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7211A - 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7211A
CN115067211A CN202210721408.2A CN202210721408A CN115067211A CN 115067211 A CN115067211 A CN 115067211A CN 202210721408 A CN202210721408 A CN 202210721408A CN 115067211 A CN115067211 A CN 115067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pipe
culture
hole
periph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214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强
张红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7214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672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67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721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1Culture apparatus for tissue cult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小孢子培养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呈上下对称分布的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顶面设有升降结构,通过升降结构使得上箱体与下箱体拼合密封或分离,箱体底部四角处固定安装支撑杆,上箱体内设有与小孢子混合液供应装置连接的可移动的滴液装置,下箱体内底面固定安装数个呈矩阵分布的底座,底座内设有与之插接配合的培养皿,培养皿上方设有四块呈环形均布的扇形板,培养皿上部均设有四个呈环形均布的且与之内部相通的可水平移动不能转动的连接推动结构;同时本发明设计巧妙,构思独特,多个结构联动,从而能够确保在小孢子培养不同时期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孢子培养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小孢子培养,主要是对于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是指由分离的单细胞直接发育成胚胎,从而加速获取植物纯合单倍体,在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前,大多需要对小孢子进行收集与预处理,然后再将收集处理后的小孢子混合液放至培养皿中培养成植株,现有技术中对于小孢子培养大多是小容量的培养,不适用于生产,而且小孢子培养时需要对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严格控制,生产中小孢子培养大多是在一个整体的控温箱中进行,大量生产所对应的控温箱大多较小,不利于大量生产,应用多个控温箱进行同一小孢子的培养,容易因为设备问题出现培养条件偏差,容易出现温度不均,同时现有技术中对于小孢子培养人工操作为主,对于生产而言,人工操作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呈上下对称分布的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顶面设有升降结构,通过升降结构使得上箱体与下箱体拼合密封或分离,箱体底部四角处固定安装支撑杆,上箱体内设有与小孢子混合液供应装置连接的可移动的滴液装置,下箱体内底面固定安装数个呈矩阵分布的底座,底座内设有与之插接配合的培养皿,培养皿上方设有四块呈环形均布的扇形板,培养皿上部均设有四个呈环形均布的且与之内部相通的可水平移动不能转动的连接推动结构,连接推动结构均能带动对应侧的扇形板水平移动,从而使得四块扇形板密封拼合将培养皿进行密封遮盖,相邻的两个培养皿之间两两相对的两个连接推动结构之间可分离的第一连通结构,下箱体内侧壁上部固定安装回型的主管,一侧的主管固定连接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下箱体的对应侧接湿度、温度等能调节的小孢子培养所需的无菌气体的供气装置,与进气管相对一侧的主管中部固定连接出气管的一端,出气管的另一端贯穿下箱体的对应侧且连接气体处理装置,培养皿靠近主管一侧连接推动结构与对应侧的主管之间设有可分离的第二连通结构。
进一步的,连接推动结构包括四个开设于培养皿上部外周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均设有与之同轴的横管,横管内端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位于培养皿内部,横管内端与培养皿的对应侧之间设有弹性密封结构,扇形板外侧下部设有与之一体结构的四分之一圆周的垂沿,横管外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固定安装锥形的连接头,横管上部均固定连接对应的扇形块的垂沿,连接头内均设有能将其密封封堵的锥形的第一孔塞,横管内均固定安装限位的第二圆环,横管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滑动环,滑动环与对应侧的第一孔塞之间固定安装连接杆,连接杆外周均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圆环的对应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连接杆靠近第一孔塞一端外周,第一孔塞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水平的第一推杆。
