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5967A -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5967A
CN115065967A CN202210233198.2A CN202210233198A CN115065967A CN 115065967 A CN115065967 A CN 115065967A CN 202210233198 A CN202210233198 A CN 202210233198A CN 115065967 A CN115065967 A CN 115065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 card
communication
determining
called
sc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31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65967B (zh
Inventor
陈勇彬
吴诚
曾萍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331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659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65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5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65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59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是关于一种终端控制方法,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识别卡SIM,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根据所述第一SIM卡所处通信场景,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是否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在执行所述本地释放机制时,释放所述第一SIM卡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

Description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使用多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越来越普及,一张SIM卡被配置为语音通信和/或短信收发,其他SIM卡被配置为传输网络数据,一张SIM卡通常处于无线连接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空闲态(IDLE)按照寻呼周期监听寻呼消息,对于非双卡双通(Dual SIM dual active,DSDA)终端,一张SIM卡若超时未收到来电,则在执行本地释放机制过快或者在执行本地释放机制过程中,会漏收语音通信和/或短信。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控制方法,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识别卡SIM,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根据所述第一SIM卡所处通信场景,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是否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在执行所述本地释放机制时,释放所述第一SIM卡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SIM卡所处通信场景,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是否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包括:当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第一场景时,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当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第二场景时,确定不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其中,处于所述第一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需求,弱于处于所述第二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需求。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语音通话之后,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语音通话之后,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根据所述第一SIM卡预设时长内的被叫统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根据所述第一SIM卡预设时长内的被叫统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的预设时长内,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被叫状态的持续时长;当所述持续时长达到时长阈值时,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加1;其中,所述被叫统计信息,至少包括:被叫次数;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二场景;或者,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小于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一场景。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SIM卡的历史通信记录,确定当前时刻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SIM卡;所述第二SIM卡被配置为传输网络数据;所述第一SIM卡被配置为语音通信和/或短信收发。
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控制装置,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识别卡SIM,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SIM卡所处通信场景,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是否执行本地释放机制;释放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本地释放机制时,释放所述第一SIM卡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配置为:当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第一场景时,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当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第二场景时,确定不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其中,处于所述第一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需求,弱于处于所述第二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需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配置为: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语音通话之后,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配置为: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根据所述第一SIM卡预设时长内的被叫统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配置为: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的预设时长内,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被叫状态的持续时长;当所述持续时长达到时长阈值时,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加1;其中,所述被叫统计信息,至少包括:被叫次数;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二场景;或者,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小于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一场景。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SIM卡的历史通信记录,确定当前时刻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SIM卡;所述第二SIM卡被配置为传输网络数据;所述第一SIM卡被配置为语音通信和/或短信收发。