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2029B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2029B
CN115062029B CN202210964568.XA CN202210964568A CN115062029B CN 115062029 B CN115062029 B CN 115062029B CN 202210964568 A CN202210964568 A CN 202210964568A CN 115062029 B CN115062029 B CN 1150620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al
time
exploration
ver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45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62029A (zh
Inventor
王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njierui Sof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njierui Sof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njierui Sof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njierui Sof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6456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620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62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2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62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20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5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the statu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if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on, off, available, not avai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8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r parameters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of power, currents, temperature, humidity, position, vib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89Monitoring arrangements determined by the means or processing involved in sensing the monitored data, e.g. interfaces, connectors, sensors, probes, ag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4Tools and structures for managing or administer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1Access rights, e.g. capability list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cess tables, access matr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涉及数据成果管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构建成果数据库,以至于勘探开发过程的合格性无法准确验证的技术问题,将油气藏勘探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历史数据构建勘探各过程的数据标准,提高了数据成果的管理效率,同时提高勘探数据合格性以及勘探的工作效率;将实时勘探开发过程的参数数据与成果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出当前勘探开发过程的合格性,同时在勘探合格的前提下能够对成果数据库进行更新,有利于成果数据库的数据有利效率,进一步地提高了实时勘探开发过程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成果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油气藏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大量形式多样的数据资源,这些数据同地下的油藏资源一样是极其宝贵的财富,科研人员利用已产生的各类数据,经过分析处理,确定明确的勘探领域,制定合理的油田开发方案,保证油田持续生产。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构建成果数据库,以至于勘探开发过程的合格性无法准确验证,同时不能够将成果数据库进行更新,以至于成果数据库的工作效率降低;此外,在成果数据库实时数据录入时,无法准确设置发送类型,不能够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同时降低了数据录入的网络资源消耗。