进一步的,第一连通结构包括第一软管,所述的第二连通结构包括第二软管,相邻的两个培养皿相对一侧的两个横管之间设有水平的第一软管,培养皿靠近主管一侧的横管与主管之间设有水平的第二软管,第二软管靠近主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侧的主管且与之内部相通,第一软管、第二软管中部均固定安装固定环,下箱体底部开设与固定环一一对应的竖向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均设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的上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固定连接对应的固定环底部,下箱体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活动端朝下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拉绳的下端均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第一软管的两端以及第二圆管靠近横管的一端均固定安装与之内部相通的外端封闭的硬管,硬管外周键连接导向管,导向管外周固定安装线轮,线轮的外周设有将其罩住的截面为C形的罩壳,罩壳内侧转动连接导向管外周,罩壳底部与下箱体内底面之间均固定安装竖管,下箱体底部开设与竖管内部相通的第四通孔,罩壳底部均开设与对应的竖管相通的第三通孔,线轮外周均缠绕有数圈第二拉绳,下箱体底面固定安装活动端朝下的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对应的线轮外周,第二拉绳的另一端均依次贯穿对应的第三通孔、竖管、第四通孔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硬管外端均开设锥形的插接槽,硬管外端内侧均开设锥形的第六通孔,第六通孔与对应的插接槽之间均设有水平的第五通孔,第六通孔内均设有将其密封封堵的第二孔塞,硬管内部均固定安装限位的第四圆环,第二圆环远离第二孔塞的一侧均设有与硬管内壁滑动配合的移动环,移动环与对应的第二孔塞之间安装水平的支杆,支杆外周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第四圆环对应侧,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支杆靠近第二孔塞的一端外侧,第二孔塞远离支杆的一侧均固定安装与之同轴的第二推杆,第五通孔的长度小于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的长度之和,连接头均能与对应侧硬管的插接槽密封插接配合,硬管外周均设有将对应侧横管进行锁止的锁止结构。
进一步的,锁止结构包括套设于硬管外周的套管,套管内侧均开设数个呈环形均布的水平的滑槽,滑槽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靠近固定环的一侧与滑槽的对应内侧之间均固定安装第四弹簧,第一滑块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滑槽固定连接对应的硬管外周,套管远离固定环的一端内侧均设有内螺纹,横管靠近连接头的一端外周均设有外螺纹,横管与套管能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的,弹性密封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横管内端外周的第一圆环,第一圆环与培养皿的对应侧之间固定安装数个呈环形均布的水平的第一弹簧,第一圆环与培养皿的对应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弹性的密封套,密封套位于第一弹簧外侧。
更进一步的,滴液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上箱体内顶面呈纵横交错的导轨,导轨的纵横交错点分别与下方的培养皿一一对应,导轨下部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电动滑块,电动滑块底面均固定安装下端开口的滴管,上箱体顶面一侧设有与供应小孢子混合液的供应装置相通的供液管,供液管的另一端贯穿上箱体的顶面伸入箱体内部,供液管的另一端与滴管之间通过可伸缩的连接软管连通,上箱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与培养皿配合使用的能够单独取出培养皿的取出器,取出器包括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套筒,套筒内径大于培养皿的外径,套筒外周开设四个呈环形均布的竖向的透槽,透槽下端均开口,透槽内一侧均固定安装竖向的齿条,齿条的下端与透槽下端齐平,套筒外周固定安装于透槽一一对应的倒L形的压杆,压杆的下端均固定安装凹面朝下的半环形的压环,压环均位于对应的透槽外侧。