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包括: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识别卡SIM,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根据所述第一SIM卡所处通信场景,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是否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在执行所述本地释放机制时,释放所述第一SIM卡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如此,与现有的不经确定第一SIM卡所述的通信场景就执行本地释放机制相比,确定第一SIM卡所述的通信场景,再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是否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可以降低第一SIM卡的高频通信场景下因为主动释放与网络侧的RRC连接导致的漏接来电或漏收短信的发生概率,提升第一SIM卡的接通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申请文件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通常一张SIM卡若长时间处于无线连接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态(Connected),会占用与网络RRC连接,影响其他SIM卡的业务,一张SIM卡若超时未收到来电,则会执行本地释放机制,若执行本地释放机制过快或者在执行本地释放机制过程中,会漏收语音通信需求和/或短信,降低接通率。为了提升接通率,本公开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提供一种终端控制方法,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识别卡SIM,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步骤S102,根据所述第一SIM卡所处通信场景,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是否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在执行所述本地释放机制时,释放所述第一SIM卡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的设备形态可包括:手机、平板手机、电话手表、车载设备或其他可通信设备。
该通信设备可为包含或者安装多个SIM卡的通信设备,例如,双卡双待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识别卡SIM又可以称之为智能卡。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到SIM卡可以为标准卡、微(Mirco)SIM卡、Nano SIM卡或者嵌入式SIM卡等。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可包括但不限于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通信场景。这些通信场景的通信需求的强弱是不同的。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可包括:
通信场景1,具有第一通信需求的通信场景;
通信场景2,具有第二通信需求的通信场景;其中,第二通信需求弱于第一通信需求。
例如,在这种情况下,通信场景1是不允许执行本地释放机制的通信场景,通信场景2是允许执行本地释放机制的通信场景。
又示例性地,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可包括:
通信场景1,具有第一通信需求的通信场景;
通信场景2,具有第二通信需求的通信场景;其中,第一通信需求弱于第二通信需求;
通信场景3,具有第三通信需求的通信场景,其中,所述第三通信需求弱于所述第二通信需求。
此时,通信场景1是不允许执行本地释放机制的通信场景。
通信场景2可为:允许延迟执行本地释放机制的通信场景。
通信场景3可为:立即执行本地释放机制的通信场景。
针对于允许延迟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可为:设置定时器,在定时器定时范围内没有收到呼叫或者短信等,则可达到执行本地释放机制的执行时机。
立即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可为:判断出通行场景为通信场景3的情况下,就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在终端执行第一SIM卡的本地释放机制时,所述终端会主动发起连接释放请求,以触发终端和基站之间的连接释放,从而进入到RRC空闲态或者RRC非激活态。终端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可为:终端主动发起释放RRC连接的请求信息,以使得基站接收到请求信息之后指示终端进入到RRC空闲态或者RRC非激活态。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需求,至少指示:语音通信需求和/或接收短信的需求。
示例性地,第二通信需求弱于第一通信需求,至少包含:第二通信需求指示的第一时长内的第一SIM卡语音通信和/或接收短信的频次,低于第一通信需求指示的第一时长内的第一SIM卡语音通信和/或接收短信的频次。
和/或,
第三通信需求弱于第二通信需求,至少包含:第三通信需求指示的第一时长内的第一SIM卡语音通信和/或接收短信的频次,低于第二通信需求指示的第一时长内的第一SIM卡语音通信和/或接收短信的频次。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长可以为预先设置的任意时长。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时长,包括但不限于是以下之一:0.5小时、1小时、1.5小时、2小时、2.5小时、3小时、3.5小时及4小时。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本地释放机制,可以为:终端主动释放SIM卡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
示例性地,步骤S101中,若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具有第一通信需求,则步骤S102中,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则步骤S102,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至少指示:所述终端主动释放所述第一SIM卡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
又示例性地,步骤S101中,若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具有第二通信需求,则步骤S102,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不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2,若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不执行本地释放机制,不执行本地释放机制至少指示:所述终端不释放所述第一SIM卡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保持所述第一SIM卡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即所述UE的第一SIM卡维持在RRC连接态。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SIM卡通常处于RRC空闲态。当第一SIM卡处于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时,第一SIM卡按照寻呼周期监听寻呼消息。若终端基于第一SIM卡接收寻呼消息,则终端基于第一SIM卡发起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终端基于第一SIM卡进入RRC连接态。
本公开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SIM卡进入RRC连接态之后,等待接收网络转发的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lization Protocol,SIP)邀请(Invite)。
本公开实施例中,非双卡双通,至少指示:第一SIM卡和其他SIM卡(例如,至少一张第二SIM卡)不能实现双卡双通,即第二SIM卡属于RRC连接态时,另一张SIM卡可能需要进入到RRC空闲态或者RRC非激活态,从而释放占用的射频资源,使得第二SIM卡有足够的资源与网络侧进行通信。
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非双卡双通终端,为了减少第一SIM卡长时间占用与网络的RRC连接,从而影响第二SIM卡的业务,会发起一个等待会话初始协议邀请消息的定时器(Timer)的定时。若超时还未收到网络转发的会话初始协议邀请消息,终端会对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即主动释放第一SIM卡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降低对网络的RRC连接的长时间占用。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终端对第一SIM卡执行释放机制时,终端会通过跟踪区域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触发第一SIM卡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释放,以同步终端与网络之间的状态。
相关技术中,若不考虑第一SIM卡所处在预设时长内连续来电场景下,会引发漏收信息的问题,原因有以下至少之一:
终端对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过快,导致没有收到会话初始协议邀请消息;