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将油气藏勘探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历史数据构建勘探各过程的数据标准,提高了数据成果的管理效率,同时提高勘探数据合格性以及勘探的工作效率;将实时勘探开发过程的参数数据与成果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出当前勘探开发过程的合格性,同时在勘探合格的前提下能够对成果数据库进行更新,有利于成果数据库的数据有利效率,进一步地提高了实时勘探开发过程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
成果数据库构建单元,用于根据历史数据构建勘探各过程的数据标准,通过分析采集到有效数据、低下数据以及无效数据,并将其汇总构建成果数据库,其在成果数据库构建时,将对应数据的产生时刻进行采集存储,随后生成构建完成信号并将构建完成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流程数据采集检测单元,用于将实时勘探开发过程的参数数据与成果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出当前勘探开发过程的合格性,采集到更新数据与验证合格数据,并将其发送至成果数据库;
实时数据分发控制单元,用于将实时参数数据当前录入环境进行分析,判断当前录入环境的浮动状态,根据录入环境浮动状态进行数据分发类型控制,获取到实时参数数据的当前环境稳定状态系数,根据环境稳定状态系数分析将实时参数数据录入分别控制为主动录入和被动录入;
数据安全监控单元,用于将成果数据库被访问时进行数据安全监控,判断各个访问终端的权限交集是否正常,通过分析生成不易监控信号和易监控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成果数据库构建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采集到油气藏历史相邻勘探周期以及间隔勘探周期,并将对应周期作为成果数据采集时间段,间隔勘探周期表示为存在间隔时长的勘探周期,相邻勘探周期表示为不存在间隔时长的勘探周期;
采集到成果数据采集时间段内勘探开发过程实时参数数据,勘探开发过程实时参数数据表示为勘探开发过程内各流程对应的参数数据;
将采集各个流程的实时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即将各个流程的实时参数数据与对应流程额定执行参数数据数值范围进行比较,若当前流程的实时参数数据处于流程额定执行参数数据数值范围内,则判定当前流程执行合格,并将其对应实时参数数据标记为有效数据;若当前流程的实时参数数据低于流程额定执行参数数据数值范围内,则判定当前流程执行不合格,并将其对应实时参数数据标记为低效数据;当前流程的实时参数数据高于流程额定执行参数数据数值范围内,则判定当前流程实时参数数据采集异常,并将其对应实时参数数据标记为无效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流程数据采集检测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将实时勘探开发过程参数数据进行采集,并将其标记为待验证数据,将待验证数据采集时刻对应的勘探能力与成果数据库内对应一致类型参数数据的产生时刻对应勘探能力进行比较,若对应勘探能力一致,则将参数数据进行比较,若勘探能力不一致,则将成果数据库内进行数据重匹配;
在完成匹配后,将待验证数据与成果数据库内数据进行分析,若待验证数据超过有效数据的下限值,则判断当前待验证数据合格,并将其标记为验证合格数据;若待验证数据超过有效数据的上限值,且未超过无效数据的下限值,则判断当前待验证数据合格,且当前勘探性能提升,并将其标记为更新数据;
将实时待验证数据的采集有效性进行分析,在有效性分析合格时将更新数据与验证合格数据发送至成果数据库,且在更新数据的发送时间早于验证合格数据;在有效性分析不合格时,将更新数据与验证合格数据待定发送至成果数据库,且在勘探开发过程完成后无故障出现则将其发送至成果数据库;
若待验证数据未超过有效数据的下限值,则判定当前待验证数据对应流程执行存在异常,生成流程执行维护信号并将流程执行维护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待验证数据超过无效数据的下限值,则判定当前待验证数据采集异常,生成数据采集整顿信号并将数据采集整顿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实时待验证数据的采集有效性分析过程如下:
采集到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生成时刻与待验证数据采集时刻的间隔时长以及待验证数据采集结束后对应实时待验证数据仍数值浮动的时长,并将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生成时刻与待验证数据采集时刻的间隔时长以及待验证数据采集结束后对应实时待验证数据仍数值浮动的时长分别与间隔时长阈值和数值浮动时长阈值进行比较:
若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生成时刻与待验证数据采集时刻的间隔时长未超过间隔时长阈值,且待验证数据采集结束后对应实时待验证数据仍数值浮动的时长未超过数值浮动时长阈值,则判定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有效性分析合格;若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生成时刻与待验证数据采集时刻的间隔时长超过间隔时长阈值,或者待验证数据采集结束后对应实时待验证数据仍数值浮动的时长超过数值浮动时长阈值,则判定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有效性分析不合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实时数据分发控制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采集到当前录入环境内实时参数数据的平均增加量、实时参数数据的类型数量以及当前录入环境内成果数据库实时在线访问终端数量浮动值;