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在大的培养空间内设置多个箱体的方式,可以同时对不同种类的小孢子进行培养,且通过上箱体与下箱体的配合能够实现箱体内部的无菌及密封,同时通过扇形板的拼合能实现单个培养皿内部的密封,不仅能够保证在小孢子混合液滴加的过程中确保箱体内部的无菌,同时还能够确保小孢子混合液培养初期的密封环境,而且通过进气管向主管相应温度湿度的培养环境,且使得箱体内部的所有培养皿联通,使得箱体内部的培养皿均保持相同的培养环境下,有利于生产中对于小孢子培养,从而能够进行大量生产;同时本发明设计巧妙,构思独特,采用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来分别控制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从而来实现硬管与横管的分离及对接,且通过横管的移动来带动扇形板的移动,多个结构联动,从而能够确保在小孢子培养不同时期的需求;同时本发明采用智能化的操作,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工参与,降低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还能更好的对整个生产区域内部的环境条件进行严格把控,同时本发明通过独立的取出器能够对箱体内单个的培养皿进行取出,方便对箱体内部的小孢子培养情况进行观察,使用方便,且尤其适用于大的生产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视图的缩小图。
图3是图1中Ⅰ局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Ⅱ局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4中Ⅲ局部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Ⅳ局部的放大图。
图7是图3中Ⅴ局部的放大图。
图8是图2中Ⅵ局部的放大图。
图9是单培养皿取出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向视图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1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分为呈上下对称的下箱体2和上箱体3,上箱体3能与下箱体2密封对接盖合,上箱体3顶面中部固定安装竖向的液压杆5,箱体1底部四角处安装有支撑杆4,如图1中所示,通过液压杆5的伸缩能够使得上箱体3与下箱体2进行分离与盖合。
下箱体2内底部安装有数个呈矩阵分布的底座6,底座6内设有可取出的培养皿7,培养皿7的上部均设有四个呈环形均布的扇形板8,扇形板8的外侧均设有四分之一圆周的垂沿,垂沿与扇形板8为一体结构,每个培养皿7上方的四个扇形板8均能密封拼合将对应的培养皿7进行密封遮盖,如图8中所示,这样培养皿7均能通过其上方的扇形板8拼合从而保持与外部分隔的密封状态,确保小孢子培养初期的无菌环境。
下箱体2四周内壁上部固定安装回型的主管9,其中一侧的主管9中部固定连接进气管10的一端且与之内部相通,进气管10的另一端贯穿下箱体2对应侧固定连接外部的供气装置,供气装置能够向进气管10提供不同湿度不同温度条件的小孢子培养所需的无菌气体,与进气管10相对一侧的主管9中部则固定连接出气管11的一端且与之内部相通,出气管11的另一端贯穿下箱体2的对应侧且与外部气体处理装置连接,如图2中所示,这样通过进气管10、主管9及出气管11则形成连续的供气通道。
培养皿7的四周外侧均开设水平的第一通孔,四个第一通孔沿培养7外周均布,第一通孔内均设有与之同轴的横管12,横管12的内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位于培养皿7内,横管12内端外周固定套装第一圆环13,第一圆环13与培养皿7的对应侧之间固定安装数个呈环形均布的第一弹簧14,第一圆环13与培养皿7对应侧均固定安装环形的密封套15,密封套15位于对应的第一弹簧14内部,横管12的外端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横管12的外端均固定安装锥形的连接头16,横管12上部均固定连接对应侧的扇形板8对应的垂沿,如图4中所示,初始状态时,第一弹簧14均处于正常伸长状态,所有的扇形板8均处于打开状态,即培养皿7对应的四个扇形板处于分开状态,培养皿7内部与外部相通,通过外部的推力即可使得第一弹簧14被拉伸,从而使得横管12向内侧移动,横管12的移动推动对应的扇形板8随之向培养皿7中部靠近,从而使得四个扇形板8相互靠近拼合。
横管12靠近连接头16的一端内部均固定安装限位的第二圆环17,横管12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滑动环18,连接头16内均设有能将其密封封堵的锥形的第一孔塞19,第一孔塞19与对应的滑动环18之间均固定安装与横管12同轴的连接杆20,滑动环18均位于对应的第二圆环17远离连接头16的一侧,第一孔塞19外端中部固定安装第一推杆21,连接杆20外周均套设有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圆环17一侧,第二弹簧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20靠近连接头16一侧的外周,初始状态时,第二弹簧22处于正常伸长状态,第一孔塞19均将对应的连接头16密封封堵,且第一推杆21位于连接头16外侧。