在执行本地释放机制时,终端和网络处于失步状态,网络并不知道此时终端已经主动释放第一SIM卡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此时若有电话打入或短信发入,网络会直接给第一SIM卡转发会话初始协议邀请消息,用于通知第一SIM开收到电话打入或短信发入。实际上由于终端已经执行了本地释放机制,并不处于RRC连接模式状态,终端的第一SIM卡无法接收会话初始协议邀请信令的,最终造成的问题就是漏收语音通话和/短信。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执行上述步骤S101和步骤S102,先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是属于第一通信需求的通信场景,还是属于第二通信需求的通信场景,对于属于第一通信需求较低的通信场景,则可以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对于属于第二通信需求较高的通信场景,则可以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不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如此,在第一通信需求的通信场景下,减少占用网络资源的情况的发生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在第二通信需求的通信场景下,所述第一SIM卡的接通率。
本公开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所述步骤S102,包括:
步骤S1021,当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第一场景时,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步骤S1022,当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第二场景时,确定不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其中,处于所述第一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需求,弱于处于所述第二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于所述第一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需求,弱于处于所述第二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需求,可以是:处于所述第一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频率,低于处于所述第二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频率。示例性地,第一场景,可以称为低频通信场景。
又示例性地,第二场景,可以称为高频通信场景。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高频和低频是相对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场景,至少指示:在第一时长内具有第一次数的语音通信和/或接收短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场景,至少指示:在第一时长内具有第二次数的语音通信和/或接收短信。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次数小于第二次数。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时长内,第一场景的通信语音和/或短信次数,少于第二场景的通信语音和/或短信次数。
示例性地,第一次数包括以下之一:1,2,3,4,……及i;第二次数包括以下之一是:i+1,……及i+m;这里,i、m均为非0自然数。
又示例性地,该第一时长的第一次数的最大值i可以但不限于是小于6、7、8,第二次数可以但不限于是7、8、9。
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21,当第一SIM卡处于第一场景指示的低频通信场景,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22,当第一SIM卡处于第二场景指示的高频通信场景,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不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21,当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第一场景时,至少指示:所述第一SIM卡在第一时长为0.5小时内,接收到1、2、3或4通的通信语音和/或短信,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22,当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第二场景时,至少指示:所述第一SIM卡在第一时长为0.5小时内,接收到5通或大于5通的通信语音和/或短信,确定不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确定第一SIM卡的场景,来确定对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例如,当处于低频通信场景时,则对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如此,可以降低第一SIM卡对与网络的RRC连接的占用,而当处于第二场景时,则不对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如此,可以提升所述第一SIM卡在高频通信场景的接通率。通过上述基于第一场景或第二场景确定是否对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平衡了第一SIM卡对与网络的RRC连接的占用问题,以及第一SIM卡通信需求频繁时的漏接问题,即在考虑降低与网络的RRC连接占用的情况发生的同时,提升了接通率。
本公开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所述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
步骤S1011,按照第一周期,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周期,至少指示:终端配置的一定时间间隔。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周期,包括但不限于是以下之一:10分钟、20分钟、30分钟、40分钟、50分钟、60分钟。
一个实施例中,按照第一周期指示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SIM卡处于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时,第一SIM卡按照寻呼周期监听寻呼消息,这里,可以将第一周期设置为与寻呼周期同步。
示例性地,若将第一周期设置为与寻呼周期同步,则在寻呼周期内刚好监听到有寻呼消息的状态下,也开启了对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的周期性判断。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周期性判断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可以规律性地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降低对所述第一SIM卡所述的通信场景的忽略。
本公开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所述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
步骤S1012,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语音通话之后,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SIM卡处于语音通话时,则第一SIM卡必然处于RRC连接态,与基站之间建立有RRC连接,若在第一SIM卡结束语音通话之后,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就可以及时地确定第一SIM卡是否需要从RRC连接态切换到RRC空闲态或RRC非激活态,尽可能少的减少第一SIM占据终端内第二SIM卡所需的射频资源等通信资源。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SIM卡较其他SIM卡,较长时间处于没有语音通话和/或接收短信的状态,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语音通话之后,有必要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即有必要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述的通信场景是高频通信场景还是低频通信场景,从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通信场景的确定操作,节省终端的功耗。
若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空闲态或长期处于空闲态,周期性判断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场景,会浪费终端功耗。而在所述第一SIM卡在结束语音通话之后,就触发对所述第一SIM卡通信场景的确定,能减少不必要的周期性判断,降低终端的耗能。
本公开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所述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语音通话之后,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
步骤S10121,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根据所述第一SIM卡预设时长内的被叫统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设置所述第一SIM卡的预设时长,确定所述第一SIM卡预设时长内的被叫统计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被叫统计信息,至少指示:统计且量化第一SIM卡被叫是否频繁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统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是以下至少之一:
被叫次数;
被叫顺序;
被叫时间信息;所述被叫时间,至少指示第一SIM卡接收到被叫时的时刻。
示例性地,所述统计信息,可以是以统计信息队列的形式组成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统计信息队列的组成,至少包括:被叫次数n,以及与每一个被叫次数n对应的被叫顺序、被叫时间信息组成的队列。
示例性地,被叫次数的取值,包括但不限于是:1,2,……,k,……,n。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长,至少指示: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预设的能接收被叫的最长时长。示例性地,所述预设时长,包括但不限于是:2h、2.5h、3h、3.5h、4h、4.5h、5h等任意设置的合适的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启动计时,若在计时值大于或者等于等待阈值之后依旧第一SIM卡没有接收到来电,则认为当前第一SIM卡结束上次通话之后的被叫次数为0,当前通信场景为第一场景,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若在计时值小于等待阈值时,第一SIM卡接收到来电,即第一SIM卡接收到来电的情况,确定第一SIM卡结束上一次通话之后的被叫信息的统计,得到上述统计信息,并将统计信息加入到统计信息队列。
示例性地,所述等待阈值可预先确定,包括但不限于是:5s、10s、15s、20s及25s等任意设置的合适的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在第1次被叫和第n次被叫之间的被叫时间之差若大于预设时长,则将第n次被叫的统计信息从统计信息队列中移除。如此,使得统计信息队列中的统计信息能及时动态更新,不保留过多统计信息,降低存储空间的占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SIM卡预设时长内的被叫统计信息,指示所述被叫频次较高,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高频通信场景,即第一场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SIM卡预设时长内的被叫统计信息,指示所述被叫频次较低,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低频通信场景,即第二场景。
本公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SIM卡预设时长内的被叫统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如第一场景或第二场景,可以较准确地通过预设时长内的被叫统计信息,量化所述第一SIM卡在预设时长内的被叫频次。
本公开实施例中,结合图6所示,所述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根据所述第一SIM卡预设时长内的被叫统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
步骤S101211,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的预设时长内,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被叫状态的持续时长;
步骤S101212,当所述持续时长达到时长阈值时,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加1;其中,所述被叫统计信息,至少包括:被叫次数;
步骤S101213,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二场景;
或者,
步骤S101214,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小于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一场景。
本公开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达到至少包括大于或等于的含义,低于至少包括小于或者等于的含义。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持续时长,至少指示:第一SIM卡的同一次被叫开始时间与被叫的结束时间的时间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持续时长用于确定所述被叫是否有效,若所述持续时长小于时长阈值,则对应被叫为有效被叫,会被统计到被叫次数中,被叫次数加1,记录该次被叫的被叫时间信息,并且将该次被叫加入到统计信息队列,更新该次被叫在统计信息队列中对应的被叫次数、被叫顺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时长阈值,则对应被叫为无效被叫,不会被统计到被叫次数中,被叫次数不加1,不记录该次被叫的被叫时间信息,也不会将该次被叫加入到统计信息队列,不更新统计信息队列的统计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时长阈值,至少指示:用于确定所述被叫为有效被叫的最小的持续时长。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有效被叫,至少指示:具有正常通话内容的被叫。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无效被叫,至少指示:骚扰电话内容的被叫。
示例性地,所述时长阈值,包括但不限于是:2s、3s、4s、5s等任意合适的时间。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次数阈值,至少指示:在预设时长内,符合高频通信场景的设置个数。
示例性地,所述次数阈值,包括但不限于是:3个、4个、5个、6个。
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1211,通过定时器设定预设时长,并且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的预设时长内,启动监听以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被叫状态的持续时长。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被叫状态的持续时长,进一步可以确定所述被叫是有效被叫还是无效被叫,如此,可以降低对无效被叫如骚扰电话的统计以及无效被叫的干扰。
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1212,当所述持续时长达到时长阈值时,至少指示,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长阈值。
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1212中,当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长阈值时,所述被叫为有效被叫,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加1。如此,可以统计有效的被叫。
示例性地,关于步骤S101212,设置的时长阈值为5s,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被叫状态的持续时长为10s,则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时长阈值,所述被叫为有效被叫,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加1。
一个实施例中,关于步骤S101212,当所述持续时长小于所述时长阈值时,所述被叫为无效被叫,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不加1。如此,可以降低对无效来电的统计,以降低无效来电的干扰。
示例性地,关于步骤S101212,设置的时长阈值为2s,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被叫状态的持续时长小于2s,所述被叫为无效被叫,则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不加1。如此,可以降低对无效来电的统计,以降低无效来电的干扰。
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1213,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至少指示,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次数阈值。
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101213,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二场景。
示例性地,关于步骤S101213,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为4,次数阈值为4,则满足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次数阈值,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二场景。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无效被叫,若接连有多次持续时长没有达到时长阈值,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不加1,可以降低无效被叫对确定第二场景的干扰,以及降低对用户的干扰。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持续时长确定有效被叫或无效被叫,以确定有效被叫的次数,可以降低无效被叫如骚扰电话的统计,并且降低无效被叫的干扰,提供更有效的统计信息;便于更精准地判断有效的第二场景,并且降低终端的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关于步骤S101214,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为3,次数阈值为4,则满足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小于所述次数阈值,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一场景。
