上开设有环形轨道,所述固定轴活动连接于所述环形轨道上;
所述轨道块的底面为倾斜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杆体以及所述复位弹簧的固定螺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上,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CN202210866158.1A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 Active CN115068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66158.1A CN115068916B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66158.1A CN115068916B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8916A CN115068916A (zh) 2022-09-20
CN115068916B true CN115068916B (zh) 2023-07-28

Family

ID=83242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66158.1A Active CN115068916B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6891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27210B1 (ko) * 2003-09-04 2005-11-08 서한석 격투기용 복합 운동장치
TW200740495A (en) * 2006-04-28 2007-11-01 Footwear & Recreation Technology Res Inst A hitting training system having force indication device
KR200451111Y1 (ko) * 2010-02-17 2010-11-25 임동규 회전형 타격 연습기
CN106310629B (zh) * 2016-08-31 2019-01-01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富鑫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休闲健身沙袋
CN107569840A (zh) * 2017-08-23 2018-01-12 南京魔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拳击训练系统及方法
CN213884951U (zh) * 2020-12-17 2021-08-06 俞伟荣 一种新型拳击训练器连接装置
CN112973081A (zh) * 2021-04-20 2021-06-18 武汉体育学院 一种拳击训练教学用辅助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8916A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aitner et al. A mobile measure device for the analysis of highly dynamic movement techniques
Cross Physics of baseball & softball
Fleisig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bat mass properties and bat velocity
US201300184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tion analysis and feedback with ongoing dynamic training orientation determination
CN1154661A (zh) 人体动作轨迹学习系统
EP1930841A1 (en) Method and measuring device for motional performance
US20130172129A1 (en) Swing Training Device and System
Lai et al. On the difference in swing arm kinematics between low handicap golfers and non-golfers using wireless inertial sensors
US20160271486A1 (en) Billiards Shot Training Device and Method
KR20160025575A (ko) 2-환경 게임 플레이 시스템
WO2022092603A1 (ko) 비거리 증대 및 방향성 교정을 위한 골프 스윙 연습장치
Bahill The ideal moment of inertia for a baseball or softball bat
CN115068916B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的智能监控系统
CN102215920B (zh) 武术训练仪器及战力评估系统
JP2009005715A (ja) ゴルフシステム
Aprilo et al. Kinovea-Based: Tennis Spin Serve Analysis
Kotze et al. The role of the racket in high‐speed tennis serves
CN106730728A (zh) 高强度接传足球训练系统
CN115475368A (zh) 一种对抗练习用篮球训练装置
CN211986952U (zh) 一种训练用球
CN106440946A (zh) 防暴棍实训靶
RU19702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идеотренировочного процесса
CN102343148A (zh) 一种乒乓球、网球或壁球击球力量训练器
RU2573291C1 (ru) Спортивный снаряд для развития скорости движения рук
Hung et al. Aerodynamics and biomechanics of the free thro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