相邻的两个培养皿7相对一侧的两根横管12之间均设有横向的第一软管23,培养皿7靠近主管9的一侧对应的横管12与对应侧的主管9至今设有横向的第二软管24,第一软管23、第二软管24的中部外周固定安装均固定环25,下箱体2底面开设与固定环25一一对应的竖向的第二通孔26,第一通孔26内均设有第一拉绳27,第一拉绳27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固定环25,下箱体2底面中部固定安装竖向的活动端朝下的第一电动伸缩杆28,第一拉绳27的另一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26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28的活动端,如图3中所示,这样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28的伸缩即可拉动第一拉绳27移动从而拉动对应的第一软管23或第二软管24向下箱体2底面靠近或远离。
第一软管23的两端以及第二软管24靠近横管12的一端均固定安装与之内部相通的硬管29,硬管29的外周均套设有导向管30,导向管30与对应的硬管29之间键连接,导向管30的外周均固定安装线轮31,线轮31的外周均套设有截面为C形的罩壳32,罩壳32转动安装于对应的导向管30外侧,罩壳32与下箱体2内底面之间固定安装竖管33,罩壳32底面均开设与对应的竖管33内部相通的第三通孔,线轮31的外周均缠绕有第二拉绳34,线轮31均安装有扭簧,下箱体2底面固定安装活动端朝下的第二电动伸缩杆36,第二拉绳34的一端固定连接对应的线轮31外周,下箱体2底部开设与竖管33内部相通的第四通孔35,第二拉绳34的另一端均依次贯穿对应的第三通孔、竖管33、第四通孔35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36的活动端,第二软管24远离横管12的一端则固定连接对应侧的主管9且与之内部相通,如图6中所示,这样通过竖管33对找他可32的支撑,即可使得硬管29保持水平状态,且通过的第二电动伸缩杆36的收缩,可以同时拉动所有的第二拉绳34沿对应的第四通孔35轴向竖向移动,从而通过向下拉动第二拉绳34则可以使得对应的线轮31带动对应的导向管30及硬管29转动,且在第二电动伸缩杆36收缩时,第二拉绳34被释放,线轮31在其扭簧的作用下带导向管30及硬管29反转复位,第二拉绳34缠绕在线轮31外周。
硬管29的外端均封闭,内端均与对应的第一软管23或第二软管24内部相通,硬管29的外端均开设有锥形的插接槽37,插接槽37均能与对应侧的横管12的连接头16密封插接配合,硬管29外端内侧均开设锥形的第六通孔,第六通孔与对应的插接槽37之间开设水平的第五通孔38,第五通孔38的内径小于硬管29的内径,第六通孔内均设有能将其密封封堵的锥形的第二孔塞39,第二孔塞39靠近第五通孔38的一端均固定安装与之同轴的第二推杆40,第二推杆40均与对应侧的第一推杆21同轴且能接触配合,第二推杆40的外端位于第五通孔38内,硬管29内均固定安装限位的第四圆环41,硬管29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移动环42,移动环42均位于对应的第四圆环41远离插接槽37的一侧,移动环42与对应的第二孔塞39之间均固定安装支杆43,支杆43的外周均套设有第三弹簧44,第三弹簧4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第四圆环41的对应侧,第三弹簧4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支杆43靠近第二孔塞39一端的外周,如图5中所示,初始状态时,第三弹簧44均处于正常的收缩状态,且第二孔塞39均将对应的第六通孔进行密封封堵,这样第一软管23的两端初始时均处于封闭状态,第二软管24的硬管29外端也为封闭状态。
硬管29的外端外周均套设有与之密封接触配合的套管45,套管45内侧均开设有数条呈环形均布的横向的滑槽47,滑槽47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46,第一滑块46远离硬管29外端的一侧与对应的滑槽47内壁之间均固定安装第四弹簧48,第一滑块46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滑槽47固定连接对应的硬管29外周,套管45外端内侧均设有内螺纹,横管12的外端外周均设有外螺纹,套管45均能套设于与对应侧的横管12外周且与之螺纹连接。
上箱体3内顶面固定安装纵横交错的导轨49,导轨49每一个纵横交错的点与下方的培养皿7一一对应,导轨49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电动滑块50,电动滑块50的底面均固定安装开口朝下的滴管51,上箱体3顶面一侧设有与小孢子混合液供液装置相连接的供液管52,供液管52的外端贯穿上箱体3的顶面伸入箱体1内部,供液管52的外端与滴管51之间通过可伸缩的软管53连接且内部相通。上箱体3采用透明的材料制成,这样就便于从外部观察箱体1内部的情况。
工作原理:初始状态时,此时第一电动伸缩杆28、第二电动伸缩杆36均处于收缩状态,第一拉绳27均拉动对应的第一软管23或第二软管24向下箱体2内底面一侧弯曲靠近,同时硬管29均沿对应的导向管30向对应的固定环25靠近,且第二拉绳34被第二电动伸缩杆36沿对应的第四通孔35向下拉出,从而使得线轮31均克服对应的扭簧扭力转动,第一滑块46对应的第四弹簧48则均处于伸长状态,且硬管29外端与对应的套管45的外端距离最小,硬管29外端均处于封闭状态,横管12的连接头16均处于封闭状态。
首先,先将培养皿7逐个放置在底座6内,再向培养皿7中滴加需要培养的小孢子混合液,滑块液压杆5伸长,使得上箱体3与下箱体2密封拼合,箱体2内处于无菌环境下,培养皿7对应的四个扇形板8均相互分离,小孢子混合液供液装置向供液管52进行供液,此时电动滑块50移动至导轨49的一个纵横交错点,小孢子混合液经过滴管51自上向下方的培养皿7滴加需要培养的小孢子混合液,通过电动滑块50的移动,使得滴管51逐个向培养皿7内滴加小孢子混合液,直至所有的培养皿7内均滴加。