本公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小于次数阈值时说明所述第一SIM卡在第一时长内的被叫频次较低,处于低频通信场景,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在处于通信需求较弱的第一场景下,主动释放与网络的RRC连接,如此,可以降低在低频通信场景下所述第一SIM卡对网络资源的占用。
本公开实施例中,结合图7所示,所述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
步骤S1013,根据所述第一SIM卡的历史通信记录,确定当前时刻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SIM卡的历史通信记录,可以是记载的历史时间段内的通信记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历史通信记录,记载的是所述第一SIM卡历史时间的通信记录。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历史通信记录,确定所述用户的通信场景与时间分布的关系。
示例性地,通过在一段历史时间内对所述历史通信记录的分析,确定所述用户在每日的时间分布与通信场景的关系。
示例性地,通过对历史一个月的时间内的历史通信记录的分析,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在每一个工作日的,时间分布与通信场景的关系,和/或第一SIM卡在每一个休息日的,时间分布与通信场景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对历史一个月的时间内的历史通信记录的分析,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在每一个工作日的,时间分布与通信场景的关系,至少包括但不限于是以下之一:
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在工作日的上午9点到12点,处于高频通信场景;
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在工作日的中午12点到下午6点,处于低频通信场景;
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在工作日的夜晚6点到10点,处于高频通信场景。
相对应的,若所述当前时刻属于工作日的上午9点到12点,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高频通信场景;
若所述当前时刻属于工作日的中午12点到下午6点,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低频通信场景;
若所述当前时刻属于工作日的夜晚6点到10点,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高频通信场景。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对历史一个月的时间内的历史通信记录的分析,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在每一个休息日的,时间分布与通信场景的关系,至少包括但不限于是以下之一:
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在休息日的上午9点到中午12点,处于低频通信场景;
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在休息日的中午12点到夜晚10点,处于高频通信场景。
相对应的,若所述当前时刻属于休息日的上午9点到中午12点,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低频通信场景。
若所述当前时刻属于休息日的中午12点到夜晚10点,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高频通信场景。
本公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SIM卡的历史通信记录,确定当前时刻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可以利用历史通信记录,快速确定当前时刻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如此,可以提升判断速度,并智能地提升对第二场景的确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SIM卡;所述第二SIM卡被配置为传输网络数据;
所述第一SIM卡被配置为语音通信和/或短信收发。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SIM卡,可以是所述第一SIM卡之外的其他SIM卡。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SIM卡可以为副卡,所述第二SIM卡可以为主卡。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SIM卡被配置为传输网络数据,至少用于:需要网络数据才能进行的网络业务。
示例性地,第二SIM卡被配置为传输网络数据,至少用于以下之一:
网上冲浪;
游戏;
观看直播;
购物;
观看在线视频;
阅读在线书籍。
示例性地,所述语音通信,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
计费语音通信;
免费语音通信。
示例性地,所述短信,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
文字短信;
图片彩信;
音乐彩信。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业务配置不同,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以实现不同的分工合作,提供更流畅的使用体验。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双卡智能终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当智能终端插入双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时,用户会设置其中一张SIM卡为数据卡,即会默认使用该卡来进行上网、游戏、看直播等数据业务。另一张卡则被称为副卡,主要的功能就是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等。
副卡通常处于无线连接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空闲态(IDLE)按照寻呼周期监听寻呼消息,如果收到了属于自己的寻呼,则发起RRC连接进入无线连接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态(Connected)态,等待接收网络转发的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lization Protocol,SIP)邀请(Invite)消息。针对非双卡双通(DualSIM dual active,DSDA)终端,为了避免副卡长时间占用射频资源影响主卡业务,现有芯片厂商方案会启动一个等待会话初始协议邀请消息的定时器(Timer),若定时器超时还未收到网络转发的会话初始协议邀请消息,副卡会主动执行本地释放机制以便及时释放射频资源,并通过跟踪区域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触发网络释放和终端的RRC连接,以同步终端和网络的状态。
然而在副卡短时间内连续来电场景下,上述本地释放机制会引发漏收电话的问题,原因有以下两类:
1.终端采用本地释放机制的方式过快,导致没有收到会话初始协议邀请消息
2.执行本地释放机制的过程中,这时终端和网络是属于失步状态的,网络并不知道此时终端已经进行了主动释放,此时若有用户给副卡打电话,网络会直接给副卡转发会话初始协议邀请消息来通知副卡收到一通来电。实际上由于终端已经进行了本地释放,并不处于无线连接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态(Connected)态,是无法收到主叫发来的会话初始协议邀请信令的,最终造成的问题就是漏收来电。
基于如上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双卡终端的提供副卡来电接通率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旨在基于监听双卡终端副卡在一段时间内收到来电的频次,判断当前副卡是否处于连续来电场景。并通过动态的开关副卡本地释放机制,来保证副卡的来电接通率。
本公开实施例中,结合图8所示,所述终端控制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副卡电话(MT_Call)结束后启动监听下一通电话的等待时长(Timer T_nextcall);此处的副卡可以为前述第一SIM卡,副卡的一次被叫,又可以称为副卡的一次来电,等待时长可以为前述的启动计时的计时值。
步骤S202,若等待时长(T_nextcall)小于10秒,将这通被叫(Call)加入统计信息队列(Call_List:[{被叫次数n(Call_n),被叫时间(happen_time)}]);此处的统计信息队列,又可以称为来电统计队列;被叫次数,又可以称为来电次数;被叫时间,又可以称为来电时间。
步骤S203,统计信息队列[{被叫次数,被叫时间}]对每个被叫(call)启动记录时间(T_out)(默认3个钟),如果超时,从统计信息队列移除;此处的超时又可以理解为:若第n个被叫的被叫时间与第1个被叫的被叫时间之差大于预设时长(预设时长默认3个小时),则超时。
步骤S204,如果统计信息队列电话的被叫次数(Call_Number)>=次数阈值N(默认4次),得出副卡的连续来电较频繁,启动优化,关闭副卡本地释放机制,让网络主动释放连接,避免副卡失步;