通过分析获取到实时参数数据的当前环境稳定状态系数;将实时参数数据的当前环境稳定状态系数与环境稳定状态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实时参数数据的当前环境稳定状态系数超过环境稳定状态系数阈值,则判定当前录入环境不稳定,即将当前实时参数数据的录入控制成主动录入,主动录入表示为在实时参数数据生成时,则主动发送至成果数据库内数据存储节点内;
若实时参数数据的当前环境稳定状态系数未超过环境稳定状态系数阈值,则判定当前录入环境稳定,即将当前实时参数数据的录入控制成被动录入,被动录入表示为在实时参数数据生成时,成果数据库内数据存储节点发送录入请求后,实时参数数据被动发送至成果数据库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数据安全监控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采集到成果数据库内访问终端对应权限数据的重叠量以及对应权限数据的访问终端访问频率的差值,并将成果数据库内访问终端对应权限数据的重叠量以及对应权限数据的访问终端访问频率的差值分别与重叠量阈值和访问频率差值阈值进行比较:
若成果数据库内访问终端对应权限数据的重叠量超过重叠量阈值,或者对应权限数据的访问终端访问频率的差值未超过访问频率差值阈值,则判定成果数据库的安全监控难度大,生成不易监控信号并将不易监控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若成果数据库内访问终端对应权限数据的重叠量未超过重叠量阈值,且对应权限数据的访问终端访问频率的差值超过访问频率差值阈值,则判定成果数据库的安全监控难度小,生成易监控信号并将易监控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优选成果数据库构建单元包括:样例:整个油气藏勘探开发全过程中,所有业务分析活动过程中,制作、产生的各种各样的资料成果,包括曲线、表格、图件、文本、报告、照片等不同类型;样例库:用来进行样例的存放与管理的数据库;知识点:油气田勘探开发整个业务域,以及进行分级细分到各个业务活动中,涉及到各个专业的专业术语、词条词汇、认知批注、描述解释等知识;知识点库:用来进行知识点存放与管理的数据库;模板订制:用来进行定义油气田勘探开发各个业务活动分析报告的模板,并定义报告的目录章节中包含的样例;主题库:用来进行存放与管理模板的数据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将油气藏勘探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历史数据构建勘探各过程的数据标准,提高了数据成果的管理效率,同时提高勘探数据合格性以及勘探的工作效率;将实时勘探开发过程的参数数据与成果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出当前勘探开发过程的合格性,同时在勘探合格的前提下能够对成果数据库进行更新,有利于成果数据库的数据有利效率,进一步地提高了实时勘探开发过程的工作效率;
2、本发明中,将实时参数数据当前录入环境进行分析,判断当前录入环境的浮动状态,根据录入环境浮动状态进行数据分发类型控制,保证实时参数数据的录入准确性,同时降低数据录入的网络资源消耗,提高了实时参数数据录入效率;将成果数据库被访问时进行数据安全监控,判断各个访问终端的权限交集是否正常,防止权限交叉过大导致数据安全不可监控,无法最大程度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从而增加了成果数据库的访问风险。
3、本发明实现了油气藏勘探开发业务活动的标准化、流程化;传统停留在纸质及各领域专家大脑中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流程、标准、经验、知识得到了量化、数字化表示,彻底将原来的油田综合研究由原来的纸质、会议等线下方式转变为线上数字化的方式,开创了一种实现油田数字化转型的数字量化的表示方法,彻底打通了油田综合研究业务分析活动中标准、流程、数据、工具之间的关联关系,形成了全新的油气藏勘探开发业务分析活动的全程数字化管理及应用的创新模式,保证了全过程中知识的结构化沉淀,真正为油气田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工具;同时系统具有不断自我学习,补充完善,极大地提升了各个环节业务分析活动效能。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库构建单元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成果数据库构建单元、流程数据采集检测单元、实时数据分发控制单元以及数据安全监控单元,其中,服务器与成果数据库构建单元、流程数据采集检测单元、实时数据分发控制单元以及数据安全监控单元均为双向连接;
实施例1
请参阅图2所示,服务器生成成果数据库构建信号并将成果数据库构建信号发送至成果数据库构建单元,成果数据库构建单元接收到成果数据库构建信号后,将油气藏勘探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历史数据构建勘探各过程的数据标准,提高了数据成果的管理效率,同时提高勘探数据合格性以及勘探的工作效率;
采集到油气藏历史相邻勘探周期以及间隔勘探周期,并将对应周期作为成果数据采集时间段,间隔勘探周期表示为存在间隔时长的勘探周期,相邻勘探周期表示为不存在间隔时长的勘探周期;