然后,对培养皿7内部的小孢子混合液进行无菌培养;第一电动伸缩杆28均收缩,将第一拉绳27缓慢释放,使得第一软管23及第二软管24均恢复水平状态,硬管29均沿对应的导向管30向横管12靠近,此时硬管29外周的套管45套设在对应侧横管12的连接头16外侧,且连接头16部分插接于插接槽37内部且与之密封配合,使得第一推杆21与对应的第二推杆40相互推顶,使得第一孔塞19均不在密封封堵对应的连接头16,第二孔塞39均不再密封封堵对应的第六通孔,从而使得硬管29与对应侧的横管12内部相通;由于此时硬管29向横管12一侧移动,硬管29的移动推动对应侧的横管12向培养皿7内侧移动,此时扇形板8均向培养皿7中部靠近进行拼合,从而扇形板8将对应的培养皿7密封遮盖;同时第二电动伸缩杆36逐渐收缩,使得第二拉绳34逐渐释放,从而线轮31在扭簧的恢复力下转动,线轮31的转动带动硬管29、套管45、导向管30均随之转动,由于套管45内侧与对应侧的横管12外周能螺纹配合,套管45的转动使得套管45转动套设于横管12外周且与之螺纹配合,同时横管12推动对应的硬管29沿对应的滑槽475向固定环25一侧移动,使得第四弹簧48处于压缩状态,且此时硬管29均与对应侧的横管12密封对接,且套管45均对硬管29及横管12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锁止,此时每个培养皿7均内部相通且均与主管9连通,然后通过供气装置向进气管10内供应培养小孢子混合液的水分与氧气等气体,这样就可以对小孢子混合液进行无菌培养。
当小孢子混合液生长出对应的植株时,此时培养皿7内部的高度不能满足植株的生长需求,需要打开扇形板8,此时则使得第二电动伸缩杆36伸长,拉动第二拉绳34沿对应的第四通孔35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线轮31均转动,同时第一电动伸缩杆28也缓慢伸长,线轮31的转动以及第一拉绳14对第二软管24或第一软管23的拉动,使得套管45与对应侧的横管12分离,且由于第四弹簧48对第一滑块46的弹力,使得连接头16保持与插接槽37的密封对接,同时套管45不再与对应侧的横管12外周接触螺纹配合后,横管12在其第一弹簧13的弹力作用下沿对应的第一通孔向培养皿7外侧移动,使得扇形板8均缓慢打开,此时第一电动伸缩杆28不再伸长,此时即可保持连接头16与插接槽37的密封对接,硬管29与对应的横管12内部相通,从而继续可以向培养皿7内提供水分和氧气等,但是培养皿7上方的扇形板8均处于打开状态,这样就方便小孢子植株的培养。
当小孢子植株培养完成后,需要将培养皿7全部取出时,第一电动伸缩杆28继续伸长,则使得硬管29均与对应的横管12分离,恢复初始状态,此时所有的硬管29及横管12的外端均处于封闭状态,即可将培养皿7全部取出。
还设有与培养皿7相配合使用的将单个培养皿7取出的取出器,取出器包括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套筒56,套筒56的内径大于培养皿7的外径,套筒56的外周开设数个呈环形均布的竖向的透槽57,透槽57的下端均开口,透槽57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竖向的齿条58,齿条58下端与透槽57下端齐平,套筒56的外周固定安装四个呈环形均布的倒L形的压杆59,压杆59均与透槽57一一对应且位于对应的透槽57外侧,如图9中所示,压杆59的下端均固定安装爱面朝下的半环形的压环60,如图10所示,在进行小孢子混合液培养的过程中,导向管30的外周均固定安装齿轮61,齿轮61均能与齿条58啮合配合,当需要将某一个培养皿7取出时,将套筒59套设在需要取出的培养皿7外周,且使得每个透槽57分别位于该培养皿7外侧的导向管30外侧,套筒59向下套设在培养皿7外周的过程中,齿轮61均能与对应侧的齿条58啮合配合,从而使得导向管30、硬管29及套管45转动,当套管45与横管12外周解除螺纹配合时,压环60向下压对应侧的第一软管23或第二软管24,从而使得对应的硬管29沿导向管30向远离培养皿7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得很管12与硬管29分离,同时第一孔塞19在第二弹簧22的作用下将对应的连接头16密封封堵,同时第二孔塞39在对应的第三弹簧44的作用下将对应的硬管29外端密封封堵,此时即可将套筒59内的培养皿57取出。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呈上下对称分布的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顶面设有升降结构,通过升降结构使得上箱体与下箱体拼合密封或分离,箱体底部四角处固定安装支撑杆,上箱体内设有与小孢子混合液供应装置连接的可移动的滴液装置,下箱体内底面固定安装数个呈矩阵分布的底座,底座内设有与之插接配合的培养皿,培养皿上方设有四块呈环形均布的扇形板,培养皿上部均设有四个呈环形均布的且与之内部相通的可水平移动不能转动的连接推动结构,连接推动结构均能带动对应侧的扇形板水平移动,从而使得四块扇形板密封拼合将培养皿进行密封遮盖,相邻的两个培养皿之间两两相对的两个连接推动结构之间可分离的第一连通结构,下箱体内侧壁上部固定安装回型的主管,一侧的主管固定连接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下箱体的对应侧连接湿度、温度等能调节的小孢子培养所需的无菌气体的供气装置,与进气管相对一侧的主管中部固定连接出气管的一端,出气管的另一端贯穿下箱体的对应侧且连接气体处理装置,培养皿靠近主管一侧连接推动结构与对应侧的主管之间设有可分离的第二连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推动结构包括四个开设于培养