步骤S205,如果统计信息队列电话的被叫次数<次数阈值N(默认4次),得出副卡的连续来电较恢复较低频次,关闭优化,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终端控制方法,提高了双卡非双卡双通终端的副卡来电接通率,达到了在通信需求高的场景下保持通话的目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公开实施例中,结合图9所示,提供一种终端控制装置300,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识别卡SIM,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01,用于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第二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SIM卡所处通信场景,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是否执行本地释放机制;释放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本地释放机制时,释放所述第一SIM卡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302,还配置为:
当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第一场景时,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当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第二场景时,确定不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其中,处于所述第一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需求,弱于处于所述第二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需求。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01,还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语音通话之后,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01,还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根据所述第一SIM卡预设时长内的被叫统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01,还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的预设时长内,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被叫状态的持续时长;
当所述持续时长达到时长阈值时,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加1;其中,所述被叫统计信息,至少包括:被叫次数;
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二场景。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01,还配置为:
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小于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一场景。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01,还配置为:
根据所述第一SIM卡的历史通信记录,确定当前时刻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SIM卡;所述第二SIM卡被配置为传输网络数据;
所述第一SIM卡被配置为语音通信和/或短信收发。
本公开实施例中,结合图10所示,提供一种电子设备400,包括: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404;
处理器420,与存储器404连接;
其中,处理器420被配置为执行前述任意技术方案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
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400的框图。例如,装置4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0,装置4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402,存储器404,电力组件406,多媒体组件408,音频组件4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412,传感器组件414,以及通信组件416。
处理组件402通常控制装置4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4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4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408和处理组件4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4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4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4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4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406为装置4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4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4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408包括在所述装置4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4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4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4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4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4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404或经由通信组件4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4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412为处理组件4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4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4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414可以检测到设备4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4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414还可以检测装置400或装置4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4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4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4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4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4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4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4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4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4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4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4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4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4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400的处理器4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能够执行前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至少能够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根据所述第一SIM卡所处通信场景,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是否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在执行所述本地释放机制时,释放所述第一SIM卡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
可以理解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SIM卡所处通信场景,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是否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包括:
当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第一场景时,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当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第二场景时,确定不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其中,处于所述第一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需求,弱于处于所述第二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需求。
可以理解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
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语音通话之后,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可以理解地,所述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语音通话之后,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
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根据所述第一SIM卡预设时长内的被叫统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可以理解地,所述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根据所述第一SIM卡预设时长内的被叫统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
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的预设时长内,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被叫状态的持续时长;
当所述持续时长达到时长阈值时,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加1;其中,所述被叫统计信息,至少包括:被叫次数;
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二场景;
或者,
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小于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一场景。
可以理解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SIM卡的历史通信记录,确定当前时刻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可以理解地,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SIM卡;所述第二SIM卡被配置为传输网络数据;
所述第一SIM卡被配置为语音通信和/或短信收发。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申请文件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申请文件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识别卡SIM,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根据所述第一SIM卡所处通信场景,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是否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在执行所述本地释放机制时,释放所述第一SIM卡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SIM卡所处通信场景,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是否执行本地释放机制,包括:
当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第一场景时,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当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第二场景时,确定不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其中,处于所述第一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需求,弱于处于所述第二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
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语音通话之后,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语音通话之后,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
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根据所述第一SIM卡预设时长内的被叫统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根据所述第一SIM卡预设时长内的被叫统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
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的预设时长内,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被叫状态的持续时长;
当所述持续时长达到时长阈值时,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加1;其中,所述被叫统计信息,至少包括:被叫次数;
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二场景;
或者,
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小于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一场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SIM卡的历史通信记录,确定当前时刻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SIM卡;所述第二SIM卡被配置为传输网络数据;
所述第一SIM卡被配置为语音通信和/或短信收发。
8.一种终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用户识别卡SIM,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SIM卡所处通信场景,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是否执行本地释放机制;释放模块,用于在执行所述本地释放机制时,释放所述第一SIM卡与网络之间的RRC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配置为:
当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第一场景时,确定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当所述第一SIM卡处于第二场景时,确定不对所述第一SIM卡执行本地释放机制;
其中,处于所述第一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需求,弱于处于所述第二场景的所述第一SIM卡的通信需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终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根据所述第一SIM卡预设时长内的被叫统计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所处的通信场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SIM卡结束通话之后的预设时长内,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被叫状态的持续时长;
当所述持续时长达到时长阈值时,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加1;其中,所述被叫统计信息,至少包括:被叫次数;
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二场景;
或者,
当所述第一SIM卡的被叫次数小于次数阈值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所述第一场景。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SIM卡;所述第二SIM卡被配置为传输网络数据;
所述第一SIM卡被配置为语音通信和/或短信收发。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
14.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
CN202210233198.2A 2022-03-10 2022-03-10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0659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3198.2A CN115065967B (zh) 2022-03-10 2022-03-10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3198.2A CN115065967B (zh) 2022-03-10 2022-03-10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5967A true CN115065967A (zh) 2022-09-16
CN115065967B CN115065967B (zh) 2024-05-07

Family

