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2461A - 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2461A
CN115062461A CN202210634653.XA CN202210634653A CN115062461A CN 115062461 A CN115062461 A CN 115062461A CN 202210634653 A CN202210634653 A CN 202210634653A CN 115062461 A CN115062461 A CN 115062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evel
underground
underground structure
float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46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虎
商金华
曾纯品
董亚楠
高扬
王鑫
丁庆忠
张恩重
王洪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Rail Transit Group Co Ltd
No 801 Hydrogeological Engineering Geology Brigade of Shando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Rail Transit Group Co Ltd
No 801 Hydrogeological Engineering Geology Brigade of Shando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Rail Transit Group Co Ltd, No 801 Hydrogeological Engineering Geology Brigade of Shando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filed Critical Jinan Rail Transi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46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624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62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24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00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in situ
    • E02D1/02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in situ before construction work
    • E02D1/027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in situ before construction work by investigating properties relating to fluids in the soil, e.g. pore-water pressure, permeabilit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1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soil pressure or hydraulic pressure
    • E02D31/1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soil pressure or hydraulic pressure against upward hydraulic press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8Flu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Algebra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及方法,包括获取拟建地下结构场地的提前预设好的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以及地下水流向参数;基于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以及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利用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走向的法线方向的夹角,确定水力坡度;基于水力坡度,结合含水层影响半径,确定受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位壅高;根据地下水位壅高以及基于历史长期观测水位及降雨量资料得到的抗浮水位建议值,确定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值。

Description

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地下空间工程被修建,地下工程结构的存在阻断了地下水渗流场的原始径流通道,使得地下水渗流条件发生了变化,导致迎水侧地下水位升高,对地下工程结构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地下空间工程对地下水渗流条件的改变导致的环境问题不断凸显。有研究人员对某地某小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特征的调查表明,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小区周边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小区周围由原来的径流排泄区慢慢转变为一小型的“蓄水区”,造成了小区周边地下水位大幅上升,并对构筑物产生了不利影响。
现有的基于Mann-Kendall趋势分析的场地抗浮设防水位确定方法解决当前国内部分工程中直接拿历史最高水位作为场地抗浮设防水位,从而对建筑物基底水压力估计过高、造成浪费的问题。
综上,目前,地下结构阻隔作用造成的地下水渗流场及地下水位的变化已受到工程建设者的重视,但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时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如何取值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如何在勘察阶段得到“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工程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及方法,本发明能通过勘察期间得到的地下水位、水力坡度、影响半径等参数,快速得到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了一种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包括:
获取拟建地下结构场地提前预设好的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以及地下水流向参数;
基于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以及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利用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法向的夹角,确定地下结构法向方向的水力坡度;
基于水力坡度,结合含水层影响半径,确定受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位壅高;
根据地下水位壅高以及基于历史长期观测水位及降雨量资料得到的抗浮水位建议值,确定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值。
进一步地,当地下水流向垂直于地下结构走向时,水力坡度计算公式按照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3681596820000021
式中:h1、h2为勘察期间水流方向上的任意两勘察孔内的地下水位/m;L0为两勘察孔的距离/m。
进一步地,当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走向的法线呈夹角α时,水力坡度计算公式按照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3681596820000031
式中:h1、h2为勘察期间水流方向上的任意两勘察孔内的地下水位/m;L0两勘察孔的距离/m;α为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走向的法线方向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水力坡度还通过绘制地下水流场图确定,具体为:
通过多个勘察孔的位置坐标、高差、水位以及流速流向,绘制地下水流场图;
通过地下水流场图确定垂直于地下结构走向的地下水水力坡度,按照如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3681596820000032
ΔH为上下游总水头损失;L为流线长度;α为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走向的法线方向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水位壅高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681596820000033
式中,R为含水层影响半径;h1、h2为勘察期间水流方向上的任意两勘察孔内的地下水位/m;L0为两勘察孔的距离/m;J为水力坡度;Δh为受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位壅高值/m;K为暴雨影响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含水层影响半径是通过抽水试验确定的。
进一步地,所述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值,具体为:
Hf=Ho+Δh
式中:Hf为考虑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值/m;Ho为基于历史长期观测水位及降雨量资料得到的抗浮水位建议值/m;Δh为受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位壅高值/m。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提供了一种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地下结构的提前预设好的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以及地下水流向参数;
水力坡度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以及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利用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走向的夹角,确定地下结构法向方向的水力坡度;
地下水位壅高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水力坡度,结合含水层影响半径,确定受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位壅高;
抗浮设防水位值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地下水位壅高以及基于历史长期观测水位及降雨量资料得到的抗浮水位建议值,确定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值。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中的步骤。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中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可在勘察阶段,根据勘察获得地下水位等参数,快速确定迎水面地下水位壅高,并基于此确定考虑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
2、本发明可以在工程建设前预判地下工程建设对地下水阻隔作用产生的地下水位上升对工程结构的影响。
3、本发明原理清晰、操作方便、信息化程度高,无需采用数值模拟等复杂手段,方便工程建设人员快速评价抗浮设防水位。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两勘探间点潜水运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地下水流向垂直于地下结构走向时的位置关系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走向的法线呈夹角α时的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终端,还可以应用于包括终端和服务器和系统,并通过终端和服务器的交互实现。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器、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但并不局限于此。终端以及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包括:
获取拟建地下结构场地提前预设好的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以及地下水流向参数;
基于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以及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利用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法向的夹角,确定地下结构法向方向的水力坡度;
基于水力坡度,结合含水层影响半径,确定受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位壅高;
根据地下水位壅高以及基于历史长期观测水位及降雨量资料得到的抗浮水位建议值,确定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值。
具体地,如图2所示,模拟地层条件和勘察结果,预先布设若干个勘察孔,至少包括两个勘察孔,勘察孔A及勘察孔B,勘察孔A、B之间距离为L0,两孔之间地下水流动满足由观测孔A流向观测孔B条件,且为潜水流,隔水层均质同向,底部隔水层水平,地下水流动特征符合裘布依假设。
实际工作中,勘察孔恰好位于地下水流向方向几率较低,因此可设置多个勘察孔,并记录各勘察孔坐标位置、高程、水位等信息,并能根据各勘察孔数据,绘制地下水流网图。
具体地,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具体实施时,包括两种方法,如下:
方法一:
1、设沿地下水流方向上布设两勘察孔——勘察孔A和勘察孔B,勘察孔A测得的水位高度为h1,勘察孔B测得的水位高度为h2,根据勘察孔A、B坐标计算两孔之间距离L0
2、量测地下水流速流向等参数。
3、如图3所示,当地下水流向垂直于地下结构走向时,按照下式计算水力坡度
Figure BDA0003681596820000081
如图4所示,当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走向的法线呈夹角α时,水力坡度计算公式可按照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3681596820000082
4、根据抽水试验或经验,确定含水层影响半径R。
5、基于历史长期观测水位及降雨量资料确定抗浮水位建议值Ho
6、求取地下水位的壅高,无相关经验时,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3681596820000083
7、根据下式确定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
Hf=Ho+Δh (4)
式中:Hf为考虑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值/m;
Ho为基于历史长期观测水位及降雨量资料得到的抗浮水位建议值/m;
Δh为受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位壅高值/m。
方法二:
1、施工若干个勘察孔,并采集坐标、高程、水位、流速、流向等参数;
2、绘制地下水流网图;
3、通过地下水流场图确定垂直于地下结构走向的地下水水力坡度,具体的,可按照如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3681596820000091
ΔH为上下游总水头损失;
L为流线长度;
α为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走向的法线方向的夹角。
4、根据抽水试验或经验,确定含水层影响半径R。
5、基于历史长期观测水位及降雨量资料确定抗浮水位建议值Ho
6、求取地下水位的壅高,无相关经验时,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3681596820000092
7、根据下式确定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
Hf=Ho+Δh
式中:Hf为考虑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值/m;
Ho为基于历史长期观测水位及降雨量资料得到的抗浮水位建议值/m;
Δh为受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位壅高值/m。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地下结构的提前预设好的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以及地下水流向参数;
水力坡度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以及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利用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走向的夹角,确定地下结构法向方向的水力坡度;
地下水位壅高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水力坡度,结合含水层影响半径,确定受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位壅高;
抗浮设防水位值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地下水位壅高以及基于历史长期观测水位及降雨量资料得到的抗浮水位建议值,确定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值。
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一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系统的一部分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所提出的系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外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中的步骤。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拟建地下结构场地提前预设好的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以及地下水流向参数;
基于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以及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利用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法向的夹角,确定地下结构法向方向的水力坡度;
基于水力坡度,结合含水层影响半径,确定受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位壅高;
根据地下水位壅高以及基于历史长期观测水位及降雨量资料得到的抗浮水位建议值,确定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地下水流向垂直于地下结构走向时,水力坡度计算公式按照下式计算:
Figure FDA0003681596810000011
式中:h1、h2为勘察期间水流方向上的任意两勘察孔内的地下水位/m;L0为两勘察孔的距离/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走向的法线呈夹角α时,水力坡度计算公式按照下式计算:
Figure FDA0003681596810000012
式中:h1、h2为勘察期间水流方向上的任意两勘察孔内的地下水位/m;L0两勘察孔的距离/m;α为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走向的法线方向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坡度还通过绘制地下水流场图确定,具体为:
通过多个勘察孔的位置坐标、高差、水位以及流速流向,绘制地下水流场图;
通过地下水流场图确定垂直于地下结构走向的地下水水力坡度,按照如下公式确定:
Figure FDA0003681596810000021
ΔH为上下游总水头损失;L为流线长度;α为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走向的法线方向的夹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位壅高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681596810000022
式中,R为含水层影响半径;h1、h2为勘察期间水流方向上的任意两勘察孔内的地下水位/m;L0为两勘察孔的距离/m;J为水力坡度;Δh为受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位壅高值/m;K为暴雨影响安全系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层影响半径是通过抽水试验确定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值,具体为:
Hf=Ho+Δh
式中:Hf为考虑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值/m;Ho为基于历史长期观测水位及降雨量资料得到的抗浮水位建议值/m;Δh为受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位壅高值/m。
8.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地下结构的提前预设好的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以及地下水流向参数;
水力坡度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以及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利用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走向的夹角,确定地下结构法向方向的水力坡度;
地下水位壅高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水力坡度,结合含水层影响半径,确定受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位壅高;
抗浮设防水位值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地下水位壅高以及基于历史长期观测水位及降雨量资料得到的抗浮水位建议值,确定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值。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方法中的步骤。
CN202210634653.XA 2022-06-07 2022-06-07 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50624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4653.XA CN115062461A (zh) 2022-06-07 2022-06-07 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4653.XA CN115062461A (zh) 2022-06-07 2022-06-07 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2461A true CN115062461A (zh) 2022-09-16

Family

ID=83199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4653.XA Pending CN115062461A (zh) 2022-06-07 2022-06-07 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624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3754A (zh) * 2023-12-29 2024-02-02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抗浮设防水位的综合确定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3754A (zh) * 2023-12-29 2024-02-02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抗浮设防水位的综合确定方法
CN117493754B (zh) * 2023-12-29 2024-03-08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抗浮设防水位的综合确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32931B (zh) 一种平原水网地区内涝风险的模块化分析方法
Scawthorn et al. HAZUS-MH flood loss estimation methodology. I: Overview and flood hazard characterization
US2016004709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lood zone modeling
CN109376481B (zh) 基于多gpu的数字岩心相渗曲线的计算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US8725478B2 (en) Reservoir upscaling method with preserved transmissibility
CN107783186B (zh) 一种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及装置
Sung et al. Effects of flood control strategies on flood resilience under sociohydrological disturbances
CN114118884A (zh) 一种城市暴雨内涝区域风险识别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Ke Flood risk analysis for metropolitan areas–a case study for Shanghai
US10598818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geological caves
Parhizkar et al. Predicting water level drawdown and assessment of land subsidence in Damghan aquifer by combining GMS and GEP models
Rehamnia et al. Modeling of seepage flow through concrete face rockfill and embankment dams using three heurist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roaches: a comparative study
CN115062461A (zh) 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及方法
CN112117700A (zh) 水下电缆路线规划工具
CN104533519B (zh) 立井井筒通过强含水厚岩层时涌水水害的治理方法
CN113932877B (zh) 一种矿区的岩溶水位预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Yihdego et al. Why is the Groundwater Level Rising? A Case Study Using HARTT to Simulate Groundwater Level Dynamic: Yihdego et al.
Hou et al. Effect o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spatial resolution on depression storage
CN111612908A (zh) 水利工程淹没范围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az et al. Coupled 1D-2D hydraulic simulation of urban drainage systems: model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Kumar et al. Simulation of coastal aquifer using mSim toolbox and COMSOL multiphysics
CN114996909A (zh) 地下水污染物水力阻截决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ana et al. Feasibility study of using treated wastewater to mitigate seawater intrusion along northern coast of Oman
Chen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otential inundation in a coastal zone
Saul et al. Integrated urban flood model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