皿上部外周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均设有与之同轴的横管,横管内端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位于培养皿内部,横管内端与培养皿的对应侧之间设有弹性密封结构,扇形板外侧下部设有与之一体结构的四分之一圆周的垂沿,横管外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一通孔固定安装锥形的连接头,横管上部均固定连接对应的扇形块的垂沿,连接头内均设有能将其密封封堵的锥形的第一孔塞,横管内均固定安装限位的第二圆环,横管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滑动环,滑动环与对应侧的第一孔塞之间固定安装连接杆,连接杆外周均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圆环的对应侧,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连接杆靠近第一孔塞一端外周,第一孔塞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水平的第一推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通结构包括第一软管,所述的第二连通结构包括第二软管,相邻的两个培养皿相对一侧的两个横管之间设有水平的第一软管,培养皿靠近主管一侧的横管与主管之间设有水平的第二软管,第二软管靠近主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侧的主管且与之内部相通,第一软管、第二软管中部均固定安装固定环,下箱体底部开设与固定环一一对应的竖向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均设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的上端均贯穿对应的第二通孔固定连接对应的固定环底部,下箱体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活动端朝下的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拉绳的下端均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第一软管的两端以及第二圆管靠近横管的一端均固定安装与之内部相通的外端封闭的硬管,硬管外周键连接导向管,导向管外周固定安装线轮,线轮的外周设有将其罩住的截面为C形的罩壳,罩壳内侧转动连接导向管外周,罩壳底部与下箱体内底面之间均固定安装竖管,下箱体底部开设与竖管内部相通的第四通孔,罩壳底部均开设与对应的竖管相通的第三通孔,线轮外周均缠绕有数圈第二拉绳,下箱体底面固定安装活动端朝下的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对应的线轮外周,第二拉绳的另一端均依次贯穿对应的第三通孔、竖管、第四通孔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硬管外端均开设锥形的插接槽,硬管外端内侧均开设锥形的第六通孔,第六通孔与对应的插接槽之间均设有水平的第五通孔,第六通孔内均设有将其密封封堵的第二孔塞,硬管内部均固定安装限位的第四圆环,第二圆环远离第二孔塞的一侧均设有与硬管内壁滑动配合的移动环,移动环与对应的第二孔塞之间安装水平的支杆,支杆外周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对应的第四圆环对应侧,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支杆靠近第二孔塞的一端外侧,第二孔塞远离支杆的一侧均固定安装与之同轴的第二推杆,第五通孔的长度小于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的长度之和,连接头均能与对应侧硬管的插接槽密封插接配合,硬管外周均设有将对应侧横管进行锁止的锁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结构包括套设于硬管外周的套管,套管内侧均开设数个呈环形均布的水平的滑槽,滑槽内均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靠近固定环的一侧与滑槽的对应内侧之间均固定安装第四弹簧,第一滑块的外端均贯穿对应的滑槽固定连接对应的硬管外周,套管远离固定环的一端内侧均设有内螺纹,横管靠近连接头的一端外周均设有外螺纹,横管与套管能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密封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横管内端外周的第一圆环,第一圆环与培养皿的对应侧之间固定安装数个呈环形均布的水平的第一弹簧,第一圆环与培养皿的对应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弹性的密封套,密封套位于第一弹簧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液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上箱体内顶面呈纵横交错的导轨,导轨的纵横交错点分别与下方的培养皿一一对应,导轨下部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电动滑块,电动滑块底面均固定安装下端开口的滴管,上箱体顶面一侧设有与供应小孢子混合液的供应装置相通的供液管,供液管的另一端贯穿上箱体的顶面伸入箱体内部,供液管的另一端与滴管之间通过可伸缩的连接软管连通,上箱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培养皿配合使用的能够单独取出培养皿的取出器,取出器包括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套筒,套筒内径大于培养皿的外径,套筒外周开设四个呈环形均布的竖向的透槽,透槽下端均开口,透槽内一侧均固定安装竖向的齿条,齿条的下端与透槽下端齐平,套筒外周固定安装于透槽一一对应的倒L形的压杆,压杆的下端均固定安装凹面朝下的半环形的压环,压环均位于对应的透槽外侧。