ID=83197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3198.2A Active CN115065967B (zh) 2022-03-10 2022-03-10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6596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0574A (zh) * 2015-04-15 2015-07-1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6028473A (zh) * 2016-05-19 2016-10-1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挂断方法及装置
WO2017054572A1 (zh) * 2015-09-30 2017-04-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双卡双待单通终端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7079942A1 (zh) * 2015-11-12 2017-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正在进行语音业务的终端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08924817A (zh) * 2018-06-28 2018-1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sim卡状态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505678A (zh) * 2019-07-09 2019-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释放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85787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网络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1758270A (zh) * 2020-05-27 2020-10-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的无线通知区rna更新、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1017903A1 (zh) * 2019-07-31 2021-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呼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67716A (zh) * 2020-10-30 2021-0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0574A (zh) * 2015-04-15 2015-07-1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54572A1 (zh) * 2015-09-30 2017-04-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双卡双待单通终端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7079942A1 (zh) * 2015-11-12 2017-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正在进行语音业务的终端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06028473A (zh) * 2016-05-19 2016-10-1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挂断方法及装置
CN108924817A (zh) * 2018-06-28 2018-11-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sim卡状态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385787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网络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0505678A (zh) * 2019-07-09 2019-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释放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17903A1 (zh) * 2019-07-31 2021-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呼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758270A (zh) * 2020-05-27 2020-10-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的无线通知区rna更新、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367716A (zh) * 2020-10-30 2021-02-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ALEH SADREDDINI: "A Novel Centralized Cloud-Based Mobile Data Rollover Management",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vol. 28, no. 2, 19 March 2021 (2021-03-19), pages 166 - 171, XP011854493, DOI: 10.1109/MWC.001.2000264 *
李;: "GSM-R网络运维数据分析系统的研究", 上海铁道科技, no. 04, 25 December 2016 (2016-12-25), pages 33 - 3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5967B (zh) 202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6452B (zh) 省电信号监听方法及装置
CN109314972B (zh) 带宽部分的切换触发方法及装置、信息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342863B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604376B (zh) 信道监听控制方法、装置和用户终端
CN109792746B (zh) 时域资源分配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9451842B (zh) 用户设备省电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9496445B (zh) 非连续接收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334651B (zh) 收集用户端数据实现预设需求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886789B (zh) 确定上下行切换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46730B (zh) 呼叫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9863813B (zh)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US2022025649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ceiving paging signaling,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paging signaling
CN109075878B (zh) 监听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9352A (zh) 响应指示方法和装置、响应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417730B (zh) 直连链路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2088541A (zh) 一种寻呼信道监听方法、寻呼信道监听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30180180A1 (en) Paging processing method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1160668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lving du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paging conflict
CN108476385B (zh) 用于接收和发送系统消息的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7223360B (zh) 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99724B (zh) 控制终端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5474284A (zh) 调度方法、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603843A (zh) 缓存指示方法及装置、资源发送方法及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13661742B (zh) 信道监听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5065967B (zh)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