采集到成果数据采集时间段内勘探开发过程实时参数数据,勘探开发过程实时参数数据表示为勘探开发过程内各流程对应的参数数据,如:勘探时长、勘探区域面积以及油气量等各个流程对应的数据;将采集各个流程的实时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即将各个流程的实时参数数据与对应流程额定执行参数数据数值范围进行比较,若当前流程的实时参数数据处于流程额定执行参数数据数值范围内,则判定当前流程执行合格,并将其对应实时参数数据标记为有效数据;若当前流程的实时参数数据低于流程额定执行参数数据数值范围内,则判定当前流程执行不合格,并将其对应实时参数数据标记为低效数据;当前流程的实时参数数据高于流程额定执行参数数据数值范围内,则判定当前流程实时参数数据采集异常,并将其对应实时参数数据标记为无效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流程额定执行参数数据数值范围是根据当前流程的设备能力、投入人力等固定配置预设的流程额定执行参数数据,如:A产量每小时的设备最大产量为A,通过固定配置推算流程对应参数数据的数值范围,在构建成果数据的同时对流程合格性进行监测,提高了成果数据的准确性,防止成果数据本身存在偏差导致后续成果数据的使用效率降低;
将采集的有效数据、低下数据以及无效数据汇总构建成果数据库,其在成果数据库构建时,将对应数据的产生时刻进行采集存储,随后生成构建完成信号并将构建完成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到构建完成信号后,生成流程数据采集检测信号并将流程数据采集检测信号发送至流程数据采集检测单元,流程数据采集检测单元接收到流程数据采集检测信号后,将实时勘探开发过程的参数数据与成果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出当前勘探开发过程的合格性,同时在勘探合格的前提下能够对成果数据库进行更新,有利于成果数据库的数据有利效率,进一步地提高了实时勘探开发过程的工作效率;
将实时勘探开发过程参数数据进行采集,并将其标记为待验证数据,将待验证数据采集时刻对应的勘探能力与成果数据库内对应一致类型参数数据的产生时刻对应勘探能力进行比较,若对应勘探能力一致,则将参数数据进行比较,若勘探能力不一致,则将成果数据库内进行数据重匹配;
在完成匹配后,将待验证数据与成果数据库内数据进行分析,若待验证数据超过有效数据的下限值,则判断当前待验证数据合格,并将其标记为验证合格数据;若待验证数据超过有效数据的上限值,且未超过无效数据的下限值,则判断当前待验证数据合格,且当前勘探性能提升,并将其标记为更新数据;
将实时待验证数据的采集有效性进行分析,采集到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生成时刻与待验证数据采集时刻的间隔时长以及待验证数据采集结束后对应实时待验证数据仍数值浮动的时长,并将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生成时刻与待验证数据采集时刻的间隔时长以及待验证数据采集结束后对应实时待验证数据仍数值浮动的时长分别与间隔时长阈值和数值浮动时长阈值进行比较:
若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生成时刻与待验证数据采集时刻的间隔时长未超过间隔时长阈值,且待验证数据采集结束后对应实时待验证数据仍数值浮动的时长未超过数值浮动时长阈值,则判定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有效性分析合格,即将更新数据与验证合格数据发送至成果数据库,且在更新数据的发送时间早于验证合格数据;
若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生成时刻与待验证数据采集时刻的间隔时长超过间隔时长阈值,或者待验证数据采集结束后对应实时待验证数据仍数值浮动的时长超过数值浮动时长阈值,则判定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有效性分析不合格,将更新数据与验证合格数据待定发送至成果数据库,且在勘探开发过程完成后无故障出现则将其发送至成果数据库;
若待验证数据未超过有效数据的下限值,则判定当前待验证数据对应流程执行存在异常,生成流程执行维护信号并将流程执行维护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待验证数据超过无效数据的下限值,则判定当前待验证数据采集异常,生成数据采集整顿信号并将数据采集整顿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在实时参数数据录入成果数据库时,服务器生成实时数据分发控制信号并将实时数据分发控制信号发送至实时数据分发控制单元,实时数据分发控制单元接收到实时数据分发控制信号后,将实时参数数据当前录入环境进行分析,判断当前录入环境的浮动状态,根据录入环境浮动状态进行数据分发类型控制,保证实时参数数据的录入准确性,同时降低数据录入的网络资源消耗,提高了实时参数数据录入效率;
采集到当前录入环境内实时参数数据的平均增加量以及实时参数数据的类型数量,并将当前录入环境内实时参数数据的平均增加量以及实时参数数据的类型数量分别标记为ZJL和LXS;采集到当前录入环境内成果数据库实时在线访问终端数量浮动值,并将当前录入环境内成果数据库实时在线访问终端数量浮动值标记为ZDF;
通过公式
Figure GDA0003870581930000101
获取到实时参数数据的当前环境稳定状态系数X,其中,a1、a2以及a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a1>a2>a3>0;将实时参数数据的当前环境稳定状态系数X与环境稳定状态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实时参数数据的当前环境稳定状态系数X超过环境稳定状态系数阈值,则判定当前录入环境不稳定,即将当前实时参数数据的录入控制成主动录入,主动录入表示为在实时参数数据生成时,则主动发送至成果数据库内数据存储节点内,最大程度的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降低了环境不稳定带来的影响;