CN202210721408.2A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 Withdrawn CN1150672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1408.2A CN115067211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1408.2A CN115067211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7211A true CN115067211A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56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1408.2A Withdrawn CN115067211A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6721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836746U (zh) * 2018-09-11 2019-05-10 润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木槿组培再生外植体生根培养装置
CN111670811A (zh) * 2020-07-31 2020-09-18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用于细胞组织培养的恒温装置
CN112167059A (zh) * 2020-09-30 2021-01-05 普安县欣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白及组织培养用生根培育装置及方法
CN113973712A (zh) * 2021-10-26 2022-01-28 贵州民族大学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836746U (zh) * 2018-09-11 2019-05-10 润林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木槿组培再生外植体生根培养装置
CN111670811A (zh) * 2020-07-31 2020-09-18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用于细胞组织培养的恒温装置
CN112167059A (zh) * 2020-09-30 2021-01-05 普安县欣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白及组织培养用生根培育装置及方法
CN113973712A (zh) * 2021-10-26 2022-01-28 贵州民族大学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09858U (zh) 一种林业种植育苗装置
CN108739079A (zh) 一种食用菌的蓄水保湿栽培支架
CN115067211A (zh) 一种用于小孢子培养的多功能温控装置
CN111919672A (zh) 一种食用菌生产用菌种培养装置
CN214482675U (zh) 一种植物幼苗水培实验装置
CN112690135B (zh) 一种蔬菜育苗机构
CN115868351A (zh) 一种桃木幼苗自动化培育装置
CN107135840B (zh) 花盆与花卉基质分离装置
CN108967306A (zh) 一种带气压柱和升降控制机构的喂料机
CN114651644A (zh) 一种红豆杉幼苗恒温培育装置
CN208691863U (zh) 一种蓝莓种植的冬季大棚
CN114793708A (zh) 芦竹种苗繁育用空间占用率低且监管能力强的培育箱
CN113303214A (zh) 一种新型植物水培箱及水培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715494Y (zh) 自动移栽装置
CN209283944U (zh) 适宜观光农业的植株立体无土栽培装置
CN219108303U (zh) 一种幼苗种植培养装置
CN206314310U (zh) 一种具有洒水功能的可调整栀子移栽苗床
CN220211195U (zh) 一种多功能的育苗箱
CN117016360B (zh) 基于智慧农业的远程监测系统
CN220173949U (zh) 可分隔种植的育种机构
CN116616125B (zh) 一种茯苓定向生长栽培装置
CN220776882U (zh) 一种烤烟定根水精准定量灌溉装置
CN217657502U (zh) 一种湿地植物多功能育苗装置
CN219698637U (zh) 一种食用菌种植的加湿装置
CN213394612U (zh) 一种制溴蒸馏工序氯气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