若实时参数数据的当前环境稳定状态系数X未超过环境稳定状态系数阈值,则判定当前录入环境稳定,即将当前实时参数数据的录入控制成被动录入,被动录入表示为在实时参数数据生成时,成果数据库内数据存储节点发送录入请求后,实时参数数据被动发送至成果数据库内;此类型在环境稳定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了降低了网络资源占用率,控制数据录入的成本;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所示,服务器生成数据安全监控信号并将数据安全监控信号发送至数据安全监控单元,数据安全监控单元接收到数据安全监控信号后,将成果数据库被访问时进行数据安全监控,判断各个访问终端的权限交集是否正常,防止权限交叉过大导致数据安全不可监控,无法最大程度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从而增加了成果数据库的访问风险;
采集到成果数据库内访问终端对应权限数据的重叠量以及对应权限数据的访问终端访问频率的差值,并将成果数据库内访问终端对应权限数据的重叠量以及对应权限数据的访问终端访问频率的差值分别与重叠量阈值和访问频率差值阈值进行比较:其中,权限数据重叠量表示为访问终端对应可访问数据的重叠量,重叠量表示为数据的内存值;
若成果数据库内访问终端对应权限数据的重叠量超过重叠量阈值,或者对应权限数据的访问终端访问频率的差值未超过访问频率差值阈值,则判定成果数据库的安全监控难度大,生成不易监控信号并将不易监控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不易监控信号后,将对应访问终端的权限数据重叠量进行管控,同时将重叠量高的访问终端对应访问频率进行控制,实现访问频率差,以便于在数据出现异常时可以准确追溯访问终端;
若成果数据库内访问终端对应权限数据的重叠量未超过重叠量阈值,且对应权限数据的访问终端访问频率的差值超过访问频率差值阈值,则判定成果数据库的安全监控难度小,生成易监控信号并将易监控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上述公式均是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出且选取与真实值接近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系数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成果数据库构建单元根据历史数据构建勘探各过程的数据标准,通过分析采集到有效数据、低下数据以及无效数据,并将其汇总构建成果数据库,其在成果数据库构建时,将对应数据的产生时刻进行采集存储,随后生成构建完成信号并将构建完成信号发送至服务器;通过流程数据采集检测单元将实时勘探开发过程的参数数据与成果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出当前勘探开发过程的合格性,采集到更新数据与验证合格数据,并将其发送至成果数据库;通过实时数据分发控制单元将实时参数数据当前录入环境进行分析,判断当前录入环境的浮动状态,根据录入环境浮动状态进行数据分发类型控制,获取到实时参数数据的当前环境稳定状态系数,根据环境稳定状态系数分析将实时参数数据录入分别控制为主动录入和被动录入;通过数据安全监控单元将成果数据库被访问时进行数据安全监控,判断各个访问终端的权限交集是否正常,通过分析生成不易监控信号和易监控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
成果数据库构建单元,用于根据历史数据构建勘探各过程的数据标准,通过分析采集到有效数据、低下数据以及无效数据,并将其汇总构建成果数据库,其在成果数据库构建时,将对应数据的产生时刻进行采集存储,随后生成构建完成信号并将构建完成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流程数据采集检测单元,用于将实时勘探开发过程的参数数据与成果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出当前勘探开发过程的合格性,采集到更新数据与验证合格数据,并将其发送至成果数据库;
实时数据分发控制单元,用于将实时参数数据当前录入环境进行分析,判断当前录入环境的浮动状态,根据录入环境浮动状态进行数据分发类型控制,获取到实时参数数据的当前环境稳定状态系数,根据环境稳定状态系数分析将实时参数数据录入分别控制为主动录入和被动录入;
数据安全监控单元,用于将成果数据库被访问时进行数据安全监控,判断各个访问终端的权限交集是否正常,通过分析生成不易监控信号和易监控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成果数据库构建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采集到油气藏历史相邻勘探周期以及间隔勘探周期,并将对应周期作为成果数据采集时间段,间隔勘探周期表示为存在间隔时长的勘探周期,相邻勘探周期表示为不存在间隔时长的勘探周期;
采集到成果数据采集时间段内勘探开发过程实时参数数据,勘探开发过程实时参数数据表示为勘探开发过程内各流程对应的参数数据;
将采集各个流程的实时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即将各个流程的实时参数数据与对应流程额定执行参数数据数值范围进行比较,若当前流程的实时参数数据处于流程额定执行参数数据数值范围内,则判定当前流程执行合格,并将其对应实时参数数据标记为有效数据;若当前流程的实时参数数据低于流程额定执行参数数据数值范围内,则判定当前流程执行不合格,并将其对应实时参数数据标记为低效数据;当前流程的实时参数数据高于流程额定执行参数数据数值范围内,则判定当前流程实时参数数据采集异常,并将其对应实时参数数据标记为无效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流程数据采集检测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将实时勘探开发过程参数数据进行采集,并将其标记为待验证数据,将待验证数据采集时刻对应的勘探能力与成果数据库内对应一致类型参数数据的产生时刻对应勘探能力进行比较,若对应勘探能力一致,则将参数数据进行比较,若勘探能力不一致,则将成果数据库内进行数据重匹配;
在完成匹配后,将待验证数据与成果数据库内数据进行分析,若待验证数据超过有效数据的下限值,则判断当前待验证数据合格,并将其标记为验证合格数据;若待验证数据超过有效数据的上限值,且未超过无效数据的下限值,则判断当前待验证数据合格,且当前勘探性能提升,并将其标记为更新数据;
将实时待验证数据的采集有效性进行分析,在有效性分析合格时将更新数据与验证合格数据发送至成果数据库,且在更新数据的发送时间早于验证合格数据;在有效性分析不合格时,将更新数据与验证合格数据待定发送至成果数据库,且在勘探开发过程完成后无故障出现则将其发送至成果数据库;
若待验证数据未超过有效数据的下限值,则判定当前待验证数据对应流程执行存在异常,生成流程执行维护信号并将流程执行维护信号发送至服务器;若待验证数据超过无效数据的下限值,则判定当前待验证数据采集异常,生成数据采集整顿信号并将数据采集整顿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实时待验证数据的采集有效性分析过程如下:
采集到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生成时刻与待验证数据采集时刻的间隔时长以及待验证数据采集结束后对应实时待验证数据仍数值浮动的时长,并将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生成时刻与待验证数据采集时刻的间隔时长以及待验证数据采集结束后对应实时待验证数据仍数值浮动的时长分别与间隔时长阈值和数值浮动时长阈值进行比较:
若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生成时刻与待验证数据采集时刻的间隔时长未超过间隔时长阈值,且待验证数据采集结束后对应实时待验证数据仍数值浮动的时长未超过数值浮动时长阈值,则判定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有效性分析合格;若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生成时刻与待验证数据采集时刻的间隔时长超过间隔时长阈值,或者待验证数据采集结束后对应实时待验证数据仍数值浮动的时长超过数值浮动时长阈值,则判定对应流程的实时待验证数据有效性分析不合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实时数据分发控制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采集到当前录入环境内实时参数数据的平均增加量、实时参数数据的类型数量以及当前录入环境内成果数据库实时在线访问终端数量浮动值;
通过分析获取到实时参数数据的当前环境稳定状态系数;将实时参数数据的当前环境稳定状态系数与环境稳定状态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实时参数数据的当前环境稳定状态系数超过环境稳定状态系数阈值,则判定当前录入环境不稳定,即将当前实时参数数据的录入控制成主动录入,主动录入表示为在实时参数数据生成时,则主动发送至成果数据库内数据存储节点内;
若实时参数数据的当前环境稳定状态系数未超过环境稳定状态系数阈值,则判定当前录入环境稳定,即将当前实时参数数据的录入控制成被动录入,被动录入表示为在实时参数数据生成时,成果数据库内数据存储节点发送录入请求后,实时参数数据被动发送至成果数据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安全监控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采集到成果数据库内访问终端对应权限数据的重叠量以及对应权限数据的访问终端访问频率的差值,并将成果数据库内访问终端对应权限数据的重叠量以及对应权限数据的访问终端访问频率的差值分别与重叠量阈值和访问频率差值阈值进行比较:
若成果数据库内访问终端对应权限数据的重叠量超过重叠量阈值,或者对应权限数据的访问终端访问频率的差值未超过访问频率差值阈值,则判定成果数据库的安全监控难度大,生成不易监控信号并将不易监控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若成果数据库内访问终端对应权限数据的重叠量未超过重叠量阈值,且对应权限数据的访问终端访问频率的差值超过访问频率差值阈值,则判定成果数据库的安全监控难度小,生成易监控信号并将易监控信号发送至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成果数据库构建单元包括:样例:整个油气藏勘探开发全过程中,所有业务分析活动过程中,制作、产生的资料成果,包括曲线、表格、图件、文本、报告、照片;样例库:用来进行样例的存放与管理的数据库;知识点:油气田勘探开发整个业务域,以及进行分级细分到各个业务活动中,涉及到各个专业的专业术语、词条词汇、认知批注、描述解释;知识点库:用来进行知识点存放与管理的数据库;模板订制:用来进行定义油气田勘探开发各个业务活动分析报告的模板,并定义报告的目录章节中包含的样例;主题库:用来进行存放与管理模板的数据库。
CN202210964568.XA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 Active CN115062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4568.XA CN115062029B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4568.XA CN115062029B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2029A CN115062029A (zh) 2022-09-16
CN115062029B true CN115062029B (zh) 2022-11-04

Family

ID=83208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4568.XA Active CN115062029B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6202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5038A (zh) * 2012-11-23 2013-02-27 天津正本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油井实时监控系统
KR20130070502A (ko) * 2011-12-19 2013-06-27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지반조사성과의 db생성 자동화가 가능한 지반조사 표준서식 기반의 지반정보 전산화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산화시스템
CN108573320A (zh) * 2018-03-08 2018-09-2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页岩气藏最终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12529515A (zh) * 2020-11-05 2021-03-19 廖林华 一种地质勘探成果数据收集利用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70502A (ko) * 2011-12-19 2013-06-27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지반조사성과의 db생성 자동화가 가능한 지반조사 표준서식 기반의 지반정보 전산화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산화시스템
CN102945038A (zh) * 2012-11-23 2013-02-27 天津正本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油井实时监控系统
CN108573320A (zh) * 2018-03-08 2018-09-2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页岩气藏最终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12529515A (zh) * 2020-11-05 2021-03-19 廖林华 一种地质勘探成果数据收集利用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数字盆地油气田开发研究成果数据体系研究与实践》;艾民 谭向农 黄新英 刘尊禹 牛津庐;《第四届信息化创新克拉玛依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20160921;第1-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2029A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67241A (zh) 一种企业综合能源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06951694B (zh) 一种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在线监测系统自适应建模方法
CN112488558A (zh)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能耗监控及分析系统
CN106873487A (zh) 用能设备能耗远程监控系统
CN111292020B (zh) 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电网实时运行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1600296A (zh) 基于边缘计算的电力负荷预测系统及其预测方法
CN109639756A (zh) 一种终端网络关联关系展示和设备接入实时监测系统
CN103617447A (zh) 智能变电站的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
CN117151445B (zh) 一种电网调度知识图谱管理系统及其动态更新方法
CN115062029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油气藏勘探开发特性数据成果管理系统
CN116090702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erp数据智能监管系统及方法
CN113064399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布式编程框架的工业监控软件预测维护系统
CN117474238A (zh) 一种基于web端施工进度管控的系统及方法
CN116881535A (zh) 一种及时预警的舆情综合监管系统
CN116522746A (zh) 高耗能企业配电托管方法
CN116187932A (zh) 一种信息系统工程监理项目风险自适应评估方法
CN115640980A (zh) 基于目标控制的电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系统
CN115130572A (zh) 一种公共建筑能耗异常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988509A (zh) 一种基建现场系统物资调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8673116U (zh) 一种能源数据智能处理装置
CN111324062A (zh) 一种工业大数据平台系统
CN11208468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桥梁健康可视化监测系统
CN107798124A (zh) 基于预测建模技术的搜索系统及方法
CN117878925B (zh) 一种智能电网的输电数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971645B (zh) 一种工业智能化节能远程服务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